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工艺学重点知识点

合集下载

大一金属工艺学知识点总结

大一金属工艺学知识点总结

大一金属工艺学知识点总结金属工艺学是工程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研究金属材料在工艺加工过程中的表面组织和性能变化规律。

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部分,金属工艺学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至关重要。

本文将总结大一学生在金属工艺学方面需要掌握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一、金属材料的性质和分类金属材料是金属元素构成的一类材料,具有导电、导热、延展性和塑性等特点。

根据其结晶形态和成分,金属材料可以分为纯金属和合金两大类。

纯金属指的是成分只包含一种金属元素的材料,如铜、铁等;而合金则是由两种或多种金属元素混合而成的材料,如钢、铝合金等。

二、金属工艺学的主要内容金属工艺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金属材料的组织和性能变化、金属材料的加热和冷却过程、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

在这些内容中,我们重点介绍金属材料的组织和性能变化。

1. 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是由金属原子的排列方式所决定的。

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面心立方结构、体心立方结构和简单立方结构。

不同的晶体结构会影响金属材料的性能。

2. 金属材料的常见变形方式金属在加工过程中主要通过塑性变形、断裂和破坏等方式来改变形状。

常见的金属变形方式有拉伸、压缩、弯曲、剪切和滚压等。

3. 金属材料的冷加工和热加工冷加工和热加工是金属工艺学中常用的两种加工方式。

冷加工是在室温下进行的金属材料变形,如拉丝、轧制等;热加工则是在高温下进行的金属材料变形,如锻造、热轧等。

两种加工方式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4.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热处理是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和冷却的工艺,来改变金属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有退火、淬火和回火等。

不同的热处理方法可以使金属材料的硬度、强度、韧性等性能得到调节。

5. 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可以提高其耐腐蚀性、耐磨性和美观度等。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有电镀、喷涂、化学处理等。

三、金属工艺学的应用金属工艺学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制造业的各个领域。

金属工艺学复习要点

金属工艺学复习要点

1.液态合金本身的流动能力,称为合金的流动性2.浇注温度:浇注温度越高合金的粘度下降且因过热度高,合金在铸型中保持流动的时光越长故充型能力强,反之充型能力差。

鉴于合金的充型能力随浇注温度的提高呈直线升高,因此对薄壁铸件或流动性较差的合金可适当提高其浇注温度,以防止浇不到或冷隔缺陷,但浇注温度过高,铸件容易产生缩孔,缩松,粘沙,析出性气孔,粗晶等缺陷,故浇注温度不宜过高。

3.充型能力:砂型铸造时,提高直浇道高度,使液态合金压力加大,充型能力可改善。

压力铸造,低压铸造和离心铸造时,因充型压力提高甚多,故充型能力强。

4..合金的收缩经历:液态收缩——从浇注温度到凝结开始温度之间的收缩;凝结收缩——从开始凝结到凝结结束之间的收缩;固态收缩——从凝结结束冷却到室温之间的收缩。

5.缩孔位置:扩散在铸件的上部,或最后凝结部位容积较大的孔洞。

6.判断缩孔产生位置的主意:1.画等温线发 2.画最大内接圆发3.计算机凝结模拟法7.消除缩孔的工艺措施:安放冒口和冷铁实现顺序凝结。

8.任何铸件厚壁或心部受拉应力,薄壁或表层受压应力。

9.对于不允许发生变形的重要件,必须举行时效处理。

天然时效是将铸件置于露天场地半年以上,使其缓慢的发生变形,从而使内应力消除。

人工时效是将铸铁加热到550-650举行去应力退火。

时效处理宜在粗加工之后举行,以便将粗加工所产生的内应力一并消除。

10.高温出炉,低温浇注11.下列铸件宜选用哪类铸造合金,请阐述理由:(1)车床床身:宜选用灰铸铁HT300-350 因为车床需要承受高负载(2)摩托车气缸体:铸造铝合金ZL 因为气缸要求气密性好质量要轻(3)火车轮:铸钢车轮要求耐磨性好(4)压气机曲轴:可锻铸铁或球墨铸铁因为曲轴负荷大,受力复杂(5)气缸套:球墨铸铁或孕育铸铁因为要求高负荷高速工作耐磨(6)自来水管道弯头:黑心可锻铸铁承受冲压震动扭转负荷(7)减速器涡轮:铸造锡青铜用于高负荷和高滑速工作的耐磨件12.造型材料必备性能:1 一定的强度 2 一定得透气性 3较高的耐火性 4 一定的退让性13.提高耐火性和防黏沙:铸铁涂石墨水铅粉等铸钢涂石灰粉铬铁矿粉有色金属涂滑石粉14.解决透气性和退让性措施:给砂型加锯木屑,草木粉,煤粉。

大一金属工艺学知识点

大一金属工艺学知识点

大一金属工艺学知识点金属工艺学是研究金属材料在加工制造过程中的工艺规律和技术手段的学科。

作为机械工程的基础学科,金属工艺学的学习对于培养大一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至关重要。

以下是大一金属工艺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一、金属材料的分类1. 金属材料的基本概念金属材料是指以金属元素为主要成分,并具有金属性的晶体材料。

常见的金属材料包括钢、铝、铜等。

2. 金属材料的分类根据金属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金属材料可以分为铁基金属、有色金属和特种金属等几类。

不同类型的金属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二、金属的热处理1. 金属热处理的目的和作用金属热处理是通过控制金属材料的加热、保温和冷却过程,使得金属材料的组织和性能发生变化,从而满足特定的使用要求。

常见的金属热处理过程包括退火、淬火和回火等。

2. 金属的退火处理退火是指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的过程。

退火可以改善金属的塑性、韧性和抗切削性能,同时消除金属材料中的应力和组织缺陷。

三、金属的塑性加工1. 金属的塑性变形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塑性,可以通过外力作用下的塑性变形改变材料的形状和尺寸。

常见的塑性加工方式包括锻造、拉伸、压缩和挤压等。

2. 金属的锻造加工锻造是指利用压力将金属材料压制成所需形状的加工方法。

锻造可以提高金属材料的密实性和力学性能,是制造零件的常用工艺方法之一。

四、金属的焊接1. 焊接的基本原理焊接是通过将两个金属材料加热至熔化状态,并在熔融材料中加入填充材料,使两个金属材料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加工方法。

