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措施.txt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摘要】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缺乏全面性、覆盖面不足、财务持续性不足以及管理体制不完善等方面。
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历程有关,主要是由于过去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视不够,导致现有制度存在诸多缺陷。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应改进建议,以期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希望能够通过不懈努力,建设更加完善、全面和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全体人民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服务。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问题分析、原因分析、改进建议、未来展望、全面性、覆盖面、财务持续性、管理体制、发展历程、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目的、研究意义。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社会保障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我国开始启动城市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随后陆续出台了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相关政策。
随着改革不断深化,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得到了逐步完善和提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依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缺乏全面性,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覆盖范围较窄,无法覆盖所有劳动者和居民群体。
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不足,许多人仍然面临着无社会保障的风险,尤其是农村地区和城镇低收入群体。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财务持续性也存在不足,资金缺口较大,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障需求。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体制亟需改革和完善,现有的管理体制存在效率低下、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加强问题的原因分析和改进建议,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出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建立一个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既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保障人民福祉的重要举措。
然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1 缺乏全面性和连续性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存在着全面性和连续性不足的问题。
一方面,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有限,很多弱势群体和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保障需求得不到满足。
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缺乏衔接,导致保障的连续性不足,特别是在跨地区流动和就业转换时,个人的社会保障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1.2 保障水平不均衡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保障水平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现象。
一方面,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保障水平差异较大,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待遇普遍较高,而农村居民和贫困地区的保障水平相对较低。
另一方面,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的保障水平也存在差异,一些特殊行业和职业的社会保障待遇相对较低。
1.3 资金来源不稳定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然而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相对不稳定。
一方面,社会保障基金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而政府财政收入的波动性较大,容易受到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
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收益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金融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社会保障基金的收益可能受到较大的影响。
二、对策建议2.1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为了解决社会保障体系缺乏全面性和连续性的问题,我们应该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一方面,要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特别是要加强对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的保障,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待遇。
另一方面,要加强不同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个人的社会保障权益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2.2 提高保障水平均衡为了解决保障水平不均衡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提高保障水平的均衡性。
略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略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为了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需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而建立的一种制度。
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结构的转变,社会保障制度也不断完善和发展。
然而,尽管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
首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较为复杂,各种制度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协调,导致了覆盖面不够广泛,保障力度不够强大。
同时,由于不同地区和行业的社会保障制度不统一,个别劳动者和群体的社会保障待遇差距较大,造成了社会保障水平不均衡的现象。
其次,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之二是资金缺乏。
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相对较晚,积累的社会保障基金还不够充裕,导致了社会保障待遇无法及时足额支付,给一些需要帮助的人群带来困难。
同时,由于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机构和运作机制不够完善,容易出现资金浪费和挪用的现象,给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隐患。
第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之三是覆盖面不够广泛。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还不够广泛,很多弱势群体,特别是农民工、低收入者和灵活就业人员等边缘群体,仍然存在较大的社会保障空白,无法享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待遇。
这种现象不仅导致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问题,也容易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局面。
