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一节职业学校学生需要具备的素质
职业教育学知识点
![职业教育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59c6b276f1aff00bfd51e8f.png)
第三章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第一节确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依据一党和国家的法律及教育方案法律和政策是影响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因素,其内容包括教育的指导思想、人才的培养规格及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1996年颁布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指出: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二社会经济形态及产业结构发展的需要社会经济形态及产业结构是确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客观依据。
1、社会经济形态的拓展要求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竞争意识。
2、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需要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培养大量本土化、外向型的中、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三、学制、学历及国家职业分类与职业技术等级标准四、受教育者个体发展的需要这些需要包括:受教育者个体终身学习的需要;受教育者个体就业与创业的需要;受教育者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第二节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培养目标:培养与现代生产力水平及劳动力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具有以某种职业资格为核心的良好职业素质与发展素质的中、高级技术应用人才。
一、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理论基础(一)社会人才结构模型发展:“金字塔”型理论模式——“职业带”人才结构理论—-“阶梯状"人才结构理论“阶梯状”理论认为:现代人才结构主要是由于人才的不同系列(类型)、层次、素质要求,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比例构成的。
不同系列、不同层次技术人员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存在质的差异。
不同性质的工作岗位有不同系列的人才结构,每一系列人才内部又可以分成从低到高的不同层次,各系列人员之间有交叉,每一系列内部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衔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阶梯人才结构体系。
根据这一理论,我们把社会人才按其生产或工作活动的过程和目标分为四类: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二)职业分析职业分析是对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分析过程,即对某一特定职业的特质和内容所作的多层次程序分析。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范本一份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范本一份](https://img.taocdn.com/s3/m/500d962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08.png)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范本一份最新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1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内涵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情绪等方面。
影响职业素质水平的因素有很多,如:受教育程度、社会环境、工作经历等。
一般而言,劳动者是否能顺利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越有利于个人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职业素质一般具有职业性、内在性、稳定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包括职业品德、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形象四部分。
职业品德包括职业个性、职业品质、职业理想,即要培养学生为人处事、情商、诚信品格、集体观念、大局意识等。
职业知识即是专业知识,即踏实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职业能力即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即培养组织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职业形象即是文明意识的培养,包括仪表、礼仪、纪律、生活习惯、身体素质等。
其实,也就是培养学生从“学校人”向“职业人”顺利过渡。
综合说来,从职业教育的概念和功能定位中,可以得出教育一定要实施素质教育的结论,而在职业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深化,是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是促进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融通,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
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基本途径1、实施有益于学生职业成长的引导机制和育人方式一方面,注意发挥育人过程的指点与共进功能。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特别是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服务意识贯穿在整个育人过程当中。
以教学育人团队为载体,以学生为对象,以课程教学、素质拓展、就业指导、行为规范等为内容,通过个体对接集体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局面。
另一方面,注意发挥学习尖子的孕育与激励功能,建立各项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合乎情理的积极措施,培养骨干学生。
中职现代礼仪教案完整
![中职现代礼仪教案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c04dd2250b4e767f5acfce31.png)
第一章礼仪引论第一节礼仪概述目的要求:掌握礼仪的概念;礼仪和礼节的区别交际礼仪的种类特点作用重点难点:礼仪和礼节的区别;礼仪的种类;礼仪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方法:以讲解为主举例为辅一、礼仪的内涵(一)礼仪的概念礼仪是人类在共同生活和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并固定下来而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二)礼仪的分类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三)礼貌;礼节;礼仪的关系礼貌;礼节;礼仪都是人们在社交中表现出来的尊敬和友好的行为;三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又是自身特殊含义和要求;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礼仪的功能与作用1 礼仪的功能A 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
