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材料进场验收内容

合集下载

工程项目材料进场验收制度

工程项目材料进场验收制度

工程项目材料进场验收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工程项目材料的进场验收工作,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工期的顺利进行,在施工前必须进行材料的进场验收,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保证施工质量。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工程项目材料的进场验收工作。

二、验收范围1.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施工现场进场使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和构配件的验收。

2. 所有施工现场进场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

3. 进场验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材料的规格、型号、质量等。

三、验收人员1. 进场验收人员应由项目部负责人提名,验收人员应包括项目经理、质量主管、安全主管等相关人员。

2. 验收人员应熟悉相关验收标准和规范,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工作经验。

四、验收程序1. 材料进场前,供应商应提前通知项目部,并提交相关资料。

2. 验收人员应按照验收计划,准确到达现场进行验收。

3. 验收人员应对材料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外观、尺寸、重量、包装等方面。

4. 验收人员应根据验收标准和规范,对材料的质量进行评定,及时做出验收结论。

5. 验收人员应在验收报告中详细记录验收过程和结果,必要时需留存取样。

五、验收标准1. 对于混凝土、钢筋、木材等原材料,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工程技术规范进行验收。

2. 对于建筑涂料、密封胶、防水材料等辅助材料,应按照产品质量证书和项目要求进行验收。

3. 对于预制构件、钢结构件等构配件,应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标准进行验收。

六、验收要求1. 所有验收合格的材料,应在进场后及时核对数量和规格,做好登记和管理。

2. 所有验收不合格的材料,应及时通知供应商整改或调换,不能投入使用。

3. 验收结论必须由项目经理签字确认,方可生效。

七、验收记录1. 进场验收报告应被认真保管,必要时应留存一份供备查。

2. 所有材料的进场验收记录应整理成档案,按工程进度和施工周期进行归档。

八、责任追究1. 对于因验收不合格导致的施工质量问题,验收人员将被追究责任。

2. 对于供应商提供虚假材料或偷工减料的行为,项目部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材料设备进场验收制度(4篇)

材料设备进场验收制度(4篇)

材料设备进场验收制度为加强项目建设设备材料进场验收管理,确保设备材料质量、数量、规格符合要求,满足项目建设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建设单位是项目设备材料进场验收的主管部门,应____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有针对性地制定设备、材料进场检验要求、检验程序和检验方法,明确各环节具体负责人。

第二条材料、设备进场时,建设方、施工方和监理方必须依照国家相关规范规定,按照设备材料进场验收程序,认真查阅出厂合格证、质量合格证明等文件的原件。

进口材料、设备进场时,应确保质量证明文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要对进场实物与证明文件逐一对应检查,严格甄别其真伪和有效性,必要时可向原生产厂家追溯其产品的真实性。

发现实物与其出厂合格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不一致或存在疑义的,应立即向主管部门报告。

第三条材料、设备供应单位要制作并提供标的样品。

建设方、施工方和监理方应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对进场材料、设备进行封样,在施工现场封存。

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运到施工现场后,要严格执行报验程序,对封样与到场产品进行比对,与封样不一致的不得使用。

第四条材料、设备进场时,采购单位要提前通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必须实施旁站监理。

监理人员对进场的材料必须严格____全部质量证明文件,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和送1检,对不符合要求的不予签认。

监理人员在检验批验收过程中,发现材料、设备存在质量缺陷的,应该及时处理,签发监理通知,责令改正,并立即向建设单位及主管部门报告。

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进场的材料、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者____,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第五条涉及安全和重要使用功能的材料、设备进场后,除严格依照相关标准进行见证取样复验外,单一种类材料必须按照国家规范取样,对其产品全部性能指标按照国家相应产品质量检测标准进行检测。

第六条材料的取样和送检工作应____%在监理单位见证下进行,未经检验的不得使用,检验不合格以及不符合合同约定的严禁使用,必须清出施工现场。

工程材料进场监理验收制度

工程材料进场监理验收制度

工程材料进场监理验收制度一、目的与依据为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根据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法规和标准,结合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工程材料进场监理验收制度,确保所有进场材料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建筑工程建设的建设方、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其材料供应商。

三、基本原则工程材料进场监理验收工作应坚持公正性、准确性、及时性原则,确保每批材料都能得到严格检验。

四、验收程序1. 材料报验:施工单位应在材料进场前向监理单位提交报验申请,包括材料的种类、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等信息。

2. 现场检查:监理单位应对照报验资料进行现场实地检查,核对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标准。

3. 取样检测:对于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测的材料,应按相关标准进行取样,并送至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4. 结果评定:根据检查结果和检测报告,监理单位对材料的合格情况进行评定。

5. 办理手续:合格的材料由监理单位出具验收合格证,不合格的材料必须立即退场或按相关规定处理。

五、责任划分1. 建设方负责提供准确的工程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2. 监理单位负责组织和实施材料进场的验收工作,并对验收结果负责。

3. 施工单位负责按照验收制度的要求准备相应的报验资料,并配合监理单位完成验收工作。

4. 材料供应商应保证所提供的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六、监督管理建设方应加强对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监督检查,确保验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任何违反本制度的行为都应按规定进行处理。

七、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变更,须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实施。

施工材料进场验收与质量控制的要点

施工材料进场验收与质量控制的要点

施工材料进场验收与质量控制的要点施工材料是建设工程的基础,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工程施工中,对施工材料的进场验收和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八个方面讨论施工材料进场验收与质量控制的要点。

