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佛学派与芝加哥学派的比较
Harvard School ★结构决定行为和绩效
★结构主义
★提倡政府干预 ★进入壁垒 进入的不利因素
★反垄断政策 企业分割、禁止兼并
Chicago School
★市场行为和绩效决定结构
★效率主义
★反对政府干预 ★进入壁垒 新企业比老企业多承担的成本
★反垄断政策 禁止卡特尔行为
市场地域范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Local, Regional, National, International。
相邻市场的例子
软饮料
酒 牛奶
葡萄酒
啤酒
果汁
产业概念
产业(industry):在完全竞争市场的分析框架内,产业是指生产 同质产品的、相互竞争的一大群厂商。这些厂商的供给需求的 总和等于该产业的供需总量。相反,在完全垄断市场中,垄断 厂商就代表一个产业,二者是同一的。
行为主义:强调和重视厂商行为分析; 效率→绩效→结构:不是不同的市场结构 产生不同的市场绩效,而是不同的企业效率从 而市场绩效形成不同的市场结构。
代表人物:施蒂格勒、德姆塞茨、 布罗增、波斯纳等
施蒂格勒(1911-1991):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
1968年,《产业组织》; 1982诺贝尔经济学奖
信息经济学;宏观经济调控;产业组织与规制政策
1930-50年代,哈佛大学的梅森(Mason)教授成 立了包括贝恩(Bain)在内的研究小组,通过案例研究, 对市场结构、厂商行为和绩效进行实证分析。1959年贝 恩的《产业组织》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正统产业组织理论 诞生,SCP的分析框架已具雏形。
2、SCP分析框架的形成
继贝恩之后,1970年谢勒发表了《产业市场结构和 经济绩效》一书,对SCP分析范式进行了完善。
函数。
#反对政府干预。厂商行为是厂商预期的
2、市场绩效决定市场结构。效率标准。高额利润来 自于大企业的高效率。
3、关于市场行为。威廉姆森:非标准合约及其相关 的厂商行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关于进入壁垒。斯蒂格勒的“进入壁垒”,是指 新厂商比老厂商多承担的成本;德姆塞茨的“所有权进 入壁垒”,只要产权存在,壁垒就存在,壁垒的撤除可 能损害原有厂商,而这类损害并非天然是正当的;进一 步强调效率标准。
第四章 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 • SCP范式 • 芝加哥学派与新产业组织理论 • 新奥地利学派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应 用与发展 •产业组织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及发展
马歇尔冲突: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是阻断价格机制的作 用和垄断的产生和发展,也就是说规模经济和垄断之间 存在两难选择。
马歇尔冲突成为产业组织理论探讨的核心问题。
1982年诺奖获得者
理论:
信奉自由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 强调新古典学派价格理论在产业活动中的适用性
即使市场中存在某些垄断势力或不完全竞争, 只要不存在政府的进入规制,长期的竞争均衡状态
二、芝加哥学派在产业理论上的主要贡献
1、特点。#皈依新古典经济理论,坚信瓦尔拉斯均 衡及标准的自由竞争理论仍然有效;
反垄断政策的“芝加哥革命”
三、新产业组织理论
20世纪70~80年代,针对SCP范式的 缺陷,一批有着良好微观经济学理论素养 和数学基础的经济学家,如斯宾塞(A.M. Spence)、萨洛普(S.C. Salop)、迪克 西特(A.K. Dixit)、蒂罗尔(J. Tirole), 以及施马兰西(R. Schmalensee)、韦利 格(R.D. Willig)等人,利用现代微观经 济学的最新成果,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进
3、SCP分析框架的拓展
SCPP框架。
结构
行为
绩效
传统的SCP分析范式
结构
行为
绩效
更为复杂的SCP之间的关系
市场基本供求状况
市场结构
政
府
政
策
市场行为
市场绩效
第三节 芝加哥学派与新产业组织理论
一、产业组织理论中的芝加哥学派 经济理论体系: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社会达尔 文主义,“生存检验”的过程;
基本理论主张:维护市场竞争机制、鼓励竞 争、反对政府干预;
市场界定与产业分类
第一种分类就是大致以经济活动的阶段为根据,将国民经济划 分为三次产业,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这种分类 方法的优点在于简单明了,但划分过于简单也有不足,不能满 足较细致研究的目的。
第二种分类即标准产业分类法,联合国为了统一世界各国的产 业分类,特别颁布了一整套详细的标准产业分类(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SIC)体系。1-2-3-4,四位数代码。
“产业”(industry)是指生产同类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的厂商在同一 市场上的集合,这些厂商之间的相互结构关系就称之为产业组织,亦 即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垄断关系。
三个层次:一是以同一商品市场为单位划分的产业;二是以技 术、工艺的相似性为根据划分的产业;三是大致以经济活动的 阶段为根据,将国民经济划分为若干大部分所形成的产业。
第三种分类是全国工业普查领导小组和国家统计局于1985年共 同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行业分类》,该分类是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结合我 国工业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的,1994年又进行了修订。门类— 大类—中类—小类(四位数)。
第二节 结构-行为-绩效框架
一、SCP分析框架的产生
• 厂商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 厂商的市场势力与市场中厂商数量相关,也与 市场中厂商的产品差异程度有关。市场边界的确 定关键在于产品之间的替代弹性的度量和市场地 域范围的划定,其中前者是主要条件。
• 交叉需求弹性的计算不存在什么疑问,但要在 实践中准确地计算就比较困难了,因为现实中的 产品价格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显而易见的。
Marshall’s dilemma 竞争市场
垄断
企业大规模生产
市场占有率提高
规模经济性
单位成本下降
1、市场的定义。
微观经济学:市场是一个单一的、完全同质的产品的交易场所。
总量产品:无论在供给者还是需求者看来都是比较接近的替代品。
尼达姆:市场是一组从事买卖或交易的供方和需方,这些供方和 需方在同一地域范围内买卖效用可以互相替代的产品。 谢泼德:市场是一组买者和卖者对特定产品所进行的交易,这一 特定产品与其他产品的交叉需求弹性很高。 弗格森:市场是一组厂商的集合,这一组厂商生产的产品在买者 看来具有很高的替代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