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角的成年智力残疾人社会融合工作
社会工作在残疾人社会融合与权益保障中的作用与责任
社会工作在残疾人社会融合与权益保障中的作用与责任残疾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他们享有与其他公民相同的权益。
然而,由于身体或智力上的障碍,残疾人在实现自身权益、参与社会活动等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性职业,承担着推动残疾人社会融合并保障其权益的重要责任。
本文将探讨社会工作在残疾人社会融合与权益保障中的作用与责任。
一、社会工作的定义与职责社会工作是一种多学科综合应用的职业,旨在提升个人、群体和社区的福祉,促进社会公正和社会变革。
社会工作职业具有以下主要职责:1. 提供服务和支持:社会工作者通过为个人、家庭和群体提供咨询、心理支持、教育培训等服务,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优化生活。
2. 组织资源和行动:社会工作者协调社区资源,开展社区建设和发展项目,促进社区自我发展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3. 促进社会变革:社会工作者通过参与社会运动、政策制定和倡导活动,推动社会正义和消除社会不公。
二、社会工作在残疾人社会融合中的作用1. 提供个体化的支持和服务社会工作者根据残疾人的具体需求和情况,提供个体化的支持和服务。
他们通过个别辅导、家庭访问等方式,帮助残疾人面对心理困扰、解决生活问题,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
2. 促进残疾人的自我决策权和参与度社会工作者致力于提升残疾人的自主能力和参与度。
他们鼓励残疾人参与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促进残疾人在职业、教育、文化等领域的积极参与,推动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注和尊重。
3. 构建支持性网络和社区社会工作者努力构建残疾人友好的社区环境,为残疾人提供社交支持和资源共享的机会。
他们组织残疾人互助组织、社区活动等,促进残疾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积极的社会支持网络。
三、社会工作在残疾人权益保障中的责任1. 倡导公正和权益保障社会工作者应当倡导社会公正和残疾人权益保障。
他们通过参与社会运动、政策制定等方式,推动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出台,促进残疾人享有平等和非歧视的权益。
2. 提供法律援助和维权支持社会工作者在残疾人权益保障中起到了法律援助和维权支持的重要作用。
心理学视角的成年智力残疾人社会融合工作
中 国康 复理 论 与实 践 2 0 0 8年 5 第 1 月 4卷第 5期 C i JRe a i T e r rc ,Ma 0 8 V 1 4 hn h bl h o yP a t y 2 0 , o.1 ,No 5 .
・
专题 ・
心 理 学 视 角 的 成 年 智 力 残 疾 人 社 会 融 合 工 作
赵 立 芳 , 杨 , 宝 张 田
[ 要 ] 随着 社 会 残疾 观 的变 化 , 何 更 好地 帮助 智 力 残 疾 人 融入 正 常的 社 会 生 活 , 仅 仅 是特 殊 教 育 和 残 疾 人 康 复 事 业 的 热 摘 如 不
[ 键 词 ]社 会 融 合 工 作 ; 理 ; 力 残 疾 ; 复 ; 述 关 心 智 康 综
P rp cieo iia sc oo yo r cieo oil n lso fI tl cu l ia ldAd l rve ZHA0 — n es et f nc l y h lg fP a t f ca cu ino n el tal D sbe ut eiw) v Cl P c S I e y s( Li fa g,ZHANG Yn a g,Jj 『 AN o Ba .Ps c oo yDe a t n f C p tlNoma iest Bej n 0 0 9, h n y h lg p rme t a ia r lUn v ri o y, iig 1 0 8 C ia
Ab ta t As s ilviws o ia lt h nge sr c : oca e n d s bi y c a i d,ho t upp r nt le t a ds bld a w o s o ti e lc u l ia e dul s h a b nv v d i d n r t o t ey c n e i ole n or i a y s ca l e i otonl he h o cofs e ile c to n e biia i e vc y tm ,bu s he c c r fps c o il i s n f y t ott pi p ca du a in a d r ha l ton s r ie s s e t talo t on e n o y holgit. For o ss t m p ov m e to o ili cuso he i r e n fs ca n l in,ps c olgit h y h o s s s oul o i e a s s m e , i e v nto nd s pp tf it l c u ldia ld a d pr v d s e s nt ntr e in a u or or n el t a s b e — e du t tpe s n n oca up ori e es,a ea i ol y a ie ort o r m e houd b n l de lsa r o ala d s ils p tve lv l nd r ltve p i dve sf he g ve n c nts l e i c u d. Ke r s s i ncu i a tc p y h og it le t a ia lt ywo d : ocali lson pr c ie; s c ol y;n elc u ld s biiy; r ha iia i e b l ton; r v e t e iw
正常化理论视角下智障人士的社会融入探究——以贵阳市慧灵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例
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国有7050万户残疾人家庭,残疾人总计8296万人,其中智力残疾者为554万人,占残疾人总人数的6.68%,同1987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相比,我国残疾人总数呈上升趋势[1]。
智障人士遍布世界各地,受自身因素和外界环境影响,处于社会弱势地位,为智障人士提供适切的服务,是我国社会服务重要任务之一。
随着“去标签化”和“正常化”理念提出,智障人士自我需求和生活品质逐渐得到重视,社区化服务模式由此应运而生,其强调打破传统的封闭照顾模式,让智障人士享受与普通人同等的权利,全面参与到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
通过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学习,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同时,依托社区家庭帮助智障人士建立和发展与他人、家庭和邻居的良好关系,使智障人士真正融入社区,享受正常化的生活和应有的生活乐趣,不断向前推进智障人士的社会融入进程。
一、正常化理论应用于智障人士服务的研究正常化理论认为,智障人士有享受社会成果的权利,应当像普通人一样参与到社会建设中,强调智障人士应拥有平等的机会和正常化的生活环境。
徐方指出,开展弱智工作的首要问题是以何种视角看待弱智人,强调弱智工作的目标是正常化,将弱智人当作“人”来看待,他们应该被社会所接纳,在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尽可能做到“正常化”,其研究分析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总结出从生活融合、社会融合、生活节奏正常化、改变社会风气等十二个方面帮助弱智人正常化的具体措施[2]。
季蕾认为,正常化理念的基本含义是承认弱智人士是一个普通人,他们应享受与常人一样的权利,但在实际生活中,家长、老师、社会依旧秉持传统观点,认为智障人士并非“正常人”,其对正常化理念的理解存在偏差,智障人士的社会化进程“不正常”,导致智障人士不能真正融入社会生活[3]。
