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选修课教学大纲-2012
舞蹈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舞蹈欣赏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d4b6d82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76.png)
舞蹈欣赏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舞蹈欣赏适用专业:音乐表演学时:36学分:2开课学期:第三学年第一学期课程类别:限选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舞蹈课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及任务地位:本课程是音乐专业的选修课。
作用:以欣赏中外舞蹈艺术精品位主,提高学生的舞蹈欣赏能力,对促进学生学习舞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任务:本课程以古典精品为中心,也涵盖现代的作品,对此进行赏析和比较,从而为理解舞蹈艺术以及本民族舞蹈的本质,提供具体的形象资料,达到提高和加强对作品感受能力的目的。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一)古典芭蕾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知识点:古典芭蕾的风格、特征;欣赏情节芭蕾代表作:《无益的谨慎》;浪漫芭蕾代表作:《吉赛尔》、《睡美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古典芭蕾终结作:《天鹅湖》;(2)教学要求:了解作品的背景、情节、表现手法及作者;(3)作业布置:任选一部作品写出观后感。
2、能力培养要求:(1)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芭蕾的基本知识及发展的基本脉络及芭蕾特征及欣赏方法;(2)理解难点:芭蕾舞最基本的审美特征和编排手法,从而进一步的理解作品的内涵。
(二)现代舞蹈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知识点:现代舞的风格、特征;欣赏作品“火鸟”及“天鹅之死”;(2)教学要求:了解作品的背景、情节、表现手法及作者;(3)作业布置:写出古典芭蕾与现代芭蕾的不同2、能力培养要求:(1)通过欣赏作品使学生有能力来区分现代舞与其它舞种的不同;(2)理解难点:理解现代舞的主要特征与表现手法(三)中国舞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古典舞基本知识及发展的基本脉络;古典舞欣赏方法及代表作欣赏;(2)民间舞基本知识及发展概略;2、能力培养要求:(1)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舞及民间舞的艺术风格和基本动律;(2)掌握五大民舞蹈“汉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风格的动作特点。
(四)总述(1)回顾古典芭蕾、现代舞蹈、中国舞这三部分所学内容;(2)进行考试。
《交谊舞自由选修课》教学大纲
![《交谊舞自由选修课》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8ac8b914b73f242326c5f8e.png)
40%;技术60%。任何一项不及格不予总评。
平时成绩40%
1)考勤 50%
2)课堂表现 50%
技术60%
1)单人基本技术 50%
2)双人套路组合50%
吴东方著,《湖北省高等院校交谊舞统编教材》,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1年09
执笔人: 审核人: 年月日
、开位(1小节)
、波浪步(2小节)
、成闭式(1小节)
、直进步女臂下左转360°(1小节)
、直进(1小节)
、斜进步(2小节)
、退开位 (1小节)
、外侧左转成开位(2小节)
伦 巴
伦巴的步伐不可过大,要用胸腔控制呼吸,运用呼吸的升降来促使身体中
、左右平移步(2小节)
、左右转体360°(2小节)
、直进直退步(2小节)
、女臂下左右转360°(2小节)
、左右反弹琵琶(翻手花)(5小节)
、基本步(1小节)
、交叉步接并肩位(2小节)
、波浪步(2小节)
、女臂下右转270°(1小节)
、右平移(1小节)
、左右环抱(左右双手套花)(5小节)
、斜进步(3小节)
、斜退步(3小节)
、开合步(3小节)
论 课 2 2
术 课 32 32 Βιβλιοθήκη 2 2 计 36 36
学 内 容 学 期 学 时 分 配 小计
交谊舞概述 1 1
交谊舞的分类与方位 1 1
计 2 2
学 内 容 学 期 学 时 分 配 小计
32 32
36学时,2学分。
适用对象:体育教育专业、休闲体育专业、播音与主持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舞蹈选修课教学大纲-2012
![舞蹈选修课教学大纲-2012](https://img.taocdn.com/s3/m/032dacbb67ec102de3bd8905.png)
