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与农副产品

农产品与农副产品
农产品与农副产品

农产品与农副产品的概述

1、农产品(farm produce)

农产品是农业中生产的物品,如高粱、稻子、花生、玉米、小麦以及各个地区土特产等。国家规定初级农产品是指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及其产品,不包括经过加工的各类产品。

国家规定初级农产品是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品,不包括经过加工的各类产品。包括:

一、烟叶。是以各种烟草的叶片经过加工制成的产品,因加工方法不同,又分为晒烟叶、晾烟叶和烤烟叶。

晒烟叶是指利用太阳能露天晒制的烟叶;晾烟叶是指在晾房内自然干燥而成的烟叶;烤烟叶(复烤烟叶除外)是指在烤房内烘烤成的烟叶。

二、毛茶。是指从茶树上采摘下来的鲜叶和嫩芽(即茶青),经吹干、揉拌、发酵、烘干等工序初制的茶。

三、食用菌。是指自然生长和人工培植的食用菌,包括鲜货、干货以及农业生产者利用自己种植、采摘的产品连续进行简单保鲜、烘干、包装的鲜货和干货。

四、瓜、果、蔬菜。是指自然生长和人工培植的瓜、果、蔬菜,包括农业生产者利用自己种植、采摘的产品进行连续简单加工的瓜、果干品和腌渍品(以瓜、果、蔬菜为原料的蜜饯除外)。

五、花卉、苗木。是指自然生长和人工培植并保持天然生长状态的花卉、苗木。

六、药材。是指自然生长和人工培植的药材。不包括中药材或中成药

生产企业经切、炒、烘、焙、熏、蒸、包装等等工序处理的加工品。

七、粮油作物。是指小麦、稻谷(含粳谷、籼谷、元谷),大豆、杂粮(含玉米、绿豆、赤豆、蚕豆、豌豆、荞麦、大麦、元麦、燕麦、高粱、小米、米仁)、鲜山芋、山芋干、花生果、花生仁、芝麻、菜籽、棉籽、葵花籽、蓖麻籽、棕榈籽、其他籽。

八、牲畜、禽、兽、昆虫、爬虫、两栖动物类

1、牛皮、猪皮、羊皮等动物的生皮;

2、牲畜、禽、兽毛,是指未经加工整理的动物毛和羽毛;

3、活禽、活畜、活虫、两栖动物,如生猪、菜牛、菜羊、牛蛙等等;

4、光禽和鲜蛋。光禽,是指农业生产者利用自身养殖的活禽宰杀、褪毛后未经分割的光禽;

5、动物自身或附属产生的产品,如:蚕茧、燕窝、鹿茸、牛黄、蜂乳、麝香、蛇毒、鲜奶等等;

6、除上述动物以外的其他陆生动物。

九、水产品

1、淡水产品。淡水产动物和植物的统称。

2、海水产品。海水产动物和植物的统称。

3、滩涂养殖产品。是利用滩涂养殖的各类动物和植物。

水产品类,包括农业生产者捕捞收获后连续进行简单冷冻、腌制和自然干制品。

十、林业产品

1、原木。是指将伐倒的乔木去其枝丫、梢头或削皮后,按照规定的

标准锯成的不同长度的木段。

2、原竹。是指将竹砍倒后,削去枝、梢、叶后的竹段。

3、原木、原竹下脚料。指原木、原竹砍伐后的树皮、树根、枝丫、灌木条、梢、叶等。

4、生漆、天然树脂。是漆树的分泌物,包括从野生漆树上收集的大木漆和从种植的漆树上收集的小木漆;

天然树脂,是指木本科植物的分泌物,包括松脂、虫胶、阿拉伯胶、古巴胶、黄耆树胶、丹麦胶、天然橡胶等等。

5、除上述以外的其他林业副产品。

十一、其他植物

1、棉花,是指未经加工整理的皮棉、棉短绒、籽棉;

2、麻,是指未经加工整理的生麻、宁麻;

3、柳条、席草、蔺草;

4、其他植物。

十二、上述第一条至第十一条所列农产品应包括种子、种苗、树苗、竹秧、种畜、种禽、种蛋、水产品的苗或种(秧)、食用菌的菌种、花籽等等。

2、农副产品(agricultural by-product)

农副产品是由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副产品,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产品,分为粮食、经济作物、竹木材、工业用油及漆胶、禽畜产品、蚕茧蚕丝、干鲜果、干鲜菜及调味品、药材、土副产品、水产品等若干大类,每个大类又分若干小类。

传统的农副产品一般是自产自销,没有品牌。但是近年来,一些农副产品生产者已经意识到品牌对产品的重要性,因此,这些生产者开始致力于为自己的农副产品树立品牌,务求以优良的品质和实惠的价格打入市场。使得自己在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中可以激流勇进。

农业与农副产品

农业是指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农副产品是指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水产业等产业进行初级加工形成的产品就是农副产品。

农副产品农副产品分类

农副产品植物类

植物类包括人工种植和天然生长的各种植物的初级产品。

⑴粮食

粮食是指各种主食食科植物果实的总称。本货物的征税范围包括小麦、稻谷、玉米、高粱、谷子和其他杂粮(如:大麦、燕麦等),以及经碾磨、脱壳等工艺加工后的粮食(如:面粉,米,玉米面、渣等)。

