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鲆鲽类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研制和运行现状
鲆鲽鱼类无公害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开发
鲆鲽鱼类无公害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开发可行性报告一、项目摘要水产养殖业是我市四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鲆鲽鱼类养殖是我市特色养殖品种。
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水体污染、产品有害物质残留超标、鱼肉品质差等问题的存在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本项目以无公害健康养殖的关键设备引进、无公害产品标准、不同生长期无公害健康养殖关键技术和适宜产量及投入产出水平等内容为主,开展关键技术攻关、集成与示范。
项目分3年完成,总投资120万元,其中申请科技经费60万元,自筹60万元。
项目完成时制定出鲆鲽鱼类无公害健康养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技术推广面积达到160000 m2,产品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培训养殖户达到300人次,单位面积效益增加30%以上,每年增收超过1600万元,有力促进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提出的目的及意义20世纪后半叶,我国水产养殖技术取得较大进步,可养殖水面已基本利用,在有限的渔业资源情况下,渔业的可持续增长必然要在养殖渔业上寻求发展,增加养殖密度,提高单位水体产量。
然而我国的工厂化集约式养鱼起步较晚,基本属于比较初级的室内高密度养殖,水处理基本为流水式开放系统,设备落后,养殖过程中的残饵、粪便和动植物尸体得不到清除,水质恶化,病菌滋生,难以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养殖效益下降,养殖品种疫病严重,而且多呈暴发性流行。
为应付养殖中的疾病及生长缓慢,提高养殖密度,大量使用药物和添加剂,不但没有抑制疫病流行,反而因此而导致环境污染,而且有毒物质残留在鱼体内、鱼肉品质差,对渔业环境及人类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加入WTO给我国水产品出口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渔业产品的质量要求更加苛刻,如严格的环卫壁垒、JAS认证制度和连续核验通关等等,现有养殖方式生产的产品已远远不能适应产品出口的需要,难以打入国际市场。
在国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产品的需求和质量日益增加和苛刻。
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加强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生产出无公害水产品,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的发展现状和效益分析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的发展现状和效益分析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是一种利用生态系统原理进行水产养殖的模式。
它通过使用池塘中的自然生态系统循环流水,为养殖水产提供养分和氧气,从而实现高效可持续的养殖模式。
这种养殖模式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它的发展现状和效益也备受关注。
1. 技术成熟度逐渐提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养殖技术的不断创新,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现在,我们可以利用微生物和植物在水体中的循环作用,实现对水体中有害物质的降解和循环利用,从而保持水体清洁和稳定。
2. 设施设备逐渐完善现代化工程设施和先进的设备设施的应用,使池塘循环流水养殖过程更加高效、节约资源。
养殖户可以根据养殖需求和环境要求,对池塘和设备进行合理布局和调控,以达到最佳的养殖效果。
3. 养殖规模逐渐扩大随着市场对水产品需求不断增长,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的养殖规模也逐步扩大。
一些水产养殖企业开始将这种模式应用到大规模的养殖中,使得其生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1. 环保效益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可以减少养殖污染物的排放,有效保护水域生态环境。
养殖过程中,水体中的废气废物可以通过循环利用和生物降解,降低了对水环境的污染。
2. 养殖效益通过循环利用水体养分和氧气,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可以提高养殖物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减少投喂量和药物使用,降低了养殖成本。
水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也得到了提升,有效增加了养殖户的收益。
3. 可持续性效益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降低了对外界资源的依赖,提高了养殖系统的自给自足能力。
