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练习题(答案不完整) (1)
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讲义 新人教版
学案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1)作用: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2)特点: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3)重要地位: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1)地位: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特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3)意义: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表达。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1)中华文化的形成: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①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②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③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1)含义: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2)意义: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六课 第1课时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汉 隋唐时期
儒家学说确立至尊地 位 古代中华文化高速发 展,并以博大的胸襟 广泛吸收外域文化
________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 想 进入气度恢辉煌, 推动中华文化发展, 并在史学、文学艺术、 其中宋明理学对后期 科技等方面成就巨大, 封建社会影响较大 并产生宋明理学
分析点拨: 1.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
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中国书法篆刻被列入世
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国书法篆刻是 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同时书法篆刻 的产生和发展同其他民族文化有其共性。书法篆刻被列入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是整个人类的文化财
富。
3.文化在交流中传承和发展。文化交流的过程,就
(5)文化:广义指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狭义 指社会的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 反映,又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 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 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 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文化的发 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只有C概括 最全面、准确,其余的表述均片面。
答案:C
艺术书法百人展亮相甘肃 背景材料:
2010年3月28日,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名家百人艺术书法 高峰论坛在甘肃庆阳开坛。此次展览云集了全国各地当今 书坛优秀的中青年书法家的书法作品114幅,代表了当代中 国书法艺术最高创作水平,其艺术性、时代性、地域性、 多元性、学术性的创作风格,必将影响当代中国书法艺术 的创作方向。在主题为“书法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座 谈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应将书法列入中小学生必修 课加以推广,加强书法,特别是汉字(包括书法艺术)在世界 范围的传承和发展。日前已有4个省市将写字列入必修课。 中国书法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已成为中国传统文 化的代表性符号。2009年,中国书法篆刻列入世界非物质 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人教版高中高考思想政治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必修3 第2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课时规范练25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一、选择题1.(深圳高三模拟)《尚书》意为上古的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记载着尧舜禹、夏商周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智慧,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是中国国家图书馆镇馆之宝,素有“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美誉。
今天我们读《尚书》( )①要保护自身民族特色,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②可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髓③可以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创新性阐释④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安徽高三二模)12月17日,我国申报的“太极拳”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至此,我国共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册),居世界第一。
太极拳申遗成功有利于( )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②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③扩大太极拳知名度,始终保持中华文化世界领先地位④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增强我国人民的文化认同感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河北高三三模)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近年来,古风日渐兴起,汉服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或云鬓轻挽、裙裾飘飞,或娉娉袅袅、仙气飘飘,或高冠环佩、风度翩翩……这些身着古装置身花海、竹林、古建筑等风景里的年轻人,成为一道靓丽的“流动”风景线。
古风的兴起( )①彰显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是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②表明民族传统文化既属于民族,也属于世界③能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人们对古代传统文化的记忆④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增加了生活中的美感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山西临汾三模)追赶潮流是当下年轻人的时尚。
十大网络流行语中“逆行者”“甩锅”“后浪”“打工人”“爷青回”等流行语,体现了我国时代的变迁与百姓的喜怒哀乐,它们或转瞬即逝,或经久流传。
这说明( ) ①文化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②文化随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变迁③一定的文化反映一定的时代特征④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自身的传承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河北唐山三模)餐桌上的新风尚,映照着深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节俭基因”。
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四《文化》核心试题练习(共四道)(附参考答案)
高中政治必修四《文化》核心试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精神家园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
在历史演进中各民族形成了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在这里,茶马古道、河西走廊……成为民族团结融合之路;长江、黄河、瓷器、丝绸……成为引发强烈共鸣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
鸦片战争以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面对劫难。
各族人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华各民族一荣俱荣、休戚相关。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各族人民洗雪耻辱、扭转自身命运,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迎来了全体中华儿女踔厉奋发、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新时代。
习近平指出,“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阐述新时代我们应如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文明滋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从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到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从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到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中国式现代化一直被中华文明所滋养,与中国实际相符合,最终为中国人民所选择。