切面、饺子皮、馄饨皮、面皮、米粉等粮食复制品,也属于本货物的征税范围。

以粮食为原料加工的速冻食品、方便面、副食品和各种熟食品,不属于本货物的征税范围。

⑵蔬菜

蔬菜是指可作副食的草本、木本植物的总称。本货物的征税范围包括各种蔬菜、菌类植物和少数可作副食的木本植物。

经晾晒、冷藏、冷冻、包装、脱水等工序加工的蔬菜,腌菜、咸菜、酱菜和盐渍蔬菜等,也属于本货物的征税范围。

各种蔬菜罐头(罐头是指以金属罐、玻璃瓶和其他材料包装,经排气密封的各种食品)。

⑶烟叶

烟叶是指各种烟草的叶片和经过简单加工的叶片。本货物的征税范围包括晒烟叶、晾烟叶和初烤烟叶。

a.晒烟叶。是指利用太阳能露天晒制的烟叶。

b.晾烟叶。是指在晾房内自然干燥的烟叶。

c.初考烟叶。是指烟草种植者直接烤制的烟叶。不包括专业复烤厂烤制的复烤烟叶。

⑷茶叶

茶叶是指从茶树上采摘下来的鲜叶和嫩芽(即茶青),以及经吹干、揉拌、发酵、烘干等工序初制的茶。本货物的征税范围包括各种毛茶(如红毛茶、绿毛茶、乌龙毛茶、白毛茶、黑毛茶等)。

精制茶、边销茶及掺对各种药物的茶和茶饮料。

⑸园艺植物

园艺植物是指可供食用的果实,如水果、果干(如荔枝干、桂圆干、葡萄干等)、干果、果仁、果用瓜(如甜瓜、西瓜、哈密瓜等),以及

胡椒、花椒、大料、咖啡豆等。

经冷冻、冷藏、包装等工序加工的园艺植物,也属于本货物的征税范围。

各种水果罐头,果脯,蜜饯,炒制的果仁、坚果,碾磨后的园艺植物(如胡椒粉、花椒粉等。

⑹药用植物

药用植物是指用作中药原药的各种植物的根、茎、皮、叶、花、果实等。

利用上述药用植物加工制成的片、丝、块、段等中药饮片,也属于本货物的征税范围。

⑺油料植物

油料植物是指主要用作榨取油脂的各种植物的根、茎、叶、果实、花或者胚芽组织等初级产品,如菜子(包括芥菜子)、花生、大豆、葵花子、蓖麻子、芝麻子、胡麻子、茶子、桐子、橄榄仁、棕榈仁、棉籽等。

提取芳香油的芳香油料植物。

⑻纤维植物

纤维植物是指利用其纤维作纺织、造纸原料或者绳索的植物,如棉(包括籽棉、皮棉、絮棉)、大麻、黄麻、槿麻、苎麻、苘麻、亚麻、罗布麻、蕉麻、剑麻等。

棉短绒和麻纤维经脱胶后的精干(洗)麻。

⑼糖料植物

糖料植物是指主要用作制糖的各种植物,如甘蔗、甜菜等。

⑽林业产品

林业产品是指乔木、灌木和竹类植物,以及天然树脂、天然橡胶。a.原木。是指将砍伐倒的乔木去其枝芽、梢头或者皮的乔木、灌木,以及锯成一定长度的木段。

锯材不属于本货物的征税范围。

b.原竹。是指将砍倒的竹去其枝、梢或者叶的竹类植物,以及锯成一定长度的竹段。

c.天然树脂。是指木科植物的分泌物,包括生漆、树脂和树胶,如松脂、桃胶、樱胶、阿拉伯胶、古巴胶和天然橡胶(包括乳胶和干胶)等。

d.其他林业产品。是指除上述列举林业产品以外的其他各种林业产品,如竹笋、笋干、棕竹、棕榈衣、树枝、树叶、树皮、藤条等。

其他植物

其他植物是指除上述列举植物以外的其他各种人工种植和野生的植物,如树苗、花卉、植物种子、植物叶子、草、麦秸、豆类、薯类、藻类植物等。

干花、干草、薯干、干制的藻类植物,农业产品的下脚料等,也属于本货物的征税范围。

农副产品动物类

动物类包括人工养殖和天然生长的各种动物的初级产品。具体征税范围为:

①水产品

水产品是指人工放养和人工捕捞的鱼、虾、蟹、鳖、贝类、棘皮类、软体类、腔肠类、海兽类动物。本货物的征税范围包括鱼、虾、蟹、鳖、贝类、棘皮类、软体类、腔肠类、海兽类、鱼苗(卵)、虾苗、蟹苗、贝苗(秧),以及经冷冻、冷藏、盐渍等防腐处理和包装的水产品。

干制的鱼、虾、蟹、贝类、棘皮类、软体类、腔肠类,如干鱼、干虾、干虾仁、干贝等,以及未加工成工艺品的贝壳、珍珠,也属于本货物的征税范围。

熟制的水产品和各类水产品的罐头,不属于本货物的征税范围。

②畜牧产品

畜牧产品是指人工饲养、繁殖取得和捕获的各种畜禽。本货物的征税范围包括:

a.兽类、禽类和爬行类动物,如牛、马、猪、羊、鸡、鸭等。b.兽类、禽类和爬行类动物的肉产品,包括整块或者分割的鲜肉、冷藏或者冷冻肉、盐渍肉,兽类、禽类和爬行类动物的内脏、头、尾、蹄等组织。