王慧立足于正常化理论对成年智障人士社区化模式开展研究,从生活节奏变化、地点分离、生命进程、性别交往、经济条件、设施水平等方面开展分析,主张智障人士应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像正常人一样拥有普通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通过正常化服务,促进智障人士正常生活[4]。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进一步做好智力残疾人工作的意见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进一步做好智力残疾人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公布日期】2007.06.26•【文号】残联发[2007]27号•【施行日期】2007.06.26•【效力等级】团体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进一步做好智力残疾人工作的意见(残联发〔2007〕27号二00七年六月二十六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残疾人联合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残疾人联合会,黑龙江农垦总局残疾人联合会:为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智力残疾人工作,改善智力残疾人状况,推进智力残疾人的社会融合,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智力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性(一)智力残疾人(以下简称智残人)是一个人数众多、特性突出、特别困难的群体。
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现有智残人554万,在1352万多重残疾人中,还有大约430万人伴随有智力残疾,近千万智残人涉及的家庭人口达3400多万人。
由于残疾的影响和外界的障碍,智残人在参与社会等许多方面普遍面临困难,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更多的帮助,也需要各级残联努力推动解决。
(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大举措,智残人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
35万智残儿童和一批成年智残人得到康复训练;培智学校发展到369所,普通学校附设智残儿童少年特教班1590个,在校的智残学生达到31万人;智残人就业人数增加,一些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部分人得到救济或供养;50多万人参加了特奥运动;通过开展预防,有效减少了智力残疾的发生。
(三)必须看到,在各类残疾人中,智残人的社会融合程度较低,总体状况相对较差。
智残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水平仍然不高;多数智残人得不到基本的康复服务,社会适应能力较弱;就业一直是难点问题,缺乏持久有效的支持性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参加率很低;对智残人的歧视和偏见依然存在;智残人工作相对比较薄弱,不少地方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以下简称智协)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人格心理学视角下的社会适应能力研究
人格心理学视角下的社会适应能力研究概述:社会适应能力是人类在社会环境中有效应对和适应的能力,对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具有重要影响。
人格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类个体差异的学科,对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本文将从人格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概念、影响因素以及提升途径。
一、社会适应能力的概念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有效解决问题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它不仅包括个体的社交技能,还涉及到情绪调节、自我认知和问题解决等多个方面。
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个体在社会中的交往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
二、人格特质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人格特质是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具有稳定的预测作用。
研究发现,某些人格特质与社会适应能力呈正相关,如外向性、宜人性和开放性等。
外向性的人更善于与他人交往,宜人性的人更具同理心和合作意识,开放性的人更具灵活性和创造力。
然而,人格特质并不是决定社会适应能力的唯一因素,其他因素如环境、经历和个体努力也起着重要作用。
三、环境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环境是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家庭环境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温暖、支持性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和情绪调节能力,而恶劣的家庭环境则可能导致社会适应能力的低下。
此外,学校、工作环境和社会文化也会对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产生影响。
四、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的途径1. 培养社交技能:学习积极的沟通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2. 情绪管理:学会认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有效应对压力和挫折。
3. 提高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认清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
4. 增强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灵活应对各种挑战。
5. 寻求支持:在困难时向他人寻求帮助和支持,建立支持网络。
结论:社会适应能力是人类在社会环境中有效应对和适应的能力,受到人格特质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群体的服务方法和技巧
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群体的服务方法和技巧一、引言残疾人群体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之一,他们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
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残疾人群体的服务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以更好地帮助他们融入社会、改善生活。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群体的服务方法和技巧。
二、了解残疾人群体的多样性和特殊需求1.了解残疾人的各种类型和程度(视力障碍、听力障碍、肢体障碍等),以及每种类型的特殊需求和挑战。
2.了解残疾人群体的多样性,包括芳龄、性别、种族、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以制定针对性服务计划。
三、制定个性化的服务计划1.根据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和个人目标,制定个性化的服务计划,确保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与残疾人及其家人密切合作,了解他们的意愿和期望,将其纳入服务计划的制定过程中。
四、建立支持性的社会网络1.协调各种社会资源,包括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的资源,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2.促进残疾人群体的自我支持和互助,建立残疾人社区和互助小组,提供情感支持和信息交流评台。
五、促进社会融合和参与1.推动社区和社会环境的无障碍改造,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场所参与社会活动。
2.鼓励残疾人参与各种社会组织和志愿活动,提升他们的社会参与度和归属感。
六、结语通过以上方法与技巧的介入,我们可以更好地帮助残疾人群体融入社会,在家庭和社会中获得尊重、理解和支持。
这不仅是社会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我们整个社会应该共同努力的目标。
只有让每个人都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和谐与包容的社会。
