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复习题(含答案)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的综合复习及详细答案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的综合复习及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7c6705d1f34693dbef3e44.png)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世界各地气温地区差异很大。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上图,分析得出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是()A.从低纬向高纬递减B.从赤道向两极递增C.从海洋向陆地递减 C.从海洋向陆地递增(2)甲地形成低温中心,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人类活动【答案】(1)A(2)C【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故答案为:A。
(2)读图可知,甲地位于亚洲的青藏高原。
受地形影响,海拔高,气温较低,甲地形成低温中心;故答案为:C。
【点评】(1)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由于本区海拔高,气候寒冷,“高”和“寒”成为本区最突出的区域地理特征,气温低也成为制约本区农牧业的主导因素,本区的农牧业为一种特殊的高寒农牧业。
2.下图表示我国某市多年平均气候资料。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市气温年较差约为()A.25℃B.-6℃C.19℃D.31℃(2)该市降水集中于()A.3月-5月B.6月-8月C.9月-11月D.12月-次年2月(3)该市所在地区盛产的水果最可能是()A.芒果B.柑橘C.苹果D.莲藕【答案】(1)D(2)B(3)C【解析】【分析】(1)解析:读图可知,该市的最高气温是25°C,最低气温是-6°C,该地的气温年较差为25°C-(-6°C)=31°C。
(2)读图可知,该市降水集中在6、7、8三个月。
(3)读图可知,该市的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故该地的水果为温带水果,芒果、柑橘、莲藕为热带、亚热带的水果。
《第四章 认识天气与气候》试卷及答案_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_中图版_2024-2025学年
![《第四章 认识天气与气候》试卷及答案_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_中图版_2024-2025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dc01ac8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7c.png)
《第四章认识天气与气候》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了典型的 ______ 气候。
A. 热带雨林B. 温带海洋C. 温带季风D. 热带草原2、以下关于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是 ______ 。
A. 气候是短时间内某地大气层中的各种气象要素的总和B. 气候是长时间内某地大气层中的各种气象要素的平均状况C. 气候是短时间内某地大气层中的各种气象要素的变化D. 气候是长时间内某地大气层中的各种气象要素的极端状况3、下列关于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 气候是指短时间内某地区大气状况的变化B. 气候是指某地区多年平均的天气状况C. 气候是由季节性的天气变化组成的D. 气候是大气中水汽凝结成云和降水的过程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地形地势D. 人类活动5、以下哪个因素对气候的形成影响最小?A. 海洋 currents(洋流)B. 大气 pressure(气压)C. 地形 elevation(海拔)D. 植被 coverage(植被覆盖)6、以下哪个选项描述的是气候?A. 某地一天的温度变化B. 某地一年内的降雨量C. 某地半小时内的风速D. 某地四季的变化7、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天气而不是气候?A. 冰川覆盖南极大陆B. 春天桃花盛开C. 夏天雷雨交加D. 一年中四季分明8、以下关于气候和天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 气候是指某地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B. 天气是指某地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具有稳定性C. 气候和天气都是不可预测的D. 气候和天气都是通过气象卫星观测得到的9、下列哪种天气现象表示大气层不稳定,容易发生雷暴?A. 雾B. 晴朗的天空C. 降雨D. 雷雨 10、关于气候的说法,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气候是短时间内某一地区大气状态的总和B. 气候是长时间内某一地区大气状态的总和C. 气候是由某一季节的温度和降水情况决定的D. 气候与天气没有关系1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的是:A. 黄淮海平原B. 长江中下游平原C. 云贵高原D. 塔里木盆地12、以下哪种天气现象属于锋面降水?A. 沙尘暴B. 雨夹雪C. 冰雹D. 雨幕13、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A. 南方温暖,北方寒冷B. 南方寒冷,北方温暖C. 全境寒冷,无地区差异D. 全境温暖,无地区差异14、世界各地的气候类型主要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A. 地形B. 气候C. 海陆位置D. 热量带15、以下哪种现象属于天气变化?A. 气温的年际变化B. 气候带的分布变化C. 气压系统的移动D. 气候带的季节性移动16、下列关于气候的说法,错误的是:A. 气候具有明显的地域性B. 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C. 气候的变化是短暂的D. 气候受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复习题(附答案)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复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c21d2eb9d528ea80c77931.png)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下图示意加拿大50°N附近地形剖面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中曲线箭头示意气流运动方向。
气温年较差指某地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之差。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通过比较城市①、②、④的气温年较差,可推测城市③的气温年较差()A. 小于①B. 间于②和④之间C. 大于④D. 间于①和②之间(2)城市①的气候特征可表达为()A. 夏季暖热少雨,冬季温和干燥B.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多C. 夏季暖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D. 全年温和少雨(3)造成①地和②地之间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 人类活动B. 地形C. 纬度D. 河流【答案】(1)B(2)C(3)B【解析】【分析】(1)读图比较可知,①、②、④的气温年较差,由西向东逐渐增大,由此可推测城市③的气温年较差间于②和④之间。
故选B。
(2)读①地的气温和降水图可知,该地的气候特征是夏季暖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故选C。
(3)读图中①、②的位置可知,①位于山地的迎风坡,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影响,降水丰富,②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所以影响两地降水差异的因素是地形。
故选B。
故答案为:(1)B;(2)C;(3)B;【点评】(1)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通过分析三个城市的气温年较差得出第另外一个城市的年较差,既要考虑四个城市的温度问题,又要考虑四个城市的位置关系,比较难。
(2)考查学生对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的理解分析能力,这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必考点,学生要掌握以温定型,以水定带的规律。
(3)同样考查学生的看图能力,分析两个城市的位置关系,联系书本所学知识,有一定难度。