各种兽类、禽类和爬行类动物的肉类生制品,如腊肉、腌肉、熏肉等,也属于本货物的征税范围。

各种肉类罐头、肉类熟制品,不属于本货物的征税范围。

c.蛋类产品。是指各种禽类动物和爬行类动物的卵,包括鲜蛋、冷藏蛋。

经加工的咸蛋、松花蛋、腌制的蛋等,也属于本货物的征税范围。各种蛋类的罐头不属于本货物的征税范围。

d.鲜奶。是指各种哺乳类动物的乳汁和经净化、杀菌等加工工序生产的乳汁。

用鲜奶加工的各种奶制品,如酸奶、奶酪、奶油等。

③动物皮张

动物皮张是指从各种动物(兽类、禽类和爬行类动物)身上直接剥取的,未经鞣制的生皮、生皮张。

将生皮、生皮张用清水、盐水或者防腐药水浸泡、刮里、脱毛、晒干或者熏干,未经鞣制的。

④动物毛绒

动物毛绒是指未经洗净的各种动物的毛发、绒发和羽毛。

洗净毛、洗净绒等。

⑤其他动物组织

其他动物组织是指上述列举以外的兽类、禽类、爬行类动物的其他组织,以及昆虫类动物。

a.蚕茧。包括鲜茧和干茧,以及蚕蛹。

b.天然蜂蜜。是指采集的未经加工的天然蜂蜜、鲜蜂王浆等。

c.动物树脂,如虫胶等。

d.其他动物组织,如动物骨、壳、兽角、动物血液、动物分泌物、蚕种等。

北京市农副产品购销合同书

合同编号: 北京市农副产品购销合同书 供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需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产品名称、品种、数量、金额、交售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质量标准、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验收方法及时间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检验及检疫单位、地点、方法、标准及费用负担________________ 五、交(提)货地点及运输方式和费用的负担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包装标准、包装物的供应和回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超欠幅度损耗及计算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给付定金的时间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结算方式及期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担保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十一、违约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十二、解决合同纠纷的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三、其他约定的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新版北京市农副产品销售合同范本

The contract is applicable to Party A and Party B in order to clarify their rights and obligations and ensure tha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both parties are not harmed. (合同范本)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2021新版北京市农副产品销售合 同范本

2021新版北京市农副产品销售合同范本说明:本合同书适用于甲乙双方为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经友好协商签署合同,保证权利双方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可用于实体印刷或电子存档(使用前请详细阅读条款)。 供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邮码: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职务:____________ 需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邮码: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职务:____________ 一、产品名称、品种、数量、金额、交售时间 二、质量标准、用途 三、验收办法及时间、地点 四、检验及检疫的单位、地点、方法、标准及费用负担 五、交(提)货地点及运输方式和费用负担 六、超欠幅度损耗及计算方法 七、包装标准、包装物的供应与回收和费用负担 八、结算方式及期限

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

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 摘要: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地相继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体系,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面积不断扩大,农产品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农产品质量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认识,并长期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就从农产品安全问题着手做简要分析概述。 关键词:农产品;安全隐患;问题;预防措施 一、常见农产品安全问题概述 1.思想认识问题。由于过去农民长期徘徊在温饱线上,生产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农产品数量而轻视质量,只关注“产量至上”,而忽视农产品品质的提升,没有把农产品安全提到应用的高度。同时由于长期管理上的分割,使从事加工的人员缺乏原料常识,从事生产的人员又缺乏加工知识,因此造成许多概念上的混乱,甚至许多粮食、水果、蔬菜、畜产品等都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名称,导致只注重眼前而不顾长远,不了解国内外市场形势,不了解其他国家的法律法规。出现农产品安全问题也就在所难免。 2.农药残留问题。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生物体、农产品(或食品)及环境中的微量农药,除农药本身外,也包括农药的有毒代谢物和杂质,是农药及其他相关物质的

总称。残存的农药残留数量称为残留量,以每千克样本中有多少毫克(mg/kg)表示。农药残留是施药后的必然现象,但如果超过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会产生对人畜不良影响或通过食物链对生态系中的生物造成毒害的风险。 3.大气污染的安全隐患。大气中的有害气体也是农产品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害气体中主要是工业生产排出的有毒废气,它的特点是流动性强、污染面大,对农产品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工业废气的污染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气体污染,如二氧化硫、氟化物、臭氧等,另一类是气溶胶污染,如粉尘、烟尘等固体粒子及烟雾等液体粒子,它们通过沉降或降水进入土壤,或直接进入农作物体内造成污染。 4.检测体系和能力问题。我国虽然也制定了不少农产品和食品标准,但无论是标准的制定还是实施,碰到的最大困难是对标准所规定的技术指标缺乏完善的检查体系和相应 的评价分析手段,在这个环节上出现的问题比较多。特别是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环节缺乏相应的检测设备,检验依据的标准数量不足、配套性差,监测工作尚未制度化,质检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农产品检测基本处于真空地带。 5.市场准入问题。农产品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农产品入市没有限制。零售终端也存在的问题,优质农产品与劣质农产品混同经营,价格等同现象普遍,不利于形成优质农产品的竞争力,也不符合价值基本规律。许

