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学说(上)
中医体质学说
•(3)精气血津液
• 都是维持生命活动、并决定生理特点的 重要物质,故也可影响体质。
•(4)生理功能
• 机体的防病抗病能力、新陈代谢、自我 协调,以及偏盛偏衰的基本状态等,都是 生理功能的表现和结果,它们都是构成体 质的要素。古代医家常说的“阳体”(阳 质)、“阴体”(阴质)等,大多是从生 理功能的特点来认识或对体质进行分类的。
• 治则:益气固表、增强体质。 • 针灸:敷贴疗法(天灸)----背俞穴:
调五脏,理六腑。 (附子、细辛、白芥子等辛温药, 研细末,姜汁调和外敷)。
• 保健穴:迎香穴 (每日按摩2-3次,每次3-5分钟, 或每次按摩100次)。
复习题
1. 中医体质的概念是什么? 2.中医体质具体分类有哪些? 3.中医体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论述。
• 4. 地理气候因素:
• 包括水土性质、气候特点、生活习俗等。
• 5、其他因素:
• 包括:饮食和营养状况的影响。疾病因 素的影响,临床上常见大病久病之后, 体质趋弱。
(三)体质的特点
• 1. 体质是个体基本生理特性的概括,是 内在脏腑气血等强弱盛衰的概括
2. 体质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 体质差异是普遍存在的。 • 不同个体之间表现出复杂的多样性。 • 体质学说的任务就是揭示其规律,并就
中医体质
• 体质学说,是研究人群中不同个体的 身心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对生命延续和 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等重要内容的理 论知识。
(一)、概念
• 体质:是禀受于先天,调养于后天,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 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 态等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 人体个性特征。
• 中医体质观:形神合一
或有生理缺陷。 常见表现:过敏体质者常见哮喘、风团、咽痒、鼻塞、喷嚏等;
中医基础理论---第五章 体质
第五章体质人是形与神的统一体。
人类既有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精气血津液等相同的形质和机能活动,也有神、魂、魄、意、志,以及喜、怒、悲、思、恐等相同的心理活动,这是人体的生理共性。
但正常人体是有差异的,不同的个体在形质、机能、心理上又存在着各自的特殊性,这种个体在生理上的身心特性便称之为体质。
体质影响着人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病理过程中疾病发展的倾向性等,进而还影响着某些疾病的证候类型和个体对治疗措施的反应性,从而使人体的生、老、病、死等生命过程,带有明显的个体特异性。
因此,重视对于体质问题的研究,不但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个体的生命特征,而且有助于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对诊断、治疗、预防疾病及养生康复均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体质学说概述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正常人体体质的概念、形成、特征、类型、差异规律,及其对疾病发生、发展、演变过程的影响,并以此指导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
其融生物学、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于一体,既作为研究人体生命、健康和疾病问题的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研究人类体质与疾病、健康关系的新的分支学科。
体质的概念(一)体质的基本概念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
换言之,体质是人群及人群中的个体,禀受于先天,受后天影响,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人体个性特征。
它通过人体形态、机能和心理活动的差异性表现出来。
在生理上表现为机能、代谢以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在病理上表现为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或易罹性,以及产生病变的类型与疾病传变转归中的某种倾向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质特点,人的体质特点或隐或显地体现于健康或疾病过程中。
因此,体质实际上就是人群在生理共性的基础上,不同个体所具有的生理特殊性。
中医基础理论-体质学说
2、健康体质的标志 (WHO)
①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工作和生活; ②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而不挑剔; ③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④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 ⑤ 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⑥ 体重适当,体型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 ⑦ 眼睛明亮,反应灵敏,眼睑不发炎; ⑧ 牙齿清洁,无疼痛、缺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 ⑨ 头发光泽,无头屑。 ⑩ 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轻松。
