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浊液混悬液液体制剂制备

合集下载

乳浊液混悬液液体制剂制备

乳浊液混悬液液体制剂制备
艺流程设计与控制 要点
生产工艺流程设计思路
确定产品类型和规格
选择合适的生产工艺
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特性,确定乳浊液、 混悬液或液体制剂的类型和规格。
根据产品类型和规格,选择适合的制备工 艺,如乳化法、分散法、溶解法等。
设计工艺流程图
制定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
根据所选工艺,设计详细的工艺流程图, 包括原料处理、配料、混合、乳化、分散 、均质、灌装等步骤。
02 乳浊液制备方法与技术
乳化法原理及设备介绍
乳化法原理
乳化法是利用乳化剂的亲水亲油特性,使互不相溶的两相(如油和水)混合均匀 ,形成乳浊液的过程。
设备介绍
常用的乳化设备有胶体磨、均质机、超声波乳化器等。这些设备通过高速搅拌、 剪切、超声波等作用,使油水两相充分混合,形成稳定的乳浊液。
高能乳化技术应用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01
02
03
物理指标
包括外观、粒度分布、沉 降体积比等,用于评估乳 浊液混悬液的物理稳定性。
化学指标
包括pH值、药物含量、有 关物质等,用于确保制剂 的化学稳定性和安全性。
微生物指标
包括微生物限度、无菌检 查等,用于评估制剂的微 生物污染情况。
常规检测方法介绍
粒度分布测定
采用激光粒度仪、显微镜等方法,测定乳浊液混悬液中粒子的粒度分 布,以评估制剂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04 液体制剂中辅料选择与使 用
溶剂和助溶剂种类及作用
溶剂种类
助溶剂作用
常用的溶剂包括水、乙醇、甘油、丙二醇等。 不同的溶剂具有不同的溶解能力和特性,适 用于不同的药物和制剂类型。
助溶剂能够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提高 制剂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常用的助溶剂 包括表面活性剂、有机酸、酰胺类等。

药物制剂技术实训项目

药物制剂技术实训项目

药物制剂技术实训项目
一、液体制剂
(一)、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单糖浆的制备(二)、混悬性液体制剂的制备--—----炉甘石洗剂的制备(三)、乳浊液性液体制剂的制备—----—-鱼肝油乳的制备二、粉碎、筛分、混合
粉碎机、过筛和混合记得使用操作
三、浸出制剂
甘草流浸膏的制备
四、散剂、颗粒剂和胶囊剂
(一)、复方枸橼酸钠散的制备
(二)、空白泡腾颗粒的制备
五、片剂
(一)、单冲压片机压片原理及其拆卸安装
(二)、空白片的制备
六、丸剂与滴丸剂
六味地黄丸的制备
七、软膏剂、乳膏剂、眼膏剂
单软膏的制备
八、膜剂、涂膜剂
空白药膜的制备
九、栓剂
甘油栓的制备
十、气雾剂、喷雾剂、粉雾剂
教学录像演示制备。

执业中药师中药药剂学考前大冲刺3

执业中药师中药药剂学考前大冲刺3

第七章液体药剂第一节概述一、液体药剂的特点①比相应固体制剂的分散度大、吸收快、作用迅速;②易控制药物浓度,可减少固体药物口服后由于局部浓度过高而引起的胃肠道刺激性;③便于分剂量和服用,尤其适用于儿童和老年患者。

缺点:液体药剂稳定性较差,贮藏、运输不方便。

二、液体药剂的分类第二节表面活性剂一、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中同时含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具有“两亲性”。

二、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1.胶束和临界胶束浓度胶束:表面活性剂在浓度高时,疏水部分相互吸引形成的缔合体。

临界胶束浓度(CMC):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开始形成胶束时的浓度。

2.亲水亲油平衡值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亲油基团对油和水的综合亲和力,称为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

表面活性剂的HLB值愈高,其亲水性愈强;HLB值愈低,其亲油性愈强。

HLB值在15以上的表面活性剂适宜用作增溶剂;HLB值在8~16的表面活性剂适宜用作O/W型乳化剂;HLB值在3~8的表面活性剂适宜用作W/O型乳化剂;HLB值在7~9的表面活性剂适宜用作润湿剂。

3.起昙和昙点起昙:某些含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开始随温度升高而加大,当达到某一温度时,其溶解度急剧下降,溶液出现浑浊或分层,但冷却后又恢复澄明。

