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灭菌验证-纸塑包装单包装及产品验证报告
包装完好性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

报告编号: 20100913 包装完好性验证方案及验证报告目录一、验证方案1.概述2.验证目的3.验证组成4.验证涉及仪器5.验证涉及文件6.性能鉴定(PQ)7.再验证周期二、验证报告1. 概述2. 确认内容3. 包装完好性验证的评价和确认结论一、验证方案1. 概述我公司现有包装除了小包装(铝箔材料),还有中包装(纸板材料)、大包装(纸箱瓦楞纸材料)和裂解液包装三类。
2. 验证目的中包装、大包装和裂解液包装的材料与贮存运输过程的适合性,确保产品运输过程中包装的完整性及产品质量的安全性。
3. 验证组成:验证小组的组成4. 验证涉及仪器5. 性能鉴定(PQ)5.1 中包装机械振动性能:通过试验证实包装的抗震动性能。
5.2 大包装跌落试验:通过试验证实包装的抗震动性能。
5.3 堆码试验:通过试验证实产品包装在堆压下受影响程度。
5.4 温湿度试验:通过试验证实产品包装在不同环境下受影响程度。
6. 再验证周期包装规格和包装材料发生变更后要立即组织进行重新验证包装生产供应商变更后要立即组织进行重新验证。
7.过程确认申请二、验证报告1、概述:产品包装完好、安全有效,确保稳定的产品质量水平,公司依据《包装完好性验证方案》于2010年09月15至2010年11月10日,对包装完好性进行验证。
2. 确认内容2.1性能鉴定(PQ)2.1.1中包装机械振动试验:2.1.1.1模拟方法: 因为按照我们目前纸箱尺寸,一个满箱中包装可以放3层。
为了确保包装更安全,在模拟实验中我们将中包装每层放4个共摆4层,然后固定在摇床上,打开摇床开关,摇床开始振动,共进行10天,每天观察中包装纸盒和小包装铝箔的完好性,并进行记录,如表1。
2.1.1.2观察记录表1 中包装机械振动试验记录表2.1.1.3验证结果,通过10天中包装机械振动试验的结果可以确定,中包装、小包装和裂解液包装的抗震动性能良好。
小结人:日期2.1.2大包装跌落试验:2.1.2.1模拟方法: 按照一个大包装满箱1000人份,也就是50个中包装,1000个铝箔小包装,50瓶裂解液,用封箱带封好后,从4楼跌落到3楼,再从3楼跌落到2楼,最后再从2楼跌落到1楼,观察每一层跌落大包装、中包装纸盒和小包装铝箔的完好性,并进行记录,如表2。
灭菌验证报告

XXXXXXXXX公司环氧乙烷灭菌验证报告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1.目的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的灭菌是使医疗器械达到无菌使用的必须过程,灭菌过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验证和监控是确保产品无菌的可靠保障。
此验证的目的是为了证明XXXXXXXXXXXXXXX 公司生产的XXXXXXXXXX的环氧乙烷灭菌过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2.执行标准EN550/ISO 11135:1994《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灭菌确认和常规控制》3.职责3.1XXXXXXXXXX公司生产的XXXXXXXX产品由XXXXXXXX公司进行环氧乙烷灭菌验证。
3.2XXXXXXXXX提供灭菌设备、灭菌造作人员和环氧乙烷。
3.3XXXXXXXXXXX公司提供验证所需的产品和生物指示剂,并且在灭菌后测试BIs。
4.灭菌产品本次灭菌的产品是XXXXXXXXXXXXXXXXX,主要原料为XXXX,包装方式为:内袋:纸塑包装袋,生产厂家为XXXXXXX公司;中包装:使用1层瓦楞,每中包装装载10只产品;大包装:采用3层瓦楞纸,每包装装载8个中包装,即80只产品。
5.生物指示剂本次验证采用XXXXXXXXXX公司生产的环氧乙烷灭菌用生物指示剂,菌种:Bacillus atrophaeus;芽孢含量:1.9×106cfu/片。
符合标准ISO11138-1,2和EN866-1,2。
6.环氧乙烷本次验证使用的纯环氧乙烷由XXXXXXXXXX提供。
7.灭菌设备7.1本次验证的灭菌设备是北京丰台永定消毒设备厂生产的HMQ-6型灭菌器,灭菌舱容积为6M3。
7.2环氧乙烷灭菌器的确认由北京丰台永定消毒设备厂进行,详见《XXXX环氧乙烷灭菌器确认验证报告》。
9.1产品装载灭菌产品的包装按照4中所述的规定,堆放模式见附一。
9.2温度传感器的分布依据EN550要求,温度传感器使用贴触式温度探头,数量为11个,分布模式见附二。
9.3生物指示剂的堆放依据EN550要求,本次试验每次放置22片生物指示剂菌片且分别放置在产品正常包装内封好,放置模式见附三,另外作1个阳性对照。
验证方案(纸塑包装单包装)

纸塑包装单包装确认方案版次:A/0版受控状态:目录目录 (2)1 ................................................................................................................................................... 目的32................................................................................................................................................... 范围33........................................................................................................................................... 依据文件34....................................................................................................................................确认小组成员45....................................................................................................................................................... I Q 46 .................................................................................................................................................... OQ 67...................................................................................................................................................... P Q10注:1、依据标准ISO11607-1.-2:2006参考GB/T19633-2005;2、本方案包含了IQ/OQ/PQ;3、依据文件部分务必形成文件,请确认,若没有,请完成。
灭菌验证报告

