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三1.4区域差异(2015年新版)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3节 《区域发展差异》 优质课件(共71张PPT)
1952 2.1 34.7 63.2
1960 20.6 53.9 25.5
1978 33.2 47.1 19.7
1985 33.1 57.5 9.4
1992 30.5 61.2 8.3
2001 26.3 66.6 7.1
知识点导航
区域发展差异 / /东、中、西差异
(2)工业化差异
读“2002年东、中、西部地带工业增 加值结构”图,说明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3. 河流水文特征差异
(续表)
目
录 面
大
小
板 开 关
小
大
小
大
无
有,自南向 北逐渐增长
知识点导航
区域发展差异 / /东、中、西差异
4. 农业生产的区别差异
目 录 面 板 开 关
北方
南方
读图对比南方和北方农业生产的区别
知识点导航
区域发展差异 / /东、中、西差异
4. 农业生产的区别差异
目
水田为主, 旱地为主,
1595千米,约占全国总海岸线的10%。
3.西部大开发目的 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经济发展
知识点导航
区域发展差异 / / 西部大开发
4.西部地区的优势
资源方面:西部地区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探明矿产资
源120多种,一些稀有金属储量名列全世界前茅;能源(油
目 气)资源优势明显,尤其是西部地区蕴藏有22.4万亿立方
目 录 面 板 开 关
知识点导航
区域发展差异 / / 西部大开发
2.西部地区地理概况
西部地区幅员辽阔,面积约685万平方千米,
占全国总面积的71.4%。2002年,总人口约3.67亿,
目 录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3节《区域发展差异》课件(共41张PPT)
的发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2021/1/19
2. 工业化差异
探究活动2.读图结合课本文字,对比分析我国东部、中部 和西部地带的工业化进程、工业产值以及工业部门的差异 。
2021/1/19
• 工业化进程:东部﹥中部﹥西部
• 业产值:东部﹥中部﹥西部 • 工业部门:东部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
2021/1/19
差异:东部地带的第二、三产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均高
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小,低于全国平均 水平,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较优;中西部地带的第一产业 在国民经济中还占较大的比重,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原因:(1)东部地带的自然条件优越,濒临海洋,具有
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中西部地带自然条件差,长期处于 较封闭的状态。(2)历史上形成的经济基础,东部好于 中西部地带。(3)历史时期形成的人们的心里特征也有 差异,东部地带的人们在经济竞争面前危机感和紧迫感较 强。
、 民营企业比重大;中西部仍以 传统工业为主体。
2021/1/19
3. 城市化差异
探究活动3.读图结合课本文字,对比分析我国东部、中部 和西部地带的城市化水平、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城市密度 等的差异。
2021/1/19
• 城市化水平:东部﹥ ﹥中西部 • 城市综合经济能力:东部﹥ ﹥ 中西部 • 城市密度:东部﹥ 中部﹥西部
(补充材料)教材P17-18“阅读”
2021/1/19
4. 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
探究活动4.读图结合课本文字,说明我国对外开放东、中 、西部地区的时空差异。
2021/1/19
• 时间差异:1978年提出对外开放,1980年起步于 设立的东部4个经济特区;至1984年迈出第二步 ,开放14个沿海开放城市;以后开放步伐不断 加快,1992年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 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 1.3《区域发展差异》教材图表解读
《区域发展差异》教材图表解读
教材P
图1-14 2002年东、中、西部地带产业结构比较
15
[图表展示]
[解图精要]
1.东部地带、中部地带、西部地带所对应的饼状图的比重只是区域内部的相对产值,为了便于三者比较要注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饼状图进行比较。
2.通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东部地带第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到相当大的比重。
未来,东部地带高新技术将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将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西部地带,农业经济还占有较大比重,未来将向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商品粮基地方向发展。
[图表应用]
1.东部地带三次产业所占比重与全国相比,关系怎样?
【提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分析比较三个经济地带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关系。
【提示】东部地带>西部地带>中部地带。
3.西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高于中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能说明西部地带第三产业比中部地带发达吗?为什么?