它也改变了传统养殖模式中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浪费,使得养殖活动更加稳定和可持续。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的发展现状和效益都显示出了积极的态势。
它为水产养殖提供了一种环保、经济和可持续的新选择,对于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在未来,我们能够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改进养殖模式,开发更多新技术和新模式,为池塘循环流水养殖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的发展现状和效益分析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的发展现状和效益分析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是现代水产养殖技术的一种,它是将水通过过滤、氧化、水质调理等方式完成养殖过程,弥补了传统养殖模式的不足。
现在,池塘循环流水养殖已经成为我国一种广泛应用的水产养殖模式。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的技术也不断得到改进和升级。
目前,国内的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已经实现了从单一的多棚复合养殖,到多级池塘流水养殖,再到集中调控的智能养殖模式的转型。
多棚复合养殖模式:这种养殖模式适用于养殖规模较小的家庭农场或养殖户。
该模式是在原有养殖设施的基础上,引入加氧装置、循环水泵等设备,通过多棚循环养殖完成养殖过程。
这种养殖模式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投资少,成本低,适合于初学者入门。
多级池塘流水养殖模式:与多棚复合养殖模式相比,这种模式更加先进。
该模式是在原有池塘的基础上,加设生态池、蓝藻池和加氧装置等设备,形成一个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
通过增加设备,将废气排掉,净化水质,让水体循环流动,提高水质,实现了对养殖过程的全程掌控。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的优点是节约水资源,减少水体污染,提高养殖效益,减少损失。
集中调控的智能养殖模式:这是一种更加前沿的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
该技术通过联网技术将设备、传感器和水质控制等信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集中调控的智能养殖系统。
这种系统可以自动评估养殖条件和水质情况,调整水温、氧气、饲料等参数,保证最佳的养殖条件,增强养殖效益。
在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下,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因此没有大量的新鲜水来进行加水。
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养殖模式中因水源不足而受到限制的问题。
与一般养殖模式相比,通过池塘循环流水模式,水保持在一定的循环流动状态,可以减少水体中的废水,因此产生的污染物和氨氮含量也少了,减少了养殖中的二次污染。
此外,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采用了智能化设备控制技术,如投喂机、风机、加氧机等,不仅提高了效益,还能保证水产健康成长。
我国鲆鲽类循环水养殖设施与疾病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我国鲆鲽类循环水养殖设施与疾病防控技术研究进展高淳仁;刘滨;雷霁霖【期刊名称】《水产研究》【年(卷),期】2016(003)004【摘要】封闭式海水循环养殖是当前国内外先进的养殖模式,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文概要阐述了我国鲆鲽类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现状和规模,论述了在此条件下鲆鲽类生长和生理特性。
简介了工厂化循环水条件下鲆鲽类常见的病害以及防控措施。
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半滑舌鳎、大菱鮃等鲆鲽类的系统主要热点和难点问题,并对该领域技术和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总页数】8页(P47-53)【作者】高淳仁;刘滨;雷霁霖【作者单位】[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市海水鱼类种子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市海水鱼类种子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市海水鱼类种子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相关文献】1.鲆鲽类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病原菌的分布及杀除工艺 [J], 王印庚;陈君;潘传燕;翟介明;孙礼娟;刘江春2.全球鲆鲽类贸易状况及对我国鲆鲽类养殖的启示 [J], 张云霞;冷传慧;李强3.鲆鲽类半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运行效果评价 [J], 宿墨;宋奔奔;吴凡4.