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思想

合集下载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大纲(本科)一、课程概述社会福利思想是兼具理论与实践的学科,旨在探讨如何通过社会政策和制度来提高社会的福利水平,实现社会公正和公平。

本课程通过介绍福利国家理论、福利经济学、福利制度和福利政策等内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社会福利意识和政策分析能力。

二、课程目标1.理解福利国家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掌握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工具;3.熟悉不同国家福利制度的特点和运行机制;4.了解福利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5.培养学生社会福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6.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学时)-福利国家的定义和目标-福利国家理论的发展历程-福利国家的类型和特点2.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工具(6学时)-市场失灵与公共物品-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方法-公平与效率的权衡-社会选择和福利函数3.福利制度与福利政策(12学时)-福利制度的类型和组成-福利制度的运行机制和评价指标-医疗保健制度和社会保险制度-福利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基本福利与社会援助政策4.福利国家的挑战与变革(8学时)-人口老龄化与福利国家-科技进步与福利国家-全球化与福利国家-福利国家的与创新5.案例分析和讨论(4学时)-国外福利国家实践案例分析-中国福利国家实践案例分析-学生自主选题案例分析分享四、教学方法2.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能力;3.实践教学与理论学习相结合,通过实地调研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福利国家的运作和社会问题的解决。

五、评价方式1.平时表现(30%):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作业完成情况等;2.期中考试(30%):对课程前半部分的内容进行笔试;3.期末论文(40%):学生根据社会福利问题,选择合适的理论和实践案例,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撰写论文并展开口头答辩。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

1、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对某物品(或服务)每增加一个单位消费量所增加的心理满足感。

2、费边主义:主张通过渐进的社会改良,而非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提升福祉。

改善人类生活状况。

3、费边主义的基本思想观点;生产资料共同所有;实现国民生活最低标准;坚持社会民主;主张渐进实现社会主义;剩余价值归社会所有4、穆勒:人应该争取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的幸福,他把这种幸福建立在人类的社会感情上,即与其同胞和睦相处的愿望上,强调人的个性自由、独立的发展,并且认为,只有个性的充分发展,个人对自己、对他人才更有价值。

5、凯恩斯主义:凯恩斯对经济学的革命性贡献是提出以国家干预为核心内容的宏观经济学理论,改变了自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思想提出以来,经济学一直相信的放任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从而影响了经济学理论与实践。

6、罗尔斯:罗尔斯提出的公平分配的正义理论是对社会的基本结构或主要制度的建构问题提出了一套系统的看法,《正义论》的出版,把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和再分配的福利国家结合起来,并且提供了一个系统而完整的正确理论,真是这一点,他的自由主义的平等理论为当代社会福利理论贡献的重要的思想。

7、威廉配第:在政治经济学说史上第一个提出了劳动价值理论;以最低工资理论为基本内同的分配理论;国家的所有租税就应该由土地和劳动收入来负担的租税理论;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劳动力以提高生产效率、增进社会财富的理论。

8、韦伯:只有通过公共使用生产资料才能够得到最大的幸福。

除了少数高度集中的大型企业归国家所有外,大部分企业应该由地方。

即郡议会来管理,希望把城市和郡议会变成生产资料社会化的代理机构。

9、芘古:福利经济学之父。

分为社会福利和经济福利;个人的福利是可以几辆的,主张基数效用论;把经济福利同国民收入等同起来;坚持正义理论,强调收入的均等化,认为并主张夫人的一部分货币应该转移给穷人,这样将会增加效用,从而增加国民收入量,因为他认为实际收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主张最适度的配置生产资源,使生产出来的国民收入达到最大值。

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知识

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知识

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知识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知识社会福利思想是指关于如何保障和改善社会公民生活状况的一系列理论和观点。

在现代社会,社会福利被视为国家和社会必须承担的责任,旨在通过政府的干预和社会一体化的方式来减少贫困、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提高公民的生活质量,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机会和权利。

社会福利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欧洲,当时工业革命的兴起导致了劳动力市场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人们开始面临更多的社会问题和贫困现象。

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一系列对社会福利的关注和讨论,旨在通过社会改革和政策干预来缓解社会问题。

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原则是人的尊严和价值观念,即每个人都有权利和机会过上有尊严和幸福的生活。

社会福利的目标是为每个人提供基本的物质和非物质需求,包括食品、住房、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和社交参与等,以满足人类的发展和幸福感。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社会福利思想提倡政府的积极干预和资源分配。

政府通过合理的财政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来提供福利服务和福利项目,比如社会救济、低保、养老金、失业救济等。

同时,也需要完善法律体系和社会公平机制,以确保资源的公正分配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在社会福利思想中,有几个基本的观点和理论值得关注。

首先,社会福利思想强调社会公平和公正。

它认为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不论其背景和条件如何。

社会福利制度的目的就是要消除不平等现象,为弱势群体提供特殊支持和帮助,使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的福利和人权。

其次,社会福利思想倡导社会一体化和共享责任。

它认为社会问题是全社会的责任,不能仅仅依靠政府或个人来解决。

社会福利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和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来推动社会福利的发展和进步。

第三,社会福利思想注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期利益。

它认为社会福利不仅仅是满足当前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提供未来的机会和保障。

社会福利制度应该考虑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以确保社会福利的可持续性和长期利益。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期末总结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期末总结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期末总结福利思想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一种关注人类福祉和公平正义的价值观。

在社会福利思想的指导下,现代社会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福利制度,以保障每个公民的基本权益和提高整体社会福利水平。

下面将从福利思想的起源、发展和实践三个方面进行总结,以期对福利思想有更深入的了解。

福利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人的最高幸福即为生活在正义的政治社会中”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社会的存在是为了实现公民幸福,因此政府应当提供福利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

这一思想为后来的福利思想奠定了基础。

现代福利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至18世纪的启蒙时代。

启蒙思想家们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主张人人生而平等,应当享有基本权益。

他们认为,政府应当通过建立福利制度,保障个人权利和提高整体社会福利水平。

亚当·斯密则提出了“不可抗拒的义务”理论,主张政府应当向贫困和弱势群体提供福利援助,以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福利思想在19世纪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他们对福利制度进行了批判和重构。

