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第三十三章降血糖药

合集下载

第三十三章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教程文件

第三十三章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教程文件

第三十三章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一、名词解释:1. 胰岛素耐受性二、填空题1.胰岛素可分为三类,分别是短效类有,中效类有,长效类有。

2.胰岛素通过降低血糖,临床可用于、、,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应立即服或注射。

3.口服降血糖药可分为三类,分别是、和。

4. 胰岛素的不良反应有、、、。

三、是非题1. 所有胰岛素制剂都必须注射给药,因其易被消化酶破坏、口服无效。

2. 正规胰岛素和低精蛋白锌胰岛素都可静脉注射用于急救。

3. 胰岛素应用过量可出现低血糖反应,常用葡萄糖缓解。

四、选择题:A型题1. 关于胰岛素降血糖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 提高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透性,利于组织利用糖B. 促进葡萄糖的有氧氧化和无氧酵解C. 促进糖原的合成D. 抑制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E. 抑制糖原分解和糖原异生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宜选用A. 普通胰岛素B. 甲苯磺丁脲C. 苯乙福明D. 珠蛋白锌胰岛素E. 精蛋白锌胰岛素3. 甲苯磺丁脲降血糖机制主要是A. 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B. 抑制糖原异生C. 促进葡萄糖无氧酵解D. 抑制葡萄糖的吸收E. 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4. 甲苯磺丁脲适用于A. 幼年型糖尿病B.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C. 糖尿病性昏迷D. 1型糖尿病E. 2型糖尿病5. 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用药时间是A. 饭前1小时B. 饭前半小时C. 饭时D. 饭后半小时E. 饭后1小时6. 成年性肥胖型轻型糖尿病宜选用A. 普通胰岛素B. 精蛋白锌胰岛素C. 珠蛋白锌胰岛素D. 甲苯磺丁脲E. 甲福明7. 下列哪一种糖尿病不宜首选胰岛素A. 合并严重感染的糖尿病B. 合并高热的糖尿病C. 轻、中型糖尿病D.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E. 幼年型重型糖尿病8. 下列关于阿卡波糖的描述,错误的是A. 可降低餐后血糖B. 可竞争性地抑制葡萄糖苷酶的作用C. 必须在饭后半小时服用D. 可治疗单纯饮食控制失败的糖尿病E. 口服很难吸收9. 下列降血糖药中会发生乳酸中毒的是A.胰岛素B.甲福明C.甲苯磺丁脲D.阿卡波糖E.格列本脲10. 胰岛素产生急性耐受性的原因是A.手术B.严重感染C.创伤D.情绪激动E.以上都是11. 既可用于糖尿病治疗又可用于尿崩症的治疗的药物是A.垂体后叶素B.甲苯磺丁脲C.氯磺丙脲D.格列本脲E.格列齐特12. 合并严重感染的糖尿病患者宜选用A.甲福明B.精蛋白锌胰岛素C.正规胰岛素D.罗格列酮E.格列本脲B型题A. 高血钾B. 低血糖C. 乳酸中毒D. 恶心、呕吐E. 肾功能受损1.胰岛素常见不良反应2.甲苯磺丁脲常见不良反应3.苯乙福明易发生的不良反应X型题1. 胰岛功能完全丧失的病人可选用A. 胰岛素B. 珠蛋白锌胰岛素C. 甲苯磺丁脲D. 甲福明E. 格列本脲2.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时要注意A. 防止发生低血糖反应B. 饭前半小时给药C. 慎用于肝肾功能不良者D. 注射剂量要准确E. 用药期间定期查血象3. 下列降血糖药中能口服的是 A.胰岛素B.精蛋白锌胰岛素C.甲苯磺丁脲D.甲福明E.阿卡波糖4. 胰岛素可治疗的糖尿病包括A.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B.继发性糖尿病C.糖尿病合并严重感染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E.非酮症高血糖高渗性昏迷5. 下列关于胰岛素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能加速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和有氧氧化 B.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C.能减少游离脂肪酸的形成D.能促进糖原分解及糖异生E.能增加细胞内钾离子浓度6. 下列药物中会发生过敏反应的有A.胰岛素B.苯乙福明C.阿卡波糖D.甲苯磺丁脲E.甲福明7. 胰岛素可能产生下列哪些不良反应A.低血糖反应B.皮下脂肪萎缩C.过敏反应D.胰岛素耐受性E.粒细胞减少8. 胰岛素的药理作用正确的是A. A.降低血糖B.抑制蛋白质合成C.降低血酮体D.抑制钾离子转运E.促进脂肪合成9. 产生胰岛素耐受性的可能原因是A. 感染为急性耐受性的诱因B. 创伤、手术可诱发急性耐受性C. 耐受者体内产生胰岛素抗体D. 耐受者体内胰岛素受体数目增多E. 耐受者体内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10. 磺酰脲类降糖药的特点是A. 促进已合成的胰岛素释放B. 对胰腺尚有一定胰岛素合成能力的患者有效C. 对胰岛功能完全丧失的糖尿病患者也有效D. 刺激胰岛素的分泌E. 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数目与亲和力五、思考题1. 简述机体产生胰岛素耐受性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降血糖药物》课件