2.读某月太平洋表层海水等温线(单位:℃)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比回归线附近海水温度可知,此时处于()A. 北半球夏季B. 南半球夏季C. 南半球7月D. 北半球1月(2)太平洋海水表层水温的分布特点是()A. 北半球中纬度等温线稀疏B. 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C. 北半球等温线与纬线平行D. 沿北回归线,大洋西岸低于大洋东岸【答案】(1)A(2)B【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南回归线附近气温约为20°C,北回归线附近气温约为25°C,南回归线附近气温低于北回归线附近气温,此时处于北半球夏季;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复习题(含答案)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复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105d86b4daa58da0114ad9.png)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读下图“世界甲、乙两岛屿示意图”,甲岛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岛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A地的经纬度位置是()A. 82°E,8°NB. 82°E,8°SC. 82°W,8°ND. 82°W,8°S (2)甲岛比乙岛的()A. 河流水量大B. 地形气候复杂C. 平均海拔高D. 年平均气温低(3)甲、乙两岛()A. 都位于南半球B. 气温年较差都较小C. 都位于中纬度D. 地势东部高西部低(4)家住甲岛的王先生计划假期到乙岛旅游,希望尽快到达,宜选择乘坐()A. 飞机B. 火车C. 汽车D. 轮船【答案】(1)A(2)D(3)B(4)A【解析】【分析】(1)根据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以东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以西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称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知,图中A地的经纬度是(8°N、82°E)。
故答案为:A。
(2)读图可知,甲岛大部分地区在52°N~55°N之间,乙岛大部分在6°N~10°N之间;甲岛比乙岛的纬度位置高,因此甲岛比乙岛的年平均气温低;故答案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读图分析可知,从南北半球来看,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从纬度划分来看,甲位于中纬度,乙位于低纬度;甲岛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岛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都较小;由图示信息可知,甲、乙两岛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故答案为:B。
(4)读图可知,甲为冰岛,乙为斯里兰卡岛,二者距离远,家住甲岛的王先生计划假期到乙岛旅游,希望尽快到达,宜选择乘坐飞机。
故答案为:A。
【点评】(1)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
初中地理专题复习天气与气候的综合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专题复习天气与气候的综合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fe0c81453610661fd9f489.png)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B.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C. 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D. 同纬度地带,冬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答案】 B【解析】【分析】气温从赤道地区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
夏季,陆地的气温高于同纬度海洋地区,原因是受海陆性质差异的影响,陆地增温快。
高山地区气温一般低于同纬度平原地区。
故答案为:B。
【点评】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祭奠活动日。
小强一家今年清明节期间回蓟州区老家扫墓踏青。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能准确反映该诗句天气状况的符号是()A.B.C.D.(2)小强一家扫墓祭奠最文明环保的方式是()A.燃放大量烟火爆竹B.点烟酒摆放食品C.焚烧大量纸钱祭奠D.摆放适量鲜花缅怀(3)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西风4级的是()A.B.C.D.(4)下列行为对改善空气质量有帮助的是()A.多开私家车B.露天焚烧垃圾C.骑自行车上学D.未经处理排放工业废气【答案】(1)C(2)D(3)D(4)C【解析】【分析】(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唐代诗人杜牧在池州时所作的清明时节池州的景象。
图中C是代表的小雨。
图A是晴朗,图B是沙尘暴,图D是雾。
(2)点烟洒就造成浪费,燃放烟花爆竹和焚烧纸钱都会造成空气污染,还易引发火灾。
用鲜花缅怀是最环保的方式。
(3)风向是指风来的方向,即在风杆上标有风尾、风旗的一端。
风级的表示方法,即每一道风尾表示风力为2级,一个风旗表示风力为8级。
读图可知:A表示的天气是东风四级,B表示的天气是东北风四级,C表示的天气是东南风四级,D表示的天气是西风四级。
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带答案知识汇总笔记
![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带答案知识汇总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9e09e78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c.png)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带答案知识汇总笔记选择题1、“气候”与“天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下列描述气候的是A.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倾盆B.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C.今晨寒风凛冽,气温骤降D.昨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2、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A.气温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B.北半球等温线分布更平直C.气温从高纬向低纬逐渐升高3、“气象经济”近几年成为热门话题。
下列天气符号与生产生活搭配合适的是A.──出海捕鱼B.──外出春游C.──户外活动D.──高空作业4、亚洲和北美洲共同具有的自然地理特征是()A.地势中部高,四周低B.地势东西高,中部低C.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D.缺失热带雨林气候5、近年来,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势,原因是A.太阳辐射增强B.海洋影响增大C.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D.各地降水量减少6、下列词语描述气候的是()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B.东边日出西边雨C.东莞夏季高温多雨D.明日大风降温7、“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说明地理与什么关系密切相关()A.日常生活B.农业生产C.风土人情D.工业生产8、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却比较湿润,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经度位置不同B.海陆位置不同C.纬度位置不同D.地形不同填空题9、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_______,蓝色表示_______。
10、写出下列天气符号的名称: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 ______ ,白色表示 ______ .11、热带气候类型最冷月平均气温都在________ ℃以上;世界上最大的一片热带雨林气候区分布在 ________ 流域.解答题12、读世界年均温分布图回答问题。
(1)读图可知,南北回归线之间年平均气温大致在___℃以上,两极地区年平均气温大致在___℃以下,可得知,世界年平均气温大致从赤道向两极地区___,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地形、纬度、海陆)的差异。
初中地理复习天气与气候专项综合练及答案解析
