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朱军第三版第02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合集下载

遗传学(朱军,第三版)第二章基因突变复习总结

遗传学(朱军,第三版)第二章基因突变复习总结

遗传学(朱军,第三版)第二章基因突变复习总结一、基因突变的概念1.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染色体上某一基因位点内部发生了化学性质(结构)的变化,与原来基因形成对性关系。

二、基因突变的分子机制基因突变的分子机制(本质)是DNA分子结构的改变,分子结构的改变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替换(substitution)/点突变(point mutation)指DNA上单一碱基的变异。

嘌呤替代嘌呤(A与G之间的相互替代)、嘧啶替代嘧啶(C与T之间的替代)称为转换(transition);嘌呤变嘧啶或嘧啶变嘌呤则称为颠换(transvertion)。

倒位(transposition)指DNA链重组使其中一段核苷酸链方向倒置。

缺失(deletion)指DNA链上一个或一段核苷酸的消失。

插入(insertion)指一个或一段(例如:转座子)核苷酸插入到DNA链中。

发生替换、倒位、缺失和插入的结果可能造成错义突变(missense mutation):是指DNA分子中碱基改变后引起密码子变化,导致所编码的氨基酸发生替代,从而影响蛋白质功能,以至影响到突变体的表型。

无义突变(nonsense mutation):是指由于DNA的碱基改变导致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突变成终止密码子。

这种突变引起mRNA 翻译提前终止,产生一条短的不完整的多肽链。

无义突变通常对所编码的蛋白活性有严重影响,产生突变的表型。

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ion)在为蛋白质编码的序列中如缺失及插入的核苷酸数不是3的整倍数,则发生读框移动(reading frame shift),使其后所译读的氨基酸序列全部混乱,产生突变的表型。

同义突变(沉默突变silent mutation):是指DNA分子中的碱基改变后,突变的密码子仍然编码原来的氨基酸,并没有引起多肽链中氨基酸的变化。

三、基因突变的分类1、根据突变所引起的表型改变分为:形态突变型;生化突变型;致死突变型;条件致死突变型。

遗传学(朱军主编)个人整理的复习资料

遗传学(朱军主编)个人整理的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一、遗传学研究方向: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直接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机理。

同时它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并与医学和人民保健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

二、为什么说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答:生物的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没有遗传,不可能保持性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也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

遗传和变异这对矛盾不断地运动,经过自然选择,才形成各色的物种。

同时经过人工选择,才育成适合人类需要的不同品种。

因此,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一、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质膜:细胞表面的一层单位膜,特称为质膜。

真核细胞除了具有质膜、核膜外,发达的细胞内膜形成了许多功能区隔。

由膜围成的各种细胞器,如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在结构上形成了一个连续的体系,称为内膜系统。

内膜系统的作用: 1.使细胞内表面积增加了数十倍,各种生化反应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2.细胞代谢能力也比原核细胞大为提高。

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内最重要的细胞器,核表面是由双层膜构成的核被膜,核内包含有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染色体。

细胞质:存在于质膜与核被膜之间的原生质称为细胞质,细胞之中具有可辨认形态和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结构叫做细胞器。

除细胞器外,细胞质的其余部分称为细胞质基质或胞质溶胶,其体积约占细胞质的一半。

细胞质基质并不是均一的溶胶结构,其中还含有由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组成的细胞骨架结构。

细胞质基质的功能:1)具有较大的缓冲容量,为细胞内各类生化反应的正常进行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离子环境。

2)许多代谢过程是在细胞基质中完成的,如①蛋白质的合成、②mRNA的合成、③脂肪酸合成、④糖酵解、⑤磷酸戊糖途径、⑥糖原代谢、⑦信号转导。

《遗传学》朱军主编_课后答案

《遗传学》朱军主编_课后答案

《遗传学》第三版朱军主编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练习)一、解释下列名词:染色体染色单体着丝点细胞周期同源染色体异源染色体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单倍体联会胚乳直感果实直感二、植物的10个花粉母细胞可以形成:多少花粉粒?多少精核?多少管核?又10个卵母细胞可以形成:多少胚囊?多少卵细胞?多少极核?多少助细胞?多少反足细胞?三、玉米体细胞里有10对染色体,写出下列各组织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四、假定一个杂种细胞里含有3对染色体,其中A、B、C来自父本、A’、B’、C’来自母本。