《降血糖药物》课件

注意事项
胰岛素注射的正确方法和如何调整剂量。
口服药物
1 分类及适用人群
不同类型的口服药物,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糖 尿病患者。
2 注意事项
如何正确服用口服药物,并注意可能的控制血糖的装置,可以持续输送胰岛素。
2
适用人群及使用方法
胰岛素泵适用于特定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按照指示使用。
常用药物及副作用
药物 二甲双胍 磺脲类药物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谷胱甘肽
副作用 胃肠道反应 低血糖风险 消化道不适 过敏反应
了解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注意事项。
结束语
合理应用
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降血糖药物,并按照医 生的指示使用。
生活方式
与药物治疗结合,包括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以达 到更好的控制血糖的效果。
《降血糖药物》PPT课件
在本PPT课件中,我们将探讨降血糖药物的作用及分类,胰岛素的注射方法, 口服药物的适用人群,胰岛素泵的使用,以及常用药物和副作用。
降血糖药物的作用及意义
作用
通过不同机制降低血糖水平,帮助控制糖尿病。
意义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胰岛素及其注射
种类及特点
不同类型的胰岛素注射剂,包括笔型注射器等。

药理学第31章 降糖药

药理学第31章 降糖药

问题与案例
邻居王叔叔今年42岁,三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多 饮多尿消瘦,半年内体重下降了8kg,经过检查 空腹血糖降低被诊断为II型糖尿病,给予格列比嗪 和二甲双胍治疗,上述症状渐缓解,但空腹血糖 始终在7-9mmol/L,王叔叔很担心,于是又去医 院复诊,一是增加了甘精胰岛素半个月后检查空 腹血糖在6.2 mmol/L。 1、口服降糖药的分类及代表药? 2、磺酰脲类与双胍类口服降糖在降低血糖方面的 区别? 3、为什么复诊时,要加入甘精胰岛素?
二 口服降糖药
一. 磺酰脲类 格列苯脲,甲苯磺丁脲,格列吡嗪,格列奇特 二. 双胍类 二甲双胍,苯乙双胍 三. α-糖苷酶抑制剂 阿卡波糖,付格列波糖 四. 胰岛素增敏药 罗格列酮,环格列酮,吡格列酮,恩格列酮 五. 其它类药物 瑞格列奈

二 口服降糖药
一.磺酰脲类 药理作用
轻中度糖尿病并发感染,高热或有手术等

一 胰岛素
2.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 游离脂肪酸和酮体生成减少 3.促进核酸、蛋白质的合成 与生长激素有协同作用,促进生长 4.激活Na+-K+-ATP酶,促K+内流 增高细胞内K+浓度
临 床 应 用
葡萄糖,胰岛素和氯化钾合用,形成极化液 防治心肌梗塞时的心律失常 高钾血症治疗
1.降血糖作用:口服有效。对严重糖尿病或胰岛 功能完全丧失者无效 A.主要是通过促进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而降糖 B.胰岛受体增多或对胰岛素的敏感增加 C.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糖原的合成 2.抗利尿作用:氯磺丙脲(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3.抗血栓和降血脂作用:格列齐特