我国鲆鲽类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研制和运行现状 [J], 倪琦;雷霁霖;张和森;杨正勇5.“鲆鲽类全封闭式循环水养殖关系”率先进入低碳养殖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的发展现状和效益分析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讨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方法:选择2021年1月到2022年10月因疑似冠状动脉疾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528例均进行经胸冠状动脉超声检查,其中筛选出符合条件明确存在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如冠状动脉狭窄、闭塞、心肌桥等)36例作为实验组,使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36例,使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测。
结果:两组的基底部、中间部、心尖部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的收缩峰值的应变参数相比(P<0.05)。
结论:在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使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测,可以检测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对心肌运动具有一定的追踪作用。
【关键词】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疾病;诊断冠状动脉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心血管疾病,可以分为先天性疾病以及获得性疾病,在发病后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缺血性心脏疾病[1]。
在诊断中使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测,可以检测出心脏的三维形态,心脏的收缩期的情况[2]。
在冠状动脉疾病中主要将收缩期的局部室壁运动作为异常的表现。
比如室壁运动消失、室壁反常运动等[3]。
评价心肌的室壁运动,将心肌运动以及功能的情况准备反映出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4]。
本文中选择2021年1月到2022年10月因疑似冠状动脉疾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528例均进行经胸冠状动脉超声检查,其中筛选出符合条件明确存在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如冠状动脉狭窄、闭塞、心肌桥等)36例和同期健康志愿者36例,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1月到2022年10月因疑似冠状动脉疾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528例均进行经胸冠状动脉超声检查,其中筛选出符合条件明确存在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如冠状动脉狭窄、闭塞、心肌桥等)36例为实验组,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36例,其中实验组:年龄均值(56.75±1.19)岁。
我国鲆鲽类种业:演化路径、现状及影响因素
我国鲆鲽类种业:演化路径、现状及影响因素王微波,杨正勇摘要:近20年多年来,我国鲆鲽类养殖发展迅速,产量已跃居全球第一。
苗种是水产养殖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种业的健康发展是鲆鲽类养殖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
本文从经济学最基本的供需平衡出发研究产业的演化,以实证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种业发展历程、生产现状以及目前的挑战。
研究发现:我国鲆鲽类种业的逐步发展得益于其特殊时代背景的需求拉动,供给技术的革新,以及资源政策等。
当前其正处于产业快速成长时期,产量稳中有升,主要以大菱鲆、牙鲆和半滑舌鳎苗种为主。
不同区域所产品种各有所异,不同品种所表现的季节性也不同,苗种价格亦呈下降的趋势,表明该产业距离技术完善及工业化生产尚存在一定距离。
企业良种意识薄弱,技术不完善,缺乏科学管理仍是该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就很有必要加强生产者良种意识,加快研发鲆鲽类优良品种的培育与繁育技术,健全鲆鲽类良种培育和苗种繁育产业管理体系。
关键词:鲆鲽类种业;演化路径;品种的培育与繁育技术中图分类号:F326.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020)03-0090-09一、引言近五十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取得了非常迅猛的发展。
其中鲆鲽类养殖业在海水养殖第四次浪潮中脱颖而出,迅速发展起来,包括大菱鲆、牙鲆、半滑舌鳎等多种品种。
鲆鲽类水产种业作为该产业链的前端,是基础性核心产业,决定了该产业发展的高度和厚度[1]。