为了解决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应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立统一的、整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加强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和协调,确保社会保障覆盖面广泛,保障力度强大,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整体运行和管理。
其次,应该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和运作机制,增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确保社会保障待遇及时足额支付。
同时,应该建立有效监督机制,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使用的监督和审计,防止资金浪费和挪用的现象,确保社会保障基金的有效利用。
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措施

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措施一、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不足在当代社会,社会保障是维护人民福祉、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然而,我们也必须承认,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这些问题。
首先,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制度缺陷值得关注。
目前的体系仍主要以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为核心,却没有完善起来相应的其他保障项目。
例如,针对短期工人、灵活就业者等群体,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其次,在资金来源方面,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多依赖于企业和个人缴纳的费用。
这种单一依赖方式使得部分企业和个人负担过重,而且在经济困顿时也容易导致支付能力不足。
同时,在公共支出中对于社会保障事业投入较少也限制了制度发展。
再次是差异化问题。
当前我国各地区间城乡差异明显,并且不同行业甚至同一行业内部职工之间待遇差异较大。
这种差异化不仅影响了社会保障的公平性,也容易引发社会不满情绪和矛盾。
最后,社会保障体系在服务质量和效率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
现行的体系中,往往需要多头办理手续,导致办理时间长、效率低下;同时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服务态度欠佳等问题。
二、改进措施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
下面我将从多个方面提出改进措施。
1.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针对当前制度缺陷问题,我们可以加强短期工人、灵活就业者等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并逐步推动全民覆盖。
此外,应该通过立法等方式明确要求企事业单位对员工进行相应的保障和福利待遇。
2. 多元化资金来源为了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过重的问题,我们可以探索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方式。
例如,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完善税费调节机制等。
还可以鼓励各级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基金来筹集养老金、医疗费用等社会保障资金。
3. 减小地区和待遇差异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提高当地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此外,应该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职工待遇标准,强调工作年限、跨行业转换等因素的公平性,并逐渐缩小不同行业内待遇差距。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在当今社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已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重要议题。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不仅对个体和家庭的生活有着重要意义,也对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养老保障问题社会养老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许多国家面临着养老金不足、养老保险覆盖面不广等问题。
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金支付压力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一些特定群体如农民工、自由职业者等难以获得充分的养老保险保障。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之一是提高养老保险金的筹资水平。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公共财政投入、鼓励企业和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等方式,增加养老金来源,确保养老保障能够持续稳定地支付给需要帮助的老年人。
同时,要加强对特定群体的养老保险保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确保养老保险的普惠性。
二、医疗保障问题医疗保障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
然而,许多国家存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医保制度运行不顺畅等问题。
一方面,医疗设施、医生等资源在城市相对集中,而农村地区和边远地区医疗资源匮乏;另一方面,医保制度的报销方式繁琐,导致一些人无法及时享受到医疗保障。
针对这一问题,应加大投入,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
政府可以加大在农村地区、边远地区的医疗设施建设力度,通过引入优质医疗资源,缓解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此外,还可以简化医保制度的报销流程,提高报销效率,让更多人能够及时享受到医疗保障。
三、失业保障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结构的调整,失业问题逐渐凸显。
失业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然而,一些国家的失业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
失业人员往往面临着缺乏经济来源、重新就业困难等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可采取多种对策。
首先,政府可以加强职业培训和再就业服务,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其次,可以建立完善的失业保险制度,确保失业人员在寻找工作期间能够有一定的经济来源。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探讨农村社会保障是指在农村地区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社会保障服务。
然而,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面临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思考并探索相应的对策。
本文将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问题、对策以及实施效果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问题1.1 资金来源不足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目前农村地区的税收收入相对较低,政府财政支出有限,难以满足社会保障需求。
1.2 保障范围不完善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主要集中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上,其他方面的保障如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相对薄弱,无法提供全面的社会保障服务。
1.3 信息不畅通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相对欠发达,信息交流不畅,人们对于社会保障政策了解不足,申领手续繁琐,影响了农民享受社会保障的权益。
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对策2.1 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政府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如增加农村税收收入、调整税收政策、引入社会资金等来提高社会保障经费的筹措能力。
2.2 完善社会保障保障范围除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外,政府还应加强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方面的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农民能够享受到全面的社会保障服务。