农产品供应链总结重点

1.供应链: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 开始,到中间产品的生产,再到最终产品的产出,最后由销售系统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此过程将供应商,经销商,零售商及最终用户连结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2.供应链的特征:复杂性,动态性,市场性,交叉性,增殖性。 3.供应链管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 并进行组织,协调和控制。 4.集成化供应链ISC:指供应链的所有成员给予共同的目标而造成的虚拟组织,组织内的 成员通过信息共享,资金和物资等方面的协调与合作,优化组织目标。 5.集成化供应链管理ISCM:对整个集成化供应链进行管理,及对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 客户和最终消费者之间的上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计划协调控制等,使其成一个无缝的过程,实现集成化供应链的整体目标。 6.传统供应链向供应链转变:功能管理向过程管理的转变;利润管理向盈利性管理的转变; 产品管理向顾客管理的转变;交易管理向关系管理转变;库存管理向信息管理转变。7.供应链的运作机制:指供应链成长过程体现在企业与市场竞争的成熟与发展之中,通过 供应链管理的合作机制,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自律机制等来实现满足客户需求,使客户满意以及留住客户等功能,从而实现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目标:社会目标,经济目标和环境目标的合一。 8.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总成本最小化,供应链总体效率最大化,供应链服务水平最优化。 9.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1)组成:供应链流程的一般定义;对应于这些流程的性 能指标基准;供应链的最佳实践的描述;选择供应链软件产品的信息。2)功能:提供一组识别和定义供应链业务流程的快速建模工具;提供一组评价供应链的工具;发布供应链的最佳实践和指标,可以作为改进供应链的目标;提供评价企业外部供应链性能的手段;实现最佳实践的软件工具。 10.供应链设计策略:在产品开发初期设计供应链的思想;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基 于成本核算的供应链设计策略;给予多代理的集成供应链设计思想与方法。功能型产品(低成本满足)—效率型供应链,创新型产品(快速满足市场需求)—反应型供应链11.电子商务对供应链总收入的影响:向客户提供直销;提供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利用的机 会;从多种源泉汇集信息;提供个体信息和产品定制服务;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实施弹性定价;提供差异化的价格和服务;便于资金的有效转移 12.电子商务对供应链成本的影响:简化供应链环节;减少产品搬运;推迟产品差异化直至 订单发出;利用设施集中降低成本;降低业务处理成本;通过信息共享降低成本 13.牛鞭效应:也成长鞭效应,指下游企业的需求信息在上游企业传递时发生放大现象,也 也称信息曲解现象。负面影响:生产成本增加;库存成本增加;导致制造商盲目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了整个供应链的运营成本。 14.供应链管理中的协作方法: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制定与目标相一致的激励措施;提 高信息准确性;采取有效的具体措施(有效地克服ISCM的障碍,降低牛鞭效应的影响,提高供应链中整体的利润) 15.快速反应QR:指物流企业面对多品种,小批量的买方市场,不是储备了产品,而是储备 各种要素,在用户提出要求时能以最快速度抽取要素,及时组装提供所需服务或产品16.QR实施条件:改变传统经营方式,企业经营意识和组织结构;开发和应用现代信息处理 技术;与供应链各方建立斩落合作伙伴关系;改变传统对企业商业信息保密的做法;供应方必须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商品成本 17.高效客户反映ECR:应用始于食品杂货分销系统,分销商和供应商为消除系统中不必要 的成本和费用,给客户带来更大效益而进行密切合作的一种供应链管理方法

食用菌生产与加工

食用菌生产与加工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种子生产与经营 学分数:2 任课教师:李敏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食用菌生产与加工是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的专业主干学科之一,它通过理论讲课和实验、实习完成教学内容。本课程从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形态与分类、生理生态、食用菌的消毒灭菌、菌种生产和栽培以及加工等知识的基础上,重点讲授菌种制作和选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商业化的常规和新品种栽培、病虫害防治、加工等技术,并对食用菌加工营销做了一定阐述。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1、了解食用菌的概念,掌握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形态特征以及我国食用菌行业发展的动态 2、掌握食用菌培养基的制作、灭菌以及菌种的接种,掌握液体食用菌加工技术。 3、了解不同品种的食用菌栽培技术。 4、了解食用菌主要虫害的症状及危害特点,掌握虫害防治技术,发现虫害能及时处理和防治;掌握代表品种保鲜与加工的工艺流程;能够按照工艺流程进行典型品种的保鲜与加工操作;能够熟练掌握食用菌盐渍、冷冻技术。 5、了解食用菌内销方略和外销方略的基本内容;了解基本的市场调研方法及调研程序,掌握市场营销产品、价格、销售渠道、促销宣传策略。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单元名称第一章食用菌概述 授课题目第一节食用菌概念第二节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意义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食用菌的概念和资源状况,人工栽培食用菌种类,栽培历史和目前产业状况;了解食用菌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掌握食用菌生物学效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意义。 教学方法 与手段启发式、讲授式课堂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重点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意义食用菌生物学转化率的概念

北京市农副产品销售合同范本

编号:CP-20213339 甲 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日 北京市农副产品销售合同范本 The parties to the contract have equal legal status, and neither party may impose its will on the other.