然而,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主要着眼于水产种业大方向上的育苗科技创新[2-4],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以及政策保障等方面的研究[5-12],或是定点于鲆鲽类某一品种的种业现状研究,如细化到青岛的大菱鲆苗种产业现状研究[13],或是对福建罗非鱼苗种业的研究等[14,15]。
关于鲆鲽类种业现状的相关研究却相当少。
对我国鲆鲽类产业发展的现状,空间布局,品种结构等问题的阐述也比较缺乏。
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在捕捞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鲆鲽类养殖大国,其养殖情况直接影响到全球鲆鲽鱼类的供给。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的发展现状和效益分析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的发展现状和效益分析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是一种以自然流水为主要水源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水体循环调节的养殖模式,已经成为了我国养殖业的一项重要发展方向。
本文通过调研分析,探讨了当前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发展的现状和效益。
1.发展前景广阔目前,池塘循环流水养殖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水生生物的养殖中,该养殖模式不仅可以实现对水质的自动循环调节,还可以减少水体消耗,达到节水效果。
同时,该模式还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养殖模式带来的生产成本高、水体积聚成污染等问题,助力养殖业转型升级。
2.技术不断创新目前,针对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的不足,一些科研机构和企业推出了一系列先进技术和设备。
例如,采用机械过滤装置、曝气装置、氮磷去除装置、臭氧发生器、紫外线杀菌装置等现代化技术,可以提高水质的稳定性和生物免疫力,在水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提高养殖效率和生产效益。
3.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国家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过程中,也对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给予了极大的政策支持。
例如,国家实施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质量农产品生产及保护等一系列政策,为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政策环境,推动了池塘循环流水养殖产业的发展。
1.提高了水体的利用效率传统养殖模式下,养殖过程中水体污染严重,难以实现循环利用,导致对水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而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采用现代科技手段,能够有效增加水体利用率,提高水体的可利用性,并大幅减少了水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2.降低了养殖成本水体的自动循环调整能够减少手动维护的工作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养殖成本。
与此同时,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如曝气装置、氮磷去除装置、紫外线杀菌装置等,还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最终实现养殖产业的高效经营。
3.促进了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水质稳定性,降低水体消耗,而且还能够减少水体的无序排放,解决了传统养殖模式带来的环境问题,确保了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鲆鲽类工业化养殖发展之路
一
、
工业化养殖 的发展机遇
-
2 年,主养品种是从欧洲引 0 TP 国的鲆鲽类养殖历史尚不到 - 符 的 兴 = l 大 鲆, 名多 鱼, 是 名 其实 新
海水养殖业 , 一个从 零起 步飞速发展至名列世界前茅 的养殖业 ,也
专 项和国家产业技术体 系建设项 目,期望通过项 目实施获得核心问
3 2
题的根 本解决 ,以促进 产业转型 和技术
经济的高速发展 ;
第二 次 机 遇
一
济推向循环经济时代 。
依靠 科技进步 、政 策支持和龙 头企业 的
组织带 动 ,在 沿岸带 、浅海 区和 深水区
二、工业化养殖思路和 战略 目标
平稳上升 ,创造 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为沿海 “ 三农 ”经 济的 发展做 出了突出贡献 。但是 ,令业内人士不会忘记 的 2 0 年药残风 06 波 ,使鲆鲽 类养殖业 发展遭受了一次沉重的打击 ; 目前又面临 着旅 游业和 沿岸临港工业的大量聚集 ,给海水养殖这个弱势 产业 ,在 岸
合 国情 的 “ 室 大棚 +深 井 海 水 ” 工 厂 化 养殖 温
带利用上 又造成 了巨大的压力 。种种迹象告诫业 者,今后欲要 彻底
回避产业运 作中的不利因素和在沿岸带上 占有一席之地 ,就必需坚