他们主张消灭剥削和阶级对立,建立起一个既没有私有制也没有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

在这个社会中,福利资源将不再被少数人垄断,而是被公有化并平等分配给所有公民。

福利思想在现代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和应用。

各国政府纷纷建立和完善自己的福利制度,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和提高整体社会福利水平。

例如,北欧诸国的福利制度以其广泛、完善和充分的特点被公认为世界福利的典范。

这些国家通过提供免费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福利服务,实现了社会公平和正义,提高了整体社会福利水平。

然而,福利思想在现代社会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其中之一就是福利制度的可持续性和公平性问题。

由于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分配不均等因素的存在,福利制度往往会陷入资源短缺和利益冲突的困境。

此外,福利援助的过度依赖也可能导致公民依赖心态和道德风险的产生。

因此,福利思想在实践中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进,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变化。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现代社会福利思想是指为了实现社会公平、公正和社会稳定,政府应该提供一系列的福利政策和服务,以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和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这些福利政策和服务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退休金制度、教育补助、住房保障等。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政府的干预和支持,辅助弱势群体,并提供公共服务,以实现社会和谐和持续发展。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基础是社会正义。

社会正义是指为了实现平等和公平的社会秩序,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政府应当采取相应的行动。

在现代社会福利思想中,社会正义是实现福利平等的指导原则,即通过提供福利和服务,消除贫困和不平等,并提供基本的人权和社会公共品。

社会正义准则强调社会公共利益的增进,通过社会福利的提供,实现人民的幸福和家庭的幸福。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核心概念是社会契约。

社会契约是指个人通过履行社会义务和接受政府和社会的权利和义务,以换取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和福利。

社会契约的理念强调政府和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和责任,个人应当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而政府则应该履行提供公共服务和福利的责任。

通过社会契约制度,可以平衡个人的自由和责任,并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实施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和管理。

政府应该制定和实施福利政策,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促进社会福利的增进。

政府还应该建立福利机构和组织,为人民提供福利服务,例如医疗和教育。

政府的责任是确保福利的可及性和可持续性,保障人民的权益,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

然而,在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福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巨大的财政投入。

政府需要解决如何提高财政收入和控制开支的问题,以保证福利政策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福利政策的滥用和不公平现象也需要解决。

政府需要确保福利的合理分配,避免福利的浪费和不公平现象的发生。

最后,福利政策对个人的依赖和自主能力的削弱也需要关注。

政府应该通过培养个人的自主能力和创造力,减少对福利的依赖,鼓励个人的自主发展。

(完整版)现代社会福利思想

(完整版)现代社会福利思想

绪论第一节:社会福利与社会福利制度:一:社会福利的概念:1.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福利:假设不虞匮乏,充分就业,安全,健康,快乐,受教育社会平等及有序的生活等有关人类幸福的事项的实现是社会的正常状态。

而贫困,疾病,失业,无知,懒惰和犯罪则是反福利的社会病态。

2.广义的社会福利:政府举办或资助的社会福利事业,其宗旨是改善全体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保证人民在文化和教育,医疗和健康,就业和住宅以及养老等方面的需要得到满足。

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全民福利三个领域的政策,制度和各种社会服务的措施与项目.3.狭义的社会福利:国家和社会针对少数的穷人和在身体与精神方面需要给予特殊照顾的人提供的物质帮助和服务.(属于社会救助)4.狭义的社会福利存在于包括古代社会在内的一切文明社会,更确切的说是在所有形成国家公共权利的社会.广义的社会福利是近代以来伴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

(详见P3)二:社会福利制度:1.含义:社会福利是一种制度,是人类社会为了达到一定的福利目标而建立的的某种制度设置,或者社会(包括政府和民间组织)对个人承担的“制度化的集体责任”,一种社会类型或政治制度决定着福利制度的性质和社会福利的实现方式。

2.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形式:(1)残补型的或剩余型的制度:属于济贫服务的范畴,指那些专门为社会弱者提供服务和救济的设置和措施,是不完全的社会福利制度.(2)制度型的福利:面向全体国民并且是把提高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政策目标来推行的。

3.现代社会人们对社会福利的认识从消极的救治社会病态向积极促进直接的社会福利发展.不仅将福利作为一种道德目标,也当作一种政治目标来追求。

4.经济因素对社会福利的制度化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三:社会福利的特征与体系:1.社会福利的特征:(1)追求社会平等和公正;(2)保障和服务对象的全民性;(3)权利和义务的不对成性;(4)非功利性和服务性;2.社会福利体系:(1)广义的社社会福利体系社会保障体系(1)社会救助体系(社会安全体系) (2)社会保险体系社会福利体系(1)公共福利:国家提供给全体公民的福利,如教育、医疗。

试论述柏拉图的社会福利思想

试论述柏拉图的社会福利思想

试论述柏拉图的社会福利思想
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他的社会福利思想体现了他对于理想国家的构想和对人类幸福的追求。

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

首先,柏拉图认为社会福利的核心在于实现公平和正义。

他认为,一个良好的社会是基于公正和道德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

在理想国家中,所有人都应该遵循公正的原则,并按照自己的才能和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

通过实现公平和正义,社会福利得以最大化。

其次,柏拉图主张实行精英统治,即由哲学家统治者来领导国家。

他认为只有哲学家才能真正了解智慧和真理,从而制定出最合理和有益于全体人民的政策。

这种统治方式可以避免权力滥用和利己主义的问题,从而保证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此外,柏拉图还提出了一种理想的教育体制。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培养人的灵魂和品德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他主张实施统一的教育制度,保证每个人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并通过知识和道德的塑造来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这种教育制度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智慧和道德水平,从而促进社会福利的提升。

总之,柏拉图的社会福利思想强调公正、精英统治和优质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实现公平和正义,建立哲学家统治者的领导和提供优质的全面教育,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社会福利和人类幸福。

全球化时代的社会福利思想

全球化时代的社会福利思想

全球化时代的社会福利思想在全球化时代,社会福利思想变得更加重要和复杂。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联系日益紧密,社会福利问题也变得全球性和跨国性。