2.3 提高信息传递效率政府可以通过建设智慧社会保障平台,利用互联网、手机等现代化手段,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使农民能够及时了解社会保障政策,享受到应有的保障权益。
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实施效果经过一定的探索和努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实施效果已经初步显现。
3.1 具备较高的覆盖率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的覆盖面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民能够享受到相关社会保障政策的保护。
3.2 社会稳定程度提高通过建设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能够有效稳定农村社会,减少农民的风险感受,提高农村社会的稳定程度。
3.3 农民生活水平提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能够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服务,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所实施的政策和制度。
它包括各种形式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等方面,旨在提高社会的整体福祉和减少社会不平等。
然而,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和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加剧,社会保障制度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
首先,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之一是覆盖面不足。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只覆盖了部分人群,许多弱势群体如农民工、城乡居民等仍无法享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待遇。
这导致了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公平性和不完善性,进而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和不平等。
其次,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之二是资金来源不足。
社会保障制度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资金来源和持续性问题。
由于社会保障制度覆盖范围扩大、人口老龄化等原因,社会保障支出不断增加,而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并不足以满足这种需求。
这导致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从而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第三,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之三是管理不善。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机构缺乏透明度和效率性,存在着滥用职权、贪污腐败等问题。
这不仅损害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公信力,也影响到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效果和效率。
对于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首先,应该加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包括优化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和政策,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为所有公民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待遇。
其次,应该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资金来源和管理,包括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建立更加公正、效率、透明的社会保障制度运行机制。
此外,应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体系和政策框架,包括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同时,还应该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监督和评估,定期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效果和效率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应政策和措施。
总之,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政策和制度,应该不断完善和发展,以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和权益。
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在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不广。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较晚,虽然在过去几十年来得到了不断完善,但是仍存在一些地区和群体没有得到合理的覆盖,导致一部分人群在面临疾病、失业、养老等风险时缺乏有效的保障。
其次,社会保障水平不高。
尽管我国实行了多种社会保障制度,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资金投入和管理,导致社会保障待遇过低,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
再次,社会保障制度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
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停留在传统的政府主导模式下,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难以有效应对新兴社会问题。
最后,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和资金缺口问题。
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体制相对分散,难以形成整体的管理体系,导致资金的使用效率较低,同时资金缺口问题也成为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难题。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应当采取一系列完善措施,以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效能和服务水平。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首先,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需要加大对基层群众和特殊群体的保障力度,尤其是对农村、城乡低收入居民以及失业、疾病、残疾等特殊群体的保障力度,让更多的人群能够享受到基本社会保障。
其次,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
需要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确保社会保障水平能够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提高社会保障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再次,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可以引入市场机制,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为补充的多元化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更好地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
最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体制和资金保障。
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和监督,构建统一的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提高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确保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改进方向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改进方向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社会保障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有效地解决人民群众在生命、财产和尊严方面遭受到的风险和困难。
在这个背景下,我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对社会保障体系进行建设和改进。