产生起昙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此类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中所含的聚氧乙烯基与水分子形成的氢键在温度升高到昙点后断裂,从而引起表面活性剂溶解度急剧下降,出现浑浊或分层现象,当温度下降至昙点以下时,氢键又可能重新形成。

4.表面活性剂的毒性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毒性一般较大,其次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毒性相对较小。

静脉给药制剂中的表面活性剂的毒性比口服给药大,外用表面活性剂的毒性相对较小,但仍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皮肤和黏膜的刺激性为最小。

三、常用的表面活性剂1.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肥皂类:分为碱金属皂、碱土金属皂和有机胺皂等。

(2)硫酸化物:常用的有:①硫酸化蓖麻油,俗称土耳其红油;②高级脂肪醇硫酸酯类,如十二烷基硫酸钠,又名月桂醇硫酸钠等。

药品生产技术《混悬液、乳浊液的制备 教学设计》

药品生产技术《混悬液、乳浊液的制备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云课堂
课前: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学习效果检测
教师:根据学习进度及检测效果设计课堂教学
课上:小组讨论,学生代表讲解;提问,头脑风暴,教师总结、课中小测。
课下:设计课后安排,布置作业,做问卷调查。
教学安排:
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说明
课前
1发布课前要求
2引入本次课的课件
3对上次课进行小测试
4发布课前预习作业,检查预习效果
但是由于中药学学生运用混合教学的课程较多,学生尤其是学生干部课下活动较多,课前自主学习的效果有待进一步催促。根据学生的课前反应,有些视频在课堂上适当补充。
参考教材及料:
1智慧指教 2本科教材3药典
1课后作业
2课后安排:做出本章的思维导图
3问卷调查
1对学生做出评价
2根据云课堂的内容作相关布置
云课堂中回复
考核评价:通过课中测试结果显示,80%以上的学生掌握的很好。
教学反思:通过混合教学设计,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主动吸收,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操作性的视频学生已经在课前看过,有了感性认知,课上讲课就直观好多。
?液体药剂3?教学设计
课 程
中药药剂学
授课内容
混悬液、乳浊液的制备
授课对象
教学学时
2学时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教学目标:掌握混悬液、乳浊液制备方法;了解乳浊液的形成机理;混悬液的稳定性
教学重点:混悬液、乳浊液的种类及制备方法
教学难点:乳浊液的形成机理;混悬液的稳定性
学情分析:大专生,在有一定的中医根底、中药、方剂学及中药化学的根底上,开设本门课程。
教师回复学生的问题
云课堂布置
课中

实验二 乳剂、注射剂和滴眼剂的制备

实验二 乳剂、注射剂和滴眼剂的制备
(一)仪器:显微镜、离心机、电子天平、普通 天平,恒温水浴锅,电炉,乳钵,垂熔滤器、安 瓿瓶、滴眼剂小瓶、玻璃仪器、灯检仪、安瓿熔 封仪等。 (二)材料:液体石蜡、乙醇、苯甲酸钠、阿拉 伯胶、西黄蓍胶、氢氧化钙溶液、花生油、糖精 钠、盐酸、维生素C、碳酸氢钠、EDTA-2Na、 氯霉素、焦亚硫酸钠、硼砂、硼酸、尼泊金乙酯、 硫柳汞 、蒸馏水等
(三)滴眼剂 概念:凡是供洗眼、滴眼用以治疗或诊断眼部 疾病的液体制剂,称眼用液体制剂。 制备方法:无菌操作法 滴眼剂的附加剂:pH调节剂、等渗调节剂、抑 菌剂、增稠剂、增溶剂、助溶剂 质量评价方法:pH、渗透压、无菌、澄明度、 黏度、稳定性
长沙医学院—— 药学系——药剂学教研室——药剂学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
20g
17.2g 0.6 g 0.004 g
主药 pH调节剂 抗氧剂 络合剂
加至200 mL 溶剂
长沙医学院—— 药学系——药剂学教研室——药剂学
四、实验内容与操作
2.【制法】
搅拌 160mL纯化水 随加随搅拌 调pH至6.0~6.2 过滤 注射液的灌封 加纯化水至200mL
VitC 10g
碳酸氢钠 17.2g 焦亚硫酸钠 0.6g EDTA-2Na 0.004g
长沙医学院—— 药学系——药剂学教研室——药剂学
二、实验指导
注射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长沙医学院—— 药学系——药剂学教研室——药剂学
二、实验指导
安瓿封口-拉丝封口法
长沙医学院—— 药学系——药剂学教研室——药剂学
二、实验指导
工业封口原理
长沙医学院—— 药学系——药剂学教研室——药剂学
二、实验指导
检漏
质量检查
长沙医学院—— 药学系——药剂学教研室——药剂学

