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统文化”为话题的写作指导(一)

合集下载

《我国的传统文化》作文指导及例文

《我国的传统文化》作文指导及例文

第五单元:写我国的传统文化(说明文)一、写什么1、一些传统的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冬至。

我们开开心心过节的时候别忘了细细的体会这个节日全家都是怎么过的?2、一些传统的食物:元宵节的汤圆、端午节吃的粽子、中秋节吃的月饼、山东的特色食物……你喜欢你这些食物吗?有没有去了解一下它们的历史?3、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

古老的民族艺术,如戏剧、国画。

独特的风俗习惯,如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4、还有传统的体育项目:跳皮筋、踢毽子、太极拳……5、别忘了我们常用的东西:筷子、毛笔、茶叶二、怎么写1、比如写一个传统节日。

这个节日这是哪一天,这个节日的来历,关于这个节日有什么传说,或者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谁?关于这个节日,有没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再仔细回忆一下,到了这个节日,你们家人是怎么庆祝的。

到了这天会穿什么,会吃些什么?为什么会吃这些东西?在这一天,家人有没有什么活动?比如祭祀、聚餐、放鞭炮…….如果是祭祀,家长都会准备些什么?他们会怎么做?在这一天,你一般都做些什么?你觉得这个日子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2、若你要写一个传统的体育项目,比如踢毽子,又该怎么写呢?先查一查,古时候的人们从哪个时期开始踢毽子,一般是什么情况下踢,踢毽子的都是哪些人?那个时候毽子是用什么做的?关于踢毽子有没有什么有趣的故事?仔细观察:现在的人们踢的毽子一般是什么样子?有哪几个组成部分?怎么做的?有哪些踢法?多人踢、单人踢、还是对踢……自己也尝试一下:踢毽子容易吗?踢的时候脚怎么做?手怎么配合?身子有什么动作?一般能踢多少?对这项运动,你有什么想法?三、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如果是文字资料,不要原封不动的照抄资料,要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可以删减,也可以增加。

2、作文时注意做到表述清楚、描写具体,还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写出自己的感想。

3、在写的过程中要注意条理清楚,围绕中华传统文化来写,让大家在你的描述中体会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传统文化-作文指导

传统文化-作文指导

范文1:中国的传统文化-过年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但我最喜欢过年。每到新年,喜 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 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但你知道吗,过年为 什么会有这些喜庆的活动呢?这里面有着一个美妙的神话 传说故事,现在让我来讲给你们听听吧! 传说中,在一个僻静的山谷里,住着一只叫年的怪兽, 每到新年的晚上,怪兽就会去袭击山角下的一个小村庄, 村里人知道会来怪物,把门锁得紧紧的,可是不管怎样, 年就会进来,偷吃村民的东西,伤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极 了,但又无能为力。第二年一大清早,人们纷纷收拾好东 西准备去城里过完年再回来,这时,一位仙翁走过,他告 诉村民年害怕红色和响声,人们听了连忙买了对联贴在门 上。晚上,年又来了,它一见红色,听到锣鼓声阵阵吓得 赶紧逃跑了。从此,村庄太平了。以后每逢过新年家家户 户都贴对联,放爆竹,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剪纸
• 同学们,剪纸可是我国的一种民间传统工艺品,它有 1500多年的历史了。是我们的祖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算 一下,已经传了60代人了! 其中主要的剪纸的纹样有:人物、动物、文字、花草 树木。人们把剪纸贴在窗户,这个也就叫窗花,这样能让 我们的家更加美丽。奶奶还告诉我剪纸不仅可以做窗花, 还可与做门神,用来 辟邪呢。 • 我国许多农村妇女都心灵手巧,用剪刀左剪一下右剪 一下,就能剪成无数栩栩如生、姿态各异的动物,花草, 人物等图案。我眼前就放着一只美丽的小兔子。它全身通 红,长着两只长长的耳朵,轮廓线里用剪刀密密地剪了许 多小齿,好象它绒绒的毛。它的身上也“长了”许多绒毛, 还装饰着舞动的花,可爱极了。只见它正皱着眉头奔跑着, 似乎在想:我怎样才能逃脱老虎的手掌心呢? • 看着这张剪纸,我想: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真丰富啊, 人们居然能把一张简单的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而且还 栩栩如生。中国人民对自己传统文化多爱惜啊,1500多年 了,都还在传承着,真了不起!我以后也要认真的学习中 国的传统文化,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民俗文化作文写作指导