![初中地理复习天气与气候专项综合练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d074e9c5a8102d277a22f15.png)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A.从北向南递减B.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C.从内陆向沿海递减D.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2)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一月平均气温()A.海洋高于陆地B.陆地高于海洋C.高原高于平原D.荒漠高于森林(3)图中等温线北半球比较弯曲,南半球比较平直,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陆分布B.纬度差异C.地形因素D.人为原因【答案】(1)D(2)A(3)A【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一月份为北半球的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
(3)解析:南半球因为海洋面积较大,等温线较平直,而北半球则因为海陆相间分布,同季节海陆气温不一样,所以等温线较弯曲。
【点评】(1)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海洋热容量大,陆地热容量小。
在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等温线在陆地上向高纬凸出,海洋上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冬季,海洋气温要高于同纬度陆地气温,等温线在海洋上向高纬凸出,在陆地上向低纬凸出。
(3)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影响等温线走向的因素有纬度、地形地势、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
2.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A. 风和日丽B. 四季如春C. 狂风骤雨D. 阴转多云【答案】 B【解析】【分析】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况;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b36359f90f76c660371a15.png)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今年五月下旬有几天时间,益阳的日均气温和日最高气温都明显比北京低,其原因是()A. 益阳的纬度比北京高B. 益阳的海拔比北京高C. 益阳距海洋远D. 益阳5月下旬多阴雨天气【答案】 D【解析】【分析】今年五月下旬有几天时间,益阳的日均气温和日最高气温都明显比北京低,其原因是益阳5月下旬多阴雨天气,气温相对更低些。
故答案为:D【点评】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除了我们长讲的海陆因素,纬度因素、地形因素,也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下雨刮风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2.读四地气候资料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地位于亚欧大陆中部,丁地位于赤道附近B. 甲地全年少雨,丙地夏季多雨.丁地冬季多雨C. 甲地和丁地位于热带地区,乙地和丙地位于亚热带地区D. 乙地适宜种植油橄榄、柑橘,丙地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答案】 D【解析】【分析】:读图可知:甲全年炎热干燥,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乙地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属于地中海气候,适宜种植油橄榄、柑橘;丙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丁地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位于赤道附近。
甲地和丁地位于热带地区,乙地位于亚热带地区,丙地位于温带地区。
综合分析,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科学家根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10°-30°附近的大陆东部,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终年炎热干燥;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西东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终年温和湿润;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内部,全年干燥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苔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冰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这两种气候类型都是终年酷寒少雨;高原高山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高原和高山地区,气候从山麓到山顶呈垂直变化。
初中地理综合题专题复习【天气与气候】专题解析附详细答案
![初中地理综合题专题复习【天气与气候】专题解析附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463cbe4431b90d6d85c709.png)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A.从北向南递减B.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C.从内陆向沿海递减D.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2)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一月平均气温()A.海洋高于陆地B.陆地高于海洋C.高原高于平原D.荒漠高于森林(3)图中等温线北半球比较弯曲,南半球比较平直,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陆分布B.纬度差异C.地形因素D.人为原因【答案】(1)D(2)A(3)A【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一月份为北半球的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
(3)解析:南半球因为海洋面积较大,等温线较平直,而北半球则因为海陆相间分布,同季节海陆气温不一样,所以等温线较弯曲。
【点评】(1)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海洋热容量大,陆地热容量小。
在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等温线在陆地上向高纬凸出,海洋上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冬季,海洋气温要高于同纬度陆地气温,等温线在海洋上向高纬凸出,在陆地上向低纬凸出。
(3)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影响等温线走向的因素有纬度、地形地势、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
2.漫画《地球出汗》的主要原因是( )A. 地球距离太阳越来越近B. 局部不断发生战争C. 各地频繁发生森林火灾D. 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答案】 D【解析】【分析】漫画反应的现象,指全球的气侯变暖,又称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相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
中考地理天气和气候复习题(带答案)
![中考地理天气和气候复习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ead535b7360b4c2e3f644c.png)
1.天气(1)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2.气温与降水的分布(1)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2)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3)运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3.主要气候类型(1)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2)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3)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1.(1)能够区分描述天气和描述气候的语言,并能正确描述某时的天气和某地的气候(2)学习时应注意当时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3)培养环境观和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2.(1)掌握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实现途径是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2)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实现途径是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3)能阅读和处理气温、降水资料;阅读气候直方图;绘制气候直方图3.(1)第一,对气候类型的分类不必太细,可作适当概括和综合,只要能反映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即可。