[标签:titlecontent] 供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邮码: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职务:____________ 需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邮码: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职务:____________ 一、产品名称、品种、数量、金额、交售时间 二、质量标准、用途 三、验收办法及时间、地点 四、检验及检疫的单位、地点、方法、标准及费用负担 五、交(提)货地点及运输方式和费用负担 六、超欠幅度损耗及计算方法 七、包装标准、包装物的供应与回收和费用负担 八、结算方式及期限 九、给付定金的数额、时间 十、如需提供担保,另立合同担保书,作为本合同附件

十一、违约责任 十二、解决合同纠纷的方式 十三、其他约定事项 十四、本合同于____年___月___日在___签订;有效期至____年___月___日 供方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章) 代表人:________ 开户银行:________ 帐号:____________ ____年__月__日 需方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章) 代表人:________ 开户银行:________ 帐号:____________ ____年__月__日

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一环,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随着农产品国内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特别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县委、政府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通过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初步建立了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大力实施“食品放心工程”,,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农产品“三品认证”,目前,我县已有11个农产品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品认证或产地认定;1个农产品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积极推行农产品标准化,完成了水稻、蔬菜和冰糖橙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标准等12项标准的制定,全县农产品实行标准化种植面积达19.8万亩。通过强化农产品三大体系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提高了我县重点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如**冰糖橙销往全国各地,并远销至国外,湘阴渡蔬菜生产基地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所生产的豆苗、韭菜花、奶白菜、介蓝等蔬菜,销往香港市场。**县于XX年被国家农业部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

我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虽然来势较好,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产品产地环境受到污染,生产条件堪忧 煤炭、金银冶炼作为我县的主导产业,对促进**经济腾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由于采矿和冶炼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废弃物,对周边农产品生产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由于农业生产环境一经破坏,其质量难以逆转,一年污染,十年受害,成为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祸根之一。根据近年来的农业生产环境例行监测数据,我县大部分乡镇都存在铅、锌、镉等重金属超标的现象,严重威胁着我县农产品质量的安全。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不畅 我县现在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部门有农业、蔬菜、工商、畜牧等部门,各部门分工不一,但职能却互有交叉,仅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已建成的就有三家。同时工商部门也专门配备了速效检测设备,机构重复人员增多,财政对检测经费投入有限,造成的直接后果一是资源不整合,

农副产品市场调研报告范文

市场调研报告范文 北京市工商局王纪平局长非常重视北京市农副产品市场的规范、发展及合理布局,关心百姓生活,要求市场处对北京市农副产品市场进行调研。 北京市农副产品市场调研报告 内容提要 第一部分:北京市农副产品市场现状和特点。简述北京市农副产品市场自1978年以来恢复、发展和规范的历程;目前市场构成、格局、设施档次方面新的变化;市场在当前农副产品流通体系中地位和作用以及市场立法和经管的情况。 第二部分:目前北京市农副产品市场存在的几大难点问题。提出并分析了农副产品市场在规划、布局、建设落实中的问题,着重就市民"隐性吃菜难"的问题;同时对经管中存在的商品渠道不清、市场与环境、交通的矛盾、市场经管体制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第三部分: 农副产品市场工作的设想和经管对策。在提高对农副产品市场的认识、加强领导;合理规划,科学布局,构建新的首都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加强市场经管,根据新时期特点探索新的市场监管模式

三个方面提出了设想和对策。 一、北京市农副产品市场现状和特点 (一)农副产品市场数量和交易规模经过10多年的大发展后进入稳定期。 1978年到1989年是北京市市场的恢复发展阶段。1978年底,北京市仅有集贸市场40个,而且只分布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首都的商品交易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国家工商局推广武汉汉正街市场经验,要求全国各地开放市场,开放商品,价格实行双轨制。经过10年的发展,到1990年全市各类市场的数量已增至730个。农副产品成交量13.7亿公斤,成交额20.3亿元。 1990年到1995年是市场的全面快速发展阶段。进入90年代,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原来的商业流通体系难以满足市民对农副产品的需求,政府为了解决市民的吃菜难问题,在全市统筹规划建设市场,加大了政府投资力度。特别在邓小平同志提出"三个有利于"规范后,掀起了市场建设的一个高潮。产地市场、大型集散市场多种类型市场全面发展,市场开办主体也呈现多元化趋势。到1995年全市总数达1125个,其中经营农副产品的综合或专业市场928个,达到历史峰值。 1995年至今,进入市场的规范发展阶段。1995年后,结合建设

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武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周永锋 一、农业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农业标准化是指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标准化原则,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 产后全过程,通过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和实施管理,促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经验迅速推广,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农产品的流通,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指导生产,引导消费,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以达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竞争力为目的一系列活动过程 二、农业标准化方法原理 农业标准化方法原理是在标准化原理基础上的发展和延伸,是指导农业标准制定及实施过程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具体有如下四个方面。 1.简化原理 具有同种功能的标准化对象,当多样性的发展规模超出可必要的范围时。即可消除其中多余 的、可替换的和低功能的环节,以保持其构成的精炼、合理,使总体功能最佳。 2.统一原理 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对农业标准化对象的形式、功能、或其他技术特性确定的一致性, 应与被取代的事物功能等效。 从农业现代标准化的角度来说,统一的实质是使对象的形式、功能(效用)或其他技术特性 具有一致性,并把这种一致性通过农业标准确定下来。 统一化的目的是消除由于不必要的过程多样化而造成的混乱,为农业生产的正常活动建立共 同遵循的秩序。 当然农业过程中还有一些事情不能统一的现象,如不同经纬度或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同一种作 物播种时间,就无法统一;同一作物的种植密度在适宜生长的环境中不同区域也无法统一。但这 并不能证明统一化原理的不适用。 3.协调原理