药剂学:第七章 液体制剂的单元操作

药剂学:第七章  液体制剂的单元操作

阳离子交换树脂: 钠型(稳定): RSO3- Na+ 氢型:RSO3- H+
阴离子交换树脂: 氢氧型:RN +(CH3)3OH氯型(稳定): RN +(CH3)3Cl-
当原水含盐高达3000mg/L时,不宜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纯化水.
第一节、制药用水的制备
(三)纯化水的处理技术
第一节、制药用水的制备
垂熔玻璃漏斗(芽胞>0.5μm)
第三节 灭菌与无菌操作
微孔滤膜滤器
出液口 内装微孔滤膜 进液口
第三节 灭菌与无菌操作
垂熔玻璃滤器
第三节 灭菌与无菌操作
二、物理灭菌法
c)射线灭菌法 辐射灭菌 不耐热 微波灭菌 不耐热 紫外线灭菌 (紫外线和臭氧)表面/空气/蒸馏水
d)湿热灭菌法 流通蒸汽灭菌 消毒、不耐热制剂 煮沸灭菌 消毒 低温间歇式灭菌 对热敏感制剂 热压灭菌**
第三节 灭菌与无菌操作
二、物理灭菌法
热压灭菌法 耐高温高压
用大于常压的饱和水蒸气进行灭菌的方法。
影响热压灭菌的因素:
➢ 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芽胞>繁殖体>衰老体
➢ 蒸气性质
饱和蒸气(湿、过) 除去空气
➢ 药品稳定性和灭菌时间
➢ 其他
pH环境、介质营养成分
二、物理灭菌法
热压灭菌法
首先开启进气阀对夹套进行加热,待夹套压力上升至 所需压力时,将待灭菌物品整齐排列于格车架上,推入 柜室,关紧柜门并旋紧。将加热蒸气通入柜内,当柜内 温度上升至规定温度,柜内压力应达到相应数值时(如 115.5C、67 kPa),开始记录灭菌时间。到达灭菌时 间后,先关闭蒸气进气阀,打开排气阀,待压力表指针 为零时,即可开启柜门,冷却后取出灭菌物品。

药学中的药物制剂与药物制备技术

药学中的药物制剂与药物制备技术

06
现代药物制剂发展趋势与挑 战
智能化、个性化发展趋势
精准医疗与个体化用药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个体化用药成为趋势,要求药物制剂具备更高的智能化和个性化特 点。
智能给药系统
利用先进的微纳米技术、生物传感器等技术,开发能够实时监测、响应生理变化的智能给 药系统。
3D打印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3D打印技术可实现复杂结构药物制剂的快速、个性化制备,为个体化用药提供有力支持 。
03
常见药物制剂类型及特点
液体制剂
溶液型液体制剂
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于 溶剂中,具有吸收快、作用迅
速的特点。
胶体溶液型液体制剂
药物以高分子形式分散在溶剂 中,具有稳定性好、长效的特 点。
乳浊液型液体制剂
两种不相溶的液体经乳化剂作 用形成的乳状液,适用于难溶 性药物的给药。
混悬液型液体制剂
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液 体介质中,适用于需要产生长
干燥、灭菌及包装技术
干燥
通过去除物料中的水分,提高其 稳定性和保存期限,常用的干燥 方法包括热风干燥、真空干燥等

灭菌
采用高温、高压、辐射等手段杀死 或去除物料中的微生物,保证制剂 的无菌状态,常用的灭菌方法包括 干热灭菌、湿热灭菌等。
包装
将制剂按一定规格进行密封包装, 以防止污染和变质,常用的包装材 料包括玻璃瓶、塑料瓶、铝塑复合 膜等。
新型辅料和工艺应用挑战
01
新型辅料开发
针对提高药物稳定性、改善生物 利用度等需求,开发新型辅料, 如环糊精、纳米材料等。
02
先进制备工艺应用
采用微流控技术、超临界流体技 术等先进制备工艺,提高药物制 剂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实验四液体药剂