【提示】不能。
西部地带第三产业比中部地带落后,因为中部地带第三产业产值远高于西部地带第三产业产值。
湘教版必修三1.3区域发展差异精品教案
湘教版必修三1.3区域发展差异精品教案份)教学方法: 启发式图表阅读、分析、归纳等方法。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我国地域辽阔,不仅自然地理区域差异大,经济发展也存在着很大差异。
因此,我国的国土整治既有其不同的自然地理背景,还有其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差异。
在学习了中国自然地理差异后,我们将学习探讨我国区域经济的差异问题。
板书: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开始新内容:(承接)根据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我国客观上存在着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三个有差别的经济地带。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有关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经济差异和经济差异的形成原因,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分布等知识。
板书:一东、中、西差异过渡:(背景介绍)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基本上是按照1983年国家计委在制定第七个五年计划时的提法。
当时根据自然资源的分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目的是为了正确处理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关系,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发展它们相互间的横向联系,逐步建立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层次不同、规模不等、各有特色的经济“网络”。
从现在看,这种从沿海到内陆的经济差异也是客观存在,不可回避的。
我们讲东部沿海与内地的社会经济差异,目的是对我国这方面的国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了解这种差异是由历史、自然和社会等因素造成的,以及未来三个地带发展的趋势。
板书:(一)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引导:(出示PPT)“中国三个经济地带分布图”,引导学生熟练掌握三个经济地带的范围。
(读图、绘图)1.分别请三位学生代表在投影屏幕前分别指图说出三个地带所包含的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及人民政府驻地。
2.下发给学生“中国政区空白图”,让学生在空白图上绘出三个地带的分界线,并认读三个经济带内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等。
3.安排二分钟让邻座的同学相互检查提问。
(展示PPT表格)三个经济地带所包括的省级行政区数量、面积比、人口比经济地带项目东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省级行政数12个9个10个面积比重(%)16 27 57人口比重(%)41.1 35.7 23.2过渡:(引导讲解)上表数据展示反映了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范围、概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3《区域发展差异》ppt课件(共21张PPT)
以平原和低山 丘陵为主
以季风气候为主 气候湿润,雨热同期, 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以高原、盆地、山地为主 , 对工农业生产和交通建设极 为不利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 和高寒气候为主
缺乏
各类矿产资源丰富、风 能、太阳能、地热能等 丰富
较高 高
较低 低
较高
较低
发展早,基础好 发展晚,基础差
二、三产业
交通设施齐全, 网络稠密
产业结构的差异是导致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
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 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
较大的比重
业相对发达
以重型产业为主 表现出一定的 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 过渡性特征 产业为主
说一说该市 三次产业结构和 轻重工业比例的 变化情况。这种 变化趋势对当地 经济的发展和人 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会起到什么 样的作用?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1)产业结构差异
全国的产业结构:二>三>一 比重第一产业: 西>全国>中>东
第二产业: 东>全国>中>西 第三产业: 东>全国>西>中
第一产业为主
交通通达度差、 交通不便
课堂小结
东、中、西三部的划分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1)产业结构差异 (2)工业化差异 (3)城市化差异 (4)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 东、中、西区域差异的原因
课后探讨:三大经济地带的特征、优势、主要问题、发展
方向?
