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植物》教案
冀人版科学一年级上册《身边的植物》教案
冀人版科学一年级上册《身边的植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认识常见的身边植物。
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
2.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的分类思维。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3.探究实践:观察身边的植物并描述其特征。
种植一种简单的植物。
4.态度责任:培养学生对植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耐心。
二、教学重点1.认识常见植物及其特征。
2.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植物。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植物的不同特征。
2.培养学生的长期观察习惯。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各种常见植物的图片、实物(如绿萝、多肉植物等)、种植工具(小花盆、土壤、种子等)、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科学活动手册。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身边的植物1.导入(5分钟)歌曲导入:播放儿歌《春天在哪里》,引导学生思考歌曲中提到的植物。
提问引导: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植物呢?它们都长什么样子呢?2.新课学习(30分钟)常见植物展示(15分钟)教师展示: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一些常见的植物,如小草、花朵、树木等。
学生观察:让学生观察这些植物的外观,说一说它们的颜色、形状等特征。
植物的基本特征(15分钟)教师讲解:讲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如具有根、茎、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等。
举例说明:针对每个特征,举一些具体的植物例子进行说明。
3.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内容:回顾常见植物的名称和特征。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一种身边的植物,并记录下它的特征。
第二课时:观察植物的特征1.复习导入(5分钟)提问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常见的植物有哪些?植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2.新课学习(30分钟)实地观察(15分钟)教师带领: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园或附近的公园进行实地观察,让学生观察不同的植物。
学生记录:学生用科学活动手册记录下观察到的植物的名称、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
小组交流(15分钟)学生分享:回到教室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植物特征。
2017科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1单元身边的植物)
2017科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1单元身边的植物)第一单元身边的植物1、校园植物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1)初步认识校园里常见的植物。
(2)了解地球上存在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植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植物也存在个体差异。
2.科学探究(1)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搜集信息。
(2)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植物进行比较,认识植物的特征。
3.科学态度(1)保持好奇心,体会解决问题的乐趣。
(2)产生观察植物和探索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1、任务驱动在校园里生长着许多的植物,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它们各自有哪些特征?在其他地方也能找到它们吗?2、活动1认识校园里的植物(1)、让学生说一说校园里的植物。
(2)、出示课本第3页插图,问你认识些植物吗?(①狗尾草;②羊蹄甲;③叶下珠;④野苋菜;⑤牵牛花;⑥月季⑦菩提榕)(3)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植物的各个部分的特征。
注意指导学生使用枢纽词(如植株高度、叶、茎、形态等)对不同的植物进行科学描。
3、活动2给校园里的植物分类(1)让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标准进行合理分类。
例如,可以根据植株的高度进行分类;可以根据植物的颜色进行分类;可以根据是否开花进行分类;可以根据秋天是否落叶进行分类;还可以根据叶子的形态进行分类;等等。
(2)出示讲义第4页观察记录表让学生说一说XXX是按植物的什么的特点来分类的?4、总结:2、XXX和银杏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1)初步认识XXX和银杏各组成部分的特征。
(2)了解XXX和银杏具有许多相同的特征。
2.科学探究(1)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2)进修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乔木具有的共同特性。
(3)能用一定的标准去寻找相似的植物。
3.科学态度(1)认识到植物世界是多姿多彩、多种多样的。
(2)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完成科学探究。
二、教学过程1、任务驱动生活情境:四位主题人物站在教学楼四楼的阳台上,看到XXX和银杏的树冠顶部。
《身边的植物》导学案
《身边的植物》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身边常见的植物种类和特点;
2. 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命周期;
3. 掌握植物的养护方法和保护意义;
4. 提高对植物的保护意识和环保意识。
导入活动:观察周围的植物
学生将分成小组,分别到校园或家庭附近的公园、街道等地观察周围的植物,记录下观察到的植物种类、特点、生长状态等内容。
导学活动一:认识身边的常见植物
老师通过图片、实物或幻灯片展示身边的常见植物,让学生认识并了解植物的外观特点、生长习性和用途。
导学活动二: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命周期
通过视频、图片或实际植物观察,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植株成熟等阶段,并讨论植物的生命周期。
导学活动三:植物的养护方法和保护意义
引导学生讨论植物的养护方法,如浇水、施肥、修剪等,同时讨论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保护意义。
导学活动四:提倡对植物的保护和环保意识