先天禀赋是体质形成的基础,是决定 体质强弱的前提条件。
(二)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变化,男女体质的形成和演变,大致可 划分为五个阶段:
① 从出生到青春期,是体质渐趋成熟、定型的阶 段,体质基本定型于青春期末。
② 青春期到35岁左右,处于壮年阶段,体质变化 大多数较为平缓。
③ 35岁至更年期以前的男女,女性的体质常会发 生较明显的变化,且多半是转向病理性体质,出现一些 病态。相对而言,男性这一时期的变化不很显著。
中医基础理论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体质学说
体质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 体质学说概述 二、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三、 体质的分类 四、 影响体质的因素 五、 体质学说的应用
一、 体质学说概述
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 究正常人体体质的概念、形成、特征、类 型、差异规律,及其对疾病发生、发展、 演变过程的影响,并用以指导诊断和防治 疾病的理论知识。
(七)地理因素
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地理特征,这些特征影响着不 同地域人群的饮食结构、居住条件、生活方式、社会民 俗等,从而导致其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上的差异。同 时,人类具有能动的适应性,由于自然环境条件不同, 人类各自形成了与其生存环境条件相协调的自我调节机 制和适应方式,从而产生并形成了不同自然条件下的体
《中医基础理论》体质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体质学说中医基础理论之一即体质学说,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体质学说是根据个体的生理和病理特征,结合其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科学地总结人体的本质特点和个体之间差异的理论体系。
中医体质学说主要包括人体形态、生理功能、病理表现等方面的特点。
中医体质学说的基本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和《素问》,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独立的个体差异。
体质的形成与先天遗传和后天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模式和生态平衡的表现。
根据中医体质学说,人体可以分为九种不同的体质类型,分别是平和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气郁体质、特禀体质和气虚体质。
平和体质是最理想的体质类型,具有阳光开朗、生理机能协调、抵抗力强等特点。
阳虚体质则是以阳气不足为主要表现,常见症状包括畏寒怕冷、气短懒言、脖子以上皮肤苍白等。
阴虚体质则是以阴液不足为主要表现,常见症状为口燥咽干、心烦失眠、手足心热等。
痰湿体质是以体内湿气过重为主要表现,常见症状为体形肥胖、口干欲饮、腹部胀满等。
湿热体质则是以湿气和热气过盛为主要表现,常见症状为口苦咽干、大便干燥、疮疖发痒等。
血瘀体质是以血液循环不畅为主要表现,常见症状为气血不足、胸胁疼痛、色素沉着等。
气郁体质则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激动、胸闷气喘等症状。
特禀体质则是指对特定物质过敏,如花粉、尘螨等引起的过敏反应明显。
气虚体质以气虚引起的气血不足为主要表现,常见症状为面色苍白、气短疲乏、易感冒等。
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体质类型不同,对疾病的易感程度和治疗反应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在中医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体质的具体特点,选择相应的针灸、推拿、药膳等治疗方法,以达到调整体质平衡、预防疾病和辨证施治的目的。
然而,中医体质学说也存在争议。
一些学者认为,体质学说过于主观,缺乏科学依据,体质类型的划分标准不够明确。
另一方面,体质学说作为中医学的一部分,也必须与现代医学相结合,进行系统的、科学的研究。
中医基础理论-体质学说
调理原则
因人制宜、整体观念、辨证施治。
运动调理
根据体质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促 进气血流通。
精神调理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调节心理 状态。
药物调理
根据体质类型,使用相应的中药或针灸等 治疗手段。
常见体质调理方案
气虚质
益气健脾,适当食用黄芪、党 参等中药材,进行太极拳等运
动。
血虚质
养血补血,适当食用当归、枸 杞等中药材,进行散步等运动 。
中医基础理论-体质学说
目录
• 体质学说的定义与重要性 • 体质的分类与特点 • 体质的形成因素 • 体质与疾病的关系 • 体质的辨识与调理 • 现代医学对体质学说的研究与应用