第二,对于气候类型名称中涉及的概念,如季风、海洋性、大陆性等,不必解释。
第三,对于每种气候,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其分布地区即可(2)能比较出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即可(3)可以从自己的生活感受和当地的生产活动中举出生活方面的例子考点梳理考点一、天气与天气预报1.天气及其影响(1)天气:①天气反映的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变化。
②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其越浓说明云层越厚。
(3)天气预报图: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雨、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①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天气与气候》试题(附答案)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天气与气候》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e6b69727d3240c8547ef83.png)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天气与气候》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读某市某天天气状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某市的天气状况是()A.多云转阵雨B.多云转雨夹雪C.晴转多云D.阴转小雪2.某市这天空气质量是()A.轻度污染B.中度污染C.重度污染D.严重污染3.夏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常遭受台风袭击,以下天气符号表示台风的是()A.B.C.D.2021年3月我国连续遭遇多次沙尘暴天气,图为3月28-29日沙尘暴天气预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天气预报中沙尘暴的符号是()A.B.C.D.5.图中受到强沙尘暴影响的地理区域主要位于()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3月14至15日,一场近十年来影响强度最强、范围最广的沙尘暴席卷了我国北方地区。
受其影响,西安的空气质量级别为严重污染,而同为陕西的汉中市空气质量级别却为优。
下图为两城市位置示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符号中表示沙尘天气的是()A.B.C.D.7.沙尘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影响巨大,它能使()A.土壤肥力增加,农业增产增收B.大气能见度降低,交通隐患增加C.山区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D.各种传染病的发病率会急剧上升8.这次沙尘天气过程中,陕西汉中市空气质量仍为优,未受污染的主要原因是()A.汉中市距离沙尘源地较远B.沙尘天气势力弱,强度小C.汉中市降水丰富湿度较大D.秦岭山地阻挡作用显著下图示意某学习小组所做“影响气候的因素”分组实验及其数据记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此实验验证的影响气候的因素是()A.纬度B.海陆C.地形D.季风10.通过该实验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纬度越低,气温越高B.海拔越高,气温越低C.陆地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D.陆地气温年较差大于海洋气温和降水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读世界年均气温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1.有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气温从低纬问高纬度迹渐降低②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更曲折③等温线越密集的地方,气温变化越小④同纬度的陆地与海洋气温不一样A.①②B.①④C.③②D.②④12.影响甲地区气候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13.有人说“今年的降水比往年少”,这是指降水的()A.季节变化B.年际变化C.季节分配D.日变化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要素。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含答案)100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含答案)100](https://img.taocdn.com/s3/m/cd3b78aab52acfc788ebc9a2.png)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图中甲区域的气候类型是()A. 温带季风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温带海洋性气候D. 热带季风气候【答案】 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甲区域是欧洲西部地区,这里地形以平原为主,常年受到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属于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欧洲西部的气候类型,学生可以通过记忆也可以通过气温降水图来判断出气候类型,总体较难。
2.从俄罗斯亚马尔天然气工厂运送天然气到东亚各港口,有经大西洋的以往常规航线和经白令海峡的北冰洋航线(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以往常规航线相比,北冰洋航线日趋重要。
下列原因不可信的是()A. 航行更省时B. 航程更短C. 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海冰部分消融D. 北冰洋沿岸气候严寒,城市和港口稀少(2)有关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交通运输方式单一,以铁路为主B. 地跨亚欧两洲,亚洲部分占国土面积的3/4C. 消费品制造业发达,重工业落后D. 太平洋沿岸的圣彼得堡是全国第一大城市【答案】(1)D(2)B【解析】【分析】(1)北冰洋航线日趋重要,主要原因有航行更省时,航程更短,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海冰部分消融,使航线更安全了;北冰洋沿岸气候严寒,城市和港口稀少是北冰洋航线的劣势;D符合题意。
(2)俄罗斯交通运输方式齐全,铁路运输发达;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亚洲部分占国土面积的3/4;俄罗斯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莫斯科是俄罗斯最大的城市;B符合题意。
【点评】(1)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北极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环北极航线已部分开通,未来在全球的战略地位会不断上升。
北冰洋航线一旦开通,将改变长期以来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作为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要道的局面,使航程大大缩短,不仅能减少运输成本,而且可以避开索马里海盗和印度洋海盗的威胁。
(2)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跨经度最广的国家。
大部分领土位于亚洲,但首都和经济中心在欧洲,首都是莫斯科。
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带答案笔记重点大全