灭菌验证报告报告编号:XXX报告时间:XXX年XX月XX日报告单位:XXX公司报告人:XXX一、总述本次灭菌验证是为了确保在本公司的生产流程中,所使用的灭菌方法能够有效地杀灭生物污染,并达到所需的灭菌目的。
二、验证方法1. 实现标准本次灭菌验证的实现标准为国际上广泛应用的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标准,具体为ISO10993-1。
该标准为生物学评价医疗器械材料的部分标准,其中包括了灭菌实验的评价方法。
2. 实验设备及材料本次实验所使用的设备及材料如下:(1) 灭菌仪(2) 灭菌指示纸(3) 细菌培养基(4) 细菌悬液(5) 封闭容器3. 实验步骤(1) 准备验证材料本次验证所使用的验证材料选用了本公司最常使用的产品,分别为产品A、产品B、产品C。
(2) 处理验材将所选的验证材料用本公司规定的灭菌方法进行灭菌处理,使其达到所需的灭菌状况。
(3) 实验操作按照ISO标准的相关要求,在不同条件和时间下,对灭菌指示纸进行检测和评估。
同时对灭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如设备故障、处理不均等情况进行记录,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处理。
(4) 结果分析得到了实验结果后,对结果进行仔细的分析。
判断各个验证材料是否满足灭菌要求。
对于未满足要求的材料,进行原因分析,找到其问题所在,并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予以防范和纠正。
三、实验结果经过上述实验及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 本公司的灭菌方法已经达到了ISO标准下的要求。
2. 验证材料样品均符合灭菌要求。
3. 验证过程中未发现任何异常情况。
四、结论本次灭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公司在生产流程中所采用的灭菌方法和设备已经被证实是有效的,能够有效地杀灭生物污染。
对于未满足要求的材料,我们已经找到了其问题所在,会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进行合理的防范和纠正,以确保所有材料达到所需的灭菌要求。
验证报告(包装)

包装验证版本/修改状态:A/0生效日期:文件编号:发放号:控制状态: 拟制:审核:批准:目录第一部分总则 (3)一、适用范围 (3)二、过程要求(本包装需满足特性): (3)三、验证方案 (3)四、验证小组人员职责权限 (4)第二部分试验和过程验证 (5)一、封口验证: (5)二、包装完好性试验 (7)三、阻菌性试验(琼脂接触攻击试验) (17)四、灭菌适应性试验 (14)五、贮存试验 (14)第三部分结论 (26)第一部分总则本包装是用于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的,在规定的生产、灭菌、运输、贮存过程中,能够保持产品无菌性、完整性、无相互兼容性、强度等理化特性的一次性使用包装材料。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我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医疗器具的包装。
二、过程要求(本包装需满足特性):1、微生物屏障2、无毒性3、物理和化学特性的符合性4、与材料所用的灭菌过程的适应性5、与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6、包装材料灭菌前后的贮存寿命7、变更时的再确认三、验证方案1、目的:通过各种试验和过程验证来证明此包装材料能够满足预期用途。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的纸塑、复合(透析式)单包装。
3•试验和验证方法及预计完成时间:a) 封口验证;2008年3月完成。
b) 包装完好性试验;2008年3月完成。
c) 阻菌性试验(微生物屏障)2008年3月完成。
d) 毒性试验(生物兼容性测试);2008年3月完成e) 化学特性测试;2008年3月完成。
f) 灭菌适应性试验;2008年3月完成。
g) 贮存试验;2008年3月完成。
四、验证小组人员职责权限第二部分试验和过程验证一、封口验证:1、验证方案:(1)目的:在规定的操作条件下对多个生产运转过程进行鉴定,来验证过程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2)范围:适用于薄膜封口机封口的塑料复合袋和纸塑包装袋。
(3)参与人员:于杰、李春民、王玉伟、田丽亚、程凤军。
(4)验证步骤:a)泡罩包装机。
b)过程控制参数的评价。
产品包装材料验证报告模板

文件编号:产品包装材料验证报告拟制日期年月日审核日期年月日批准日期年月日版号生效日期年月日有限公司产品包装材料验证报告一、总则1 包装材料的要求依据:YY/T0681.1、YY/T0313 、YZB/国《体》产品注册标准。
用作制造XXXX的包装材料原料是原始材料,应有原料的来源,明确其历史和可追溯性,并受到控制,以确保成品始终能满足要求。
2 包装材料的设计必须在满足原定用途的条件下,既能够确保内包装材料的符合性,又把对使用者或患者的安全造成危害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程度。
2.1 包装材料与XXXX的相容性(即包装与医疗器材相互无不良影响):主要考虑的有:包装材料的安全性毒性的要求,拟包装的医疗器械的大小和形状,对物理和其它防护的要求,医疗器械对特殊危险例如辐射、湿气、机械性撞击,静电放射的敏感性。
2.2 包装材料与标识方式的相容性:标识方法必须对包装材料与采用的灭菌过程的相容性无不良影响,印刷或书写所采用的油墨不会转移到XXXX产品上,也不会和包装材料起反应而影响包装材料的效用,也不会变色而使标识变的模糊不清,对固定在包装材料表面的标识,其附着方式必须能耐受灭菌过程的使用及制造厂规定的贮存和运输条件。
3 包装材料能够提供对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的防护。
3.1包装材料在使用场所与使用者撕开包装取出使用时的要求相容性(例如无菌的开封)。
3.2 在使用条件下,在灭菌前、中、后,包装材料不可释放已知是有毒的,其数量足以对健康危害的物质。
3.3无菌状态的保持:(即从其产品灭菌后,成为无菌之时起,直至规定的失效日期或使用时止),包装完整性及包装材料的微生物阻隔特性。
3.4 材料的毒性检测。
二、包装完整性试验报告1 试验目的对XXXX的包装系统,按照YY/T0681.1、YY/T0313 和“包装完整性试验方案”进行包装完整性验证,来评价包装系统的符合性。
2 试验样品:XXXX产品及其包装3 试验依据:YY/T0681.1、YY/T0313 、YZB/国0 《XXXX》产品注册标准。
纸塑包装验证报告