B 有助于人们美化自身;美化生活。
C 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际关系。
D 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 礼仪的作用A、交际礼仪是人们沟通思想的桥梁:人类需要沟通;社会需要交际。
礼仪;成功因素中85%是靠良好的人际关系;睡觉外的70%的时间用在与人的沟通上;因此;沟通是精神交换;那么交际礼仪就是沟通的形式和桥梁。
B、交际礼仪是个体和群体的协调器:人在社会群体中不是独立的;而是彼此融合在一起的;交际礼仪把个体和群体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社交整体;让每个人在个自的位置上推动社会的发展;而且增进彼此的认知和加深彼此的感情。
第二节礼仪的历史与发展第三节礼仪的特征与原则目的要求:掌握礼仪的发展历史;礼仪的特征和原则;如何培养和提高礼仪素质。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礼仪的特征和原则;难点是如何培养和提高礼仪素质。
教学方法:以讲解为主举例为辅一、中国古代礼仪的渊源人类最初的“礼仪”;主要是对自然物;表示了对神秘不可知的自然界的敬畏和祈求。
二、我国礼仪发展的几个阶段1 礼仪初起阶段新石器时代晚期炎黄时期尧舜时期2 礼仪形式阶段在西周;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记载“礼”的书籍;这就是“周礼”3 礼仪变革阶段4 封建礼仪的形式;强化和衰落阶段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5 现代礼仪阶段三、礼仪的特征与原则1 礼仪的特征规范性限定性可操作性传承性变动性2 礼仪的原则遵守自律敬人宽容平等从俗真诚第四节礼仪的培养与提高目的要求:掌握礼仪培养的目的及学习礼仪的方法。
第3章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第3章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eb37ac5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36.png)
第三章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目录
CONTENTS
第一节 确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依据 第二节 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 第三节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01
第一节 确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
依据
一、 根本依据:
党和国家的教 育方针、政策
与法规
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根据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及 个体发展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 向,体现的是国家的意志。教育方针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各级 各类教育政策与法规的颁布实施,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方 针是教育政策与法规的总概括。
同步。
三、 建设与优
化校企合作的 “双师型”教
师队伍
1. 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能够直接服务于生产、建设、
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2. 职业学校的教师需具备“双师型”特质,即能够同时进行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3. “双师型”教师应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
经验,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一) 社会人才结构理论
▪ 1. “金字塔”型人才结构理论
一、 职业教育 培养目标定位 的理论基础
(一) 社会人才结构理论
▪ 2. “职业带”人才结构理论
一、 职业教育 培养目标定位 的理论基础
(一) 社会人才结构理论
▪ 3. “阶梯状”人才结构理论
一、 职业教育 培养目标定位 的理论基础
(一) 社会人才结构理论
3. 制定并严格执行各专业管理规范,包括专业标准、教学管
理等,形成全员质量意识。
4.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强化工学结合,建立健全德技
双修的育人机制。
5. 实施多元共治的质量保障机制,实现全程和全员质量管理,
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要求
![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9322f87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70.png)
交往素质
包括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人际交往、群体合作等方面所要 求的素质。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各种活动的。“他 们相互间不是作为纯粹的我,而是作为处在生产力和需要的一 定发展阶段上的个人而发生交往的”。而在交往中获得的大量 间接经验,又促进个体心理的成熟和素质的发展。当今我国社 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由封闭向开放转型,个人与他 人、个人与社会的物质、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越来 越密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广泛、深入,一定要 克服那种只埋头读书、独善其身的孤僻性格,要养成乐于合作、 热心参与、善于交往、善于应变的性格,为将来更好地适应新 时代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劳动打下基础。
2、大公无私、热爱集体、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国 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和国家 利益
3、忠诚老实、谦虚谨慎,对人民的事业忠心耿耿和对人 的诚实不欺等等。
文化素质
1、基本知识素质
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掌握各种基础科学知识,以形 成其良好的基本知识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自己的认知兴趣和认识
(1)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讲文明,重礼仪。 (3)讲文明语,做文明事,当文明人。 (4)微笑是打开心锁的钥匙。 (5)文明礼仪,从我做起。 (6)不学礼,无以立。 (7)文明礼仪,从我做起。 (8)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9)愤怒从愚蠢开始,以后悔而告终。 (10) 礼仪、礼节、礼貌、文明、文雅、文化。 (11) 礼仪是一种文明规范,礼仪是一种素质修养。 (12) 礼仪体现的是细节,细节展现的是素质。 (13)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的美德。 (14) 争创国家卫生城市,美化人居环境。 (15) 争创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