1. 材料供应商的选择在选择材料供应商时,应综合考虑供应商的信誉度、产品的质量和价格等因素。

可以通过查询历史业绩、参观供应商的生产设备和实地考察供应商的生产工艺等方式来评估供应商的实力。

2. 材料的准备工作在进场验收之前,要对材料进行准备工作。

首先,要了解工程所需材料的规格、型号和数量,以便从供应商处订购合适的材料。

其次,要制定材料的接收标准和验收方法,明确验收所需的检测设备和方法。

3. 材料的外观检查材料的外观检查是进场验收的第一步,主要检查材料外观是否完整无损、无氧化、无变形等。

例如,对于钢筋材料,要检查是否有明显的锈蚀或弯曲变形;对于砖石材料,要检查是否有破损或裂缝等。

4. 材料的性能检测材料的性能检测是进一步验证材料质量的重要手段。

根据不同类型的材料,可以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

例如,对于水泥材料,可以通过检测其强度、凝结时间、流动性等指标来评估其质量;对于木材材料,可以进行抗弯、抗拉等力学性能检测。

5. 材料的标识管理为了方便追踪和管理,每个进场的材料都应进行标识。

标识应包括材料的名称、规格、批号等信息。

可以使用颜色标签、贴纸等方式进行标识,同时在进场验收记录中详细记录材料的标识信息。

6. 材料的储存与保护进场验收后,材料需要妥善储存和保护,以确保其质量不受影响。

材料的储存应符合相关规定,如防水、防潮、防火等要求。

对于易燃材料或有毒材料,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设立专门的储存区域或使用特殊的储存容器等。

7.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施工材料的使用符合要求。

例如,对于混凝土材料的使用,要确保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搅拌;对于钢筋材料的安装,要按照施工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拼接和固定等。

工程材料进场验收制度规范

工程材料进场验收制度规范

工程材料进场验收制度规范一、总则为规范工程材料的进场验收工作,确保施工质量,保障工程顺利进行,特制订本《工程材料进场验收制度规范》。

二、验收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工程项目的材料进场验收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建筑材料、土方、混凝土、砂浆、钢筋、水泥、沙子等。

三、验收程序1. 材料采购预备验收:在采购材料前,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应提前对供应商的资质、信用、产品质量等进行初步调查,确保供应商的合法性和可靠性。

2. 材料到货验收:材料运到工地后,应立即组织验收,对到货的数量、规格、质量等进行检查,确保与订单一致。

3. 抽检样品送检:对一批批到货的材料,应抽取样品送往质检机构进行实验验证,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4. 材料登记备案:验收合格的材料,应及时登记备案,建立材料台帐,便于日后的跟踪管理。

5. 不合格材料处理:对于验收不合格的材料,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退换货处理。

6. 验收记录备份:验收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文件、证明和记录,均应妥善保管备份,以备查验。

四、验收标准1. 材料的品质、规格、数量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工程技术要求。

2. 材料应具有合格证明书、质量检测报告等必要的证明材料。

3. 材料的外观应洁净无损坏,无明显的开裂、裂缝、变形等缺陷。

4. 材料应具有清晰的厂商标识、生产日期、批号等重要信息。

5. 粉状材料应密闭保存,防潮防尘;易生锈的材料应远离水源,防止生锈。

六、验收责任1. 建设单位应配备专职验收人员,负责材料的进场验收工作。

2. 监理单位应对建设单位的验收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验收过程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3. 施工单位应全力配合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验收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七、验收后处理1. 验收合格的材料,应按照施工计划及时投入使用,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2. 验收不合格的材料,应及时退换货,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

3. 对于验收不合格的情况,建设、监理和施工单位应及时协商解决,并提出整改意见。

进场材料验收

进场材料验收

进场材料验收一、引言。

进场材料验收是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工程施工的质量、进度和安全。

因此,对进场材料的验收工作必须高度重视,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就进场材料验收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各位施工单位和验收人员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验收工作的要点和流程。

二、验收前的准备工作。

1. 编制验收计划,在进场材料到达之前,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进场材料验收计划,明确验收的时间节点、验收的标准和要求等内容,确保验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 确定验收人员,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工程的规模和特点,确定进场材料的验收人员,并对其进行相关培训,使其熟悉验收标准和流程,提高验收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 准备验收工具,验收人员应当根据验收计划准备好相应的验收工具,包括但不限于验收记录表、检测设备、工具等,以便对进场材料进行全面、准确的验收。

三、验收流程。

1. 材料到场验收,当进场材料到达工地时,验收人员应当第一时间对其进行验收。

首先要对材料的数量、规格、型号等进行核对,确保与采购清单一致。

其次要对材料的包装、运输状况进行检查,确保材料没有受到损坏。

2. 材料外观验收,验收人员应当对进场材料的外观进行仔细观察,检查其表面是否有明显的裂纹、变形、污染等情况,确保材料的外观符合验收标准。

3. 材料性能验收,根据工程的需要,对进场材料的性能进行检测。

例如,对钢材进行拉伸试验,对混凝土进行抗压试验等,以确保材料的性能符合工程要求。

4. 材料质量验收,验收人员应当对进场材料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但不限于材料的成分、含量、强度等指标,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四、验收结果处理。