实验四液体药剂

实验四液体药剂一、实验目的1.掌握各类液体药剂的分类及特点、常用液体药剂的制备方法及稳定措施。

2.熟悉影响液体药剂质量的因素以及评定质量的方法。

二、实验提要1.液体药剂按分散系统分为溶液型、胶体型、混悬型和乳浊型4种类型。

各类液体药剂其制备方法不相同,检查项目和要求也不相同。

2.制备溶液剂一般有溶解法、稀释法和化学反应法。

溶解法多先取处方量3/4的溶剂加入药物,搅拌使溶解、滤过,再自滤器上添加溶剂至全量,最后搅匀即得。

处方中如有助溶剂、增溶剂、pH调节剂、稳定剂、防腐剂及抗氧剂等,应先以适量溶剂溶解,再加入药物;其中对热稳定而溶解缓慢的药物,可加热促进溶解;挥发性或不耐热的药物则应在40℃以下时加入,以免挥发或破坏损失。

制备芳香水剂时,用分散剂(一种惰性不溶性物质的细粉)分散或剧烈振摇,使油水充分接触加速溶解。

稀释法适用于制备高浓度溶液或易溶性药物的浓贮备液。

化学反应法系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通过化学反应而制成新的药物溶液的制备方法,待化学反应完成后,滤过,自滤器上添加蒸馏水至全量即得。

适用于原料药物缺乏或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情况。

3.胶体溶液按胶粒与分散媒之间的亲和力不同可分为亲液胶体与疏液胶体,若以水为分散媒则称为亲水胶体和疏水胶体。

亲水胶体的制备,药物溶解要经过溶胀过程,宜将其分次撒布于水面上,使之自然吸水膨胀,然后搅拌或加热使溶解。

疏水胶体的制备采用分散法或凝聚法。

处方中如含具有脱水作用的电解质、高浓度醇、糖浆、甘油等物质时,宜先行溶解或稀释后再加入,而且用量不宜过大。

如需滤过时,所用滤材应与胶体溶液的荷电性相适应,最好采用不带电荷的滤器,以免凝聚。

4.制备乳浊液有干胶法和湿胶法。

干胶法先将胶粉与油混合均匀,加入一定量水,乳化成初乳,再逐渐加水稀释至全量。

湿胶法则将胶先溶于水中制成胶浆作为水相,将油相分次加入水相中,研磨制成初乳,再加水至全量。

乳浊液中药物的添加方法,需根据药物的溶解性采用不同的方法加入。

《药物制剂技术》第5章 液体制剂

《药物制剂技术》第5章 液体制剂
-用途:HLB5~13,O/W型乳化剂
NUAA
★脂肪酸山梨坦(Span,司盘)
-种类:司盘-20,司盘-40,司盘-60,司盘-65, 司盘-80,司盘-85
-用途:HLB1.8~3.8,是常用的W/O型乳化剂
O CH2OOCR
脂肪酸(种类决定不同的司盘类产品)
HO
OH
OH
脱水山梨醇
NUAA
★聚山梨酯(Tween,吐温)
NUAA
(2)羟苯酯类(尼泊金类)
❖ 几种合用有协同作用 ❖ 常用浓度0.03-0.16% ❖ 在酸性、中性、碱性溶液均有效
作用强弱顺序: 在酸性溶液中>中性溶液中>碱性溶液中
NUAA
(3)山梨酸及其盐 ❖ 酸性溶液中效果好 ❖ 常用浓度0.2-1.2%。 (4)苯扎溴铵 ❖ 有强烈的杀菌,防腐作用,只作外用。
温度
NUAA
四、表面活性剂的生物学性质 (1)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可增进或降低药物的吸收
★胶束增溶或包裹药物 ★增加生物膜的通透性
NUAA
(2)与蛋白质相互作用
--在不同条件下蛋白质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发生 电性结合。
--破坏蛋白质的螺旋结构
NUAA
(3)表面活性剂的毒性和刺激性
口服毒性
毒 性 阳离子型 大
形成比单一溶剂更易溶解药物的混合溶剂, 称为潜溶剂。 如:苯巴比妥(90%乙醇中溶解度最大)
NUAA
(三)助溶法 即加入第三种物质,使难溶性药物(溶质)在
溶剂中溶解度增大的过程。这第三种物质称为助溶 剂。
(助溶剂是一些低分子化合物,而不是胶体或表面活性剂 )
NUAA
助溶作用的机理: 形成了溶解度更大的络合物、复合物、缔合物。