结论:
通过包装热拉力检验结果可知:热封温度设定在 112℃、封合时间 5 秒、封合压
力 8 kg/cm 时热封强度能满足标准要求,厂家所给热封参数可用。
验证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WORD ..
纸塑包装验证报告
版本号
A/0
包装完整性测试确认
.
验证目的:确认包装的完整密封性能够达到标准要求 验证要求:无明显贯穿热封面的溶液通道出现 验证依据:ISO11607-2:2006 验证方法: . 包装热封; . 将包装纸袋浸于染色溶液中; . 沿着每一个封口部位用 5ml 注射器或移液器滴入罗丹明溶液,确应保证每个热封
实际记录:
样本
1
2
PETE 底托
3
4
5
1
2
医用透析纸
3
4
5
培养结果
结论:
所取样品的包装阻菌性能均达到要求。
WORD ..
.
验证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文件名称
纸塑包装验证报告
文件编号
版本号
A/0
2.2.3 包装材料与灭菌过程的相适应性
对该项性能的验证置于产品经环氧乙烷灭菌后进行。按照上述性能指标合格条件下的热
验证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WORD ..
.
文件名称
纸塑包装验证报告
文件编号
版本号
A/0
2.2.4 包装与标识系统的性适应性确认
包装材料上所附图案、文字等标识系统在热封及灭菌过程后应保持清晰无误,达到包装
材料质量要求。
验证目的:确认包装材料上标识系统灭菌前后都能够达到标准要求 验证要求:检查包装标签系统完整和清晰,墨迹无偏移等 验证依据:ISO11607-2:2006 验证方法: . 目视距离 30cm-~45cm; . 检查全部容包装表面标签标识系统的正确性。
医疗器械纸塑袋包装封口工艺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

医疗器械纸塑袋包装封口工艺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一、目的和范围本验证方案旨在确保医疗器械纸塑袋包装封口工艺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本验证方案适用于所有使用纸塑袋包装的医疗器械,包括但不限于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高值耗材和诊断试剂等。
二、验证方案1.验证目的:确保纸塑袋包装封口工艺满足产品质量要求,提高产品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2.验证项目:包装材料、封口工艺参数、实验设计和操作、数据分析和解释。
3.验证方法:采用实验室试验和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验证。
4.验证计划:制定详细的验证计划,包括验证时间、人员、设备、样品和测试方法等。
5.验证流程:按照验证计划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6.验证总结: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结果,得出验证结论,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包装材料1.纸塑袋: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级材料,确保无毒、无味、无菌。
2.封口胶:选择具有良好粘合性和卫生性能的封口胶,确保封口牢固、防水、防潮。
四、封口工艺参数1.温度:根据纸塑袋和封口胶的特性,选择适宜的温度进行封口,确保封口牢固、美观。
2.时间:根据温度和封口胶的特性,确定最佳的封口时间,确保封口牢固、均匀。
3.压力:选择适当的压力进行封口,确保封口胶能够充分渗透到纸塑袋之间,达到良好的粘合效果。
五、实验设计和操作1.实验样品:选取不同规格、类型的医疗器械,分别采用相同的纸塑袋和封口胶进行包装和封口。
2.实验环境:确保实验环境符合产品质量要求,包括温度、湿度、清洁度等。
3.实验操作: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实验,记录每个样品的封口温度、时间、压力等参数。
4.数据记录:对每个样品的包装质量、封口强度、密封性等进行检测和记录。
六、数据分析和解释1.数据处理:对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平均值、标准差等。
2.结果解释: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评估纸塑袋包装封口工艺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如有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3.报告撰写: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结果,撰写验证报告,总结验证过程和结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验证报告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验证报告一、概述灭菌医疗器械是医疗领域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其包装验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报告旨在对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验证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二、目的1.确保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2.验证包装是否能有效地保护医疗器械免受外界污染。
3.评估包装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三、方法1.选择一批符合规格的最终灭菌医疗器械进行包装。
2.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对包装进行设计和制作。
3.对包装进行各项物理性能测试,包括耐破裂性、耐撕裂性、耐压性、密封性等。
4.进行透气性测试,以评估包装是否具有合适的透气性。
5.进行包装的抗菌性能测试,评估包装对外界细菌的阻隔能力。
6.进行包装的耐辐射性能测试,评估包装在灭菌过程中的耐受能力。
7.设计合适的包装开启方式,以测试包装的易用性。
8.针对每一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四、结果与讨论1.物理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包装具有良好的耐破裂性、耐撕裂性、耐压性和密封性。
2.透气性测试结果显示,包装具有适当的透气性,能够保证器械在包装内的通气。
3.抗菌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包装具有较高的阻隔能力,可以有效防止外界细菌的侵入。
4.耐辐射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包装具有良好的耐受能力,可以承受灭菌过程中的辐射。
5.包装开启方式设计合理,易于操作和开启。
6.根据测试结果和评估,认为该包装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能够有效地保护医疗器械免受外界污染。
五、结论经过对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进行验证,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包装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能够保护器械免受破裂、撕裂、压力等外界影响。
2.包装具有适当的透气性,能够保证器械在包装内的通气。
3.包装具有较高的阻隔能力,能够有效防止外界细菌的侵入。
4.包装具有良好的耐辐射性能,能够承受灭菌过程中的辐射。
5.包装开启方式设计合理,易于操作和开启。
6.该包装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能够有效地保护医疗器械免受外界污染。
六、建议1.继续进行包装的监测和评估,确保其持续符合标准和规范。
包装灭菌验证纸塑包装单包装及产品验证报告