定不移地重塑产业形象 ,走工业化养殖的发展之路 。
新 世纪 以来 , 三次机 遇对于海洋水产业 ,尤其对海水鱼 类养 有
对这一类品种的认识相 当陌生 , 对工厂化养殖模式的了解也很肤浅。
应该说通过 产业 化和商业化运作之后 ,大菱鲆 、牙鲆 、半滑舌鳎 等 多个优质 品种脱 颖而出 ,以其 口感独特 、体态优美 、名字吉利和耐
鲆鲽类生态养殖中全封闭工厂化循环水系统
养殖与饲料2022年第04期鲆鲽类营养丰富、含有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的元素,而且具有品质优良、味道鲜美等优点。
同时,鲆鲽类生长快、食性广、养殖周期短、效益高,鲆鲽类养殖已成为中国海水养殖业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产业,养殖省份多、养殖分布面最广、从业人员最多。
目前我国鲆鲽类主要以“温室大棚+深井海水”的开放式流水养殖模式为主。
近年来,由于部分地区地下海水资源的枯竭,循环水高密度养殖越来越受到养殖者的青睐。
本研究在原有的工厂化养殖基础上,利用全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进行生态养殖,主要通过对养殖水的物理过滤、紫外过滤、曝气、CO 2分离、生物处理、泵吸、沉淀、控温等技术措施,完成对养殖水的颗粒物清除、细菌及原生生物杀灭、CO 2清除、脱NH 3、去油污、增加势能、调节水温等处理过程,从而实现对地下水的再循环利用,使海水养殖实现良性循环,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试验研究在烟台宗哲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养殖基地拥有工厂化育苗与40000m 2养殖车间;露天保种池2个,共30hm 2。
场区内各类育苗养殖设施齐全,饵料培育车间2000m 2;饵料加工冷库(600t )1座。
水、电、气、暖系统完备。
1.2方法1)建立高效水处理净化技术。
养殖池中的养殖废水经排水管道进入污水池进行物理沉淀,除去底层沉淀物,上层污水再进行机械过滤。
机械过滤常用的设备主要是微滤机,它可以把液体中存在的微小悬浮物质(主要是生物排泄物、食物残渣与有机碎屑等)最大限度地分离出来,实现固、液两相分离。
处理后的循环水下一步进入蛋白质分离器,蛋白质分离器可以从水中吸附脱除掉胶状体、纤维素、蛋白质等有机物,在污水处理中达到迅速减少BOD 5、COD 、DOC ,减轻下一流程的生物处理负荷而且可以增加水中的溶氧量。
生物滤池里充填了大量活性生物滤料,这些滤料具有比表面积大、体积小的特点,表面生长着大量的净水微生物,循环水进入生物滤池,能去除氨收稿日期:2021-09-10基金项目:山东省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项目“工业化全封闭循环水创新示范项目”张宁,男,1987年生,工程师。
鲆鱼养殖行业分析报告
鲆鱼养殖行业分析报告鲆鱼,是广大人民喜爱的高品质海鲜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口味的变化,鲆鱼逐渐成为了人们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食之一。
而鲆鱼养殖行业,也因此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
本文将从定义、分类特点、产业链、发展历程、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发展驱动因素、行业现状、行业痛点、行业发展建议、行业发展趋势前景、竞争格局、代表企业、产业链描述、SWTO分析、行业集中度等多个方面分析鲆鱼养殖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定义和分类特点鲆鱼,又称为大马哈鱼、平鱼、竿鱼等,是一种海水鱼类,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地的沿海海域。
鲆鱼以其肉质鲜美、有营养、适口性好等特点备受消费者喜爱。
鲆鱼养殖,指的是人工养殖鲆鱼的业务活动。
按照养殖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池塘养殖、渔排养殖、海笛养殖等多种类型。
二、产业链鲆鱼养殖产业链主要包含养殖、销售、加工等环节。
养殖环节包含鲆鱼苗种培育、养殖管理、饲料投喂、疾病防治等;销售环节包含批发、零售、电商等;加工环节包含鱼糜、鱼皮、鱼肉等产品的加工制作。
三、发展历程鲆鱼养殖行业起步较早,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探索阶段(1978年~1995年)。
这一时期,中国开始尝试鲆鱼养殖的模式。
但是,由于当时养殖技术比较落后,市场需求不高,行业发展缓慢。
2、发展阶段(1996年~2009年)。
这一时期,鲆鱼养殖技术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市场需求也不断增加。
随着圆鱼日益成为海鲜龙头,鲆鱼养殖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3、成熟阶段(2010年至今)。
当前,鲆鱼养殖技术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得到了大幅提升,销售渠道不断拓展,市场竞争格局也逐渐明朗化。
四、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政府对于鲆鱼养殖行业的政策主要着眼于环保、技术创新、规范管理等方面。
目前,国家层面的相关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1、《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确立了渔民奖励、水产资源保护等各项相关政策。