通过讨论植物保护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爱护植物、保护植物的良好习惯,提高对环保意识的认识。
展示活动:学生自主分享
学生可以自愿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植物信息、养护经验或对植物保护的看法,展示导学成果并促进互相学习。
课堂总结:重申学习重点
老师在课堂结束前对植物的重要性、生长过程、养护方法和环保意识进行总结,强调对植物的保护意义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拓展练习:家庭作业
要求学生回家继续观察周围的植物,记录下更多植物的信息,并写一份有关植物的观察报告,以加深对植物的了解和培养独立观察能力。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我们周围的植物》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我们周围的植物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是我们周围的重要生物,它们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2.能够识别身边常见的植物,包括它们的外形、颜色等特征;3.掌握一些植物的基本生长特征,如根、茎和叶;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植物对我们的好处;2.身边的常见植物;3.植物的基本生长特征。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观察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老师拿出一个鲜花或植物的图片,让学生尝试回答以下问题:-这是什么?是植物还是动物?-植物和动物有什么不同?通过简短的讨论,向学生介绍植物是我们周围的生物,与动物相比有一些独特的特征。
2.学习植物对我们的好处(15分钟)老师出示一些植物的图片,鼓励学生就植物对我们的好处进行讨论,如产生氧气、提供食物、造林防风等。
学生可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老师可适当进行引导和总结。
3.认识身边的常见植物(20分钟)a)外形识别:老师出示一些常见植物的图片,如树、花、草等,鼓励学生根据形状、颜色等特征,快速说出它们的名称。
老师可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相互讨论并给出答案。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熟悉的植物。
b)观察一种植物:老师选择一种常见的植物,如向日葵或松树,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它的花朵、叶子、茎等部分,通过观察来了解植物的外貌特征。
学生可以绘制观察图或写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4.学习植物的基本生长特征(30分钟)a)根:通过一些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认识植物的根的形态和功能,如吸收水分和养分等。
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让学生亲自触摸和观察植物的根。
b)茎:引导学生认识植物的茎的形态和功能,如支持植物、导水、输送养分等。
可准备一些不同植物的茎,让学生观察和比较。
c)叶:教师向学生介绍植物的叶子的形态和功能,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等。
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叶子,鼓励他们自己观察、比较并分类。
5.小结与评价(10分钟)复习课上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植物的问题。
《第一节 认识我们身边的植物和动物》教案
《第一节认识我们身边的植物和动物》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区别我们身边常见的动植物,制定可行的校园观察计划。
2、能力目标: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进一步描述身边的生物及它们的生活环境。
3、情感目标: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加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教学难点: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教学方法:交流活动法、观察法、小组协作。
教学用具:ppt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我们身边动植物的类别和特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
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
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
地球上有山川、河流、江海湖泊以及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那在这些地方中有形形色色的生物生存着,那这些生物包括哪些呢?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三大类。
今天主要看看我们身边的动物和植物。
(一)我们身边有多种多样的植物讲解:大自然中的植物多种多样,不同的环境孕育着不同的植物,植物可分为乔木、灌木、藤本植物、草本植物几类。
结合图片讲解它们之间的区别。
(二)我们身边有多种多样的动物讲解:结合一些图片讲解我们身边的动物的分类,重点讲解它们之间的区别,怎么区分。
提问:给出一些常见动物的图片,让同学们回答应该是哪类动物。
活动:观察校园内或学校附近的植物和动物。
目的要求:1、识别校园内或学校附近常见的植物和动物,举例说出它们的生活环境。
2、尝试画观察路线草图和做观察记录。
过程:1、将全班分组(约4-5人一组)推选组长,选定区域做观察对象。
2、选定观察路线和重点观察点。
《第1课 身边的植物:植物小制作》(教案)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安徽大学版
安徽大学版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第1课身边的植物:植物小制作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至少5种常见植物,并理解它们的基本生长习性及生态作用:掌握植物小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植物标本制作、简易微景观搭建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类、收集和动手制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H然现象的敏锐度和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增强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爱护之心,树立尊重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通过亲手制作,体验创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认识身边常见的植物种类及其特征。
-掌握植物标本的采集、压制、干燥和保存方法。
-学会利用闩然资源,创作简单美观的植物小制作。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植物小制作过程中发挥创意,使作品既实用又富有艺术感。