在这个背景下,如何实现社会福利公平和合理分配成为全球化时代的重要议题。

首先,全球化时代社会福利的思想核心是包容和共享。

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平等问题。

因此,社会福利思想应该致力于打破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平等,通过提供平等机会和公平资源分配,保障每个人在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的基本权益。

同时,社会福利思想还应该关注弱势群体,如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为他们提供特殊的保障和照顾,实现社会的包容性和共享性。

其次,全球化时代社会福利的思想需要跨国合作和共同努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政策和措施往往会对其他国家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社会福利问题。

在这方面,国际组织和跨国机构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它们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经验交流和政策协调,共同制定全球社会福利的标准和政策框架。

第三,全球化时代社会福利的思想需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公平。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市场经济成为全球社会福利的重要来源。

因此,社会福利思想应该与经济发展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寻求经济效益和社会公平的平衡。

一方面,全球社会福利需要一定的财政支出,实现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普惠化;另一方面,社会福利政策也应该促进经济发展和创造就业机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福利的长期稳定。

最后,全球化时代社会福利的思想需要与文化多样性相结合。

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更加频繁,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福利思想也应该得到充分尊重和体现。

在全球社会福利的思想体系中,应该兼顾普世价值和特殊文化价值,保护和传承各国独特的社会福利传统和实践。

综上所述,全球化时代的社会福利思想不仅要致力于打破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平等,保障每个人的基本权益,也要加强跨国合作和共同努力,制定全球性的社会福利标准和政策框架。

中国的社会福利思想

中国的社会福利思想

中国的社会福利思想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梁雅方学号2013077030通过这一学期对社会福利思想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世界上的各种传统以及现代社会福利思想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对中国传统的福利以及中国近现代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仅谈谈我对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理解。

一、中国传统社会福利制度思想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主要包括儒家佛家以及道家三大类社会福利思想。

(一)儒家社会福利思想。

先秦百家争鸣时期即成为文化主流之一的儒家思想,在当时已经显示出完备性和成熟性。

在孔子创立儒家学说的时代,社会进步已经提出了对于社会福利政策的要求.早期儒家的文化构成中,已经包含了社会福利思想的内涵.(1)“仁”学一种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一种调节社会关系的道德规范。

孔子道德思想的基点:①“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孔子整个思想中最富有光彩的地方,它在理论范围内把所有的人置于了平等的地位。

“仁"的思想,“爱人”的思想,推行至于社会生活,成为种种福利政策和福利行为的文化基础(2)“惠民”孔子学说中体现社会福利意识最为突出的,是“惠民”的主张.惠爱其民,惠予其民,惠存其民。

鳏寡孤独废疾者当享受最高等级的惠爱.(3)“大同”社会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4)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孟子把“仁"的原则提升为一种政治道德,并且看作一种执政条件.(二)佛学的社会福利思想。

从西汉晚期到东汉初期,中国文化开始受到一种外来文化的强大影响,即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

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后,最早的信奉者多为帝王贵族。

1、重慈悲“生时善恶皆有报应,故贵行善修道"。

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的社会福利思想

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的社会福利思想

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的社会福利思想1社会福利的定义社会福利又广义和狭义的理解,从广义上来说社会福利是指同改善公民生活素质,促进社会发展与提高社会总体文明水平相关的一切物质、活动与相关服务。

从狭义上讲,社会福利是指国家(或政府)针对社会中有特殊需要的个人与群体提供的津贴服务、物质和社会服务。

在我国,社会福利主要是指有政府部门(主要是民政部)为社会中困难群体提供的津贴、服务和相关支援活动,是一种基于需要但是专业化水平较低的社会服务。

2社会福利的分类(1)二分法(美威伦斯基)a剩余性社会福利与制度性社会福利:剩余性社会福利(残补性社会福利)指当家庭和市场等常规机制瘫痪时,国家的干预必不可少,从而满足公民的社会需要,解决社会问题。

这种福利带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排他性,同时多数福利项目也需要通过家计调查的监督与评估手段来完成,政府在福利方面扮演的角色是边缘性的;制度性社会福利是为所有公民提供的福利津贴或服务,不需要通过家计调查来完成,它有助于公民之间实现社会公平并消除社会差异,政府扮演着全面的角色。

b积极的社会福利和消极的社会福利(根据福利的目标、影响和后果分类);前者本身不是为了经济目标而是在满足经济利益基础上促进个人的人格发展;后者主要目标是社会问题,关注更多的是社会层面而少关注个人福祉和发展,如20世纪40年代贝弗里奇式的福利国家。

消极福利还意味着福利的给予附带辱化条件,通常接收者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如标签作用给福利接受者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而积极的福利是指福利本事不是单纯为了经济的目标,而是在满足经济利益的基础上促进个人的人格发展。

c公共福利和私人福利(更具福利提供者分类)前者由国家提供,用于满足公民的社会需求的资源和相关社会服务,其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和整合;后者是由市场与家庭提供的用来解决公民个人需要、改进个人物质与精神状况的物质资源与相关的服务(2)三分法(英蒂特马斯)英国社会政策学者蒂特姆斯《福利的承诺》中认为社会福利从概念上可分为三种剩余社会性福利(主要是指社会服务)、财政福利(通过税收渠道安排的相关津贴和待遇)、职业福利(以就业为基础的福利津贴和服务),在1979年出版的《社会政策导论》中,他再次将社会福利总结为三种模式,剩余性社会福利,工业成就——表现模式和制度在分配模式。

列宁社会福利思想总结

列宁社会福利思想总结

列宁社会福利思想总结列宁的社会福利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无产阶级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中。

这些思想对于推动社会福利改革和改善人民生活条件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以下是对列宁社会福利思想的总结:首先,列宁强调无产阶级解放是社会福利的根本前提。

他认为当前社会福利问题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制度,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才能够彻底改变这种局面。

列宁坚信无产阶级的解放将带来社会福利的显著提升,因此他积极组织和领导了俄国的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其次,列宁主张国家应该承担社会福利的责任。

他认为社会福利应当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基本权利和承诺,而不仅仅是个别慈善组织或个人的义务。

列宁坚信,只有通过国家的力量来进行福利改革,才能够确保福利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普惠性。

