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4课时练习课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4课时练习课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荣幸地为大家呈现这份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4课时练习课。
本节课我们将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探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六单元的第4课时练习课。
在这一课时中,我们将对分数乘除法进行巩固练习,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熟练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能熟练进行分数乘除法的计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及应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册、笔记本、文具用品。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一个实际问题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分数乘除法进行计算。
2. 例题讲解:讲解一个典型的分数乘除法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题关键。
3. 随堂练习:为学生提供一些分数乘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解决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分数乘除法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分数乘法运算规律:分母相乘,分子相乘。
2. 分数除法运算规律:乘以倒数。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完成练习册上的第110题。
2. 答案:待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批改和讲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分数乘除法的掌握程度如何?哪些学生需要重点关注和辅导?2. 拓展延伸:如何将分数乘除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请举例说明。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牢固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将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数学学科的热爱。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9:练习课(第4-6课时)-人教版
教案49:练习课(第46课时)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6课时的内容,包括分数的乘除法、百分数的应用以及比例尺的概念。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和方法的掌握。
2. 培养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加强学生对比例尺概念的理解,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测量中。
教学难点:1. 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2. 百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特别是在计算百分比和折扣时。
3. 比例尺的概念及其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或黑板,用于展示例题和解答。
2. 学生准备练习本、笔、尺子等学习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回顾第46课时的内容,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通过PPT或黑板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
3.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练习中的问题,互相交流解题方法和思路。
5. 解答: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给出正确答案和解题思路。
板书设计:1.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9:练习课(第46课时)人教版2. 教学内容:分数乘除法、百分数的应用、比例尺的概念3. 教学目标:巩固对分数乘除法的掌握、熟练运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理解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4. 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和方法、百分数的实际应用、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一些与百分数和比例尺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练习和讨论,学生对分数乘除法、百分数的应用和比例尺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但在实际应用中,仍有一些学生存在困难,需要个别辅导和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实际情境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点。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内容与教学难点的衔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学内容与教学难点的衔接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练习课》(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练习课》(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中关于“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练习课。
我们将通过实际问题来练习如何使用百分数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百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练习题和黑板,学生们需要准备好纸笔进行计算和记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一个篮子,里面有10个苹果,其中有2个是烂的。
我让学生们计算烂苹果占总苹果的百分比。
2. 例题讲解:我出示一道例题:“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有10名是女生。
请问女生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我带领学生们一起 stepstep 地解答这道题,强调计算百分比的方法。
3. 随堂练习:我给学生出示一些实际的练习题,让他们独立进行计算和解答。
我在课堂上会进行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4. 小组讨论:我让学生们分组,互相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共同解决一些难题。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百分数的计算公式,并用实际的例子进行标注和解释。
七、作业设计a) 班级中有30名学生,其中有15名是男生。
男生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b) 一个足球队有20名球员,其中有5名是守门员。
守门员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a) 一个学校有1000名学生,其中有300名是六年级的学生。
请问六年级学生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b) 一个班级中有25名学生,其中有10名是优秀学生。
优秀学生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百分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得比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学生还存在着一些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强调百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更多的练习题来让学生们进行实践和巩固。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练习课(第1~4课时)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练习课(第1~4课时)人教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练习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单元练习课,涵盖第14课时。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小数加减法、小数乘除法以及应用题。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3.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及应用。
2. 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等。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小数加减法,引导学生进入小数乘除法的的学习。