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找到了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方向和道路。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使古老的中华文明拥有了现代化力量,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文明冲突论”认为,世界各种文明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冲突、敌视甚至战争。
中国式现代化破解“文明冲突论”,紧紧扎根中国土壤,立足中华文明发展逻辑,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基础上,以辩证方式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坚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6课《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知识点归纳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6课《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
知识点归纳
6.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地位:这些制度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相适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一)基本政治制度之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和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
2.形成和发展:
(1)这一制度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孕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过程中确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得到发展。
(2)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各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一道前进,现已成为各自所联系的部分社会主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内容
(1)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奉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2)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首要前提与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
(4)在政党之间的关系上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5)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6)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4、优越性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创立了一种新型的政党关系与政党制度形。
必修3政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知识点
必修3政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知识点中华文化独特的发展历程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必修3政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必修3政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知识点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1.古代曾走在世界前列2.近代经历了衰微的过程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二、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1.源远流长(从时间纬度或纵向看)(1)汉字在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2.博大精深(从内涵角度或横向看)(1)独特性(从不同文化形式上看)①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②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区域性(从不同地区看)①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
②不同地域文化的关系: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形成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特点。
③具体表现: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分别具有水乡文化和边陲山寨文化特征。
(3)民族性(从不同民族看)①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异彩纷呈。
②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文化的骄傲。
※ 中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①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②由于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历史地理等因素,各地区的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个性)③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他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华民族之骄傲。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共13张PPT)
中华文化、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的关系
中华文化 与区域文 化 中华文化 与民族文 化 区域文化 与民族文 化
从外部看:中华文化与区域文化是一体;从内部看:中 华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由不同的地域文化构成,呈 现文化的“多元”化 从世界角度看,中华文化是世界民族文化的一种。从内 部看:中华文化由各民族文化构成。各民族文化既有中 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民族文化的个性
(2)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文化思想 天命神权 思想、 殷周 ___________ 时期 “敬德保民”思想 春秋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战国 秦 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 化的发展 儒家学说 确立至尊 ___________ 地位
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影 响、作用 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 刻的影响 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 思想的_______ 雏形 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 划时代 的意义 _________ 儒家思想开始形成统治地 位
汉
文化思想
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影 响、作用
隋唐 时期
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并以 博大的胸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
进入气度恢弘的_______ 全盛 时代
宋元 明时 期
延续隋唐文化的辉煌并在史学、 推动中华文化发展,其中 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有巨大 宋明理学对后期的封建社 的成就。同时产生了影响后期 会影响较大 宋明理学 封建社会发展的___________
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并不完全重合,区域文化包括民族 文化。民族性是区域文化研究中经常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趋融合有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 民族性 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 贡献
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关系
源远流长 角度 博大精深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标志,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理解中华文化的古代辉煌历程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的、历史的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特征,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及原因。
2、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三、自主学习教材独立思考问题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中华文化的古代辉煌历程发展时期文化思想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影响和作用殷商时期天命神权思想、(“”)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深刻影响春诸子蜂起、百家争鸣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秋战国化思想()秦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意义汉独尊()儒家学说确立至尊地位隋唐中国古代文化高度发展进入气势恢宏的()时代宋元明延续隋唐文化的辉煌,在史学、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成就巨大,并产生()推动中华文化发展,其中宋明理学对后封建社会影响较大(延续)明清近代西方思想文化传入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冲击(衰落)上述图表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举例说明中华文化的辉煌表现。