2. 常见的金属焊接方法常见的金属焊接方法包括电弧焊、气体焊、激光焊和电阻焊等。

不同的焊接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金属材料和工作需求。

五、金属的腐蚀与防护1. 金属的腐蚀现象金属在一定环境下会发生腐蚀现象,导致金属材料的性能下降甚至损坏。

常见的金属腐蚀形式包括氧化腐蚀、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等。

2. 金属的防腐方法为了保护金属材料免受腐蚀的侵害,可以采用防护涂层、电镀、合金化和防腐剂等方法对金属进行防腐处理。

《金属工艺学》课程笔记 (2)

《金属工艺学》课程笔记 (2)

《金属工艺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金属工艺学概述1. 定义与重要性金属工艺学是研究金属材料的制备、加工、性能、组织与应用的科学。

它对于工程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发展至关重要,因为金属材料在建筑、机械、交通、电子、航空航天等几乎所有工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2. 研究内容(1)金属材料的制备:包括金属的提取、精炼、合金化等过程,以及铸造、粉末冶金等成型技术。

(2)金属材料的加工:涉及金属的冷加工(如轧制、拉伸、切削)、热加工(如锻造、热处理)、特种加工(如激光加工、电化学加工)等。

(3)金属材料的性能:研究金属的物理性能(如导电性、热导性)、化学性能(如耐腐蚀性)、力学性能(如强度、韧性)等。

(4)金属材料的组织与结构:分析金属的晶体结构、相变、微观缺陷、界面行为等。

(5)金属材料的应用:研究金属材料在不同环境下的适用性、可靠性及寿命评估。

3. 学科交叉金属工艺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它与物理学、化学、材料学、力学、热力学、电化学等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金属工艺学发展简史1. 古代金属工艺(1)铜器时代: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铜,掌握了简单的铸造技术。

(2)青铜器时代:铜与锡的合金,青铜,使得工具和武器的性能得到提升。

(3)铁器时代:铁的发现和使用,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2. 中世纪至工业革命(1)炼铁技术的发展:如鼓风炉、熔铁炉的发明,提高了铁的产量。

(2)炼钢技术的进步:如贝塞麦转炉、西门子-马丁炉的出现,实现了钢铁的大规模生产。

3. 近现代金属工艺(1)20世纪初:金属物理和金属学的建立,为金属工艺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金属材料的快速发展,如钛合金、高温合金的出现。

4. 当代金属工艺(1)新材料的开发:如形状记忆合金、超导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等。

(2)新技术的应用:如计算机模拟、3D打印、纳米技术等。

三、金属工艺学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1. 古代金属工艺的辉煌(1)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技术水平高超,工艺精美。

金属工艺学重点知识点

金属工艺学重点知识点

金属工艺学第五版上册纲要强度:金属材料在里的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指标:屈服点(σs)、抗拉强度(σb)。

塑性:金属材料在力的作用下产生不可逆永久变形的能力。

指标:伸长率(δ)、断面收缩率(ψ)硬度:金属材料表面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压痕、划痕的能力。

1布氏硬度:HBS(淬火钢球)。

HBW(硬质合金球)指标:2洛氏硬度:HR(金刚石圆锥体、淬火钢球或硬质和金球)3韦氏硬度习题:1什么是应力,什么是应变?答:试样单位面积上的拉称为应力,试样单位长度上的伸长量称为应变。

5、下列符号所表示的力学性能指标名称和含义是什么?答:σb:抗拉强度,材料抵抗断裂的最大应力。

σs:屈服强度,塑性材料抵抗塑性变形的最大应力。

σ0.2:条件屈服强度,脆性材料抵抗塑性变形的最大应力σ-1:疲劳强度,材料抵抗疲劳断裂的最大应力。

δ:延伸率,衡量材料的塑性指标。

αk:冲击韧性,材料单位面积上吸收的冲击功。

HRC:洛氏硬度,HBS:压头为淬火钢球的布氏硬度。

HBW:压头为硬质合金球的布氏硬度。

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

冷却速度越快,实际结晶温度越低,过冷度越大。

纯金属的结晶包括晶核的形成和晶核的长大。

同一成分的金属,晶粒越细气强度、硬度越高,而且塑性和韧性也越好。

原因:晶粒越细,晶界越多,而晶界是一种原子排列向另一种原子排列的过度,晶界上的排列是犬牙交错的,变形是靠位错的变移或位移来实现的,晶界越多,要跃过的障碍越多。

1提高冷却速度,以增加晶核的数目。

2在金属浇注之前,向金属液中加入变质剂进行变质处理,以增加外来晶核,还可以采用热处理或塑性加工方法,使固态金属晶粒细化。

3采用机械、超声波振动,电磁搅拌等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溶合在一起,构成具有金属特性的新物质。

组成元素成为组员。

1、固溶体:溶质原子溶入溶剂晶格而保持溶剂晶格类型的金属晶体。

铁碳合金组织可分为:2、金属化合物:各组员按一定整数比结合而成、并具有金属性质的均匀物质(渗碳体)3、机械混合物:结晶过程所形成的两相混合组织。

金属工艺知识点总结

金属工艺知识点总结

金属工艺知识点总结一、金属加工的原理和方法金属材料的加工方式有很多种,主要包括切削加工、锻造、压铸、焊接、热处理等方法。

切削加工是指利用刀具将金属材料切削成所需形状的加工方法,它主要包括铣削、车削、镗削、钻孔、磨削等工艺。

锻造是指利用模具将金属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后,通过施加压力使其发生塑性变形的加工方法,它主要包括冷锻、暖锻、热锻等工艺。

压铸是指将金属材料加热至液态后,注入模具中进行压铸成型的加工方法,它主要包括压力铸造、重力铸造、低压铸造等工艺。

焊接是指利用焊接设备将金属材料焊接成所需形状的加工方法,它主要包括电弧焊、气体保护焊、激光焊、等离子焊等工艺。

热处理是指利用加热和冷却的方式改变金属材料的内部组织和性能的加工方法,它主要包括退火、正火、回火、淬火、淬火回火等工艺。

在金属加工过程中,不同的加工方式可以相互结合,以满足不同的加工要求。

二、金属成型工艺金属成型工艺是将金属材料通过不同的成型方法,使其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的过程。