体质学说的定义与重
01
要性
体质学说的定义
体质学说定义
体质学说是指根据个体在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特征差异, 将人群划分为不同的体质类型,并分析不同体质类型与疾 病发生、发展及转归关系的学说。
体质的辨识与调理
05
辨识体质的方法与原则
望诊
观察形体、面色、舌象等,判断体质 类型。
01
闻诊
听声音、嗅气味,了解体质状况。
02 03
问诊
询问症状、病史,综合分析体质特点。
辨识原则
全面分析、综合判断,结合个体差异。
05
04
切诊
摸脉象,判断气血阴阳等状况。
调理体质的方法与原则
饮食调理
根据体质特点,选择合适的食物,补充营 养。
平和质
精力充沛、适应力强、抵 抗力好、耐受寒热、不易 患病。
气虚质
易疲乏、气短、自汗、易 感冒、舌淡红、苔白润。
血虚质
面色苍白、心悸失眠、头 晕眼花、月经量少、舌淡 红、苔薄白。
体质学说.ppt
二、常用体质分类及其特征: 正常体质 总体而言,健康人群体内阴阳是平衡的, 具体而言,不同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或偏阴、或偏阳
——不超过机体调节的适应能力( 常度之内)
1、阴阳平和质: 特征:身体强壮,肥瘦适度,面色与肤色随有五 色之偏,但都明润含蓄;目光有神,性格 开朗、随和,食量适中,二便通调;舌红 润,脉象缓匀有神;夜眠安和,精力充沛, 反应灵活,思维敏捷,工作潜力大,自身 调节和对外适应能力强。
(一)体质的评价标准:
1、身体的形态结构状况:包括体表形态、体格、体 型、内部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协调性;
2、身体的功能水平:包括机体的新陈代谢和各器官、 系统的功能、特别是心血管、呼吸系统的功能;
3、身体的素质及运动能力水平:包括速度、力量、 耐力、灵敏性、协调性及走、跳、跑、投、攀越 等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
不适应阴雨天气。
26
特禀质 (I型) 总体特征: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过敏反应等为主
要特征。
形体特征:过敏体质者一般无特殊;先天禀赋异常者 或有畸形,或有生理缺陷。
常见表现:过敏体质者常见哮喘、风团、咽痒、鼻塞、 喷嚏等;患遗传性疾病者有垂直遗传、先天性、家族性特 征;患胎传性疾病者具有母体影响胎儿个体生长发育及相 关疾病特征。
7、地理因素:“人禀天地之气而生,故其气体随地而不 同。”
8、疾病针药和其他:慢病、长期服偏于某性的药物12。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一、体质的分类方法: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是脏腑经络及精气血 津液的盛衰偏颇,实际上是脏腑精气阴阳及 其机能的差异和经络气血之偏颇,所以,着 眼于整体生理功能的高低强弱运用阴阳的分 类方法对体质进行分类是体质分类的基本方 法。
6
四、体质的特点:
中医体质学说
中医体质学说1 中医体质学说的概述中医体质学说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人体的体质特征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中医体质学说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被广泛运用于中医治疗和健康调理领域。
中医体质学说认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体质类型,包括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等不同方面的体质特征,这些体质特征是生理、心理、病理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对于同一种疾病,不同体质的人表现出的病理状况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中医体质学说强调要因人而异,因体制宜。
2 中医体质分类及其特征根据中医体质学说,将人体质类型分为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等不同方面,其中最为重要和常用的是阴阳和五行体质分类。
阴阳体质以阴阳平衡为基础,体内各系统功能协调,所以它是中医保健的重要目标。
五行体质是以五行生克相生相克的道理来划分的,包括金、木、水、火、土五种不同体质类型。
金体质通常特征是皮肤干燥、多汗、容易过敏等,木体质则有肌肉发达、体型偏瘦等,水体质则是皮肤娇嫩、血液质地偏稀等,火体质则是精力充沛、易激动等,土体质则为体型偏胖、易疲劳等。
3 中医体质分类与养生保健中医体质学说是养生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它认为不同体质的人需要不同的养生方法,才能达到保健效果。
例如,寒凉体质的人可以选择温补的养生方法,如热水泡脚、喝养生汤等,而燥热体质的人则需要注意清热解毒,如多喝茶水、吃清淡的湿润食物等。
同时,中医养生也强调运动与调节心态的重要性,除了应对不同体质类型的养生方法外,适当的锻炼和情绪调节也是养生的重要内容。
总之,中医体质学说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理念和实践都深刻地体现了中医学在养生、保健和治疗方面的独特优势,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体质学说
• • • • •
食疗:淮山药 药膳:猴头菇、大枣炖鸡 治疗原则:补中益气 中药方:补中益气汤 黄芪、人参(或党参)、白术、炙甘草、 升麻、柴胡、当归、陈皮、 • 穴位:气海、百会
六 气郁体质