NO.:PNS/T-05-53-07-02纸塑包装单包装及产品验证报告版次:B/0版受控状态:受控目录目录 (2)1目的 (3)2范围 (3)3依据文件 (4)4确认小组成员 (4)5 IQ (5)6 OQ (6)7PQ (14)8 包装确认结论 (15)注:1、依据标准ISO11607-1.-2:2006参考GB/T19633-2005;2、本方案包含了IQ/OQ/PQ;3、依据文件部分务必形成文件。
1目的本方案的目的在于对注射针、输血器的初包装设备吸塑包装机进行安装确认和操作确认,以确保能提供合适的包装设备和操作方法。
该设备放置于生产车间。
2范围2.1设备:本次验证确认的设备为吸塑包装机,编号为SB0001。
2.2材料:本次确认使用的材料为PET/PE复合薄膜和60g/m2医用涂胶透析纸。
材料的具体参数见供应商提供资料。
2.3重新确认条件2.3.1 设备相关变动,与吸塑、热封部位的维护、改动。
2.3.2产品包装材料的变更。
2.3.3吸塑、热合模具的修理。
2.3.4使用新的模具。
2.3.5有严重产品相关质量事故的发生。
2.4OQ包括两部分组成:1、确认设备的功能操作;2、确认当设备运行于常规条件、上限条件、下限条件时的封合过程,OQ过程需要对产品的实际封合过程和/或样品的封合过程进行评估,OQ的评估应包括产品在灭菌前和灭菌后性能的比较结果。
2.5封口过程公司将生产不同型号的注射针以及输血器。
公司外购的PET/PE薄膜和医用透析纸,设备预热后,薄膜经吸塑包装机吸塑成型,放入产品,然后在相应参数条件下与透析纸进行热封。
然后由切断刀将已经热合的包装切割,形成单个产品。
本次确认过程将通过调整温度工艺参数的范围设定,进行比较包装效果,寻找最合适的参数范围。
根据厂家的指导文件,我们采用热封温度200℃作为温度范围的中间值;为了生产效率,速度选择较快速度12m/min。
由于封合压力等的变化对过程的输出性能影响不明显,在这里将不对其做挑战试验。
3 产品初包装终极污染菌的验证报告

3 产品初包装终极污染菌的验证报告
1. 引言
本报告旨在验证产品初包装终极污染菌的情况。
该验证旨在确保产品在包装过程中不受细菌污染。
2. 方法
我们采用以下步骤来验证产品初包装终极污染菌的情况:
1. 样品采集:从不同批次的产品初包装中采集样品。
2. 细菌检测:使用标准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细菌检测。
3. 数据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
3. 结果
经过对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细菌检测,得出以下结果:
- 细菌检测结果显示,产品初包装中存在少量的细菌污染。
- 检测结果表明,细菌污染主要来自包装材料。
- 经过统计分析,细菌污染的水平在符合相关标准的范围内。
4. 讨论
细菌污染主要来自包装材料可能是由于包装材料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与外界环境接触,导致细菌的附着和传播。
为了减少细菌污染,我们建议在产品初包装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
- 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包装材料。
- 加强包装材料的卫生管理,确保在接触产品前进行必要的清洁和消毒。
- 定期检测包装材料的卫生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细菌污染。
5. 结论
本次验证报告表明产品初包装在终极污染菌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
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降低细菌污染的风险,确保产品在包装过程中的卫生安全。
以上是产品初包装终极污染菌的验证报告,请参考。
如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联系我们。
产品灭菌验证报告