金属成型工艺主要包括冷成型和热成型两种方法。

冷成型是指将金属材料在常温下进行成型的加工方法,它主要包括拉伸、压缩、弯曲等工艺。

热成型是指将金属材料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成型的加工方法,它主要包括锻造、轧制、拉拔、挤压等工艺。

在金属成型工艺中,成型设备和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成型工艺的稳定性和成型产品的质量。

同时,金属成型工艺还涉及到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规律、金属成型工艺参数的选择和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三、金属表面处理工艺金属表面处理工艺是指通过改变金属表面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以提高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和附加值的过程。

金属表面处理工艺主要包括防腐蚀、增韧、增硬、美化等方法。

防腐蚀是指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能够抵抗腐蚀介质侵蚀的保护层的加工方法,它主要包括电镀、镀锌、镀铬、喷涂等工艺。

增韧是指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能够提高金属材料韧性的加工方法,它主要包括表面强化、喷丸、碳氮渗透等工艺。

金属工艺学知识点总结

金属工艺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篇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第一章金属材料的重要性能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又称机械性能, 是金属材料在力的作用所表现出来的性能。

零件的受力情况有静载荷, 动载荷和交变载荷之分。

用于衡量在静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指标有强度, 塑性和硬度等;在动载荷和作用下的力学性能指标有冲击韧度等;在交变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指标有疲劳强度等。

金属材料的强度和塑性是通过拉伸实验测定的。

P6低碳钢的拉伸曲线图1,强度强度是金属材料在力的作用下, 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强度有多种指标, 工程上以屈服点和强度最为常用。

屈服点: δs是拉伸产生屈服时的应力。

产生屈服时的应力=屈服时所承受的最大载荷/原始截面积对于没有明显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 工程上规定以席位产生0.2%变形时的应力, 作为该材料的屈服点。

抗拉强度: δb是指金属材料在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载荷/原始截面积2,塑性塑性是金属材料在力的作用下, 产生不可逆永久变形的能力。

常用的塑性指标是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伸长率: δ试样拉断后, 其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的比例称为伸长率。

伸长率=(原始标距长度-拉断后的标距长度)÷拉断后的标距长度×100%伸长率的数值与试样尺寸有关, 因而实验时应对所选定的试样尺寸作出规定, 以便进行比较。

同一种材料的δ5 比δ10要大一些。

断面收缩率:试样拉断后, 缩颈处截面积的最大缩减量与原始横截面积的比例称为断面收缩率, 以ψ表达。

收缩率=(原始横截面积-断口处横截面积)÷原始横截面积×100%3,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的数值愈大, 表达材料的塑性愈好。

4,硬度金属材料表面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压痕、划痕)的能力称为硬度。

金属材料的硬度是在硬度计上测出的。

常用的有布氏硬度法和洛氏硬度法。

1,布氏硬度(HB)2,是以直径为D的淬火钢球HBS或硬质合金球HBW为压头, 在载荷的静压力下, 将压头压入被测材料的表面, 停留若干秒后卸去载荷, 然后采用带刻度的专用放大镜测出压痕直径d, 并依据d的数值从专门的表格中查出相应的HB值。

金属工艺学知识点总结资料讲解

金属工艺学知识点总结资料讲解

金属工艺学知识点总结资料讲解1.金属材料的分类和特性:-金属材料的分类:金属材料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两大类。

黑色金属包括铁、钢和铸铁等,有色金属包括铜、铝、镁、锌、铅等。

-金属材料的特性:金属材料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可塑性、机械性能好等特点,适用于各种加工工艺。

2.金属加工方法:-切削加工:包括车削、铣削、钻削、刨削等,通过切削废料的去除改变工件形状和尺寸。

-成形加工:包括锻造、拉伸、锤压、挤压等,通过对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改变工件形状。

-组合加工:包括焊接、铆接、螺纹连接等,通过将多个部件组合在一起形成复杂的工件。

-热处理加工:包括淬火、回火、退火等,通过控制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来改变其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

3.金属成形工艺:-钣金工艺:包括剪切、冲裁、弯曲等,用于制造薄板金属构件。

-铸造工艺:包括砂铸、压铸、精密铸造等,通过将熔融金属注入模具中,得到所需形状的铸件。

-高温成形工艺:包括真空热压、粉末冶金等,通过在高温条件下对金属进行成形,得到复杂形状的工件。

-冷镦工艺:通过在室温下使用特殊的冷镦机械设备,将金属材料进行快速塑性变形,得到各种螺纹、螺栓等小尺寸工件。

4.金属热处理工艺:-淬火:通过将加热至临界温度的金属材料迅速冷却,使其得到高硬度和高强度。

-回火:在淬火后,将金属加热至适当温度,然后冷却,以减轻淬火后的脆性和应力。

-退火:将金属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保持一段时间后缓慢冷却,以改善其组织和性能。

-焊后热处理:焊接后的金属材料会产生应力和变形,通过热处理可以消除这些问题,提高焊接接头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5.金属表面处理工艺:-镀层:通过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金属或非金属涂层,增加其耐腐蚀性、装饰性和机械性能。

-涂装:通过在金属表面涂上油漆、涂料等防护层,保护金属不受氧化、腐蚀等损害。

-喷砂:通过在金属表面喷射高压喷砂颗粒,清除污物和氧化层,改善表面质量和光泽度。

-抛光:通过机械或化学方法对金属表面进行抛光,使其光洁度达到要求,提高外观质量。

金属工艺学知识点(3篇)

金属工艺学知识点(3篇)

第1篇一、金属工艺学概述金属工艺学是一门研究金属材料的加工、成形、连接和表面处理等方面的学科。

它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建筑、电子等领域。

以下是金属工艺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二、金属材料的分类1. 金属材料的分类方法金属材料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按化学成分分类:可分为纯金属、合金和特种金属材料。

(2)按组织结构分类:可分为固溶体、共晶体、化合物和陶瓷等。

(3)按性能分类:可分为结构金属材料、功能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

2. 常见金属材料(1)纯金属:如铜、铝、铁、镍等。

(2)合金:如不锈钢、铝合金、铜合金等。

(3)特种金属材料:如钛合金、镍基高温合金、钴基高温合金等。

三、金属材料的加工方法1. 金属切削加工金属切削加工是指利用切削工具在金属表面上进行切削,使金属表面产生一定的形状和尺寸的加工方法。

常见的金属切削加工方法有车削、铣削、刨削、磨削等。

2. 金属塑性加工金属塑性加工是指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材料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加工方法。

