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

合集下载

农民工劳动力转移城市化进程中的矛盾与冲突

农民工劳动力转移城市化进程中的矛盾与冲突

农民工劳动力转移城市化进程中的矛盾与冲突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是一个迅速发展的趋势。

这种城市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

本文将探讨农民工劳动力转移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矛盾与冲突,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之间的矛盾农民工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们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有效推动了城市工业的发展,为企业提供了廉价劳动力资源。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工资的上涨要求逐渐增多,这对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压力。

同时,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成为了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然而,农民工的城市生活并未得到充分的保障和改善。

他们在城市中面临的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发展空间。

这种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之间的矛盾成为农民工劳动力转移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大冲突点。

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是建立更加公平和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

政府需要加大对农民工的城市生活保障力度,提供合理的工资待遇、住房补贴、医疗教育等服务。

同时,企业也应当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不断提高农民工的生活品质。

二、城市人口管理与社会融合之间的矛盾农民工的大规模转移,使得城市人口面临了巨大的压力。

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导致了大量人口涌入,给城市的人口管理和社会融合带来了挑战。

一方面,流入城市的农民工人数庞大,城市的就业、住房、交通等问题变得异常紧张。

另一方面,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适应和融合存在一定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加强城市人口管理和规划。

政府需要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扩大就业机会,提高城市的住房质量和数量,改善交通状况等。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提高他们在城市中的就业竞争力。

此外,加强城市社区建设,促进城市居民与农民工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提高社会和谐稳定。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近年来,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讨论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农村剩余劳动力指的是农村地区中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劳动力资源。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原因有农业劳动力过剩、农民收入低等。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于缓解农村就业压力,改善农民收入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意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首先,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配置,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

其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最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通过农村到城市的转移实现就业,但这种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如就业竞争激烈、薪资待遇较低等。

因此,政府应该提供更多选择,如通过农村产业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等方式,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需要相关的培训和技能提升。

农村剩余劳动力通常缺乏城市就业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因此,为他们提供培训和技能提升的机会非常重要。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职业培训学校、开展技能培训课程等方式,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

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创业支持政策为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创业,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支持政策。

例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创业项目提供贷款优惠、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鼓励他们在农村地区发展各类创业项目。

同时,政府还可以提供创业培训和咨询服务,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好地开展创业活动。

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企业合作模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实现。

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素、资金 、信息 、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从而打破 了乡村地 区的 封闭状态 ;农村 劳动力自由流动促进了社会公正和经济效率 ,
也 提高 了外 出打 工者 及其 家 庭 的 生活 水 平 ,使 部分 贫 困地 区和 劳 动力 过剩 地 区的农 业收 入上 升( 阻止 其下 降) 适应 了城 市 或 ,也 经 济对 弹 性 劳 动 力 日益增 长 的 需 要 ,减缓 了城 乡收 入 差 距和 地 区收入 差距 的进 一 步 扩 大 ,加 快 了城 镇 化进 程 ,促 进 了 国 民经 济 的增 长。
6 .7 。 I2 0 年 下降 68 % ;工 业就 业 1 . % ,12 0 年 15 % : 0 0 L .1 09 4 : 00 : 1 : ; :
收入 平均 为8 ,约 等于 每个 非农 业 劳动 力每 日纯收 入 的5 %。 元 3 2 0 年 ,农 村剩 余 劳动 力年 平均 务 工收 入6 7 元 ;全 国 农村 居 04 41 民 人均 纯 收 入2 3 元 ,而 工资 性 收入 人 均 为9 8 。 可见 ,农 96 9元 村剩 余 劳动力 转移 就业 有利于 推动 农 民增收 。 三 、扩 大 非 农 业 利 润 ,加 快 工 业 化 进 程 。 农 村 劳动 力 流 动 大大 增 强 了农 业 和 非农 产 业 之 间 、农村 和 城市 之 间 在 生产 要
第 二 产 业 增 加 值 占 GDP 比重 为 5 .% ,其 中 工业 增加 值 为 的 29 4 .% ,但 是 城 镇 1 59 3占总人 1的 比例 只 有4 .% 。城 市 化进 3 18 程 滞 后 于 工业 化 发展 速 度 不利 于 服务 业 的 发展 ,而农 村 劳 动 力
提 高23 % ;商 、饮 、服 务 业就 业 比重 为54 % ,比 1 9 年提 .7 .4 99 高 17 %。 2 0 年 ,全 国 农村 劳 动 力 外 出就 业 约 1 2 0 人 , .9 04 06万 比 上年 增长 约4 0 人 。1 9 4万 8~2 0 年 年 均转 移农 村劳 动 力3 0 9 04 8 万人 .平均 年增 长率 为4 。 % 总 之 。改 革开 放 以来 ,农 村 就 业 经过 了漫 长 而艰 苦 的体 制 变 革 、观 念 更 新 .家庭 经 济 就业 、 自主创 业 、城 市就 业 这 三 种 基 本 的就 业 形 式 ,构成 了 中国农 村 劳 动 力就 业 的 多 元 结构 。 清 华 大 学 中国 经 济 研 究 中心 的一 项 研 究 表 明 ,在 1 7 9 9—1 9 年 99 的 2 年 中 ,农 村 剩 余 劳 动 力 转 移 对 中 国GDP 长 的 贡 献 高 达 0 增 1 % ,即在 GD 年 均近 96 百分 点 的增长 中 。农 村 剩余 劳动 力 4 P .个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摘要: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面对生产力提高、耕地减少及城市化进程,大量农村劳动力开始转移就业,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行业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