个人观点:作为社会工作者,我深知残疾人群体在服务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介入服务,以确保残疾人群体能够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我深信,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和共同关注,才能真正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量,让他们能够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一样,享受生活的快乐和幸福。
在文章中,我多次提及了“残疾人群体的服务方法和技巧”,并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全面的讨论,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这一重要的社会工作领域。
社会实践中的残疾人权益与社会融合
社会实践中的残疾人权益与社会融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残疾人的关注和关心也越来越多。
然而,在社会实践中,残疾人的权益和社会融合问题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和困境。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残疾人权益的保障和社会融合的推动。
首先,残疾人权益的保障是社会实践中的重要议题。
残疾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享有与其他人一样的基本权益。
然而,由于身体或智力上的障碍,残疾人在某些方面可能面临不公平待遇。
因此,社会应该加强对残疾人权益的保障,确保他们能够平等地参与社会活动和享受公共服务。
这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为残疾人创造一个平等、包容和友好的环境。
其次,社会融合是实现残疾人权益的重要途径。
社会融合意味着将残疾人纳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社会融合不仅仅是提供一些基本的便利设施,更是要打破对残疾人的偏见和歧视,让他们在教育、就业、文化娱乐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机会。
例如,在教育领域,学校应该为残疾学生提供适当的辅助设施和资源,确保他们能够接受与其他学生相同的教育。
在就业领域,企业应该为残疾人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
只有通过社会融合,残疾人才能真正融入社会,实现自身的发展和成长。
另外,残疾人权益和社会融合的推动也需要社会的共同参与。
除了政府和相关机构的努力外,每个人都应该为残疾人的权益和融合做出贡献。
这可以通过提高对残疾人的理解和尊重来实现。
我们应该摒弃对残疾人的偏见和歧视,给予他们与其他人一样的尊重和关爱。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和捐助机构,为残疾人提供帮助和支持。
通过共同参与,我们可以为残疾人的权益和社会融合做出积极的贡献。
最后,残疾人权益和社会融合的推动需要持续的努力和改进。
社会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不可避免,但我们不能因此放弃努力。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持续关注残疾人的权益和融合问题,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
同时,残疾人自身也应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争取自己的权益和机会。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目标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目标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目标残疾人是指身体、智力、精神或感官等方面存在长期障碍的人群。
在现代社会中,残疾人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例如就业、教育、交通、医疗等方面的问题。
为了帮助残疾人克服这些困难,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需要进行残疾人社会工作。
一、提供支持和服务残疾人社会工作的首要目标是为残疾人提供支持和服务。
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为残疾人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和困扰。
2. 为残疾人提供日常生活支持,例如卫生保健、饮食管理等。
3. 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支持,例如职业培训、就业咨询等。
4. 为残疾人提供教育支持,例如辅导学习技能、协助申请教育资源等。
5. 为残疾人提供交通支持,例如提供残疾人专用车辆、协助申请交通补贴等。
6. 为残疾人提供医疗支持,例如提供医疗设备、协助申请医疗保险等。
二、促进社会融合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促进残疾人的社会融合。
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公众对残疾人的认知和理解,消除歧视和偏见。
2. 为残疾人提供机会参与社区活动和文化活动,例如组织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
3. 帮助残疾人建立社交网络和友谊圈,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4. 鼓励企业和机构雇佣残疾人员工,提高他们的就业率和生活质量。
5. 帮助残疾人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为社区做出贡献并展示自己的才能。
三、促进政策制定除了直接为残疾人提供支持和服务以及促进社会融合,残疾人社会工作还应该促进政策制定,为残疾人争取更多的权益和福利。
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监督政府和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残疾人的权益和福利。
2. 参与政策制定过程,向政府提出建议和意见,为残疾人发声。
3. 建立残疾人组织和联盟,为残疾人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四、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最后一个目标是帮助残疾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帮助残疾人建立自信心和积极心态,充分发挥自身潜力。
新时代我国残疾人社会融合问题研究
新时代我国残疾人社会融合问题研究一、本文概述《新时代我国残疾人社会融合问题研究》一文旨在深入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残疾人社会融合的现状、挑战及应对策略。
文章首先概述了残疾人社会融合的基本概念,包括社会融合的定义、内涵及其对于残疾人群体的重要性。
随后,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残疾人社会融合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无障碍环境建设不足、残疾人就业难、教育机会不均等、社会参与度低等。
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合的对策建议。
这些对策涵盖了政策层面、社会层面以及个人层面,包括完善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法规、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促进残疾人就业和教育培训、提升残疾人社会参与能力等。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增进社会对残疾人问题的关注和理解,也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制定和实施残疾人社会融合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通过推动残疾人社会融合,我们可以更好地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更加包容和谐的社会。
二、文献综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明的不断进步,残疾人社会融合问题逐渐成为学术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国内研究方面,学者们主要关注残疾人社会融合的现状、影响因素和路径选择。
例如,(2019)通过对多个城市的残疾人进行调查,分析了残疾人社会融合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加强残疾人社会支持体系建设的建议。