常见的金属塑性加工方法有锻造、轧制、挤压、拉拔等。

3. 金属粉末冶金金属粉末冶金是一种将金属粉末进行成型、烧结和热处理等工艺,制成具有一定性能和形状的金属材料或零件的加工方法。

四、金属材料的连接方法1. 焊接焊接是一种将金属材料加热到熔化状态,通过冷却和结晶形成连接的方法。

常见的焊接方法有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气体保护焊、等离子弧焊、电弧焊等。

2. 铆接铆接是一种将两个或多个金属部件通过铆钉连接在一起的方法。

铆接具有连接强度高、结构稳定等优点。

3. 螺纹连接螺纹连接是一种利用螺纹连接件将两个或多个金属部件连接在一起的方法。

常见的螺纹连接有普通螺纹连接、自锁螺纹连接等。

五、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1. 表面热处理表面热处理是一种通过加热和冷却使金属表面层产生一定的组织结构,从而提高表面性能的方法。

常见的表面热处理有淬火、回火、渗碳、氮化等。

2. 表面涂层表面涂层是一种在金属表面涂覆一层保护膜或装饰层的方法,以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导电性等性能。

《金属工艺学》课程笔记

《金属工艺学》课程笔记

《金属工艺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金属材料主要性能一、金属材料的基本概念1. 金属金属是一种具有金属光泽、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可塑性的物质。

在自然界中,金属以元素形式存在或者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2. 合金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者金属与非金属通过熔合制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的性能通常优于其组成的纯金属。

二、金属材料的分类1. 按化学成分分类- 纯金属:如铁、铜、铝等。

- 合金:如不锈钢、黄铜、青铜等。

2. 按用途分类- 结构材料:用于承受力的材料,如建筑用钢材、飞机用铝合金。

- 功能材料: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或生物功能的材料,如超导材料、形状记忆合金。

3. 按冶金工艺分类- 铸造合金:适用于铸造工艺的合金,如铸铁、铸钢。

- 变形合金:适用于压力加工的合金,如冷轧钢板、热轧型钢。

三、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1. 物理性能- 密度:不同金属的密度差异较大,如铁的密度约为7.87 g/cm³,铝的密度约为2.70 g/cm³。

- 熔点:金属的熔点范围很广,如钨的熔点高达3422°C,而汞的熔点为-38.83°C。

- 导电性:金属的导电性通常很好,银的导电性最高,铜和铝也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 导热性:金属的导热性与其导电性有关,银的导热性最好,其次是铜和铝。

2. 化学性能- 耐腐蚀性:金属在特定环境下的抗腐蚀能力,如不锈钢在空气中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 抗氧化性:金属在高温下抵抗氧化的能力,如镍基合金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

3. 力学性能- 强度:金属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分为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

- 塑性:金属在受力时产生永久变形而不破裂的能力,如金、银具有良好的塑性。

- 韧性:金属在受到冲击载荷时吸收能量并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如低碳钢具有较高的韧性。

- 硬度:金属抵抗局部塑性变形的能力,常用的硬度指标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等。

四、影响金属材料性能的因素1. 化学成分:不同元素的加入会改变金属的晶格结构,从而影响其性能。

金属工艺复习知识点

金属工艺复习知识点

《金属工艺》复习知识点一、重要名词1.过冷现象2.合金3.金属的液态成型4.焊接裂缝5.淬火6.合金的充型能力7.加工硬化8.焊接9.精整加工10.自由锻造11.引偏12.焊接融合比1.过冷现象:金属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或金属熔点)。

2.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金属通过熔炼后所获得的具有金属特性新的物质。

3.金属的液态成型:4.焊接裂缝:在热循环过程中,焊件各部分的温度不同,随后的冷却速度与各不相同。

因而焊件各部位在热胀冷缩和塑性变形的影响下,必将产生内应力、变形、裂纹。

当焊件应力过大的严重后果使产生焊件裂缝。

5.淬火:将钢加热到Ac3或Ac1 线以上30-50 ℃,保温后在淬火介质中快速冷却(γ-Fe体)。

6.合金的充型能力:液态合金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铸件的能力,称为液态合金充型能力。

7.加工硬化:在冷变形时,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材料的所有强度指标(弹性极限、比例极限、屈服点和强度极限)和硬度都有所提高,但塑性和韧性有所下降,这种现象成为冷变形强化或加工硬化。

8.焊接: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者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借助金属原子间的结合与扩散,使分离的金属材料牢固连接在一起。

9.精整加工:在精加工之后从工件上切除很薄的材料层,以提高工件精度和减小表面粗糙度值为目的的加工方法。

10.自由锻造:只用简单的通用性工具,或在锻造设备上、下砧间直接是坯料变形而获得所需的几何形状及内部质量锻件的方法。

由于坯料在两砧间变形时,沿变形方向可自由流动,故而称为自由锻。

11.引偏:在切削力作用下,由于钻头刚度很差,导向性不好,很容易弯曲,引起孔径扩大、孔轴偏斜、孔径不圆等的现象12.焊接融合比:二、应掌握的知识点(一)、σs、σ0.2、σb、δ5、δ、ψ、σ-1、HRC、HBS、E所代表的力学性能指标的名称和含义。

金属材料常见的三种晶体结构是什么,实际晶体结构缺陷主要包括哪些?掌握铁碳相图中的典型点含碳量、温度、含义。

金属工艺学知识点

金属工艺学知识点

金属工艺学知识点第一章:工程材料级热处理1:碳素钢碳含量低于2.11%,铸铁碳含量2.11%-6.69%2:金属材料的性能使用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强度,硬度,塑性,冲击韧度,疲劳强度)},工艺性能。

3:拉伸过程----弹性,塑性,强化,缩颈。

4: 钢的热处理;它是将固态金属或合金,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改变其表面的或内部的组织结构以获得所需要的组织结构与性能。