一、扩大覆盖面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首先需要扩大覆盖范围,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社会保障服务。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包括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一些人无法获得保险金或者保险金额度不足,导致他们在生活中遇到困境时难以获得足够的帮助。
因此,应当加大力度对农民工、建筑工人、个体工商户等特殊群体的保障力度,让他们在遭受风险时也能够得到应有的保障。
二、提高待遇为了让社保制度真正发挥作用,必须提高社保待遇标准。
对于养老金、医疗保险金和失业保险金等,需要制定更为严格的保障标准,提高提取比例和基数上限,并将涉及的行业和人员范围进一步扩大。
同时,在养老金发放上,应当把关注重点从发放金额转向发放频次,增加经常性发放且增加调整机制。
这样才能真正使人民群众感受到社会保障制度的好处。
三、推行信息化建立高效、完善的信息系统,是构筑社保体系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国家已经逐步推行了“社保一卡通”等技术手段,大大提高了信息化处理速度和效率。
但是仍有个别领域的缴费、查询等业务操作相对复杂,需要进一步加大技术力度,提高信息化普及率。
同时,在数据安全方面也需要加强保护,减少失信、替人缴费、虚假雇员等欺骗性问题的发生。
四、加强监管随着社保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也需要加强监管力度,保障群众的权益。
加强对社保基金的监管,规范保险经营、投资运营、保单销售、理赔等各个环节;加强对社保机构、保险公司等从业人员的监管,提高员工素质和规范操作行为;同时,也要加强对违法保险行为的打击,维护社会公正和稳定。
总之,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只有在政府和社会各方共同的努力下,才能让社会保障体系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实现社会公平和稳定。
社会保障体系缺陷与完善措施研究

社会保障体系缺陷与完善措施研究“社会保障体系”是指一国在保障国民基本权利、保障国民基本生活需求方面所建立的制度,其内容包括社会医疗保障、社会养老保障、失业保障、住房保障、教育保障等。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是国家治理的一项基本任务,只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
然而,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社会保障体系缺陷1、覆盖面不足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还不够广泛,尤其是农民工、自由职业者等特殊人群的社会保障待遇相对较低。
此外,农民工因为工作稳定性较低,工资待遇较低,难以满足社保缴纳要求,大量低技能劳动者没有社会保障,社会矛盾越来越激烈。
2、待遇不足社会保障待遇对保障对象的实际生活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养老金、医疗保障等待遇仍有待提高。
例如,我国养老金发放不够及时,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很难满足其基本需求。
3、管理不规范社会保障体系管理不规范会直接影响保障对象的权益。
在社保基金管理、信息登记、参保复核等方面,还存在着管理不规范、程序不透明等问题。
保障对象尤其是弱势群体,由于缺乏信息渠道和社保权利保护机构,往往受到不公正对待。
二、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措施1、扩大覆盖面为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对城市低保、农村合并社会保障、农民工社保与补贴等措施来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
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加强社会保障信息共享,方便政府管理和保障对象申请报告数据。
2、提高待遇为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政府可以建立社会养老金调节机制,制定全国性统一的生活补贴标准,并提升保险基金管理效率和透明度,保障保险金充足。
同时还可以推进基本医保和医疗救助制度整合,将个人多次医疗报销进行整合,进一步降低药品费用,降低医疗负担。
3、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社会保障管理水平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政府可通过建立完整的保障体系监管机制, 开展信息共享和数据追踪等管理措施,提高对社保就业、工资管理、社会救助等领域的管理监督和严格的资金与数据管理等措施。
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与改进建议

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与改进建议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为了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而采取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与改进建议成为了我们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现状及问题以及改建议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是社会进步的迫切需要。
它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 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可以弥补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减少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2. 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可以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存在,提高社会和谐度,维护社会稳定。
3. 提升国家软实力。
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增强国家的社会竞争力。
二、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及问题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1. 覆盖范围不全面。
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虽然已经覆盖了庞大的人口群体,但还存在一些特定人群未能完全包括在内的问题。
2. 待遇水平不够高。
尽管社会保障待遇逐步提高,但与日益增长的生活成本相比,仍然存在待遇水平不够高的问题。
3. 体系管理不够规范。
社会保障体系的管理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规范,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待遇发放不及时等问题。
三、社会保障体系的改进建议为了更好地构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下是一些建议:1. 完善覆盖范围。
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对特殊群体和边缘人群进行全面的保障,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社会保障的福利。
2. 提高待遇水平。
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标准,确保其能够满足人民对基本生活的需求,并适应生活成本的变化。
3. 加强管理与监督。
加强对社会保障体系的管理与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待遇发放的及时性和公正性。
4. 多元化投资运营。
适当引入社会资本,通过多元化的投资运营方式,增加社会保障基金的收益,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
5. 加强宣传与教育。
通过广泛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社会保障体系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使其真正成为广大群众的福祉。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社会保障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方面,对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权益、提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速,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成为了一项迫切的任务。
然而,目前中国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着一些主要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首先,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不够广泛。
目前,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但仍存在一些群体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