症状(4条以上) • 感到闷闷不乐、情绪低落;容易情绪紧张 或焦虑不安;多愁善感,情感脆弱;容易 感到害怕或惊吓;肋部或乳房胀痛;无缘 无故总爱叹气,咽部有异物感。 • 病因:肝火太旺,肝气不舒导致气郁 • 食疗:黄花菜、玫瑰花
二 阴虚体质
• • 皮肤或口唇干; 讨厌夏天、喜欢冬天; 便秘或大便干结; 眼睛干涩; 口干咽热,总想喝水
• • • • • •
•
病因: 辛辣食物; 经常熬夜; 经、带、胎、产后 食疗:百合、银耳 药膳:雪羹汤(荸荠150g、海蜇100g、银 耳适量)
• • • • • • •
病因: 熬夜会损耗阳气 滥用抗生素 长期吹空调 食疗:生姜 药膳:韭菜炒核桃 运动方法:用桃木小棍子敲打督脉,从颈部及腰、 骶、尾部 • 治疗原则:温阳补气
• • • • • •
中药方:肾气丸(金匮要略) 熟地、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 肉桂、附子(炮) 温阳穴位:大椎穴 应该舒展心胸,晒太阳,泡脚20分钟 (40度热水或加酒)
食疗:山楂、葡萄酒、三七粉 药膳:三七炖鸡 运动:用刮痧板由下往上刮膀胱经 中药:血府逐瘀汤 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 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 • 穴位:血海
八 特禀体质
• • • • • • • • 症状 不感冒也打喷嚏; 不感冒也鼻塞、流清涕; 因季节变化、异味等原因咳喘; 容易过敏(药物、食物、花粉); 皮肤易起荨麻疹; 皮肤因过敏出现紫瘢; 皮肤一抓就红并出现抓痕。
• 中药方:甘麦大枣汤 • 淮小麦30g、炙甘草15g、大枣9枚 • 穴位:合谷、太冲
体质学说的基本内容
体质学说的基本内容
中医体质学说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体质分类:中医体质学说将人体分为九种不同的体质类型,分别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平衡质,每种体质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生理、心理和病理特征。
2. 体质形成: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人体的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其中先天因素主要包括父母的遗传基因和胎儿期的发育情况,而后天因素则包括饮食、生活习惯、环境、情绪等方面的影响。
3. 体质与疾病: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不同的体质类型容易患上不同的疾病,并且在患病后也会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产生影响。
因此,中医体质学说强调根据个体的体质类型进行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4. 体质调理:中医体质学说认为通过调理人体的体质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并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
调理方法包括饮食调理、运动调理、心理调理和药物调理等,其中饮食调理是最基本的调理方法。
5. 体质检测:中医体质学说认为通过对人体的体质进行检测可以了解个体的体质类型和健康状况,并为个性化的诊
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目前常用的体质检测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脉象检测、舌诊、面诊等。
中医九种体质课件ppt课件
血瘀体质的养生指导
起居调摄:居室宜温暖舒适,不宜在阴暗、寒冷的环境中长 期 工作和生活。衣着宜宽松,注意保暖,保持大便通畅。不 宜贪图安逸,宜在阳光充足的时候进行户外活动。避免长时间 打麻将、久坐、看电视等。
运动保健:宜进行有助于促进气血运行的运动项目,持之以 恒。如步行健身法,避免在封闭环境中进行锻炼。锻炼强度视 身体情况而定,不宜进行大强度、大负荷运动,以防意外。
特禀体质的养生指导
饮食调养:宜多食益气固表的食物,尽量少食辛辣、腥 发食物,不食含致敏物质的食品,如蚕豆、白扁豆、羊 肉、鲤鱼、虾、蟹、茄子、辣椒、浓茶、咖啡等。 参考食疗方:(1)固表粥:乌梅、黄芪、当归、粳米, 具有益气养血脱敏功效,适合过敏体质易发皮肤过敏者 食用。(2)黄芪首乌藤炖猪瘦肉:黄芪、首乌藤、猪瘦 肉、食盐、葱、生姜、料酒、味精各适量,具有益气养 血、祛风脱敏功效,适合过敏体质者食用。
少吃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空 心菜、生萝卜等。
推荐药膳: 黄芪童子鸡 山药粥
气
• 气海穴:脐下1.5寸(两指)
虚
质
• 关元穴:脐下3寸(4指)
穴
位
保
健
• 操作:用四指或掌根用力和缓 地揉按,每个穴位3~5分钟,
每天1~2次;也可用艾条温和
灸,每天一次注意不要烫伤皮
肤
阳虚体质(怕冷型,保暖最重要)
阳虚体质的养生指导
宜选用补脾阳、温肾阳为主的食物,如羊肉、鸡 肉、带鱼、黄鳝。即使在盛夏也不要过食寒凉之 品如田螺、螃蟹、海带、紫菜、芹菜、苦瓜、冬 瓜、西瓜、香蕉、柿子、甘蔗、梨、绿豆、蚕豆、 绿茶、冷冻饮料等。参考食疗方:(1)当归生 姜羊肉汤:当归、生姜、羊肉,具有温阳补血、 祛寒止痛功效,适合阳虚体质者食用。(2)韭 菜炒胡桃仁:生胡桃仁、韭菜,具有温肾助阳功 效,适合阳虚体质腰膝冷痛者。
《中医体质学说》课件
• 中医体质学说概述 • 中医体质的分类与特点 • 中医体质的辨识与调理 • 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应用 • 中医体质学说的发展与展望
01
中医体质学说概述
定义与概念
定义
中医体质学说是一门研究人体体质特 征、类型、变化规律及其与疾病发生 、发展关系的学说。