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
![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bac4fcdd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9e.png)
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
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能力:具备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能够主动积极地学习新知识和技能,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
2.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够有效地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理解他人的意见和观点。
3.创新能力: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能够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勇于尝试新的事物和思维方式。
4.合作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和项目,能够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决策。
5.实践能力:具备实际操作和实践的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职业道德: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能够遵守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准则,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形象。
7.自我管理能力:具备良好的时间管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身体健康。
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有助于中职学生的学习和就业,也对他们的个人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方案
![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5b81096edb6f1aff001f81.png)
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方案摘要:在正常教学中引入团队训练式教学法作为辅助,将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贯穿于在日常教学中,实线培养具备良好的核心素养、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能够顺利走向职场、立足社会的中职生的目标。
关键词:中职学生;核心素养;拓展;团队训练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
个体行为的总合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
职业素养体现到职场上的就是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中的就是个人素质或者道德修养。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大部分职校生毕业后直接走向社会,面临着工作、学习、生活的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是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当前形势下核心素养的内涵职业教育要从面向未来社会变化的趋势去构建学生适应社会变迁的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包含核心思维、核心行为、核心能力、核心精神,这四个方面构成一个走向职场的人立足于社会的核心素养因此,培养职校生的选择性思维、合作性思维、可持续发展思维、自我管控思维是基础。
同时在学校管理、课程建设、教学环节等方面都要强化使学生具备接受新事物、更新新理念的能力的教学理念,更进一步是培养学生从事新工作和掌握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学生追求技术提升的愿望和不断追求的行动过程比技术本身更重要。
良好的心态和求索的意识则是职业核心素养养成的内在动力二、树立培育理念和养成机制职业教育的核心是要明确培养具备什么素养的学生。
我校结合本校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培养和树立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相匹配的职业核心素养理念。
包括职业技能的训练和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根本区别。
也是实现通过3年的中职学习,要掌握大致相当于中级工水平的职业技能,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的可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得根本保证。
礼仪与职业学院学生素质讲义
![礼仪与职业学院学生素质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4b896854102de2bd97058871.png)
要领
行鞠躬礼掌握的要领是: 1、 脖子不可伸得太长,不可挺出下颏; 2、 耳和肩在同一高度: 3、 保持正确的站立姿势,两腿并拢,双目注视对方的胸部,随着身体向 下弯曲,双手逐渐向下,朝膝盖方向下垂.
•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10时26分49秒上午10时26分10:26:4920.10.31
•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0.3120.10.3110:2610:26:4910:26:49Oc t-20
•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0年10月31日 星期六10时26分49秒 Saturday, October 31, 2020
3、祝福 (1)节日祝福。 (2)喜庆祝福。 (3)特殊祝福。
二、递接物品的礼仪
(一)原则
互相尊重,相互注视,双手递接。
(二)方法
1、递接文件或图书杂志的方法
2、递接笔、刀剪等尖利物品的方法
3、递接茶杯、饮料、酒水等物品的方法
递接名片的方法
三、进出房间的礼仪
(一)进出老师办公室 (二)进出经理办公室 (三)进出亲朋好友住所 (四)进出外国人的办公室或住所
•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10:26:4910:26:4910:26Saturday, October 31, 2020
•
中职素质课件ppt
![中职素质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71f0c59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3a.png)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
03
过程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多元评价主体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课堂 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及时给予反馈 和指导。
在学期末或课程结束后,通过考试、作品 评定等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 综合素质。
