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内容: 新疆队在CBA中夺队史首冠。
课堂检测
新闻又称 消息 ,具有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 的 特点。
新闻的结构主要由 标题 、 导语 、 主体 三部分 构成。
课堂检测
本文是一篇 新闻特写(体裁),展示的是我们运动 员 吕伟 在第九届亚运会上,夺得女子10米高台跳水冠 军的比赛镜头。
文章既描写了运动员起跳、 腾空 、 入水 三个跳 水动作,又在最后一段以一个印度观众的惊讶 侧面 描 写,点出 爱国 主题。
这则新闻特写报道的是跳水姑娘吕伟在 新德里亚运会上赢得金牌的事。
课文写了哪些内容?着重抓住什么场 面来刻画的? 吕伟跳水之前的场面,吕伟跳水动作全过程,
吕伟跳水后的观众反应和裁判评分等情况。
课文抓住吕伟跳水动作来细致刻画的。
整体感知
本文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能不能 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叙的。
文体知识
定义
主要种类 事件特写 人物特写 场面特写 景物特写 工作特写 杂记性特写 写作特点
新闻特写
新闻特写是截取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在特定场合 中的“片段”“剖面”或者细节,做形象化的再
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
摄取与再现重大事件的关键性场面
再现人物的某种行为,绘声绘色,有强烈动感
新闻事件中精彩场面的再现 对于有特殊意义或有价值的罕见景物的描写
合作探究
第⑤段“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 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澎湃的激情。” 属于什么 描写?有什么作用?
侧面描写,用观众的反应侧面烘托吕伟跳水动作的 出色完美,技艺精湛,精彩绝伦。
“如梦初醒”写出了观众被吕伟的优美的跳水动作所 陶醉,沉浸在艺术享受之中;“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 声”,写出观众被吕伟的表演征服,用鼓掌和欢呼表达 澎湃的激情。这样的手法,把气氛推向高潮,也将体育 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主题凸显出来,让读者有一 种酣畅淋漓的精神享受。
拓展延伸 请给下列一则新闻拟写标题。
刘慈欣之后,郝景芳凭《北京折叠》再获雨果奖
网易科技讯8月21日消息 北京时间今天上午9 时,第74届雨果奖颁奖典礼在美国堪萨斯城举行, 雨果奖“中短篇小说奖”由现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 会项目主任郝景芳《北京折叠》强势摘得。这是继 2015年刘慈欣《三体》获奖之后,中国作家再一次 摘得雨果奖。在颁奖典礼现场,郝景芳说:“在 《北京折叠》这部小说中,我提出未来的一种可能 性,面对这自动化、技术进步、失业、经济停滞等 各方面问题,同时也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 展开身体优美的线条。
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吕伟在短时间内优 美自如地做完整套高难度动作,表现了她的技术高超。
品味语言
第④段“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 她已经又展开身体,笔直地象轻盈的箭,‘哧’地 插入碧波之中,几股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 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悄然不惊。”
第一部分( 1 ):吕伟站在10米高台,准备跳水。 第二部分(2-4 ):细致刻画吕伟起跳、腾空、入水的跳水动作。 第三部分(5-8 ):写了观众的反应和赞叹以及现场的气氛。
合作探究
开篇写白云、飞鸟以及观众的表情有 什么作用?
开篇用白云、飞鸟之动来衬托吕伟的 沉静之美;
以现场观众的表情烘托现场安静、肃 穆的气氛。
合作探究
吕伟跳水动作连贯流畅,全程只有1.7秒, 但作者却解说得十分清楚,这里使用了什 么样的写作技巧?
吕伟完成跳水动作只是瞬间的事,想要解 说清楚十分困难,所以,作者采用了动作分解 的写作技巧,把完整连贯的动作分解为起跳、 腾空、入水三个步骤逐一刻画,犹如慢镜头回 放,精彩地再现了跳水的全过程,让读者仿佛 亲眼目睹一般。
检查预习
读准字音
轻盈( yíng) 掠过( lüè )
由衷(zhōng) 翘首( qiáo)
屏息( bǐng) 一刹那( chà )
慷慨( kǎi ) 哧地( chī )
悄然( qiǎo) 眼花缭乱( liáo )
检查预习
记住重点词语
凌空 高高地在空中或高升到空中。
翘首: 抬起头来。
屏息: 暂时抑制呼吸。
以观众的眼花缭乱和反应迟钝来侧面衬托吕伟 动作的连贯,运用比喻和拟人的的修辞手法生动形 象地描绘出了她跳水动作的高超和动作的完美。
合作探究
本文采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效果?
①动静结合,对比烘托的写法。
充分展现了吕伟的沉着冷静,坚定自信。
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更有力地烘托了吕伟跳水动作的出色完美, 技艺精湛,精彩绝伦 ①点面结合。 既有对观众整体反应的描写,又有对个别观众 的采访节录。
酷似: 极像。
慷慨: 大方、不吝惜。
轻盈: 形容姿态、动作轻巧优美。
悄然 形容寂静无声。
由衷: 指衷心、发自内心的,不是假装的。 如梦初醒: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
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好明白过来。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要震聋了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这则新闻特写报道了一件什么事?