然而,城乡户籍制度、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及权益保障等多重问题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因此,文章旨在深入剖析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策略,借此希望能够推动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健康转移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就业对策一、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一)耕地的减少耕地面积的减少是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大量耕地被征用用于建设,从而导致农田面积减少。

这种农田面积的减少意味着农业生产需要的劳动力会减少,因此部分农村劳动力可能会失去工作,形成剩余劳动力。

此外,耕地面积的减少还可能导致农民的生活来源受到威胁,因此他们可能会选择转移就业,以寻找新的生活来源。

同时,农村的非农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也在推动农村劳动力从农业转向非农业领域。

然而,耕地的减少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食品安全问题、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等,需要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另一个关键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和更高的收入可能性。

城市的建设、制造业的扩展以及服务业的发展,都对农村劳动力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

此外,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教育资源以及生活条件的优越性,也使得农村劳动力愿意流向城市。

这种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农村劳动力优化配置,同时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

(三)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强盛,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当前生活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快速向城市转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

( ) 三 我国农村劳动力大多集中在青壮年年龄段
户籍制度的逐渐弱化, 使得农村人口转出变成可能。 目前国家
中 国是 自实行计划生 育以来 , 口自然增加率得到有效 对于户籍的限制力度大大降低。 人 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 根据市 的控制 。 中国人 口基数很大 , 由于 新增人 口数据依然很庞大, 且 场自由调节的原则,农村劳动力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 现在正在走向老年化。 根据 2 0 O 7年中国统计年鉴 。 中国 6 岁 择去往的地区和选择适合自己的 岗位 。 5 其次 , 利好的住房和子 及 以上人 口已经 占总 人口数 目的 17% “而在农 村这个 比 女受教育政策使农村人口转 出得到保障 。 22 J . , 最后 , 各种社会保障 率还更高 , 因为 5 o年代的生育高峰主要集中在农村 。目前 , 中 措施的推出, 使得农村人口生活、 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目前, 国

7 — 3


我 国农 村劳 动 力转移现状
来, 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百姓的生活水平是不断 提 高。 但是 由于国家很多政策的倾斜 , 造成了中国地域经济发
展的差距扩大 ; 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扩大 。 这些差一 我
我们 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 。根据 2 a O 7年国家统计年鉴 大 , 使得—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裕起 来。先富裕起 来的这些 人 , 显示 : 截止 2 ∞6年年底 , 我们国家农村 人口 7 7 2万人 , 34 占总 通 过改革初期积累 的资本 。 自己的财富进 一步 增加 ; 使 而在发
我国城市化道路建设过程 中走出的第一步 ,也是最重要的一 是中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在改革开放不断深人和农业国向工 步。 同时 , 允许和鼓励农村 劳动力 向城市转移也是增加农 民收 业 国转 变的过程 中需要有大量的农村 剩余劳 动力转移出 来。 入 , 快农村建 设 , 加 缩小城乡差距 , 解决我国二 元经济 问题 , 促 其 次, 由于我国政策的倾斜以 及户籍 制度等 多方 面的原 因 , 也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与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与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与对策【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一直是我国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面临着失业和转移就业的问题。

本文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转移就业的困难与挑战、加强职业培训与技能提升、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结论部分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强调政府、社会和农民需要共同努力,构建完善的政策措施和支持体系,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只有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并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培训、技能提升、产业转型、农村经济、政府支持、社会支持、农民共同努力、政策措施、支持体系。

1. 引言1.1 农村剩余劳动力情况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农村地区中超过农业劳动需求量的人员。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增多。