(2020)则从政策层面出发,探讨了残疾人社会融合政策的演变及其效果评估,认为政策是推动残疾人社会融合的关键因素。
在国际研究方面,学者们更加注重跨文化和跨学科的视角。
(2018)在对比了不同国家残疾人社会融合的实践后,指出了各国在残疾人权益保障和社会融入方面的共性和差异,为我国的残疾人社会融合提供了国际经验。
(2021)则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残疾人社会融合过程中的心理适应和社会认同问题,提出了心理干预和支持的重要性。
当前学术界对于新时代我国残疾人社会融合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诸多不足和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社会互助与合作的心理学视角分析
社会互助与合作的心理学视角分析引言:社会互助与合作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不仅在个体层面对个体的发展和幸福有着积极的影响,也在整个社会的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社会互助与合作进行分析,探讨其背后的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
一、互助与合作的内在动机人类天生具备互助与合作的内在动机,这源于我们的社会性本能。
根据进化心理学的观点,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互助与合作的生存策略,这种策略有助于个体和群体的生存和繁衍。
互助与合作的内在动机在人类的基因中得到了传承,并在我们的行为中得以体现。
二、互助与合作的心理机制1. 利他主义心理:互助与合作的背后往往存在着利他主义心理。
利他主义心理指的是个体愿意为了他人的利益而放弃自身的利益,这种心理机制在互助与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互助与合作,个体能够获得社会认同感和满足感,这种满足感进一步促进了个体的幸福感和自我实现。
2. 社会认同心理:社会认同心理是互助与合作的重要心理基础。
个体倾向于与同一社会群体产生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会激发个体对群体的关心和支持。
在互助与合作中,个体通过与他人形成共同目标和价值观,进一步强化了社会认同心理,促进了互助与合作的发展。
三、互助与合作的影响因素1.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对互助与合作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一些文化强调合作和互助的价值观,鼓励个体为集体利益做出贡献,而另一些文化则更加强调个人竞争和自利。
社会文化的差异会影响个体对互助与合作的态度和行为,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互助与合作水平。
2. 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网络是互助与合作的重要保障。
个体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能够获得来自他人的支持和帮助,这种支持和帮助能够激发个体的互助与合作意愿。
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和健全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社会互助与合作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个体的发展和幸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互助与合作的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需要通过心理学的研究来深入探讨,以促进社会互助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残疾人就业与社会融合的措施
残疾人就业与社会融合的措施残疾人的就业和融入社会是一个社会进步和人权保障的重要方面。
为了促进残疾人就业和社会融合,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本文将从政策法规、就业培训、适度就业和社会支持等方面,探讨残疾人就业与社会融合的措施。
Ⅰ. 政策法规政策法规是残疾人就业与社会融合的基础。
各国纷纷制订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障残疾人的就业权益和融入社会的权利。
其中,法律禁止雇主歧视残疾人,要求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政府还设立相关基金,为残疾人提供补贴和奖励,鼓励雇佣残疾人员。
Ⅱ. 就业培训为了提高残疾人的就业竞争力,各国纷纷建立了残疾人就业培训体系。
这些培训项目旨在提升残疾人自身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使其具备在职场中胜任工作的能力。
培训项目包括职业技能培训、职场适应能力培养等,通过提升残疾人的就业竞争力,提高他们在职场中的融入程度。
Ⅲ. 适度就业残疾人的适度就业是指根据残疾人的身体状况和能力,合理安排他们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
适度就业要求雇主在雇佣残疾人员时,根据其身体状况和能力,进行合理的工作安排。
雇主可以通过合理调整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提供适当的工作岗位,以确保残疾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Ⅳ. 社会支持为了帮助残疾人充分融入社会,各国提供了多种社会支持服务。
这些服务包括康复辅助设备的提供、个人助理的配备、就业指导和咨询等。
社会支持的目的是帮助残疾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克服各种困难,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总结:残疾人就业与社会融合是建设包容性社会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各国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提供就业培训、推行适度就业和提供社会支持等措施,为残疾人的就业和融入社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这些措施,为残疾人的就业和社会融合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残疾人就业和社会融合的目标,让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残疾人的文化多样性与社会融合
放映反映残疾人生活和奋斗的电影作品,提 高社会对残疾人权益的关注和尊重。
05
未来的展望与建议
持续的政策改革与完善
01
制定更加细致的残疾人权益 保障政策,确保残疾人能够 平等地享受各项社会福利和
公共服务。
02
加强对残疾人就业、教育、 医疗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提 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就业
机会。
02
社会融合的挑战与机遇
残疾人面临的挑战
就业困难
由于身体或智力上的障碍,残疾人往往 在就业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难以找到 合适的工作。
交通不便
公共交通设施的不完善和无障碍设施的 缺乏,使得残疾人出行困难。
社交障碍
社会对残疾人的偏见和歧视,导致残疾 人难以融入社交圈子。
心理压力
由于身体上的差异和社会的偏见,残疾 人容易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残疾人的文化多样性与社会 融合
汇报人:可编辑
汇报时间:2024-01-03
目录
• 残疾人的文化多样性 • 社会融合的挑战与机遇 • 促进残疾人的文化与社会融合的策略 • 成功的社会融合案例 • 未来的展望与建议
01
残疾人的文化多样性
定义与特性
01
02
定义
特性
残疾人的文化多样性指的是不同残疾人群体的独特文化、传统、价值 观和生活方式。
在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中建设无障碍设施 ,方便残疾人出行和参与社会活动。
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节日庆典,展示残疾 人的才艺和创造力,促进社会对残疾人的 认同和尊重。
残疾人的社会影响力人物
残奥会冠军
通过在残奥会等国际赛事中取得 优异成绩,残疾运动员成为国家 荣誉的代表,激励更多残疾人积 极向上。
残疾人社会融合推动残疾人社会融合实现平等参与
残疾人社会融合推动残疾人社会融合实现平等参与残疾人是社会中的一群特殊人群,由于身体或智力上的障碍,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平等权益的关注,残疾人社会融合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话题。