-培养学生在观察和制作过程中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耐心。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活动设计深化:-开场表演:课程开始前,安排一场简短的“植物角色扮演”小剧场。
儿位提前准备好的学生身着象征不同植物特征的服饰(如头戴绿色叶片头饰代表树木,手持彩色纸花代表花卉),以第一人称的方式介绍自己,如:“大家好,我是春天最早绽放的使者一一迎春花,我的出现标志着冬去春来」通过角色扮演,生动形象地展示植物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兴她与好奇心。
-情境引入:紧接着,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一幅幅美丽的Fl然风光图片,配以轻柔的自然声音背景,如鸟鸣、溪流声,营造出置身自然的氛围。
然后缓缓叙述:“在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大自然中,植物是最早的居民之一,它们形态各异,功能万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朋友。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它们,不仅仅是用眼睛去看,更要用心去感受,用双手去创造,探索它们的奥秘,通过我们的巧思与双手,让它们以另一一种形式在我们身边绽放J•任务预告:明确告知学生本节课的任务——通过学习植物的基础知识,亲手制作植物标本和微缩植物兔观,把自然的美好带进我们的教室,带进我们的生活。
《身边的植物》教案
《身边的植物》教案教案:《身边的植物》教学目标:1.了解身边的常见植物的名称、外形特征和生长环境。
2.通过观察和探究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爱护意识。
3.发展学生的观察、记录和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老师出示一些植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进行讨论,引出话题:“我们身边的环境中有哪些植物?你们都知道它们的名称吗?”2.学生回答后,老师提问:“你们有没有看到过一些特别美丽或者特别有趣的植物?你们对它们了解多少呢?”3.引导学生思考并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第二步:认识身边的植物(2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植物的图片,向学生介绍植物的名称、外形特征和生长环境。
2.学生观察图片,进行讨论,并用自己的话描述一种植物的名称、特征和喜欢的原因。
3.学生可以用口头、书面形式进行描述,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后展示。
第三步: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30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身边的植物,进行观察和记录。
2.学生观察植物的种子、根茎、茎、叶和花等部分的形态特征,并记录下来。
3.学生每周观察一次植物的生长过程,记录下植物的高度、叶片的数量、花朵的开放情况等。
4.学生可以通过绘图、拍照、写日记等形式,将观察记录整理好。
第四步:分组展示(20分钟)1.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学生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观察记录的植物生长过程。
2.学生可以使用图片、绘制的图表或者口头描述的方式进行展示。
3.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者对展示的内容进行补充,共同学习。
第五步:总结归纳(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归纳学习到的内容,如植物的名称、特征以及它们的喜好环境等。
2.学生自主小结,记录下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教学扩展:1.学生可以带上植物种子到家中,进行种植实验,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2.学生可以制作植物标本,进行植物的分类和比较研究。
3.学生可以进行户外考察,观察和记录更多不同的植物种类。
幼儿园观察榕树教案
幼儿园观察榕树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身边的植物》主题,教材为《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手册》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观察榕树。
通过观察榕树,让幼儿了解榕树的生长特点,认识榕树与其他树木的区别,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认识榕树,了解榕树的生长特点,知道榕树与其他树木的区别。
2. 通过观察、描述榕树,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榕树,了解榕树的生长特点。
难点:区分榕树与其他树木,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榕树实物或图片、榕树种子、放大镜、挂图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榕树,让幼儿观察榕树的外观。
(2)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榕树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榕树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榕树的叶子、树干、气生根等特点。
(2)讲解榕树的生长环境、生长习性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画纸、彩笔描绘榕树。
(2)引导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榕树种子,并描述其特点。
4. 小组讨论(5分钟)(1)分组讨论榕树与其他树木的区别。
(2)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2)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保护榕树,增强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榕树的特点(1)叶子:宽大、厚实(2)树干:粗壮、分支多(3)气生根:长在树干上的根2. 榕树与其他树木的区别(1)叶子形状(2)树干纹理(3)气生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绘你心中的榕树。
2. 答案要求:幼儿需在画纸上描绘出榕树的外观特点,并标注榕树的叶子、树干、气生根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榕树的认知程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到户外实地观察榕树,加深对榕树的认识。
(2)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引导幼儿关注榕树的保护。
《身边的植物导学案》
《身边的植物》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身边常见的植物的特点和用途;
2. 培养对植物的珍爱认识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3. 提高观察和钻研植物的能力。
二、导学内容:
1. 什么是植物?