自主学习: 班上同学分为两个小组,分别讨论
1、南方和北方差异的表现和原因有哪些? 2、西部大开发的相关知识内容。
高中地理 湘教版必修三1.3区域发展差异新授课课件(共45张PPT)
1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四大地区的划分依据和范围,并在 中国政区图中明确各省的位置 2.掌握我国南北方的区域差异、限制因素和发 展方向 3.通过比较分析我国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 4.理解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5.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差异 6.能够对某一区域发展进行分析、评价。确定 发展方向
革 平,有利于开发利用;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特点和便利
开
的海运条件;我国近代工业首先出现在东南沿海,原有工 业基础好;人们的思想比较开放,在经济竞争面前具有较
放 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的 空间上:从沿海开始(沿海的点到沿海的
时 空
面,)再向中西部推进(中心不开放城镇仍
点状分布,开放程度不如东部)
发
展19大小 Nhomakorabea14
一四大地区的差异(重点)——课本P17
地区
东部地区
中西部地区
城市化 加速阶段中期 阶段
加速阶段初期
城市化 速度快,乡村城市 特征 化
中心城市迅速发展
代表性 珠三角、长三角、 地区 环渤海
重庆、昆明、西安、 兰州、成都
大规模开放开发,
城市化 外向型制造业崛起,
西部大开发、陇 海-兰新线、长江
于农作物生长
利于农业发展
自然资源
能源、原材料不足, 北方淡水短缺
能源、矿产资源丰富
20
一四大地区的差异(重点)——课本P19-20
区域影响因素
2
思维导图
3
一四大地区的差异(重点)——划分依据 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
观察课本 P13图1-12, 填写表格
4
湘教版地理必修3《区域发展差异》word教案
湘教版地理必修3《区域发展差异》word 教案区域进展差异(一)课型新授环境与设施教室多媒体项目与程序分析与设计个案一、教材分析前面差不多对区域的进展进行了学习,这节课要紧是针对我国不同区域之间的进展状况进行分析,了解东中西部之间的差异是这节课的重点内容二、学情分析学生对区域进展的总体差不多有了初步的了解,如何具体分析区域的进展是这节课的内容1. 讲授法,讨论法组织教学情境导入内容展开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检测反馈课堂小结布置作业预习学案时刻调控一.导入知识引导:图片展现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异区域之间的差异列举数据:2007年中国都市人均年收入排行榜(前18)1. 东莞270252. 深圳248703. 温州240024. 上海236235. 广州224696. 宁波223077. 台州22245 8. 北京219899. 绍兴21710 10. 杭州2168911. 厦门21290 12. 苏州2126013. 佛山21234 14. 无锡2089815. 中山20317 16. 南京2031717. 湖州20046 18. 珠海19856学生总结:经济发达的地区都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一、东、中、西差异1.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师:读课本P13页找到并画出东中西部的划分依据及包括的范畴学生归纳总结: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进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东部12省市中部9个西部10个2.东、中、西部进展差异摸索:东、中、西进展的速度有何差异?东、中、西的国内生产总值有何差异?学生回答:东部经济水平高,进展速度快,中部次之,西部最差。
师:造成这种差异的缘故是什么呢?(1)产业结构差异师:阅读课本P14页最后一段内容结合下图比较我国2002年三个地带三次产业结构的差异,说明形成差异的要紧缘故,再提出相应的计策。
学生讨论回答:东部地带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中西部地带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3节 《区域发展差异》课件
展差异》课件
2020/9/22
东、中、西部差异
一、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黑
吉
新
辽
京津
青
甘宁
晋 冀 鲁 12个
藏
10个
川
陕
豫
苏
皖沪
渝 鄂9个 浙
湘赣
贵
闽
云 桂粤
琼
1、判断: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省级行政单位都
临海。
错误
2、判断:我国临海的省级行政单位都属于东部
北方
南方
南方 北方
土地
水田为主, 旱地为主,
利读用图类对型比南方生和产北规方模农小业生产生的产区规别模大
主要 水稻、油菜等 小麦、大豆等 农作物
一年两熟、 种植制度 一年三熟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
单击图片放大
比较南方和北方各有哪些矿产资源
区域发展差异 / /东、中、西差异
5. 矿产资源与工业类型的差异 北方:煤矿、铁矿、石油丰富
地理 区位
距海较远,长期 处于较封闭的状态, 缺少东部地带的区位 优势
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
,海运的便利为发展开放型 经济提供了优越的区位条件
其 民族 他 心理 因 素 国际
化程度
人们的思想观念 还比较保守,经济竞 争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较差
内部联系和对外 交流较少,社会经济 比较封闭
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开 放,在经济竞争面前有较强 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发展重工业
南方:有色金属矿丰富,能源矿产缺乏
发展冶金工业和轻工业
北方地区
第一产业比重较大,
产业 第三产业比重有待提
结构
地理必修ⅲ湘教版1.3区域发展差异课件.