引入教师、同学、自我评价等多方评价主 体,从不同角度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 。
自主学习能力
总结词
自主学习能力是中职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素质之一,它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学习、 自我管理、自我调节和自我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和能力水平。
详细描述
自主学习能力包括学习策略、时间管理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在中职教育中,学 生需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学习和工作需求,实现个人和职业 的持续发展。
团队协作能力包括良好的沟通技巧、有效的冲突解决能力和对团队成 员的尊重与信任。在中职教育中,学生需要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团队 协作能力,以适应未来工作中团队合作的需求。
沟通能力
总结词
沟通能力是中职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它要求学生能够 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理解他人的需求和 意愿。
详细描述
专业技能素质是指个体在专业方面的技能和素养,是中 职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业技能素质的培养主要包括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实践 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
中职学生应该注重培养职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等专业技能素质,以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身体心理素质
身体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身体、 心理方面的健康水平和素养,是 中职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
的心态。
04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 动,如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 ,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
当代中职生应该具职业素质课件
![当代中职生应该具职业素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321acf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5.png)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中职生在工作中可能会面临各种压力,如工作任务繁重、 时间紧迫、人际关系复杂等。具备抗压能力能够帮助中职生在面对压力时保持 冷静,积极应对,不轻易放弃。
自我调节能力
总结词
自我调节能力是指中职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和外界环境,灵 活调整自己的情绪、态度和行为,以适应不同的工作和生活 需求。
当代中职生应该具备的职 业素质
• 职业意识 • 职业技能 • 职业行为习惯 • 职业心理素质 • 职业礼仪与形象
01
职业意识
职业认知
了解行业趋势
中职生应关注所在行业的最新动 态,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 前景,以便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
业发展。
明确职业定位
中职生应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了 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和职业 特点,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 环境。
克服拖延症,及时完成任 务,以免影响工作进度和 效率。
团队协作
有效沟通
在团队中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 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同时倾听和
理解他人的观点。
协作精神
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团队 成员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发挥各
自的优势。
解决冲突
在团队中出现矛盾和冲突时,能 够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方法解决问
题。
沟通技巧
提升职业能力
中职生应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 包括专业技能、沟通协作能力、解决 问题的能力等,以便更好地实现职业 目标。
职业道德
01
02
03
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中职生应遵守职业道德规 范,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 观念,保持良好的职业操 守。
尊重企业文化
中职生应尊重企业文化, 了解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 经营理念,积极融入企业 团队。
中职生源基本素质分析
![中职生源基本素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08ff5365727a5e9856a61c8.png)
中职生源基本素质分析中职生应具备的素质“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这就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这一培养目标反映了党和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提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
作为一名中职生,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学校期间培养自己良好的职业素质。
下面就中职学生应该具备职业素质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职业素质的含义: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基本品质。
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职业素质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从事不同职业的劳动者对其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特定的要求。
职业素质具有专业性、稳定性、内在性、整体性、发展性的特征。
二、中职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1)思想政治素质:是指人们在政治上的信念或信仰,包括世界观和价值观,简言之,就是走社会主义道路,拥护共产党的领导。
它是职业素质的灵魂,对其他素质起着统率作用,规定着其他素质的性质和方向。
理想信念是思想政治素质的核心,它是推动和鼓舞劳动者不断进取的精神动力,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对人生来说就像航标和风帆。