四字短语简介概括,使文章具有较强 的节奏感和典雅的美感,可谓以美写美, 相得益彰。
wk.baidu.com味语言
第②段“轻舒双臂,向上高举,只见吕 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
动作描写,“舒”“举”“蹬”“飞” 等动词有力地突出了吕伟动作的轻柔、优 美、舒展,充满了动态美。准确贴切、优 美传神。
品味语言
第②段“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 中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郭煌壁画中凌空 翔舞的“飞天”。
拓展延伸 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新闻的主要内容。
CCTV5 2017年4月7日报道 刚结束CBA总决赛, 新疆喀什古城117-109广东东莞银行,大比分4-0横 扫广东,夺得队史首座CBA总冠军奖杯!在多年CBA 历史中,新疆4次杀入总决赛却铩羽而归,但这次 冠军梦想终于实现!本场比赛上半场两队各打半节 好球,新疆领先4分!第三节新疆在布莱切和亚当 斯碾压实力的发挥,以及李根、周琦等国内球员表 现下领先12分!末节新疆国内球员发挥给力,新疆 4-0横扫广东夺队史首冠。
合作探究
主旨情感
这篇出神入化地人物特写,生动形 象地展现了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夺取桂冠 1.7秒中精彩的表现以及观众给予的由 衷赞美,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吕伟精彩表 演的赞美之情和为国争光的自豪之感, 表达作者对祖国热爱之情。
品味语言 找出文中的四字短语,体会其作用。
沉静自若,风度优雅,轻舒双臂……
口,要成为“新闻嘴”。要张开嘴,伸舌头去舔一舔,或把东西放进口 里嚼一嚼,看是什么味道,是甜,是咸,是苦,是辣,还是酸。
身,也不能偷懒。要注意感受现场的冷暖,要感受现场的风向、风力。 对有关东西,还要用手掂一掂,提一提,拉一拉,推一推,抱一抱;还 要用肩背一背,挑一挑,以感受东西的轻重。对于有关路程,还要迈开 双腿去丈量一下,看有多远。
新闻特写
“飞天”凌空
夏浩然 樊云芳
实用课件制作:臧文清
2019/8/16
新课导入
在运动领域,美国有篮球梦之队, 中国有跳水梦之队,当中国姑娘吕伟从 10米跳台纵身一跃,瞬间惊艳了全世界。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特写的文体特点。 2、把握吕伟表演“5136”的全过程,体会她跳 水动作的、飞动之美。 3、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充分发挥五官的作用去观察现场。
眼,要像一部摄像机。要把事件中主要人物的肖像摄下来,要把主要人 物的行动摄下来,要把能深化主题的细节摄下来,要把现场的景物摄下 来。
耳,要像一部录音机。要把主要人物的话原汁原味录下来,要把其他人 物的有意义的话录下来,要把现场物体发出的声音录下来。
鼻,要成为“新闻鼻”。要嗅一嗅现场空气的气味是否正常,若不正常, 要尽可能地感受出是个什么气味;要呼一呼空气中氧的含量是否正常, 若不正常,也要尽可能地体验出是个什么感觉。
课堂小结
这篇新闻特写,善于捕捉瞬间,落 笔集中突出一点,在一秒七的时间里, 记者层次鲜明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 天”画卷。文势有起有伏,动静相宜侧 面烘托,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 光的主题突显出来,不仅是一篇非常优 秀的人物特写,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 文,值得我们细细品鉴。
拓展延伸
怎样写好现场短新闻?
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吕伟比作凌 空翔舞的“飞天”,生动形象地写出吕伟形体优美、 动作轻盈,宛如天仙凌虚蹈空。
一个“托”在犹如“定格”,静静停留在空中, 写出了吕伟跳水时的从容不迫。
品味语言
第③段“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 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
动作描写,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吕伟 的技艺精湛。(动作的高难、疾速、惊险、完美、 震撼人心!)
同学们 再见!
合作探究
第⑥段写裁判的评分,第⑧段写印度观众的评价 有什么作用?
侧面烘托吕伟的表现十分精彩。
合作探究
文中照应标题“‘飞天’凌空”的是哪句话?作者拟 这个标题有什么好处?
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中托住 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郭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 “飞天”。
标题一方面新颖别致,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另一 方面,生动形象,女运动员跳水的优美动作,同敦 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那飘逸的身姿非常相 似,容易使读者开启联想的闸门,进入美的意境。
对于某一工作场面的生动再现 各种具有特写价值的新闻现场之生动再现 落笔集中,突出一点;浓淡相宜,真切再现;幽
默风趣,耐人寻味
背景介绍
本文是一篇新闻特写,发表 于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 由夏浩然,樊云芳采写。仅540多字的特写, 记者别具匠心地选用了百余个动词,堪称精 当运用动词的新闻经典。30多年了,今天再 来读它,依然觉得比赛像刚发生的一样,现 场动感十足,是那样的真切感人,它不仅让 我们了解了新闻而且具有美学价值,因此作 品被评为当年好新闻“一等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