2. 新课讲解(15分钟)讲解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讲解,让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一些小数乘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题讲解(10分钟)讲解一些小数乘除法的应用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小数乘法:例题:1.2 × 0.5 = 0.6步骤:先忽略小数点,将两个数当作整数相乘,然后在结果中从右往左数,将小数点插入到合适的位置。
2. 小数除法:例题:2.4 ÷ 0.3 = 8步骤:先将除数乘以10,直到成为整数,然后进行除法运算,将结果除以10的倍数,使得小数点位置正确。
七、作业设计1. 练习题:(1)0.6 × 0.3 = 0.18(2)2.5 ÷ 0.5 = 5(3)1.8 × 4.5 = 8.12. 应用题:小明有3.6元,他想买一些0.45元一个的铅笔,他最多可以买几支?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12课时练习课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12课时练习课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练习课的重要性,它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节课中,我将带领学生复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的知识点,并通过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达到巩固提升的目的。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第3单元中的《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两部分内容。
分数乘法主要讲解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以及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的方法。
分数除法则主要讲解乘以倒数、分数与整数相除,以及分数与分数相除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 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 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 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分数乘除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练习题。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分数乘法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以及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的方法。
2. 讲解与示范:讲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包括乘以倒数、分数与整数相除,以及分数与分数相除的方法。
并在黑板上进行示范,让学生清晰地了解每一步的运算过程。
3. 练习环节:布置一系列分数乘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我会逐一检查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4. 解决问题:出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乘除法知识进行解答。
例如:“一块巧克力,小明吃了它的$\frac{1}{3}$,小红吃了它的$\frac{1}{4}$,剩下的部分是多少?”等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分数乘法计算方法: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2. 分数除法计算方法:乘以倒数分数与整数相除分数与分数相除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第3单元第12课时的练习题。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第5课《分数乘法练习课》教案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第5课《分数乘法练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乘法的概念。
2.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分数乘法进行计算。
4.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分数乘法进行计算。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教学素材、练习题。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相关知识,准备纸笔。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分数乘法例题导入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分数乘法的兴趣。
2.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分数乘法的计算步骤和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规则。
3.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数乘法的练习,包括口算和书写计算步骤。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4.拓展:设计一些拓展性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分数乘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勤加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五、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分数乘法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作业表现来调整教学方法,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确保每位学生都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
七、课堂评价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优秀学生,指导有不足之处的学生,并对整体教学进行自我评价,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数乘法的知识。
祝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8课时练习课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8课时练习课人教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练习课主要围绕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8课时进行。
这一课时主要是对分数和小数的互换进行复习和巩固,包括分数转换成小数,小数转换成分数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练习课,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熟练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换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数和小数的互换方法。
难点:如何将分数转换成小数,小数转换成分数时的进位和借一的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练习题和黑板,学生们需要准备好纸笔进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复习引入:我会在黑板上写出几个分数,让学生们快速转换成小数。
例如:1/2,3/4等。
然后我会让学生们试着将这些小数转换成分数。
2. 新课讲解:我会通过示例讲解分数和小数的互换方法。
例如,我会解释如何将0.5转换成分数1/2,如何将0.75转换成分数3/4。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完成。
例如:将0.25转换成分数,将0.6转换成小数等。
4. 解答疑问:在这个环节,我会解答学生们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换方法。
5. 巩固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们小组讨论和解答。
例如:给出一个分数和小数的组合,让学生们找出它们的互换关系。
六、板书设计我会利用黑板来展示分数和小数的互换方法,包括步骤和示例。
这样学生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答案:1. 1/2=0.5,3/4=0.75,2/5=0.4。
2. 0.5=1/2,0.75=3/4,0.25=1/4。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练习课,我发现学生们对分数和小数的互换方法掌握得比较好,但在实际应用中还有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练习,提高学生们的应用能力。