概念
体质是指个体在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 的影响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身体特 质,包括生理机能、心理特征、形态 结构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通过体质辨识,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针对不同体质的特点,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健康的认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疾病治疗
根据患者体质类型,制定个体化 的诊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注重调理体 质,改善患者的内在环境,增强
机体免疫力。
针对不同体质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促进疾
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已经取得了 一定的成果,包括体质类型的分 类、体质与疾病的关系等方面。
临床应用
中医体质学说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 广泛应用,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体 质类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普及推广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中医 体质学说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和认 可,普及和推广工作正在不断加强 。
中医体质学说的未来发展
血瘀质
总结词
面色晦暗,疼痛固定
详细描述
血瘀质的人面色晦暗,疼痛固定 。他们通常体形偏瘦,性格急躁 。容易出现血瘀症状,如皮下瘀 点、痛经等。
气郁质
总结词
情绪低落,失眠多梦
VS
详细描述
气郁质的人情绪低落,失眠多梦。他们通 常体形偏瘦或适中,性格内向。容易出现 气郁症状,如抑郁、焦虑等。
体质学说
体质学说●中医学体质学说——属于藏象的内容之一。
●体质的内在基础即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精气血津液等。
体质的差异,实乃内在物质之偏倾和功能活动之差异的反映。
●研究体质,实质上是从差异性方面研究藏象,藏象理论是体质学说的指导思想。
第一节体质学说的基本概念一、“体质”名称的由来●古有“禀赋”、“素质”、“禀质”、“素禀”、“气禀”、“气体”等名称。
●近年来,“体质”逐渐形成一种学说,被日益重视。
●“体质学说”的兴起,拓展了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范畴,形成一些新的理论热点。
二、体质的含义是人体在遗传性(先天禀赋)和获得性(后天调养)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形态结构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
先天禀赋——来自父母,为体质形成的第一个因体质素(遗传因素、胎育因素)后天因素——决定体质的发展与差异性结论:先天禀赋决定了体质的相对稳定性,后天调养又使得体质不是一成不变的。
三、体质的表现形式体质的表现形式体现于两方面:生理体质—个体对外来刺激的生理反应性,个体在体力、智力、本能方面的特性;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等)体质的表现病理体质—个体受病邪作用时的发病倾向(机体对某些外邪的易感性,对病证的易发性和发病后的易转性等)四、体质所含内容包括内部与外形两部分:气质:是隶属于体质的一个较小概念,是个体心理特征的总称(神态、意识、言行、风度中稳定的个体心理特征)内部素质:是人的先天解剖生理特点,体现于感觉运动器官和神经系统(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柔韧性、协调性、平衡性等)性格:是人习惯化的稳定态度和行为方式表现出的个性心理特点(骄傲、谦虚、勤奋、懒惰、勇敢、怯懦等)形态:人体躯体形态(体重、特征、骨骼、体形及体姿等)外形体格:人体生长发育水平、营养状况和煅炼程度的状态(身长、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度、皮肤等)体型:身体类型(胖、瘦、高、矮、肤色等)注:上述内容中,素质、形态、体格、体型可概括为“形”;气质、性格可概括为“神”体质的内容实为“形神合一”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
中医基础理论体质学说ppt课件
四、体质所含内容 包括内部与外形两部分:
气质:是隶属于体质的一个较小概念,是个体心理特征的 总称(神态、意识、言行、风度中稳定的个体心理特征) 素质:是人的先天解剖生理特点,体现于感觉运动器官和 神 内部 经系统(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柔韧性、协调 性、平衡性等) 性格:是人习惯化的稳定态度和行为方式表现出的个性心 理
特点(骄傲、谦虚、勤奋、懒惰、勇敢、怯懦等)
7
形态:人体躯体形态(体重、特征、骨骼、体形
及 体姿等) 体格:人体生长发育水平、营养状况和煅炼程度 的状态(身长、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 度、皮肤等) 体型:身体类型(胖、瘦、高、矮、肤色等)
外形