以 传统型工
业为主体
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地带 城市化差 异 城市化水平
东部地带 较高
中西部地带 较低
城市综合实力
城市密度
较高
较大
较低
较小
(3)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 ①三大地带对比:东部地带对外开放早,开放程度 高, 吸纳外资 能力强,中西部地带则相反。 ②对东部地带的影响: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 管理经验 ;有助于企业主动融入 国际市场 ,及时把握研 发动态,提高产品 竞争力 。
紧迫感。
[活学巧用·大冲关]
1.下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我国2002年东、中、西部三
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图”。分析下图,回答(1)~(2)题。
(1)甲、乙、丙与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搭配正确的是 ( A.甲图是东部经济地带 C.丙图是中部经济地带 B.乙图是西部经济地带 D.丙图是东部经济地带 )
族自治区 。
(3)区位分析: ①优势资源:矿产资源、 油气资源、水能 资源、土 地资源等。 ②制约因素: 基础设施 落后, 人才、技术、 资金匮
乏,生态环境脆弱。
(4)意义:
①缩小东、西部地带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 展。 ②实现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加强 民族团结,保持社会 稳定与 边疆安全 。
(2)三个经济地带存在的比较突出的差别是
A.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自然资源和产业结构的配置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 D.经济发展速度和产业结构的配置
(
)
解析:第(1)题,在甲、乙、丙三者中,甲图第一产业比重
最低,第二、三产业比重最高,为东部经济地带;丙图第
一产业比重最高,第二产业比重最低,说明经济落后,应 为西部经济地带;乙图为中部经济地带。第(2)题,三个经 济地带在许多方面都有差别,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社会经济 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别。自然资源的丰歉程度和 产业结构的配置,都是影响地带性差异的因素,自然资源 丰歉程度与经济发展并不一定呈正相关。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3节 《区域发展差异》 优质课件(共80张PPT)
主食为面食,房屋 墙厚防寒保暖,交 通以公路和铁路为 主,冬季溜冰
主食为大米,房屋 屋顶坡度大利于排 水,内河航运发达 ,龙舟竞赛,游泳
环境 问题
东北平原:黑土流 失;华北平原:旱 涝、风沙、盐碱; 黄土高原:水土流 失
洪涝灾害、水体污 染、水土流失、红 壤改造
西北地区
青藏地 区
林业:主要分布在西南、 东南山区,茶、油桐、毛 竹、杉树、樟树繁多;水 资源丰富;常规能源缺乏 ,水能丰富,有色金属矿 丰富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旱地农业:东北:一
年一熟,华北:两年
农业 生产
三熟至一年两熟;小 麦、玉米、高粱、大 豆、甜菜、棉花、花
生、谷子及温带水果
的重要产地
水田农业:一年两熟至 三熟;我国水稻、油菜 、甘蔗、茶叶、天然橡 胶、亚热带和热带水果 的重要产区
天山
高原
温带大陆性 草原
河西走廊
石油
乌鲁木齐 兰新
祁连
澜沧江
拉萨
西宁
公路
青藏
牦牛
青稞
湟水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位置 范围
地形 特征
跨我二、三级 阶梯,以山地、丘陵为 主,平原面积小而分散
河 流
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 汛期短、含沙量大,东北 地区有春汛和夏汛
径流量大、汛期长、含沙 量小、水量丰富、中下游 航运价值大
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为
气 候
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主要气象灾害:春季干 旱,多风沙:夏季洪涝,
主;冬季温暖少雨,夏季 高温多雨;主要气象灾害 :夏季洪涝,夏秋季节多
冬季寒潮灾害
台风,冬季寒潮、冻害
自 然 资 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
条 件
工业 生产
重工业和能源基地,辽中南、轻工业发达,沪宁杭、珠江
京津唐是重要的工业基地
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 地
产业 结构
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高
第一产业比重较低,三次 产业结构胶合理
交通 运输
以公路、铁路为主
水运、公路、铁路运输都很 便利
对外 开放
较晚,程度较低
较早,程度高
限制性 因素 面临问 题
水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 失严重
洪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 丘陵地形破碎,人地关系日 趋紧张
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 放,改善生态环境,
进一步对外开放,发展外向 型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发
展高新技术产业;依靠科技
进步,构建节约型社会等。
四、西部大开发
背景、目的、范围、优势、劣势、意义。
综合地理界线:秦岭-淮河
海拔很高,多在 4000米以上,以高
盆地、山地相间分布 原、盆地为主,属 原、盆地为主,属
在二、三阶梯上
第二级阶梯。
第一级阶梯。
气候
热带、亚热带、温 带季风气候;雨热 同期,温暖湿润
温带大陆性气候, 降水量少,日温差 和年温差都较大。
高山高原气候,地 势高,气温低,
植被 土壤
多为森林,部分草 原,黑土、黄土、 红壤、紫色土.