《液体制剂》课件2

《液体制剂》课件2

01
02
03
内服制剂
如溶液剂、糖浆剂、乳剂 、混悬剂等,用于治疗消 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 病等。
外用制剂
如洗剂、搽剂、滴眼剂等 ,用于局部治疗皮肤疾病 、眼部疾病等。
其他制剂
如注射剂,用于急救和治 疗危重病症。
02
CATALOGUE
液体制剂的制备工艺
原料选择与处理
原料选择
选择符合质量标准、安全有效的原料 ,确保制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持续改进
根据质量检测结果和市场反馈 ,持续改进制备工艺和质量控 制措施,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
力。
03
CATALOGUE
液体制剂的稳定性
化学稳定性
• 总结词:液体制剂的化学稳定性是指其在储存过程中保持化学成分稳定
不变的能力。
• 详细描述:液体制剂中的化学成分可能会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导致药效降低或产生有害物质。为了保持液体制剂的化 学稳定性,需要采取措施减少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添加抗氧剂、调节PH值等。
分类
按分散系统可分为溶液型、胶体 溶液型、乳浊液型和混悬液型; 按给药途径可分为口服、外用和 其他途径给药。
液体制剂的特点
01
02
03
04
吸收快、作用迅速。
服用方便,特别适用于婴幼儿 和老年患者。
可根据需要制成不同浓度和体 积的制剂。
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应注意 控制剂量和给药方式。
液体制剂的应用
物理稳定性
影响因素
温度、光线、氧气等都会影响液体制剂的物理稳定性。
解决方法
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避免阳光直射,控制储存温度和湿度,定期检查液体制 剂的外观、颜色、气味等变化,以确保其物理稳定性。

药剂学实验——精选推荐

药剂学实验——精选推荐

药剂学实验实验⼀液体制剂的制备液体制剂是指药物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的液态制剂,可供内服或外⽤。

液体制剂按其分散情况可分为均相液体制剂和⾮均相液体制剂。

若制剂中的固体或液体药物均以分⼦、离⼦形式分散于液体分散介质中,则属于均相分散体系。

其中分散相的分⼦量⼩的称为低分⼦溶液,常称为溶液(真溶液)型液体制剂,分散相的分⼦量⼤的称为⾼分⼦溶液,它们都是稳定体系。

当制剂中固体或液体药物以分⼦聚集体的形式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时,则属于⾮均相分散体系。

由于其分散相与液体分散介质之间具有相界⾯,因此在⼀定程度上都是不稳定体系。

按分散相粒⼦的⼤⼩,⾮均相分散体系⼜分为溶胶分散体系和粗分散体系。

粗分散体系中包括乳浊液型液体制剂(乳剂)和混悬型液体制剂(混悬剂)。

⽽溶胶分散体系和⾼分⼦溶液习惯上称为胶体制剂,尽管分属⾮均相与均相分散体系,但它们分散相的粒⼦⼤⼩属于同⼀范围(1~100nm),且在性质上有许多相同之处。

液体制剂是应⽤⼗分⼴泛的⼀⼤类制剂,按给药途径、应⽤⽅法的不同⼜可进⼀步分为若⼲剂型,如合剂、芳⾹⽔剂、糖浆剂、醑剂、洗剂、搽剂、灌肠剂、涂剂、含漱剂和滴⽿剂等。

I.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实验⽬的1 掌握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法2 掌握液体制剂制备过程中的各项基本操作。

⼆、实验原理溶液型液体制剂是指药物以分⼦或离⼦状态溶解于适当溶剂中制成的澄明的液体制剂。

溶液型液体制剂可以⼝服,也可以外⽤。

常⽤的溶剂有⽔、⼄醇、⽢油、丙⼆醇、液状⽯蜡、植物油等。

就分散系统⽽⾔,溶液型液体制剂主要为低分⼦溶液,其分散相(药物)⼩于1nm,通常以分⼦或离⼦状态溶解在分散介质中。

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法有溶解法、稀释法和化学反应法,以溶解法应⽤最多。

其操作步骤如下。

(1)药物的称量和量取固体药物常以克为单位,根据药物量的⼤⼩,选⽤不同的架盘天平称量。

液体药物常以毫升为单位,选⽤不同的量杯或量筒进⾏量取。

⽤量少的液体药物,也可采⽤滴管计滴数量取(标准滴管在20℃时,1ml蒸馏⽔应为20滴,其重量误差在±0.10g 之间),量取液体药物后,应⽤少量蒸馏⽔洗涤器具,洗液合并于容器中,以减少药物的损失。