民俗文化作文写作指导

民俗文化作文写作指导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反映着人民的生活智慧和情感寄托。

在写作民俗文化相关的作文时,如何准确、生动地展现其魅力,是我们需要思考和掌握的。

下面,就为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写作指导。

一、深入了解民俗文化要写好民俗文化作文,首先得对所要描写的民俗有深入的了解。

这包括它的起源、发展、形式、内涵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变迁。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文章,观看纪录片,或者亲自参与民俗活动来获取信息。

比如,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了解春节的由来,知道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等习俗的意义,才能在写作时将其生动地呈现出来。

二、确定写作主题和角度在了解了民俗文化之后,要确定一个明确的写作主题和角度。

是要描写一种民俗的具体形式和过程,还是探讨其背后的文化意义?是要讲述民俗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困境,还是分享自己参与民俗活动的亲身经历?比如,以“端午节的粽子文化”为主题,可以从粽子的制作过程、不同地区粽子的特色、粽子所蕴含的家庭情感等角度来展开写作。

三、精心构思文章结构一个好的结构能让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在写民俗文化作文时,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

开头部分,通过引入话题,如讲述一个与民俗相关的小故事,或者提出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来吸引读者的兴趣。

中间部分,是文章的主体,要详细地描述民俗的各个方面。

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者逻辑顺序来组织内容。

比如,写“庙会”这一民俗,可以先介绍庙会的历史背景,然后依次描述庙会上的各种表演、小吃、手工艺品等。

结尾部分,要对文章进行总结和升华,可以表达对民俗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呼吁。

四、运用丰富的描写手法为了让民俗文化更加生动形象,需要运用多种描写手法。

在描写民俗活动的场景时,可以使用场面描写,如“舞龙舞狮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走来,锣鼓声震耳欲聋,人群中不时爆发出阵阵欢呼声。

”在介绍民俗物品时,可以使用细节描写,如“那一个个精美的剪纸,线条流畅,图案栩栩如生,仿佛在讲述着古老的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高考作文指导5篇

中国传统文化高考作文指导5篇

中国传统文化高考作文指导5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高考作文指导,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传统文化高考作文指导1“文化”释义“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

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

”对于文化的界定,众说纷纭。

我们整合以下信息,作为诠释的依据和参考。

(1)“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活动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则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中国大百科辞典"七》P1)(2)“文化: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

”(《金山词霸》)(3)“文化:广义的文化泛指人类一切活动及其所创造出的所有事物之总和。

一般意义上的亦即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字、文学、艺术、风俗、习惯以及人类其他精神活动及其产物。

(刘在平、秦永楠主编《中国小百科全书"第四卷"人类社会(一)》P109)(4)“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当中,它凭借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和传播,并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特殊成就,其中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方式和模式。

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科学衍生的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以价值观尤为最重要。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其概念与定义的批评》)(刘在平、秦永楠主编《中国小百科全书"第四卷"人类社会(一)》P107)(5)“英、美传统的文化研究者将文化理解为既定事实的各种形态的总和,即将文化视为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高考作文 传统文化题材作文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 传统文化题材作文写作指导

作文备考指导系列04传统文化题材作文写作指导以古代名言名句为作文材料,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导考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思辨性、批判性、创新性思考,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对传统文化进行新时代的传承和发扬。

2022届各地作文备考,以传统文化类作文材料呈现的考题非常突出。

特别是带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类作文材料,如果找不到材料思想内涵,作文就找不到方向。

所以材料关是第一关,过不了这一关,一步错,满盘输。

传统文化类作文材料如何审题立意?(一)古文化现象类材料如何审读?【2021年全国乙卷】射箭悟人生。

“修身、矫思、立义”,理想的实现算途径为“修身、矫思”,理想的本质是“立义”,有很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修身以为弓:有弓才能射箭,“弓”是基础,修身,指的是在才和德上的修炼;这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弓”质坚韧厚实,箭才能身得远。