(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1、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2、源远流长的见证(表现、重要标志)――汉字与史学典籍(1)汉字①地位:是中华文明的。
②作用:汉字这种独具特色的“方块字”,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史书典籍①地位:中华文化的重要见证。
②特点:规模之大、,为世界所仅有。
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汉字传载、史学典籍存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中华文化的衰微表现和原因(内因和外因)(1)内因:。
(2)外因:。
2、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只有在和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3、续写中华文化壮丽的篇章四、课堂探究学案合作探究一、汉字的内涵总是在不断的丰富。
_高中政治课时练习1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5分钟·3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孔子的思想历经两千多年仍被传承,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下列对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①汉字的使用②史书典籍的传承③社会制度的更替④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A。
汉字的使用和史书典籍的传承是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①②符合题意;社会制度的更替不是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③不符合题意;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没有高低优劣之分,④错误。
2.(2020·郑州高二检测)海峡两岸汉字节、巴黎汉字节、中国文字学高端论坛暨中国文字学会召开……近年来,这些以“汉字之美”为主题的文化活动逐渐红火起来。
人们之所以重视学习和研究汉字,是因为汉字( )①具有集形、音、义三者为一体的特点②是继承和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③对增强民族认同感发挥着重要作用④是记录和传承中华文明的唯一工具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C。
我们重视汉字是因为它是继承和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增强民族认同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②③符合题意。
形、音、义三者是汉字的特点,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排除①。
汉字不是记录和传承中华文明的唯一工具,④错误。
【补偿训练】1.中国有修史的传统,“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
继承这一传统,有利于中华文化( )A.薪火相传,一脉相承B.以我为主,为我所用C.全盘继承,保持本色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解析】选A。
修史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A符合题意;B、D涉及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与题意不符;对待传统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C错误。
2.(2020·景德镇高二检测)下列史实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 )A.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并实现了中国化B.中国科技在15世纪之前一直处于世界前列C.藏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都有本民族的英雄史诗D.孔子的“大同”“小康”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社会【解析】选D。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是什么、内涵(识记,小题)(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3)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力量(作用)(1)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3)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影响,作用)(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既有古今和地域之别,又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
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4、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5、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①从国内来说,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修养。
②从国际来说,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
世界范围内的反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③简单地说,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是政治文化化,文化政治化。
6、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高中政治(新人教版)必修第四册同步习题: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二框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基础过关练题组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1.(原创题)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可见,中华文化()①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②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拒绝西方文化的影响③是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之后的总和④是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20河北石家庄一中高二下期中,改编)近年来,我国在许多国家开展了数百项内涵丰富的文化活动:富有中国特色的舞狮表演、川剧变脸,让白俄罗斯民众接触到了中国民俗文化;《诗经》吟唱和汉唐乐舞表演将“中国风”吹至柬埔寨;傣、景颇、阿昌等少数民族音乐跃动塞尔维亚……这体现了中华文化()A.具有其他民族文化无可比拟的优越性B.走在世界前列,引领发展C.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D.博大精深,具有独特标识3.(2020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月考,改编)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人们常在此日举行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北京市大兴区举办了重阳节庆祝活动(见下图),举办此次活动的意义在于()①凸显传统节日及习俗是文化发展的基础②传播社会正能量③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④弘扬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2020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高二上期中)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变为人类文化宝库的瑰宝。
这些“中国元素”()①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5.(原创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文艺创造力是如此强大、创造的成就是如此辉煌,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我们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豪,也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有文化自信的原因是()①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化②中华文化始终走在世界前列,对周边国家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④中华文化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精神世界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2020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高二月考,改编)墨子的“节用”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人教版高中高考思想政治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必修3 第4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走进文化生活
课时规范练29 走进文化生活一、选择题1.(河南高三模拟)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村史馆、村史长廊、脱贫攻坚陈列馆等乡村文化设施如雨后春笋,蔚然成风。
然而,一些新建村史馆不接地气,甚至“变味走样”,展品中,本村特色的少,全国通用的多,展板上,本村内容少,领导照片多……这些村史馆建设中的乱象引发了网友吐槽。