拓展延伸:我可以让学生们自己设计一些分数和小数的互换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和解答,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5课时练习课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5课时练习课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练习课的重要性,因此在这节练习课上,我精心设计了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巩固已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涵盖了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第5课时,主要包括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以及实际应用题的解答。
在教学过程中,我给出了多个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让学生们按照运算顺序和法则进行计算,并求出最终答案。
同时,我还设计了一些实际应用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进行解答。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一是使学生们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够熟练进行计算;二是提高学生们解决实际应用题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们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的掌握,以及实际应用题的解答。
教学重点则是学生们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和解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练习题等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给出了一个实际应用题,让学生们先行尝试解答,引导他们复习和巩固已学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
2. 例题讲解:我选取了几个典型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强调了运算顺序和法则的重要性。
3. 随堂练习:我设计了多个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让学生们按照运算顺序和法则进行计算,并求出最终答案。
同时,我还设计了一些实际应用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进行解答。
4. 答案解析:我选取了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答案解析,帮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以及实际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六、板书设计我采用了清晰的板书设计,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以及实际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进行了明确的标注,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练习课(第1~3课时)说课稿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教具:计算器、卡片、小黑板等,用于直观展示运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规则。
2.多媒体资源:PPT、教学视频、数学软件等,通过图文并茂、动态演示等方式,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技术工具:网络平台、在线教学软件等,便于学生课后复习、交流,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
(三)互动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
1.师生互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生生互动:
(1)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学生自评: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自我评价在知识掌握、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表现。
2.同伴互评:组织学生相互评价,鼓励学生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习借鉴。
3.教师评价: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出具体建议。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布置如下:
1.基础作业:布置分数乘除法的运算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和分组合作学习。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如下:
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实践,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方法演示:通过PPT、板书等形式,直观演示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掌握运算步骤。
3.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练习课(第1~3课时)优秀教学案例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3.小组评价:在课堂结束时,我对各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了评价,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进步。同时,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四)总结归纳
在学生完成讨论后,我组织了一个总结归纳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解题思路和心得体会。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还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五)作业小结
在课堂的最后,我布置了一个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我提醒学生要注意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以便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更好地应用和拓展。
(二)讲授新知
在导入新课后,我开始了对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的讲授。我首先讲解了圆的定义,然后通过多媒体演示了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思考,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讲授完新知识后,我设计了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练习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和解答。这些题目既巩固了学生刚刚学到的知识,又激发了他们的思考。在讨论过程中,我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3.教师评价:我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了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同时,我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了评价,鼓励学生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教师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状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节课的导入我选择了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体,如硬币、轮子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与圆有什么关系。接着,我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圆的周长和面积是如何计算的吗?”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7《练习课》人教版
第7课时练习课教材第10~12页“练习二”。
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分数的混合运算和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并能够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2.通过专题训练,体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一、回顾旧知,复习导入师: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学情预设】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然后再算括号外面的。
师:分数混合运算可以应用哪些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你能用字母表示它们吗?【学情预设】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 +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
师:大家掌握得真不错!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一些练习来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活学生的经验,为本课的练习奠定基础。