人生基础打得牢,才能行得远。

矫思以为矢:“矢”是实现“弓”的价值的重要因素。

“矢”可以理解为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地“矫正”,也就是不断地锤炼,就如同“箭”一样要锻造、磨砺。

立义以为的:“的”是箭靶,喻符合道义的理想志向、人生目标,也就是三观要正,要为他人、社会和国家服务。

【2021新高考Ⅱ卷】书法悟人生。

的“人”字描红的书法文化,“逆锋起笔,藏而不露;中锋用笔,不偏不倚;停滞迂回,缓缓出头”,字字蕴含人生处世哲理。

逆锋起笔,藏而不露:逆境中起步,谦卑内敛而低调,韬光养晦,不扬己露才。

中锋用笔,不偏不倚:为人做事要“正”——守中,中正平和,和顺适中,不过分也无不及。

停滞迂回,缓缓出头:历徘徊踌躇,走曲折弯路,戒急用忍,稳扎稳打,不骄不躁,后来居上。

【2022届广州一模】下棋悟人生。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棋虽小,方寸之间,却蕴含无穷智慧。

围棋,弈者持黑白二色圆形棋子在方形棋盘上对弈,棋子地位平等,双方以围地更多为目标,棋盘上往往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传统文化话题作文指导及佳作示例

传统文化话题作文指导及佳作示例

时,他们便聚在墙根 下一起 “热闹热 闹”。于是 ,
忽然有一 天,她 回来给我说 :“城墙底 下也
那墙根 下的 西瓜 虫,斑驳 的青石 砖 ,砖缝 间翠 有唱戏 的 自乐班 ,我去唱 了一 次,人 家还老 叫
色欲滴的苔藓和顽强的小蘑菇都成 了我的玩伴 ; 我呢……”说话间 ,脸上露 出了久违 的笑容。
光 便 久 久 留在 那被 岁 月侵 蚀 过 的 沟 壑 纵 横 的脸
上。每每 想起 外婆那 时的笑脸 ,我 都不 由得嘴 ,,r简 评
角上扬 。
后 来,随着 学业的加 重 ,我 与外婆 见面的
生活在 西北黄 土高原上 的人们 早 已把生 命
机 会 越 来 越 少。 她 依 旧 天 天 与 戏 友 们 聚 在 一 起 融入 了秦腔 ,在 他们看来 ,秦腔 的每一个 音符
的 关 系还是 渐 渐 疏 远 了。
中 了 。
再后 来,外 婆搬 到 了城里和 我们 同住 ,外
鲜 明态 度 、丰 富情 感 的表达 ,二 者 只有 天衣无 缝 地融 合在 一起 ,才 能打动 读者。 同学 们可 以
写 自己学 习某 种传统 文化 的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或 者体验 ,写
71 0072 西 工 大 附 中 余锦 佳
出传统 文化 丰富深刻 的人文 内涵 ,写 出它让 自
己喜欢甚 至着迷 的原 因 ,也可 以写某种 传统文
亲手抄 的 ,她 布满老 茧的手却 写得 一手 隽 秀飘
“你 还记 得 吗? ”
逸 的 好 字 。她 虽 然 已近 花 甲 之 年 ,满 脸 沟 壑 ,
“记 得 什 么?”
却偏 偏喜 欢唱 二八佳人 的喜怒 哀 乐。 当婉 转缠

关于传统文化的作文提纲

关于传统文化的作文提纲

关于传统文化的作文提纲作文一:《我眼中的传统文化》一、开头讲一讲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最初印象,比如过年时的热闹场景。

二、主体介绍传统节日,如端午节,讲屈原的故事,提到包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讲述传统艺术,像剪纸,描述剪纸的美丽图案和制作过程。

三、结尾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呼吁大家一起传承和保护。

作文二:《有趣的传统文化》一、开头说一说为什么觉得传统文化有趣,比如看到精彩的舞龙表演。

二、主体介绍传统美食,比如饺子,讲讲饺子的寓意和制作方法。

讲述传统游戏,像踢毽子,回忆和小伙伴一起玩的快乐时光。

三、结尾希望传统文化能一直有趣下去,被更多人喜欢。

《我眼中的传统文化》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咱们国家有好多好多有趣又厉害的传统文化呢!我最早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是过年的时候。