一 胰岛素
四. 胰岛素的合理使用
1.口服易被消化酶破坏,必须注射给药

药理学课件37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药理学课件37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口服降血糖药-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该类药物包括: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
列醇等。
药理作用: 不增加胰岛素分泌,其降血糖机制
主要是通过抑制小肠中各种α -葡萄糖苷酶,阻 止1,4-糖苷键水解。
不良反应: 主要为胃肠道反应。
临床应用: 由于降血糖作用较弱,主要用于轻、
中度II 型糖尿病患者,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
Action/hr Preparation Route Onset Peak Duration
胰岛素
Administration
Short-acting insulins:
IV Regular insulin SC Semilente insulin Intermediate-acting insulins: Lente insulin Rotaminzincinsulins Long-acting insulins: Rrotaminezincsulins Ultralente insulin SC SC 4~6 4~6 14~20 16~18 24~36 20~36 Once daily Once daily SC SC 1~2 1~2 6~12 6~12 18~24 18~24 1~2times daily 1~2times daily IV 0.3~0.7 0.5~1.0 2~4 2~8 5~8 12~16 3~4times daily 3~4times daily immediately 0.5 2 emergency
格列酮、恩格列酮
其他类
瑞格列奈
磺酰脲类- 药动学
口服吸收较好,除氯磺丙脲外大多数药物吸 收较快。 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 多数药物经肝代谢成无活性代谢产物。 氯磺丙脲大部分以原形经肾排出,易在体内 蓄积而致低血糖。 本类药物除氯磺丙脲t1/2较长外,多数消除 较快。

药理学第37章 胰岛素与口服降血糖药

药理学第37章 胰岛素与口服降血糖药
餐时血糖调节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胰岛素增敏药
噻唑烷酮类化合物 罗格列酮 吡格列酮 曲格列酮 恩格列酮
药理作用
1. 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高血糖 2. 改善脂肪代谢紊乱 3. 防治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4. 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
临床应用
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
作用机制
1. 激活过氧化物酶增殖体受体(PPAR), 调节胰岛素反应性基因的转录 2. 促进脂肪细胞分化,增加脂肪细胞总数 3. 增强胰岛素信号传递 4. 降低脂肪细胞瘦素和TNF-的表达 5. 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 6. 增加外周组织葡萄糖转运体1及转运体4等 的转录和蛋白合成
Cell-surface receptors: a subunits contain insulin binding sites
plasma membrane b subunits have tyrosine kinase activity Phosphorylation of other substrates
一、胰岛素增敏药
罗格列酮 rosiglitazone, 环格列酮 pioglitazone
吡格列酮 ciglitazone,恩格列酮 englitazone
胰岛素增敏药-噻唑烷酮类化合物
罗格列酮 能改善B细胞功能,显 ( pioglitazone) 著改善胰岛素抵抗和相 吡格列酮 ( ciglitazone) 关的代谢紊乱,对Ⅱ型 恩格列酮 糖尿病和心血管并发症 ( englitazone) 疗效明显
适于急需胰岛素治疗的病人。
中效:低精蛋白锌胰岛素、珠蛋白锌胰岛素,
作用较强、较久,灵活性较大; 适于中、轻型糖尿 病以及血糖波动较大而不易控制者。

抗糖尿病药物

抗糖尿病药物
2.口服降血糖药的作用特点、应用、不良反应。
方法
与手段
讲授,CAI
使用教材
及参考书
王开贞、于肯明:药理学,人民卫生,2009.7.六版
王迎新、于天贵:药理学,人民卫生,2003.2.一版
教案续页
教学容
辅助手段时间分配
第三十三章 降血糖药
概述:
1.糖尿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血糖紊乱,多饮、多食、多尿、消瘦。
2.口服降血糖药的作用特点、应用、不良反应。
思考题