二、基础练习,巩固所学1.完成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演示,并说说题中的数量关系。
2.完成教材第11页“练习二”第7题。
先引导学生将学过的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中的÷2,再独立列式计算,汇报交流。
3.完成教材第12页“练习二”第12题。
(1)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4.完成教材第12页“练习二”第13题。
(1)学生独立阅读题目,说说题目给出的信息和要求的问题。
【学情预设】预设1:,正好装了4箱。
求这些糖果一共有多少千克。
(师:你知道了这些信息,不错!还有人补充吗?)预设2:不完整,少了一个条件。
还有包装箱上有“25袋”的信息,它表示每箱有25袋。
(师:真是会观察的好孩子,老师为你点赞!)(2)学生独立完成。
(3)指名汇报,说清楚解题思路。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8:练习课(第1-3课时)-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8:练习课(第13课时)人教版教学内容数的概念与运算:通过练习题加强学生对整数、小数、分数的理解,提高运算的准确性。
应用题解析:教授学生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几何图形的认识与计算:通过练习题巩固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提高计算面积和体积的能力。
教学目标1. 巩固和提高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升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计算能力。
4. 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1. 对复杂应用题的解析和解决。
2. 几何图形面积和体积的准确计算。
3.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将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课件练习题纸质材料直尺、圆规等绘图工具白板或黑板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利用前节课的知识点,通过提问和简短练习,复习巩固相关数学概念。
2. 例题解析: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教授解题技巧。
3.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讨论,合作解决问题。
4. 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5. 难点攻克: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共同难点进行集中讲解和练习。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设计,包括:知识点回顾例题展示解题步骤学生练习题展示作业设计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1. 基础作业:巩固基础知识,强化计算能力。
2. 进阶作业:提升解题技巧,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3. 挑战作业:鼓励创新思维,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课后反思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有效性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教学难点的处理和学生反馈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通过不断的课后反思,教师能够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本文共计约600字)教学难点1. 对复杂应用题的解析和解决。
2. 几何图形面积和体积的准确计算。
3.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将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练习课(第1~3课时)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练习课(第1~3课时)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今天,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份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练习课(第1~3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1. 分数乘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
2. 分数除法:已知两个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3. 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 能够运用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教学重点: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3. 随堂练习:针对所讲内容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题解答:讲解如何运用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分数乘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
2. 分数除法:已知两个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3. 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知识。
七、作业设计(1)一个水果店运来15千克苹果,卖出了它的$\frac{2}{5}$,还剩下多少千克?答案:10千克。
(2)一个班级有40人,其中$\frac{1}{4}$参加了数学竞赛,参加数学竞赛的有多少人?答案:10人。
2. 练习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出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教案练课1教学课题:分数乘法练课教学目标:1.通过练,进一步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2.通过练,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在研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认真、仔细的良好研究惯。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法与学法:自主练、交流讨论。
教学准备及手段:直尺、卡片教学过程:一、复导入1.复旧知。
⑴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⑵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2.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些和分数乘法有关的练吧!(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
1.教材第7页“练一”第7题。
这道题是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练,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进行交流。
(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是否可以进行约分,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乘。
)2.出示教材第7页“练一”第8题到第13题。
这六题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分数乘法问题,题目中设计到很多课外知识,这些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一位数乘分数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而且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
练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阅读并理解题意,然后再独立解答,最后组织交流汇报。
三、全课总结。
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练课1教学课题:分数乘法练课教学目标:1.通过练,进一步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2.通过练,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认真、仔细的良好研究惯。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自主练、交流讨论。
教学准备及手段:直尺、卡片。
教学过程:一、复导入1.复旧知。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进行分数乘法的练,旨在加深学生对分数乘法的理解和巩固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1.教材第7页“练一”第7题。
这道题是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练,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进行交流。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第6课《分数混合运算(练习课)》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第6课《分数混合运算(练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和意义。