注:上述内容中,素质、形态、体格、体型可概括 为“形”;气质、性格可概括为“神” 体质的内容实为“形神合一”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
13
第四节 体质的分类 源于《黄帝内经》。 按阴阳五行分类 ——阴阳二十五人,阴阳五态 人。 按体型肥瘦及年龄壮幼分类 ——膏型人、脂型 人、肉型人。 按性格刚柔、 勇怯分型。 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最早的体质分类,为后 世体质分类研究提供了借鉴。
14
一、体质分类的依据 依据:中医学阴阳五行、脏腑、精气血津液 等基本理论,椐此来确定人群中不同个体的体质 差异性。 具体方法:阴阳分类法、五行分类法、脏腑 分类法、体型肥瘦分类法、禀性勇怯分类法。 以下所介绍的仅为阴阳分类法。
先天禀赋——来自父母,为体质形成的第 一个因 体质 素(遗传因素、胎育因素) 后天因素——决定体质的发展与差异性
结论:先天禀赋决定了体质的相对稳定性, 后天调养又使得体质不是一成不变的。
5
三、体质的表现形式 体质的表现形式体现于两方面:
体质的表现
生理体质—个体对外来刺激的生理反应性 (个体在体力、智力、本能方面的 特性;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等) 病理体质—个体受病邪作用时的发病倾向 (机体对某些外邪的易感性,对病 证的易发性和发病后的易转性等)
体质学说 中山大学,中医学
质化:病势从体质而化
质化
病因不同,体质相同,可出现相同证候 —— 异病同证 例:同为阳盛之体,或感寒邪,或感热邪而皆从热化
病因相同,体质不同,可出现不相同证候——同病异证 例:同样患感冒,阳虚体质寒化,阴虚体质热化
结论:由于体质的个体差异,其“质化”过程 不同,临床表现类型则不同。
表现
气血阴阳充盛
神:性格开朗,生活安静自处、顺
功能协调
应自然,精力充沛等
健康、不易生病、多长寿
演化
病则易愈易治
(二)偏阳质
表现
偏于亢奋、多动、 偏热等特性
(火体、热体) 演化
形:体瘦结实、面色偏红或微黑、食欲 旺、 喜冷畏热
神:性格外向、好动、急躁、精力旺盛、 性欲旺等
阳气偏亢、有耗阴之热、易上火、易 感阳邪
特异性
易感倾向
体质 多样性 个体对疾病有 病变性质差异
可变性
疾病演变不同 治疗反映不一
据此,中医强调“因人制宜”——因体质 制宜。具体落实在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和养 生多方面。
一、体质与病因
个体体质的特殊性,往往导致对某种致病因 子或疾病的易感受性
易感性
肌肉不坚、汗孔疏松者——易受风邪侵犯 素体阳虚者——易感寒邪
体型: 身体类型(胖、瘦、高、矮、肤色等) —以躯体形态为基础,也是反映体质的标志之一
注:上述内容中,素质、形态、体格、体型可概括为 “形”;气质、性格可概括为“神”
体质的内容实为“形神合一”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体质的形成
体质,是人体过去生命活动的结果,又在过去的基础上形成 着将来的体质——“积累”“机体遗传性特征及获得性特征的合
包括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两方面
体质学说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体质学说的名词解释是什么体质学说,也叫体质理论或个体差异理论,是现代医学中研究个体差异性的一种理论框架。
它主要关注个体在生理、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差异,探讨不同个体对同一刺激或环境的不同反应,并解释这些差异性背后的原因。
第一部分:体质的定义及分类在体质学说中,体质指的是一个人在遗传、环境和个体发育中获得的一套独特属性,这些属性在生理、心理和行为方面表现出来。
体质是每个人独特的,因此,不同人对同一刺激或环境可能产生不同的反应。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体质可以被分为多种类型。
其中比较常见的分类方式是按照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进行划分。
生理体质是指人体在生理方面的特征,包括身高、体重、骨骼结构、内分泌状况等。
这些生理特征主要由遗传基因决定,同时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心理体质是指一个人在心理方面的特征,包括性格、情绪、认知方式等。
这些心理特征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同时也与个体的生理体质有关。
行为体质是指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表现。
这些行为特征是个体通过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包括运动习惯、饮食习惯、学习方式等。
第二部分:体质学说的研究方法为了研究和解释个体差异,体质学说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
首先,体质学者使用了大量的实验和观察研究。
通过对不同个体在同一环境下的反应进行观察和记录,研究人员可以分析和比较个体之间的差异,以此来推测体质对这些差异的影响。
其次,体质学者还使用了各种问卷调查和测量工具。
通过让被试者回答一系列关于生理、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问题,研究人员可以收集到大量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以了解个体差异的更多信息。
此外,现代的体质学研究还结合了遗传学、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