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已经超过数千万人,其中大部分是年轻人和中老年人。

这些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地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机会,导致他们面临就业困难和生活压力。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不仅会加剧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也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有效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促进他们实现转移就业,已成为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2 转移就业问题意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意义在于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农民收入增加不足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增加,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实现转移就业,将导致农村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加剧农村贫困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多数是青壮年人口,如果他们无法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将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甚至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还可以缓解城市人口压力,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农村工作的就业扶贫与劳动力转移

农村工作的就业扶贫与劳动力转移

农村工作的就业扶贫与劳动力转移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农村工作的就业扶贫和劳动力转移成为了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分十个小节,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农村工作的就业扶贫与劳动力转移。

一、现状与问题分析农村地区是贫困的主要集中地,农村就业一直是脱贫攻坚的重点之一。

然而,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农村居民普遍缺乏技术技能,许多人在农村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

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道路也面临诸多问题,如城乡二元劳动市场、农民工工资收入不平等等。

二、就业扶贫政策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就业扶贫政策,旨在解决农村就业问题。

这些政策包括培训农村劳动者技能、鼓励农村创业、引导企业向农村转移等。

政府的政策为农村就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教育与培训的重要性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是促进就业扶贫的关键。

因此,加大对教育和培训的投入十分重要。

要加强农村学校的建设,提高农村学生的教育质量;同时,加强农村培训机构的建设,为农村劳动者提供专业化的培训课程,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四、扶贫产业的发展发展农村的扶贫产业是促进农村就业的一个重要手段。

扶贫产业的发展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为贫困地区的居民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

政府和企业应监控市场动态,培育适应市场需求的扶贫产业。

五、城乡二元劳动市场的挑战由于城乡二元劳动市场的存在,许多农民工在城市就业依然面临困境。

他们常常遭受低工资、无社会保障、工作环境差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加强劳动力市场的统一和监管,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提高他们的劳动报酬。

六、农民工工资收入不平等问题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农民工工资收入存在较大差距。

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实行分配公平的原则,确保农民工能够获得公正的工资收入。

同时,加大对劳动力流动的信息公开力度,让农民工明确了解工资标准和待遇要求,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七、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科技支撑农村劳动力转移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支持。

土地流转下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与对策研究

土地流转下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与对策研究

土地流转下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与对策研究土地流转是指将农村土地的经营权或使用权流转给其他经营主体,包括承包土地的农户或是其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这一现象在中国农村已经存在了很多年,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剩余劳动力也会随之发生转移。

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土地流转等原因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继续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从而转移到其他行业或地区谋生的过程。

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对其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剩余劳动力增多,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逐渐增多,农村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尤其是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在农业生产中找到合适的工作,往往会选择转移到城市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

2. 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由于剩余劳动力转移通常是在临时性和不确定性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存在着一定的不稳定性。

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缺乏足够的技能和资金,导致他们在城市中往往只能从事一些临时性、低技能、低工资的体力劳动,生活水平难以得到提高。

3. 剩余劳动力转移导致农村社会结构失衡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失衡,农村老人和儿童成为了留守人群,而年轻劳动力则纷纷外出打工。

这样一来,农村的生产力和生活质量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也给农村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1. 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剩余劳动力的技能水平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技能和教育问题,可以通过加强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政府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培训班、开展技能培训,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学习各种实用技能,让他们在城市中能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2. 改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吸引剩余劳动力返乡创业除了加强职业培训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改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村生活和工作环境,吸引剩余劳动力返乡创业,从而减少他们外出打工的意愿。

农村工作的农民就业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工作的农民就业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工作的农民就业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工作的农民就业与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当今中国农村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展开,探讨该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一、农村劳动力供给的潜力中国农村地区人口众多,农村劳动力供给潜力巨大。

农村居民中年轻人多,劳动力储备丰富,可以为城市提供劳动力支持。

此外,中国农村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男性多于女性。

这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城市化进程中的就业机会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经济的发展将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农村劳动力可以通过转移就业,获得更高的工资和更好的工作条件。

同时,城市可以通过吸纳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减少劳动力闲置。

三、农村产业发展与农民就业农村地区产业发展是促进农民就业的重要途径。

在农村地区发展工业及服务业,提高农民的就业机会。

此外,农村地区发展特色农产品、农村旅游等产业,也为农民创造了就业机会。

四、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农民素质的提高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

要提高农民的就业竞争力,需要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提供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水平。

同时,注重挖掘农村人才潜能,发掘特长和优势,提高就业机会供给和利用效率。

五、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市场机制建立健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市场机制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基础。