5:钢的对货、正火、淬火和回火。

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

第二章:铸造1:砂型铸造、特种铸造2:型砂与芯砂的基本性能:可塑性、强度、透气性、耐火性、退让性。

3:合金铸造性能:流动性、收缩性。

第三章:锻压1:锻压加工工艺的特点:1)改善金属的组织,提高力学性能。

2)材料的利用率高。

3)较高的生产率。

4)毛坯或零件的精度较高。

5)具有良好的塑性。

6)不适合合成形状较复杂的零件。

2:影响金属的锻造性能的因素:1.合金的充型能力,充型能力的决定因数合金的流动性、型性质、浇注条件、铸件结构。

2.液态金属的凝固与收缩,凝固方式有:逐层凝固,糊状凝固,中间凝固.。

影响凝固的主要因素: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铸件的温度梯度。

影响收缩的因素:化学成分(c含量)、铸型条件、铸件结构、浇注温度。

3.液态成形内应力、变形与裂纹,防止变形的方法与防止应力的方法基本相同。

带有残余应力的铸件,变形使残余应力减小而趋于稳定。

3:提高金属锻造性能的途径:金属内在因素,变形温度和速度。

第四章:焊接1:焊条的组成和作用:焊芯、药皮。

1)焊芯是焊接用专用的金属丝,是组成焊缝金属的主要材料。

焊接时焊芯的主要作用:一是作为一个电极起传导电流和引燃电弧的作用。

二是熔化后作为填充金属与熔化后的母材一起形成焊缝。

焊条药皮的作用(1)提高焊接电弧的稳定性,保证焊接过程顺利进行;(2)具有造气、造渣能力,防止空气侵入熔滴及熔池;(3)使焊缝金属顺利进行脱氧、脱硫及脱磷;(4)具有向焊缝渗合金的作用。

金属工艺学复习要点

金属工艺学复习要点

第一篇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应力: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附加内力应变: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不能产生位移时,它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将发生变化,这种形变就称为应变强度:金属材料在力的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的和断裂的能力。

塑形:金属材料在力的作用写,产生不可逆永久变形的能力。

断面收缩率:缩颈处截面积的最大缩减量与原始横截面积的百分比。

韧性:金属材料断裂前吸收的变形能量的能力。

疲劳强度:当循环应力低于某定值时,疲劳曲线呈水平线,表示该金属材料在此应力下可经受无数次应力循环仍不发生断裂,此应力称疲劳强度。

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缩颈阶段铁碳合金的组织:固溶体(铁素体、奥氏体)、金属化合物(渗碳体)、机械混合物(珠光体、莱氏体)碳素结构钢:Q+数字(厚度小于16毫米时的最低屈服点)+AB(普通)CD(磷硫低含量)+(F 沸腾钢;b半镇定;Z镇定刚)优质碳素结构钢:两位数(平均碳含量万分数)低:08;10;15;20 塑形优良中:40;45 强度、硬度、塑性韧性均较适中高:60;65 强度、硬度提高,且弹性优良。

碳素工具钢:含碳量0.7%~1.3%,淬火、回火后有高硬度和耐磨性。

“碳”T+数字(含碳量千分数)+(A)A:硫磷含量更低的高级优质碳素工具钢。

T8; T10、T10A;T12。

第二篇铸造铸造:1.砂型铸造2.特种铸造:熔模、消失模、金属型、压力、离心。

充型能力:液态合金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准确,轮廓清晰铸件的能力。

影响因素:1.合金的流动性2.浇注条件(浇注温度、充型压力)3.铸型填充条件(铸型材料、铸型温度、铸型中的气体、铸件结构)铸件的凝固方式:1.逐层凝固2.糊状凝固3.中间凝固缩孔:集中在铸件上部或最后凝固部位容积较大的孔洞。

缩松:分散在铸件某区域内的细小缩孔。

宏观缩松:肉眼、放大镜,铸件中心轴线处或缩松下方。

显微缩松:显微镜,分布在晶粒之间的微小孔洞。

内应力:1.热应力2.机械应力裂纹:热裂、冷裂。

金属工艺学复习重点

金属工艺学复习重点

金属工艺学复习重点第一章切削加工1. 零件的种类(1)轴类(2)盘套类(3)支架箱体(4)六面体(5)机身基座(6)特殊类2. 切削运动(1)主运动(2)进给运动3. 切削用量三要素、公式4. 零件表面的成型方法(1)轨迹法(2)成形法(3)展成法5. 刀具的组成6. 刀具的参考系7. 刀具的几何角度?如何标注?8. 常见的刀具材料及用途9.第二章特种加工1.特种加工有那些?举出3个加工实例第三章特性表面的加工1.螺纹的种类、用途和标注2.螺纹的基本要素3.螺纹的加工方法4.常见的齿轮种类?5.齿轮的主要参数6.齿轮的加工方法有那些?7.插齿和滚齿有那些运动?8.成形面的种类有那些?(1)回转(2)直线(3)立体第四章常见表面加工方案需选择1.外圆加工方案2.内孔加工方案3.平面加工方案4.表面加工方案的依据(1)根据表面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度(2)零件结构形状和尺寸选择(3)根据零件热处理状态选择(4)根据零件材料的性能选择(5)根据零件的批量选择5.轴加工方案、盘套类加工方案、V形铁加工方案实例第五章数控加工技术第六章第七章其他新技术新工艺一、爆炸成形二、液压成形三、旋压成形四、喷丸成形五、滚挤压加工六、滚扎成形加工七、胶接第八章零件的结构工艺性零件的结构工艺性1. 尽量采用标准化参数2. 便于装夹3. 便于进刀和退刀4. 避免给加工带来困难5. 零件结构要有足够的刚度6. 减少装夹次数7. 减少机床调整8. 减少刀具种类9. 减少加工面积10. 便于测量11. 热处理12. 便于装配13. 分解独立装配14. 避免在箱体内装配15. 便于拆卸16. 要有正确的装配基准17. 增加调节环第九章零件的制造工艺过程第一节零件加工工艺的基本知识一、工艺过程的概念1.生产纲领(N):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产品、产量和年度计划。

生产纲领用年产量表示。

产品中某零件的生产纲领就是包括备品和废品在内的年产量。

金属工艺学重点知识

金属工艺学重点知识

1、什么是铸造合金的收缩性?有哪些因素影响铸件的收缩性?答:合金在从液态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其体积或尺寸缩小的现象称为收缩。

从浇注温度冷却到室温分为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和固态收缩三个阶段。

铸件收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合金成分、浇注温度、铸件结构和铸型。

2、铸件中产生缩孔和缩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生产工艺上有哪些预防措施?答:铸件中产生缩孔和缩松的主要原因是固态收缩。

