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之王》:其实你是谁

《喜剧之王》:其实你是谁


周星驰之《喜剧之王》


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尹天仇
看过《喜剧之王》的同学,大概都会记得这样一句话:“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甚至,那些喜欢这部电影的同学们,还会经常在生活中重复这样的句式:“其实我是一个XX”。
不瞒你说,我就是这样一位同学。在成长的岁月中,我经常会对自己说:“其实我是一个XX或XX”。
时至今日,这个“XX” 对我而言越来越清晰,我知道——“其实我是一个psychologist。”
什么是psychologist?
如果你在春晚上看过赵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钟点工》,你可能会记得宋在介绍自己的工作(陪聊)性质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的工作往大了说叫家政服务,往小了说叫钟点工,在国外叫‘赛考类激死特’(psychologist),翻译成中文是心理医生。”
话说,这钟点工“陪聊”和“按时收费”的两个特点,还真与心理医生的工作差不多呢!
不过,确切地说,psychologist并不是指心理医生,而是指心理学家、心理学者。似乎clinical psychologist(临床心理学家),更贴近心理医生的意思。
那么,我为什么不直说——“其实我是一个心理医生”呢?
在西方的心理咨询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Therapy is too good to be limited to the sick.”意思是说,“心理治疗是个太好的东西,仅仅被用于治病实在太可惜了。”
也就是说,我的志向不仅在于做一个治病的心理医生,我更想做一个促人成长、使一个人是其所是的心理学家!
但现在,我只是一个跑龙套的。就像尹天仇一样,大家都说他是一个跑龙套的。有时,有人还在跑龙套前面加一个“死”字。无奈,在“砖家”丛林中,我只好当起一个跑龙套的。就像沈从文先生在《跑龙套》中写到:“近年来,社会上各处把‘专家’名称特别提出表示尊重……我为避免滥竽充数的误会,常自称是个‘跑龙套’脚色。”当然,这是沈老在自嘲,我猜他会在心里说“其实我是一个作家”。
好吧,算我也在自嘲。(其实我是一个psychologist嘛。)事实上,无论是我、沈老,还是尹天仇,我们都一样,是一个身有行动心存理想的跑龙套者。就像沈老后面又写到的:“跑龙套在戏台上像是个无固定任务角色,姓名通常不上海报……看戏的常不把这种角色放在眼里记在心上,他自己一举一动可不儿戏。”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跑龙套的想把戏演好,他需要在心里默默地说:“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同样,如果一个心理咨询师想把心理咨询做好,他最好跟自己说:“其实我是一个psychologist。”
甚至,如果一个人想要安身立命地在这个世上活好,

他几乎要在心里告诉自己:“其实我是一个XX” 才可以。
一个不知道自己是谁的人,要不他活着很焦虑(非常态的焦虑),要不他还没开始活(他活的不是自己)。
相传,南印度国的三王子风度翩翩、衣食无忧,本来要继承王位,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超级难题——西天禅宗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丢给他一个小纸条,上面写着:“未生我时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我是谁?”——三王子被这个问题折磨得辗转反侧、寝食难安

却也不得其解。后来,他带着这个问题去找般若多罗尊者,拜其为师,成为西天禅宗二十八代传人。再后来,他来到中国嵩山少林寺后山的一个山洞里,面壁而坐且一坐九年,成为中国的禅宗初祖——菩提达摩。

直到此时,达摩或许心里说了这么一句:“其实我是一个禅宗大师!”
“未生我时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实际上,人们穷其一生都在为这个问题寻找一个答案。
但是,这又似乎是哲学上的一个终极问题,我们无法直接回答之。可不找到一个答案,这人活着可能就有点儿“飘”,过日子就会感到有些空虚、无聊

。换句话说,我们总要为自己的生命找一个目标,了解自己一生要干些什么,为自己是谁找到一个认同(identity,社会角色或职业身份)。——影片里的尹天仇不正是通过告诉自己“其实我是一个演员”,他才能踏实地生活下去,并且在生活中感受到幸福吗?达摩祖师不正是在少林寺讲经传法、教授武艺,他才心安理得并怡然自得吗?