2、《鱼类全程追溯管理办法》。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的发展现状和效益分析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的发展现状和效益分析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是一种集水体生态循环、水质净化和养殖生物生长为一体的环保养殖模式,是近年来在水产养殖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种生产方式。
该模式通过建设生态滤池,引入水草、藻类等水生植物,借助微生物的功能,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共同作用,有效提升水质,降低养殖环境中氮磷等污染物质的含量,提高养殖水体的耗氧能力和稳定性,为养殖生物创造了更理想的生长环境。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正面临着水质恶化严重、资源短缺等问题,传统的养殖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成为了我国水产养殖业改善水质、提高养殖利用率的重要技术手段。
通过建立池连池、池缸结合的生产模式,大大减少了养殖水体对外界水体的依赖性,也减少了对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有效降低了养殖业的环境风险。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些科研院所和企业,针对不同的水产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在长沙岳麓大道流水对虾场,进行了为期三年的池塘循环水体养殖实验,成功搭建了一个池塘水循环装置,通过循环铺设的养殖池,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循环水养殖系统。
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该系统具有投资少、效益好、适应性强的明显优势。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相对于传统的养殖模式而言,有着显而易见的优势和效益。
该养殖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水体环境,减少水体富营养化和有毒废水的排放,使水体得到有效净化,保护了水域生态环境。
由于采用循环利用的方式,可以减少用水量,减少了养殖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可以提供更稳定、更理想的生长环境,提高养殖物种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从而提高了水产品的产量和养殖效益。
研究表明,采用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生产的水产品,其品质更加优异,销售价格也相应提高,降低了经济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益。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还可以改善养殖水体的温度、PH值和含氧量等因素,有利于养殖物种的生长和抵抗疾病。
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循环水处理系统研究现状与展望
项目
我们先后 在 山 东
,
、
辽宁
、
河北
、
天 津 等地 建
图1 海 水 鱼 类 工 厂 化 循 环 水 养 殖 系 统 工 艺 流程
立 了 多个 养殖示 范基地
,
并逐 步推 广 到对 虾 和 海参 的工
。
取 得 了显 著 的经 济 和 社 会 效 益
微滤 机 又 称 固体 颗 粒 分 离器 大颗 粒 悬 浮 物 的 重 要 设 备
,
及 养 殖 品 种 市场价 格 的影 响 兴起
发展
一
直 比较滞 后
。
随着
态环 境 的破坏基 础 上 的
还 处 于 发展 的初 级 阶段 ; 随着
。
我 国北 方 沿 海 以名 贵经 济 鱼 类 鲆鲽 类 为 主 要养 殖 对 象 的
,
养 殖 规 模 的逐 渐 扩 大 势 必 会 导 致病 害 的频 繁 发 生 针 对 海 水 鱼 类 工 厂 化 养 殖 中 出现 的 问 题
、
水养 殖 系 统存 在 的 小而 全
,
投 资大
、
推 广难 的实 际情
提 出 了 因 地 制 宜 发 展 海 水 鱼 类 循 环 水养 殖 的新 思
既 能满足 广 大养 殖 渔 农 民对 循 环 水养 殖 的 需求
。
路
,
,
提
高产 品 的质量 ; 又 符合 国家节 能减排 的产 业 政策 实施 以来
厂 化 养殖
“
备
。
十
一
期间
,
我们 又 在 国家
“
863
”
高科 技发
温
海 水 鱼 类 工 厂 化循 环 水 养 殖 系 统 主 要 由微 滤 机 (固
我国北方鲆鲽类产业所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初探
关 于 制 定 国 民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第 十 三 个 五 年 规 划 的建议 》 ,明确 了我 国 未来 五 年 的发 展 蓝 图 。 如何 贯 彻 落 实 创 新 、协 调 、绿 色 、 开 放 、 共 享 的发 展
这 些 问 题 都 有 一 个 共 同 点 , 即 发 展 理 念 不 够 先 进 。党 的十 八 届 五 中全 会 审 议 通 过 了 《 中共 中央