![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带答案笔记重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e627498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44.png)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带答案笔记重点大全选择题1、矩形表示亚欧大陆,能正确反映世界降水量分布状况的是()A.B.C.D.2、下图中降水量甲坡大于乙坡的影响因素是()A.人类活动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地形地势3、2013年11月18日和19日,哈尔滨全市中小学由于大暴雪停课两天,这次降雪对居民的生产生活及出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大雪的是()A.B.C.D.4、读图,关于北半球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能够总结出的规律是()A.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B.从北向南递减C.从内陆向沿海递减D.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5、降水的主要形式是()A.降雨B.降雪C.降雹D.露6、关于世界降水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地迎风坡降水少,背风坡降水多B.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少C.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D.温带地区降水多7、近年来,我国多地频现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危害,人们要求改善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下列能减少或杜绝出现雾霾天气的行为是()①农民燃烧秸秆肥田②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③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④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出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我国的南极科考队员发现,南极地区部分海冰融化,导致企鹅的栖息地正在减少.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这一全球性环境问题造成的。
A.水土流失B.荒漠化C.全球气候变暖D.大气污染填空题9、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雹等,统称为____。
10、夏季_________,冬季________,是温带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
11、(3)气温年变化:气温在一年当中的变化。
在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
解答题12、由于世界各地所处位置不同,地表形态也千差万别,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气候的变化对人们生产和生活影响显著。
请根据下面的图文材料,完成下列探究学习。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复习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3e5fda02768e9951e738d9.png)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以下描述能正确反映如图所示沈阳市5月29日天气状况的是()A. 阴转多云B. 雷阵雨转晴C. 雷阵雨转多云D. 多云转晴【答案】 C【解析】【分析】天气预报中,表示雨、雪、阴、晴等天气状况的符号,叫天气符号,图的符号表示雷阵雨转多云。
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天气符号以及天气预报的相关知识,比较简单,学生经常可以从电视上学习到相关内容。
2.某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名副其实的“绿色王国”。
下图示意该国地形,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位于低纬度②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③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④A 地降水比 B 地多⑤1月份气温最低A. ①②③B. ①②⑤C. ②③④D.③④⑤(2)下列最适宜该国发展的农业是()A. 畜牧业B. 橡胶种植C. 水稻种植D. 棉花种植【答案】(1)C(2)A【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该国全部位于中纬度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大部分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均匀,河流的水位季节变化小,A 地处于迎风坡,降水比B地多,该国属于南半球,1月份时气温最高,故选C。
(2)由图可知,该国大部分是位于40-6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以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这种气候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有利于发展畜牧业,不利于发展种植业,故选A。
【点评】(1)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领土由南岛、北岛及一些小岛组成,以库克海峡分隔,南岛邻近南极洲,北岛与斐济及汤加相望,首都惠灵顿以及最大城市奥克兰均位于北岛。
新西兰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形成了终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差不大,植物生长十分茂盛,森林覆盖率高。
(2)新西兰天然牧场或农场占国土面积的一半,广袤的森林和牧场使新西兰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王国。
当地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使得作物光照不足,谷物生长条件较差。
但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于是新西兰发展了举世闻名的乳畜业,主要生产乳制品。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b00ae3e45c3b3566ec8b8c.png)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下图示意加拿大50°N附近地形剖面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中曲线箭头示意气流运动方向。
气温年较差指某地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之差。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通过比较城市①、②、④的气温年较差,可推测城市③的气温年较差()A. 小于①B. 间于②和④之间C. 大于④D. 间于①和②之间(2)城市①的气候特征可表达为()A. 夏季暖热少雨,冬季温和干燥B.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多C. 夏季暖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D. 全年温和少雨(3)造成①地和②地之间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 人类活动B. 地形C. 纬度D. 河流【答案】(1)B(2)C(3)B【解析】【分析】(1)读图比较可知,①、②、④的气温年较差,由西向东逐渐增大,由此可推测城市③的气温年较差间于②和④之间。
故选B。
(2)读①地的气温和降水图可知,该地的气候特征是夏季暖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故选C。
(3)读图中①、②的位置可知,①位于山地的迎风坡,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影响,降水丰富,②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所以影响两地降水差异的因素是地形。
故选B。
故答案为:(1)B;(2)C;(3)B;【点评】(1)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通过分析三个城市的气温年较差得出第另外一个城市的年较差,既要考虑四个城市的温度问题,又要考虑四个城市的位置关系,比较难。
(2)考查学生对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的理解分析能力,这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必考点,学生要掌握以温定型,以水定带的规律。
(3)同样考查学生的看图能力,分析两个城市的位置关系,联系书本所学知识,有一定难度。
