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探索农村生源流失原因及其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农村中小学生流失原因的调研与思考
濮阳县王称堌乡中心校万鸿斌
【摘要】农村中小学的教育遇到了诸多问题,其中以生源的流失最为显著,牵制了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本研究以南充市顺庆区金台镇小学的生源流失问题为例,通过文献法以及调查法,从老师、家长和学生的多个角度探讨造成农村生源流失的原因,并针对这一现状提出缓解对策。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生源流失;对策
引言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中国教育不均衡的现象也逐渐突出,其马太效应愈演愈烈,集中表现在农村教育中的生源流失。但笔者通过文献分析,发现现有的研究多从宏观方面寻找原因和对策,而微观层面的研究不足。对此,本研究从微观角度切入探究。现以金台镇小学为观察点,从微观层面来分析农村中小学生源的流失的原因,提出相应的缓解对策。
一、“农村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生源的流失”
农村中小学指城关镇以下或远离郊区的公立、私立小学(普通学制为6年)和中学(普通学制为初级中学3年,高级中学3年)。
农村中小学生源的流失指城关镇以下或远离郊区的公立、私立小学和中学的学生,因教育在一定行政区域内,如城市、城关镇、农村范围内,受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等的影响造成学生不得不离开自己出生地的学校去其它地方就学或辍学直接进入社会而使农村中小学学生人数减少的一种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社会现象。
结合其调查对象金台镇小学的实情,将调查对象定为公立学校的小学和
初中,由农村中小学转入城镇中小学的学生,并将艺校生和高中生排除在调查范围外,也不考虑辍学情况。
二、农村中小学学生流失的原因
(一)宏观层面的原因
目前,人们认为,农村教育生源流失的原因,宏观上主要有显性和隐形两大方面的原因:
1、显性原因有以下两点:
(1)学校硬件设施和管理较差
近年来,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农村中小学实施了校舍安全工程,学生实施寄宿制管理,学生的食宿条件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但与城市学校相比依然有很大的差距。何况教育教学的管理和硬件设施的改善并不是同步进行的,在学校教学人员有限的情况下,有时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农村中小学后勤管理人才短缺。大部分教师身兼数职,既要忙于开展课堂教学,又要参与学校的多项管理,显得力不从心。这些客观因素导致农村优秀教师培养困难,成长缓慢。
(2)教师短缺
面对城市优越的工作环境,许多在农村成长起来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流失严重。农村初中专业教师的缺额较大,学科老师无法配齐,许多老师都身兼数科,比如语文老师也教生物地理,数学老师也教英语物理等,这种情况在农村中小学中司空见惯,也导致正常的教师专业培训因教师的短缺无法有效开展。在确保开足文化课的前提下,音体美等艺术课的教学就很难展开,学生的审美情趣很难得到陶冶。学生的特长得不到应有培养和发展,感受不到成长历
程中的乐趣。
2、隐形上,农村教育的生源流失有以下原因:
(1)国家实行计划生育,直接造成生源减少。同时,教育成本的增加,许多在生育年龄的年轻人不愿多生小孩。还有,80后的年轻人,80%都不愿在农村生活,根本上造成了农村适龄学生的减少。笔者参加了2011年“普九”0-7周岁儿童调查,金台镇有近17000农村人口,但每个年龄段的在籍儿童数却120-130之间。
(2)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与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
(3)盲目撤村小并校造成学生上学路程偏远。比如金台镇土垭村,离中心校8公里左右,一名小学生从土垭村到中心校要走一个半小时。这么远的路程,夏季还好,到了冬季,学生上学放学,是早起晚归,天还没亮,就要上学,家长不放心,所以干脆就在城镇离学校近的地方,租一个房子,陪孩子读书。通过调查,在农村,家离中心校在5里路程的学生,往往选择到城里租房读书。
(4)每年的考调农村教师进城,大量的优秀教师流失,造成农村教师队伍极不稳定。农村学校招聘的教师,在农村学校工作满3年,就可以考调进城。这些招聘来的大学生,往往在农村学校通过培养,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和工作能力,但他们不是把教学能力一心用在农村教学上,而是一个心思在想,我多久能考调进城。因此,80%的年轻教师一个心思跳出“农”门。这样一来,农村教师队伍还是青黄不接。
(二)微观层面上农村中小学生源流失调查
为探究微观层面上中小学生生源流失的深层原因,笔者对金台镇小学的
一线老师——冯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转走学生及其家长进行电话访问。调查分两个层面:一是流失现状和原因调查;二是流失生的后续发展调查。
以上表明转校只让少数优质生达到了流动的目的,多数学生的学习状况依然保持原样,甚至让一部分学生退步。即转校生总的发展情况并不乐观,农村学生的流动呈现的是一种非理性的无效流动。
3、农村中小学生源流失原因汇总
通过以上诸如此类的调查,笔者综合了以下农村中小学生源流失的原因,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1)主观原因:
①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力量日趋薄弱。城镇学校的办学力量较为雄厚,名校令人瞩目。许多年轻的教师向往城市,都在争取往城市靠拢,于是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在逐年减少,学校浓厚的教育教学氛围在逐渐弱化,教育教学质量有下滑的趋势,有的甚至不那么令人满意。农村学校在学生、家长和社会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小。
②家长对农村教育的不信任。这势必会造成生源的流失。有部分家长总是抹不去对学校以前的印象,就是现在有些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改观,许多家长还是认为孩子在农村读不好书,只有到城里学校才能把书读好,才会有光明的前途。然而生源的流失又会打击老师教学的积极性,影响教学质量,从而进一步加重生源的流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在调查中,冯老师说:“学生减少了,优生流失了,肯定影响到自己的教学积极性和教学态度。”
③家长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欠缺、家长权利过强和学生自主意识的缺乏。沟通的欠缺会使家长对学生在学习上的需要缺少了解,从而做出不全面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