1. 合格材料的处理,对于验收合格的材料,验收人员应当及时对其进行标识和登记,确保合格材料能够及时投入到施工中,提高施工效率。

2. 不合格材料的处理,对于验收不合格的材料,验收人员应当及时通知供应商,并要求其进行整改或更换,直到材料符合验收标准为止。

工程施工材料进场验收

工程施工材料进场验收

工程施工材料进场验收一、概述工程施工材料进场验收是工程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只有通过严格的验收程序,确保所选材料符合规定要求并具有优良的质量,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规划、准备、实施、记录和汇总等方面系统讲述工程施工材料进场验收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二、规划在进行工程施工材料进场验收之前,必须制定验收计划和验收方案。

验收计划应明确验收的时间、地点、验收人员、验收标准、验收程序和验收的内容等。

验收方案应包括材料的验收标准、验收方法及验收的具体步骤。

验收计划的制定应根据工程的进度和施工计划合理安排验收时间,要尽可能在材料到达施工现场后立即进行验收,确保材料在进场后能够及时使用。

验收方案的制定应结合具体材料的特点和施工要求,确定验收的标准和方法,以保证验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准备在进行工程施工材料进场验收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是准备验收的文件和资料,包括验收计划、验收方案、验收标准、验收记录表等。

其次是准备验收的场地和设备,要确保验收场地干净整洁、通风良好,并准备好验收所需的设备和工具。

最后是准备验收的人员,验收工作应由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进行,确保验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四、实施1. 进场前检查在材料进场前,应对材料的包装进行检查,确认包装完好无损,材料没有受到损坏或污染。

同时要查验材料的凭证和证明文件,确保材料来源正规合法,符合规定要求。

还要对材料的数量进行核对,和订货单或送货单进行比对,确保材料的数量与订单一致。

2. 外观检查对进场的材料进行外观检查,包括材料的表面光洁度、色泽、尺寸、形状、结构和图案等方面。

检查材料的外观是否符合规定标准,并记录检查结果。

如发现材料有损坏、变形、缺陷等问题,应立即通知供应商处理。

3. 抽样检验对进场的材料进行抽样检验,根据验收标准要求,抽取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检测。

对水泥、钢材、混凝土等重要材料应进行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检验,确保材料的质量满足工程要求。

建设工程材料进场验收内容

建设工程材料进场验收内容

工程材料进场验收容4.1.3 原材料出厂合格证书及进场检(试)验报告4.1.3.1 钢材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验报告Ⅰ基本要求和容(1)凡结构设计施工图所配各种受力钢筋应有钢筋出厂合格证及力学性能现场抽样检验报告单,出厂合格证备注栏中应由施工单位注明单位工程名称、使用部位和进场数量。

(2)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现象,应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它专项检验,并做出鉴定处理结论。

(3)使用进口钢筋应有商检证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进场后应严格遵守先检验后使用的原则进行力学性能及化学成分检验,其各项指标符合国产相应级别钢筋的技术标准及有关规定后,方可根据其应用围用于工程。

当进口钢筋的国别及强度级别不明时,可根据检验结果确定钢筋级别,但不应用在主要承重结构的重要部位。

(4)冷拉钢筋、冷拔钢筋、冷轧扭钢筋、冷轧带肋钢筋除应有母材的出厂合格证及力学性能检验报告外,还应有冷拉、冷拔、冷轧后的钢筋出厂合格证及力学性能现场抽样检验报告。

(5)预应力砼工程所用的热处理钢筋、钢绞线、碳素钢丝、冷拔钢丝等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及力学性能现场抽样检验报告,其技术性能和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标准规的规定。

(6)无粘结预应力筋(系指带有专用防腐油脂涂料层和外包层的无粘结预应力筋)现场抽样检验的力学性能技术指标应符合《钢绞线、钢丝束无粘结预应力筋》JG3006的要求。

防腐润滑脂应提供合格证,其有关指标必须符合《无粘结预应力筋专用防腐润滑脂》JG3007标准的规定。

(7)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应按批抽样检验并提供检验报告,其指标应符合标准后方可用于工程。

无合格证时,应按国家标准进行质量检验。

预应力筋用锚具系统的质量检验和合格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和《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的规定。

(8)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螺旋管应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应按批抽样检验,并提供检验报告,其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行业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螺旋管》JG/T 3013后方可用于工程。

工程材料入场验收制度

工程材料入场验收制度

工程材料入场验收制度一、目的和依据本制度旨在明确工程材料入场验收的基本要求和程序,以确保材料质量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制度依据国家及地方相关建筑工程法规、标准和规范,结合本项目的具体要求而制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等,包括但不限于钢材、水泥、砂石、砌块、电线电缆、管材管件、装饰材料等。

三、验收原则1. 合法性原则:所有材料必须具有合法来源,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

2. 质量合格原则:材料必须通过质量检验,具备相应的检验报告和合格证明。

3. 透明公正原则:验收过程应公开透明,确保各方利益不受侵害。

四、验收流程1. 材料进场前,供应商应提供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等相关证明材料。

2. 施工单位应对进场材料进行初步检查,包括外观质量、规格尺寸等。

3. 若初步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做好记录。

4. 对于重要材料或批量较大的材料,应抽样送检至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复验。

5. 验收合格的材料方可入库使用;不合格材料应立即退场或做相应处理。

五、验收标准验收标准应参照国家及行业标准,结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进行。

对于特殊材料,还应考虑其特定的性能指标和应用要求。

六、责任分配1. 施工单位负责组织验收工作,确保材料符合要求。

2. 监理单位负责监督验收过程,确保验收工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3. 供应商负责提供合格的材料及相关证明文件。