2.能够熟练运用分数的加减乘除进行混合运算。
3.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2.运用适当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难点:1.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分数混合运算。
2.使用分数进行复杂的运算。
三、教学准备1.教材: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2.准备教学课件。
3.准备板书内容。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入分数混合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 提出问题老师提出几个分数混合运算的问题供学生讨论,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第三步: 讲解讲解分数混合运算的基本方法和规则,包括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第四步: 操练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步: 拓展提供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六步: 总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引导学生归纳提炼出学习方法和技巧。
五、课堂互动通过小组讨论、展示答案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要求他们写出解题思路。
七、教学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为下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以上为本课教案,希朇能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好地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练习课(第5~7课时)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练习课(第5~7课时)人教版我今天为大家准备了一堂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练习课,这是第一单元的练习课,包括第5~7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人教版教材中第一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和练习。
一、教学内容本次练习课的主要内容有:1. 第5课时: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复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法则,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2. 第6课时: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复习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3. 第7课时:混合运算。
复习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练习课,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的计算法则,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些知识。
教学重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法则,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些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练习题。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第5课时: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复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法则。
(2)解决实际问题:小明有2/3杯果汁,小红有1/4杯果汁,他们一起喝掉了一些果汁,请问他们还剩下多少果汁?2. 第6课时:分数的乘法和除法(1)复习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2)解决实际问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2/3,宽是长的3/4,求长方形的面积。
3. 第7课时:混合运算(1)复习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2)解决实际问题:一个水池,注水速率是每分钟1/6立方米,排水速率是每分钟1/8立方米,问水池几分钟能注满?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数的乘法和除法混合运算七、作业设计2/3 + 1/41/2 1/32/3 × 3/41/6 ÷ 1/81/2 + 1/3 1/41/5 × 2/3 + 1/6 ÷ 1/2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次练习课,我发现同学们在分数的加减乘除方面掌握得比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还需要加强。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和扇形练习课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和扇形练习课(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关于圆和扇形的相关练习题进行讲解和练习。
课程内容涵盖圆的定义、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扇形的定义、性质、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和扇形的基本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圆和扇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以及扇形的面积;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圆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2. 扇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3. 理解并运用圆和扇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圆规、直尺、量角器、计算器;2. 学生准备:圆规、直尺、量角器、计算器、练习本。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圆形的实物,如硬币、圆桌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2. 复习旧知复习圆的定义、性质,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3. 讲解新知讲解扇形的定义、性质,以及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4. 课堂练习分组让学生进行圆和扇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小结6. 布置作业布置与圆和扇形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1. 圆定义:平面上所有到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性质:圆心、半径、直径。
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 扇形定义:圆心角和圆弧所围成的图形。
性质:圆心角、半径、弧长。
面积的计算方法。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圆的周长和面积。
2. 提高题计算给定扇形的面积。
3. 拓展题解决与圆和扇形相关的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采用更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实物演示、数学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还要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重点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们通常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遇到的最大障碍,也是教师需要投入额外精力和资源来解决的问题。
《百分数和小数、分数的互化练习课》(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百分数和小数、分数的互化练习课》(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主要涉及第四单元《百分数》中的互化知识。
具体包括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以及小数与分数的互化。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百分数、小数、分数互化的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互相转化。
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百分数、小数、分数互化的方法。
难点:理解互化过程中数的精确度和意义的转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商场打折为例,引入百分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百分数表示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 知识回顾:复习小数和分数的基本概念,为学生互化知识做好铺垫。