因此,他在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之后,着重发展了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社会福利事业,为人民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

再次,列宁关注工人阶级的权益和福利保障。

他提出了“工人控制生产”的理念,强调工人阶级应当自主管理和监督生产过程,以确保他们能够分享生产资料的收益。

列宁认为,只有通过工人的努力和创造才能够实现社会福利的持续发展,因此他提倡工人的工会和合作社组织,为工人提供发声和争取福利的平台。

此外,列宁注重改善农民的福利状况。

他认识到农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性,强调农民阶级应当成为无产阶级的盟友。

为了提高农民的福利状况,列宁进行了土地改革,将土地从地主手中收归国有,并通过农业合作社等手段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同时,列宁也实施了农村教育和医疗事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福利待遇。

最后,列宁还关注护理儿童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福利。

他提倡政府应当提供免费的儿童护理和教育,以保障他们的权益和成长环境。

同时,列宁也关注并推动了残疾人的福利保障,提倡给予他们必要的照顾和社会支持。

总结起来,列宁的社会福利思想体现了无产阶级解放、国家责任、工人阶级权益、农民福利和特殊群体照顾等方面的内容。

有关社会福利思想

有关社会福利思想

一.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特点1、历史性:发展历史构成思想的基本内容2、多元性:A人的基本需要的多元性B思想的多元性:政治、经济、社会、伦理、哲学3、意识形态性:4、流派性:二、威廉配第的社会福利思想配第的最低工资理论是社会福利的重要范畴,他主张工资的确定必须要为了劳动者的生存、劳动和传宗接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工人的工资等于最低生活资料的价值。

最低工资的确定从而保证了劳动者的基本收入,流露出社会福利的基本思想。

配第也指出,工资是作为保证劳动力供给的而存在,工资应该限定在基本生活费用的法定工资的最高限额,在利用资源和劳动力的问题上,他建议产业应该建立在靠近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的地方,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将无业游民组织起来建立公共设施,以增进社会财富。

配第的思想奠定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福利思想的经济学基础。

三、亚当.斯密的社会福利思想1、基于斯密的经济学观点,自由竞争,个人利益,国民财富、社会福利2、斯密把自由竞争当做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好的方法,反对国家干预市场,政府只能充当“守夜人”的角色,最小政府。

3、强调关心劳动者的福利,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供给全部人员过得去的衣食条件才算公正。

也主张制定最低工资率,并且工资率要随着国民财富的增长而不断调整(成果)四、西斯蒙第的社会福利思想:(1)提出了人口过剩的原因不同于英国的古典经济学的看法,认为人口过剩是由于“机器排挤人”造成的,是相对过剩,他将人的幸福与福利的发展建立在合理满足人的需要基础上。

(2)鼓吹经济干预,实现多数人的福利必须依靠国家干预。

(3)主张实行劳动立法并建立劳动保险制度,来维护工人阶级劳动者的幸福。

五、霍布豪斯的社会福利思想1、国家干预主张–自由统治的首要条件必须是有明文规定的法律实行的统治,统治者也必须遵守–法律可以使个人解除对可能受到的侵犯和压迫的恐惧–国家应对社会经济与生活实施干预–国家的义务不是直接为公民提供食物,也不是直接给他们提供房子或衣服,而应是为他们创造一种有利的经济条件,以便使那些没有生理缺陷的正常人能通过自己的劳动为自己及家庭获得这些东西2、国家责任理念与社会福利功能个人和社会之间有一种互相责任–作为个人:•他对国家的责任是为自己和自己的家庭勤奋工作•不该剥削他的幼年子女的劳动•应服从社会的要求•为子女的教育、健康、卫生和幸福尽心尽力创造条件–作为社会•为每一个成员提供足以维持文明生活水准的手段•国家履行责任的方式–提供获得生产资料的机会–保证个人在共同财富中享有一份3、社会福利的基本主张–儿童保护•关心儿童的肉体、精神和道德•教育卫生制度•国家是“最高父母”–妇女保障•幼童母亲在家中照看孩子要比她出去做工而听任其孩子无人照料对社会的贡献大得多,更值得给报酬•因而,就不该再认为强迫母亲出去打工是可取的•也不该再认为母亲领取政府所提供的补贴是丢脸的•妇女不该通过挣钱来增加收入,应更好地抚养孩子–贫困与济贫•避免贫穷的方法•为个人提供可据以脚踏实地工作的基础•国家举办社会保险•用济贫法制度对寡妇、孤儿及单身母亲进行救济–工资问题•不仅应能支付妻子和儿女的吃穿费用•对付疾病、意外事故和失业风险•提供教育费用•储存一部分钱供养老使用–老年人•推行养老金制度–霍布豪斯关于国家干预思想、国家责任的理念以及社会福利的基本主张,表现出与传统自由主义基本主张的显著差别–其社会福利思想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产生了直接影响六、傅立叶的主要思想:和谐制度论1、四时期——四阶段论的人类社会发展观:蒙昧状态、宗法状态、野蛮状态、文明状态2、和谐制度将代替文明制度3、和谐制度的基层组织:生产—消费合作社,即“法郎吉”4、股份制5、妇女解放;局限性:存在特权与不平等;阶级合作七、新历史学派社会政策主张–提倡社会改良主义•社会存在过度的阶级分化和阶级对立–主张实施社会立法•改变分配制度与所有制形式以满足社会成员的权利和要求•推行社会保险•建立工厂监督员制度和劳资纠纷仲裁制度•加强劳动保护•对贫困者提供社会救济–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八、格林的国家干预主张–对个人的任何一种伤害都是对一种公共的伤害,它是普遍自由的一种障碍–为了实现每个人都幸福和普遍自由,必须通过法律来实行一些限制甚至禁止措施–个人获得自由的主要办法是接受教育,而教育应该通过国家行为来实现–如果从其成员获得自由的角度来考虑,国家采取措施阻止儿童在遭受忽视的状态下成长是它的职责,因为这种忽视实际上使他们在生活中可能被排斥出一种自由职业之外九、瑞典学派的社会保障思想1、依靠政府的干预,通过宏观经济调节的方式来平抑经济周期的波动;2、用累进所得税以及转移性支付,举办社会福利设施,使社会各阶级、集团之间的收入和消费水平通过再分配趋于均等化,从而实现收入的平等;3、实行“自由社会民主主义制度”,采取混合经济制度。