残疾人社会融合旨在通过适应性政策和实际行动,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实现他们自我价值的发掘和实现。
本文将探讨残疾人社会融合的重要性以及推动残疾人社会融合实现平等参与的关键因素。
1. 残疾人社会融合的重要性残疾人社会融合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目标,它旨在构建一个以平等和包容为核心价值观的社会。
这一目标的实现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首先,残疾人社会融合有助于消除歧视和偏见。
通过促进残疾人的平等参与,社会可以打破对残疾人的负面刻板印象和歧视观念,推动全社会对残疾人的认知变革。
这使得社会更加包容和多元,为每个人提供平等机会。
其次,残疾人社会融合促进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残疾人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拥有与其他人不同的特殊技能和经验。
通过充分发挥残疾人的潜力,社会可以实现资源的多元化利用,推动创新和发展。
最后,残疾人社会融合实现了人权的基本原则。
残疾人也是享有平等权益的公民。
通过推动残疾人社会融合,社会可以保障每个人的基本人权,使残疾人能够自主决策和参与各类社会活动。
2. 推动残疾人社会融合实现平等参与的关键因素要实现残疾人社会融合的目标,需要关注以下关键因素:政策支持:必要的政策和法规是推动残疾人社会融合的基础。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制定和完善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政策和法规,包括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持措施。
教育机会:教育是推动残疾人社会融合的关键环节。
社会应提供包容和适应性的教育机会,使残疾人能够接受与他们需要和期望的教育水平相匹配的教育。
此外,需要加强社会对残疾人特殊教育的支持,为他们提供适应性教育资源。
职业机会:就业是残疾人社会融合的重要方面。
社会应该积极创造包容性的就业环境,提供就业机会和培训支持,使残疾人能够参与到正常的工作环境中,并发挥他们的才能。
社会工作对残疾人群体的支持与融合
社会工作对残疾人群体的支持与融合残疾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需要特殊的支持和关怀。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门服务于社会弱势群体的行业,在支持残疾人融入社会、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社会工作在支持残疾人群体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取得的成就。
一、残疾人的特殊需求残疾人由于身体、智力或心理方面的障碍,通常面临许多特殊需求。
他们可能需要适应生活环境、掌握日常技能、寻求就业机会、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支持。
社会工作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促进他们的融合和发展。
二、社会工作在残疾人群体中的作用1. 个案管理:社会工作者通过深入了解残疾人的需求和困难,为每个残疾人制定个性化的服务计划。
他们提供心理支持、社交技巧培训、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等服务,帮助残疾人提高自理能力,增强他们的独立性。
2. 就业支持:社会工作者协助残疾人寻找就业机会,并提供适当的培训和辅导。
他们与雇主沟通,争取残疾人的工作权益和合理的工作环境。
通过这种方式,社会工作能够帮助残疾人实现经济独立,更好地融入社会。
3. 社区参与:社会工作者鼓励残疾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互助意识。
他们组织各种社交活动,帮助残疾人与他人建立联系,打破社会孤立感。
同时,社会工作也致力于提升社区对残疾人的了解和认同,促进社会的包容性。
4. 倡导和政策推进:社会工作者代表残疾人群体提出诉求,倡导政府和社会对残疾人权益的保护。
他们参与制定和推进相关政策,争取更多资源用于残疾人的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
通过倡导和政策推进,社会工作能够为残疾人争取更多的机会和福利。
三、社会工作在支持残疾人融合方面取得的成就通过社会工作的努力,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得到了支持和帮助,他们的融合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1. 提高生活质量:社会工作者通过提供康复、心理、就业等方面的支持,帮助残疾人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许多残疾人成功地适应了生活环境,掌握了自理技能,实现了独立生活。
社会工作论文:“社志联动”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合的现状
社会工作论文:“社志联动”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合的现状摘要: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
我国8500万残疾人正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许多令人敬佩的事迹。
此外,在社会层面探索残疾人事业发展道路、提升残疾人社会融合程度、鼓励残疾人实现人生价值是建设包容性社会的内在要求。
本文对志愿服务、社会工作及社会融合概念进行了界定,列出了当前我国现有的三种社会工作与大学学生志愿服务联动模式,就“社志联动”模式对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合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并从多方面提出了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合的建议。
关键词:志愿服务;社会工作;社会融合;残疾人;1 引言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社区建立起了“社工+志愿者”的联动模式,结合专业社工的职业性带领志愿者队伍,充分利用了社工与志愿者之间的人力、专业资源。
一方面,志愿服务为社会工作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及丰富的人力资源;但另一方面,志愿服务作为一种自愿行为,缺乏组织性和专业性,在服务的过程中也易出现服务质量不高、服务缺乏特色、志愿者流失率增加、志愿者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服务缺乏长期性和常态化等问题,这些均不利于志愿服务朝着专业化、组织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也不利于其回应社会服务的需求[1].而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在专业化、职业化助人理念和方法指导下的职业,其理念和原则能够转变志愿者的思路,且专业化助人方法能够在发掘服务对象需求、设计服务方案以及志愿者的评估激励等环节中为志愿者提供指导,将有利于志愿服务的科学可持续性发展,同时也将助力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2 核心概念界定2.1 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2].2.2 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指秉持利他主义价值观,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专业方法,帮助有需要的困难群体解决其生活困境问题,协助个人及其社会环境更好地相互适应的职业活动[3].2.3 社会融合社会融合是指胜任工作、扮演社会角色、履行社会义务、发挥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功能的能力。
残疾人社会融合
残疾人社会融合社会融合是指将所有群体无障碍地融入社会中,使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和权益。
在残疾人社会融合的背景下,社会为残疾人创造了无障碍环境和平等机会,帮助他们克服身体上的障碍,实现全面的参与和发展。
残疾人的社会融合对于建立一个公正、包容和友善的社会至关重要。
然而,仍然存在着一些现实的挑战和问题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
首先,残疾人在教育领域的社会融合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教育机构应该提供适当的资源和支持,以确保残疾学生能够获得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