通过减数分裂能形成几种配子?写出各种配子的染色体组成。

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在遗传学上各有什么意义?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什么不同?用图解表示并加以说明。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名词:染色体:细胞分裂时出现的,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丝状或棒状小体,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是生物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有一定数目、形态和大小。

染色单体:染色体通过复制形成,由同一着丝粒连接在一起的两条遗传内容完全一样的子染色体。

着丝点:即着丝粒。

染色体的特定部位,细胞分裂时出现的纺锤丝所附着的位置,此部位不染色。

细胞周期: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后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称为细胞周期(cell cycle)。

同源染色体:体细胞中形态结构相同、遗传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

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别来自生物双亲,在减数分裂时,两两配对的染色体,形状、大小和结构都相同。

异源染色体:形态结构上有所不同的染色体间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一般不能两两配对,形状、大小和结构都不相同。

无丝分裂:又称直接分裂,是一种无纺锤丝参与的细胞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又称体细胞分裂。

整个细胞分裂包含两个紧密相连的过程,先是细胞核分裂,后是细胞质分裂,核分裂过程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遗传学答案(朱军)

遗传学答案(朱军)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本章习题1.解释下列名词:原核细胞、真核细胞、染色体、染色单体、着丝点、细胞周期、同源染色体、异源染色体、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单倍体、二倍体、联会、胚乳直感、果实直感。

答:原核细胞:一般较小,统称为原核生物。

真核细胞:比原核细胞大,其结构和功能也比原核细胞复杂。

真核细胞含有核物质和核结构,细胞核是遗传物质集聚的主要场所,对控制细胞发育和性状遗传起主导作用。

另外真核细胞还含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各种膜包被的细胞器。

真核细胞都由细胞膜与外界隔离,细胞内有起支持作用的细胞骨架。

染色体:含有许多基因的自主复制核酸分子。

细菌的全部基因包容在一个双股环形DNA 构成的染色体内。

真核生物染色体是与组蛋白结合在一起的线状DNA双价体;整个基因组分散为一定数目的染色体,每个染色体都有特定的形态结构,染色体的数目是物种的一个特征。

染色单体:由染色体复制后并彼此靠在一起,由一个着丝点连接在一起的姐妹染色体。

着丝点: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被纺锤丝所附着的位置。

一般每个染色体只有一个着丝点,少数物种中染色体有多个着丝点,着丝点在染色体的位置决定了染色体的形态。

细胞周期:包括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和两次分裂之间的间期。

其中有丝分裂过程分为:(1)DNA合成前期(G1期);(2)DNA合成期(S期);(3)DNA合成后期(G2期);(4)有丝分裂期(M期)。

同源染色体:生物体中,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异源染色体:生物体中,形态和结构不相同的各对染色体互称为异源染色体。

无丝分裂:也称直接分裂,只是细胞核拉长,缢裂成两部分,接着细胞质也分裂,从而成为两个细胞,整个分裂过程看不到纺锤丝的出现。

在细胞分裂的整个过程中,不象有丝分裂那样经过染色体有规律和准确的分裂。

有丝分裂:包含两个紧密相连的过程:核分裂和质分裂。

即细胞分裂为二,各含有一个核。

分裂过程包括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在分裂过程中经过染色体有规律的和准确的分裂,而且在分裂中有纺锤丝的出现,故称有丝分裂。

《遗传学》朱军版习题及答案

《遗传学》朱军版习题及答案

《遗传学(第三版)》朱军主编课后习题与答案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2)第三章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6)第四章孟德尔遗传 (9)第五章连锁遗传和性连锁 (12)第六章染色体变异 (15)第七章细菌和病毒的遗传 (21)第八章基因表达与调控 (27)第九章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 (31)第十章基因突变 (34)第十一章细胞质遗传 (35)第十二章遗传与发育 (38)第十三章数量性状的遗传 (39)第十四章群体遗传与进化 (44)第一章绪论1.解释下列名词:遗传学、遗传、变异。

答: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理论科学,直接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机理。

同时它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并与医学和人民保健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

如高秆植物品种可能产生矮杆植株:一卵双生的兄弟也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样。

2.简述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任务。

答:遗传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等,是研究它们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学研究的任务是阐明生物遗传变异的现象及表现的规律;深入探索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及物质基础,揭示其内在规律;从而进一步指导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育种实践,提高医学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3.为什么说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答:生物的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