社会福利思想概述

社会福利思想概述

社会福利思想概述社会福利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对于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的追求的体现。

社会福利的思想关注的是如何通过政府的干预和资源分配来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社会福利思想进行概述,从其起源、发展、核心理念以及现实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社会福利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的社会福利更多的是由宗教团体提供的救助活动。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社会问题愈发突出,社会福利开始成为政府的责任。

社会福利的现代思想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的一些国家开始实施社会保险、公共教育和劳动法律等方面的改革。

社会福利的思想在20世纪2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

一方面,经济大萧条的爆发使得社会问题变得更为严峻,不少国家开始采取一系列经济和社会政策来减缓社会动荡。

另一方面,一些学者开始关注社会福利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和思想。

比如,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福利国家”思想主张政府应该通过财政政策和经济刺激来解决社会问题,增加就业和改善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追求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

社会福利思想认为每个人都享有一定的基本权利,包括健康、教育、居住和社会保障等。

这些基本权利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也是他们实现自身潜力的基础。

因此,社会福利的目标是通过政策和制度的改革,为人民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有一定的生活水平和发展机会。

社会福利的实际应用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社会福利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表现为公平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的均等分配。

政府应该保障每个人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无论他们出生背景或经济状况如何。

其次,在医疗保健方面,社会福利思想主张建立全民医疗保障制度,确保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必要的医疗和健康服务。

此外,社会福利还包括失业救济、养老金和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政策和制度。

然而,社会福利的思想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

社会福利思想重点

社会福利思想重点

社会福利思想重点社会福利思想是一种关注社会公平、正义、平等的思想体系,它关注的是社会中弱势群体的权利与利益。

社会福利的概念不仅仅包含了物质层面上的福利,还涉及精神、文化、社会层面上的福利。

相对于传统的‘自由主义思想’,社会福利思想更注重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更加重视政府的职责和义务,倡导以最大化地提高全民福利为终极目标。

本文将从社会福利的定义入手,重点探讨社会福利思想的几个核心问题。

一、社会福利的定义社会福利是指为满足个体所需而提供的服务和物品,旨在避免或缓解贫困、疾病、残疾或社会隔离等不良情况,同时也包括提高个体和集体生活质量的尝试。

其目的在于优化社会资源的分配和使用,让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和公正。

换句话说,社会福利是一种‘公共服务’,旨在实现最大的社会公共利益。

二、社会福利思想的重点1.社会公平与正义社会福利思想的核心是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旨在让社会更加公平、正义。

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政府将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以引导他们打破贫困、病痛、残疾等困境。

政府的公共服务与资源将优先服务于这些群体,以支持他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2.政府的责任与义务社会福利思想认为,政府负有维持公平、提高福利水平等责任。

政府在发掘和设计福利政策时,必须根据整体社会利益的原则,以实现平衡和最大化全民福利水平,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政府提供的服务和资源。

政府应尽力为社会创造更加公正、稳定和平等的环境,确保公共资源合理分配、有效利用、公平分配。

3.集体行动与合作社会福利思想强调在社会福利问题上进行更加紧密的集体行动。

相对于个人自以为是的行为,集体行动能够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和效果。

在社会福利的推动下,政府和各种社会力量正携手合作,以解决社会中最大的福利问题。

通过保持民意支持和社会合作,在解决社会福利问题上,效果更加显著,更加可持续。

4.公共资源和市场机制社会福利思想提高“市场效用下的公共资源”这个概念。

市场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合理分配,正是因为如此,它应作为社会福利策划的一部分来考虑。

社会福利思想

社会福利思想

社会福利思想社会福利思想是指社会各成员平等地享有社会福利的权利和应得的收益。

它强调社会的发展不应只关注经济增长,而应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社会安全和社会正义。

社会福利思想是现代社会学、社会政治学和社会经济学中重要的一个理论分支,它对社会福利的保障和实现提出了诸多思考和建议。

社会福利思想是一个历史渊源深远的概念,在19世纪的欧洲就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讨论。

当时的工业革命和社会剧变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不公和贫困现象,使得人们开始思考如何通过政府和社会机构的干预,来降低贫富差距和增加社会保障。

这些思考的结果形成了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雏形。

社会福利思想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发展出了不同的模式和制度。

在欧洲,尤其是北欧国家,社会福利的理念被广泛接受和实践。

这些国家的政府通过高税收和大规模的社会福利制度,确保了全民享有基本的福利待遇,如医疗、教育、住房等。

同时,他们也强调社会权利与社会责任的平衡,强调公民应该有一定的义务和责任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在发展中国家,社会福利思想的实现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人口众多、资源有限和社会问题复杂等困境,导致社会福利保障的效果不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新兴经济体开始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社会福利模式。

他们注重通过经济增长来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并通过社会政策和制度改革,强化公平和正义的保障。

社会福利思想的核心是公平和公正。

公平是指每个人都能够在社会资源的分配中获得公平的机会和待遇,不受任何不公平和歧视。

公正是指社会机构和政府应该通过制度和政策的改革,确保社会资源的公正分配,使得社会的繁荣和发展造福于全体人民。

为了实现社会福利,政府和社会机构需要积极地参与和干预。

政府应承担起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住房等的责任。

同时,政府需要制定公平的税收制度和财富分配政策,确保社会资源的公正分配。

社会机构也应发挥积极的作用,如各类志愿者组织、非政府组织等,通过提供社会援助和支持,帮助弱势群体改善生活状况。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全解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全解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全解社会福利思想课程全解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是一门探讨社会福利和社会公平的学科,涵盖了福利制度、社会保障、社会正义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对社会福利思想课程进行全解,从定义、历史、理论基础、实践应用等多个角度深入探讨。

一、定义社会福利思想是一门关注社会公正、社会福利分配的学科,其目的是研究如何为社会中弱势群体提供更好的福利保障,并解决社会不公平的问题。

它关注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而不仅仅关注个体的利益。

二、历史社会福利思想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工业化社会,当时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使得社会不平等加剧,社会福利问题愈发凸显。