为了减小铸件内应力,在铸件工艺上坷采取同时凝固原则。

所谓同时凝固原则,就是采取工艺措施保证铸件结构上各部分之间没有温差或温差尽量小,使各部分同时凝固。

此外,还可以采取去应力退火或自然时效等方法,将残余应力消除。

3、什么是铸件的冷裂纹和热裂纹?防止裂纹的主要措施有哪些?答:如果铸件内应力超过合金的强渡极限时,铸件便会产生裂纹。

裂纹分为热裂和冷裂两种。

(1)热裂:热裂实在凝固后期高温下形成的,主要是由于收缩收到机械阻碍作用而产生的。

它具有裂纹短、形状曲折、缝隙宽、断面有严重氧化、无金属光泽、裂纹沿晶界产生和发展等特性,在铸钢和铝合金铸件中常见。

防止热裂的主要措施是:除了使铸件结构合理外,还应合理选用型砂或芯砂的防结剂,以改善其退让性;大的型芯可采用中空结构或内部填以焦炭;严格限制铸钢和铸铁中硫的含量;选用收缩率小的合金。

(2)冷裂:冷裂是在较低温度下形成的,常出现在铸件受拉伸部位,特别是有应力集中的地方。

其裂缝细小,成连续直线状,缝内干净,有时呈轻微氧化色。

壁厚差别大,形状复杂或大而暴的铸件易产生冷裂。

因此,凡是能减少铸件内应力或降低合金脆性的因素,都能防止冷裂的形成。

同时在铸铜和铸铁中严格控制合金中的磷含量。

4、什么是砂型铸造的手工造型和及其造型?各有什么特点?答:(1)手工造型:指全部用手工或手动工具完成的造型工序。

手工造型按起模特点分为整模、挖沙、分模、活块、嵌箱、三箱等造型方法.手工造型方法比较灵活,适用性较强,生产准备时间较短,但生产率低、劳动强度大,铸件质量较差。

金属工艺学复习资料重要知识点详解

金属工艺学复习资料重要知识点详解

⾦属⼯艺学复习资料重要知识点详解⾦属⼯艺学复习资料⼀、 1.外圆⾯、孔:直线为母线,圆为轨迹平⾯:直线为母线,直线为轨迹成形⾯:曲线为母线,圆或是直线为轨迹2.包括主远动:⼑具与⼯件产⽣相对运动,是前⼑⾯接近⼯件,速度最⼤,功率最⼤进给运动:切除切屑3.合成切削速度⾓,主运动与合成运动夹⾓4.切削⽤量:切削速度v=3.14*dn/1000或2*Ln/1000进给量f背吃⼑量ap5.⼑具:切削部分、夹持部分6.⼑具材料:碳素⼯具钢、合⾦⼯具钢—切削速度不⾼的⼿⼯⼯具---锉⼑、锯条、铰⼑⾼速钢、硬质合⾦:应⽤最⼴----⾼速钢-强度、韧度好-⿇花钻、铣⼑、拉⼑、齿轮⼑----硬质合⾦硬度好、耐磨、耐热-车⼑、刨⼑、端铣⼑7.⼑具⾓度:主、副偏⾓Kr,Kr’⼩时,表⾯粗糙度也⼩,⼑尖强度和散热条件好,利于提⾼⼑具耐⽤度,但是背向⼒⼤,易引起⼯件变形,可能产⽣振动。

前⾓:前⾯与基⾯夹⾓ro 有正、负、零度前⾓-⼤时,切削⼒Fc⼩,但过⼤,强度低,耐⽤度低,磨损加快---硬质合⾦为10-20度—灰铸铁为5-15度后⾓:道具后⾯与切削⾯的夹⾓,可减⼩摩擦,粗加⼯为6-8度刃倾⾓lanmudas8.车⼑结构形式:整体式、焊接式、机夹重磨式、机夹可转位式(1.避免因焊接引起的缺陷,相同条件下⼑具切削性能⼤为提⾼;2.卷屑、断屑稳定可靠;3.⼑体转位后,保证切削刃与⼯件相对位置,减少了调⼑停机时间,提⾼⽣产效率;4.⼑⽚⼀般不需要重磨,利于涂层⼑⽚推⼴使⽤;5.道题使⽤寿命⼤,可节约材料及制造费⽤)9.切屑:带状-⼤前⾓⼑具,⾼切削速度、⼩进给量,塑性材料,表⾯光洁节状-低速、⼤进给量、加⼯中等硬度钢材、表⾯粗糙崩碎-铸铁、黄铜等脆性材料,⼑尖易磨损,产⽣振动10.积屑瘤:⾦属材料因塑性变形⽽被强化,⽐⼯件材料硬度⾼,能代替切削刃进⾏切削,可保护切削刃,并增⼤了⼑具实际⼯作前脚,切削轻快,所以,粗加⼯希望产⽣。

金属工艺学复习资料(3篇)

金属工艺学复习资料(3篇)

第1篇一、金属工艺学概述金属工艺学是一门研究金属材料的加工、变形、处理和回收利用的科学。

它涵盖了金属材料的制备、加工、变形、处理、回收和再利用等各个环节。

金属工艺学的研究对于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二、金属材料的分类与性能1. 金属材料的分类金属材料可分为以下几类:(1)纯金属:如铜、铝、铁等。

(2)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组成的材料,如不锈钢、铝合金等。

(3)复合材料:由金属与其他材料(如陶瓷、塑料等)组成的材料。

2. 金属材料的性能(1)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塑性、韧性、硬度等。

(2)物理性能:包括导电性、导热性、磁性、密度等。

(3)化学性能:包括耐腐蚀性、抗氧化性、耐高温性等。

三、金属工艺学基本原理1. 金属变形原理金属变形是指在力的作用下,金属体积、形状和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

金属变形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滑移:金属在力的作用下,晶粒发生相对滑移,导致变形。

(2)孪晶:在一定的应力条件下,晶粒发生孪晶变形。

(3)位错:位错是金属晶体中的一种缺陷,它对金属的变形和性能有重要影响。

2. 金属加热与冷却原理金属加热与冷却是金属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以下为金属加热与冷却原理:(1)加热:金属加热时,其温度逐渐升高,原子振动加剧,导致金属软化。

(2)冷却:金属冷却时,原子振动减弱,晶体结构逐渐稳定,金属硬化。

3. 金属热处理原理金属热处理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对金属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改变其组织和性能的过程。