没有遗传,不可能保持性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也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

遗传和变异这对矛盾不断地运动,经过自然选择,才形成形形色色的物种。

同时经过人工选择,才育成适合人类需要的不同品种。

因此,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4. 为什么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必须联系环境?答:因为任何生物都必须从环境中摄取营养,通过新陈代谢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从而表现出性状的遗传和变异。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 二价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形 成赤道板.
• 细胞内出现纺锤丝, 产生 纺锤体.
• 每个二价体的着丝粒分别 朝向细胞两极.
普通遗传学 2019/8/28
长江大学
50
(3)后期Ⅰ
• 两条同源染色体分离,并
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 细胞每一极只能得到两 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 从而导致子细胞内染色体 数目减少一半.
体积的增长,并为DNA 合成 作准备。不分裂细胞则停留在
G1 期, 也称为G0 期。
S 期:DNA 合成时期,染色体数目
在此期加倍。
G2期:DNA 合成后至细胞分裂开
始之前的第二个间隙,为 细胞分裂作准备。
M期:细胞分裂期。
普通遗传学 2019/8/28
长江大学
26
一般S 期时间较长,且较稳定;G1 和G2 的时间较短,变化也较大。因物种、细胞种
豌豆 配子中染色体(n=7)的核苷酸对为3×1010,
长度10500mm。
普通遗传学 2019/8/28
长江大学
24
第三节 细胞的有丝分裂
• 一、细胞周期
包括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和两次分裂之间的 间期(interphase)
间期: G1期
S期
G2期
普通遗传学 2019/8/28
长江大学
25
G1期:第一个间隙,主要进行细胞
• 移向两极的每一条染色 体都包含有同一着丝点相 连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普通遗传学 2019/8/28
长江大学
51
(4)末期Ⅰ
• 重新形成核膜和核仁. • 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普通遗传学 2019/8/28
长江大学
52
2 减数分裂期Ⅱ

遗传学复习附答案(朱军)

遗传学复习附答案(朱军)

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遗传学(genetics):2.遗传(heredity):3.变异(variation):是指后代个体发生了变化,与其亲代不相同的方面。

4.表型(phenotype):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所有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称为表型。

5.基因型(genotype):个体能够遗传的、决定各种性状发育的所有基因称为基因型。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6.生殖(reproduction):生物繁衍后代的过程。

7.有性生殖(sexual reproduction):通过产生两性配子和两性配子的结合而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称为有性生殖。

8.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生物的染色体在体细胞内通常是成对存在的,即形态、结构、功能相似的染色体都有2条,它们成为同源染色体。

9.非同源染色体(non-homologous chromosome):形态、结构和功能彼此不同的染色体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

10.授粉(pollination):当精细胞形成以后,花粉从花药中释放出来传递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授粉。

11.双受精(double fertilization):被子食物授粉后,花粉在柱头上萌发,长出花粉管并到达胚囊。

2个精子从花粉管中释放出来,其中一个与卵细胞结合产生合子,以后发育为种子胚,另一个与2个极核结合产生胚乳原细胞,以后发育为胚乳,这一过程称为双受精。

107. 常染色体(autosome):在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绝大部分同源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是同型的,称为常染色体。

99. 等位基因(alleies):位于同源染色体相等的位置上,决定一个单位性状的遗传及其相对差异的一对基因。

116. 核型(karyotype):每一生物的染色体数目、大小及其形态特征都是特异的,这种特定的染色体组成称为染色体组型或核型。

117. 核型分析(karyotype analysis):按照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着丝粒位置、臂比、次缢痕、随体等形态特征,对生物河内的染色体进行配对、分组、归类、编号和进行分析的过程称为染色体组型分析或核型分析。

遗传学各章重点

遗传学各章重点

《遗传学第三版》各章重点第一章绪言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本章重点1.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核内染色体形态、结构、数目。

2.染色体的形态和结构及功能。

3.配子的形成和受精。

4.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的生活周期。

第三章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本章重点1.DNA作为遗传物质的3个直接证据;2.核酸的化学结构(DNA、RNA);3.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分子结构;4.DNA的半保留复制和特点;5.三种RNA分子的合成、转录及加工;6. 遗传密码与蛋白质的翻译。