特别是农民工、城市低收入人群、个体劳动者等边缘群体,他们往往面临社会保障覆盖不足的问题。
因此,需要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加强对边缘群体的保障。
其次,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有待提升。
社会保障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然而在中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社会保障待遇差距较大。
这不利于消除社会不平等现象,也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性。
因此,需要通过一系列措施,确保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减少各类差距。
第三,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管理和运营不合理的问题。
目前,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仍存在一些困难,特别是在投资运营方面。
同时,社会保障基金之间的划拨和结算也不够顺畅,会导致一些资金的浪费。
因此,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管理和运营,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和流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此外,社会保障体系的公众认知度和参与度也需要提高。
尽管国家大力推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公众对社会保障的相关政策和福利不了解。
这不利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康发展。
因此,需要加强社会保障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社会保障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对策。
首先,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加强对边缘群体的保障。
可以逐步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并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率。
其次,加大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提高其公平性。
可以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消除城乡、地区、行业之间的差异,确保各类人群享有相对平等的社会保障待遇。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内容提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深化改革、稳定社会、治国安邦的根本大计。
西部现行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还没有覆盖农民,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完善西部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把完善社保体系与培育资本市场联系起来设计,构建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的新型关系,塑造合理的利益机制,降低道德风险,以法律手段保证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坚持整体设计,农村、城市全面推进社保体系建设,为西部推进城市化进程奠定基础。
关键词:西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一、完善西部社会保障体系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的基本制度之一,是国家通过立法建立起来的,是国家为了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的情况下,由政府和社会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公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是国家调整在社会保障中发生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的基本手段,目的在于维持公民基本的生活水平,从而使劳动力的再生产得以可持续。
西部平稳推进改革与发展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完善的、规范的社会保障体系,并要为这个体系建立一个面向全局性的、社会性的保障基金。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真正做到增强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社会融合和社会稳定。
迄今为止,西部已基本建立了“三条保障线”制度,保证了绝大多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离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加强了失业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但是还必须看到,完善西部社会保障体系,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运行与管理尚不规范,产生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渠道非常单一,资金缺口较大。
西部省市区基本上是“吃饭财政”,支付庞大、沉重的社会保障,已是力不从心。
如,2002年,青海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1亿元,但2000年,该省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社会福利补助就已高达21亿元,此三项已超过当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
浅谈目前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法(精选篇)

浅谈目前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法(精选篇)目前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实现公平,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现有社会保障制度也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进行改革与完善。
首先,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覆盖面有限。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覆盖城镇职工和部分农民,大部分农民、农民工以及个体经营者等群体仍未得到有效保障,导致保障水平不均衡。
第二,待遇水平不高。
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待遇水平相对较低,起到的保障作用有限,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障需求。
第三,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现有社会保障制度中的管理体制存在着部门分散、职责不明确、监督缺位等问题,导致执行效果不佳。
第四,资金来源不稳定。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来源于个人缴纳和政府财政拨款,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保障待遇提高,资金来源面临压力,难以长期可持续发展。
第五,制度创新不足。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着许多传统的做法和思维模式,缺乏创新和前瞻性,无法适应新时代的社会发展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国需要进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具体来说,改革的方法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途径:第一,扩大覆盖面。
应该逐步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包括城乡居民、农民工、个体经营者等群体,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
第二,提高社会保障待遇。
应该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确保社会保障制度能够实现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照顾。
第三,完善管理体制。
应该建立更加科学、规范和高效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和监督机制,提高执行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
第四,拓展资金来源。
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拓展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包括增加政府财政拨款、完善个人缴费制度、发展社会保险市场等方式,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第五,加强制度创新。