产品灭菌验证报告1. 研究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验证XXX公司生产的产品在灭菌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以确保产品达到符合标准要求的灭菌水平。
2. 研究方法在进行产品灭菌验证之前,我们首先明确了灭菌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关键参数和验证方法。
根据标准要求,我们选择了XXX方法进行验证。
具体方法如下: - 步骤1:准备样品按照生产过程中典型的最大负荷情况,选取适当的样品进行灭菌验证。
确保所选样品符合实际生产情况,能够充分代表整个产品批次。
- 步骤2:灭菌处理将样品放入灭菌器中,按照预定的灭菌工艺参数进行处理。
灭菌器的温度、湿度、时间等参数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灭菌过程的有效性。
- 步骤3:样品收集在灭菌处理结束后,从不同位置采集样品,并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符合要求的灭菌标准。
- 步骤4:菌落计数采用标准的菌落计数方法,对收集到的样品进行菌落计数。
根据验证结果,判断灭菌过程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 步骤5:数据分析与报告撰写根据菌落计数结果,对灭菌过程进行数据分析,并撰写灭菌验证报告。
3. 结果分析根据菌落计数结果,我们得到了以下验证结果: - 样品A:经过灭菌处理后,菌落计数为0,在灭菌过程中完全达到了标准要求。
- 样品B:经过灭菌处理后,菌落计数为10,略高于灭菌标准值。
我们对该结果进行了重复验证,并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经过分析发现,可能是灭菌过程中存在一些较小的问题,可能需要对灭菌参数进行微调。
- 样品C:经过灭菌处理后,菌落计数为100,明显高于灭菌标准值。
我们对该结果进行了多次验证,并得到了一致的结果。
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灭菌过程中可能存在较大的问题,需要进行灭菌工艺的优化和改进。
4. 结论根据上述验证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 样品A在灭菌过程中完全达到了标准要求,灭菌工艺可靠可行。
- 样品B在灭菌过程中略高于标准值,可能需要对灭菌参数进行微调,以确保达到灭菌要求。
- 样品C在灭菌过程中明显高于标准值,需要对灭菌工艺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提高灭菌效果。
纸塑包装验证报告

文件编号GW-R-176 版本号A/0 报告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1.1确认微波热凝消融针包装热封过程安全有效,确保稳定的包装质量水平,公司依据微波消融针纸塑包装(初包装)过程确认方案,与2016年12月25日至2017年01月19日组织实施了该过程的确认工作。
1.3取样程序将设备预热至目标温度,维持15-20分钟直至温度完全稳定;然后用预先设定好参数进行产品的热封包装后取样。
在样品生产过程中应间隔一定时间确认生产状况,有无异常发生, 予以记录。
考虑到本类产品每批次的数量约在10CT200之间,结合产品标准的抽样要求,每种试验抽样量定位3包。
2.确认内容2.1安装确认(IQ)2. 1. 1经确认,封口机安装基本情况均符合要求。
见表1;2.1.2经确认,封口机的机械性能、模具能满足公司产品的包装要求;2. 1. 3所有仪器量具均经过校验合格且在有效期之内,具体确认信息见表2。
文件编号版本号A/0表1包装封口机安装确认表检验人/日期复核人/日期2.2.2包装材料的微生物屏障特性无菌检测验证日的:在产品灭菌后确认其是否无菌验证要求:供试品不得有菌生长测试方法:1、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对消融针表而进行涂抹采样,再加入100ml无菌生理盐水中,不时振摇,作为1:10的供试液;2、将样品过滤于封闭式滤器(3联筒/套),加入相应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与TSB培养基各100ml,细菌于30〜35°C培养14天,真菌于20〜25°C培养14天。
同时做供试品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每天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审核人/日期:验证人/日期:结论: □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文件编号版本号A/02.2.4包装与标识系统的性适应性确认包装材料上所附图案、文字等标识系统在热封及灭菌过程后应保持清晰无误,达到包装材料质量要求。
检验结果如下:。
包装灭菌验证-纸塑包装单包装及产品验证报告讲解

包装灭菌验证-纸塑包装单包装及产品验证报告讲解首先,包装灭菌验证主要是为了确认产品包装在灭菌过程中是否能够达到理想的杀菌效果。
灭菌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物理或化学手段将产品中的微生物或病原菌灭活或去除,从而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包装灭菌验证主要包括对包材的灭菌透性、包装后的密封性和杀菌剂的杀菌效果等方面进行验证。
纸塑包装单包装是目前常用的一种包装方式,它采用纸塑复合材料作为包装材料,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隔离性能,能够有效保护产品免受外界环境的侵害。
在进行包装灭菌验证时,需要对纸塑包装材料进行灭菌透性测试,以确保灭菌气体可以透过包装材料达到产品表面,从而达到灭菌的效果。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气体渗透性试验和湿包渗透性试验等。
在包装灭菌验证过程中,还需要对包装后的产品进行密封性验证。
密封性验证是指对包装后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查,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无损,能否有效地防止微生物、污染物和空气等外界因素的侵入。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可见泄漏检查、气压泄漏试验和真空容器泄漏试验等。
此外,在包装灭菌验证中还需要对杀菌剂的杀菌效果进行验证。
杀菌剂是灭菌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它能够杀死或去除包装材料上的微生物和病原菌,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对于纸塑包装单包装来说,常用的杀菌剂有氧化乙烯、过氧化氢和臭氧等。
杀菌效果的验证主要通过取样检测灭菌前后包装材料上的微生物总数、大肠杆菌和霉菌等指标来评估。
最后,包装灭菌验证还需要编制相应的验证报告。
验证报告应包括灭菌透性测试结果、密封性验证结果和杀菌效果验证结果等内容。
报告中应详细记录测试方法、样品数量和测试结果,说明灭菌过程的合格性和产品包装的可靠性。
同时,还需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改进措施,以进一步提高包装灭菌的效果和产品的质量。
综上所述,包装灭菌验证-纸塑包装单包装及产品验证报告是对产品包装进行灭菌处理后的验证过程。
通过对包装材料的灭菌透性、包装后的密封性和杀菌剂的杀菌效果等方面进行验证,确保产品在包装过程中的安全和有效性。
纸质包装验证报告