第四章孟德尔遗传本章重点1. 孟德尔分离规律、验证、应用;2. 显性性状的表现及与环境的关系;3.二对相对性状的遗传;4.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5.基因互作;6.基因的作用和性状的表现;一因多效、多因一效。

人类很早0就从整体上认识了遗传现象→亲子性状相似→在直观上认为子代所表现的性状是父、母本性状的混合遗传,在以后的世代中不再分离。

第五章连锁遗传和性连锁本章重点一、连锁遗传:二对性状杂交有四种表现型,亲型多、重组型少;杂种产生配子数不等,亲型相等、重组型相等。

二、连锁和交换机理:粗线期交换、双线期交叉,非姐妹染色体交换。

三、交换值及其测定:重组配子数/总配子数;测交法测定,也可用F2 材料进行估计。

四、基因定位和连锁遗传图:确定位置、距离二点测验、三点测验连锁群、连锁遗传图连锁群与染色体数目相等或少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五、性别决定:直接决定性别有关的一个或一对染色体称性染色体其它称常染色体性染色体成对往往异型:XY型、ZW型性连锁第六章染色体变异本章重点:1.结构变异的类型和遗传效应①.缺失②.重复③.倒位④.易位2.结构变异在遗传研究中的应用①.利用缺失进行基因定位。

②.利用ClB测定隐性突变频率。

③.利用易位创造玉米不育系的双杂保持系。

3.染色体组及其倍数性;4.多倍体的类型、特征、形成途径及其应用;5.非整倍体的类型及其应用。

第七章细菌和病毒的遗传本章重点1.细菌影印法研究。

02普通遗传学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02普通遗传学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图2-11 芍药染色体
10μm
图2-12 普通小麦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2n=42
4μm
草棉 2n=26
4μm
4μm
中棉 2n=26
4μm
4μm
图陆22n地=-5棉12 3 棉花染色体形海 2n岛=5态棉2
图2-14
5、类别:
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 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期DNA复制。
⑴多核细胞:细胞核
芸苔类:绒毡层多核细胞
多次分裂,而细胞质
不分裂������ 形成具有
很多游离核的多核细
胞。
图2-30 多核细胞
⑵ 核内有丝分裂:核内染色体中染色线连续复 制,但着丝点不裂开������ 形成多线染色体。 ������ 例如双翅昆虫摇蚊、果蝇幼虫唾腺细胞出 现巨型染色体,其染色体中染色质线可多达1000 条以上,并具有不同的条纹和条带。
2.遗传学意义:由于减数分裂只发生在配子形成 之前,所以通过有性繁殖产生的雌雄配子,其 染色体数都比体细胞减少一半;每个配子中各 含有n个染色体。当雌、雄配子通过受精结合 为合子时,便又恢复为2n个染色体。这样就 保证了各种生物染色体数目及其遗传物质的稳 定。
3. 产生变异 在前期1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可为生物变异提供物
2个子细胞������ 染色体分裂无规律������ 整个过程 看不到纺锤丝。
高等植物某些生长迅速部分可以发生: • 小麦茎节部分和番茄叶腋发生新枝处; • 一些肿瘤和愈伤组织常发生无丝分裂。
2. 有丝分裂(mitosis):
在整个过程染色体会产生有规律的变化,包 括两个紧密过程:
核分裂为二������ 细胞质分裂,二个子细胞各 含一个核。

遗传学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ppt课件

遗传学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ppt课件

质的RNA聚集而成,还可能存在
类脂和少量的DNA。

○功能:主要的遗传物质
所在地,所以承担主要的遗传功
能。
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细胞、动物与植物之比较
细胞壁 细胞膜 鞭毛 内质网 微丝 中心体 高尔基体 细胞核 线粒体 叶绿体 染色体 核糖体 溶酶体 过氧化物酶体 液泡
细菌 有(蛋白聚糖)
有 有的有
(4) 某些次缢痕具有组 成核仁的特殊功能。
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 蚕豆: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排列于赤道面上)。箭头示 两条大染色体。
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二、染色体的组成及结构
(一)染色质的化学组成
➢染色质=蛋白质+DNA ➢组蛋白: H1 2H2A 2H2B 2H3 2H4
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5.类别 各生物的染色体不仅形态结构相对稳定,而且其数目
成对。 * 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 异源染色体:这一对染色体与另一对形态结构不同的
染色体,互称为异源染色体。
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6.染色体组型分析(核型分析) 根据染色体长度、着丝点位置、长短臂比、随体有无