应该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制度创新,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现代化、智能化和人性化发展,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社会变革和发展需求。
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 (3)

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一、问题的提出社会保障体系是指国家为满足公民基本生活需求而建立的一种制度安排,其目标是通过提供养老、医疗、失业等各个领域的社会保障服务,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着诸多问题。
二、养老金不足问题首先,养老金缺口逐年加大成为了一个突出问题。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养老基金面临巨大压力。
现行的养老金制度主要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纳构成,然而在部分地区和行业中,企业经营困难导致无法按时缴纳或者欠交职工养老金。
另外,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两极分化现象,很多农民工以及个体经商户无法享受到有关社会保险待遇,这使得他们在退休后面临着较大的生活压力。
三、医疗保障问题其次,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有限,很多人无法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
尤其是农村地区和一些贫困地区,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很多人无法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而放弃就医。
其次,健康医疗资源不均衡现象严重,包括优质医务人员、设备以及药品等方面的不平衡现象都影响了国家整体的医疗保障水平。
此外,患者就诊流程复杂、排队时间长、药品价格高企等也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失业救济问题除了养老金和医疗保障问题之外,失业救济也是社会保障体系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在经济形势不佳和企业裁员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下,失业人员数量逐渐上升。
然而在现行制度下,失业救济金金额相对较低且领取条件较为苛刻,导致很多失业人员无法享受到应有的救济待遇。
这不仅对个人造成了生活困境,也加重了社会治安问题的发展。
五、改革方向针对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1. 养老金制度完善:建立灵活多样的养老金制度,鼓励居民自愿参加商业养老保险,并逐步推行基本养老金全国统筹。
此外,还应提高企业缴费意识和能力,防止违规暂停或拖欠职工养老金。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措施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措施1我国目前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随着时间的推移,城乡之间的差异性越来越大。
城乡应用的是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在此制度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掩盖面很窄、标准过于低下。
以保障的项目作为比较,城镇职工享有住房保障、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比较全面的保障体系,而农村农夫主要是以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为主。
长此失衡下去会抑制社会的快速进展,降低农夫的生活水平,渐渐消灭两极化。
因此必需高效大力地推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才能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多年来,为了推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党和国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先后建立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重要制度,供应法律支持,颁布实施社会保险法,做到有法可依。
制度的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逐步实现了由单一保障向多层次保障、由家庭和单位保障向社会保障以及由掩盖城镇保障向城乡居民保障的根本性的转变。
现在,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已经成形,社会保障的掩盖面积快速增长;水平大幅度提高,逐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报销的最高支付限额和比例,生育、失业、工伤保险的待遇有了明显的提升;社会保险的基金规模也在逐年不断的扩大,城镇社会保险基金的累积结余、总收入和总支出都有了明显的增长。
2社会保障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保障是对社会安排进行调整,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一项基本制度。
首先,社会保障具有调整、稳定、互助、促进等功能,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公正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和无法取代的作用。
社会保障的完善与健全维护了社会的正义与公正,供应了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并解除了生存危机。
其次,社会保障能够保持市场经济国家的社会公正,主要表现在:在肯定程度上可以消退社会在进展的过程中因疾病、失业和意外灾难等这些因素所致使的机会不均等,保障社会全体成员基本生活,使社会的人员在没有顾虑地参与经济市场的公正竞争;利用社会保障将国民的收入进行再安排,缩小社会成员的贫富差距,共同担当风险,削减消灭安排不公正的结果;社会保障担负着“防贫”和“救贫”的责任,为社会的全体成员供应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广泛的津贴,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质量,尽可能的保证人们可以充共享受社会与经济的进展的成果。
我国目前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目前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重要制度之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然而,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覆盖范围不广、待遇水平不高、区域差异大、管理体制不合理等方面。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我们需要采取相关对策。
一、覆盖范围不广的问题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虽然在不断完善,但仍存在覆盖范围不广的问题。
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基于城乡二元结构建立的,导致农民工和其他特殊人群的保障水平较低;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较大,导致城市居民享受的社会保障待遇普遍较高,而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待遇相对较低。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建立统一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将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一视同仁,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2.加强对农民工和其他特殊人群的保障,提高他们的社会保障水平;3.制定相关政策,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居民的收入平等化。
二、待遇水平不高的问题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着待遇水平不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方面。
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时间短,关联性弱,导致其待遇水平相对低;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资金来源较为单一,导致社会保障基金不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提高社会保障的待遇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水平;2.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保障社会保障基金的充足;3.鼓励企业、机构和个人参与社会保障,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多样化发展。
