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计算机体层成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
浆液 漏出、渗出液 脑脊液
50~60
20~30 15~20 0 ~20
钙化
坏死 囊液 液化 脓液 积气
80以上
0~30 0~20 0~30 10~30 -500以下
第二节 CT的分类
CT按其扫描方式与功能分为常规CT、
螺旋CT 、电子束CT三大类。
一、常规CT 只能进行来回的旋转扫描,扫描速度慢。 基本已被螺旋CT取代。可平扫增强扫 描、造影扫描和特殊扫描。
三、造影CT扫描
把对比剂(包括低密度的空气及 高密度的有机碘)注入器官或结 构,造影后再扫描。包括椎管脊 髓造影CT、脑池造影CT及胆系 造影CT等。
Leabharlann Baidu 第四节 图像后处理技术
指CT扫描所采集的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得 到图像,有以下几种: (1)多平面容积重组 (multiplanar volume reformation, MPVR )又称多平面重组 (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 可重组任意面的影像。
EBCT扫描速度快,可行多层动态电影扫描; 扫描床能转换角度,可精确定量分析冠状动脉 钙化、心脏功能和心肌血流灌注等生理指标 。
第三节 CT的检查方法
一般采用仰卧位、俯卧、侧卧位横断面扫描 及冠状位、矢状位扫描。
一、平 扫 指不用对比剂增强 或造影的扫描。
二、增强扫描
指经静脉注射水溶性含碘对比剂 后扫描方法,血供丰富的器官及 病变密度显著增高,可显示病变 及其血供特征。
图1-1-4 窗宽、窗位技术 显示脑组织的脑窗,窗宽100、窗 位35。灰阶条显示的是人视力所能 分辨的16个灰阶,旁边的数轴显示 脑窗的位置,CT值+85以上均显示 为白色,CT值在-125以下则完全 为黑色。此窗位上CT值相差6HU 就可分辨
窗宽,窗位技术应用原则 窗宽越宽所包含的信息量越大,窗宽越窄密 度分辨率越高;而窗位则应放在所要观察的 组织相应的CT值上。 相对适用于观察某组织的窗宽/窗位为组织窗 肺窗为1200~2000/-300~-700 软组织窗为250~300/35~45 肝窗120~150/35~45 骨窗1000~2000/200~400 窗宽、窗位因机器设备和观察目标而异, 以清楚显示组织、器官、病变为准。
表1-1-1 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病变的CT值范围
组织、器官 皮质骨 CT值范围 400~1000 液体 血液(凝固) CT值范围 70~90 病变 骨化 CT值范围 150以上
松质骨
甲状腺 肝 肌肉、脾 淋巴结 胰腺 肾 脑灰质 脑白质 脂肪 肺
200~400
60 ~ 80 45 ~ 75 35 ~ 50 35 ~ 55 30 ~ 55 20 ~ 40 40 ~ 65 25 ~ 45 -100 ~ -80 -700 ~ -900
CT图像由一定数目不同灰阶的黑白
像素点按矩阵排列所构成。 其黑白同灰阶是以水为相对值的吸收 系数,以CT值表示, 单位HU(hounsfield unit)。
水的CT值为0HU 人体骨皮质CT值为+1000HU 空气为-1000HU
人的视力只能分辨16个灰阶分度,窗
宽窗位技术即把CT值的2000~5000 个灰阶分度按不同的观察要求分段显 示,使分段内的不同灰阶所表示的CT 值差为人视力所能分辨。
图1-1-5 螺旋CT示意图 X线管和高压发生器由滑环上的电刷供电产生X 线,X线管及与其相对应的探测器在机架内沿着 滑环顺着一个方向不停旋转,在扫描床移动中作 连续扫描
螺距(Pitch)等于X线球管旋转一周时 检查床移动距离与层厚的比值。 扫描范围等于检查床移动距离/s与X线 球管连续曝光时间之积。 单层螺旋CT的螺距范围一般从1.0至2.0。 若层厚不变,螺距值越大,则扫描的范 围越长或扫描同样的体积需要的时间越 短;若层面变厚,容积效应增加,图像 分辨率下降。
二、螺旋CT(spired CT) 呈螺旋式扫描,指X线球管连续旋转、 连续产生X线、连续取样的同时,检查 床以恒速移动。螺旋扫描围绕人体一段 体积,螺旋式地采集数据、得到的是三 维信息,又称之为容积扫描。可任意选 选择层面位置和层面间隔重建断面图像 可重组成任意面图像,经后处理得到三 维立体图像。
第一篇 神经结构影像学
上部 影像学基础
第一章 计算机体层成像(CT)
第一节 CT的基本知识

CT(computed tomograghy)中文全称为计算机体层 成像,英国人Hounsfield发明,1972年应用于临床。
一、CT机的基本结构 二、CT成像的原理 三、CT图像的显示 四、窗宽、窗位技术
三、电子束 CT 电子束CT(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以下简称EBCT)又称 超高速CT(UFCT),由电子枪发生电子 束,在真空管中由聚焦线圈使电子束聚 集,由偏转线圈使之偏移,从而将电子 束打到靶面上产生X线,穿过人体成像。 (图1-1-6)
图1-1-6 电子束CT示意图 电子束CT主要由电子、聚焦和偏移线圈、 靶环和探测器构成
主要由扫描机架、扫描床、计算机及显示器、存储器 和照相(打印)几个部分组成(图1-1-1,图1-1-2)。
利用机架内的探测器,探测X线管发射的
X线束穿透人体的某一层面后的衰减值, 扫描过程中X线管与探测器环绕人体作 360°的旋转,采集X线衰减信号,经模数转换器转变为数字信号,传输给计算 机处理后,得出该层面矩阵上各点一 定厚度立方体的体素平均X线吸收系数 值(CT值),再经数-模转换器转变后显示 为不同灰阶的黑白点(像素),并按相应 矩阵排列,重建该层面的黑白图像。
•窗宽指为分段内包括的CT值范围
•窗位指窗宽范围中的数在2000~5000 个分度的位置 ( 图1-1-3、图1-1-4)
图1-1-3 窗宽、窗位技术 显示骨组织的骨窗,窗宽1500, 窗位500。灰阶条显示的人视力 所能分辨的16个灰阶,旁边的数 轴显示骨窗的位置,CT值+1250 以上均显示为白色,CT值+250 以下则完全为黑色。在此窗位 CT值相差94HU左右人视力才能 分辨,脑组织CT值均低于+250 故不能显示颅内脑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