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中国画教学浅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中国画教学浅谈

作者:***

单位:楼德中学

中小学中国画教学浅谈

田涛

摘要:中国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她始终依附于

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加上中国画所用的特有的材料,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世界美术艺苑中独树一帜。中国画在美术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中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

中国画经历了自身发展的悠久历史,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为我国历代各族人民所珍爱,同时也对世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毕加索就说过“真正的艺术在中国。”

第一,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

中国画以白描,勾填和泼墨写意的方法表现对象。中国画是区别于西方绘画的独特体系,它本质上不是西方概念的纯绘画,特别是诗,书,画,印结合的文人画,更是一种文化综合体,也正因如此,中国画才成为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艺术瑰宝。但是,在当今社会中的有部分画家因看不懂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综合文人画而逐渐放弃中国画特色而屈就西方画。在中国画的创作发展过程中,到底是应该提高现代人的传统文化素质,去欣赏千年文明造就的艺术精华呢,还是应该要求艺术降低传统文化含量和品位,去屈就没有传统文化或传统文化不高的现代人,答案显然是前者,因为文人画不能被欣赏就认为是它的错,而忽略了文化教育和美术教育的西倾之过显然是不合适的。而要普遍提高现代人的传统文化素质,提高现代人对诗,书,画,印文化的欣赏水平,很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将中国画从“精英培养”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大众教育”。通过学校教学将中国画的创作与发展事业“从娃娃抓起”!学校通过中国画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国画,了解中国画,喜欢中国画,会画中国画,产生美的悟性和创造力。不管学生以后从事什么工作,艺术基础教育对于审美能力,情操品味,形象思维方面所起的作用都是不可低估的。中国画教学可以让学生从小就接受传

统文化的熏陶,陶冶情操,打下基础,培养爱国之情和提升民族自豪感。

第二,意象思维的培养

意象思维是审美意象思维指在创作中所采取的以主观情意为主导,把物象置于“意”的统辖之中的创造性活动和思维方式。意象思维崇尚迁想妙得,最能体现中国画崇尚自由的艺术理想,具有最为开阔的想象空间。画家要对现实生活和客观物象进行深入的观察、体验,充分的分析、研究,选取并凭借那些具体的富于感性特征的事物,塑造出富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但是,其思维的核心或特质是必须以主体的主观情意为先导,如徐寅所说:“先须令意在象前,象生意后,斯为上手矣”。强调主体情感对外物的能动作用和主导作用。“意象”思维正是中华民族经过长期思考与实践所创建的一种了解世界、创造文明的认识观与方法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大观。写意画以“意象”构成的方式来表现客观事物,在艺术创作中实现对自然物象的超越而达到一种主体情感的流露,并不是对客观事物的漠视和否定,而是更加深入地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东晋·顾恺之《魏晋胜流画赞》云:“人有长短、今既定远近以瞩其对,则不可改易阔促,错置高下也。凡生人亡有手揖眼视而前亡所对者,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神之失矣。空其实对则大失,对而不正则小失,不可不不察也。一象之明昧,不若悟对之通神也。”顾氏“以形写神”的著名论点,指名画家在反映客观现实时,不仅应追求外在形象的逼真,还应追求内在的精神本质的酷似。他认为神应以形为依据,如果仅仅形似,而不能反映出绘画对象的特有神气,都不算成功。齐白石用一句简单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就解决了多少年来艺术界一直争论不休的关于艺术创作的基本问题。画家是用“写意”主导“传神”的所谓“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造型观,要点是不走极端,既抽象又具象,“似”是像对象,是重客观,“不似”是像主观感受,也更重视主观,既不与照相机争功,又不是绝对不似,总之是重在主观

表现。

第三,“传神写照,以形写神,重在写意”的造型观念

传统中国画的造型观可以概括为四字“传神写照”。“传神”作为人物画的创作理论,最早在绘画界明确地使用这个概念并系统地加以论述的是东晋的顾恺之。相传他画人物,有时数年不点睛,人问其故,顾日:“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阿堵之中。”“写照”一词源于佛学,代表着主体的神妙感知能力,就应表现出人的心灵、智慧,由于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画之妙不在形体塑造本身,而妙处在于能传其神。中国画表现物象、反映生活,都有自己的认识和方法。中国画家对生活中的形象在概括、提炼当中,运用的不是写实手法,它追求的不是形象的真实性;而是形象的概括性;通过形象的神似,揭示事物本质特征。中国画与西方绘画在形式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中西方文化差异,造就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艺术表现形式。中国画受其特殊的思维方式影响所造就的写意的造型观,正是中华民族的理想、愿望以及“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中国画教学以引导学生的“意象”思维及“写意”造型为主,技法作为中国画学习的基础之一,有其不可轻视的价值。并不是不学技法、脱离技法,而是依此指导技法的正确运用。技法形式如果脱离了思维观的指导及其造型的功用,则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中国画的教学活动中,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意象思维,让学生掌握“传神写照,以形写神,重在写意”的造型观念,并依此去指导技法,驾驭技法,才能使中国画教学的目的得以正确贯彻。

国画教学除了课堂内的规范化教学,也可以课内课外相结合,如定期举办学生的美术作品展览和组织美术兴趣小组等。让我们欣喜的是中国画画家在民间不乏有之,默默耕耘的他们是中国画的发展带来了源源不竭后盾。中国画博大精深,使我们的民族艺术发扬光大,后继有人,还有待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研究,并为之不懈地努力。中国画的未来更将飞黄腾达!

参考文献:

《艺术发展史》(包括注释)贡布里希著

《中国绘画美学史》陈传席著

《国画家》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徐强

《中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列中国美术史教研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