2.读“非洲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矿产资源贫乏B. 出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C. 被称为“热带大陆”D. 人口自然增长率低(2)据图判断,非洲的地势特点是()A. 北高南低B. 西北高东南低C. 西高东低D. 东南高西北低(3)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终年积雪的成因是()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海拔高度D. 人类活动【答案】(1)C(2)D(3)C【解析】【分析】(1)非洲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故A错误;非洲受殖民主义统治,形成了单一商品经济的特点,出口商品以初级农矿产品为主,故B错误;非洲大陆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大约有3/4的面积在热带,被称为“热带大陆”,故C正确;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C。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复习题(附答案)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复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5c25131a37f111f1855bdf.png)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气温和降水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A. 风和日丽B. 四季如春C. 累风骤雨D. 阴转多云(2)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表述正确的是()A. 赤道地区降水少于极地地区B. 亚欧大陆沿海地区降水少于内陆地区C. 低纬度地区气温高于高纬度地区D. 7月北半球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答案】(1)B(2)C【解析】【分析】(1)气候是大气的多年的平均状态,四季如春描述的是气候;风和日丽,累风骤雨,阴转多云,描述的是天气;B符合题意。
(2)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亚欧大陆沿海地区降水多于内陆地区;低纬度地区气温高于高纬度地区;7月北半球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C;【点评】(1)天气是指短时间内,比如几分钟内或者几天内发生在大气中的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以及阴晴、冷暖等。
气候是指长时期内,比如几个月内或者数百年内温度、降水、风、日照等气象要素以及天气过程的统计状况。
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全球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a.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由于太阳辐射的分布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b.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致;c.同纬度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温低,这是地形因素的影响。
2.从俄罗斯亚马尔天然气工厂运送天然气到东亚各港口,有经大西洋的以往常规航线和经白令海峡的北冰洋航线(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以往常规航线相比,北冰洋航线日趋重要。
下列原因不可信的是()A. 航行更省时B. 航程更短C. 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海冰部分消融D. 北冰洋沿岸气候严寒,城市和港口稀少(2)有关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交通运输方式单一,以铁路为主B. 地跨亚欧两洲,亚洲部分占国土面积的3/4C. 消费品制造业发达,重工业落后D. 太平洋沿岸的圣彼得堡是全国第一大城市【答案】(1)D(2)B【解析】【分析】(1)北冰洋航线日趋重要,主要原因有航行更省时,航程更短,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海冰部分消融,使航线更安全了;北冰洋沿岸气候严寒,城市和港口稀少是北冰洋航线的劣势;D符合题意。
2020-2021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复习题(附答案)
![2020-2021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复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d724c1a98271fe900ef982.png)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读图,该地的气候特征是()A. 全年温和湿润B.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C. 全年高温,降水稀少D.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答案】 B【解析】【分析】解:读图可知,该地夏季平均气温在25°C以上,降水少,所以高温干燥,冬季平均气温在0°C以上10°C以下,降水多,所以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
故答案为:B【点评】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
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2.读某月太平洋表层海水等温线(单位:℃)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比回归线附近海水温度可知,此时处于()A. 北半球夏季B. 南半球夏季C. 南半球7月D. 北半球1月(2)太平洋海水表层水温的分布特点是()A. 北半球中纬度等温线稀疏B. 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C. 北半球等温线与纬线平行D. 沿北回归线,大洋西岸低于大洋东岸【答案】(1)A(2)B【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南回归线附近气温约为20°C,北回归线附近气温约为25°C,南回归线附近气温低于北回归线附近气温,此时处于北半球夏季;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2)北半球中纬度等温线较密集;故A错误;太平洋海水表层水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故B正确;北半球等温线由于海陆差异显著,在海陆交界处特别弯曲;故C错误;沿北回归线,大洋西岸高于大洋东岸;故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B。
【点评】(1)等温线图上温度值相同各点的连线称为等温线,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由于太阳辐射受地球球体形状的影响,导致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的能量多,气温高,高纬度地区获得大阳辐射的能量少,气温低。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1b867b26fff705cc170ae6.png)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下列描述中,体现气温日较差大的是()A.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B. 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C.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D.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答案】 B【解析】【分析】解: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和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及天气情况有关。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说地形高度变化大,致使气温产生差异,不同气候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自然面貌,是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指昼夜温差大,B符合题意;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夏季风到达不了内西北陆,西北内陆气候干旱,C不符合题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指天气变化快的特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点评】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连续变化,称气温的日变化。
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
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14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
北半球陆地最高温在7月,最低温在1月;海洋最高温在8月,最低温在2月,南半球刚好相反。