农业标准系统的功能有赖于每个标准本身的功能,以及每个相关标准之间相互协调和有机联系来保证。为使农业标准系统有效地发挥功能,必须使农业标准系统在相互因素的连接上保持一致,使农业标准内部因素与外部约束条件相适应,从而为农业标准系统的稳定创造最佳条件。 协调原理的主要应用方面: 农业标准内部系统之间的协调; 相关农业标准之间的协调; 农业标准系统之间的协调。 4.优化原理 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对农业标准体系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进行选择,设计或调整,使之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常用“优化”方法有:优选法;加权系数法;费用效果分析法;成本价格分析法;经济阙值分析法。 三、农业标准化遵循的原则 1.超前预防原则 农业标准化的对象要在依存主体的实际问题中选取,而且更应从潜在的问题中选取,以避免该对象非标准化而造成损失。 2.协商一致原则 农业标准化的成果应当建立在相关各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 3.统一有度原则 在一定范围、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对标准化对象的特性和特征做出统一规定,以便充分实现标准化的目的。 4.变动有序原则 农业标准应以其所处环境的变化,相应的新科学成果的出现,按规定的程序适时修订,以保证标准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5.互相兼容原则

探讨农产品供应链的构建

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论文题目:探讨农产品供应链的构建 系别:经济管理系 专业:物流管理 班级:11级物流管理班 学号: 20111244 姓名:徐珍珍

内容提要 农产品供应链是从提高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从社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出发。有利于降低交易和物流成本,提升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产业化和流通价值。保证农产品供应链的稳定和自身竞争能力,有助于整个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几年以前人们和企业大多是从局部或是部门的角度看待农产品的流通过程。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以及零售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人们开始考虑是否通过优化整个流通渠道来降低流通成本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问题。意识到这个问题后人们便针对我国传统农产品供应链模式的弊端,从整体来考虑农产品的流通提出了现代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的构想。农产品供应链,即是农产品从收购、加工、运输、分销等过程中,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控制,形成农户、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的功能网链。以信息为基础以渠道体系为核心,以组织体系为核心,以服务体系和安全体系为保障促进渠道体系强调渠道关系的联盟化与一体化,进而使农产品供应链系统的高效运作。打造基于质量安全的农产品供应链构建模式。 关键词 农产品;供应链;农产品质量;物流;效益

目录 前言 (1) 一、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现存的主要难点问题 (1) (一)生产者往往是家庭经营而非企业化运营 (1) (二)集约化、联盟化的渠道链条缺失,渠道成员间关系不稳定 (2) (三)农产品供应链各主体间信息流通不畅 (2) (四)农民被排斥在农产品供应链之外 (3) 二、农产品供应链构建加工企业有效运行对策实施研究 (3) (一)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的含义、功能及系统结构 (3) (二)构建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的途径 (3) (三)构建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系统协调模型与机制研究 (4) 三、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系统协调构建的特点 (4) (一)首先农产品供应链存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4) (二)农产品的精深加工能力不足 (5) (三)储运方式现代化水平低 (5) (四)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是农业发展进程中需要加强环节 (5) (五)参与者众多,结构复杂 (6) 四、农产品供应链物流金融模式的研究 (6) (一)农产品供应链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6) (二)农产品供应链物流金融模式的提出 (6) (三)农产品供应链物流金融模式的缺失成因分析 (7)

2017年中国食用菌产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2017年中国食用菌产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一、食用菌的定义及分类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 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达12万余种,能形成大型子实体或菌核组织的达6000 余种,可供食用的有2000余种,能大面积人工栽培的只有40~50种。食用菌在分类上属于菌物介真菌门,绝大多数属于担子菌亚门(如平菇、香菇),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如羊肚菌)。中国食用菌资源十分丰富,据卯晓岚(1988)统计,中国已知的食用菌约657种,它们分属于41个科、132个属,其中担子菌620种(占94.4%),子囊菌39种(占5.6%)。2000年统计中国的食用菌达938种,人工栽培的50余种。 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上述真菌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中。 二、全球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 1、全球产量持续较高增长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统计数据显示,全球食用菌的产量由2010的3025.6万吨增长至2016年的4795.6万吨,年复合增长率高达8%,始终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随着食用菌的价值陆续被发掘和认可,预计未来食用菌总产量还会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速。 2010-2017年全球食用菌产量统计

2、中国是产量增长最快的国家 中国是世界食用菌产量增长最快的国家,由1978年的5.8万吨增长至2016年的3596.7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18.4%,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自2005年总产量突破1200万吨以来,中国成为世界食用菌产量最大的国家,占比持续提升,目前已占全球总产量的75%左右。 2010-2017年中国食用菌产量统计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3、美国食用菌消费市场增长迅速 美国是食用菌消费大国,数据显示,美国食用菌市场规模由2011年的15.4亿美元增长至2016年的20.1亿美元,消费量也由2011年的44.3万吨增加到2016年的53.1万吨,增长迅速。 2011-2017年美国食用菌市场规模及其增长率

土壤环境污染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编号:AQ-Lw-02433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土壤环境污染对农产品质量的 影响 Effects of soi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n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土壤环境污染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备注: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是确保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安全生产文化之路。安全事故的发生, 除了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是其根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员工的自觉安全行为规范缺失、自我防范能力不强。 摘要:农业和农村环境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基 础和根本保证。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农业环境正面临 一系列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环境各个要素的污染都 会影响正常的农产品质量,主要通过分析土壤污染的原因、特点以及 与农产品质量关系,提出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积极研究土壤环境 污染的控制方法和控制技术;加强无污染生产资料的开发技术研究, 减轻土壤环境污染;走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减少污染的绿色农业 发展之路,确保粮食生产和农产品食用安全。 关键词:土壤污染;农产品质量;重金属;化肥;农药;绿色 农业 在农业现代化和集约化生产的今天,工业污染和城市垃圾大量 向农业环境转移,农业生产中长期大量不合理使用新型农用化学物 质,畜禽排泄物中兽用药物残留等的增加,使土壤污染逐年加剧,