2. 身边常见的植物有哪些?
3. 这些植物的特点和用途是什么?
三、导学过程:
1. 导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引导他们思考植物的特点和用途。
2. 进修:介绍什么是植物,以及身边常见的植物有哪些,包括树木、花草、蔬菜等。
3. 实践:组织学生到校园或家庭附近进行植物观察,记录下所见的植物的特点和用途。
4. 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交流植物知识。
5. 总结:总结本节课进修到的内容,强调珍爱植物、热爱自然的重要性。
四、拓展延伸:
1.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植物的分类钻研,了解不同种类的植物特点;
2. 可以让学生进行植物的实验,探究植物的发展规律;
3. 可以组织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植物的美丽和奇奥。
五、导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对身边的植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对自然的热爱和珍爱认识。
希望学生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多关注身边的植物,珍爱环境,珍爱自然。
小学一年级自然身边的植物观察教案
小学一年级自然身边的植物观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提高他们对植物的兴趣;3. 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简单的植物观察实验。
二、教学准备:1. 班级:一盆盆栽植物、一些瑞士卡片、植物图书;2. 学生:素描纸、颜色铅笔。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 老师出示一盆盆栽植物,并引导学生观察它的外观特点;2. 通过对植物的外观特点的描述,让学生猜测这是一种什么植物,并简单介绍此植物的名称、生长环境、功用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步骤二:观察与记录1. 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分配一盆盆栽植物;2. 学生们观察植物的叶子、花朵、茎等部分,并用瑞士卡片记录下他们的观察结果。
步骤三:素描绘画1. 学生拿出素描纸和颜色铅笔,将所观察到的植物进行素描绘画;2. 绘画完成后,学生可以给自己的作品添加简单的说明,描述他们使用了哪些颜色、植物的形态特征等。
步骤四:比较和交流1.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小组成员观看,并彼此比较;2.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小组的观察结果和绘画作品;3. 全班共同讨论不同植物的特点,并归纳总结。
步骤五:小结与拓展1. 老师带领学生回顾整个植物观察的过程,总结出植物观察的方法和步骤;2. 通过简单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到植物对我们的生活的重要性,并展示一些与植物相关的图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案,学生从观察植物的外观入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通过画图和讨论,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认识植物的特点,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此外,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植物相关的图书,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他们对植物的了解。
这个教案能够帮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植物知识,并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案范文
科学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科学教材《身边的植物》章节,详细内容为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过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绿豆芽的生长习性、生态环境及影响因素,掌握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变化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绿豆芽的生长过程,认识绿豆芽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
2. 学会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变化,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增强对植物生长的关爱和保护意识,提高环保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绿豆芽生长过程中的细号捕捉与观察。
教学重点:绿豆芽生长过程的认识、观察和记录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绿豆种子、培养皿、喷壶、尺子、相机、实验记录表等。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尺子、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绿豆种子,引导学生观察其外观特点。
(2)提问:绿豆种子是如何发芽的?发芽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2. 知识讲解(15分钟)(1)教师讲解绿豆芽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吸水、发芽、生长等阶段。
(2)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认识绿豆芽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提出观察绿豆芽生长的实验要求,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的。
(2)教师示范如何用尺子、放大镜等工具进行观察和记录。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发放绿豆种子、培养皿等实验材料。
(2)学生按照实验要求,进行绿豆芽的生长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绿豆芽的生长过程吸水发芽生长2. 观察和记录方法尺子放大镜实验记录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绿豆芽生长过程。
2. 答案:(1)绿豆种子吸水后,体积变大,颜色变浅。
(2)绿豆芽的生长速度约为每天23厘米。
(3)绿豆芽的茎呈绿色,叶片为心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其他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
(2)组织学生开展绿豆芽生长大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身边的植物-教案
金庭学校教师个性化备课表
课题
身边的植物
教学时间
课时数
1
教学内容
知识与技能:
1.能够通过观察植物发现植物的主要特征。
2.能够以一定的标准对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活动。
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分析问题,表述观点的能力。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与他人协作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对自己采集植物的分类,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分类方法和标准。
2.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使学生意识到认识植物的重要,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植物的分类从外形上可从植物的各部分进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物的情感意识。
2.能够通过观察植物感受植物种类的丰富多样。
教 学
重 点
识别常见植物,描述常见植物的特征
教 学
难 点
会依据不同标准对不同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
想一想
1. 从上图中,你们看到哪些植物?
