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地理综合野外
实习报告
旅游管理与地理科学专业
2012/8/15-2012/8/19
2010级地理科学班
2010131111
赵瑞娟
一、前言
实习时间:2012年8月15号~ 2012年8月19号
实习目的:1、学会考察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及整体特征的方法;
2、印证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及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3、学会分析人文现象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4、增强专业兴趣,巩固专业思想。
带队老师:杜卫红、张慧平、任宾宾
实习成员:2010级地理科学班全体成员
实习工具:呼伦贝尔市行政区划图、实习区地形图、本夹、标本夹、植物记录标签、罗盘仪、卷尺、望远镜、土壤刀、土壤铲、土壤尺、土壤盒、比色卡、盐酸、锹、
镐、样圈、摄像机、照相机、GPS、塑料桶、学生证。
实习地区:呼伦贝尔市岭西地区(如下图)
实习要求:1、验证所学自然地理知识2、掌握实习区常见植物3、学会采集、压制标本4、掌握生物地理野外调查方法5、掌握实习地区植物群落基本特征和分布规律6、
了解土壤形成发展过程级分布规律7、掌握观察和描述土壤剖面的基本方法8、
学会分析土壤性质,诊断土壤肥力,评价土壤质量9、认识岭西地区地貌基本
类型10、掌握地质地貌野外调查基本方法11、了解水文状况等
实习路线:8月16日海拉尔-牙克石-免渡河方向
8月17日海拉尔-满洲里方向
8月18日满洲里-新巴尔虎右旗方向
8月19日海拉尔-巴彦呼硕-红花尔基方向
二、实习区域地理概况
1.行政区划与地理位置: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因境内有呼伦湖和贝尔湖而得名。呼伦贝尔市地处东经115°31′-126°04′,北纬47°05′-53°20′,总面积25.3万平方千米。呼伦贝尔市辖13个旗市区,其中1个区(海拉尔区),5个市(满洲里市、牙克石市、扎兰屯市、根河市、额尔古纳市),7个旗(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自治旗、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74
个镇,23个乡(其中13个民族乡),25个苏木(其中1个民族苏木),36个街道办事处。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驻海拉尔区。呼伦贝尔市是多民族聚居区,全市共有32个民族。总人口269.7万人(2003年末),少数民族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7%以上。自治区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都在呼伦贝尔市。
2.气候条件:呼伦贝尔市属寒温带和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兴安岭两麓气候差异明显,岭西地区为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在300-500mm左右,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年温度差、日期温差大。多分布为半干旱草原——呼伦贝尔草原。
3.地形地貌:呼伦贝尔属于高原型地貌,处于亚洲中部蒙古高原东北缘,大兴安岭纵贯全境,层峦叠嶂,绵亘千里,本次实习区域东部为大兴安岭山地,中部为呼伦贝尔大草原,西部为额尔古纳隆起带。岭西地区地势高而平缓,岭东地区稍陡。大兴安岭是呼伦贝尔高原与松嫩平原的分界线,是额尔古纳水系和嫩江水系的分水岭。
4.水文状况:呼伦贝尔市境内主要属嫩江和额尔古纳河水系,本次实习区均属于额尔古纳河水系,流域面积153151平方千米,岭北地区林木繁茂,径流量较大,属半湿润水文区,岭西各河流上游为山地林区,坡度大,是各河流的主要产流区。呼伦贝尔市境内有湖泊三百多个,最大的为达赉诺尔湖,即呼伦湖,意为“像海一样的湖”。此外,大小泉眼遍布全市。
5.自然资源:呼伦贝尔市土地广袤,土壤肥沃,以黑土、黑钙土、暗棕壤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草原辽阔,森林茂密,林地面积2.38亿亩,森林资源占自治区93.6%,森林覆盖率49%;矿产丰富,矿产有40多种,矿点370多处;水资源居全区之冠,野生动植物资源也首屈一指。
三、实习内容
(一)生物土壤方面
理论知识:(1)地带性土壤——受生物、气候影响,在陆地表面呈带状分布,与自然带相一致的土壤,又称为显域性土壤。主要土壤发生系列有森林土壤(铁铝土、淋溶土)、草原土壤(钙层土)、荒漠土壤(漠土)、苔原土壤(冰沼土)。
(2)非地带性土壤——受区域性因素(水文、地形、母质)影响而形成的土壤,呈斑块状散布于地带性土壤中,又称隐域性土壤。主要发生系列有岩成土壤、水成土壤、半水成土壤、盐成土壤、高山土壤、人为土壤。
(3)生物土壤的分布规律——主要分为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和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其中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又分为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由于热量差异而形成的东西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规律)和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由于水分差异而形成的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分布规律)。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主要是指随着山体的隆起,海拔的升高,热量与水分出现差异,竟而导致不同的高度出现不同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
(4)生物群落的结构——群落内的各种生物在群落内占据一定的生存空间,他们构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是指由于光和水分差异使得群落在空间上呈现垂直分化(垂直分层)。水平结构是指不同生物在水平方向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常形成群落的镶嵌性。
(5)优势种——个体数量大多,生物量大,枝叶覆盖地面的程度也大,生活能力强和对生境具有明显影响的生物种群。
建群种——优势种中的最优势者,即覆盖面积占最大空间,在建造群落和改造环境方面,作用最突出。
伴生种——群落中其他次要种类。
1.水平分布规律——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分析:土壤形态特征,一方面表现了它和周围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所进行的物理的、化学的以及生物化学的变化。上表为我们在实习期间在各个地方所做的土壤剖面,根据土壤的形态特征(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结构、新生
分析:实习区东到牙克石(120.838°E),西到满洲里(117.2386°E),南到红花尔基,东西跨近3.5个经度带,由于海陆位置以及地形条件等区域差异,使得同属中温带下纬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