4.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4.4实践教学4.4.5专业实验文本汇编舞蹈编导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中文名称:舞蹈编导课程类型:选修课总学时:72学分:2适用专业:舞蹈表演,音乐学先修课程:舞蹈创编开课院系:音乐学院二、教学目的和任务为培养二十一世纪中国舞剧舞蹈事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级编创人才和具备一定表演能力的新型高级人才,舞蹈编导(本科)专业教学在理论同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指导下,将编导艺术的基础理论同基本的技巧技法训练及创作实践三部分课程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四年的专业学习中打下扎实的基础,创作一批有较高质量和定社会影响的优秀作品。
三、课程教学目标在学完本课程后,学生能够:1.较熟练地表演各类民族、民间舞蹈;2.进行既有民族个性又有个人魅力的表演;3.对某种或几种舞蹈有较全面独到的诠释与实践创新意识。
4.胜任舞蹈表演工作;5.胜任舞蹈教学工作。
四、教学内容本课程是舞蹈表演学生第二学年所开设的课程,舞蹈编导教学将按照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四个阶段讲授。
期间涵盖理论与实践操作,道具、情节舞穿插其中。
因为舞蹈编导是对人体动作创造的一种能力训练,所以实训内容是相当侧重实践的。
舞蹈编导一(独舞):语言思维。
主要培养学生用动作进行艺术思维和用动作组织舞蹈语言的能力。
(一)即兴舞1 、节奏训练2 、造型训练3 、即兴表演训练4 、双人即兴、三人接触即兴、多人即兴(二)动作解构1 、中间状态训练、两级2 、偏重局部的设计3 、旋转翻的设计、弹跳跃设计4、地面设计、综合设计5、情绪舞、自由编舞(三)导演1 、舞蹈艺术的专业特征2 、舞蹈编导的职责3 、舞蹈编导的知识结构4 、舞蹈编导的舞台各部门的合作舞蹈编导二(双人舞):编舞技巧。
训练学生掌握和运用专业编舞技术技法的能力。
(一)现代技术1 、力度转换2 、主导部位3 、选姿造舞4 、节奏变化5 、限制引动6 、相反对比7 、穿越包围8 、统一流向(二)交响技术1 、主题变奏2 、卡农3 、赋格(三)双人技术1 、撞击法2 、透视法第三层阶(三人舞):结构。
《舞蹈》 教学大纲
![《舞蹈》 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498a32a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b3.png)
《舞蹈》教学大纲舞蹈教学大纲舞蹈是一门艺术形式,通过身体的动作和音乐的配合,表达出情感和故事。
舞蹈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舞蹈,教学大纲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部分:舞蹈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在舞蹈教学的第一部分,我们将介绍舞蹈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学生需要了解舞蹈的定义、分类以及舞蹈在不同文化中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舞蹈的历史,学生可以了解舞蹈艺术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类型的舞蹈作品。
第二部分:舞蹈的基本技巧和动作在舞蹈教学的第二部分,我们将重点介绍舞蹈的基本技巧和动作。
学生将学习如何正确地站立、行走和转身,以及如何控制身体的平衡和灵活性。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一些基本的舞蹈动作,如跳跃、转动和伸展。
通过反复练习这些基本技巧和动作,学生可以逐渐提高他们的舞蹈水平。
第三部分:舞蹈的表达和创造在舞蹈教学的第三部分,我们将重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舞蹈表达情感和故事。
他们将学习如何利用身体的动作和表情来传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此外,学生还将有机会参与创作自己的舞蹈作品,通过选择音乐、编排动作和设计舞台布景来展示他们的创造力。
第四部分:舞蹈的欣赏和评价在舞蹈教学的最后一部分,我们将重点培养学生的舞蹈欣赏和评价能力。
学生将学习如何观看和欣赏舞蹈演出,并学习如何评价舞蹈作品的技巧和表现力。
通过分析和讨论不同的舞蹈作品,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批判思维和审美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舞蹈艺术。
总结舞蹈教学大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学习舞蹈。
通过学习舞蹈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舞蹈艺术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通过学习舞蹈的基本技巧和动作,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舞蹈水平。
通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学生可以通过舞蹈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故事。
最后,通过培养学生的舞蹈欣赏和评价能力,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舞蹈艺术。