三、区域差异大的问题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着区域差异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差异、东西差异、发展程度不平衡等方面。
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社会保障制度在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人口流动性大,导致社会保障制度在不同地区的覆盖面存在较大差异。
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及改革建议

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及改革建议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逐渐加剧,社会保障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而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革。
本文将从社会保障体系现状和改革建议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社会保障体系现状1.社会保障体系构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按照覆盖范围可以划分为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五个领域。
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被认为是我国的“三大社保”,覆盖范围最广。
2.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状况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实施时间不长,制度运行状况亟待完善。
中国社会保障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2月底,全国参保人数已达到10.8亿人,基本养老保险累计已实现制度良性运行,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其他险种的制度运行仍需进一步完善。
二、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建议1.提高养老保障水平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养老保障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推出更具针对性的差别化养老保险政策,针对高龄、残障等特殊群体进行重点关照,提高养老保障水平。
2.完善医保制度医保制度仍存在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如轻症、慢性病等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通常保障较低。
可以通过完善医保制度,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等方式解决问题。
3.推进多层次失业保障当前,失业人口数量逐渐增多。
除了提高失业保障金的标准之外,还可以探索多层次失业保障机制,比如开展职业培训、创业扶持、公益性岗位就业等,完善失业保障体系,让失业人口更好地融入社会。
4.建立全民工伤保险保障体系发生工伤后,工人容易陷入困境。
建立全民工伤保险保障体系,扩大统筹范围,增强保障力度,提高工人的收入保障水平。
5.推行社会保障账户制度如何保证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性、管理性和流动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应该探索推行社会保障账户制度,对缴费基数、缴费方式、社会保障待遇等因素进行合理配置,提高社会保障基金的集中性和可持续性。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内容提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深化改革、稳定社会、治国安邦的根本大计。
西部现行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还没有覆盖农民,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完善西部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把完善社保体系与培育资本市场联系起来设计,构建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的新型关系,塑造合理的利益机制,降低道德风险,以法律手段保证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坚持整体设计,农村、城市全面推进社保体系建设,为西部推进城市化进程奠定基础。
关键词:西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一、完善西部社会保障体系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的基本制度之一,是国家通过立法建立起来的,是国家为了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的情况下,由政府和社会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公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是国家调整在社会保障中发生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的基本手段,目的在于维持公民基本的生活水平,从而使劳动力的再生产得以可持续。
西部平稳推进改革与发展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完善的、规范的社会保障体系,并要为这个体系建立一个面向全局性的、社会性的保障基金。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真正做到增强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社会融合和社会稳定。
迄今为止,西部已基本建立了‚三条保障线‛制度,保证了绝大多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离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加强了失业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但是还必须看到,完善西部社会保障体系,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运行与管理尚不规范,产生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渠道非常单一,资金缺口较大。
西部省市区基本上是‚吃饭财政‛,支付庞大、沉重的社会保障,已是力不从心。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国家对其公民提供福利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帮助社会的弱势群体获得基本生活保障,并降低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发生。
然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一个常见的问题是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不够广泛。
一些弱势群体,如农民工、低收入家庭和残疾人等,可能在社会保障体系中被忽视或遗漏。
对策之一是加强对这些群体的救济政策,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应有的福利待遇。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提供经济援助、医疗保险和培训机会等方式来支持这些人群,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改善生活质量。
第二个问题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着日益增加的养老金支付压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可以采取多种对策。
首先,通过增加养老金的缴纳比例和延迟退休年龄等方式,增加养老保险的财政收入。
其次,鼓励个人进行个人储蓄和投资,以减轻政府的养老金负担。
最后,政府可以采取创新的方式,如推动社会养老保险和商业保险的融合,以增加养老金的来源。
第三个问题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公平性。
在一些地区或行业,社会保障待遇差异巨大,甚至存在歧视性待遇。
对策之一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统一和标准化,消除地区和行业间的不平等。
例如,政府可以制定一套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标准,确保每个人在不同地区和行业都能够享受到相同的福利待遇。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强对社保经办机构的监管,确保其公正执行社会保障政策,不偏袒任何一方。
最后一个问题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效率低下。
一些社会保障事务繁琐,程序复杂,导致申请和享受福利待遇的人们面临不必要的困扰。
为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简化社会保障待遇的申请程序,减少相关的繁文缛节,提高办理效率。
其次,推广使用现代化技术,如移动互联网和电子政务,以提供便捷的线上申请和查询服务。