作业题
1.口服降血糖药分哪几类?他们的作用与用途有何不同?
2.比较胰岛素、甲磺丁脲、甲福明降血糖作用和临床应用有何不同?
(1)降血糖机制(对正常血糖无效):
①抑制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
②增加葡萄糖无氧酵解;
③抑制糖原异生,葡萄糖生成减少;
(2)降低血脂:降低LDL、VLDL、TG(甘)、TC(胆)。
2.应用:
(1)轻度糖尿病:丧失胰岛功能有效;
(2)特适胖型糖尿病及伴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血症的糖尿病。
3.不良反应:常见胃肠反应;严重者,乳酸性酸血症(无氧酵解产物→
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
药理学
专业班级
08级三年临床、药学
授课教师
王生杰
授课类型
讲授
学 时
1
章节题目
第三十三章 降血糖药
目的

要求
1.掌握胰岛素的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理解磺酰脲类和双胍类口服降血糖药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
3.了解其他口服降血糖药的作用和临床应用。
重点

难点
1.胰岛素的药理作用、应用、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药理学课件32胰岛素及降血糖药

药理学课件32胰岛素及降血糖药

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个体化治疗和精准医疗在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
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 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和减少副作用。
精准医疗
利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 手段,对糖尿病进行精准诊断和精 准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医 疗成本。
智能化医疗设备
开发智能化医疗设备,实时监测患 者的生理参数和血糖水平,为患者 提供个性化的治疗建议和生活指导 。
胰岛素的历史
自1921年胰岛素的发现以来,胰岛素经历了多次改进和优化,从动物胰岛素到 人胰岛素,再到重组DNA技术生产的胰岛素,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
胰岛素能够促进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 运蛋白GLUT4的合成和转运,使葡萄 糖能够顺利进入细胞。
促进糖原合成
抑制糖异生
体重增加
总结词
长期使用胰岛素和某些降血糖药可能 导致体重增加,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
详细描述
体重增加可能与胰岛素促进细胞摄取 葡萄糖并转化为脂肪有关。患者应控 制饮食、加强锻炼,必要时可咨询医 生调整治疗方案。
过敏反应和注射部位反应
总结词
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呼吸困难等症 状,注射部位反应包括红肿、硬结、 瘙痒等症状。
通过注射胰岛素,可以控制血 糖水平,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 发症的发生。
胰岛素的剂量和使用方法需要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胰岛素在妊娠和哺乳期的作用
01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是治 疗的首选药物,因为它的分子结 构与人类胰岛素相似,对胎儿的 影响较小。
02
在哺乳期,胰岛素也可以用于控 制血糖水平,但需要注意剂量和 使用方法,以免对婴儿造成影响 。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第39章胰岛素及口服降.pptx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第39章胰岛素及口服降.pptx
成人胰岛素 将猪胰岛素B链第3位的丙氨酸替换
成苏氨酸获得人胰岛素
Insulin
Chemistry
药理作用
调节血糖 参与糖代谢
脂肪代谢 蛋白质代谢 钾离子转运
药理作用
1. 糖代谢
增加血糖的利用,减少血糖来源 而降低血糖。 1)促进组织对糖的转运与摄取 2)加速糖元合成,抑制分解 3)加速糖的氧化和酵解 4)抑制糖元异生 5 ) 促进葡萄糖转变为脂肪
例如: 葡萄糖载体蛋白被磷酸化,
向胞膜暴露区移动,加速葡萄糖转 运无效,必须 注射给药。
s.c 吸收快, t1/2 9-10min,作用持 续数小时。被肝、肾中的代谢酶破 坏。
为延长时间,用珠蛋白、精蛋白与 之结合,再加入微量锌使制剂稳定。 s.c 或 im,形成沉淀,缓慢溶解吸 收。中效、长效。
程,增加蛋白质合成
抑制蛋白质分解
药理作用
4 、钾离子转运
激活细胞膜Na+, K+—ATP酶,促 进K+内流,增加细胞内K+浓度, 降低血K+水平。
靶组织: 肝、肌肉、脂 肪细胞。 胰岛素受体: 2个α亚单位 2个β亚单位 跨膜糖蛋白
作用机制
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受体α亚 基结合,引起β亚基的自身磷酸化, 激活β亚基上的酪氨酸蛋白激酶, 导致细胞内某些蛋白的磷酸化反应, 产生一系列生物效应。
44%男性和50%女性患者将会被漏 诊。此次参与调查的所有受试者都 经过了OGTT试验筛查,调查所显示 的患病率远远超出了以往的估计。
糖尿病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类。
Ⅰ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
胰岛β细胞数目减少,胰岛素分泌 严重不足。
多在幼年时发病。 与自身免疫有关,患者血中存在针
对自身胰岛素、胰岛细胞的抗体。 病人须依赖胰岛素维持生命。