纸质包装验证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纸质包装进行验证,并评估其适用性和质量。
纸质包装在保护产品、传递信息、促进销售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验证纸质包装是否符合预期标准,可以确保产品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的质量和完整性。
2. 验证标准纸质包装的验证标准应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纸质材料的质量和耐久性;- 包装尺寸和结构的合理性;- 印刷质量和信息准确性;- 环保性和可持续性。
3. 实验方法和结果为了验证纸质包装的质量和适用性,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1. 耐久性测试:将纸质包装暴露在不同湿度和温度条件下,并评估其耐久性。
实验结果显示,纸质包装具有较高的耐久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抗湿度和温度的变化。
2. 印刷质量测试:对纸质包装的印刷质量进行检验,并核实信息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显示,纸质包装的印刷质量良好,信息完整准确。
3. 尺寸和结构测试:测量和评估纸质包装的尺寸和结构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实验结果显示,纸质包装的尺寸和结构均符合预期标准。
4. 环保性评估:通过分析纸质包装的材料组成和可持续性,评估其环保性。
实验结果显示,纸质包装符合环保要求,具有可持续性。
4. 结论根据对纸质包装的验证实验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纸质包装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够保护产品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的质量和完整性;- 印刷质量高,信息准确无误,能够有效传递产品相关信息;- 尺寸和结构符合设计要求,适用于产品的包装和展示;- 纸质包装具有良好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符合相关环境保护要求。
5. 建议基于对纸质包装的验证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继续使用纸质包装作为产品的主要包装材料,并保持质量稳定;- 定期检查纸质包装的印刷质量和信息准确性,确保其持续有效;- 注意包装尺寸和结构的合理设计,以便更好地适应产品的包装需求;- 推进环保包装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以上是纸质包装验证报告的内容,请参考。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包装灭菌验证-纸塑包装单包装及产品验证报告

包装灭菌验证-纸塑包装单包装及产品验证报告一、灭菌包装材料验证在包装灭菌过程中,包装材料的选择和使用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选择合适的纸塑包装材料,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受性,以保证包装过程中不会破裂或漏气。
其次,我们对包装材料进行灭菌前的物理性能测试,包括抗张强度、抗撕裂强度、耐热性等。
这些测试可以确保包装材料在灭菌过程中不会受到损坏或变形,从而保证包装的完整性和密封性。
最后,我们对包装材料进行生物检验,以确保其不含有任何细菌或其他微生物。
我们采用标准的微生物培养方法,对包装材料进行培养试验。
试验结果应该显示未检出明显的细菌生长,以保证包装材料在灭菌过程中不会引入细菌。
二、包装灭菌过程验证在进行包装灭菌过程验证之前,我们需要确保所有设备和工具都已经清洁和消毒,以避免任何交叉感染。
我们使用自动灭菌设备进行包装灭菌处理。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适当的灭菌方法和参数。
根据产品的要求和包装材料的特性,我们选择了高温高压的蒸汽灭菌方法。
我们将蒸汽灭菌设备的参数设置为130℃、30分钟,以确保灭菌的彻底性。
接下来,我们将进行灭菌过程的监控。
我们在灭菌设备中放置温度和压力传感器,以随时监测灭菌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变化。
我们还将在灭菌设备中放置生物指示器,以测试灭菌过程中是否存在致死的细菌。
生物指示器应在灭菌结束后被收集,并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
灭菌过程结束后,我们将对包装材料进行检查。
我们将检查包装材料的完整性和密封性,以确保包装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漏气或破损的情况。
我们还将采样包装材料,进行生物检验,以确保包装材料在灭菌过程中没有受到细菌的污染。
三、产品灭菌验证在包装灭菌过程验证完成后,我们将对灭菌后的产品进行验证。
我们会对产品进行生物检验,以确保产品在灭菌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细菌的污染。
我们将采用标准的微生物培养方法,对产品进行培养试验,并检查是否有细菌生长。
试验结果应该显示未检出细菌生长,以确保产品的灭菌效果。
此外,我们还将对包装后的产品进行外观检查和功能性测试。
纸塑包装单包装验证方案