当然,在成长的岁月中,你可能并不像尹天仇那样一步到位,了解“其实你是一个谁”。可能你更像一开始的达摩那样,顶着一个三王子的身份,但自己对其并不十分认同。也就是说,有时你找到的这个认同(或曰

身份)并不一定就是真正的你。比如,你今天是一个演员,明天可能是一个导演,后天可能是一个飞机驾驶员。你干着一份职业,你有一个认同,却似乎总是心有不安

,这可能就是因为你还没找到那个“命中注定”的你。

慢慢来,不着急。(真着急的话,可以去找一位生涯咨询师[career counselor]



不过,有时尽管你已经找到了“命中注定的你”,并一直告诉自己“其实我是XX”,但似乎总是还缺少一点勇气,来真正地接纳自己的身份。——就如那个尹天仇,虽然嘴里一直说“其实我是一个演员”,但手中始终拿不到剧务的一盒便当。
在影片中,我们可以发现,是直到他鼓起勇气对柳飘飘喊出那声可以让所有女人感动得痛哭流涕的“我养你啊”之后,他才有胆量走到那位盒饭大叔面前对他说出“不管你看得起看不起我,

我都是一个演员”,并从那里拿走了欠他的三个便当!而那位柳飘飘小姐也是从此时开始,发现自己不再想做一个“坐台小姐”了。
正如披头士(The Beatles)的歌里唱的:“There's nothing you can do that can't be done. Nothing you can sing that can't be sung…All you need is love. Love is all you need.”


爱,对于一个人的自我认同(self-identity)有着莫大的帮助——唯有一个人灿烂地爱着你,你才会觉得自己无比地闪耀——爱会让一个人坚定,爱能成就一个人的灵魂!
事实上,爱与灵魂,这正是心理学(psychology)的主题。而这个灵魂(psyche),用今天的话来说,或许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在为何,也就是他或她其实是谁。(具体见知识链接“心理学一词是怎么来的”及“为什么要回答20遍‘我是谁’”。)
好。说到现在,你或许还记得我说了一句“其实我是一个psychologist”。关于这个psychologist具体是什么样的,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描绘得精彩至极



“那么,我是谁呢?我是一个心理学家,多年来,我的主要兴趣一直是心理咨询。这意味着什么,我不想长篇累牍地介绍自己的工作使你们厌烦,但我想引用拙作《来访者中心疗法》前言中的几段话,以一种主观的方式说明它对我意味着什么。”
“当来访者坐在我的对面,我尽可能深入而敏感地参与到他的自我挣扎之中……我试图感知他的经验以及他从这种经验中感受到的意义、情感和滋味……我感叹在理解来访者时易犯的错误,这错误就像一块重物穿破一张精密的成长之网……我满怀敬畏地站在一个人旁边,这个人的自我正在显现成形,我就像助产士一样为一个新人格的诞生欢欣鼓舞……我和来访者惊奇地关注着这整个过程中强大而有序的力量,这种力量似乎成为一个整体扎根于宇宙深处。”
要做一名psychologist,当做罗杰斯这样的psychologist!
在《喜剧之王》中,尹天仇总拿着一本俄国戏剧和表演理论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员的自我修养》。
那么,作为一个psychologist,我当然要紧抱一本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卡尔·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了!
但是,需要谨记的是:无论你说“其实我是一个psychologist”,还是别的什么,都要首先把“龙套”跑好才行。也就是说,无论怀抱多大理想,先要脚踏实地生活。毕竟,每时每刻我们都在生活着。正如最后剧务里那个管盒饭的大叔(其实他是个卧底)所说:“我比那些所谓的演员,更加专业、更加高尚,更有技巧,因为我每天的生活就在演戏,虽然我没有剧本,但是我绝对不会NG(no good)。”
影片结束时,尹天仇不又是回到街坊福利会开开心心