2.一般而言,赤道穿过的南北纬10°范围内地区,往往终年高温多雨,雨林广布,但也有例外。
下面两图中,左图为右图(非洲局部)中广表热带稀树草原的日出美景照片。
此热带稀树草原区降水量就远小于热带雨林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最大湖泊海拔范围是()A. <500米B. 500米-1000米C. 1000米-2000米D. >2000米(2)图示地区主要地形类型是()A. 平原B. 高原C. 丘陵D. 盆地(3)照片具体拍摄地点是可图中的()A. 甲B. 乙C. 丙D. 丁(4)根据右图推测,形成左图照片所示植被景现的主要原因是()A. 人口稠密B. 海拔高C. 人为干扰D. 纬度大于10°【答案】(1)C(2)B(3)C(4)B【解析】【分析】(1)由图示海拔信息和最大湖泊位置可知,图中最大湖泊海拔范围位于1000米-2000米之间,故选C。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复习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094ca802020740be1e9bd1.png)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读“气温日变化图”,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_左右()A. 2时B. 10时C. 12时D. 14时【答案】 D【解析】【分析】气温日变化:日最高气温出现在中午14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读图可知,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点左右。
故答案为:D【点评】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学生能够从所给的图中找到信息并得到答案是学生能力的一种提升,平时要多加训练。
2.“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地区是我们生活的家园。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方地区的农业主要是()A. 河谷农业B. 水田农业C. 旱作农业D. 绿洲农业(2)下列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能够反映北方地区的是()A. AB. BC. CD. D(3)每年春季和初夏,威胁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普遍问题是()A. 寒潮问题B. 春旱问题C. 台风问题D. 洪涝问题【答案】(1)C(2)C(3)B【解析】【分析】(1)由所学知识可知,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年降水量在400毫米至800毫米之间,耕地以旱地为主,为旱作农业。
故C项正确。
(2)由所学知识可知,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由图可知,C选项夏季月平均气温都在15℃以上,降水多,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降水较少,冬季寒冷干燥,符合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
故C项正确。
(3)春季华北地区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降水少,而此季节农作物的生长和播种需水量大,导致春旱严重。
故B项正确。
故答案为:(1)C;(2)C;(3)B;【点评】(1)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一般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2)我国农业分布现状:东部季风区里的南方以水田为主,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田农业,主要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类作物-甘蔗;北方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类作物-甜菜,其中华北是最大棉花产区,东北有商品谷物农业;西部非季风区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青藏高寒区以游牧业和河谷农业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中国诗词大会》成了一档全民节目,话题屡登热搜榜,引发广泛热议。
古诗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活常见的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
诗句: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宋・陆游)形象地说明了什么地理现象( )A. 城市热岛效应B. 全球变暖C. 气温的垂直变化D. 降水的差异【答案】 A【解析】【分析】解: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 ,即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
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像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
诗句“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表明城市的气温高于外围乡村,形象的说明了城市的热岛效应。
故答案为:A【点评】城市热岛环流。
城市热岛效应其实就是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现象。
城市市区由于受到人为热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气温普遍比较高,因此气流就会膨胀上升,形成了低压,而周边的郊区与城市相比较,气温就很低了,因此气压高,于是气流就从郊区流向城市,故而就形成了城市热岛效应。
2.如图所示兰州水车,起源于明朝,到解放前后,上至青海贵德,下至宁夏中卫的黄河岸边共有水车350多轮。
在解放前,水车的作用是()A. 水上航运B. 防洪排沙C. 防止凌汛D. 灌溉农田【答案】 D【解析】【分析】解:兰州水车历史悠久,外形奇特,起源于明朝,是兰州市古代黄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
故答案为:D。
【点评】甘肃省年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少,东南部年降水量大于800mm,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向西北依次是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区,西北部年降水量少于200mm。
甘肃省重要的农业区是河西走廊,尽管这里降水较少,但依靠祁连山的冰雪融水,这里发展了灌溉农业,主要农产品有冬小麦、棉花等。
3.达州某中学举行一次“网络模拟旅游”活动。
文文同学通过上网查询、收集、分析资料设计出从达州到目的地的旅游线路图。
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小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三中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这里的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也非常适合咖啡、油棕、可可、香蕉等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被称为“世界原料仓库”;②具有“冬暖夏凉,全年湿润”适宜人居的气候,主要分布着白色人种;③拥有地中海沿岸阳光沙滩,有趣的斗牛比赛;④全年干旱少雨,河流稀少,可见到屋顶旅馆;⑤这里既有领土和水资源的纷争,也有民族、宗教、文化的冲突,还有外部势力的干预,常被称为“世界火药桶”;⑥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⑦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国家,有“世界油库”之称,⑧是世界上黑种人的故乡,有“黑非洲”之称。
A. ②⑥⑧B. ⑤⑥⑦C. ④⑤⑦D.①③⑤(2)图三中的甲、乙、丙、丁四地与图四中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对应正确的是()A. 甲一①B. 乙—团C. 丙一③D. 丁—④【答案】(1)C(2)D【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地位于西亚。
西亚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这里全年干旱少雨,河流稀少,可见到屋顶旅馆;这里既有领土和水资源的纷争,也有民族、宗教、文化的冲突,还有外部势力的干预,常被称为“世界火药桶”;西亚石油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国家,有“世界油库”之称;西亚居民主要为白色人种;西亚国家为发展中国家。
非洲国家只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有“世界原料仓库”之称。
有趣的斗牛比赛在西班牙举行,位于欧洲西部。
综合分析,C符合题意。