3. 教学演示:(1)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百分数转化为小数的方法,以及小数转化为百分数的方法。
(2)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百分数转化为分数的方法,以及分数转化为百分数的方法。
(3)小数与分数的互化: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小数转化为分数的方法,以及分数转化为小数的方法。
4. 随堂练习:5. 例题讲解:以一道实际应用题为例,讲解如何运用百分数、小数、分数互化的知识解决问题。
6. 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换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7. 板书设计:板书互化方法,让学生一目了然。
六、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
2. 请举例说明在生活中如何运用百分数、小数、分数互化的知识。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要对学生进行课后反思,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实践情景的引入,这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重要环节。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8、圆的面积练习课》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8、圆的面积练习课》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熟练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掌握圆的面积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实际问题中的圆的面积。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协作的精神,提高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实际问题中圆的面积的应用。
•教学难点:实际问题的圆的面积计算,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相关圆的面积的计算案例,并展示在课件上。
2.工具:圆规、直尺等准备好。
3.学生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具备教材《数学六年级上册》。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10分钟)通过展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圆形物体,让学生思考圆的面积与周长的关系,并引入圆的面积计算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讲解圆的面积公式(15分钟)1.通过数学公式的推导,向学生介绍圆的面积公式:$S=\\pi r^2$。
2.解释公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来源和意义。
第三步:练习与训练(25分钟)1.老师提供多个圆的面积计算例题,学生通过计算演练巩固圆的面积公式的运用。
2.分组训练: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讨论解决圆的面积计算问题,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第四步:实际问题应用(20分钟)老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第五步:总结提升(10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圆的面积计算方法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激励学生,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圆形物体,更好地理解圆的面积的实际意义。
五、课堂作业布置一定数量的与圆的面积计算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在下节课检查订正。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备课和教学过程,发现学生在圆的面积计算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下节课的教学提供指导。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和扇形练习课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和扇形练习课人教版教案:圆和扇形练习课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圆和扇形的相关知识。
具体包括圆的周长、圆的面积、扇形的面积等知识点。
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圆和扇形的基本概念,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扇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圆和扇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圆的周长和面积、扇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运用圆和扇形知识进行解决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圆规、直尺、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圆规、直尺、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圆形和扇形物体,如车轮、扇子、蛋糕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物体。
2. 提问: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与数学中的圆和扇形有什么关系?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引导学生观察圆的特性,如半径、直径等。
2. 讲解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C = 2πr。
3. 讲解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A = πr²。
4. 讲解扇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A = (θ/360)πr²,其中θ为扇形的圆心角。
三、例题讲解(10分钟)1. 举例讲解如何计算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
2. 举例讲解如何计算一个半径为5厘米,圆心角为90度的扇形的面积。
四、随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挑选几名学生上台演示解题过程,并讲解解题思路。
五、巩固练习(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圆和扇形知识进行解决。
2. 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一个问题进行解答,分享解答过程和答案。
板书设计:1. 圆的周长:C = 2πr2. 圆的面积:A = πr²3. 扇形的面积:A = (θ/360)πr²作业设计:1. 计算题目:计算一个半径为10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课题:分数乘法练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2: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法与学法:自主练习、交流讨论。
教学准备及手段:直尺、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⒈复习旧知。
⑴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⑵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⒉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些和分数乘法有关的练习吧!(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
⒈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7题。
这道题是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练习,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进行交流。
(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是否可以进行约分,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乘。
)⒉出示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8题到第13题。
这六题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分数乘法问题,题目中设计到很多课外知识,这些练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一位数乘分数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而且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
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阅读并理解题意,然后再独立解答,最后组织交流汇报。
三、全课总结。
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法与学法:自主练习、重点讲解教学准备及手段:直尺、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
1.出示复习题。