直接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和农产品品质,而且专家指出,土壤污染造成有害物质在农作物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发各种疾病,最终危害人体健康。[1] 1土壤环境污染途径 1.1农药污染 中国农药施用量比发达国家高1倍,水稻过量施用达40%,棉花达50%,蔬菜和瓜果类作物较粮食作物高1-2倍。而农药的利用率只有10%-20%,比发达国家低10%-20%,残余部分直接对土壤造成污染,尤其是毒性大,难降解,高残留类农药,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超负荷连年使用农药,残留量远远超过土壤的自净和降解能力,导致土壤生产能力、调节、自净和载体功能受到严重损害。 1.2有机肥及废弃物污染 土壤中大量施入有机肥,特别是未经无害处理的有机肥,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毒有害微生物;河流、池塘的沉积物含有各种重金属、有毒有害有机物等作为有机肥,会污染土壤。近年来,畜禽粪便污染已远远超过工业污染,成为土壤重要的污染源[2]。工业排

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调研报告

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调研报告 一、前言(1000字左右) (一)调研背景分析 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生命工业,是行业门类多、产业链条长、市场化程度高、劳动密集的传统产业。2011年1-9月份,规模以上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业企业31461家,占同口径全国工业企业10.1%,从业人员644.91万人,占全国工业7.4%;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55541.50亿元,同比增长31.40%;实现利润3668.39亿元,同比增长34.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6792.55亿元,同比增长34.9%。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业是山东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特别是“十五”以来,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业快速发展,在提高全省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农业及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劳动就业、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2011-20一五年中国食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国投资咨询网)与此同时,市场对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人才的技术要求、素养要求有了重大变化,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对技术的需求和自身的可发展性要求越来越高。编写课题组于2011年10月28日至11月一八日在山东省内进行了调研。力图以此调查摸清实际,为《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编写提供一份研究和决策依

据。 (二)调研目的意义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群的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即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构建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具有山东特色和21实际特征的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新体系。通过调研了解山东省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人才需求现状、知识岗位对接情况、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教学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为《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编写提供一份研究和决策依据。 二、调研基本情况(3000字左右) (一)调研组织方法 以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启动我省中等职业学校部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编写工作的说明》为依据,全面有效的开展调研工作,通过对本省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企业(涉及农产品贮藏、农产品流通、水产加工、烘焙加工、肉食加工、饮料生产、果蔬加工等领域)、相关行业协会、高校、高职院校、中职学校、企业、农户和专业毕业生进行调研。 调研的基本方法 1.座谈法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标准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 《食品标准与法规》 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农产品保鲜与加工 编制单位:质量检验系 编制日期:2011年4月 质检系(部)制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 1、课程性质 为切实推行漯河食品职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出一批“高素质、技能型”的一大批优秀中职毕业生,通过对现有的国内外食品行业状况的分析,食品相关工作岗位的调研,确定开设《食品标准与法规》。 食品标准与法规是从事食品生产、加工、营销和贮存以及食品资源开发与利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食品工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保障。它是研究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与法治管理的科学,是食品科学与质量管理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学科。食品标准与法规是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的必修课。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的食品工业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凸显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重视,不得不解决的重大问题,我国的食品工业越来越需要食品标准与法规进行规范化的生产和管理,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保障。因此,食品标准与法规这门课程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食品标准与法规的前导课程是《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食品理化分析技术》、《食品工艺学》等。后续课程《食品质量与管理》、教学实习等,衔接合理,共同构成课程体系的有机整体。在掌握部分必要的化学基础和食品安全概论性知识后,通过本课程和《食品理化分析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学习掌握食品检验与质量控制的能力,并为后续的《食品质量与管理》提供具体内容支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1)掌握国内外食品标准与法规基本概念,食品标准与法规之间相互依存关系,掌握食品安全法、相关标准的地位与作用,熟悉法规、标准与市场经济和食品安全体系的关系,并学会制定食品标准和食品生产许可证、保健食品、新资源食品、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程序和体系文件编制。(2)掌握食品法规的发展趋势以及制定的程序,能够熟练掌

北京市农副产品销售合同范本

编号:_______________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北京市农副产品销售合同范本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供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职务____________需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职务____________一、产品名称、品种、数量、金额、交售时间二、质量标准、用途三、验收办法及时间、地点四、检验及检疫的单位、地点、方法、标准及费用负担五、交提货地点及运输方式和费用负担六、超欠幅度损耗及计算方法七、包装标准、包装物的供应与回收和费用负担八、结算方式及期限九、给付定金的数额、时间十、如需提供担保,另立合同担保书,作为本合同附件十一、违约责任十二、解决合同纠纷的方式十三、其他约定事项十四、本合同于____年___月___日在___签订;有效期至____年___月___日供方单位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章代表人________开户银行________帐号 ________________年__月__日需方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章代表人________开户银行________帐号________________年__月__日