这可能包括改造校园设施以适应残疾学生的需要,提供特殊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材料,以及培训专业教师和辅导员。
其次,就业机会的公平性和可持续发展也是残疾人社会融合的关键问题。
雇主和企业应该积极促进包容性就业,并提供适应残疾人需求的工作机会。
政府可以通过采取经济激励措施,鼓励企业雇佣残疾人,同时提供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以帮助他们实现自给自足和生活的独立性。
此外,残疾人社会融合还需要关注社会环境的适应性。
公共设施、交通工具、街道和建筑物应该具备无障碍设计的标准,以方便残疾人的日常生活。
这包括安装升降机、坡道,改造洗手间和电梯,以及提供使用工具和辅助设备的便利。
在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合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社会意识的提高和信息传播。
通过各种形式的媒体和社交平台,倡导包容性和平等的价值观,鼓励公众对残疾人的正面认知和尊重。
同时,要加强对残疾人权益的宣传和保护,以扭转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
总之,残疾人社会融合是一个多方参与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教育机构和社会大众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无障碍环境和平等机会的创造,才能实现残疾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生活。
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倾听残疾人的需求和声音,共同构建一个平等、包容和友善的社会。
残疾人社会融合机制研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残疾人社会融合机制研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在如今的社会中,残疾人在获得社会公平和平等的机会上,仍然面临各种各样的障碍。
社会融合是指通过消除障碍,使残疾人和非残疾人在社会中享受同等权利和机会。
本文将通过对残疾人社会融合机制的研究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如何实现残疾人的社会融合。
一、残疾人社会融合机制的研究1.生态学模型生态学模型是研究残疾人社会融合机制的重要工具。
该模型采用生态系统理论,认为残疾人的融入不只在个人行为中,而且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
因此,社会融合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交互作用的过程。
残疾人的融入需要一个支持性的生态环境,比如法律保护、政策支持、社会文化认同等。
2.社会化模型社会化模型认为人类行为是通过社会学习而来的,包括社会接受、行为表现和社会反馈。
因此,组织社会资源,为残疾人创造适合他们生活的条件,通过教育、训练和就业,提升他们的技能和能力,是社会融合的关键。
3.生命历程模型生命周期模型探讨了残疾人在不同生命阶段的社会融入状况。
研究发现,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残疾人获得的教育和生活资源比较有限。
在成年之后,残疾人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机会大幅降低。
因此,需要在不同的生命阶段为残疾人提供不同的支持,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二、影响残疾人社会融合的因素1.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和职业技能是影响残疾人社会融合程度的重要因素。
公共教育系统应该为残疾人提供适当的服务,包括特殊教育和培训课程。
此外,人力资源部门也应该为残疾人提供职业培训和适当的工作环境。
2.医疗和健康状况医疗和健康状况对残疾人的社会融合也产生影响。
因此,为残疾人提供适当的医疗和健康照顾十分必要。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制定政策,提供相关服务,以便残疾人得到必要的医疗帮助和社会支持。
3.社交途径和文化认同社交途径和文化认同是影响残疾人社会融合的因素。
社交途径可以通过社会组织、志愿者团体等方式来提高,而文化认同可以通过家庭和社会环境传递。
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来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合,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社会交往机会和文化认同。
残疾人社会工作
残疾人社会工作在我们的社会中,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由于身体或精神上的障碍,在生活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这个群体就是残疾人。
残疾人社会工作,作为一门致力于帮助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提升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融合的专业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残疾人面临的困境是多方面的。
首先,身体上的残疾往往限制了他们的行动能力,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自理,如出行、购物、就医等。
其次,心理上的压力也不容忽视。
由于自身的残疾,他们可能会感到自卑、孤独、焦虑,甚至产生抑郁情绪。
再者,就业问题是残疾人面临的一大难题。
许多用人单位对残疾人存在偏见,导致残疾人就业机会稀少,经济来源不稳定。
此外,社会环境的障碍,如无障碍设施不完善、公众对残疾人的误解和歧视等,也给残疾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目标就是要帮助残疾人克服这些困难,实现自身的价值,融入社会。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社会工作者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
首先,要进行需求评估。
了解残疾人的具体情况,包括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家庭环境、社会支持等方面,从而为制定个性化的服务方案提供依据。
在评估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以尊重和关爱的态度与残疾人及其家庭进行沟通,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
其次,提供康复服务是关键。
这包括身体康复和心理康复两个方面。
身体康复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协助残疾人联系康复机构,获取康复训练和辅助器具,帮助他们提高身体机能。
心理康复方面,则需要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支持小组等方式,帮助残疾人树立自信,克服心理障碍。
教育和培训也是残疾人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
社会工作者可以为残疾人提供文化知识、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例如,为视力残疾的人提供盲文学习,为肢体残疾的人开展计算机技能培训等。
通过教育和培训,让残疾人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劳动,实现经济独立。
促进就业是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
社会工作者要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协调,宣传残疾人就业的政策和法规,消除用人单位对残疾人的偏见。
积极心理学在残疾人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积极心理学在残疾人社会工作中的运用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残疾人社会工作也被人们所广泛关注,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残疾人社会工作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