金属热处理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退火:通过加热使金属组织发生变化,提高其塑性和韧性。

(2)正火:通过加热和冷却使金属组织发生变化,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

(3)淬火:通过快速冷却使金属组织发生变化,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

(4)回火:通过加热和冷却使金属组织发生变化,提高其韧性和稳定性。

四、金属工艺学主要加工方法1. 冲压加工冲压加工是指利用冲模对金属板材、带材、管材等进行压力加工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属工-艺学纲要b s )、抗拉强强度:金属材料在里的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指标:屈服点(度(b b)o塑性:金属材料在力的作用下产生不可逆永久变形的能力。

指标:伸长率(3)、断面收缩率(妨硬度:金属材料表面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压痕、划痕的能力。

「1布氏硬度:HBS (淬火钢球)。

HBW (硬质合金球)指标:2洛氏硬度:HR (金刚石圆锥体、淬火钢球或硬质和金球)'3韦氏硬度习题:1什么是应力,什么是应变?答:试样单位面积上的拉称为应力,试样单位长度上的伸长量称为应变。

5、下列符号所表示的力学性能指标名称和含义是什么?答:b b:抗拉强度,材料抵抗断裂的最大应力。

b s :屈服强度,塑性材料抵抗塑性变形的最大应力。

b 0.2 :条件屈服强度,脆性材料抵抗塑性变形的最大应力b -1 :疲劳强度,材料抵抗疲劳断裂的最大应力。

3 :延伸率,衡量材料的塑性指标。

a k :冲击韧性,材料单位面积上吸收的冲击功。

HRC洛氏硬度,HBS压头为淬火钢球的布氏硬度。

HBW压头为硬质合金球的布氏硬度。

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

冷却速度越快,实际结晶温度越低,过冷度越大。

纯金属的结晶包括晶核的形成和晶核的长大。

同一成分的金属,晶粒越细气强度、硬度越高,而且塑性和韧性也越好。

原因:晶粒越细,晶界越多,而晶界是一种原子排列向另一种原子排列的过度,晶界上的排列是犬牙交错的,变形是靠位错的变移或位移来实现的,晶界越多,要跃过的障碍越多。

厂1提高冷却速度,以增加晶核的数目。

J 2在金属浇注之前,向金属液中加入变质剂进行变质处理,以增加外来晶核,还可以采用热处理或塑性加工方法,使固态金属晶粒细化。

3采用机械、超声波振动,电磁搅拌等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溶合在一起,构成具有金属特性的新物质。

组成元素成为组员。

厂1、固溶体:溶质原子溶入溶剂晶格而保持溶剂晶格类型的金属晶体。

铁碳合金组织可分为:]2、金属化合物:各组员按一定整数比结合而成、并具有金属性质的均匀物质(渗碳体)3、机械混合物:结晶过程所形成的两相混合组织。

ACD ――液相线ACEF ――固相线ECF――共晶线,含碳量2.11 % ~6.69 %的所有合金经过此线都要发生共晶反应。

GS奥氏体在冷却过程中洗出铁素体的开始线。

(A3线)ES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曲线。

(Acm线)PSK共析线(A1线,共析反应:As=727 C P)根据含碳量的不同,可将铁碳合金分为钢(< 2.11%)和铸铁(2.11~6.69 %)。

根据成分不同,铁碳合金可分为:工业纯钢,碳钢,白口铸铁。

钢的热处理:将钢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预期的组织和性能的工艺。

退火:将钢加热、保温,然后随炉冷却或埋入灰中使其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正火:将钢加热到Ac3上30~50 C (亚共析钢)或Acm上30~50 C (过共析钢),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一1、取代部分完全退火。

用处“2、用于普通结构件的最终热处理。

-3、用于过共析钢,以减少或消除二次渗碳体呈网状析出。

淬火:将钢加热到Ac3或Ac1上一1、严格控制淬火加热温度30~50 C,保温后在淬火介质中快速冷-2、合理选择淬火介质却,以获得马氏体的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3、正确选择淬火方法厂表面淬火:通过快速加热,使刚的表层很快达到淬火温度,在热量来不及传到钢件心部时就立即淬火,从而表层获得马氏体组织,而心部保持原始组织。

(电感应)<化学热处理:将钢件置于适合的化学介质中加热和保温,使介质中的活性原子渗入钢件表层,以改变钢件表层的化学成分和组织,从而获得所需的力学性能或理化性能。

(渗I 碳处理)(1)碳素结构钢:含碳量小于0.38%。

Q+三位数字(最低屈服点)碳素钢:-(2)优质碳素结构钢:两位数字(平均含碳量的万分数)(3)碳素工具钢:T+ 一位或两位数字(平均含碳量的千分数)r (1)合金结构钢合金钢-(2)合金工具钢I (3)特殊性能钢铸造:将熔炼的金属浇注到相适应的铸型空腔中,一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毛坯或零件的成形方法合金的铸造性能:合金在铸造成形时获得外形准确、内部健全铸件的能力。

1合金的流动性2凝固特性“ 3收缩性I 4吸气性液态合金的充型:液态合金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准确、轮廓清晰的铸件的能力。

「1合金的流动性:液态合金本身的流动能力。

(在常用铸造合金中灰铸铁、硅黄铜的流动性最好,铸钢的流动性最差。

合金成分越远离共晶点,结晶温度范围就越宽,流动性越差)r 1浇注温度:浇注温度越高,合金的粘度下降,且因为过热度高,合金在铸型中保持流动的时间较长,故充型能力强。

2浇注条件:,2充型压力:液态合金在流动方向上所受的压力。

I 3浇注系统:浇注系统越复杂,则流动阻力越大,充型能力降低< 1、铸型材料3铸型填充条件2、铸型温度J [ 3、铸型中的气体4、铸件结构凝固方式-1、逐层凝固:灰铸铁、铝硅合金,易于获得紧实铸件J 2、糊状凝固:球墨铸铁、锡青铜、铝铜合金等3、中间凝固「1、液态收缩I铸件产生缩孔缩松的根本原因铸造合金的收缩:- 2、凝固收缩/一3、固态收缩:铸件产生应力、变形的根本原因顺序凝固:主要用于必须补缩的场合,如铝青铜、硅铝合金和铸钢中。