七、记录与报告所有验收活动应有详细记录,包括材料名称、规格、数量、检验结果、供应商信息等。

对于不合格材料,还应记录处理结果和后续措施。

八、不合格材料处理对于验收中发现的不合格材料,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根据情况采取退货、更换或其他补救措施。

必要时,可对供应商进行追责。

建设工程材料检查验收管理规定(三篇)

建设工程材料检查验收管理规定(三篇)

建设工程材料检查验收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建设工程材料的检查验收工作,保证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管理规定适用于所有建设工程的材料检查验收工作。

第三条材料检查验收的基本原则是全面、公正、科学、透明。

第四条材料检查验收分为初验和复验两个阶段。

初验是指在材料进场前或进场后进行的一次性的验收工作,主要检查材料的质量、标准和数量;复验是指在建设工程施工期间,对材料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验收,主要检查材料的质量、标准和执行情况。

第五条材料检查验收应有专门的检查验收人员,检查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要经过规定的培训和考核合格。

第六条材料检查验收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工程设计文件进行。

第七条对于不符合检查验收要求的材料,应及时进行整改或更换。

第八条在材料检查验收工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资源,防止浪费和污染。

第二章初验第九条建设工程材料进场前应进行初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检查材料的质量和外观,确保材料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要求;(二)检查材料的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条件,确保材料的完好无损;(三)检查材料的数量,确保与采购合同和设计要求一致;(四)检查材料的证明文件,包括质量合格证、检验报告等,确保材料的合格;(五)对于具有危险性的材料,应进行特殊处理或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十条初验应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参与,取得一致意见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第十一条初验合格的材料应及时进行验收登记,填写相应的验收表格,并由三方单位签字确认。

第十二条对于初验不合格的材料,应向供货商提出整改要求,并且限期完成整改。

整改完成后重新进行初验。

第十三条初验合格的材料可以进入工程施工现场进行使用,但仍需经过复验的检查验收。

第三章复验第十四条复验应包括定期复验和不定期复验。

(一)定期复验是指按照工程进度计划,定期对材料进行检查验收。

材料设备进场验收制度

材料设备进场验收制度

材料设备进场验收制度一、概述材料设备进场验收是建设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保证工程质量、确保施工进度的关键性工作。

因此,建立健全材料设备进场验收制度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二、目的材料设备进场验收制度旨在规范材料设备的进场验收工作,确保材料设备的质量和合格度,减少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提高施工效率。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类建设工程项目,包括土建、装饰、设备安装等。

四、主要内容1. 进场材料设备清单所有进场的材料设备需要按照清单逐一进行验收,清单中包括材料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基本信息。

2. 进场材料设备的检查要求(1)外观检查:对进场的材料设备进行外观检查,包括表面是否平整、无裂缝、无划痕等。

(2)功能检查:对设备类材料设备进行功能检查,确保其能正常运转。

(3)质量检查:对材料设备的质量进行检查,包括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是否有质量问题等。

(4)数量检查:对材料设备的数量进行检查,确保其与清单一致。

(5)存放检查:对材料设备的存放条件进行检查,确保存放合理,避免损坏。

3. 进场材料设备的验收标准(1)外观验收标准:外观平整、无裂缝、无划痕等。

(2)功能验收标准:设备能正常运转、材料符合设计要求等。

(3)质量验收标准:材料设备符合国家标准、无质量问题等。

(4)数量验收标准:材料设备数量与清单一致。

(5)存放验收标准:材料设备存放合理、无损坏迹象等。

4. 材料设备的验收流程(1)进场登记:进场的材料设备需要进行登记,包括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信息。

(2)材料设备验收:按照清单逐一进行材料设备的验收,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检查、质量检查、数量检查、存放检查等。

(3)验收结果记录:将材料设备验收的结果进行记录,包括验收合格与否、存在的问题等。

(4)问题整改:对于存在问题的材料设备,需要进行整改,直到符合验收标准为止。

(5)验收报告:对于验收合格的材料设备,需编制验收报告,包括进场登记信息、验收结果等。

工程施工材料进场验收

工程施工材料进场验收

工程施工材料进场验收是工程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施工过程中,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质量和进度。

因此,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的验收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和工程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从验收制度、验收流程、验收标准和验收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验收制度1. 材料进场验收制度应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设计文件要求进行制定。

2.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材料进场验收制度,明确验收职责、流程和标准。

3. 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进度,制定材料进场计划,并做好材料配送过程的防护工作。

4. 施工单位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材料进场验收,确保验收过程的客观、公正和准确性。

二、验收流程1. 材料进场前,施工单位应向项目部或监理部进行材料进场报审,注明材料品种、规格、数量、产地等信息。

2. 材料进场时,施工单位应组织项目部、材料部、工程部和监理部门进行实体检查验收。

3. 验收人员应核对进场材料的凭证和票据,检查材料品种是否与所需相符。

4. 验收人员应目测材料外包装是否完整,如有损坏或破损严重的,应作出记录并及时上报总工办。

5. 验收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数量和质量验收,如称重、点件、检尺等方法。

6. 对验收合格的材料,施工单位应及时办理验收手续,入库登帐,并将质量复检资料存档备案。

三、验收标准1. 材料品种、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

2. 材料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3. 材料的外观质量应无明显缺陷,如损坏、破损、污渍等。