一到过年,到处都红彤彤的,可热闹啦!大人们忙着贴春联、挂灯笼,我就跟着后面跑,觉得特别好玩。

还有端午节也很有意思。

我听说古代有个叫屈原的大诗人,他特别爱国。

后来他跳江了,老百姓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吃掉他的身体,就包粽子扔到江里,还划着船去打捞他。

所以每到端午节,我们就会包粽子,各种各样的粽子可香啦!还有赛龙舟,好多人一起划着大船,喊着口号,那场面可壮观了!除了节日,还有剪纸也特别神奇。

一张普普通通的纸,在奶奶手里一会儿就变成了漂亮的花朵、可爱的小动物。

奶奶还会一边剪一边给我讲故事,我觉得太有趣啦!我真喜欢咱们的传统文化,我也要好好学习,把它们都传承下去!《有趣的传统文化》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我觉得特别有趣的传统文化!每次过年,我最期待的就是吃饺子啦!妈妈说饺子长得像金元宝,吃了饺子就能在新的一年里有好多好多的福气。

包饺子可好玩了,妈妈把面和好,擀成圆圆的皮儿,我就跟着放馅儿,然后把饺子捏得紧紧的,不让馅儿跑出来。

等饺子煮熟了,我一口一个,可香啦!还有踢毽子,那也是我和小伙伴们经常一起玩的游戏。

毽子五颜六色的,特别好看。

我们比谁踢得多,谁踢得花样多,大家一边笑一边闹,开心极了!我希望这些有趣的传统文化能一直陪伴着我们,让更多的小朋友都能感受到它们的魅力!。

话题作文“传统文化”写作指导及佳作示例

话题作文“传统文化”写作指导及佳作示例

【模拟金题】请以“传统文化”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角度自定;(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

【思路导引】一、运用传统文化素材写作时,要学会筛选。

中国的传统文化灿若星河,唐诗宋词、书法篆刻、京剧脸谱、皮影艺术、中华武术,还有传统节日的风俗礼仪等等数不胜数。

写作时,首先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文体,并能从自己的生活中撷取相关素材,不能一知半解,更不能张冠李戴、胡乱搭配。

二、运用传统文化素材写作时,要学会融合。

传统文化素材仅仅是素材,而作文则是小作者丰富情感的表达,二者只有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打动读者。

至于立意,可以写自己学习某项传统文化的过程或者体验,可以写对某项传统文化正慢慢消失的担忧,也可以写通过某项传统文化所传递的亲情、友情等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反弹琵琶时,你总是希望我们去逛逛这座城市的博物馆,与考试无关,与作业无关,只是种历史感。

你说:“历史的厚重,除了博物馆,何处感染。

”你说:“一个国家或城市怎么对待博物馆,体现了它的现代文明程度。

”敬你,大气地生活。

课内外,你风趣而厚重。

【评点】作者采用第二人称叙写老师风趣高雅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以此诠释“敬”的原因,耐人寻味。

此外,文章语言轻松活泼,刻画形象幽默风趣,令人倍感亲切自然。

|接上页|话题作文“传统文化”写作指导及佳作示例惠军明法”的立意,表现出拯救某些民俗文化的紧迫感、危机感,激发大家保护风俗文化的主人翁意识。

【佳作示例一】外婆的秦腔◎余锦佳那年,我才两三岁,外婆已五十多岁,她最爱的是那黑灰色的城墙角下骤然响起的秦腔。

外婆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是北方黄土地上孕育出的勤劳子孙,秦腔是她抒发内心情感的方式。