然
条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件 植被
温带落叶阔叶林
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 原均有分布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常绿阔叶林及热带季雨林
土壤 棕壤、钙质土、黑土 红壤、砖红壤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社 农业 以旱作为主,东北地区是全 以水田为主,长江中下游地
会 生产 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区是重要的商品粮和商品棉
经
基地
项目
地形 特征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海米拔以较下低,,平原多、在丘10陵00、海20拔00较米高左,右多,在以高
海拔很高,多在 4000米以上,以高
盆地、山地相间分布 原、盆地为主,属 原、盆地为主,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二、三阶梯上
第二级阶梯。
第一级阶梯。
气候
植被 土壤
水文 特征
3.三大自然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差异)
温带大陆性气候, 降水量少,日温差 和年温差都较大。
高山高原气候,地 势高,气温低,
植被 土壤
水文 特征
东部季风区:暖湿——近海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干旱——内陆 青藏高寒区:高寒——高
3.三大自然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差异)
项目
地形 特征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海米拔以较下低,,平原多、在丘10陵00、海20拔00较米高左,右多,在以高
项目
地形 特征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海米拔以较下低,,平原多、在丘10陵00、海20拔00较米高左,右多,在以高
海拔很高,多在 4000米以上,以高
盆地、山地相间分布 原、盆地为主,属 原、盆地为主,属
在二、三阶梯上
第二级阶梯。
第一级阶梯。
气候
热带、亚热带、温 带季风气候;雨热 同期,温暖湿润
1、总体差异 2、产业结构差异
“南轻北重,东轻西重”
东部地区: 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发达;
东北地区: 重化工业为主导;
中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占有较大比重。
3、工业化和城市化差异 工业化差异:①工业化进程 ②工业产值和工业结构 城市化差异: ①城市化水平 ②综合实力 ③城市分布密度
4、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
东到西依次出现森 多为荒漠、草原与 林戈土质、壁壤含草。层量原生稀低、物薄。荒种,漠类有和少机,高壤冻山发土草育广甸差布灌,丛土;层土浅,
水文 特征
河流湖泊众多,多 为外流河,雨水补 给为主,从西向东
多为内流河,湖泊以 咸水为主,雨水和冰 雪融水补给为主,多
多冰川、湖泊, 西北多内流区.东 南部多外流区,是 许多大江大河的
(图1-18,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
度外开放程度、时间
三、南方与北方 通常是针对 东部和东北部
地区而言,
以 秦岭-淮河
一线作为分界线。
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三、南方与北方 通常是针对 东部和东北部
地区而言,
以 秦岭-淮河
一线作为分界线。
第21页“探究活动”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自 地形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有,自南向北渐长
土壤
红壤、砖红壤
棕壤、黑土、钙质土
植被
常绿阔叶林及热带季 温带落叶阔叶林 雨林
三大自然区
西北 干 旱半 干旱 区 东 部
青藏高原 季
风 区
一、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二、四大地区的差异 三、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四、西部大开发
一、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1.依据依据是? 地形、气候、 植被、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 的分布差异
2.划分为哪三大自然区?
一、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1.依据依据是? 地形、气候、 植被、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 的分布差异
流入海洋
为季节性河
发源地
二、四大地区的差异
(一)四大地区 1.划分依据? 2. 哪四大地区? 第14页“探究活动”
(二)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
1、总体差异 2、产业结构差异 东部地区: 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发达; 东北地区: 重化工业为主导; 中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占有较大比重。
(二)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
秦岭-淮河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
气 1月均温 0℃ 候 无霜期 8~12个月
0℃ 3~8个月
积温
4500~8000℃
1600~4500℃
温度带 热带、亚热带
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年降水量 800mm以上
800mm以下
干湿地区 湿润地区
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河 水量
大
小
流 水位变化 小
大
含沙量 小
大
结冰期 无
2.划分为哪三大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
分界线: 400mm等雨量线.长城
3000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米等
高线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青藏高寒区
3.三大自然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差异)比较
项目
地形 特征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气候
植被 土壤
水文 特征
3.三大自然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