避 、 险 情 能 救 ” 的 安 全 避 风 目的 ,是 一 大 好 事 ; 同 时 ,要 做 好 灾后 重 建 工 作 , 为受 灾 损 失 群 众 进 行 财政 补 贴 ,以帮助 其尽 快恢 复生产 。 第 六 、 发挥 驻湛 高校 “ 智 库 ”作 用 ,加 大 科 技投 入 和 水 产 类 复合 型 高 级 人 才 培 养 力 度 , 以重 点 实验 室 、重 点 团 队 、重 大 项 目、重 要 人 才 建 设 为载 体 结 合 实 习 实践 基 地 建 设 ,积 极 推 进 “ 政 用 产 学研 ”创 新 合 作 系 统 工 程 。尤 其 是 以广 东 海 洋 大 学 在 对 虾 研 究 领 域 较 强 的科 研 实 力 为 依 托 , 引 导一 批 优 秀 企 业 与 广 大 海 洋 大 学 等 高 校 和 科 研 院 所 进 行 合 作 ,共 同 开 展 品 种 选 育 、 养 殖 模 式 推 广 。坚 持 以企 业 为 主 体 、养 殖 户 为 中心 、 市 场 为
理 念 ,这 个 问题 在 《 关 于 落 实 发 展 新 理 念 加 快 农
业 现代 化 实现 全 面 小康 目标 的若 干 意 见》 ( 2 0 1 6中 央 一 号文 件 ) 中作 为 重 点进 行 了 系统 阐 明,提 出推
海水养殖鲆鱼的水生生态系统建设与管理
海水养殖鲆鱼的水生生态系统建设与管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对水产品需求的增加,海洋养殖业已成为满足全球需求的重要产业之一。
海水养殖鲆鱼,作为高价值的食用鱼类,其养殖水生生态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尤为重要。
本文将讨论海水养殖鲆鱼的水生生态系统建设与管理,并提出相关的策略和建议。
1. 水生生态系统的建设海水养殖鲆鱼的水生生态系统建设是养殖过程中的基础和关键。
在建设水生生态系统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选址与规划:选择适宜的海域作为养殖区域,避免过度开发和污染。
进行区域规划,确保养殖活动与其他海洋生态系统之间的平衡。
(2)水质管理:维持良好的水质是海水养殖鲆鱼健康成长的关键。
定期监测水质,包括水温、盐度、溶氧量、pH值等指标,并采取适当措施来维持良好的水质环境。
(3)底质管理:底质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影响到鲆鱼的生长和健康。
定期清理底质,防止底质沉积过多并产生污染。
(4)养殖网箱设计:养殖网箱是保护鲆鱼的设备之一,应合理设计,既能提供良好的水流通和氧气供应,又能有效防止外部物质的侵入。
2. 生态环境管理海水养殖鲆鱼的生态环境管理涉及到鱼类、浮游生物以及其他海洋生物的相互关系和平衡。
以下几个方面是进行生态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1)物种选择与密度控制:选择适合养殖的鲆鱼品种,同时控制每个养殖池塘或网箱的鲆鱼数量,避免过密导致鱼类之间的竞争和疾病传播。
(2)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管理是保持水生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措施之一。
根据鲆鱼的需求,提供适量和优质的饲料,避免饲料过量或浪费。
(3)垂钓捕食控制:在养殖区域附近,垂钓捕食活动可能会对鲆鱼以及其他海洋生物造成威胁。
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限制垂钓捕食的数量和区域,确保养殖鲆鱼的安全。
(4)水生植物管理:水生植物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对于维持水质和氧气供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适量种植水生植物,并进行定期的修剪和管理,确保水质和生态平衡。
3. 疾病防控与生态恢复(1)养殖鲆鱼疾病防控:疾病是影响养殖鲆鱼健康和产量的重要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技 术 逐步 趋 于成 熟 , 开 始 由示 范转 向规 模 化 且
推广 阶段 , 天 津 和 山 东 部 分 地 区 已有 取 代 传 统 在
流水 养 殖模 式 的趋 势 , 鲆鲽 类 工 厂化 循 环 水 养 殖 在 我 国北方 沿海 的发 展 形势 十分 喜人 。 循 环水 养殖 模式 是 水产 养殖 诸 多模式 中工业
式 ” 主要 集 中在 山东 和福 建 2个 省 区 , 养 品 种 , 主 为 牙鲆 和 大 菱 鲆 ; 是 “ 厂 化 循 环 水 养 殖 模 四 工
式 ” 随着 渔 业产 业 结 构调 整 的不 断 深 入 , 模 式 , 该
且 涌 现 出一批 具有 一定 推 广价 值 的系统 模 式 。但
天津 、 辽宁 4个 环 渤 海 湾 主 产 区 占全 国总产 量 的
9 % , 量 最大 的 3个 品种依 次 为大菱 鲆 、 鲆 和 2 产 牙 半滑舌 鳎 , 别 占到 总 产 量 的 5 % 、0 和 8 , 分 5 3% %
在我 国海水 鱼类 养 殖业 中 占有举 足轻 重 的地 位 。 目前 , 国 鲆 鲽 类 的 主 要 养 殖 模 式 有 4种 。 我
3青 岛 通 用 水 产 养 殖 有 限公 司 , 岛 26 0 ; 青 6 4 4
4 上海 海 洋 大 学 , 上海 2 10 ) 03 6
摘要 : 全封 闭式海水循环养 殖 系统 , 当前 国际上 先进 养殖模式 的代表 , 是 也是未 来养 殖产业发展 的重要方 向 , 备 受世界 关注。我 国最早走上工厂化养 殖道路 的海水鱼类是 鲆鲽类 , 现正 由开放 式向封 闭式循环 水养 殖方
日益 紧缺和 环境 污 染 的加 重 , 西方 发 达 国家 早 已
是“ 温室 大 棚 +深 井 海 水 ” 流 水 型 工 厂 化 养 的
殖模式 , 要养 殖对 象是 大 菱 鲆 , 山东 和辽 宁 2 主 在 个 主产 省 区普遍 采 用该 种模 式作 为最 主 要 的生产 模 式 。据 2 0 0 9年 统计 , 国该 模式 总 养殖 面积 约 全 为 6 5万 m , 中山东 为 3 5 6万 m 辽 宁2 2 6 1 其 1. , 0 .