(2)职业道德素质: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通过教育和修养而形成的职业道德方面的状况和水平,包括职业态度,职业道德修养水平。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就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3)科学文化素质:指人们对自然、社会、思维、科学知识等人类文化成果的认识和掌握的程度,具体包括:科学精神、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
科学精神主要包括:求实、创新、进取、怀疑、协作、献身。
职业中专学生应具备的道德素质
![职业中专学生应具备的道德素质](https://img.taocdn.com/s3/m/1a7fa3ec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2.png)
职业中专学生应具备的道德素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有技术、懂经济、能开拓、会管理、肯吃苦的复合型、应用型中级人才。
但人们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只有在正确的思想引导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工作中一些人不是由于技术水平低不能胜任工作,而是因为思想道德水平低而贻误了工作。
所以,每年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各用人单位除了要求职业中专毕业生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外,更要求这些毕业生有较高的道德素质。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它除了要求进行一般意义上的思想道德教育外,还要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由于职业教育的职业指向十分明确,因而,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
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一定正当职业的人们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及必备的道德品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正确的职业观不同职业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因此,职业内容可以不同,但不同职业的社会地位都是相同的。
所以,要教育学生树立平等的职业观。
正确认识客观存在的职业差异现象,树立“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的思想,即爱岗敬业。
不管自己的具体职业如何,只要能够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做出相应的贡献,都会受到社会的尊敬,获得必要的物质利益。
太原钢铁公司的治碴劳模李双良,北京市公交汽车售票员李素丽,上海的管道维修工许虎,他们都是在不同工作岗位上工作,为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受到了社会的尊敬。
所以,职业中专学生应以发展的眼光,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为做好本职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集体主义思想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每个人的职业活动都是一种社会活动。
在这种活动中,困难和矛盾的存在是一种客观必然。
如何克服这些困难与矛盾,是关系到职业活动整体效果的关键。
对此,职业道德教育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当职业道德教育以个人为对象时,就是要使每个受教育者树立全心全决为人民服务的集体主义思想。
人与人之间是一种相互服务的关系。
一个人要想获得他人的服务,首先必须为他人服务。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需求分析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需求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75ea25eefdc8d376ee3265.png)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需求分析提高学生职业素质是目前高职学生就业问题中堕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高职学生能否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顺利的实现人生价值,进而影响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到我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因此,我国许多的专家、学者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职业素质培养方面的问题做了相关的研究。
职业素质教育的涵义第一,职业素质教育既不同于职业教育,又不同于素质教育。
它偏重强调的是“职业素质”,是上述两方面教育内容的结合体。
以往的素质教育主要强调的是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三个方面的教育;职业教育主要强调的是社会职业的介绍、就业形势的介绍、就业技巧的指导等。
而围绕现代社会各种类型、各种性质的企事业单位对于大学生特别是高职学生在职业素质方面有哪些具体要求,高职学生应该具备哪些高于或强于其他社会就业者的职业素质则强调得不够。
职业素质教育既应该涉猎以上两个方面的内容,又应该侧重于后者的教育和培养。
第二,职业素质教育高于又不同于现有的职业道德教育。
现在高职院校“两课”中开设的“职业道德”课主要强调的是大学生如何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道德观、职业观和就业观,有的内容甚至涉猎到哲学领域中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内容较宽泛且陈旧,不能够达到训练学生具备现代准职业者所必需的职业素质的高职政治课教学目的。
职业素质教育不应该只是一门思想政治课,而应该成为一门集现代企业管理论、人力资源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人际关系学等科学理论于一身,真正为学生就业起到服务作用的社会边缘性学科。
第三,职业素质教育的涵义应该包括职业思想文化素质教育、职业业务能力素质教育、职业道德素质教育、职业形象素质教育。
二、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构成职业素质本身是从企业角度提出的, 是企业对能够胜任内部工作岗位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
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强调产学研一体化,学校与企业的无缝衔接,这个接口就是学校学生的职业素质水平。
《中职生应具备的素质》教案
![《中职生应具备的素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6391de6f1aff00bed51e72.png)
07级各班中职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让学生了解作为一名中专准毕业生应该具备的素质,让其知道走到岗位时应该如何做得更好。
身心素质和职业意识讲述、举例、板书一、素质的定义素质----是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
例如:通过学习思考,人脑会越来越聪慧;人不断地战胜困难,取得成功,就会越来越有自信;运动员经过训练,竞技能力会越来越强。
在生活细小事情上的体现:经常给人让位;不昌犯别人;不随手丢垃圾;会理解关心他人等。