细胞核拉长,缢裂成两部分,接着胞质分裂→2个子细胞,看不到
纺锺丝。细菌等原核生物、高等植物一些专化组织或病变组织中发生。

如:小麦茎节基部和蕃茄叶腋发生新枝处,以及一些肿瘤和愈伤
细胞发生无丝分裂;近年也观察到植物的正常组织也常发生无丝分裂,植物
薄壁组织细胞、木质部细胞、绒毡层细胞和胚乳细胞等,动物胚的胎膜、填
等特点进行分类和编号。这种对生物细胞核内全部染色体 的形态特征所进行的分析,称为染色体组型分析。

《遗传学答案朱军》word版

《遗传学答案朱军》word版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参考答案)二、可以形成:40个花粉粒,80个精核,40个管核;10个卵母细胞可以形成:10个胚囊,10个卵细胞,20个极核,20个助细胞,30个反足细胞。

三、(1)叶(2)根 (3)胚乳 (4)胚囊母细胞 (5)胚(6)卵细胞 (7)反足细胞 (8)花药壁(9)花粉管核(1)叶:20条;(2)根:20条; (3)胚乳:30条; (4)胚囊母细胞:20条; (5)胚:20条;(6)卵细胞:10条; (7)反足细胞:10条; (8)花药壁:20条;(9)花粉管核:10条四、如果形成的是雌配子,那么只形成一种配子ABC或A’B’C’或A’ BC或A B’C’ 或A B’ C 或A’ B C’ 或AB C’ 或A’B’ C ;如果形成的是雄配子,那么可以形成两种配子ABC和A’B’C’或A B’ C 和A’ B C’ 或A’ BC和A B’C’ 或AB C’ 或和A’B’ C 。

五、(1)保证了亲代与子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

●双亲性母细胞(2n)经过减数分裂产生性细胞(n),实现了染色体数目的减半;●雌雄性细胞融合产生的合子(及其所发育形成的后代个体)就具有该物种固有的染色体数目(2n),保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

子代的性状遗传和发育得以正常进行。

(2)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减数分裂中期 I,二价体的两个成员的排列方向是随机的,所以后期 I 分别来自双亲的两条同源染色体随机分向两极,因而所产生的性细胞就可能会有2n种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形式(染色体重组,recombination of chromosome)。

●另一方面,非姊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导致同源染色体间的片段交换(exchange of segment),使子细胞的遗传组成更加多样化,为生物变异提供更为重要的物质基础(染色体片断重组,recombination of segment)。