纸塑包装单包装验证方案纸塑包装是一种常见的包装材料,它将纸和塑料结合在一起,具有良好的保护性能和可塑性。
为了确保纸塑包装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进行单包装验证。
下面是一种纸塑包装单包装验证方案。
1.验证目标:验证纸塑包装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验证方法:a.选择一批纸塑包装进行验证,确保验证样品具有代表性。
b.确定验证方法和参数,包括外观质量、物理性能、包装结构等。
c.外观质量验证:-检查包装表面是否有明显的破损、划痕、污渍等。
-检查包装的印刷质量和标识的清晰度。
-检查包装的尺寸和形状是否符合要求。
d.物理性能验证:-测量包装的厚度,确保其符合规定的范围。
-进行撕裂强度测试,测试包装在撕裂时的抗拉能力。
-进行抗冲击测试,测试包装在受到冲击时的抗力。
-进行抗压测试,测试包装在受到压力时的变形能力。
e.包装结构验证:-检查包装的封口是否牢固,无漏气、漏液等现象。
-检查包装的开启方式是否方便,不会破坏产品。
-检查包装的材料层次是否合理,符合要求。
f.其他验证:-进行温度和湿度试验,模拟包装在不同环境下的影响。
-进行运输试验,模拟包装在运输过程中的振动、压力等情况。
3.验证结果分析:a.将验证结果与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对比,判断是否符合。
b.记录验证过程中的问题和异常情况。
c.根据验证结果,对包装进行评估和改进。
4.验证报告:a.编写验证报告,包括验证方法、参数、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c.报告中应包含相应的图片、实验数据和图表,以便于对验证结果的理解和复现。
5.验证控制:a.建立纸塑包装单包装的验证流程和标准,确保验证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b.对验证过程中的工具、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c.进行定期的包装验证,以确保包装质量和安全性的持续性。
通过以上的纸塑包装单包装验证方案,可以对纸塑包装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行有效的验证,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这有助于提高纸塑包装的质量,保护产品的完整性,同时也能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O.:PNS/T-05-53-07-02纸塑包装单包装及产品验证报告版次:B/0版受控状态:受控目录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依据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确认小组成员.................................................. 错误!未定义书签。
5IQ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OQ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PQ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包装确认结论 (15)注:1、依据标准:2006参考GB/T19633-2005;2、本方案包含了IQ/OQ/PQ;3、依据文件部分务必形成文件。
1目的本方案的目的在于对注射针、输血器的初包装设备吸塑包装机进行安装确认和操作确认,以确保能提供合适的包装设备和操作方法。
该设备放置于生产车间。
2范围2.1设备:本次验证确认的设备为吸塑包装机,编号为SB0001。
2.2材料:本次确认使用的材料为PET/PE复合薄膜和60g/m2医用涂胶透析纸。
材料的具体参数见供应商提供资料。
2.3重新确认条件2.3.1 设备相关变动,与吸塑、热封部位的维护、改动。
2.3.2产品包装材料的变更。
2.3.3吸塑、热合模具的修理。
2.3.4使用新的模具。
2.3.5有严重产品相关质量事故的发生。
2.4OQ包括两部分组成:1、确认设备的功能操作;2、确认当设备运行于常规条件、上限条件、下限条件时的封合过程,OQ过程需要对产品的实际封合过程和/或样品的封合过程进行评估,OQ的评估应包括产品在灭菌前和灭菌后性能的比较结果。
2.5封口过程公司将生产不同型号的注射针以及输血器。
公司外购的PET/PE薄膜和医用透析纸,设备预热后,薄膜经吸塑包装机吸塑成型,放入产品,然后在相应参数条件下与透析纸进行热封。
然后由切断刀将已经热合的包装切割,形成单个产品。
本次确认过程将通过调整温度工艺参数的范围设定,进行比较包装效果,寻找最合适的参数范围。
根据厂家的指导文件,我们采用热封温度200℃作为温度范围的中间值;为了生产效率,速度选择较快速度12m/min。
由于封合压力等的变化对过程的输出性能影响不明显,在这里将不对其做挑战试验。
3依据文件3.1包装验证控制程序3.2吸塑包装工艺守则3.3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制度3.4医用透析纸质量标准3.5产品初始污染菌监督管理办法3.6吸塑包装机操作手册3.7过程确认指南-FDA推荐指南3.8纸塑包装单包装及产品确认方案4确认小组成员5IQ接受标准当表一的要求都已满足并有完整的书面文件支持时,可以认为安装确认顺利结束。
表一吸塑包装机安装确认表Install validate sheet设备编号Equipment No.:SB0001检查check/日期date: 2014/12/04操作工培训记录见表二表二操作工培训记录Worker training note检查check/日期date: 2014/12/14设备校验表三仪表校验信息表具体设备仪表校准证书见附件1-(1-3)6OQ6.1包装材料的选择评价包装材料的选择评价内容包括:·选用的包装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选用的包装材料的毒理学特性;·包装材料与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包装材料的微生物屏障特性;·包装材料与灭菌过程的相适应性;·包装材料与标签系统的相适应性;·包装材料与贮存运输过程的适合性。