药剂工艺学第7章注射剂和眼用液体制剂

药剂工艺学第7章注射剂和眼用液体制剂
02
眼用液体制剂根据给药方式可分 为眼用溶液、眼用混悬液、眼用 乳剂等。
眼用液体制剂的特点与要求
眼用液体制剂应具有适当的渗透压、 pH值和无菌保证水平,以适应眼部环 境。
眼用液体制剂应具有稳定的物理和化 学性质,保证制剂的质量和有效性。
眼用液体制剂应具有良好的眼部耐受 性和安全性,避免对眼部产生刺激和 损伤。
5. 质量检查
对灭菌后的眼用液体制剂进行质量检查,包括澄 清度、无菌检查等。
6. 包装
将质量合格的眼用液体制剂进行包装,便于使用和储存 。
眼用液体制剂的质量控制
无菌检查
确保眼用液体制剂无微生物污 染。
澄清度检查
保证制剂没有杂质和微粒。
pH值检查
确保眼用液体制剂的pH值符合 规定范围。
渗透压检查
保证制剂的渗透压符合要求, 以适应眼部环境。
眼用液体制剂的发展历程
眼用液体制剂的发展始于古代,当时人们使用天然植物提取物或动物组织制成眼药 水。
随着制药技术的发展,现代眼用液体制剂逐渐发展起来,出现了多种新型制剂,如 眼用凝胶、眼用喷雾剂等。
目前,随着药物传递技术的发展,新型眼用液体制剂不断涌现,为眼部疾病的诊断 和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04 眼用液体制剂的制备工艺
05 案例分析
注射剂制备案例
案例名称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制备
关键点
确保注射剂无菌、无热原、澄明度符合要求,同时控制渗 透压和pH值。
案例描述பைடு நூலகம்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是一种局部麻醉剂,用于手术前或治 疗过程中麻醉神经末梢。制备过程包括原料筛选、制备工 艺选择、质量检测等步骤。
案例分析
通过该案例,学生可以了解注射剂的制备流程、质量要求 以及注射剂的特点。

各剂型生产用设备

各剂型生产用设备
筛丸机
分选滴丸
数粒装瓶机
包装
贴签机
栓剂
熔融罐(含搅拌罐、过滤器和保温料筒)
基质熔融
注膜机
栓剂成型
塑料制盒机或栓剂热压机
栓剂包装
乳匀机(又叫均质机)
用于乳浊液制备
过滤器
用于药液制备后的过滤
灌装机
用于药液罐装
轧盖机
用于罐装后的轧盖
贴签机
用于罐装轧盖后产品贴标签
注射剂(水针剂)
配液罐
药液制备
过滤器
药液过滤
安瓿洗烘灌封联动机组(安瓿清洗机+干燥灭菌机+灌封机)
清洗安瓿
清洗后安瓿的干燥灭菌
药液罐装及封口
高压灭菌柜
灌封后安瓿灭菌
灯检机
包材清洗后灭菌干燥
配液罐
药液制备
过滤器
药液过滤
灌装加塞机
冻干前灌装
冻干机
冷冻干燥
轧盖机
轧盖的溶胀过程
不锈钢配制罐
水相罐、油相罐
乳化机
乳化装备
软膏灌装机
软膏封尾机
贴签机
滴丸剂
滴丸机(包括保温系统、均质系统、滴制系统、冷却系统和分离系统)
滴丸制备
离心机
滴丸收集
干燥机
滴丸干燥
异物检查
安瓿印字包装设备(开盒机+印字机+贴签机)
外包装
注射剂(大输液)
配液罐
药液制备
过滤器
药液过滤
理瓶机
将拆包的包材按顺序排列送入洗瓶机内进行清洗
洗瓶机
清洗包材
灌装机
用于药液罐装
轧盖机
用于罐装后的轧盖
高压灭菌柜
输液灭菌
灯检机

液体制剂的制备实训报告

液体制剂的制备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1. 掌握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及操作步骤。

2. 熟悉常用液体制剂的种类及特点。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实训内容1. 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制备一定浓度的溶液型液体制剂,了解其制备方法及操作步骤。

(2)实验原理:溶液型液体制剂是将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匀、稳定的混合物。

(3)实验材料:药物、溶剂、称量纸、玻璃棒、烧杯、量筒、标签纸、牛角药勺等。

(4)实验步骤:①称量药物:准确称取所需药物,记录质量。

②溶解:将药物加入适量溶剂中,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

③定容:将溶液转移至量筒中,加溶剂至刻度线,摇匀。

④包装:将制备好的溶液倒入无菌瓶中,贴上标签,注明药物名称、浓度、制备日期等信息。

2. 混悬型液体制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制备一定浓度的混悬型液体制剂,了解其制备方法及操作步骤。

(2)实验原理:混悬型液体制剂是将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形式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形成的均匀、稳定的混合物。