同时这也是连锁遗传规律及基因连锁分析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分裂与生物繁殖行为。 包括细胞有丝分裂、减数 分裂、配子(体)形成以及 细胞(配子)融合过程和机 制。
➢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及染色体 的形态、数目和结构;
➢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融合 (受精)过程及其染色体行为;
➢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及受精的 遗传学意义。
2/210
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核膜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存 在一个“解体-重建”的 过程,并可作为细胞分裂 阶段划分的标志。
✓ 进入细胞分裂中期:核膜 解体;
✓ 进入细胞分裂末期:核膜 重建。
14/210
2.核液(nuclear sap)
➢充满核内的液体状物质称为核液,也称为核浆或 核内基质。
➢核液主要成分为蛋白质、RNA、酶等。 ➢其中存在一种与核糖体大小类似的颗粒,据推测
➢ 膜结构对细胞形态、生理生化功 能具有重要作用,如:
➢ 选择性透过某些物质, 而大分子物质则通过膜 地的微孔进出细胞;
➢ 提供生理生化反应的场 所;
➢ 对细胞内空间进行分隔, 形成结构、功能不同又 相互协调的区域。
11/210
三、 细胞质(cytoplasm)
➢ 细胞质的构成成分除了由蛋白分子、脂肪、游离氨基酸 和电解质组成的基质外,具有许多重要的结构,称为细 胞器(organelle):如线粒体(mitochondria)、质体(plastid)、 核糖体(ribosome)、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等。
非细胞生物:包括病毒、噬菌体(细菌病毒),具有前细胞形态 的构成单位;
细胞生物:以细胞为基本单位的生物;根据细胞核和遗传物质 的存在方式不同又可以分为:
➢ 真核生物(eukaryote) (真核细胞) :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真 菌、高等植物、动物、人类。
➢ 原核生物(prokaryote) (原核细胞) :细菌、蓝藻(蓝细菌)。
10/210
二、细胞膜(plasma membrane/plasmalemma)
➢ 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分子 组成。
➢ 细胞内的许多其它构成部分也具 有膜结构,称为膜相结构 (membranous structure);相 对地,不具有膜的部分则称为非 膜相结构(non-membranous structure) 。
➢ 在此要强调的细胞器是:
✓ 核糖体: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rRNA,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 所,是遗传信息表达的主要途径。
✓ 线粒体和叶绿体:分别是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场所,但它 们含有DNA、RNA等成分,研究表明:这些核酸分子也具有 遗传物质的功能。
12/210
四、细胞核 (nucleus)
➢ 细胞核的形状一般为圆球形,其形状、大小也因生物和 组织而异。
➢ 与动物细胞不同,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及穿壁胞间 连丝(plasmodesma)。
➢ 对细胞的形态和结构起支撑和保护作用。
正是因为存在这一独特的结构,使得植物遗传研究与动物有 较大的差异(更困难),尤其是在进入分子水平/细胞工程与 基因工程研究时,这一点尤其突出。
➢ 构成植物细胞壁的化学成分有:?
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
➢真核细胞: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及(植物、微生物)细胞壁。
4/210
P6 图 2-1 原核细胞的结构
5/210
真核细胞(eukaryotic cell)的结构
6/210
真核细胞(eukaryotic cell)的结构
7/210
P8 图 2-2 动物和植物细胞的比较
8/210
9/210
一、 细胞壁(cell wall)
✓ 具有稳定的、特定的形态结 构和数目;
✓ 具有自我复制能力;
✓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数目与结 构呈连续而有规律的变化。
形态的染色体。
17/210
五、原核细胞(prokaryotic cell)的基本结构 P6
➢ 主要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上来认识原核 细胞。
➢ 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细胞核结构上:
原核细胞只有核物质,没有核膜和核仁,没有真正的细 胞核结构。
16/210
Hale Waihona Puke 4. 染色质(chromatin)和染色体(chromosome)
➢ 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 ➢染色体:
所表现的不同形态。
✓ 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
➢ 采用碱性染料对未进行分裂的 细胞核(间期核)染色,其中染 色较深的、纤细的网状物,称 为染色质。
➢ 在细胞分裂过程,核内的染色 质便卷缩而呈现为一定数目和
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Chapter 2 Cytological Foundation of Heredity
——生物遗传变异与全部遗传学的基础
1/210
遗传学与细胞学(Cytology)
细胞学中与遗传学紧密 遗传学对细胞学基础的要求
相关的内容:
侧重于: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尤其 是细胞核、染色质(染色体) 的结构与功能;
可能与核内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核仁和染色质存在于核液中。
15/210
3.核仁(nucleolus)
➢ 一个或几个、折光率高、呈球形、外无被膜。 ➢ 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RNA,还可能存在少量的类脂和
DNA。 ➢ 细胞分裂过程中也会暂时分散(周期与核膜相近)。 ➢ 功能:可能与核糖体和核内的蛋白质合成有关。
➢ 植物细胞核一般为5-25m,变动范围可达1-600m。 ➢ 遗传物质集聚的场所,控制细胞发育和性状遗传。 ➢ 细胞核组成:
1. 核膜; 2. 核液; 3. 核仁; 4. 染色质和染色体。
13/210
1.核膜(nuclear membrane)
➢ 核膜是双层膜,对核与质 间起重要的分隔作用;
➢ 但不是完全隔绝,核膜上 分布有一些直径约4070nm的核孔(nuclear pore),以利于质与核间 进行大分子物质的交换。
P6-10
第二节 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和结构 P10-14,39-42
第三节 体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
P14-18
第四节 细胞的减数分裂
P18-21
第五节 生物的生殖
P21-26
第六节 生活周期
P26-29
本章要点、习题、参考书目
3/210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P6-10)
➢根据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可以将生物分为:
➢ 其它区别包括:
✓细胞大小; ✓染色体结构; ✓细胞质内细胞器; 等多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