降血糖药(药理学课件)

降血糖药(药理学课件)
课堂讨论: 1.根据上述情况,可用哪些药物治疗? 2.2型糖尿病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日常生活起居还应该注意什么?
课堂活动
参考答案: 1.上述患者黄某,已经被临床诊断为2型糖尿病,且体重超重,建议
口服降糖药治疗,可以选用双胍类药物 2.进行健康教育,注重合理膳食,多吃粗粮,控制体重。鼓励体育锻
炼,适当的体育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定期检测血糖 ,每年至少一次全面复查。
代表药物:吡格列酮(pioglitazone)、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曲格列酮( troglitazone)、环格列酮(ciglitazone)、恩格列酮(englitazone)等。
口服降糖药
胰岛素增敏剂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
不良反应
• 副作用主要有嗜睡、肌肉和骨骼痛、头痛、消化道症状等。 • 曲格列酮由于特异性肝毒性已不在临床上使用。 • 罗格列酮由于潜在的导致心血管事件的作用被限制使用。
格列本脲、氯磺丙脲有抗利尿作用,但不降低肾小球滤过率,这是促进ADH分泌和 增强其作用的结果,可用于尿崩症。 3. 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口服降糖药
磺酰脲类
体内过程
磺酰脲类降糖药在胃肠道吸收迅速而完全,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多数药物在肝内氧 化成羟基化合物,并迅速从尿中排出。
临床应用
口服降糖药
磺酰脲类
不良反应
小结
胰岛素主要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低血糖反应是最重要,也是最常 见的不良反应。
降糖药
1
胰岛素
2
口服降糖药
口服降糖药
磺酰脲类
➢ 甲苯磺丁脲是在磺胺类基础上发展而来,与氯磺丙脲同属第一代磺酰脲类降 糖药。