(3)实验材料:药物、溶剂、称量纸、玻璃棒、烧杯、量筒、标签纸、牛角药勺等。

(4)实验步骤:①称量药物:准确称取所需药物,记录质量。

②研磨:将药物加入适量溶剂中,用玻璃棒研磨至形成均匀的悬浮液。

③定容:将悬浮液转移至量筒中,加溶剂至刻度线,摇匀。

④包装:将制备好的混悬液倒入无菌瓶中,贴上标签,注明药物名称、浓度、制备日期等信息。

3. 乳浊液液体制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制备一定浓度的乳浊液液体制剂,了解其制备方法及操作步骤。

(2)实验原理:乳浊液液体制剂是将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如油和水)通过乳化剂的作用,形成均匀、稳定的乳液。

(3)实验材料:药物、乳化剂、油相、水相、称量纸、玻璃棒、烧杯、量筒、标签纸、牛角药勺等。

(4)实验步骤:①称量药物:准确称取所需药物,记录质量。

②乳化:将药物加入油相中,用玻璃棒搅拌至形成乳浊液。

③加水相:逐渐加入水相,继续搅拌至形成均匀的乳液。

液体制剂

液体制剂

液体制剂液体制剂系指药物分散在液体介质中而制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一类制剂。

一、液体制剂的分类和溶剂1.液体制剂的分类(1)按分散体系的粒径大小分可分为真溶液型、胶体溶液型、乳浊液型和混悬液型等。

(2)按给药途径和用法分可分为合剂、芳香水剂、糖浆剂、醑剂、酏剂、洗剂、搽剂、灌肠剂、涂剂、胶体溶液、混悬液和乳剂等。

2.液体制剂的溶剂有水、乙醇、甘油、脂肪油、液状石蜡、丙二醇、二甲基亚砜等。

二、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1.增溶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形成胶团后增大了难溶性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并形成澄清溶液的过程称为增溶。

起增溶作用的表面活性剂称增溶剂,其HLB值宜在15~18之间选择。

被增溶药物根据其极性大小,以不同方式与胶团结合,进入胶团的不同部位,而使药物的溶解度增大。

2.助溶一些难溶于水的药物由于第二种物质的加入而使其在水中溶解度增加的现象称为助溶。

加入的第二种物质称为助溶剂。

难溶性药物与助溶剂形成可溶性络合物,有机分子复合物以及通过复分解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类而产生助溶作用。

3.制成盐类一些难溶性弱酸、弱碱类药物,可制成盐类而增加溶解度。

但应考虑成盐后对溶液pH的影响,以及对药物稳定性、安全性、刺激性的影响。

4.应用混合溶剂溶质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要比在各单一溶剂中的溶解度大的现象称为潜溶性。

具有潜溶性的混合溶剂称为潜溶剂。

这种现象被认为是由于组成混合溶剂的两种溶剂分别作用于溶质分子的不同部位所致。

具有潜溶性的混合溶剂常由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400与水等组成。

三、液体制剂的防腐、矫味与着色1.常用的防腐剂有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尼泊金类)、苯甲酸、苯甲酸钠、乙醇、季铵盐类(洁尔灭、新洁尔灭和杜灭芬)、山梨酸与山梨酸钾、30%以上的甘油、酚类及其衍生物、洗必泰、脱水醋酸等。