之所以会引发网友吐槽,是因为这些乱象( ) ①是大众传媒过度商业化的必然产物②徒有文化外表,没有留住乡愁乡情③是滋生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根源④缺少对村史的深入挖掘和生动展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广州高三二模)粤韵操是以粤剧身段结合学生体操运动而创编并在校园推广的健身操,融合了传统粤剧的基础表演程式,如云手、拉山、兰花掌等动作,还以南拳等武术姿势增加动作幅度,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领略岭南戏曲艺术神韵。
在校园推广粤韵操是基于( )①接受健康文化影响的过程往往是被动的②教育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独特功能③经典文化比流行文化更有利于塑造人生④体育与美育相融合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网络时代的粉丝聚集成圈,形成了“饭圈”文化。
它以流量明星为中心,形成了一套组织规则,主要是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互撕谩骂、拉踩引战、刷量控评等。
对于此种“饭圈”文化,认识正确的是( )①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③要发挥其导向和示范作用④未成年人需要提高眼力,拒绝污染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河南开封三模)年初,主旋律扶贫剧《山海情》播出后广受好评。
该剧用日常的、细腻的、观众可感可知的脱贫攻坚的故事,塑造出一群乡土中国真实的人。
尊重现实,踏踏实实拍出的好剧感动了无数人,网上网下都掀起一股追剧热。
《山海情》的成功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A.新时代要发挥大众传媒选择、传递、共享的强大功能B.文艺创作者要从群众生活实践中汲取营养,锐意创新C.要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D.要遵循多元化原则,发展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5.(浙江杭州二模)B站被称为年轻人的文化交流社区,但随着其影响日益扩大,违规使用境外音视频素材、内容低俗等问题也层出不穷。
2019年精选高中文化生活政治思品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人教版拔高训练第九十篇
2019年精选高中文化生活政治思品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人教版拔高训练第九十篇第1题【单选题】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得益于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这种包容性是指( )A、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B、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的民族性的统一C、能吸收其他一切民族的文化D、能够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古老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下列内容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①我国的园林艺术在世界上无与伦比②我国的文学艺术内容丰富绚烂、风格鲜明独特③吴越文化、滇黔文化相互交流、渐趋融合④各具特色民族文化交相辉映、相互促进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我国西部各族人民在久远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并形成了包括语言、宗教信仰、自然崇拜、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舞蹈、节日、服饰、建筑、手工艺、礼仪习俗以及生存理念、生活和生产方式等在内的民族文化。
这些民族文化( )①来自于西部各族人民的社会实践活动②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也有各自特色③相互吸收,成为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④能够集中反映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鲁迅先生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光芒,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这句话着重告诉我们( )①文艺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②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集中表现为文艺的力量③要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中华民族精神④要勇于创新,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的发展A、①③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某国际学术期刊的封面,用中国山水画形象地表现了中国某生物研究组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
山顶代表体细胞状态;连接各山顶的桥代表小分子,能够促进各山顶之间的衡越;山水中的小舟代表转基因方法,通过不同的路线实现重编程。
采用绘画形式表现科学研究成果反映了( )A、科学与艺术具有相通性B、科学与艺术都来自于创新思维C、科学与艺术都可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D、艺术的传播需要借助科学的力量【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2015年10月,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选《世界记忆名录》,使南京大屠杀从南京记忆、中国记忆上升为世界记忆。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实用版!)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实用版!)高中政治必修三__文化生活_主观题答题模板(实用版)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一. 为什么要发展文化产业?为什么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会转化为一种物质力量,对社会的发展长生深刻影响。
2.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劳动者的素质的提高。
3.文化现已越来越成为影响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和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4.文化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5.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怎样提高文化软实力1.以经济科技为基础,发张经济,提供高综合国力。
2.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
3.提高文化人实力,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人们的素质。
4.大力发张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培养高素质文化人才。
5.发展文化产业,文化消费与文化生产力。
二. 实行“文化建设”的文化生活依据是什么?对“文化建设”的理解.1.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 (联系材料)..….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人们的精神力量,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三. 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材料:2009年4月23日是世界第十四个“世界读书日”,各地书店应时举办读书活动并推出折扣图书。
当前许多人已经把读书当做每日生活的一部分,公车上.地铁里.电脑前.甚至是手机上.无论是纸质书刊还是网络文字,读书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必须1.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2.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都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参加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接受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在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3.我们必须要……以培养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四. 文化对人们产生了哪些巨大的影响?(eg:开展“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意义)1. 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高中政治必修三练习:第课 第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课后 含答案
第三单元第六课第1框基础演练一、选择题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A)A.孔子的“仁政”思想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者所借鉴B.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多C.文化具有继承性D.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并被本土化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的特点。
A项符合题意;B项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C项体现了传统文化;D项强调了外来文化。
故选A。
2.《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规定: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并纳入教育督导的专项内容。
此事一报道,随即引发教育界的激烈争论。