4. 材料的性能指标应满足工程需求,如强度、耐久性、安全性等。

四、验收注意事项1. 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熟悉验收标准和流程。

2. 验收过程应客观、公正、准确,避免人为因素影响验收结果。

3. 验收记录应详细、完整,包括材料品种、规格、数量、质量、验收日期等信息。

4. 对验收不合格的材料,应坚决拒绝使用,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5. 验收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沟通解决,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工程监理材料进场验收制度

工程监理材料进场验收制度

工程监理材料进场验收制度一、概述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相关规定,保障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理材料的品质和完整性,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特制定本进场验收制度。

二、监理材料进场验收范围监理材料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理单位需要使用的各类文件、图纸、规范、技术资料等。

进场验收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监理合同及其附件;2. 工程设计文件、批复文件等;3. 施工单位资质证书、经营许可证等;4. 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进度计划等;5. 监理单位组织机构、人员配备等资料;6. 其他监理工作所需的各类文件和资料。

三、监理材料进场验收程序1. 提交申请监理单位在进场前,应向建设单位提交进场验收申请,并提供相关资料。

2. 验收准备建设单位应组织专人进行监理材料的进场验收准备工作,包括验收人员的组织、验收地点的准备等。

3. 验收材料验收人员按照监理材料清单逐一对监理材料进行验收,重点关注监理材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4. 验收记录验收人员应做好验收记录,包括被验收监理材料的名称、数量、品质等内容,并由验收人员和申请单位签字确认。

5. 验收结果验收完成后,验收人员应根据验收结果做出评定,合格的监理材料可进入施工现场使用,不合格的监理材料应及时退回并要求整改。

6. 复验对于不合格的监理材料,建设单位应安排相关人员进行整改,并在规定时间内重新提交,验收人员根据整改情况进行复验。

四、其他事项1. 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熟悉监理材料的内容和要求。

2. 监理单位应建立完善的监理材料管理制度,保证监理材料的安全和完整性。

3. 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建立定期检查和评估机制,对监理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

以上是工程监理材料进场验收制度的内容,希望能够对工程建设相关人员有所帮助,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和质量保障。

工程材料进场验收制度

工程材料进场验收制度

工程材料进场验收制度一、验收准备1.建设单位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标准规范,制定工程材料的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

2.建设单位要加强对工程材料供应商的监管,确保其具有相应的资质和信誉,并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责。

3.工程材料的进场验收应有专门的验收人员,验收前应对其进行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验收能力。

二、验收程序1.材料进场前,供应商应提供相应的产品合格证书和检验报告,建设单位应对其进行审核和备案,确认其真实性和准确性。

2.验收人员应按照工程材料的使用顺序,按照先进先用的原则,对材料进行检验和验收。

3.验收人员应按照工程材料的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对进场材料的质量、数量、规格、标志和包装进行检查。

4.对于常用材料,验收人员可以依据经验和外观判断其质量,对于特殊材料,需通过实验室检测和性能测试等方式进行验收。

5.验收合格的工程材料应进行严格的登记和标识,保持其追溯性和管理的便捷性。

6.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工程材料,建设单位应要求供应商进行整改或退换,并保留相关证据和记录。

三、验收记录1.验收人员应及时填写工程材料进场验收记录,包括材料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检验结果等。

2.验收记录应由进场验收人员和供应商的代表签字确认,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验收记录应及时归档并保存,方便后续的监督和管理。

四、验收结果1.验收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种,验收合格的材料可继续使用,验收不合格的材料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要求供应商进行整改或退换。

2.对于长期进场的材料,建设单位应定期进行抽样检验和性能测试,确保其持续符合要求。

五、验收监督1.建设单位应指定专门的监督人员对工程材料的进场验收进行监督,确保验收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2.监督人员应及时处理验收过程中的争议和问题,并做出相应的处理决定。

通过建立健全的工程材料进场验收制度,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风险,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建设单位应加强对工程材料的管理和监督,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共同提高工程材料的质量和供应能力。

建设工程材料进场验收内容

建设工程材料进场验收内容

建设工程材料进场验收内容一、验收前准备工作1.验收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应与采购合同、订单和发票等文件相符。

2.根据工程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准备验收工具和器材,包括质量测量仪器、取样工具等。

3.验收人员应按照要求进行培训,了解验收标准和方法,熟悉各类施工材料的特点和性能。

二、材料进场验收程序1.材料到达工程现场后,验收人员应与供应商或运输方确认货物的数量和规格,并核对货物的运输状况是否完好。

2.验收人员应对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进行审核,检查是否符合合同的要求。

3.对于需要抽样的材料,应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取样,并将取样标本封存备查。

4.检查材料的外观质量,包括表面是否有破损、变形、脱层等问题。

5.对于需要进行外观鉴定的材料,如涂料、涂层等,验收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外观检查,并检查其色泽、光泽、厚度等参数是否满足要求。

6.对于需要进行物理性能测试的材料,验收人员应使用相应的仪器对其进行检测,如强度试验、耐久性试验等。

7.检查材料的尺寸和规格是否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包括长度、宽度、高度、厚度等参数。

8.进行材料的技术性能测试,如耐磨性、防水性、抗冻性、抗压性等。

9.对于需要进行化学分析的材料,如水泥、钢材等,验收人员应进行采样,并送至实验室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10.对于需要进行其他特殊性能测试的材料,如隔热材料、隔音材料等,验收人员应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测试。