2. 你还认识哪些常见的植物 (课件提供参考植物)
(如:牡丹、香樟树、萝卜、法桐、柳树、高粱、榕树、向日葵、月季、枫树、榕树等)
认识植物的方法 (眼看、手摸、鼻闻、口尝)
说一说
(给身边的植物分类)
1、请同学们按照不同的标准,试着给下面这些植物分类,将同一类植物做上相同的记号。
教学准备
1.常见的植物四至五种(由学生进行采集)。
2.教学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教学导入
我国明代医学家和药学家李时珍。李时珍认识了上千种植物,在《本草纲目》里还给植物进行了分类。自然界中很多的植物能够治病救人,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你们知道我们周围都有哪些植物你们知道他们的名字吗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1单元身边的植物(一单元教案)粤教版
枫树与叶子【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1)知道枫叶和竹叶的特征。
(2)描述不同植物的叶子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1)能用颜料涂在叶片外表,拓印在纸上。
(2)能写出拓印纸上的植物的名称。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叶子的多样性,体会到叶子秀丽的纹路。
【教学重点】1.枫叶和竹叶的特征。
2.不同植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不同植物的特征。
【教学过程】一、学情分析。
简洁介绍一下自己,讲一下课堂的要求和规章,强调科学课堂小组合作的机制。
多媒体展现“黑豹”的相片,激发学生的古怪心,教师提出问题:这是什么电影?学生:“黑豹”。
接着教师连续提出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黑豹”里面的片段,说说有哪些科技?学生观看完视频,抽局部学生答复,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古怪和宠爱。
接着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科学?引入科学课堂主题。
二、课前导入。
教师提出几个问题:暑假,你去过哪里?暑假,你做过什么?暑假,你看到什么?组织学生小组争论,请代表发言。
引出学问:“第1单元,身边的植物”,教师提出问题:那么,我们身边有哪些植物?学生答复。
教师拿实物呈现,学生看到马上答复。
同时教师也在多媒体展现常见的植物,学生答复。
三、课堂内容。
活动1“枫树与竹子”。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多媒体,在多媒体上呈现枫叶和竹子叶,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叶子?秀丽吗?学生答复。
接着教师提出问题:枫叶像什么,竹子叶像什么?它们是什么颜色?把它们的特征写在课本“活动1”图片下方。
学生沟通、汇报。
活动2“观看常见植物的叶”。
教师在多媒体上呈现四种不同的植物,提出问题:这是什么植物,它叶子有什么特征?同学沟通、答复。
活动3“拓印叶片”。
教师首先演示一次如何拓印叶片,接着让学生小组完成。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不同叶子有不同的特征,也有共同的特征。
樟树与彩叶草【教学目标】1.能从茎的颜色、粗细、质感和软硬程度等方面区分不同植物茎的差异。
2.知道如何运用感觉器官观看茎的外部形态。
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 2 身边的植物 - 根|沪教版
第二课时根
一、教学内容:第14~15页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类、调查、制作等活动,初步知道植物根的形态有直根和
须根。
2、学会制作植物的根标本,通过实验探究,初步知道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
3、培养爱惜植物、爱护绿化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知道根的多样性;制作简单的根标本
四、教学难点:
培养爱惜植物、爱护绿化的意识
五、教学活动:
活动一:观察这些植物的根有什么不同?