同时凝固原则:主要用于灰铸铁、锡青铜等内应力的形成:一「1热应力'2机械应力铸件的变形和防止:1自然时效:将铸件置于露天场地半年以上。

-2人工时效:将铸件加热到550~650 C进行去应力退火。

「1、析出性气孔铸件中的气孔* 2、浸入性气孔「3、反应性气孔习题:2、什么是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它与合金的流动性有何关系?不同成分的合金为何流动性不通?答:液态合金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准确、轮廓清晰的铸件的能力。

液态合金的流动性越好充型能力越强,越便于浇注出轮廓清晰,薄而复杂的铸件。

化学成分不同,凝固方式不同。

5、缩孔和缩松有何不同?为何缩孔比缩松容易防止?答:缩孔和缩松使铸件的力学性能下降,缩松还可能使铸件因渗漏而报废。

缩孔集中在铸件上部或者最后凝固的部位,而缩松分布在整个铸件中所以缩孔比缩松容易防止。

铸铁: 灰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蠕墨铸,灰铸铁:1、优良的减震性,2、耐磨性好,3、缺口敏感性小,4、铸造性能优良。

(受化学成分和冷却速度的影响)HT+三位数字(最低抗拉强度)可锻铸铁:将白口铸铁坯件经高温根据 黑心可锻铸铁 石墨化退火而形成的一 退火方彳 白心可锻铸铁 种铸铁。

(玛铁或玛钢) 方式 珠光可锻铸铁球墨铸铁:向出炉的铁液中加入球化剂和孕育剂而得到的球状石墨铸铁。

铁中最好)QT+两组数字表示最低抗拉强度和伸长率。

蠕墨铸铁:炉前处理时,先向铁液中冲入蠕化剂(稀土硅铁合金、稀土硅钙合金或镁钛合金)力学性能介于灰铸铁和球墨铸铁之间。

RuT+三位数字(最低抗拉强度)按照化学成分铸钢可分为铸造碳钢和铸造合金刚 纯铜俗称紫铜。

机械上广泛应用的是铜合金。

三箱造型适合于两端界面大中间界面小的造型整模造型适合最大界面在其端面的零件 分模造型适合形状对称的最大截面在其中间的零件 型砂和芯沙统称造型材料,必须具有一定强度、耐火性、透气性、退让性。

「1应尽量使分型面平直、数量少分型面的选择 Y 2应避免不必要的型芯和活块,以简化造型工艺I- 3应尽量使铸件全部或大部分置于下箱厂1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和最小铸孔:设计铸造工艺图时,为铸件预先增 加要切去的金属层厚度工艺参数的选择2起模斜度:为了便于模样从砂型中取出,凡平行起模方向的模样表面<上所增加的斜度3收缩率:为保证铸件应有的尺寸,模样尺寸必须比铸件放大一个该合 金的收缩量 4型芯头:型芯的定位、支撑和排气的部分。

熔模铸造:用易熔材料制成模样, 在模样表面包覆耐火涂料制成型壳,再将模样熔化排出型壳,从而获得无分型面的铸型,经高温焙烧后即可填沙浇注金属型铸造:将液态金属浇入合金的铸型中,并在重力下凝固成型以获得铸件的方法易产生浇不足、冷隔裂纹及白口等缺陷。

1喷刷涂料,2金属型应保持一 定的工作温度,3适合的出型时间。

压力铸造:高温高压下降液态或半液态合金快速压入金属铸型中,获得铸件。

不适合钢铁铸铁件等高熔点金属。

离心铸造金属的塑性加工:禾U 用金属的塑性,使其改变形状、尺寸和改善性能,获得型材、棒材、线材或锻压件的加工方法。

KTH+两位数 字(最低抗拉 强度和伸长率 (力学性能在在铸并在压力下凝固以金属塑性变形的实质是: 晶体内部产生滑移的结果。

在切应力的作用下, 晶体的一部分相对 另一部分沿着一定的晶面产生相对滑动,(位错运动)造成晶体的塑性变形晶粒内部缺陷:位错对塑性变形影响最为显著。

通常使用的金属都是由大量微小晶粒组成的多晶体, 其塑性变形后可以看成是由组成多晶体 的许多单个晶粒产生的变形(称为晶内变形)的综合效果。

同时,晶粒之间也有滑动和转动(称为晶间变形)。

每个晶粒内部都有许多滑移面,因此整块金属的变形量可以比较大。

低 温时,多晶体的晶间变形不可过大,够则将引起金属的破坏。

金属在常温下进过塑性变形后,内部组织将发生变化1:晶粒沿最大变形的方向伸长; 2晶格与晶粒均发生扭曲,产生内应力;3晶粒间产生碎晶。

变形强化(加工硬化):金属的力学性能将随其内部的改变而发生明显变化。

变形程度增加 时,金属的强度及硬度升高,而塑性和韧性下降。

其原因是由于滑移面上的碎晶 块和附近的晶格的强烈扭曲,增大了滑移阻力,使继续滑移难以进行所致。

在冷变形时,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材料的所有强度指标和强敌都有所提高, 但塑性和韧性有所下降。

回复:冷变形强化是一种不稳定的现象,将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至一定温度后,因原子的活动能力增强,使原子回复平衡位置,晶内残余应力大大减小。

T 回=(0.25~0.3)T 熔再结晶:当温度继续升高到该金属熔点的0.4倍时,金属原子获得更过热能,使塑性变形后金属被拉长的晶粒重新生核、结晶,变为与变形前晶格结构相同的新等轴晶粒。

T 再=0.4T熔。

r 化学成分的影响:纯金属比合金好,碳钢中含碳量越 广 金属的本质:J低可锻性越好,钢中含有形成碳化物 的元素J 金属组织的影响:纯金属及固溶体的可锻性好,而碳 化物的可锻性差,铸态柱状组织和 粗晶粒结构的可锻性不如晶粒细小 而均匀组织的可锻性好。

<加工条件:「i 变形温度的影响:提高金属变形时的温度是改善金 属锻性的有效措施。

但加热温度过高必将产生过热、J过烧、脱碳和严重氧化等缺陷2应变速率的影响:应变对时间的变化率「3应力状态的影响:压应力的数目越多,则金属的塑 ' 性越好:拉应力的数目越多,则金属的塑性越差。

可锻性的优劣常用金属的塑性和变形抗力来综合衡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