通过了解基因对体质的影响、脑功能对行为的调控以及心理过程对情绪的调节等方面的研究,体质学者能够更全面地解释个体差异和体质的形成机制。
第三部分:体质学说的应用意义体质学说对于医学和健康管理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黄煌教授体质学说(建议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医生阅读)
黄煌教授:体质学说(建议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医生阅读)体质学说医道之难也,难于辩证朱莘农先生幼承家学,壮年以擅治伤寒大症而享盛名,平生对《伤寒论》钻研甚勤,临床重视验体辩证。
他有句名言:“医道之难也,难于辩证,辩证之难也,难于验体,体质验明矣,阴阳可别,虚实可分,病证之或浅或深,在脏在腑,亦可明悉,而后可以施治,此医家不易之准绳也。
”其辨体质,多从望诊和切诊入手,尤其是擅长使用“咽诊”与“脐诊”。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已经开始注意到,不同体型、不同体貌患者在辩证用药上的不同点,将临床诊疗的思路从单纯的症状辨别及对病论治转向辨体质论治。
——黄煌《我的体质观的形成》黄煌教授的体质学说体质的确定,是有效并且安全使用中药的基础。
由于当前疾病谱的变化,中医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慢性病患者,慢性病的治疗原则以调整体质状态为主,服用药物的周期长,如果不针对体质用药,常常会出现许多副作用。
所以,“药人”和“方人”的提出,也是有时代背景的。
重视患者的体质特征,是古典中医学的基本思想。
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中,有许多有关患者的体貌体态特征及疾病的易趋性的记载。
如:尊荣人、失精家、亡血家、支饮家、中寒家、湿家、喘家、呕家、冒家、淋家、黄家、疮家、衄家、汗家、盛人、强人、瘦人等。
这些病人的个体特征,为张仲景的处方用药提供十分重要的参照依据。
本人的“药人”与“方人”,很多都能从张仲景所说的那些“人”、那些“家”中找到影子,比如黄芪体质与尊荣人相似,桂枝体质与失精家相似,麻黄体质与湿家相似。
我所认识的“药人”与“方人”,应该是药证与方证的延伸,尤其突出药证、方证中“人”的部分,也就是突出了患者的体型体貌,以及发病趋势的特征,从而突出了药证方证的客观性和完整性。
这样,可以使人更易于把握方证与药证,更容易从整体的角度看问题。
换句话说,“药人”“方人”的提出,与其说是经验的传授,倒不如说是思维方式的强调。
从本人的教学实践看,讲“药人”“方人”,可以让当今中医大学生们的思路发生很大转变。
漫谈中医的体质学说(一)
神 的 活 动 及 喜 、 、 、 、 等 影 响 ,在 其 生 长 、发 育 和 衰 老 具 有 相 对 稳 定 性 、 态 可 变 性 、 怒 悲 思 恐 动 情 志 活 动 方 面 也 是 相 同 的 。但 过 程 中 所 形 成 的 人 体 个 性 特 个 体 差 异 性 、 体 趋 同 性 ( 类 群 群 在人 群 中 , 同个体 在形 质 、 不 功 征 ,这 种 特 征 是 与 自然 环 境 和 性 ) 形神 一体 性 。 和
体 质 学 说 概 述
“ 家 ” “21. ”; 千 金 方 》 特 殊 性 。 汗 、 I  ̄家 《 称
为 “ 质 ” 张 景 岳 称 “ 质 ”; 禀 ; 气 叶 体 质 通 过 人 体 的形 态 、 机
天 士 等 则 称 “ 质 ” 在 前 人 有 能 和 心 理 活 动 的 差 异 表 现 出 体 。
等 。 这 “ ” “ ” 是 指 体 质 生 理 共 性 的基 础 上 ,不 同人 群 素 与 质 便
理 、 理 、 断 、 疗 及 养 生 防 而 言 。 伤 寒 论 》 称 为 “ ” 如 及 人 群 中 的 个 体 所 具 有 的 , 理 病 诊 治 《 又 家 , - - I = 病 等 各 -- ̄ 。 作 简 要 介 绍 。 '7 面 兹 t
2 2
常用中药
-g 性味归经 : 平。入 心、 、 胃经。功效 : t + 甘, 肺 脾、 补中益气 、 热解毒、 清 润肺祛痰 、 缓急止痛 、 调和诸药。
维普资讯
学点
( ) 质 的构 成 二 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体质说
1.体质之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2)体质之研究意义
◆中医体质学的发展,为病前状态的预防提供了理论基 础和指导。对开展亚健康状态的调整有重要意义。
◆在生理情况下,针对各种体质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 纠正某些不良的倾向性,改善和扭转病理体质,减少 易发某类疾病的倾向,从而预防疾病,或减轻病变程 度,缩短疗程,并使病情变化趋向于好的预后。
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首先提出,后来经罗马医生盖 伦作出整理,提出了人类的四种气质类型。 ◆中医所讨论的体质内容,常将生理特性及心理特性 混在一起叙述,体现了“形神合一”的精神。
一、体质说
1.体质之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2)体质之研究意义 ◆ 对于刻意义。
一、体质说
4.体质的类型和特征表现
◆见后续章节
一、体质说
形态 结构
5
功能
体
水平
质
的 评
身体 素质
价
心理发
指
育水平
标
适应 能力
体表形态、体格、体型 内部结 构及功能的完整协调性
新陈代谢水平器官、 系统的功能
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性、协调 性、走、跳、跑、投等活动能力
智力、情感、行为 个性、性格、意志
体质辨识及其食疗养生
——三亚市中医院康复科
wangbo198194@
▪体质学说
痰湿体质
湿热体质
平和 体质
瘀血体质
特禀体质
一、体质说