药理学习题第36章

药理学习题第36章

第36章胰岛素与口服降血糖药⒈了解胰岛素的分泌及其调节,糖尿病的基本发病原理和分型。

⒉掌握胰岛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主要的不良反应。

3.熟悉口服降糖药的药理作用特点。

单项选择题1.胰岛素的下列制剂的作用时间哪个是不正确的?A.正规胰岛素是短效的B.精蛋白锌胰岛素是长效的C.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是短效的D.结晶锌胰岛素是短效的E.特慢胰岛素锌混悬液为长效的2.易造成乳酸血症的降血糖药是A.胰岛素B.氯磺丙脲C.甲苯磺丁脲D.优降糖E.苯乙双胍3.合并肾功不全的糖尿病人易发生不良反应1的药物是A.格列本脲B.氯磺丙脲C.甲苯磺丁脲D.格列吡嗪E.格列齐特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宜选用大剂量胰岛素的原因是A.慢性耐受性B.产生抗胰岛素受体抗体C.靶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系统失常D.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E.血中大量游离脂肪酸和酮体的存在妨碍了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5.可用于尿崩症的降血糖药是A.格列本脲B.甲苯磺丁脲C.格列齐特D.氯磺丙脲E.格列吡嗪6.格列本脲降血糖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是A.促进葡萄糖降解B.拮抗胰高血糖素的作用C.妨碍葡萄糖的肠道吸收D.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E.增强肌肉组织糖的无氧酵解7.合并重度感染的糖尿病病人应选用A.氯磺丙脲B.格列本脲C.格列吡嗪D.正规胰岛素E.精蛋白锌胰岛素8.应用极化液(GIK)防治心肌梗死时,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 A.纠正低血钾B.改善心肌代谢C.促进心肌糖原异生D.促进心肌糖原合成E.改善细胞膜的离子转运9.阿卡波糖降糖机制为A.促进葡萄糖的摄取B.促进胰岛素的释放C.提高把细胞胰岛素受体数目和亲和力D.在小肠上皮处抑制葡萄糖的吸收E.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10.肾功能不良的中度糖尿病患者宜选用A.氯磺丙脲B.格列喹酮C.二甲双胍D.苯乙双胍 E.正规胰岛寒11.甲状腺机能亢进的中度糖尿病病人宜选用A.二甲双胍B.氯磺丙脲C.低精蛋白锌胰岛素D.格列喹酮E.阿卡波糖12.能显著增强胰岛素降血糖作用的药物是A.双氢克尿噻B.呋塞米C.氢化可的松D.普萘洛尔E.氯苯甲噻嗪B 型题A.葡萄糖胰岛素和氯化钾的极化液(GIK)B.胰岛素C.奎尼定D.甲磺丁脲E.丙咪嗪13. 幼年型重型糖尿病宜选14.对胰岛素过敏的糖尿病宜选用15.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宜选用A.中效类胰岛素B.长效类胰岛素C.磺酰脲类D.葡萄糖甙酶抑制剂E.双胍类16. 阿卡波糖属于17.苯乙福明属于18.格列齐特属于19.低精蛋白锌胰岛素20.对胰腺功能丧失者,无降血糖作用的药是21.口服降血糖无效的中型糖尿病患者选用22.肝功能不好,不宜选用的药是23.降血糖作用维持时间最短的药是A.结晶锌胰岛素B.低精蛋白锌胰岛素C.氯磺丙脲D.格列吡嗪E.格列奇特24.口服半衰期和作用维持时间最长的药物是25.口服半衰期和作用维持时间最短的药物是26.能促进抗利尿激素分泌的降血糖药是A.使细胞内cAMP升高B.促进肝糖原合成C.增加肌肉组织中糖的无氧酵解D.增加肌肉组织中糖的有氧氧化E.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27.甲苯磺丁脲的降糖作用机制是28.二甲双胍的降糖作用机制是A.细胞内低钾B.细胞内高钾C.稀释性低钠血症D.高血钾E.高血钙29.胰岛素可造成30.磺丙脲可造成A.低血糖反应B.肝损害C.恶心、食欲减退D.过敏反应E.水钠潴留31.胰岛素过量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32.胰岛素、磺酰脲类共有的不良反应是33.磺酰脲类、双胍类共有的不良反应是A.普萘洛尔B.双香豆素C.糖皮质激素D.阿斯匹林E.阿卡波糖34.磺酰脲类降血糖约竞争蛋白结合的药物是35.与甲苯磺丁脲竞争代谢酶的药物是36.拮抗胰岛素作用的药物是常用词汇和名词解释1.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2.极化液问答题1.常用的硫脲类药物有哪些?简述其作用原理及机制。

药理学课件32.胰岛素及降血糖药

药理学课件32.胰岛素及降血糖药

胰岛素的结构与合成
胰岛素分子结构
胰岛素由A链和B链两部分组成,笛卡尔环形式紧密 结合,分子量为5808 Da。
胰岛素的合成与存储
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产生,被存储在胰岛的类泡囊中, 等待释放。
胰岛素的生理功能
调节血糖
胰岛素参与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控制 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调节脂肪代谢
胰岛素促进组织对脂肪的吸收和存储,抑制脂 解作用。
药理学课件32.胰岛素及 降血糖药
探索胰岛素和降血糖药的作用,结构,合成,以及在医学上的应用。
胰岛素的作用
1 促进葡萄糖吸收
胰岛素引导葡萄糖进入细胞,以供能量和存储。
2 促进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
胰岛素可以促进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3 抑制糖异生
胰岛素能抑制肝脏中糖异生作用,减少新葡萄糖合成。
临床应用
降血糖药在控制高血糖、预 防糖尿病等诊疗中有广泛应 用。
副作用
曲霉素类药物可能会引发低 血糖,肝功损害等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在使用降糖药物时,需要注 意剂量,避免低血糖危险等。
调节蛋白质代谢
胰岛素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的分解。
调节酮体代谢
胰岛素可以抑制产生和累积酮体,维持内环境 平衡。
胰岛素的调节机制
1
胰高血糖素
由胰岛A细胞分泌,可提高血糖水平。
2
胰高血糖素抑制素
由胰岛D细胞分泌,可以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3
胰岛素
由胰岛B细胞分泌,在高血糖情况下类 双胍类 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作用机制 刺激胰岛素分泌 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度 抑制肠道内的葡萄糖吸收
降血糖药的作用机制
双胍类药物机制