关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文献综述

关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文献综述 内容提要:最近几年来,关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研究的文献层出不穷,从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模式研究到物联网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等多方面的研究。本文是将对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初步的综述性分析,并对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进展状况作一个基本的概括。 关键词:农产品、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 一、引言 近年来关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这个课题引起了理论界和企业界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特别是现在我国关于“三农”的问题仍然在温热期,有关供应链管理处置农产品的课题研究显得尤为迫切、重要。虽然,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农业却是相对落后的,为了把生产优势转化为农民增收优势,进一步推动农产品安全和绿色发展,发展地方特色农业、做强优势农产品品牌为推手,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促民增收。最近几年国家对农业的大力支持使得许多学者对农产品供应链起了研究兴趣,尤其是农产品成本问题。众多学者更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根据我国的社会背景对供应链管理在农产品研究。 二、我国近几年关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研究 1、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现状研究 在农业产业化农产品的经营中导入供应链管理逐渐成为具有意义而又热门的课题研究。在对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初步探索中,李岩、傅泽田和刘雪(2008)阐述了农产品供应链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指出了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面临的主要障碍有:农产品的生产到消费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跨越了一、二、三产业;产地分散,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流通环节薄弱;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严重存在信息不畅和时效性差的情况并提出了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发展多元化协调主体;提高农产品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实现供应链上信息有效传递,做好农产品物流管理的政策建议。王金河(2008)评述我国农产品流通式现状指出了农产品流通环节较多,流通效率低、农产品流通的信息渠道不畅通、产品的附加值低等问题。提出了农产品流通的新模式过程为:生产者——产地市场一一运销批发商一一销地市场一一零售商——消费者,并提出,农产品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应由批发市场来担任。王初建(2010)分析了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呈现出的现状交易成本高、流通过程总损失巨大、批发市场发育不完全、农贸市场无法保证农产品安全、物流处于无序状态、供应链的各结点之间信息流通不畅。贾瑞峰和商丽景(2013)我国农产品物流组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物流组织分散、物流组织普遍规模小、层次低和物流组织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并且数量大。 由上可知,我国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得相对落。因此,许多学者也针对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现今所存在的问题,做了相应的研究和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侯舒明

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质量标准体系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 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 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 呼图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二〇一三年六月

目录 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 专业课程标准 (30) 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30) 专业基础课程标准 (54) 专业拓展课程标准 (63) 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标准 (74) 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标准 (77)

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保鲜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专业代码:0125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农产品保鲜与加工等行业企业,从事农产品保鲜与加工等工作的实用型人才。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所需要的,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地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性技术人才,培养掌握从事农产品保鲜与加工所需要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新疆特色果蔬保鲜、农副产品加工、检验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操作冷库设备、焙烤、酿造等加工设备能力的技术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 表1:职业范围表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一)职业素养 1.基础能力 (1) 具有良好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 (2) 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3) 利用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和新知识的能力; 2.综合职业素质 (1) 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2) 吃苦耐劳的精神,敬业奉献精神; (3) 掌握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 具有创新理念,较强的团队合作交流能力; (5) 具有自主学习的自我可持续发展能力; 3.方法能力 (1)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2) 独立学习能力; (3) 获取新知识能力; (4)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决策能力; 4.社会能力 (1) 人际交往能力; (2) 公共关系处理能力; (3) 劳动组织能力;

2020版北京市农副产品销售合同范本

Restric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both parties to the contract, the termination of cooperation, and clear regulations on related businesses. (合同范本)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2020版北京市农副产品销售合同 范本

2020版北京市农副产品销售合同范本说明:本合同书适用于合同双方同意签署协议后,约束合同双方的履行责任,合作终止以及相关业务明确规定,如果需要,可以直接下载打印或用于电子存档。 供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邮码: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职务:____________ 需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邮码: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职务:____________ 一、产品名称、品种、数量、金额、交售时间 二、质量标准、用途 三、验收办法及时间、地点 四、检验及检疫的单位、地点、方法、标准及费用负担 五、交(提)货地点及运输方式和费用负担 六、超欠幅度损耗及计算方法 七、包装标准、包装物的供应与回收和费用负担 八、结算方式及期限

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课程

《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讲义 专题一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解读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及主要内容 1、农产品: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2、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即包括涉及人体健康、安全的质量要求,也包括涉及产品的营养成分、咳 二 基础。从中我们了解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目标和主要内容。这是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热点,也是今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重点。(一)、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 从2002年开始,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全过程的监管,有效改善和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力争用5年左右,基本实现食用农产品无公害生产,保障消费安全,质量安全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中等水平。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畜产品、水产品等鲜活农产品无化验室生产基地质量安全水平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2007年8月,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农业部牵头,会同国家发改委、公安部、商务部、海关部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环保总局等部门组成农产品整治组,集中开展农产品专项整治工作。扎实打进,实现了农产品专项整治各项任务。 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是将全国676个大中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100%纳入农业部门质量安全监测范围,政治监管与企业自检相结合的监测制定进一步完善。 三是基本解决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种植养殖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使用违禁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问题。 四是杜绝违规生产、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的行为。 推进”的发展思路,加快发展过程,树立品牌形象。 (二)、扶持性政策 从“十五”规划,2001年以来的历次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的中央1号文件到今年10月11日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的“十一五”规划,都明确提出要加快农业标准化。 (1)、完善标准体系 (2)、示范区建设 (3)、农业标准化技术培训与宣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