随着福利国家的出现,社会福利思想得以进一步发展。

在福利国家的框架下,社会福利思想被广泛应用于政策制定、社会保障和福利分配等方面。

三、理论基础社会福利思想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社会公正理论、社会契约论和社会权利理论等。

社会公正理论强调社会福利的公正分配,认为社会福利应该尽可能地平等分配。

社会契约论认为社会福利是社会成员之间的契约关系的产物,应该通过社会契约来实现福利分配。

社会权利理论则强调每个人享有基本福利权利,社会应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福利。

四、实践应用社会福利思想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社会福利思想对于福利制度的建立和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福利国家的出现,福利制度的完善,都是社会福利思想的实践成果。

其次,社会福利思想对于社会保障的实施也起到了指导作用。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主要是为了保障个体的福利权益,提供医疗、教育、住房等基本保障,以达到社会公平的目标。

社会福利思想还在福利分配、社会正义等方面得到了应用。

福利分配的原则大部分都是基于社会福利思想的理念。

例如,纳税制度中的渐进税率就是为了实现社会福利的公平分配。

社会正义的实现,也离不开社会福利思想的指导。

社会福利的平等分配是社会正义的基础之一。

总结起来,社会福利思想课程全解主要围绕着社会福利思想的定义、历史、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展开。

社会福利思想

社会福利思想

福利的含义英文中福利本意是“好的生活”、“安乐的人生之路”。

welfare的词源well fare,fare有①车费、旅费②伙食、饮食③过日子、进步等,意味好伙食、饮食,好日子。

汉语中福利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生的美好生活状态,与福祉同义;二是指某种生活上的利益。

社会福利的一般含义:人们幸福生活的状态及达到幸福生活的各种条件。

狭义的社会福利:对特殊社会人群的照顾(救助式社会福利)广义的社会福利:对全体社会成员的照顾(制度性社会福利)社会福利内涵与外延的演化是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结果: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福利是广义的。

社会福利制度是一定形态下的社会,根据有关社会福利思想和统治阶级的统治需要,制定出台的一系列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困难群体的社会政策和制度的总称。

剩余型社会福利以1601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颁行的《济贫法》为标志。

政府只对特殊人群提供保障或照顾:严格的条件限制;耻辱印记;最低生活保障。

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的作用有限。

制度型社会福利政府承担全民社会福利的基本责任:全民性、普遍性、高层次性(体面的生存)发展型社会福利主张社会福利与人的成长历程相对应,以激发人的发展能力为目标;把社会福利作为一种社会投资和社会发展目标;强调国家与个人责任的结合;福利多元化。

1.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分为哪些阶段,以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从世界范围看,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剩余型社会福利政府只对特殊人群提供保障或照顾:严格的条件限制;耻辱印记;最低生活保障。

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的作用有限。

制度型社会福利政府承担全民社会福利的基本责任:全民性、普遍性、高层次性(体面的生存)。

发展型社会福利主张社会福利与人的成长历程相对应,以激发人的发展能力为目标;把社会福利作为一种社会投资和社会发展目标;强调国家与个人责任的结合;福利多元化。

2.现代社会福利的基本特征有哪些?(1)追求社会平等和公正(2)社会福利对象的全民性(3)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称性(4)社会福利的非功利性与服务性3.简述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凯恩斯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课件

凯恩斯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课件

凯恩斯主义对福利支出的影响
凯恩斯主义认为福利支出是必要的,能够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保障,降低贫困和 社会不平等,从而促进经济稳定和增长。
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应该合理规划福利支出,既要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又 要避免过度依赖和财政负担过重的情况,实现福利支出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 。
CHAPTER 03
凯恩斯主义的社会福利 思想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凯恩斯主义简介 • 凯恩斯主义与社会福利思想的关系 • 凯恩斯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的具体内容 • 凯恩斯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的评价与争
议 • 凯恩斯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与实

CHAPTER 01
凯恩斯主义简介
凯恩斯主义的基本概念
凯恩斯主义是20世纪初期由英国经 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的一 种经济学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 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 长。
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应加大对社会福 利的投入,以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支持者认为这有助于减少社会不平等 和贫困现象。
批评者的观点
财政赤字风险
批评者认为凯恩斯主义主能对经济发 展产生负面影响。
对市场机制的干预
批评者认为凯恩斯主义主张的政 府干预会扭曲市场机制,导致资 源错配和效率低下。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凯恩斯 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的前景展望也随之发生变 化。未来,政府在制定社会福利政策时,需 要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以应对 全球化、人口老龄化等挑战。
凯恩斯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对未来的启示
凯恩斯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将继续对未来的 经济和社会政策产生启示。政府需要平衡市 场和干预的作用,既促进经济增长又保障人 民福利。同时,政府还需要关注社会公平和
,保障社会公平和稳定。

社会福利思想

社会福利思想

1.蒂特马斯对于社会政策类型的划分。

①残补式.代表国家是美国,即假定在市场和家庭这两个部门不能正常发挥有效作用时,社会福利机构才临时发挥作用②工业成就表现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社会福利机构在满足社会价值需要、实现地位差异和工作表现和生产力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专家技术官僚发挥一定的辅助作用,通过社会保险人们现有的社会地位状况和特权受到一定的保护,所以该模式也被称为“保姆模式”。

代表国家是德国③制度化再分配模式它排除了市场的作用,社会福利的提供是根据需要的原则来提供一种普救性和选择性相结合的服务,其目标是平等和社会团结等。

其代表国家是坦桑尼亚。

2.埃斯平-安德森关于社会福利体制类型的理论。

他将社会福利体系划分为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民主主义三种类型。

3.费边主义的基本观点。

①政治思想上,认为社会主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认为由资本主义演进到社会主义,在政治上是实行普选址和议会制度,循序渐进和按部就班地实现过渡。