关键词 : 鲆鲽类 ; 环水养殖 ; 循 装备 ; 技术 ; 系统
中 图 分 类 号 :9 9 3 ;Q 2 . ¥6.8T 088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79 8 ( 00 0 -1 9 10 —50 2 1 ) 40 - 0
鲆 鲽类 是 海水 养殖 鱼类 的重要代 表 。据 国家 鲆鲽类 产 业体 系课 题组 调 查 统 计 ¨ ,0 9年 我 国 2 0
万 m , 津 2. 天 2 7万 m , 河北 3 . 4 1万 m ; 二是 “ 海
普及 推 广应用 了循环 水 养殖 。我 国 的循环 水养 殖 虽然 起 步较 晚 , 就鲆 鲽 类养 殖 而言 , 但 由于工 厂化
养殖 在全 国起 步 较早 、 础较 好 , 以被认 为是 最 基 所
《 业现 代化 )0 0年第 3 第 4期 渔 ) 1 2 8卷
我 国 鲆 鲽 类 循 环 水 养 殖 系 统 的 研 制 和 运 行 现 状
倪 琦 ,雷霁 霖 ,张和森 杨 正勇4 ,
( 1农 业部渔业装备与工程重 点开放实验室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 院渔业机 械仪 器研究所 , 上海 2 0 9 ; 00 2 2中国水 产科学研究 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岛 2 6 7 ; 青 6 0 1
循环 系统主要 配套 装备 和工艺参数 的基础上 , 结合几 家典 型养殖企业的运行特点进行 了分类剖析 , 对现 有 针 装备和 系统 中发现 的几个关键 问题 , 出了改进 、 高的对策 , 提 提 可为今 后鲆鲽类全循环 养殖 系统的升级 、 定型
和 走 向 国产 化前 各 项 技 术 与 工 艺 已经 取得 了长 足 进 步 。但 是 , 据 对 国 内循 环 水 系统 装 备 的 研 制 及 其 运 行 情 况 根
的跟踪调 查, 发现循环水 处理 的核 心部分存在着稳 定性、 可靠性 、 经济性 等 问题 急待 研 究解决 。本 文在 分析
有 可 能 首先获 得 推广应 用 的养 殖产 业 。 我 国的海 水 鲆 鲽类 工 厂化 循 环 水 养 殖 , 过 通 1 年 的努 力 , 统 技 术 已经 逐 步走 向成 熟 , 0余 系 并
水 池塘养 殖模 式 ”, 要养 殖 牙 鲆 , 主 以辽 宁 营 口地
区最具 代 表 性 ; 是 “ 海 固 定 式 网 箱 养 殖 模 三 浅
目前 在 系统 的稳定 性 、 建设 和运 行 成本 , 以及 操作
维 护 等方 面还 存 在 着 一 些 问 题 , 响 了 向规模 化 影
收稿 日期 :0 00 -6 2 1 - 2 ;修 回 日期 :000 -3 7 2 1-81 基金项 目: 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 ( yyx5 )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 yyx74 ) nct-0 ; nhz0 -6 作者 简 介 : 琦 (9 8 ) 男 , 究 员 , 学 硕 士 , 倪 16 一 , 研 农 主要 从 事 循 环 水 养 殖 装 备 和 系 统 研 究 。E m i:ii f r a.n - alnq@ mi.c c i
一
化程 度 最高 的一 种 生 产 模 式 , 与 流水 型 养 殖 模 它
式相 比 , 可节 水 9 % 以上 , 地 高达 9 % , 0 节 9 而且 通 过污 水 处理 还 可 以实 现 节 能 减 排 、 境 友 好 型 生 环 产 , 已是 众 望 所 归 。随 着 世 界 性 的 水 、 资 源 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