三、验收结果处理1.验收人员应在验收记录中详细记录材料的验收情况,包括材料名称、规格、数量、供应商、产地、批号、质量证明文件及检测结果等。

2.对于符合要求的材料,验收人员应及时将其移送到指定的材料库,做好编号、存储和保管工作。

3.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材料,验收人员应及时通知供应商,要求其进行处理或进行退换,并及时记录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四、建设工程材料进场验收的注意事项1.验收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熟悉各类建筑材料的特性和验收标准。

2.验收应公正、客观,不能因个人关系或其他原因对材料进行偏袒或予以歧视。

工程施工材料进场验收范本

工程施工材料进场验收范本

工程施工材料进场验收范本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工程施工材料进场验收范本,用于规范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的进场验收工作。

通过严格执行此范本,可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和合规性,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

1. 验收准备1.1 验收方:施工单位(以下简称甲方)1.2 提供材料方:材料供应商(以下简称乙方)1.3 验收时间:根据实际进场情况确定2. 验收内容2.1 材料品名及规格列出所进场材料的品名和规格,包括但不限于:水泥、钢筋、砖块等。

2.2 批次号每批进场材料应有唯一的批次号,方便追溯和管理。

2.3 材料证书乙方须提供相应的材料证书,如检验报告、合格证等。

2.4 包装及标识乙方应保证材料包装完好,标识清晰,以便于认定材料的品质和用途。

2.5 数量验收时要核对所进场材料的数量与合同约定数量是否一致。

2.6 外观质量检查材料的外观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是否有破损、变形、腐蚀等情况。

2.7 技术性能指标核对相关技术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 验收标准3.1 根据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合同约定,对所进场材料进行验收。

3.2 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判定,非所需材料一律不予验收。

3.3 若发现无法判定的情况,应及时向项目负责人汇报并咨询专业人士。

4. 验收结果4.1 符合验收标准的材料,甲方应签字确认,并及时安排入库。

4.2 不符合验收标准的材料,甲方应向乙方提出整改要求,并要求乙方提交符合标准的材料,并重新进行验收。

4.3 验收结果记录需妥善保存,作为施工质量监督的证据之一。

5. 验收责任5.1 甲方:5.1.1 必须派专人负责材料验收工作,确保验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5.1.2 如有任何材料质量问题,应及时与乙方协商解决,且不得影响工程建设进度。

5.2 乙方:5.2.1 提供的材料必须符合合同约定的规格和要求。

5.2.2 如有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应积极配合整改,确保材料符合标准后再次提供给甲方。

总结:本范本提供了工程施工材料进场验收的基本要点和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工程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材料进场验收要求

材料进场验收要求

材料进场验收要求材料进场验收是在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材料的质量、数量、尺寸、规格等方面,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良好的材料进场验收工作能够确保施工工艺按要求进行,杜绝使用劣质材料,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因此,现将材料进场验收的要求进行详细介绍。

1.验收人员的要求:(1)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熟悉相关验收标准和规范。

(2)验收人员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能够认真查验每一个材料。

2.材料验收地点和时间:(1)材料验收地点一般设在施工现场的仓库或材料堆场,以方便验收人员进行查验和核对。

(2)材料进场验收的时间应与施工进场时间相一致。

3.材料验收的程序:(1)验收人员应依据工程建议书、图纸、有关规范等文件核对所进场材料的种类、型号、数量等。

(2)验收人员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对每一项材料逐一进行验收,包括外观质量、尺寸规格、性能指标等方面。

(3)验收人员应将验收结果记录在验收记录表中,明确材料的合格与否,并签字确认。

4.材料验收的标准和要求:(1)对于不同类型的材料,应根据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验收。

(2)材料的外观应无明显的损伤、变形、划痕、腐蚀等情况,表面应均匀光滑。

(3)材料的尺寸规格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并进行精确测量。

(4)材料的性能指标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如强度、硬度、耐热性、防腐蚀性等。

(5)材料的数量应与合同和设计文件中的要求一致,确保工程项目的需要。

5.合格材料的处理:(1)合格的材料应及时入库,妥善保管,避免受潮、变形、遗失等。

(2)合格的材料应做好标识,包括材料的名称、规格、批次以及供应商等信息。

(3)合格材料在使用时应按照规定的方法和工艺进行加工和使用,确保工程质量。

6.不合格材料的处理:(1)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应立即通知供应商进行处理,要求其重新提供合格的材料。

(2)不合格材料不得使用在工程中,以防止给工程质量和安全带来隐患。

(3)不合格材料应进行标识,以便后续处理和追溯。

施工材料进场检验制度及见证取样

施工材料进场检验制度及见证取样

施工材料进场检验制度及见证取样材料进场检验制度及见证取样、送检制度在施工现场,施工员、质检员和现场材料员将共同进行材料验收。

通过验收的材料需要进行入库手续,并存放在规定位置,同时进行标识。

对于需要复验或质量有怀疑的材料,不能入库,更不能投入使用。

这些材料应该被单独存放在指定的待检区域,并进行“待验”的标识和记录,以确保不会被误用。

进货检验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进货文件的验证:进货单上的材料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质量标准是否与采购计划和采购合同相符;材质证明、出厂合格证或检验报告是否齐全、有效。

2)实物验证:进货的实物是否与进货文件相符;进货数量是否与进货单相符;进货质量抽验是否符合要求;进货材料的包装、标识、生产厂家和生产日期、有效期是否符合要求和标识清楚。