②在经济思想上,是实现市政社会主义和组织合作社。

市政社会主义是费边社的重要政策主张,认为只要扩大市政当局对煤气工业、电力工业、自来水工业和其他公用事业的所有权,加强政府对私人企业的管理,就是实行社会主义。

③在社会思想上,从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出发,把社会看成是一个有机体,反对静态地认识社会,认为社会是逐渐成长、发展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同时认为社会有机体与生物有机体一样,是缓慢进化的,否认社会制度经过一次巨变就能够得到彻底改造,并由此公开声称他们所信仰的费边主义的特点之一就是“自觉的渐进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之间存在重大分歧。

④1918年费边社通过了由韦伯等人起草的《工党与新社会秩序》,作为工党的纲领和新党章。

这份报告被认为是福利国家建设的最早蓝本。

4.费边主义福利理论的主要观点。

①贫困发生结构观贫困是一种非个人的社会现象,一个社会应该通过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整体改革,从而铲除贫困根源②集体主义福利观费边主义肯定国家和政府的作用,并认为国家应该要负担起责任,使社会的不公平降到最低,主张建立福利制度,实施社会福利制度,发挥人类的互助的美德,让人类生活的幸福与美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福利思想知识点第二章、宗教对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和作用第三章、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张:马丁·路德认为,宗教权力应该服务于世俗权力而不是凌驾于世俗权力。

马丁·路德提出了“因信称义”的观点,反对传统的“行为主义”说教。

“因信称义”的基本内容是:灵魂能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这个义不在于本人自己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人对上帝的笃诚信仰。

也就是说,在马丁·路德看来,个人不必再拘泥于各种善功戒律,可以通过个人信仰直接与上帝交流,从而摆脱传统宗教生活的繁文缛节,更多地从事有益的工作和活动。

他在《九十五条论纲》中指出,教士不是人与上帝之间的中介,教徒只要凭着信仰和灵魂就可以得救,而不必借助于由教师主持的各种宗教仪式,从而实际上宣布了宗教力量对世俗生活全面和广泛干预的不合理。

第四章、1.圣西门社会福利思想主张:1)社会发展的思想:a.圣西门的社会观是一种发展的社会观。

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成长一样,有一个从童年到成年的过程,新的社会体系不断代替旧的社会体系,社会就是这样进步的。

b.圣西门提出社会进步的四条标准.c.圣西门提倡通过社会改革实现人类精神福利和物质福利的改善。

最重要的应当是改进我们的精神福利和物质福利。

2)为民造福的思想主张: a.圣西门认为,为民造福应是国家、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唯一的目的。

道德家们的任务主要应当是探索组织社会的方法。

圣西门由此得出新的结论:在新的政治制度下,社会组织的卫衣而长远的目的,应当是尽善尽美地运用科学、艺术和工艺的现有知识来满足人们的需要。

b.圣西门指出,为了实现社会造福的目标,必须解决所有制问题,同时,还应实行平等制度。

圣西门还指出,为了实现造福社会的目标,必须尊重生产劳动者。

3)“实业体系”的社会蓝图。

所谓实业制度是由实业家和学者,而不是由新旧贵族和军人掌管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公益事业等方面权力的一种社会制度.实现社会平等;实行有计划的协作制经济 .保障所有人的劳动权并按劳分配. 保留私有制,存在资产阶级思想.a.圣西门对法国的现实社会进行尖锐批判,圣西门提出的著名的“实业体系”计划作为改造社会的理想蓝图。

他指出,一切思想和努力所应该追求的唯一目标,就是最合理地组织实业。

b.他提出,在实业体系中,实业家阶级占有首要地位,是最重要的阶级,没有其他阶级,实业家阶级可能生存下去,而没有实业家阶级,其他阶级就难以生存。

c.圣西门提出的实业体系计划具有空想性。

他反对用暴力推翻现实社会制度,主张用社会改革的办法建立实业体系,从而使建立实业体系的计划沦为空谈。

2. 傅立叶的社会福利思想主张:1)社会发展理论与工业社会的弊端:a.傅立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他所提出的有关宇宙运动的观点。

他认为,宇宙运动可以分为四个主要种类,这就是社会运动、动物运动、有机运动和物质运动。

b.傅立叶除出了有关社会运动的阶段理论。

第一个阶段是童年或者分散的上升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成长期或者协调的上升阶段;第三个阶段是衰退期或者协调的下降阶段;第四个阶段时没落期或者下降的分散阶段。

c.傅立叶认为,自有史可考以来,人类社会就一直处于不幸时期,总是从苦难走向苦难。

d.傅立叶指出,近代工业制度的确立带来诸多弊端:首先,工业制度导致贫困人口的大量出现。

其次,工业制度造成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

再次,工业制度加剧分配的不合理。

2)劳动协作与“法郎吉”:a.傅立叶根据自己的社会运动理论,提出了建立劳动协作组织的基本主张,这种劳动协作组织称之为“法郎吉”,其原则是“劳动引力,比例分配,人口平衡”。

b.傅立叶认为,人类社会要想摆脱贫困与灾难的状态,必须实现两个条件:第一,要创造大规模的生产与高度发展的科学和艺术,这些事建立与贫困和愚昧水火不容的协作制度所必须的,这个条件已经做到;第二,发明与分散经营相反的协作结构,即经济的新世界。

c.傅立叶指出,劳动“法郎吉”具有更方面的优点。

3)社会福利主张:a.傅立叶将文明制度分为六个阶段:童年期、青少年期、壮年期、衰老时期、过渡期和保障制度时期。

b.傅立叶提出一种综合性保障观点。

C.傅立叶指出保障制度具有明显的政治性。

d.傅立叶还主张实行一些具体的社会保障制度项目。

3. 欧文的社会福利思想主张:1)社会问题及解决办法:a.剖析现行社会制度,探讨社会问题加剧的原因是欧文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内容。

b.贫困问题是欧文首先关注的社会问题。

c.欧文认为,社会问题的真正原因在于私有制度存在。

d.欧文呼吁社会关注普通民众的生活问题。

e.欧文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针对贫困问题,欧文认为,国家应该采取措施通过对失业者提供工作的方法,帮助他们走出失业和贫困。