二、中专毕业生应具备的四种素质:①科学文化素质,②专业知识素质,③身心素质,④职业意识①科学文化素质:是指从业者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知掌握的水平和善,是专业学习的基础。
一个人的科学文化知识如何,直接影响其职业素质的优劣。
例如:会计专业的数学知识、汽修专业的物理学知识、模具专业的数学知识、绘图能力等。
②专业知识素质:是指从业者从事某种职业活动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善和水平。
从业者拥有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才能有效地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实现人生价值。
例子一:单位不用“无资格”人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于2000年5月31日颁布的《关于贯彻实施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的通知》,其中规定:用人单位招用未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者从事技术工种工作的,由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可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同时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对有关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再上岗。
例子二:小郑的困惑小郑是学电子专业的。
他认为凭着自己的能力,找个电工岗位是没有问题的。
可是一个月过去了,仍然没有找到工作。
无论到哪家单位应聘,人家都要问:“请出示一下你的电工职业资格证书”。
小郑心里想不通:“怎么都跟我要证书?我没证书,可我有手艺啊!”例子三:“无不服气”小徐和小魏毕业后,同时被一家工厂录取。
一年后,单位调整,小徐小岗,而小魏留下了。
浅谈高职学生基本素质要求
![浅谈高职学生基本素质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6cc9f0cfad6195f312ba64e.png)
浅谈高职学生基本素质要求[提要] 随着时代发展,对高职学生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职业素质、创业素质、人文素质等,通过分析以上素质,提出提高高职学生素质的多种途径。
关键词:高职教育;学生素质;素质要求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先进操作技能和一定管理能力的一线人才。
高职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只有十几年时间,比起职业教育发达的德国、新加坡、美国等职业教育先进的国家还有着较大的差距,尤其是教育培养体系。
高职教育除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外,更重要的是提高高职学生的各类素质,尤其是脱离校园后能够在社会不断进步能力。
只有拥有这样的素质,才能成为社会源源不断进步的动力。
高职教育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在全国范围内不管是高职学校的数量还是高职学校的在校生的规模再创新高。
但是目前很多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评价不一,有部分单位对高职学生存在一定的偏见。
根据走访,很多用人单位提出的意见不是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质疑,更多是毕业生其他方面的素质,譬如上班迟到等这样的基本道德素质方面不满意。
在大力提高素质教育的今天,高职学院要不断深化改革和课程体系,把素质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核心,只有全面提高了毕业生各方面的素质,毕业生才能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毕业生所在的学校才能获得更好的口碑,受到用人单位和家长的欢迎。
一、高职学生基本素质要求(一)思想道德素质。
高职教育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组成的一部分,高职学生受过了良好的高等教育,因此高职学生应该具有较高社会要求的道德素质水平。
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拥护党的领导,积极向党组织发展。
懂得分享,甘愿为社会奉献,有较强的是非辨别能力,不仅不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而且还能帮助提高周围同学和家人的辨识能力。
在共同场合,能够显示当下大学生优良的精神面貌,敢于和不良社会现象作斗争。
(二)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除了道德素质外,在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处于最重要的位置。
3.1 职业学校学生需要具备的素质
![3.1 职业学校学生需要具备的素质](https://img.taocdn.com/s3/m/50b1fe0da26925c52cc5bf7b.png)
课后作业
P36 习题一、二
3
重点: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要求 难点:礼仪是职业学校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
教学用具 与器材
多媒体,《礼仪》课件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讨论法 3.案例分析法
课时
2 课时
1
一、情景导入 讲礼仪要从提高自身修养开始。周总理就十分重视自身修养。 由此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案例,导入新课
二、新授
第三章 礼仪与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
2
高职业素质的意义: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 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礼仪是职业学校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 请学生阅读教材并归纳总结。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思考,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一)做人需要讲礼仪。礼仪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体现 着人们的道德观念,确定着人们的交往规则,指导着人们的一举一动。
(二)品德素质
教学过程
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并且还要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职业
道德规范。
(三)智能素质
包括知识、智力和能力三个方面。要树立科学精神、求知欲望、创新精神。
文化知识是智能素质的基础。
智力水平包括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能力是指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各行各业的建设需要讲礼仪。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行各 业的建设发展要求全体从业者自觉地按照社会主义礼仪规范来约束、衡量自身 行为。
三、课堂小结 本节是阐述礼仪素质是每一个劳动者所必备的基本素质,职业
学校的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应努力提高自 身素质尤其是礼仪基本素质为国家建设做好准备。
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3)