外婆常说:“俺们种地的,都粗惯了,哪有那么细腻。

”外婆有一摞很厚的手抄戏词谱,那布满老茧的手写出的却是隽秀飘逸的好字。

她虽然已近花甲之年,满脸沟壑,却偏偏喜欢唱二八佳人的喜怒哀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子、吃十二红(十二红中包括咸鸭蛋)(江苏)
• 八下《春酒》(琦君) • 过了元宵灯节,家家邀饮春酒。(温州)
• (春酒是用黑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 薏仁米、(两粒)橄榄这八样东西泡的酒。)
• ……
(中华)传统文化
•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古诗、成语、乐 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 书法、对联、灯谜、酒令、歇后语、剪纸等; 传统节日(均按农历)如正月初一春节(农历 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 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 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 等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 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 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 成部分。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以“传统文化”为话题的写作指
导(一)
相思:让人念念不忘
• 考试目标: • “语文知识积累” 第4条:掌握教科书涉及的重
要的传统文化知识。 • ——《2017年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
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找写作灵感!
可以写什么时节并非雨纷纷 计颖心:年味 干可仪:清明并非无雨 姜智超:端午的味道
顾佳康:论传统文化的销声匿迹(扫墓烧元 宝找锡箔纸)
林琪:艾草芬芳 刘涛:China,很棒?
开阔眼界,另辟蹊径!
课本提示 记忆中的声音(《吆喝》) 磨剪刀、收鹅毛鸭毛、越剧、卖冰棍、…… 记忆中的味道(《端午的鸭蛋》《春酒》) 麦芽糖、青团子、方糕、自家酿的酒酿米酒、桂 圆烧蛋、桂花糕、粽子、…… 失传的手艺、艺人(《俗世奇人》) 弹棉花、爆米、打年糕、剪纸、做风筝放风筝、 做弹弓、耍猴人、皮影戏…… 渐行渐淡的节日传统、民风民俗(《春酒》)
• 古文、古诗、成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 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酒令、 歇后语、剪纸等;
• 传统节日(均按农历)如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 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 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 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等以及各 种民俗活动等;
• 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 • 正月十五元宵节 • 四月五日清明节 • 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 • 五月五日端午节 • 七月七日七夕节 • 八月十五中秋节 • 腊月三十除夕
• ……
清明节(寒食节)
• 扫墓祭祖(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 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 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然 后叩头行礼祭拜。 )
• 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 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 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课本印象
• 七下《社戏》(鲁迅) • ——看社戏(绍兴) • 八下《云南的歌会》(沈从文) • 山野对唱、山路漫唱、山寨传唱(云南) • 八下《端午的鸭蛋》(汪曾祺) • ——端午节习俗:系百索子、贴五毒、喝雄黄酒、放黄
• 做青团吃青团(用清明前后才有的一种艾 草的汁拌进按比例配好的糯米面粉里,手 工揉匀,再根据各人喜好包裹进不同的馅 料(如咸菜、竹笋、肉丝)蒸制而成。 )
• ……
谈谈其他节日(不限地区)
素材拓展
(中华)传统文化
•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古诗、成语、乐 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 书法、对联、灯谜、酒令、歇后语、剪纸等; 传统节日(均按农历)如正月初一春节(农历 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 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 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 等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 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 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 成部分。
端午吃粽子、过年杀猪祭祖、除夕守岁、清明祭祖、 立夏烧野米饭、立冬吃红豆糯米饭(桂圆烧蛋)……
古代文化:
书信、家训、诵读经典、对对子、敬畏鬼神……
作业:
• 以“传统文化”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 要求:叙写别样经历,或抒发真情,或蕴 含思考。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 字。
• 黄琛琰:清明思绪,放飞在春风里 • 杜鑫怡:记忆中的那轮圆月 • 杨家威:剪纸 • 周慧:清明时节“雨”纷纷 • 吴晟磊:春节茶会 • 马宇豪:我家的清明 • 俞汉辰:逝去的清明,逝去的文化 • 王敦楷:扫墓那份情 • 李心怡:中国戏
• 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 • 正月十五元宵节 • 四月五日清明节 • 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 • 五月五日端午节 • 七月七日七夕节 • 八月十五中秋节 • 腊月三十除夕
• ……
春节(嘉兴)
• 年终大扫除(扫尘,因“尘”与“陈”谐音,新 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 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 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
• 吃年夜饭守岁(年夜饭中要有一道鱼,年年有鱼, 鱼与“余”谐音,寓意年年有余。)
• 小孩拿压岁钱(相传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 “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 平安安度过一岁。 )
• 贴春联、放烟花(“年”是一种兽,最怕红色和 声响,贴春联、放烟花为了驱赶“年”兽,寓意 平安)
• 过年做年糕:年糕音似"年高",是吉祥如意的好 兆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