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能够注重残疾人社会工作中的问题,运用积极心理学对残疾人工作进行创新,挖掘残疾人的积极因素,充分考虑到他们所面临的社会环境以及人格品质等方面的问题,以便能够满足残疾人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残疾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引言:残疾人社会工作对社会来说是很重要的,主要是在社会工作中运用专业的方法和技巧来帮助残疾人,补偿自身的不足,以便让他们能够在生活中克服各种障碍,让他们能够很好地进行社会活动。
对于此可以将积极心理学运用在残疾人社会工作当中,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在能力,以便能够促进他们的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利用积极心理学来帮助残疾人克服心理障碍,运用积极心理学来让残疾人更加自信,让他们能够找到自身的优点以此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让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困境1.1缺乏专业社会人才对于残疾人社会工作事业来说,缺乏相应的专业人员以及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比较低,这也就制约了整个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
对于这方面来说,应当加强人才的建设,让人才建设和社会工作相结合,形成整一的社会工作专业体。
根据目前情况看,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体系还不完善,仍然需要相关工作者继续建设和完善。
纵观全国的各大相关企业,开展社会工作的专业比较少,部分高校仅仅是开设了残疾人社会工作方面的内容,这也就导致了残疾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比较匮乏,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专业人员能力不强,限制残疾人事业的整体发展。
1.2问题视角的惯性影响问题视角对人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基于一个人看待问题的思维角度上,通过不同角度和视角来看待问题就会起到不同的作用,因此问题视角对于残疾人社会工作来说是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模式是基于问题为核心的,整个过程中就是强调人们应当关注残疾人,这样才能够在他们的工作中很好的去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建立健全一套残疾人服务体系。
残疾人心理服务活动方案
残疾人心理服务活动方案残疾人心理服务活动是一项关注残疾人心理健康、促进其社会融合和自我发展的重要工作。
下面是一个1200字的残疾人心理服务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残疾人心理服务-自强不息,共建美好世界一、活动目标:1. 提升残疾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2. 帮助残疾人充分发现和挖掘自己的潜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3. 加强残疾人间的交流与互助,促进他们的社会融合和自我发展;4. 增强社会对残疾人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支持。
二、活动内容:1. 知识普及:a) 开展残疾人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提醒残疾人和他们的家庭关注和维护心理健康;b)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残疾人了解与接受自身状况,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c) 发放心理健康手册和宣传资料,帮助残疾人深入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
2. 心理咨询服务:a) 开设心理咨询热线,为残疾人提供随时随地的咨询支持;b) 设立心理咨询站点,定期组织心理咨询师为残疾人提供个体或小组咨询服务;c) 开展在线咨询活动,利用互联网平台为残疾人提供便捷的心理咨询服务。
3. 动态交流:a) 组织残疾人座谈会,鼓励他们分享心理成长的故事和经验;b) 开展主题讨论,邀请心理学专家和相关领域人士与残疾人一起探讨心理问题和解决方法;c) 进行问题解答活动,根据残疾人的需求和关注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解答和帮助。
4. 心理护理:a) 制定个别化的心理护理方案,包括积极情绪引导、压力管理、心理放松、情感疏导等;b) 培训残疾人的家庭成员和护理人员,帮助其了解残疾人的心理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支持;c) 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残疾人的心理问题。
5. 活动评估与总结:a) 定期评估活动的效果和成果,根据残疾人的反馈意见和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b) 定期召开活动总结会议,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下一阶段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活动时间:连续开展,每周至少2次活动地点:社区、残疾人福利机构、教育培训机构等四、活动推广:1. 制作推广海报和宣传单,张贴在社区、机构和学校等公共场所;2. 利用媒体资源,发布宣传报道和新闻稿,提升活动知名度和参与度;3. 发布宣传视频和图片,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推广;4. 利用定向推广,向残疾人和其家庭成员推送活动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心理学视角的成年智力残疾人社会融合工作赵立芳1,张杨2,田宝1[摘要]随着社会残疾观的变化,如何更好地帮助智力残疾人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不仅仅是特殊教育和残疾人康复事业的热点问题,同样也是心理学家关心的问题之一。
为了促进智力残疾人的社会融合,心理学家应该从个体和社会支持系统两个水平为智力残疾人的提供评估、干预和支持,并提出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社会融合工作;心理;智力残疾;康复;综述Perspective of Clinical Psychology of Practice of Social I nclusion of I ntellectu ally Disabled Adults(review)Z HA O L i2f ang,Z HA N G Yang,T IA N B ao.Psycholog y Department of Capital N ormal Universit y,B ei j ing100089,ChinaAbstract:As social views on disability changed,how to support intellectual disabled adult so they can be involved in ordinary social life is not only the hot topic of special educ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service system,but also the concern of psychologists.For the improvement of social inclusion,psychologists should provide assessment,intervention and support for intellectual disabled a2 dults at personal and social supportive levels,and relative policy advices for the government should be included.K ey w ords:social inclusion practice;psychology disability;rehabilitation;review[中图分类号] R49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29771(2008)0520404203[本文著录格式] 赵立芳,张杨,田宝.心理学视角的成年智力残疾人社会融合工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5): 404—406.近年来,随着特殊教育界提出“正常化”的理念,人们对残疾的认识由以往的视残疾为病患、需要医疗和救济的纯医疗模式逐渐转变为一个以权利为本、关注潜能和消除障碍的社会模式[1]。