第三十三章 降糖药理

第三十三章 降糖药理

胰岛素治疗前
胰岛素治疗后
人胰岛素结构
猪胰岛素结构
药用胰岛素:

猪或牛胰腺中 提取 基因重组、 人工合成

(猪胰岛素B链30位 丙氨酸以苏氨酸 替代获人胰岛素)
1965年我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药理作用】
1、代谢作用
(1)糖代谢:降低血糖; 促进糖原的合成和贮存;
抑制糖原分解和异生;
告,全世界现有糖尿病(已经诊断)约 1.94亿,到2025年将突破3.33亿。

发展中国家增长的速度超过了发达国
家(200%比45%),21世纪糖尿病将在中 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流行。
糖尿病临床分为:
① Ⅰ型(胰岛素依赖型,IDDM):
青少年多见,常发生酮症,须胰岛素治疗;
②Ⅱ型(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
加速葡萄糖的酵解和氧化;
(2)脂肪代谢:
促进脂肪合成并抑制其分解,减少游离脂 肪酸和酮体生成,增加脂肪酸和葡萄糖的 转运。
(3)蛋白质代谢:
增加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的分解。
二、【临床应用】
对胰岛素缺乏的各型糖尿病均有效——
1、Ⅰ型糖尿病(IDDM):
胰岛素是唯一治疗药物,须终身服药。
2、Ⅱ型糖尿病(NIDDM):
二、双胍类:
常用药物有: 甲福明(二甲双胍); 苯乙福明(苯乙双胍);
一)、【药理作用】
1、特点:对正常人血糖无影响,可明显
降低糖尿病人血糖;
2、机制:

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 减少葡萄糖在肠道的吸收; 减少糖原的异生;