1.体质之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1)体质之概念 较早提出“体质”一词的是明代张介宾,在《景岳全书 ·杂证谟·饮食门》中说:“矧体质贵贱尤有不同。”但 在历代中医文献中对体质的含义尚无明确的说法。
一、体质说
3.体质的生理特点 ⑸现代体质的标志 ◆理想体质的标志:人体先天具有的良好质量, 经过后天的积极培育,使人体的形态结构、生 理功能、心理智力以及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 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相对良好的状态。 ◆健康体质的标志: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
一、体质说
3.体质的生理特点 ⑹特察体质的特点: ◆特禀体质,一般是指由于遗传因素和先天因 素所造成的特殊的体质。包括:过敏体质;遗 传病体质;胎传体质。
※ 男性:其体质特点为脏腑功能衰退,并以肾气虚衰为主而波 及他脏。因此肾阴肾阳失调导致脏腑功能失常的情况比较多见, 同时也存在肝气郁结甚而化火、脾失健运等病理变化。
一、体质说
3.体质的生理特点 ⑴体质与年龄的关系 ⑤老年体质特点: ◆老年指60岁以上人群。 ◆根据古文献及现代临床实验观察,老年体质 具有以下两个特点:肾精亏虚和气血运行不畅。
一、体质说
3.体质的生理特点 ⑴体质与年龄的关系 ④更年期体质特点:
◆更年期是指人体由中年转入老年的过渡时期。 ◆全身各系统的功能与结构渐进性衰退,是体质状态的
特殊转折点。
※ 女性:大多女性或轻或重感觉到身体不适,如潮热汗出、头 晕耳鸣或头痛、心悸、心烦、心绪不宁、健忘失眠、抑郁、急躁 易怒、悲伤欲哭、口燥咽干、倦怠乏力、浮肿、月经紊乱、绝经 等症状;
一、体质说
3.体质的生理特点(分而言之) ⑴体质与年龄的关系
①小儿体质特点: Ⅰ小儿为纯阳之体。 Ⅱ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 Ⅲ小儿的五脏的有余和不足。
一、体质说
3.体质的生理特点
⑴体质与年龄的关系 ②青年体质特点: ◆身体发育及性功能完全成熟,标志着青春 期的结束和成年的开始。 ◆在心理特征及情感发展方面:智力发展显 著; 自我意识增强;情感的发展与现实的矛盾 。
一、体质说
3.体质的生理特点
◆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体质可反映出不同的生理特 征。
◆一般而言,当生命活动旺盛时,人的气血充盈而体 质健壮;当生命活动低下时,人的气血亏虚而体 质衰退。
◆体质不同之人,对外界的客观事物心理感受和反应 性,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的适应能力,均有 一定得差异。
◆尽管人的体质各有特点,但是在遗传性、稳定性、 可变性、多样性、趋同性、可调性等方面仍具有 相同之处。
一、体质说
3.体质的生理特点 ⑵体质与性别的关系 ◆女性体质:女子以阴为主;女子重在血; ◆男性体质:男子以阳为主;男子贵在精;
一、体质说
3.体质的生理特点 ⑶体质与心理 ◆体质与素质: ◆体质与情感: ◆体质与气质: ◆体质与性格: ◆体质与形态、体格、体型:
一、体质说
3.体质的生理特点 ⑷体质与适应能力 ◆ 适应能力是人体体质在生理状态下的具体表 现 ◆体质对适应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 ◆体质的适应力主要包括对自然环境与社会 环境的适应能力
一、体质说
1.体质之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1)体质之概念 ◆在中医学看来,体质的“体”既包含形体结构
,又赅括生理功能;“质”即特性。 ◆因此,体质着重指人的形体结构及生理功能的
特性。
一、体质说
1.体质之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1)体质之概念 ◆在古代中医文献中“气质”与“体质”概念常常混
称 ◆在现代心理学中,气质是人的心理特征之一,古希
◆在亚健康状态下,根据各种体质类型进行辨体防治, 针对体质特征合理用膳,可获得调整体质偏颇,增强 体质、提高生活质量的全面效果。
一、体质说
2.体质形成的客观基础
◆从整体上说,体质是先天禀赋与后天因素 相互作用的“合金”
◆具体来说,其包括: ⑴先天禀赋 ⑵年龄因素 ⑶性别因素 ⑷地理因素 ⑸气象因素 ⑹饮食因素 ⑺社会因素
自然环境 、心理环境、对疾 病的抵抗、修复能力
二、平和体质
1.平和体质的特征表现 ※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
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
目光有神,鼻色明洞,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 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 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 心理特征: 性格随和开朗 ※ 发病倾向: 平素患病较少 ※ 适应能力: 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
一、体质说
3.体质的生理特点
⑴体质与年龄的关系
③中年体质特点: ◆生理上由盛转衰,逐渐出现阴阳气血失调 ,脏腑功能减退,形体走向衰老,元气渐趋衰 弱,抗病能力较差。 ◆承担社会及家庭责任之较大,易发生劳役 过度、调理不当、起居不慎等情况,女性还有 经、带、胎、产等因素的影响。 ◆张景岳提出: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 一番,则再振根基,尚余强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