下列对“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看法正确的有(A)①在数字时代,强迫儿童用他们以后几乎用不到的字体写字是浪费时间②在全球化经济时代,真正重要的是键盘,而不是书法③文字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该做法有利于国家、民族的文化传承④书法是文化、艺术的典型形式,该做法有利于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④解析]③④是对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的正确看法;①本身明显认识错误;②与材料主旨内容不符。
3.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有大量关于农作物的字,如禾、黍、粟、米等,其中的“禾”字,像一株有根有叶、谷穗下垂的植物。
“禾”是谷类植物的总称,但在秦汉以前,“禾”多指粟,即今天的小米;后世则多称稻为“禾”。
在汉字中,凡以“禾”为义符的字,大都与农作物或农业活动有关,如秉、秋、秀、种、租等。
这说明(C)①汉字作为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应该得到传承②汉字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③汉字作为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是中华文明的标志④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的骄傲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由材料可知,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我国人民的精神财富,应该得到传承,故①④入选。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②错误。
③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排除。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1 源远流长的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学案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古代辉煌的历程我国古老的中华文化在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成就及作用二、薪火相传 一脉相承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源远流长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这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1)汉字①文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②汉字: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史书典籍①地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原因:古代史官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
③特点: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中华文化在近代经历衰微的原因 (1)内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
(2)外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
2.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领导指引: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继承发扬: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1.判断(1)秦汉时期,中华文化进入全盛时期。
( )提示错误。
隋唐时期中华文化进入全盛时期。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文字与史书典籍。
( )提示错误。
是汉字,不是文字。
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3)只要全面弘扬传统文化就能实现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 )提示错误。
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要全面把握传统文化,但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同时,也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借鉴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2.思考:中华文化在近代经历衰微体现了政治、经济与文化之间的什么关系?提示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完整word版)6-1我们的中华文化----练习与答案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题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学习目标:1。
了解中华古代文化辉煌的历程。
2. 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3. 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跟踪检测五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 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A。
秦的统一 B。
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 C。
隋唐时期 D. 宋明理学2. “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支持立项的珍贵典籍普及推广项目,由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
目前已完成书稿26部,首批10种史话已经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正式出版,其中有《文苑英华》《永乐大典》等。
古籍的保护()①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②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③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④彰显了中华文化鲜明的时代性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3. 在键盘时代,曾经习以为常的写字成了一种集体记忆。
我们应该将汉字敬畏感重新提升到重要位置,担当起对祖国文化的坚守责任,让热爱汉字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我们之所以关注汉字,是因为()①普及书法艺术,才能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②汉字能够传递中华文化,具有很重要的文化价值③汉字内涵丰富,书写汉字才能感受汉字美④汉字是中华文化基本载体和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A. ①②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4。
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必须( )A.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 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C. 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D. 坚决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5. 2018年9月,第八届“两岸汉字文化艺术节”在台北开幕,该项活动是由台湾中华文化总会与大陆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同发起、轮流举办的,旨在让汉字艺术及中华文化永续传承。
两岸举办汉字文化艺术节,表明()①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汉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③中华文化强大的民族凝聚力④汉字成为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③④6。
下图是“福"字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告诉我们( )A. 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①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是世界上生命最长的文字
②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③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④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整体性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3年3月13日,石家庄市第四届规范汉字书写艺术节启动仪式在鹿泉市第二实验小学隆重举行。
以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大力宣传推广汉字文化、展示汉字的独特文化魅力。
我们之所以要热爱汉字、写好汉字,是因为
①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③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④写好汉字对传承优秀中华文化、抵制庸俗文化具有关键性意义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浮生六记》是清代文学家沈复的作品,文学界称《浮生六记》为“小红楼梦”。
其中《海国记》中的文字记载了黑水沟为中国(清廷)与琉球国的分界线,钓鱼台(岛)明显在中国领域内的事实。
可见
A.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B.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
C.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D.史书典籍有助于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凝聚力
4.“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至清朝中期,共修成二十四部有“正史”之称的纪传体史书。
延续不断的历朝正史,使得中华文明能够五千年一脉相承。