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
增加肌肉组织中糖的无氧酵解。

第30章 降血糖药

第30章     降血糖药

(2)防治高血钾及心肌梗死时的心律失常 依据:促使K+由细胞外转运到细胞内 (3)组成能量合剂,抢救危重患者 胰岛素+ATP+辅酶A 3、不良反应 (1)低血糖反应:中枢症状 (2)耐受性:急性、慢性 (3)过敏反应
二、口服降血糖药 • • • • • • (一)药物分类 1、磺酰脲类:甲磺丁脲等 2、双胍类: 苯乙双胍(苯乙福明、降糖灵) 二甲双胍(甲福明、降糖片)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药:阿卡波糖
第30章Leabharlann 降血糖药一、胰岛素
• • • • • • 1、概述 (1)来源 (2)作用 (3)药动学特点 易被消化酶破坏,口服无效 (4)常用制剂及分类
• • • • • •
2、用途 (1)糖尿病 适应症: ①Ⅰ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②糖尿病伴有严重合并症 合并严重感染、高热、创伤、手术、消耗性 疾病等 • ③糖尿病严重阶段 • 糖尿病性昏迷、糖尿病酮症酸血症
(二)药物比较
• • • • 1、降糖机制 2、降糖特点 3、临床应用 4、不良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十三章降血糖药
一、名词解释
胰岛素耐受性
二、选择题
1.有严重肝病的糖尿病人禁用下述哪一种降血糖药()
A. 氯磺丙脲0
B. 甲苯磺丁脲
C.苯乙福明
D.胰岛素
E.甲福明
2.可用于治疗尿崩症的降血糖药物是()
A.甲苯磺丁脲
B.氯磺丙脲
C.格列苯脲
D.甲福明
E.胰岛素
3.胰岛素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A.降低血糖B.抑制脂肪分解C.促进蛋白质合成D.促进糖原异生
E.促进K+进入细胞内
4.氯磺丙脲(或磺酰脲类)治疗糖尿病的适应症是()
A.切除胰腺的糖尿病B.重症糖尿病C.酮症酸中毒
D.低血糖昏迷E.胰岛功能尚存的轻,中型糖尿病
5.甲苯磺丁脲降血糖作用的主要机制是()
A.增强胰岛素的作用
B.促进葡萄糖分解
C.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
D.使细胞内cAMP减少
E.抑制胰高血糖素的作用
6.双胍类药物治疗糖尿病的机制是()
A.增强胰岛素的作用
B.促进组织摄取葡萄糖
C.刺激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
D.阻滞ATP敏感的钾通道
E.增加靶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数目
7.甲苯磺丁脲不具有下列哪项作用()
A.对正常人有降糖作用
B.对胰岛功能未完全丧失者有降糖作用
C.对2型糖尿病人有降糖作用
D.可引起肝脏损害
E.可引起乳酸血症
8.Ⅰ型糖尿病患者应选用()
A.胰岛素B.格列齐特C.氯磺丙脲D.甲福明E. 甲苯磺丁脲
9.老年糖尿病病人不宜用()
A. 氯磺丙脲
B. 甲苯磺丁脲
C.苯乙福明
D.格列齐特
E.甲福明
10.下列可增强磺酰脲类的降血糖作用的药物是()
A.异丙肾上腺素B.双香豆素C.糖皮质激素D.噻嗪类利尿药
E.口服避孕药
11.胰岛素与磺酰脲类的共同不良反应是
A.胃溃疡出血
B.肝损害
C.低血糖反应
D.乳酸血症
E.休克
12.氯磺丙脲可引起()
A.胃溃疡出血
B.肝损害
C.低血糖反应
D.乳酸血症
E.休克
13.苯乙福明可引起()
A.胃溃疡出血
B.肝损害
C.低血糖反应
D.乳酸血症
E.休克
14.下列胰岛素耐受性常见诱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感染B.创伤C.手术D.情绪激动E.乳酸性酸中毒
15.阿卡波糖的降糖作用机制是()
A.促进胰岛素释放
B.促进组织摄取葡萄糖
C.抑制α-葡萄糖苷酶
D.症甲肌肉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E.降低糖原异生
三、填空题
1.胰岛素过量可出现低血糖反应,轻者出现、、等症状,
应或解救;重者甚至出现等,应静脉注射抢救。

2.口服降糖药主要分为类和类;前者有、、,后者有、。

3.胰岛素的不良反应有、和。

4.胰岛素产生耐受性的主要原因有、和。

5.大剂量双胍类可引起和缺乏,严重者可出现和。

6.纠正细胞缺钾的GIK溶液中所含的药物是、和。

四、问答题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适应症。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胰岛素耐受性:少数病人在用药过程中可产生胰岛素抗体,当再次使用胰岛素时,胰岛素与血中抗体结合,妨碍胰岛素转运到作用部位,延缓并减弱胰岛素降糖作用,即为胰岛素耐受性。

二、选择题
1.A
2.B
3.D
4.E
5.C
6.B
7.E
8.A
9.A 10.B 11.C 12.B 13.D 14.E
15. C
三、填空题
1.饥饿感出汗心率快焦虑震颤摄食饮糖水昏迷葡萄糖
2.磺酰脲双胍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格列苯脲苯乙福明甲福明
3.低血糖反应过敏反应胰岛素耐受性
4.产生胰岛素抗体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减少受体的亲和力降低
5.维生素B12 叶酸乳酸血症酮血症
6.葡萄糖胰岛素KCI
四、问答题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适应症。

答:①Ⅰ型糖尿病;②Ⅱ型糖尿病经饮食疗法及口服降糖药治疗未能满意控制症状者;③糖尿病合并妊娠及分娩时;④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前后;⑤糖尿病伴严重感染、发热或合并消耗性疾病;⑥糖尿病发生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及乳酸性酸中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