2.矫味与着色(1)矫味剂①甜味剂。

蔗糖、糖精钠、木糖醇等。

②芳香剂。

食用香精,如香蕉香精,一般用0.06%即可。

③胶浆剂。

如淀粉、阿拉伯胶、西黄芪胶、羧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等。

液体制剂生产技术

液体制剂生产技术

要点三
对策
为提高液体制剂的生产效率,可以采 取优化生产工艺、升级改造设备、提 高原材料的品质等措施。此外,加强 生产过程中的管理和监控,确保生产 流程的顺畅和高效,也是提高生产效 率的重要手段。
05
液体制剂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
新材料在液体制剂中的应用
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在液体制剂中用作增稠剂 、稳定剂和乳化剂,提高制剂的稳定 性和药效。
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如纳米药物和纳米载体在液 体制剂中用于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和生 物利用度。
新技术在液体制剂中的应用
微流控技术
微流控技术用于制备微粒和纳米粒,实现精确控制药物释放和增加药物的稳定 性。
3D打印技术
3D打印技术用于个性化定制液体制剂,根据患者的需求定制药物剂量和释放速 率。
生物技术在液体制剂中的应用
03
常见液体制剂的生产技术
溶液型液体制剂的生产技术
溶液型液体制剂的生产技术主要包括溶解、混合和灌装等步骤。在溶解步骤中,需要选择适当的溶剂和溶质,控制好温度、 搅拌速度和时间,以保证溶质能够充分溶解。在混合步骤中,需要将溶液与其他成分进行均匀混合,避免出现沉淀或分层。 在灌装步骤中,需要保证灌装容器清洁、干燥,避免空气进入,以保证制剂的稳定性和质量。
对策
为提高液体制剂的稳定性,可以采取添加稳定剂、降低温度、避免光照等措施。此外,对 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进行严格控制,确保生产环境的卫生和稳定,也是提高液体制剂稳 定性的重要手段。
微生物污染问题与对策
总结词
微生物污染是液体制剂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和安全风险。
详细描述
在液体制剂的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环境的卫生状况不佳、生产设备的清洁度不够、操作人员的不规范操作等原因, 可能导致微生物污染。微生物污染会导致液体制剂出现浑浊、异味、霉变等现象,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力振摇成乳浊液 【质量检查】 显微镜镜检法检查均匀度和乳剂类型 用滴管滴加
一滴乳剂(液状石蜡乳或石灰乳搽剂)到载玻片上→ 在乳滴旁加入半滴染料(前者亚甲蓝,后者苏丹红) →用牙签涂匀→盖上盖玻片→显微镜观察分散度、均 匀度和内外相颜色 记录实验结果
精品课件
三、实验结果(表格用于原始记录,最终结 果用描述法)
烧杯、量杯、具塞试剂瓶、载玻片、盖 玻片、显微镜、滴管
精品课件
【实验材料】液状石蜡、阿拉伯胶、纯化水、 氢氧化钙、花生油、苏丹红溶液、亚甲蓝溶 液
【处方】
1.液状石蜡乳
液状石蜡
12ml
(油相)
阿拉伯胶
4g
(乳化剂)
纯化水
加水至30ml (水相)
精品课件
2.石灰乳搽剂
氢氧化钙溶液
10ml (水相,与花生油皂化
精品课件
实验二 混悬剂的制备
请两位同学上台在黑板上参照乳剂的制备 写出实验报告
要求
只做实验内容1.炉甘石洗剂的制备 注意有两个表要画:炉甘石洗剂处方表和炉甘
石洗剂稳定性效果评价表(此表除了用于原始 记录外,还用于实验结果展示) 根据数据用Excel做出t-(H/H0)的曲线图
精品课件
四、分析讨论 1.试剂的性状描述(把自己感觉新的没有见过的
或者感兴趣的试剂的性状简单描述) 2.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描述(如干胶法制
备时乳化剂粘附在乳钵棒上,很久未能出现初 乳),并就问题进行讨论 3.把制备时的操作要点用简单语言就行概括:乳 钵要干燥、研磨要同一方向、初乳配比要准确、 乳钵内壁要粗糙,镜检染料不能贪多
1.液状石蜡乳 性状:类白色乳状液体 镜检结果: 100倍镜下观察乳滴成圆形,大
小均匀,外相蓝色,内向无色。画出形状图
精品课件
2石灰乳搽剂 性状:类白色乳状液体 镜检结果: 100倍镜下观察乳滴成圆形,大
小均匀,外相红色,内向无色。画出形状图 (部分同学可以给实验结果进行手机拍照)
精品课件
形成的钙皂为乳化剂)
花生油
10ml (油相)
பைடு நூலகம்
【制备】
1.液状石蜡乳
干胶法:干燥乳钵→加入12ml液状石蜡→分次加入 4g阿拉伯胶→研磨均匀→1次加入8ml的纯化水→同 一方向用力研磨成稠厚的初乳(听到噼啪声)→加 纯化水至30ml研匀→得类白色的乳状液
精品课件
2.石灰乳搽剂 具塞试剂瓶→加入10ml氢氧化钙溶液和10ml花生油→
乳剂混悬液液体制剂的制备
精品课件
内容
实验报告格式与撰写 乳剂的制备 混悬液的制备
精品课件
P452附录一实践报告格式
《乳剂制备》实验报告
班别09制药设备2姓名江山学号2实验日期2010年10月13日气温 29℃相对湿度90%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步骤
三、实验结果
四、分析讨论
精品课件
本次实验具体要求
乳剂和混悬剂分开来撰写 实验步骤进行细分
实验仪器与设备 实验材料 处方及分析 制备 质量检查
实验结果 分析讨论
精品课件
实验一 乳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会采用不同乳化剂制备乳剂 2.会鉴别乳剂的类型,并能恰当地评价
乳剂的质量 二、实验步骤 【实验仪器与设备】托架天平、乳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