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命题课的教学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中数学命题课的教学策略

数学命题学习包括四个方面:(1)数学命题的内容;(2)数学命题的结构,分清条件和结论;(3)数学命题的证明。数学命题的证明体现了数学命题与原有知识结构之间的逻辑联系,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4)数学命题的应用。通过例题和习题让学生领会定理和公式的适用范围、应用的基本规律和注意事项。

根据高中数学命题学习的内容、方式和学习过程,制定如下策略:一、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

学会学习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预习意义有以下三点: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自主学习,掌握自学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2、预习有助于了解下一节要学习的知识点、难点,为上课扫除部分知识障碍,通过补缺,建立新旧知识间联系,从而有利于知识系统化;3、有助于提高听课效果。预习中不懂的问题,上课老师讲解这部分知识时,目标明确,态度积极,注意集中,容易将不懂问题搞懂,同时通过预习有助听课笔记的记录与使用,课本上有的内容可不记,这样挤出时间,认真听课,认真分析,提高效率。

预习,实际上是做好听课的思想上和心理上的知识准备,盲目的课前预习达不到预习的目的,有效的课前预习是取得高效课堂的基础。“读、划、写、查”是预习的基本步骤,预习内容不应局限于阅读课本中的定义、公式、定理及现成的结论,更要重视知识的产生过程,重在体验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

并引导学生充分感知和理解教材,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进行初步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明确目标,提高课堂听课效率,对教材中的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学会处理问题的方法,并培养自己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精心设计恰当的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能够激起学生情感体验的一种问题背景,其目的之一在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比较良好情感体验”。创设多种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有利于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数学命题课问题情境的创设应该符合所要发现的数学命题的条件,背景要比较简洁,尽量少一些干扰,并尽可能带有趣味性,与现实生活相关联。高中教材中的许多数学命题都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在教学时,应积极引导学生深入实践,通过调查研究、访问求教、实验操作、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了解数学命题的来源、背景和广泛应用,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一般途径和方法有:通过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设计问题情境;通过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设疑法来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创设数学课堂问题情境;直观演示创设问题情境;以数学史中的经典问题创设趣味问题情境;用数学问题来创设教学情境等等。

三、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

数学命题学习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形式:数学命题发现学习和数学

命题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是学生独立地获得知识的学习方式。学生从具体的例子出发,通过操作、实验、分析、推理,发现一般结论。一般包括四个环节;探索发现,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接受学习是将学习的内容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将这些内容加以内化。接受学习的环节:分析命题,激活旧知识,证明命题,理解和应用。这两种学习方式各有利弊,发现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但比较费时又不易控制,接受学习比较紧凑,节约时间,但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明显的不足。发现——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方式应该互相结合。如果命题学习发现难以实现,则可采用部分接受学习的方法。而在命题接受学习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选择部分内容,让学生通过探究操作有所发现。两种命题学习形式的有机结合可以实现相互间的取长补短,从而提高命题学习的教学效果。

另外,教师要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多与学生交流,营造公平、民主、融洽的学习气氛,在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积极的交流,注意每个学生的知识背景,教师与学生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互相信任,彼此理解。在交流过程中,不能是教师一直在讲,应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引导学生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说出来,通过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也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引导学生回顾反思,提高认识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学记》从学习方面提出了反思对于学习的有效性和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及时地引导学生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形成解题策略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对于这一类题有更深刻的解题习惯和思路。

在新授知识之后要指导学生反思其关键词、定理的条件和应用范围,熟悉新知、正确把握新知才能熟练运用;教完例题和巩固练习之后都要侧重协助学生进行方法总结和思路归纳,如为什么要这样解?除了这样解还能如何解?在学生做错题之后要引导学生思考

出错的原因,是概念不清、性质不熟,还是马虎大意计算出错;课堂结束前教会学生总结本堂课中所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总结在解决问题中所塑造成的数学素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在今后遇到相关问题时,能运用学到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这样学生所获得的意识与感受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命题主要有立体几何中的公理;点、线、面位置关系的性质、判定定理;几何体的面积、体积公式;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和差、倍半角公式;正余弦定理;向量的数量积公式;等差、等比数列通项与求和公式;平均值不等式;直线的斜率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等等。总之,数学命题是数学知识的主要部分,因此研究数学命题的教学策略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推进数学素质教育、提升数学教师的素养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