通过市场机制的引导和调节,使农村劳动力能够自由流动,实现就业的最佳匹配。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投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市场的形成和运作。

六、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要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就业,还包括社会保障问题。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提高他们的转移就业积极性。

同时,完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制度,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网络,为农民提供安全感。

七、加强农村教育发展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重要途径。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支持,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有利于他们转移就业和适应城市生活。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的推进以及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都使得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背景、原因、影响以及政府应对措施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背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指从农村向城市或其他地区转移的劳动力寻找工作的过程。

中国农村的有一部分农民,由于农村的土地资源有限,无法为他们提供足够的生计,同时也受到农村经济发展的限制,他们转移出农村,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

二、原因1. 城市发展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支持,农村劳动力具备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可以满足城市劳动力需求。

2. 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减少了农村劳动力在农田劳动的需求,农民需要通过转移就业来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3. 政府政策引导: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鼓励政策,包括扶持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供培训机会等,这些政策也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三、影响1. 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支持,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增长。

2. 人口结构转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使得农村人口减少,城市人口增加,有助于促进人口结构的转变。

3. 收入提高:农民通过转移就业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

4. 农村社会稳定:转移就业可以减少农村的劳动力失业率,缓解农民的经济压力,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

四、政府应对措施1. 扶持政策: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扶持力度,提供补贴、低息贷款等优惠政策,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

2. 职业培训: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提升技能水平,增强他们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3. 信息发布:加强关于就业市场信息的宣传,帮助农民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和机会。

4. 创业支持:给予创业者一定的贷款和税收减免政策,鼓励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

总结: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农村中不再从事传统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员。

随着农村经济的转型和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原因和对策。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其中不乏高学历和技术技能较强的人才。

这些人员在农村传统行业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只能选择转移到城市从事低技术、低收入的劳动力工作,形成了“农民工”群体。

同时,由于一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政策因素。

在经济方面,农村收入水平低,农村就业机会有限,导致农村居民转移到城市寻找更好的工作和收入。

社会方面,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政策方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转移就业来改善生活。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给农村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随着农村人口流失,农村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其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传统农业生产难以为继,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部分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缺乏照料。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城市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会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影响。

首先,农民工的大量涌入,会给城市的就业市场带来一定的压力,增加了城市管理的难度。

其次,大量的农民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

同时,农民工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也对城市文化产生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风险和挑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虽然为一部分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首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面临着低收入、劳动强度大、生活环境恶劣等问题,容易受到歧视和剥削。

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与对策

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素质开发教育培训
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此获得生活来源,由于城 镇化、土地转移等变化,农村劳动力发生转移。探讨转移就 业存在的问题,总结对应策略,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统筹我国城乡一体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 入水平,充分利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 一、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作用意义
2.商贸类空间规划途径 滨水带状公园内的商贸空间更多以配套设施的形式出 现,整体风格与公园内风格相呼应,同时也可以考虑借助亲 水平台,将商贸空间打造成景观的一个节点。内部更可配套 公园管理房、综合资讯处、应急处置室、园区广播等功能。周 边设置休息区,供市民短暂休憩。 公园内的滨水商贸空间在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对水陆两 域的影响,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保障周边卫生条件。公园内 的滨水商贸空间特殊性应给予充分的考虑并加以利用,一 个庞大的滨水带状公园空间规划才算是完整。 三、结语 时下,人们已经意识到滨水区域的重要性。在规划改造 中,根据自身问题,对滨水空间进行清理河道、恢复生态、控 制排污、改造形式单一护岸、增加公共休憩空间、丰富滨水 文娱生活等。将滨水空间作为宜居城市的重要环节,视为打 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详细研究滨水带状公园 景观空间规划分类及规划途径,并以此为基础,对今后的滨 水空间规划提供理论性参考依据。
(三)政府政策扶持,消除后顾之忧 出台相关政策或实施细则,妥善解决农村劳动力的生 活问题,提供医疗、社会保险,为外出就业者提供就业补贴。 首先,农村人员到城镇或者市区进行工作时,劳动者所 在企业应为就业人员提供合理、标准的租房信息,或统一安 排农村劳动者租房,提供住房补贴,鼓励企业主动为转移劳 动力提供免费住宿。其次,应为农村劳动力子女安排与城市 人口子女同等的教育条件,缩小教育差距,保障受义务教育 的权利,同时安排农村劳动力子女就近上学,减轻农村转移 就业劳动者的生活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创造自身价值。最