最后,加强社会保障事务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社会保障政策和程序的了解,使其更好地享受福利待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虽然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优异成绩,但是我们不能满足现状,在已完成建设工作的基础上,明确认识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依然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的问题,还有很多制度性、体制性的重大问题急需要得到解决,完成体质改革以及体系发展的任务目标将依然艰难。具体为:①管理体制断层。由不同的部分共同管理城乡的医疗保险,这些部门机制、制度间缺少协调和衔接,在参保、补贴、机构建设方面存在着重复与浪费的问题。省级政府可以自己决定社会保险费的征收体制,这样将使社会保险的个个环节出现脱节的现象。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比较低,不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分散社会风险。②待遇差距大。虽然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城乡间的待遇差距,但是城乡间以及工作的不同群体之间依然存在社会保障差距,差距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③保值增值压力大及基金长期平衡。经过测算,目前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是大于其支出的。我国社会处于老龄化,这样将导致保险基金的收支缺口变得越来越大,可能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④管理服务体系无法适应发展的要求。随着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进行,社会保障覆盖的人群面积快速发展扩大,随着制度不断向农村的延伸,就出现了人员配备不足、能力建设滞后、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
作者:刘传刚单位:随县社会保险基金结算稽核局
1我国目前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乡之间的差异性越来越大。城乡应用的是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在此制度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覆盖面很窄、标准过于低下。以保障的项目作为比较,城镇职工享有住房保障、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比较全面的保障体系,而农村农民主要是以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为主。长此失衡下去会抑制社会的快速发展,降低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渐出现两极化。因此必须高效大力地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才能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多年来,为了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党和国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先后建立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重要制度,提供法律支持,颁布实施社会保险法,做到有法可依。制度的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逐步实现了由单一保障向多层次保障、由家庭和单位保障向社会保障以及由覆盖城镇保障向城乡居民保障的根本性的转变。现在,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已经成形,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积快速增长;水平大幅度提高,逐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报销的最高支付限额和比例,生育、失业、工伤保险的待遇有了明显的提升;社会保险的基金规模也在逐年不断的扩大,城镇社会保险基金的累积结余、总收入和总支出都有了明显的增长。
4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若干建议和措施
明确职权范围,逐步建立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制定规划,尽早出台一部关于社会保障的法律。统筹推进完善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社会保险制度,有效地衔接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能够确保老的制度平稳过渡到新的制度的阶段。将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与新农保整合成一种制度,即城乡居民基本的医疗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彻底地实现资源共享和制度平等。探索新的筹资来源,统一规范养老保险,充分发挥社会统筹的调节作用,将养老保险的部分积累与社会统筹结合在一起,保障老年居民和退休人员有保障的生活。社会保障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为建设发展的关键。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保障信息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加强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统一开发软件应用软件。现在全国信息系统的规划标准和总体设计的任务基本都已完成,已经建成了初具规模的全国网络框架。信息化建设能够适应参保人员的流动性,提高统筹的层次,增强了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加强监督社会保障基金,可以社会化管理统筹城乡社会管理。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提高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确保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更加畅通快捷有序地的运行。研究合理的科学方法确定社会保障的待遇水平,可以正常调整社会保障待遇,促进社会保障水平合理、持续、有效地增长。建立一个机制能够同时兼顾社会各类人员社会保障正常调整机制和待遇确定机制,开辟和扩大全新的渠道进行筹资社会保障资金,建立一个确保基金能够保值增值和安全的投资运营制度。此外,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工作还应该包括社会救助体系的完善,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健全全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将优抚安置的工作完成,能够满足困难家庭生活的基本需求,逐渐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的管理体制,保证建立一个更加快捷便民的服务体系。
2社会保障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保障是对社会分配进行调节,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一项基本制度。首先,社会保障具有调节、稳定、互助、促进等功能,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公平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和无法取代的作用。社会保障的完善与健全维护了社会的正义与公平,提供了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并解除了生存危机。其次,社会保障能够保持市场经济国家的社会公平,主要表现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因疾病、失业和意外灾害等这些因素所致使的机会不均等,保障社会全体成员基本生活,使社会的人员在没有顾虑地参与经济市场的公平竞争;利用社会保障将国民的收入进行再分配,缩小社会成员的贫富差距,共同承担风险,减少出现分配不公平的结果;社会保障担负着“防贫”和“救贫”的责任,为社会的全体成员提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广泛的津贴,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质量,尽可能的保证人们可以充分享受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的成果。因此,要承认社会保障在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提高国民精神质量和生活质量,更好地进行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工作。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体现了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够改善人民的生活,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保证了我国的国民经济能够又快又好的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刺激社会的内部需求,促进我国的经济能够持续有效快速协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