演出《雷雨》了吗?而我们需要做的,恰恰是尹天仇在影片一开始面朝大海,喊出的四个字:“努力!奋斗!”
而在未出头的日子,不妨对自己说:一把好刀,先要学会隐藏自己。——哦,忘了问:“其实你是谁呢?”
知识链接
心理学(psychology)一词是怎么来的

Eros and Psyche


心理学(Psychology),研究灵魂之学科。其词源是古希腊语Psyche(灵魂),在英文韦氏大辞典中,“Psyche”被注解为“灵魂”或“灵魂女神”。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关于Psyche的美丽传说。相传,Psyche是凡间一位极美的女子,引起爱与美之神阿佛洛狄忒的嫉妒。她指使儿子厄洛斯惩罚Psyche爱上一个丑陋的人,但厄洛斯却对Psyche一见钟情,与她结为夫妻……阿佛洛狄忒知道实情后,对Psyche百般折磨,仍未能拆散他们。后来,Psyche感动天神宙斯,将她留在奥林匹斯山上,赐其永生,赋其神性,并且命其掌管人类的灵魂。于是,“Psyche”也就成了灵魂女神。Psyche成神后身负蝶翼,象征着迷途翩跹的灵魂以及她的重生。同时,这个故事也说明了psychology包含了两个主题:爱与灵魂。


我国学者曾将psychology翻译为“心灵学”“灵魂学”“精神学”等,还有人(郭任远)提出“行为学”的主张,亦有人采用中国既有名称“心学”译之

。而“心理学”一词最早则是由日本学者借用汉语而译成。1875年,日本人西周将美国学者海文(Joseph Haven)的Mental Philosophy译为《心理学》(我国学者颜永京曾将之译为《心灵学》)。而后,随着中国派遣留学生前往日本以及日本学者来华教学,“心理学”一词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正式传播开来。中国人最终选择和沿用了“心理学”一词,这其中有十分的奥妙,正如钱穆所言“中国人言心,则既不在胸部,亦不在头部,乃指全身生活之和合会通处,乃一抽象名词”,而“理”代表了“道路、法则”,这正表明心理学是一门关于心的科学。

为什么要回答20遍“我是谁”
在“心理学”课堂上,经常有一些好玩的事情,其中之一就是:给你一个超级简单而又深不可测的问题“Who am I”,然后让你回答上20遍“我是XXXX”。其实,这源于心理学中一个经典的测验“Twenty Statements Test”(TST,Manfred Kuhn & Thomas McPartland,1954),直译就是“20个句子的测验”。这个测验主要用来测量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尤其是个体在社会中对自己的认同,即你是一个什么角色或身份。很有趣的是,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个体回答的“我是谁”具有很大的差异。当然,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区分开你的角色之“我是谁”与内心真正之“我是谁”

,后者才是你人生的终极使命,这也是心理学的终极使命。
《大英百科全书》中解释“心理学”一词时,作者引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古希腊的奥林匹斯山上,有一座阿波罗神庙,神庙里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这样的文字——‘人,认识你自己’”。该词条的作者接着说,“就是这么一句话,经过漫漫几千年的演化,形成了我们今天的心理学。”

由此,我不禁想起那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谜”:“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狮身人面像的斯芬克斯逢人便问,仿佛是警醒世人来认识自己,但只有俄狄浦斯猜出了谜底,答案便是“人”。而俄狄浦斯的出场,或者说,弗洛伊德对俄狄浦斯情结的发现,从某种程度来说,正成为精神分析学的一块基石。


阿波罗神庙上的“认识你自己”


PS:嗯,下一部要分享的电影是美国喜剧《老大靠边闪》(Analyze This),严重推荐各位找来看看,搞笑程度比《喜剧之王》有过之而无不及。最好看带有中英文字幕的,注意里面的专业名词,好莱坞编剧的心理学知识可不是盖的!我们一起来学一下精神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