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3篇

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3篇

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3篇篇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每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必经阶段。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也是切合我县县情的现实选择。

为此,我们就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并作深入的分析和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一)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据2004年统计资料显示,缙云县总人口43.69万人,农业人口39.76万人,占91.0%,农村劳动力23.22万人,其中男性劳动力12.8万人,女性劳动力10.42万人,分别占55.12 %和44.88 %。

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特点: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比例不高。

2004年全县外出农村劳动力7.68万个,占农村劳动力总人口的31.70%。

二是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

全县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只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2.8%,初中文化程度占57.2%,小学文化程度占26.8%,文盲或半文盲占3.2%。

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大。

据统计资料,2004年我县乡村实有劳动力合计23.22万人,耕地面积15.25万亩,如果按劳均种植3亩计算,只需5.25万个劳动力,加上林牧渔业约需2.5万劳动力,除去外出劳动力,尚有8.11万劳动力需要转移。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1、劳动力转移异地化。

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地域广,异地化转移为主要特征。

外出劳动力转移遍布全国二十多省、市、区,近致邻县,远到青海、吉林等地,相对集中在广西、广东、福建、上海、江苏等沿海发达地区,在广东东莞、惠州等地超过2万人,上海、江苏等地近2万人,广西东兴市、钦州市等地约5000人。

省内主要分布杭州、宁波、温州、义乌等地。

2、劳动力转移规模化。

劳动力转移存在着“二多二少” 特点,即从事农业及相关产业多,工业、商贸、建筑等行业少;凭技术专长创业多,靠体力务工人员少。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效益分析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效益分析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效益分析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转移向城市及其他地区就业的现象。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中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对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效益进行分析。

一、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1.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凸显,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目前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接近2亿人,占总农村劳动力的比例超过50%。

2.逐渐年轻化和专业化: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趋向年轻化和专业化。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技能培训和职业培训,选择离开农村去城市就业。

3.多样化的就业形式:除了传统的外出务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还表现出多样化的就业形式,如自主创业、留守儿童家庭务工等。

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出去打工”,而是涉及到更多的职业选择和发展机会。

4.政府政策倡导和支持:中国政府一直倡导和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出“产业扶贫”、“农民工返乡创业”等多项政策举措,以促进农业就业结构的优化和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化。

二、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效益分析2.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

农民工通过外出打工实现了收入翻番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为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农民生活的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

3.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缓解了城市的就业压力,为城市提供了廉价劳动力资源,促进了城市产业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的稳定。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为城市升级和转型提供了人才保障。

4.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升级和现代化进程,促使农业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转变。

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业农村的转型,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结语: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效益分析显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中国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带来了积极影响。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国研网“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课题组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已由1952年的18243万人增长到2001年的49085.5万人,增长了2.69倍,占整个社会劳动力总数的67.2%,而且每年还在以1000万人左右的速度不断增长。

根据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即使保持目前农村劳动力人数不变,如果我国农村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总人数的比例达到工业化国家重工业化前期平均40%的水平,也有1.98亿过剩劳动力;如果达到目前工业化国家平均20%的水平,则将产生3.44亿剩余劳动力。

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世界上是史无前例的。

大量研究表明,劳动力转移是解决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

目前从城乡平衡发展的要求来看,在未来5到10年内,我国每年必须实现1500万到200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才能保证农民收益率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

鉴于我国目前现状,未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已初见端倪,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形成了严峻考验。

本文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及未来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深层次原因,从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角度,提出了几点建议与思考。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由来已久,从建国初期至今,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经历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目前,我国建筑业的50%、煤矿采掘业的80%、纺织服装业的60%和城市一般服务业50%的从业人员均来自农村,可以说,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因素之一。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进程按照当前的统计口径,农村转移劳动力是指:到乡外就业6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或者虽然未发生地域性转移,但在本乡内到非农产业就业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

就是说,只要地域或产业发生变化,即便是到外乡仍从事农业劳动,都视为转移。

而由于婚姻关系引起的地域的变化,以及由于考学、参军等原因离开农村的,并不当作是劳动力转移。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摘要: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成功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和重要途径,是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关键,是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因此,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关系到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也是关系到我国社会进步和社会稳定的战略性、全局性的问题,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函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无论是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面,还是从学术研究的层面都必须加以高度重视。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未来趋势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基础(一)农村劳动力的定义1.农村劳动力农业劳动力,是指劳动人群主要从事农业生种植的劳动力,及以农业为主的取得收入的就业人口。