![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3)](https://img.taocdn.com/s3/m/10294a3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0c.png)
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3)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职业情感职业精神(合作、奉献、创新)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诚实、守信、尊重)职业技能职业知识(文化知识、专业基础知识、相关知识)职业技术(操作、评价、开发)我们培养的合格职高生在毕业生,必须要具备以下几点:1、以德为本、诚实守信的诚信精神,无私无畏、敢冒风险的奉献精神;刻苦钻研、认真负责,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
它是职业精神的基本内涵,是新时代职业精神的首要环节。
2、集体观念和团队协作精神。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一个人独立完成某一项工作已几乎不可能,只有依靠群体的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才能实现复杂工作的最终完成。
因此,集体观念和团队协作精神已成为现代劳动者融入社会的必备素养,这也已成为现代众多企业选拔人才的重要条件。
3、敢于和善于创新的精神。
职业教育是密切相关于当前科技发展的,这种特性更加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不断上进,敢于和善于创新的精神。
4、终身自我管理、塑造自我的能力。
自我管理反映了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面对社会的各种挑战,只有具备较强的自制力,才能对个人的言语、行为、情绪、心理状态进行理性的调节,以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去面对挫折;塑造自我是自我评价、自我发展的能力,这是一个人在发展中,不断认识世界,改变自身,适应环境以求更高发展的必备能力。
5、坚强的毅力和高尚的品格。
一个人在生活、工作中或多或少要面对各种艰难困苦,因此,只有注重学生坚强毅力和高尚品格的培养,才能使他们面对人生的考验时经得起洗礼。
6、较强的文化功底和较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
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在专业基础知识教学时要注意处理好扎实性和应用性两大矛盾,也就是要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教学的关系。
学知识要以够用为原则,不能一提理论就大谈“深刻理解”,理论教学必须作为实践应用教学的基础性内容,要在抓好理论教学的前提下,切实提高实践应用教学的成效和水平。
7、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特别是国际互联网交互能力。
高职高专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内容
![高职高专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dbc7e2275901020207409c0f.png)
高职高专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内容高职高专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应着重围绕以下七个方面进行:〈一〉健康素质就业是大学生人生发展中的重大转折点,是大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重要阶段。
健康素质包含两个方面,即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从“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中我们能体会到身体对于初入职场的大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以前我们看到的创业者是“年轻是用身体换钱,老时用钱买身体”,这是愚蠢的做法。
身体在人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是重要的,要时时保持健康的身体。
部分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相对滞后。
面对这种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的指导下,一改以“统”、“包”为特征的分配制度为现在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之就业方式,表现出了不同的心理状态。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知识化程度高而社会化程度低;情绪波动度高而自抑程度低;自我认可度高而人际协调力低;成才急切度高而抗挫能力低。
大学生的心理正处于成长期,就业又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刻,及时予以积极的心理引导,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
培养和谐心态,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具有强烈的合群心理需求,人际交往易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心态,保持身心健康。
〈二〉能力素质1、一般能力即智力。
智力是人的基本能力,其内容和结构:感知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四个方面。
联合国的“21世纪全球开发计划”指出:“智力(Intelligence)并非是一个单向度概念,除了基本智商(IQ,telligence Quotient),它还包含了人的更多能力:成就智商(AQ)、道德智商(MQ)、情感智商(EQ)、体能智商(PQ)……”。
2、特殊能力。
包括组织能力、管理能力、领导能力、控制能力、语言能力、数学计算能力、空间判断能力、动作协调能力(眼、手动作协调)、特殊从业能力等等。
如飞行员除了“视力好”以外,还要求对空间距离的判断要非常准确,要求两眼的深度感要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
(1)思考此案例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2)作为一名学生尤其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应 该具备哪些素质?
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要求
政治思想素质 品德素质 智能素质 业务素质 身体素质
礼仪是职业学Biblioteka 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做人需要礼仪
礼仪是衡量人的行为的标准。讲究礼仪虽然不是与生俱 来的,但是与人交往过程中,举手投足间是否合乎礼仪却能 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
作业布置:
建设社会公德有哪些内容要求?P29-31
建设职业道德有哪些内容要求?P32 讲究礼仪有哪些重要意义?P38
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礼仪
1、 讲究礼仪可以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2、可以减少员工之间的摩擦,使他们能够心情舒畅地投入 到工作中,为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创造条件 3、讲究礼仪还可以使从业人员在为人民群众,为社会提供 服务时,能礼貌地对待服务对象,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 务质量。
你还知道哪些行业礼仪,尤其是与你所 学专业对口行业的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