现场抽样送检需要由现场材料员向项目技术负责人报告,由项目技术负责人通知试验员进行取样并送到有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或试验。

试验结果应报项目技术负责人或监理工程师确认。

确认为合格的材料方可投入使用或办理入库手续,存放在规定位置,并将原来的“等检”标识改为“合格”标识。

确认为不合格的材料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确认为质量等级达不到规定要求但可以使用的材料,应经项目技术负责人会同监理或顾客协商,经监理或顾客同意并履行必要的手续后方可降级使用。

所有材料验收资料及复试或试验资料需要经过质检人员签字认可。

材料的验收、测试或试验资料的原件和复印件必须由专人登记保管。

在紧急情况下,生产急需来不及检验的材料可以进行紧急放行处理。

如果可以及时追回和更换的材料发现不符合规定要求,也可以进行紧急放行处理。

对需要作紧急放行的材料,必须由工长填写材料“紧急放行批准单”,经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放行。

紧急放行的材料必须由工长进行标识和记录,以便一旦发现不符合规定要求时能及时追回和更换。

公司工程部组织项目材料人员实施进货的检验和试验,出现问题及时纠正,必要时上报主管领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工程材料进场验收内容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工程材料进场验收内容4.1.3 原材料出厂合格证书及进场检(试)验报告4.1.3.1 钢材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验报告Ⅰ基本要求和内容(1)凡结构设计施工图所配各种受力钢筋应有钢筋出厂合格证及力学性能现场抽样检验报告单,出厂合格证备注栏中应由施工单位注明单位工程名称、使用部位和进场数量。

(2)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着不正常现象,应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它专项检验,并做出鉴定处理结论。

(3)使用进口钢筋应有商检证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进场后应严格遵守先检验后使用的原则进行力学性能及化学成分检验,其各项指标符合国产相应级别钢筋的技术标准及有关规定后,方可根据其应用范围用于工程。

当进口钢筋的国别及强度级别不明时,可根据检验结果确定钢筋级别,但不应用在主要承重结构的重要部位。

(4)冷拉钢筋、冷拔钢筋、冷轧扭钢筋、冷轧带肋钢筋除应有母材的出厂合格证及力学性能检验报告外,还应有冷拉、冷拔、冷轧后的钢筋出厂合格证及力学性能现场抽样检验报告。

(5)预应力砼工程所用的热处理钢筋、钢绞线、碳素钢丝、冷拔钢丝等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及力学性能现场抽样检验报告,其技术性能和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6)无粘结预应力筋(系指带有专用防腐油脂涂料层和外包层的无粘结预应力筋)现场抽样检验的力学性能技术指标应符合《钢绞线、钢丝束无粘结预应力筋》JG3006的要求。

防腐润滑脂应提供合格证,其有关指标必须符合《无粘结预应力筋专用防腐润滑脂》JG3007标准的规定。

(7)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应按批抽样检验并提供检验报告,其指标应符合标准后方可用于工程。

无合格证时,应按国家标准进行质量检验。

预应力筋用锚具系统的质量检验和合格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和《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的规定。

(8)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螺旋管应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应按批抽样检验,并提供检验报告,其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行业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螺旋管》JG/T 3013后方可用于工程。

(9)钢材检验报告应根据有关规定按质控(建)表4.1.3.1-1~12格式内容填写,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10)钢材进场后的抽样检验的批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热轧光圆钢筋、余热处理钢筋、低碳钢热轧圆盘条以同一牌号、同一规格不大于60t为一批。

2)钢结构工程用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以同一牌号、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尺寸、同一交货状态的钢材不大于60t为一批。

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及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以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不大于60t为一批。

4)钢绞线、钢丝束无粘结预应力筋以同一钢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生产的钢绞线、钢丝束不大于30t为一批。

5)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以同一类产品、同一批原材料、用同一种工艺一次投料生产不超过1000套组为一验收批。

外观检查抽取10%,且不少于10套。

对其中有硬度要求的零件,硬度检验抽取5%,且不少于5套。

静载锚固能力检验抽取3套试件的锚具、夹具或连接器。

6)冷轧带肋钢筋以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外形、同一生产工艺和交货状态的钢筋为一验收批,每批不大于60t。

取样数量:弯曲试验每批2个,拉伸试验每盘1个。

7)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螺旋管每批抽检9件圆管试样(12件扁管试样)。

8)其它建筑用钢材按现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进行组批。

(11)钢材力学性能检验时,如某一项检验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则应根据不同种类钢材的抽样方法从同批钢材中再取双倍数量的试件重做该项目的检验,如仍不合格,则该批钢材即为不合格,不得用于工程,不合格品的钢材必须有处理情况说明,并应归档备查。

(12)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的框架结构,纵向受力钢筋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钢筋的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Ⅱ核查办法(1)按照单位工程结构设计、变更设计文件和单位工程材料用料汇总表(质控(建)表4.1.3.10),核查钢材出厂合格证(商检证)与进场检验报告是否一致,有否按批取样,取样所代表的批量之和是否与实际用量相符。

(2)核查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是否按批取样检验,检验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规范和规程要求。

(3)核查合格证、检验报告中各项技术数据、信息量是否符合标准规定,检验方法及计算结论是否正确,检验项目是否齐全,是否符合先检验后使用,先鉴定后隐蔽的原则。

(4)核查钢筋代换使用是否有设计签证。

Ⅲ核定原则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本项目核定为“不符合要求”。

(1)承重构件的受力钢筋(含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无出厂合格证或进场检验报告。