农业的广义是指农作物栽培业、林业、渔业等种植业的活动,因此,广义的农业劳动劳动范围在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二狭义的农业劳动力是指种业为主的产业活动。

但是农业劳动力与农村劳动力是不同的。

首先,农业劳动力的性质是根据劳动力的性质,以及相应的经济模式。

农村劳动力按劳动力的区域划分。

其次,农村劳动力和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也不同。

农村劳动力的数据更为广泛,它包括农业劳动。

2.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分为省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省外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指大量的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边远山区)的结构性劳动力转向大城市,农村乡镇企业的技术力量,以及大规模发展的基本建设领域出现大量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形式,对解决乡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满足劳动力不足地区的需要,加速基本建设的进程和经济全面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指在15至64岁的人口中农村地区的居住人口,但不包括学生在学校的迁移,服务于军事人员和身体原因不能参加劳动的迁移。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两种方式: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

在转移过程中,两者各有利弊,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劳动中的农民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劳动中的农民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劳动中的农民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工作为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通常来自农村地区,为了谋求更好的生计而选择到城市从事劳动工作。

然而,农民工问题也是一个热议的话题,尤其是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劳动中的农民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影响。

一、农民工现状农民工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市,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地区就业机会的相对匮乏。

城市工资的吸引力、社会保障以及更好的生活条件等都是农民工选择离乡背井的重要因素。

农民工以其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而成为城市企业的主要劳动力来源。

然而,农民工在城市中面临着许多问题。

他们常常遭受低薪、长时间工作以及缺乏社会保障等不公正待遇。

许多农民工没有稳定的就业合同,缺乏合法的保护措施。

此外,由于身份认证的限制,他们也受到教育、医疗和福利等方面的不平等对待。

这些问题限制了农民工在城市中获得公平和尊严的机会。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村就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从事其他行业,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然而,农村劳动力转移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农村劳动力转移通常更倾向于在经济发达地区寻找工作。

这导致了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一些地区出现人才流失,而另一些地区则出现了过多的劳动力就业问题。

其次,农村劳动力转移还面临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的困难。

由于教育和技能水平的限制,一些农民工在城市中只能从事低技能、低收入的工作。

这限制了他们在城市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和收入水平。

三、农民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农民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国家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在经济方面,农民工为城市提供了廉价而稳定的劳动力资源。

他们在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领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同时,农民工的工资收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们家庭的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其次,在社会方面,农民工的到来丰富了城市的多元文化,促进了城市社会的融合。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情况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进入城镇务工就业。

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30个省近2万农户的调查监测,2004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0260万人,比上年的9820万人增加了440万人,增长4.5%。

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出以下特点:(一)外出就业总量出现平稳增长态势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规模不断扩大。

特别是1992年之后,农产品供求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加上政策环境逐步改善,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迅速增加。

1992—1995年,平均每年转移540万人左右。

1995—1997年,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受此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增幅下降,平均每年转移360万人左右。

1998年以后,伴随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步伐,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又开始大幅度增长,1998—2004年年均转移380万人,年均增长约4%。

预计今后几年,每年劳动力转移新增人数将维持在400~500万人左右,增长速度在4%~5%。

(二)中西部地区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2004年,外出劳动力占全部农村劳动力比重按序排列:江西省46.0%、福建省41.5%、安徽省34.4%、重庆市31.3%、河南省30.0%、湖北省29.9%、四川省29.0%。

全部外出劳动力中,各省所占的比重按顺序是:河南13.2%,四川10.9%,安徽9.4%,江西8.4%,江苏6.6%,湖南6.4%,湖北6.3%,山东6.0%,重庆4.1%。

以上9省份合计占全部外出劳动力的71.3%。

(三)外出打工以年轻人为主2002年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3.4岁,其中在乡外县内、县外省内、跨省流动就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分别为36.8岁、30.6岁、28.1岁。

2004年,外出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0.1岁,比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低6.8岁,其中在省外就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为28.7岁,比在省内就业的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低2.4岁。

经济发展趋势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经济发展趋势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经济发展趋势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议题。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农村地区的劳动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各个方面探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并分析经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1.1农村经济结构变化中国农村的经济结构一直以农业为主导,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传统的农业劳动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1.2城市经济发展需求随着城市经济的蓬勃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在增加。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可以满足城市经济对劳动力的需求,并推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1.3农村生活条件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在城市,劳动者可以获得更高的工资和更好的社会福利,提升生活质量。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形式2.1农民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转移形式是农民外出务工。