5×6+7×3 15×(34-27) 16×4-7×9(35+21)×28 70-4×6 36×2+15不要求学生计算,只要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即可。
2.引出课题:刚才复习的整数乘加、乘减混合的运算顺序,这节课我们学习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分数乘加与乘减混合运算)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题6。
⒈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从题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⑴画框长54m,画框宽21m 。
⑵求“需要多长的木条?”就是求画框的周长。
⒉学生独立列式。
(54+21)×2或54×2+21×2⒊启发自学,交流收获。
⑴请学生自学教材第9页的内容。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⑵指名交流汇报。
引导学生发现: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⒋学生独立完成计算,交流汇报。
交流时,指名说说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三、巩固练习⒈出示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5题。
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题目中的计算错在哪里,再进行独立改错练习。
⒉出示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集体订正。
⒊出示教材第11页“练习二”第7题。
本题既复习了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又加强了分数混合运算的练习。
⒋出示教材第11页“练习二”第8、9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这个方法进行相关计算。
使学生能分辨清楚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引导学生准确地找到单位“1”,并能熟练地解答一步和二步的乘法应用题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正确、独立地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分数乘法1、学生独立计算P26第1题,并思考式子的意义及计算法则。
2、分数乘法的意义(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什么?(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表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3、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分数乘整数:把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把整数与分子相乘,分母不变。
(2)分数乘分数:把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4、做“整理与复习”的第1题和练习四第1、2题。
二、复习计算及简便计算1、复习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2、复习乘法的运算定律:⒊做“整理与复习”的第3题和“练习四”第3题,说说这些题适合运用什么运算定律?为什么?然后学生独立完成。
三、复习分数乘法应用题1、复习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步骤:(1)找到题目中的分率句,确定单位“1”。
(2)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求出所要求的部分量。
2、练习四第4题(1)读题,分别找到两道题的单位“1”,并说说这两道题有何不同?(2)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全班讲评。
3、“整理与复习”的第3题和练习七第4、5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指名板演,讲评时让学生说清是怎样思考的。
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悉表示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2、能较熟练地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重点:复习有关位置与方向的知识,会描述物体的路线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有关知识。
二、完成《口算心法》1、第16页第1、2题。
2、第2题、混合运算,指导学生认真完成。
三、1、指名描述小美走过的路线图。
2、指名画一画。
四、集体作业1、教材第26页、27页第9-13题2、自己动手画第9题的路线图。
展示并且集体订正。
3、小组讨论余下的题目,多媒体展示。
五、课堂练习1、《数法题解》第33、34页基础启动1、2、3、4题。
2、补充练习。
《口算心法》第17页《单元擂台》练习课5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根据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半径。
2、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3、初步掌握变换和转化的方法。
教学重点: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公式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教学过程:一、复习。
1、口答。
4π 2π 5π 10π 8π2、求出下面各圆的周长。
ππr××3.14×4厘米×3.14=25.12(厘米)二、新课。
1、提出研究的问题。
(1)你知道Π表示什么吗?(2)下面公式的每个字母各表示什么?这两个公式又表示什么?C=πd C=2πr(3)根据上两个公式,你能知道:直径=周长÷圆周率半径=周长÷(圆周率×2)2、学习练习十四第2题。
(1)小红量得一个古代建筑中的大红圆柱的周长是3.768米,这个圆柱的直径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已知:c=3.77m 求:d=?解:设直径是x米。
3.77÷3.14 3.14x=3.77≈1.2(米) x=3.77÷3.14x≈1.25厘米 (2)做一做。
用一根1.2米长的铁条弯成一个圆形铁环,它的半径是多少?(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已知:c=1.2米 R=c ÷(2Π) 求:r=?解:设半径为x 米。
3.14×2x=1.2 1.2÷2÷3.146.28x=1.2 = 0.191x=0.191 ≈0.19(米)x ≈0.19三、巩固练习。
1、饭店的大厅挂着一只大钟,这座钟的分针的尖端转动一周所走的路程是125.6厘米,它的分针长多少厘米?2、求下面半圆的周长,选择正确的算式。
⑴ 3.14×8 ⑵ 3.14×8×2⑶ 3.14×8÷2+83、一只挂钟分针长20cm ,经过30分后,这根分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经过45分钟呢?(1)想:钟面一圈是60分钟,走了30分,就是走了整个钟面的6030,也就是走了整个圆的21。
而钟面一圈的周长是多少?20×2×3.14=125.6(厘米) (2)想:钟面一圈是60分钟,走了45分,就是走了整个钟面的6045,也就是走了整个圆的43。
则:钟面一圈的周长是多少? 20×2×3.14=125.6(厘米) 45分钟走了多少厘米? 125.6×43=94.2(厘米)4、P66第10题思考题。
下图的周长是多少厘米?你是怎样计算的?一、 作业。
P65-66 第3、6、7、9题D=8厘米练习课6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的解题思路与方法,理解学会环形面积。
2、培养学生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
1、口算:32 42 52 82 92 2022π 3π 6π 10π 7π 5π2、思考:(1)圆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怎样计算?二者有何区别?(2)求圆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3)知道圆的周长能够求它的面积吗?三、新课。
1、教学练习十六第3题小刚量得一棵树干的周长是125.6cm,这棵树干的横截面积是多少?已知:c=125.6厘米 s=πr2r:125.6÷(2×3.14) 3.14×202=125.6÷6.28 =3.14×400=20(厘米) =1256(平方厘米)答: 这棵树干的横截面积1256平方厘米。
3、教学环形面积。
(1)例2 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个圆环,内圆半径是2cm,外圆半径是6cm。
它的面积是多少?已知:R=6厘米 r=2厘米求: s=?3.14×62 3.14×22=3.14×36 =3.14×4=113.04(平方厘米) =12.56(平方厘米)113.04-12.56=100.48 (平方厘米)第二种解法:3.14×(62-22)=100.48(平方厘米)(2)小结: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πR 2-πr 2 或 S=π×(R 2-r 2)(3)完成做一做: 一个圆形环岛的直径是50m ,中间是一个直径为10m 的圆形花坛,其他地方是草坪。
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三、巩固练习。
1、学校有个圆形花坛,周长是18.84米,花坛的面积是多少?选择正确算式A 、(18.84÷3.14÷2)2×3.14B 、(18.84÷3.14)2×3.14C 、18.842×3.142、环形铁片,外圈直径20分米,内圆半径7分米,环形铁片的面积是多少?3、课堂小结。
(1)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2)求圆的面积时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有几种情况?怎样求出圆面积? 已知半径求面积 S=πr 2已知直径求面积 S=π(2d )2已知周长求面积 S=π(r2c )2 (3)环形面积: S=π(R 2-r 2)四、作业课本P70第4、6、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