同时,欧文还要求政府通过立法,依法收集有关劳动力价值与需求的信息。

针对英国当时严重存在的童工问题、女工问题、劳动时间问题、欧文提出颁布工厂法加以解决的建议。

f.欧文还对当时英国的济贫法制度提出批评。

欧文提出了改革济贫法制度的具体建议。

2)社会改革计划与理想社会制度:a.全面系统地提出一种新的社会改革计划是欧文空想社会主义福利思想的核心内容。

1816年,欧文已经提出建立一种新的“公社”制度的思想。

1817年,欧文进一步出了“新村”的制度,并详尽描述了这种新村的空间布局以及各种建筑设施的功能、各种人员的职责与生活条件、新村建设所需费用及其来源以及举办方式。

b.在理性的社会制度中,社会是一种有机统一体,其中整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

在理性的社会制度中,生活中的主要事情将是生产财富与享用财富,培养合乎理性的性格。

在理性的社会制度中,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将不复存在。

在理性的社会制度中,社会成员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欧文进一步指出,理性的社会制度需要一种有理性的政府。

3)社会福利思想的空想性:欧文提出了有关新的社会制度的系统的思想主张和计划,并进行过各种各样的实验和尝试,这使他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学说表现出更加明显的实践性,但这并没有从实践上改变他的学说的空想性质。

与此同时,欧文还把建设新的社会制度的希望寄托于雇主的合作方面,并处处考虑如何使雇主的利益不受损害。

第五章、1.亚当·斯密的社会福利思想1)劳动价值与工资理论:劳动价值学说构成斯密经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他认为劳动是社会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斯密将社会贫困不均归因为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合理。

斯密指出,依靠劳动生活者的工资必须维持其生活所需,他还指出,粽子不金鱼劳动者生活资料所需直接相关,更与国民财富的不断增加直接相关。

对英国工资情况进行了分析。

2)社会财富与社会福利:斯密指出,社会财富的增长必须服务于人类繁荣与幸福的需要,社会尤其应该关注普通劳动者生活状况的改善。

他还指出,人口的增长必须与社会财富的增长保持协调,必须与对劳动者需求的状况保持一致。

斯密以发展的眼光认识社会财富和收入的增长与人类幸福之间的关系。

3)自由放任政策主张:斯密坚决主张实行自由放任政策,政府少一些经济管制。

他还指出,由于政府所实行的经济管制,一些特定行业有时能够比没有这种管制时更加迅速地发展起来。

2. 马尔萨斯的社会福利思想1)人口增长与贫困理论:马尔萨斯指出,人口增殖力与土地生产力天然地不相等,当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所能允许的范围时,就必然出现贫困。

马尔萨斯认为,按照上述人口原理,贫困的存在不仅是必然的,而且也是有用的。

2)现行济贫法制度的弊端及其解决建议:第一,济贫法往往使人口趋于增长,而养活人口的食物却不见增加。

第二,济贫院的人一般都不是最有价值的社会成员,但是,他们所消费的食物将会减少更为勤劳者、更有价值的社会成员本应享有的份额,因而同样会迫使更多的人依赖救济为生。

第三,济贫法制度影响人们自立意识的发挥。

第四,济贫法制度助长了一些人的浪费行为,不利于勤俭节约意识的发展。

第五,济贫法制度对民众自由构成影响。

马尔萨斯提出了解决社会问题的三种措施:首先,完全废除现有的济贫法制度:其次,鼓励人们开垦新地,尽最大可能鼓励农业而不是制造业,鼓励耕种而不是畜牧:最后,各郡可以为极端贫困者建立济贫院,由全国统一征收的济贫税提供经费,收容各郡贫民。

3. 边沁的社会福利思想1)功利主义思想的产生:边沁生活的时代特点对其功利主义学说的创立具有直接影响。

工业资产阶级需要一种新的社会理论来诠释其基本社会价值观念与政治权利要求。

作为英国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思想代表,边沁需要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找到确认其经济地位、政治权利和社会价值观念的理论。

边沁认为,主宰整个人类社会的是痛苦和快乐。

边沁的功利主义:凡是能够减轻痛苦,增加快乐的,道德上就是善,在政治上就是优越,在法律上就是权利。

2)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即福利最大化:边沁把幸福分为四个具体的目标:生存、充裕、平等和安全。

他认为,人类应该努力做好自己的各种事情,并积极探求实现幸福的方法。

他还认为应该对现存事物进行不断的批判,同时进行社会改革。

边沁指出,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存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全体利益之间的矛盾,为了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就应该注意协调好个人利益与全体利益,社会要关心个人利益,个人要服从社会利益。

4. 西斯蒙第的社会福利思想1)政治经济学的贡献:政治经济学应该以收入或分配为研究的中心问题。

西斯蒙第揭示了资本主义矛盾和经济危机的根源:一方面是生产力的自由快速发展和财富的无限增加,另一方面是劳动大众通过工资形式所得的生活资料越来越少。

2)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强调增加财富的目的是为增进民众的幸福,财富的增长应该为全体社会成员谋利益。

经济发展是一个因果相连的过程。

国民财富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循环的路线。

社会的发展更是一个各种因素相互制约的过程3)财富、幸福与人口:在财富同人口的关系问题上,财富的增长必须能够给民众带来幸福,同时财富增长跟人口的增加必须保持适度的比例关系。

资本主义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积累所固有的矛盾,是“机器排挤人”的现象,属于相对人口过剩。

4)政府干预主张:在国家的作用与职能方面,主张实行政府干预。

政府应采取措施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使个人利益与公共福利保持一致,使收入增长与人口发展保持合理比例。

强调帮助穷人获得幸福。

穷人生活富裕了,全体国民才能安居乐业,国家也就愈能兴旺发达。

5)劳动立法:主张国家采取劳动立法,来保护占社会最大多数的工人阶级,保证他们的福利也就是使国家大多数人得到了幸福。

在工人和雇主的劳动争议中,工人特别需要保护,因为他们是社会弱者,他们在为生活而工作。

但他不主张工人组织成工会,更不赞成工人罢工运动。

6)实行劳动保险:国家应该强迫企业家实行劳动保险,并对劳动者遇到灾祸、疾病、年老和失业等风险时的生活负责。

他的思想始终没有越出小资产者的利益圈,是一种既要保存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又要消灭资本主义生产矛盾的小资产阶级的社会心理和经济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