他们可以选择去城市工作,也可以去沿海地区或者其他省份寻找就业机会。

2.2农村劳动力转为城市居民一部分农村劳动力选择迁往城市,并成为城市的常住居民。

这给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三、经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3.1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通过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可以获得更高的工资,带动农村收入的增加,并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3.2改善农村劳动力收入状况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工资,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这样可以改善农村劳动力的生活状况,减轻贫困问题。

3.3推动城市化进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农民迁往城市后,需要在城市生活和工作,这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所面临的问题4.1家庭分离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常常与家人分离,导致家庭关系的疏远。

长期分离不仅对家庭成员的情感造成影响,也对家庭的稳定产生影响。

4.2劳动权益保障问题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工作时,常常面临低工资、长工时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已由1952年的18243万人增长到2001年的万人,增长了倍,占整个社会劳动力总数的%,而且每年还在以1000万人左右的速度不断增长。

根据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即使保持目前农村劳动力人数不变,如果我国农村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总人数的比例达到工业化国家重工业化前期平均40%的水平,也有亿过剩劳动力;如果达到目前工业化国家平均20%的水平,则将产生亿剩余劳动力。

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世界上是史无前例的。

大量研究表明,劳动力转移是解决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

目前从城乡平衡发展的要求来看,在未来5到10年内,我国每年必须实现1500万到200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才能保证农民收益率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

鉴于我国目前现状,未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已初见端倪,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形成了严峻考验。

本文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及未来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深层次原因,从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角度,提出了几点建议与思考。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由来已久,从建国初期至今,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经历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目前,我国建筑业的50%、煤矿采掘业的80%、纺织服装业的60%和城市一般服务业50%的从业人员均来自农村,可以说,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因素之一。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进程按照当前的统计口径,农村转移劳动力是指:到乡外就业6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或者虽然未发生地域性转移,但在本乡内到非农产业就业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

就是说,只要地域或产业发生变化,即便是到外乡仍从事农业劳动,都视为转移。

而由于婚姻关系引起的地域的变化,以及由于考学、参军等原因离开农村的,并不当作是劳动力转移。

根据此统计口径,1978-2001年的20多年间,农村劳动力总量由30688万人增长到48229万人,净增17541万人,其中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从2182万人增长到15778万人,净增13596万人。

20多年间,我国农村劳动力基本可以总结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49年-1957年这一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基本上是在未受到政府力量控制情况下自发进行的。

继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之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吸收了大批农村劳动力。

1952年,全民所有制工业部门职工为510万人,1958年增加到2316万人,工业部门新增的职工,绝大部分是由农村转移而来。

2.第二阶段:1958年-1978年该时期由于受政府非经济力量的干预,农业劳动力转移出现了大起大落的局面。

1958年后,随着“大跃进”运动的全面推开,经济建设规模虚假的急剧膨胀,从而造成了对劳动力的过度需求。

1958年,全国工业和建筑业共新增职工1900万人,相当于原有职工的两倍,其中从农村招收的约1000万人。

由于在农村内部抽调劳动力大炼钢铁等,1958年农村劳动力比上年税减3800多万人,1958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陡降至%.据统计,城镇人口由1957年的9900多万人猛增到1960年的亿人,同期所增城镇人口中,约有90%属机械增长。

同期城镇非农业职工增加了2500万人,其中近2000万来自农村。

然而,这次农业劳动力转移“浪潮”的寿命却极其短暂。

三年经济调整时期,大批劳动力又重新回到农村。

1963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又陡升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农业劳动力转移发生这样规模的大起大落,在世界人口迁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在这一阶段,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基本上被置于政府的严格控制之下。

针对大量农业劳动力进城就业给城镇就业和食品供给造成的压力,从50年代后期,政府就开始严格限制城市企业从农村招工。

从60年代至70年代后期,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处于萎缩状态。

3.第三阶段:1979年-1994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我国农业劳动力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的局面逐步被打破,农村劳动力开始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向外转移。

1978-1988年,农业劳动力在社会劳动力中的份额由%迅速下降到%,平均每年下降个百分点,而前26年平均仅下降%.但从1988年下半年开始,为了控制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国家实施了为期三年的治理整顿,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到很大冲击,农村非农就业的增长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从1991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新阶段,随之农业劳动力转移开始打破前三年停滞的局面,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势头。

4.第四阶段:1995年-现在从1995年开始,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据农业部抽样调查估计,1997年约为4461万人,1998年为5483万人,1999年为6683万人,2001年达到8961万人,2002年又增至9400多万人,随着经济发展的逐渐提速,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呈不断增长态势。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1.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高于不发达地区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状况的调查,1999年全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农村劳动力比重为%,总数约为10107万人。