活动目的:
初步知道植物根的形态有直根和须根。
活动器材:
芹菜、葱等植物的根的标本或实物
活动二:调查校园杂草的根的形态,制作根的标本
活动目的:
初步按照操作流程图,学习制作植物的根标本
活动器材:
校园杂草、小铲子等;
活动三:实验探究根的向地性
活动目的: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知道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
活动器材:
菜豆种子、器皿碟、纱布、支架等
六、教学过程
活动一观察这些植物的根有什么不同?
板书:身边的植物——根
芹菜直根图片葱须根图片
直根须根
特点:向地性
作用:固定吸收水分输送养料。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 我们身边的植物 ▏人美版(北京)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我们身边的植物 | 人美版(北京)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和描绘表现出身边植物的外貌特征。
2.学会使用颜色来表现植物的生命力和生长状态。
3.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观察身边的植物,描绘其外貌特征。
2.使用色彩来表现植物的生命力和生长状态。
三、教学难点1.如何使用色彩来表现植物的生命力和生长状态。
2.如何在素描基础上进行配色。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1.导入(5分钟)1.带领学生回忆前几节课学习到的画法和颜色知识。
2.出示一些植物的图片,让同学们猜猜名字。
2.讲解(10分钟)1.介绍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2.讲解身边常见的几种植物的生长特征,如树、草、花等。
3.实践操作(30分钟)1.让同学自由选择身边常见的一种植物,用铅笔和橡皮擦来进行素描。
2.讲解如何使用颜色来表现植物的生命力和生长状态,让同学们在素描的基础上进行色彩的涂抹。
3.指导同学们如何注意色彩的搭配和过渡。
4.展示交流(10分钟)1.让同学们交流自己画的一种植物,分享自己的思路和心得。
2.班级评选出几幅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
5.巩固练习(15分钟)1.布置作业:同学们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进行素描和涂色,并注意色彩的过渡和搭配。
2.下节课进行作品展示和评选。
五、教学评价1.结合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合理,使学生在观察、描绘、涂色、交流等方面都有所提升。
2.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动手能力。
3.教学方式多样,运用了图片、素描、涂色、展示等多种形式,丰富了课程内容,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延伸1.同学们可以继续观察身边植物,尝试描绘不同种类的植物;2.可以在家里或学校周围自行找到植物素材进行练习;3.教师可以通过复杂的植物绘画作品启发学生观察和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边的植物》教案
教学目的:
1、在观察活动中,能够调动各种感官识别常见植物,描述常见植物的特征,会依据不同标准对不同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
2、能做一份植物的观察记录。
3、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多角度观察植物,激发学生参与科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4、知道植物的特征,包括颜色、气味、外形等内容。
教学重点:
识别常见植物,描述常见植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会依据不同标准对不同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
教学准备:
观察记录表、放大镜、植物卡片、各种奇异植物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上有多少种植物那你知道咱们校园里有多少种植物吗教学新课:
一、认识周围的植物:
1、谁能说说我们周围有哪些植物向同学们介绍它的名字及其特征。
2、看教材活动图例,让学生了解可以通过手摸、鼻闻、眼看来掌握植物特征,认识植物。
3、提出课外观察的任务及注意事项,并填写好观察记录表。
4、分小组进行课外观察活动,教师巡视。
5、学生汇报,检查观察记录表的记载情况。
二、教师小结。
三、拓展延伸:继续了解认识本地的一些植物。
第二课时
教学导入:
1、介绍我国明代医学家和药学家李时珍。
2、李时珍认识了上千种植物,在《本草纲目》里还给植物进行了分类。
教学新课:
一、给身边的植物分类:
1、请同学们按照不同的标准,试着给下面这些植物分类,将同一类植物做上相同的记号。
2、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的分类标准。
3、把自己上节课观察到的植物按照自己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4、学生汇报,教师记录。
5、教师小结。
二、有趣的植物:
1、学生了解书中介绍的四种有趣的植物。
2、学生展示搜集的有趣植物的资料并相互交流。
3、教师补充、小结。
三、拓展延伸:课后继续搜集了解植物的有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