6.1.1包装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a)评价目的:可供选择的包装材料基本的物理、化学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b)评价项目:对包装材料进行物理特性(如外观、克重、厚度、透气性、耐水度、撕裂强度等)、化学特性(如薄膜的溶出物指标、pH值、氯、硫含量等)的评价。
c)判定标准:详细必须满足《医用透析纸质量标准》或通过确认供应商提供的质量保证书验证。
具体检验报告详见:附件26.1.2包装材料的毒理学特征a)评价项目:确认包装材料不应释放出足以损害健康的毒性物质。
b)评价项目:对包装材料进行细胞毒性试验、皮内反应试验、皮肤致敏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和溶血试验;c)评价方法:见GB/d)判定标准:供应商提供的毒理学测试报告。
具体报告详见:附件26.1.3包装材料与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a)评价目的:确认包装材料与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
b)评价项目:外观、热封强度、包装完整性。
b)评价方法:1.外观检查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以产品包装无明显污物、脏点、变色和破漏等缺陷为接受标准;吸塑泡罩成型完整,各部分平滑,不得有明显的褶皱和起筋的现象,起筋不得影响产品放入。
产品放入后不得有压头、破膜等情况出现。
此项性能指标检查结果见下表:具体详见《小包装检验报告》附件3热封强度测试具体详见《小包装检验报告》附件3指定样品的热封强度必须达到依据产品包装方式和采用的包装材料所确定的标准,对于本产品,热封强度值取不小于 N/15mm。
拉伸速度取200mm/min,测试角度为180度;样品宽度为15mm。
包装完整性检测具体详见《小包装检验报告》附件3指定样品必须通过包装完整性实验,实验方法根据产品包装的具体情况,应保证每个热封面都有罗丹明溶液浸润,在放入60℃烘箱内烘15分钟以确保罗丹明溶液干燥,以没有明显的贯穿整个热封面的溶液通道为通过标准。
验证依据:ISO11607-2验证(操作)操作人员姓名:张旭宁、李爱华、王涛、闫修胜验证目的:包装的完整性验证方法:包装袋热封;将包装纸袋浸于染色溶液(罗丹明溶液)中;完全浸入两分钟,保证各热合封面都浸入溶液中;用镊子夹出纸袋后,放入60度烘箱,确保溶液挥发。
实际记录:热封温度结果160℃不合格170℃不合格180℃合格190℃合格200℃合格210℃不合格220℃不合格结论:在180-200℃热封渗透性测试,未发现渗透和剥离现象,包装完整性能达到要求。
验证人/日期:李爱华/ 审核人/日期:张旭宁/6.1.4包装材料与灭菌过程的相适应性a)评价目的:确保所用的包装材料在规定限度内适合于已确定的灭菌过程。
b)评价项目:包装材料对灭菌剂的良好穿透性;包装材料在整个灭菌过程中或二次灭菌后,其物理特性应不受到有害影响。
c)评价方法进行灭菌前包装内表面及产品的初始污染菌测定;按以确定的灭菌条件进行灭菌后,进行产品的无菌试验,以评价材料对灭菌过程的适应性。
关于初始污染菌的测定方法和无菌试验方法见相应的检验规程。
包装后产品经灭菌后,评价包装材料的物理特性。
评价方法参照相关检验规程。
或通过灭菌确认报告来验证。
灭菌后性能检测记录验证目的:确认包装材料在已确定的灭菌过程后能保持良好的相关性能验证要求:各个验证项目均合格验证依据:ISO11607-2验证(操作)操作人员姓名:张旭宁、李爱华、王涛、闫修胜验证目的:外观性能热封轻度测试阻菌性验证方法:同上述包装材料灭菌前的验证方法实际记录:热封温度外观性能热封强度完整性180℃合格合格合格190℃合格合格合格200℃合格合格合格结论:经测试,灭菌后,包装的各项性能均符合要求验证人/日期:李爱华/ 审核人/日期:张旭宁/包装材料与标识系统的相适应性a)评价目的:包装材料与标签系统在确定的灭菌条件的的适应性。
b)评价项目:标签系统在灭菌前应保持完整和清晰标签系统不会因灭菌过程而导致难以辨认;标签系统不会引起墨迹向产品迁移。
c)评价方法:由具有正常视力或矫正视力的检验人员在规定的距离、光照下进行观察。
包装材料与标识系统的相适应性确认验证目的:确认包装材料上标志系统灭菌前后都能达到标准要求验证要求:检查包装标签系统完整和清晰、墨迹无偏移等验证依据:ISO11607-2验证(操作)操作人员姓名:张旭宁、李爱华、王涛、闫修胜验证项目:包装标识系统的外观验证方法:目视距离30cm~45cm检查全部内容包装表面标签标识系统的正确性。
实际记录:热封温度灭菌前灭菌后160℃合格合格170℃合格合格180℃合格合格190℃合格合格200℃合格合格210℃合格合格220℃不合格不合格结论:经确认,包装材料上标志系统灭菌前后都能达到标准要求。
验证人/日期:李爱华 / 审核人/日期:张旭宁/包装材料与贮存、运输过程的适合性a)评价目的:在规定的贮存、运输条件下,验证包装材料是否能保证其特性。
b)评价项目:包装灭菌后的产品进行运输模拟试验(ASTM D 4169)及模拟贮存条件试验(如加速老化条件试验[ASTM F 1980-02])后,确认包装材料的性能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保持无菌状态。
c)评价方法加速老化试验方案见《单包装加速老化试验规程》。
运输试验应考虑产品的运输方式(海运/陆运)、可能的最长运输距离,模拟实际可能发生的情况,方案见《运输模拟试验规程》。
分析在180℃和200℃热封条件下,灭菌后产品20包,置于培养箱、本次老化试验=2。
温度选择60℃条件下,相对湿度60%,根据本产品特性,由ASTM1980选择老化因子Q10保存74天后(由ASTM1980可计算,该环境下81天相当于普通环境下36个月),进行无菌检查。
经检测,该产品在81天老化试验后,仍保持无菌状态,说明本产品包装材料性能和密封性均良好,亦表明,该产品在普通环境下可以保持3年。
6.2包装封口条件的设定6.2.1温度、压力、时间和热封面的平整度(通常假设热封面是平整的,因此不做具体确认)应被认为是热封关键工艺参数;吸塑膜和透析纸的涂胶成份对这些参数的选择有重要影响。
6.2.2设定方法a)确定包装用的材料:医用透析纸 PET/PE复合膜;b)日常操作工艺为:压力热合温度(℃)热合时间(S)(MPa)180~2006.3样品生产a)生产条件:在封口中心和极限条件下制作试验用样品,共三种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