其中,东部地区农村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为%和%.如图1所示,直辖市农村转移劳动力在50%以上,东部沿海地区在30%左右,均明显高出中部与西南地区农村转移劳动力转移比重。

资料来源: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可以看出,越是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越多。

在1999年转移劳动力中,有%是跨省转移的,总数大约2115万。

在跨省转移的劳动力中,又有%流向了东部地区,仅广东省就吸纳了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的近一半。

1.农村劳动力跨区域转移呈上升趋势如表1所示,跨区域流动的省内县外与省外就业比重与数量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1999年已达到3612万人,占农村转移劳动力总数的%,比1997年上升个百分点,尤其成为农村新增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1999年,省外(包括国外)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数量为2125万,比1998年增加了309万。

从流向上看,发达地区劳动力以本地转移为主,而相对落后地区以向外转移为主。

例如,1999年广东省省内转移人数占全部劳动力转移人数的%,北京市市内转移的占%,而同年河南省这个比率为%.2.工业是农村转移劳动力第一选择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农业就业人员比例由1990年的%下降为2000年%.同期,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分别由%和%上升为%和%.在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工业是跨省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选择(见表2),其次是建筑业和服务业。

同时,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第二和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分别上升了和个百分点。

中西部地区跨省劳动力流动显著地推动了沿海地区第二产业的发展。

农村劳动力能较多地在工业部门就业显然与中国农村工业内部的行业结构比较齐全有关。

在其他发展中国家,农村工业的主体是以农业为原料的工业和直接为农业、农村提供生产投入品和生活消费品的工业。

就我国情况而言,农村工业已全面介入各工业部门,其行业分布与城市工业具有很强的“同构性”。

3.非农收入成为农村转移劳动力主要收入目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份额由%下降到%,年平均下降个百分点。

在农业劳动力比重不断下降的同时,非农收入占农村转移劳动力收入的比重却不断上升。

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366元,比1996年增加430元,其中,来自于非农产业的纯收入由621元增加到1066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32%上升到45%.换言之,目前非农产业收入差不多已占到农民纯收入的一半左右。

特别是最近几年,农村劳动力外出流动,获得的劳务收入越来越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中,劳务收入人均240元,劳务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为%.2001年农民人均劳务收入元,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为%.2002年,农民人均劳务收入元,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为17%.其中四川、重庆、湖南、安徽、江西等省市农民劳务收入已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

4.转移劳动力具有明显的兼业性目前,我国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绝大多数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在外务工外,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属亦工亦农性转移。

兼业长短因家庭劳动力的多寡与从事劳务收入的高低而不同。

一般而言,家庭劳动力较多,从事劳务收入又较高的,在外工作时间就长,反之则短。

兼业性还体现在劳动力转移存在一定的间隔性,今年外出,而明年可能不外出。

农村劳动力兼业转移人员在外工作时间1-5个月比率为%,而在本乡从事非农行业1-5月的比率为%.三、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无论是对农业还是对其它产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改善劳动力利用状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乃至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作用都是非常明显的,但看到成绩的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1.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存在较大偏差由于我国实行的以户籍管理制度为基础的城乡分割体制,把城乡居民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使农村人口不能自由向城市迁移,阻断了农民进入城市工作的途径,造成并维持了城乡居民之间过大的收入消费差距。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城镇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以及城市用工制度的松动,农村大量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但这只是一种体制外的、暂时的流动,他们的户口仍然在农村,也不纳入城市的就业管理。

以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分割体制并没有根本改变,使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业和农村,导致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存在较大的结构性偏差(见表3)。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最高的国家之一,仅次于缅甸(%)等少数发展中国家。

2.职业性转移较多,地域性彻底转移不足过去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的概括是“离土不离乡”、“离乡不离土”、“进厂不进城”。

换言之,尽管转移劳动力大部分是在非农产业部门就业,但他们却无法摆脱自己以世袭方式继承下来的农民身份。

据统计,我国每年向城镇转移的劳动力达8000万之多,但真正在城镇长期居住下来的只占20%-25%.这与发达国家的劳动力转移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是我国劳动力转移的特有现象。

可以说,世界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的同时,实现了人口的彻底转移。

而我国在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同时,却没有对人口城镇化作出多大的贡献。

200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只有%,远远低于一般发达国家70%的水平。

3.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期性和稳定性较差据调查,在外打工者的时间一般在2年以下,而且季节性劳动力转移较为明显。

这种现象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普遍存在。

4.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存在很大盲目性目前农民外出就业以依托传统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網络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