(2)应见证的钢材检验未按规定见证取样送检;见证取样送检的材料种类、数量与规定不符。

(3)当钢材的品种、规格与设计文件不一致时,无钢材代换设计签证书。

(4)钢材力学性能检验项目不齐全、力学性能指标不合格,且未按规定进行复验。

(5)进口钢材技术指标经检验不符合国产相应级别的钢材技术标准,又未作技术鉴定。

4.1.3.2 水泥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验报告Ⅰ基本要求和内容(1)凡建设工程用的水泥均应按厂别、品种提供水泥出厂合格证,合格证备注栏中由施工单位填明单位工程名称及使用部位、进场数量,散装水泥还应提供出厂卡片。

(2)水泥进场使用前必须进行强度、凝结时间和安定性检验。

(3)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进行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验,并提供水泥检验报告单:1)水泥出厂时间超过3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1个月);2)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3)水泥因运输或存放条件不良,有受潮结块等异常现象;4)使用进口水泥;5)设计中有特殊要求的水泥。

(4)水泥检验应按批进行,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强度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水泥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水泥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水泥抽样不少于一次,散装水泥取样必须在散装车上,以一辆次为一取样点,每点取样不少于1kg,累积留样不得少于12kg,袋装水泥可以2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12kg。

(5)水泥检验报告按质控(建)表4.1.3.2填写,并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之前提供,检验结论要明确。

(6)当水泥质量合格证或检验报告中的初凝时间或安定性指标不符合有关标准时均为废品,不得用于工程。

终凝时间、细度不符合标准规定或强度低于商品强度等级规定的指标时为不合格品,不合格品经鉴定可由企业技术负责人签章处理。

(7)钢筋砼结构、预应力砼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8)进口水泥除须按国产水泥检验标准做检验外尚应对水泥有害成分含量(氧化镁、三氧化硫)做检验符合规范标准要求后方可使用。

(9)特种水泥(白色硅酸盐水泥、低热水泥、膨胀水泥)也应提供合格证或按(2)条的要求提供检验报告,其性能指标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10)水泥检验报告上注明的水泥品种、出厂日期、强度等级、出厂编号等应与水泥合格证相一致。

Ⅱ核查办法(1)核查水泥出厂合格证或检验报告的项目(如水泥品种、各项技术性能、编号、出厂日期等)是否填写齐全,检验项目是否完整,数据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2)对照单位工程材料用料汇总表(质控(建)4.1.3.10),核对水泥出厂合格证与进场检验报告、砼配合比试配报告的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厂别、编号是否一致;核对出厂日期和实际使用的日期是否超期而未做抽样检验;各批量水泥之和是否与单位工程的需用量基本一致。

Ⅲ核定原则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本项目核定为“不符合要求”。

(1)无水泥出厂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

(2)应见证的水泥检验未按规定见证取样送检;见证取样送检的材料种类、数量与规定不符。

(3)使用本节Ⅰ(3)条所列情况的各种水泥,未提供水泥检验报告。

(4)主要的检验项目(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等)缺项或检验结果不符合要求。

(5)实际使用的水泥与出厂合格证或检验报告上的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厂家不相一致。

4.1.3.3 砖、砌块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验报告Ⅰ基本要求和内容(1)砌体工程所用砌墙砖应有出厂合格证,其外观检验、强度检验数据及结论均应满足设计要求,同时还要符合《烧结普通砖》GB/T5101、《烧结多孔砖》GB13544、《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GB13545和《普通砼小型空心砌块》GB8239标准的要求。

(2)进场的砌墙砖应按规定取样检验,并提供强度检验报告。

(3)砖检验报告应按质控(建)表4.1.3.3填写。

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砌墙砖试验方法》GB2542规定,加气砼砌块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总则》GB/T11969规定。

(4)砌墙砖应以同厂家、同规格3.5万~15万为一批,不足3.5万的按一批计算,普通砼小型空心砌块1万块为一批,每批按标准规定抽取一定数量做有关项目的检验。

Ⅱ核查办法(1)核查砖出厂合格证或检验报告的检验结果是否符合要求,砖的强度等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检验项目是否齐全,检验结论是否正确。

(2)核查合格证或检验报告是否按批提供,批量总数是否和实际用量基本一致。

Ⅲ核定原则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本项目核定为“不符合要求”。

(1)无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

(2)应见证的砖检验未按规定见证取样送检;见证取样送检的材料种类、数量与规定不符。

(3)检验项目缺项或检验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

4.1.3.4 砂、石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验报告Ⅰ基本要求和内容(1)砼用砂、石及砂浆用砂应有出厂合格证或检验报告,同时砼用砂、石还要符合《普通砼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普通砼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标准的要求。

(2)设计有特殊要求的必须按要求取样检验,并提供检验报告。

(3)砂、石检验报告应根据有关规定按质控(建)表4.1.3.4-1~2填写,对一些主要的检验指标不得缺检,检验方法应符合《普通砼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和《普通砼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标准的规定。

(4)砂、石应按同产地同规格分批检验,用大型工具(如火车、货船、汽车)运输的,以400m3或600t为一批,用小型工具运输的,以200 m3或300t 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以一批论。

(5)每批砂应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检验,如为海砂还应检验其氯离子含量,对重要工程或特殊工程应根据工程要求,增加检测项目,如对其它指标合格性有怀疑时,应予以检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