修史有利于中华文化()A.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传承文明,开拓创新
D.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5.中医学以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利用、病理上相互影响的优势,对解决诸多疑难病症提供了治疗思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领域独树一帜,独领风骚②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
③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整体性特点④中医学能够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6.酒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酒和诗的渊源,酒和字的融合,酒和亲情的交汇,酒和政治的关联等等,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洋溢着酒文化迷人的魅力。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华文化具有
A.多样化的特点B.实用性的特点
C.时代性的特点D.博大精深的特点
7、《北京味道》是北京电视台的人文美食纪录片,它记录了这座城市有关唇齿之间、味蕾之中的情缘与记忆。
北京味道兼有宫廷御膳的皇家贵气和历久弥新的胡同味儿,既有融贯古今中西的饕餮大餐,又有一道道妈妈的拿手菜。
这主要体现了北京饮食文化( )
A.具有鲜明的民族性B.具有包容性
C.具有相对稳定性D.具有独特性
8.对于父亲,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称谓,比如有的地方叫“爹”,有的地方叫“大”,有的地方叫“爷(耶)”等等。
对于这种现象,比较合理的解释是
A.文化的形成受制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
B.不同地区的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C.各兄弟民族共同镕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D.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都有强烈的认同感
9.2015年春晚节目:《大地春晖》—56个民族创意服装秀,让我们大饱眼福。
每年的春晚舞台上,都少不了少数民族的歌舞表演,各族演员载歌载舞向我们展现了各民族的灿烂文化。
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②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③中华文化呈现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④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0.2015年播出的纪录片《记住乡愁》,每集讲述一个传统村落的生活故事和文化传承,片中浓浓的乡愁、细腻的故乡情感、厚重的文化沉淀,引发海内外众多观众共鸣。
这种共鸣A.是对中华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反映 B.是推动中华文化发展的动力
C.显示了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D.彰显了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
11.“舌尖上的中国”为我们呈现出中国饮食文化在各地风味多样的特点。
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之分,口味方面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风味上有巴蜀、齐鲁、淮扬、粤闽
四大特色。
这说明我国的饮食文化
①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②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点
③与西方饮食文化融为一体④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2.随着“中文热”在世界范围内的升温,文化部推出了汉字教材《100个汉字认识中国》。
《100个汉字认识中国》与常见的汉字教材有着显著区别,它更注重呈现汉字的文化底蕴与审美价值,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节庆习俗、文学典故等为汉字塑造了丰满的形象,使其流畅易懂、精妙优雅。
该教材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较强的包容性
③有利于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④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有人指出,北宋以后,中华文化逐渐被昏庸的以封建皇帝为代表的统治者“阉割”,刚健不闻,阴柔萎靡,创新不足,封闭有余。
及至清末,中华文化积重难返,萎靡至极。
据此回答13~14题。
13、由上述材料可知,“中华文化积重难返,萎靡至极”的重要原因是( )
A.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B.日趋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
C.中国文人的集体无意识D.中国农民阶级的小农意识
14、要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就应( )
①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继承和吸取外来文化②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增强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同③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5、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
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
①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②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③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④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6、中华文明在古代有过辉煌的历程。
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并以博大的胸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的时期是( )
A.春秋战国时期B.秦的统一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
17.“横平竖直写字”与“堂堂正正做人”紧密相连,汉字的一笔一画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从形意到声韵组合都极富美感,这在世界文化领域是绝无仅有的。
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
A.源远流长B.博大精深C.具有包容性D.具有地域性
二、非选择题
18.材料一戏曲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史前史、800年兴盛史、300个声腔剧种和5万个剧目累积量、覆盖城市乡村广大幅面和十几亿民众、传承至今而顺势长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
得益于自身的独特形式与丰富内容,戏曲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戏曲对中古以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形成了全面覆盖。
汉族地区有京剧、秦腔、山西梆子、豫剧、川剧、粤剧、越剧、黄梅戏,少数民族地区有白剧、藏剧、侗剧、傣剧,不同的剧种又各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形成对多样审美风格的覆盖,也形成对不同流行地域的覆盖。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8分)
19.郑和七下西洋,祈“和顺万方,共享太平之福”,同时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向洋看世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察各国兴衰,指出“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
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
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帝国的兴衰,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根据材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
(10分)
【答案】18
(1)①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戏曲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史前史、800年兴盛史、生生繁衍至今而顺势长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②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另一基本特征。
戏曲以自身的独特与丰富,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体现了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戏曲不同的剧种各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汉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皆有戏曲,表明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答案】19
(1)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2分)
(2)要求我们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1分)求同存异,建设和谐海洋,(2分)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1分)
(3)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2分)批判地吸收西方海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1分)反对海洋霸权主义。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