这种转变趋势标志着智力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改革,即要采取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方式,进一步消除阻碍智力残疾人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和发展的障碍[2],这也正是社会融合的工作方针和根本目的。
目前,国内成年智力残疾人社会融合工作的主要困难体现在生活和就业两方面,具体表现为教育水平偏低,缺乏康复训练,社会生活适应能力较弱;社会支持相对比较薄弱,就业机会少,缺乏持久有效的支持性就业服务,社会对智残人的歧视和偏见依然存在,不少地方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智力残疾人及其亲属的生活和工作,而且影响到了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心理学家在智力残疾人的社会融合过程中应该如何发挥自己的效用呢?本文从个体与社会支持系统两个水平,列举了国内外心理学家在智力残疾人社会融合领域的关键性研究结论和操作建议,希望能够带来一些启迪,以促进智力残疾人社会融合的顺利进行。
1个体化支持1.1能力评估 根据美国智力落后协会(AAMR)对智力残疾的定义,智力残疾是一种障碍,特征是智力功能以及适应行为两方面有显著的限制,表现在概念、社会和实践适应技能方作者单位:1.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系,北京市100089;2.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河北秦皇岛市066000。
作者简介:赵立芳(19812),女,山西霍州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智力残疾、动机与情绪、人力资源管理、沟通。
通讯作者:田宝。
面[2]。
据此,社会融合工作的第一步需要心理学家对智力残疾人的智力水平和适应行为水平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他们所需要的支持程度,并制订相关的康复计划和职业规划。
智力评估通常以智商作为衡量指标,个体标准化智力测验得分在75或70以下则表明智力水平明显低于平均水平[3],并往往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损伤,计算、推理、注意力、记忆力和方向定位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功能丧失。
适应性行为的评估关键在于确定智力残疾人的困难行为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建议可行的解决方法[4],主要包括自理和家庭生活行为、活动、理解和交流能力、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以及教育、就业和社会活动的评估。
评估工作不能脱离文化和社会环境独立进行,需要考虑文化多元性带来的差异性,并兼顾个体多样性和独特反应。
评估过程要遵守非歧视性评估原则,即以生活和就业安置为目的的评估不得带有任何文化偏见,并且遵守正当程序原则和家长参与原则。
关于评估工具的使用,心理学家可能无法做到事必躬亲,所以一定要把标准化测验控制在合格的使用者手里。
在培训测验使用者时,应该让他们了解系统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能够对自己的工作后果负责,同时认识到测验的局限性,并对测验结果保密。
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智力功能障碍并不属于智力残疾,需要在评估中加以区分,它们分别是学习障碍、脑损伤、孤独症和老年痴呆症。
1.2职业匹配 在对智力残疾人的就业安置过程中,心理学家首先对各种工作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和相关社会技能进行工作分析,然后根据智力残疾人的工作能力和个人偏好进行工作匹配,根据二者之间的匹配性来帮助智力残疾人找到合适的工作。
当为智障者找到合适的工作后,进行相应的工作培训,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保证智障者保持良好的工作表现。
大量研究数据显示,智力残疾人在求职和稳定工作这两方面存在不同的类型。
在美国,年龄18~49岁,智商(IQ)50~75分,身体健康,情绪稳定的男性智力残疾人往往更有可能找到工作。
一些职务因素也能够预测智障者的工作成效,稳定工作3年以上的智障员工集中在特定的工作部门,例如饮食服务业和制造业[5]。
女性智障者往往在工作种类和收入方面处于劣势,并且更有可能会被分配到那些历来具有性别色彩的女性岗位上。
1.3以人为本规划的制定 智力残疾人的社会融合工作必须遵从以人为本规划的方针。
虽然根据对象和环境的差异会选择不同的方法、策略和技术,但本质都是相似的,即以智力残疾人为核心,关注他的兴趣、天赋、能力和需要,根据智力残疾人所决定的理想结果来建立一个支持性的圈子[6]。
评估依然是计划制定的第一步,涉及到个体智力、适应性行为水平、工作适应性等方面。
实质上它就是一个收集信息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引导具有结构效度和社会性效用的干预措施的设计与执行。
评估结果应当为计划制定阶段所用。
朋友、家人和专业工作人员需要一起根据智力残疾者的个人表现共同商定并建立支持性计划。
需要强调的是,以人文本规划是围绕智力残疾人本人进行个体化构造,绝不是让他们去匹配种种备选方案。
在许多方面,这个过程与非智力残疾人的生涯指导和人生规划无异,宗旨都是根据兴趣和优势指导职业和人生选择。
规划制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种种问题:对于那些难以沟通的重度智力残疾人,很难确认他们的天赋和能力;有些智力残疾人会习惯性指望依靠别人来做决定;还有一些人可能会选择留在隔离性环境不愿接触社会;有的智力残疾人还可能会因为在父母和他人面前讨论问题而感到不安,而家长即使参加制定过程也难以贯彻执行;有时候,心理学家和特殊教育学者会以权威者自居,在共同商讨过程中遭遇沟通障碍等。
这都意味着心理学家需要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足够的耐心。
2社会支持系统根据《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ICF)评定框架,社会支持系统作为外在因素会对智力残疾人的活动表现、活动能力以及身体功能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它们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智力残疾人有不同关系和作用的其他人员、社会体制和服务,以及政策规则和法律,心理学家在这些方面也应当给予建议、支持与指导。
2.1生活环境的选择 智力残疾人应该选择哪种环境居住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融合成为心理学家关心的问题之一。
为此,国外研究者比较了不同生活环境下(大学校园、乡村以及社区团体之家)智力残疾人的社会融合质量[7]。
那些生活在社区团体之家的成年智力残疾人相对拥有更多的选择权,与其他智力残疾人、当地居民的社会交往更为广泛而密切,有更多的机会参加体育活动,更低的室内事故发生率,休闲活动也更多种多样,但是遭遇犯罪和侮辱的可能性就更高,能获得的工作时间更短;生活在乡村环境中的成年智力残疾人会有更广泛的社会关系,遭遇犯罪和人身攻击的可能性要更低,工作时间也会更长,但是他们选择的空间要更小,休闲活动的种类和数量也更少;大学校园环境下智力残疾人所能得到的选择、社会交往以及体育活动相比来说最少,室内事故发生率较高,休闲活动的种类和数量最少,遭遇犯罪和侮辱的机会更高,工作时间也相对更短。
此外,Emerson认为,智力残疾人所能得到的工作机会也会随着生活地点的变化而变化。
2.2家庭需求调查 家庭是智力残疾人的重要支持系统,智力残疾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
要使家庭积极地参与智力残疾人的社会融合工作,需要了解智力残疾人家庭的特殊需要。
根据国内的调查结果,成年智力残疾人的安置现状与家长的期望存在很大反差,并且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8]。
目前,大多数(7119%)智残人士闲赋在家,而家长则希望他们的智残子女外出就业,或进入照料机构和康复中心,为此家长认为,智力残疾人最需要的帮助从高到低依次为政府救助、机构照料、培训就业、康复训练及其他。
家庭对智残子女去向选择的理由主要是减轻家庭的经济和照料方面的负担,其次才是让成年智力残疾人融入社会。
其中,市区家庭将融入社会置于首位,城郊结合区和郊区则将减轻经济负担置于首位。
2.3家长压力的疏导 研究证实,智力残疾人的家长承受的父母压力要显著高于非智力残疾人的家长[9];在应付应激事件时,智力残疾人家长较少采用解决问题和求助的应对方式[10];家长的心理压力与智力残疾人的困难行为显著相关,那些得到更多社会支持的父母所承受的压力往往较低[11]。
心理学家需要切实考虑家长,包括其他家庭成员因智力残疾人而经历的情感、心理调适过程,为家长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例如利用智残亲友会进行团体性辅导与交流,提供经验和建议帮助他们尽快地从压力、困扰中解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