(2)读图1,结合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可知,图中的甲、乙、丙、丁分别是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读图2可知,图中①全年温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属于地中海气候;③全年炎热干燥,属于热带沙漠气候;④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2)D。
【点评】(1)西亚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之间,所以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 ,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
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的一半以上,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该地区各国所产石油的90%供出口,主要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
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世界上重要的产油国。
西亚国家之间冲突不断,产生冲突的原因主要有:从地理位置上看:西亚位于“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从资源上看,西亚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各大国争夺的焦点;从气候上看,西亚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少,水资源缺乏,为争夺水资源,各国冲突不断;另外信仰犹太教的以色列和周边的阿拉伯国家的土地之争、宗教之争由来已久,并愈演愈烈。
(2)科学家根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附近地区;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10°-30°附近的大陆东部;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西东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内部;苔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冰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高原高山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高原和高山地区,气候从山麓到山顶呈垂直变化。
4.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北京是高温多雨的季节B. 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C. 地中海沿岸地区的河流进入汛期D. 张家界地区的河流正值封冻期【答案】 C【解析】【分析】解: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的时间是冬季,这时的北京是寒冷干燥,印度盛行东北季风;地中海沿岸地区的河流进入汛期;张家界地区的河流无结冰期。
故答案为:C【点评】世界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和分布 1.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分布在赤道附近;2.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分布在热带雨林两侧;3.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中西部; 4.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雨旱两季,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5.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分布在南北纬40-60度大陆西岸;6.地中海气候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分布在南北纬30-40度大陆西岸;7.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分布在南北纬25-35度大陆东岸;8.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分布在南北纬35-55度,大陆东岸;9.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较少,分布在温带大陆内部,远离海洋;10.极地气候-全年低温,降水少,分布在极圈以内,分苔原带和冰原带;11.高原山地气候-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发生变化。
5.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下列关于某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如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地10月气温最高B. 该地7月降水量最多C. 该地位于南半球D. 该地气候雨热不同期【答案】 D【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该地气温最高的月份是7月,所以位于北半球,降水最多的月份是10月,所以该地区的雨热不同期。
故正确的是D。
故答案为:D。
【点评】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
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6.2018年6月1日我国大兴安岭因雷击发生森林火灾,下列天气中有利于扑灭林火的是()A. B. C. D.【答案】 B【解析】【分析】2018年6月1日我国大兴安岭因雷击发生森林火灾,以上四种天气中,B表示的大雨,有利于扑灭林火。
故答案为:B【点评】考查天气符号,A是晴天,B是大雨,C是沙尘暴,D是雾天。
7.一年中最冷月和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之差为气温年较差。
下图是欧洲部分城市一月和七月气温状况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城市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A. 越往东,气温越高B. 越往东,气温越低C. 越往东,气温年较差越大D. 越往东,气温年较差越小(2)影响图中城市气温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A. 纬度位置B. 太阳辐射C. 海陆位置D. 地形地势【答案】(1)C(2)C【解析】【分析】气温的变化受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在全球大致呈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的分布规律,欧洲西部受大西洋西风的影响明显,海洋性特征显著。
(1)由图可知,图示气温数据既有最高气温也有最低气温,二者变化情况需分开来看,故AB两项错误;越往东气温的年较差越大,这是由于越往东离海洋越远,温差越大,故选C。
(2)由图可知,图中城市气温分布是越往东气温年较差越大,这是由于受海陆位置的影响而形成的,故选C。
故答案为:(1)C;(2)C。
【点评】(1)该小题考查气温的变化特征,侧面考查学生的读图提取信息的能力,难度不大,要求学生仔细读图逐项解答。
(2)该小题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是常考的重要考点,有一定难度,需结合所给城市位置分析。
8.读下面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正确的是()A. 南坡是背风坡,降水多B. 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C. 北坡是背风坡,降水多D. 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2)据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甲气流比乙气流干燥B. 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分布没有差异C. A,B两地气温相差约16℃D. B地比A地气温低,原因是降水多【答案】(1)B(2)C【解析】【分析】世界各地的降水受海陆因素、纬度因素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降水分布不均匀,在同一座山上,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关于图中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南坡是迎风坡,暖湿气流在爬升过程中,慢慢冷却成云致雨、降水多,北坡是背风坡,暖湿气流在下沉过程中,慢慢蒸发,降水少,故选B。
(2)由图分析,甲气流比乙气流湿润,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分布有很大的差异;A、B两地海拔相差2600米,气温相差约16℃;B地比A地气温低,原因是海拔高,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