舞蹈教学大纲的实施需要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舞蹈[选修]课程教学大纲
![舞蹈[选修]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951b4de964bcf84b9d57be7.png)
舞蹈[选修]课程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定义:健美操是以人体为对象,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内容, 并通过艺术创编的手段,融体操、舞蹈、音乐等为一体,达到身体健美为目的的一项新兴体育运动项目.(二)编写依据:本大纲依据公体课.选修课教学计划编写的。
(三)目的任务:1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健美的心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2、通过健美操理论课的讲授,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健美操基础理论知识,和初步掌握健美操的教学方法,组织竞赛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3、通过健美操技术课的实践,使学生掌握健美操的基本动作技术和基本技能。
4、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教学、示范、讲解、提问应答能力和组织小组比赛的能力。
(四)学识与学分:18学时二、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理论课与技术课两部分)(一)理论课教学内容第一章健美操概述第一节健美操的起源、发展与概念知识点:健美操的起源与发展;健美操的概念第二节健美操的分类与特点知识点:健美操的分类、健美操的特点第三节健美操的作用知识点:健美操锻炼的价值与审美的作用第二章健美操的竞赛组织与裁判第一节健美操竞赛的总则知识点:竞赛的种类、特点、形式内容;竞赛规程的制定、组织机构与比赛的程序第二节裁判知识点:裁判委员会的组成和职责;评分方法(二)技术课教学内容第一章健美操基本动作第一节基本步伐技术点:交替类;迈步类;点地类;抬起类;双腿类;七大类基本步伐(吸腿跳、踢腿、开合跳、弓步跳、弹踢腿跳、踏步、跑跳)第二节上肢基本动作技术点:基本手型;基本手位;手臂动作第二章健美操专项身体素质,全国大众健美操锻炼标准二级动作第一节柔韧与平衡技术点:左右腿纵劈叉和横劈叉;静力性平衡第二节力量技术点:静力性力量,支撑;动力性力量,俯卧撑第三章健美操组合动作,全国大众健美操锻炼标准二级动作第一节手臂动作组合技术点:举;屈臂;伸臂;屈臂摆动;上提;下拉;胸前推;冲拳;肩上推;摆动;绕和饶环;交叉第二节步伐组合技术点:踏步;走步;一字步;V 字步;漫步;并步;迈步点地;迈步吸腿;迈步后屈腿;侧交叉步;脚尖点地(前、侧、后)摆腿;踢腿第三节跑跳组合技术点:吸腿跳;开合跳;弓步跳;弹踢腿跳;跑跳;小马跳;并步跳;摆腿跳第四章健美操成套动作,全国大众健美操锻炼标准二级动作技术点:大众健美操等级成套动作第五章技能知识点:专业理论的理解、综述、分析;技术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课堂教学、示范、讲解、提问应答能力和组织小组教学、比赛的能力。
《舞蹈》实践教学大纲
![《舞蹈》实践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9c5242aba0d4a7303763a02.png)
《舞蹈》实践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舞蹈课程类别:教师教育必修课适用专业:学前专业考核方式:考查学时、学分: 64学时 2学分其中实践学时:64学时一、课程实践目的通过舞蹈课的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形体训练、民间舞及幼儿舞蹈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具备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中针对幼儿舞蹈教育必备的知识技能和运用到工作中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幼儿舞蹈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实践要求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教学要注意提高学生对幼儿心理、生理成长的特点,及幼儿运用发展情况、接受水平方面在舞蹈教学中的配合及运用,有效的进行幼儿舞蹈课的学习及发展研究。
让学生了解舞蹈的基础知识,掌握其体态动律风格特点。
三、课程实践内容第一部分舞蹈基础训练及基本知识(32学时)第一单元舞蹈软开度及地面组合1.教学内容了解舞蹈软开度基本训练方法、正确站姿、舞台方位、手形、手臂位置动作等相关知识,使学前教育学习通过舞蹈、形体的简单训练,掌握舞蹈与幼儿心理、生理发育的相应结合与发展。
2.重、难点提示(1)站姿:头部正直;肩部放松;胸部挺起;背部直立;肩胛向后;腹部收回;胯部提起;臂部收缩;膝盖伸直;腿部收紧(2)舞台方位:了解舞蹈中的方法术语(3)手形、手臂位置、动作:手形中的掌、指、拳;手臂基本方位及术语;手臂动作的训练及术语。
第二单元韵律及地面组合1.教学内容进行地面韵律素质的训练,掌握各关节的基本动作韵律训练,使学生简单掌握韵律的训练方式、方法。
2.重、难点提示勾蹦脚练习;脚的环动;转头胸练习;抬腿(单、双);勾蹦分腿;腹肌;两头起;起胸腰;背肌(单、双);踢腿第三单元把上训练1.教学内容通过对扶把方式及把上动作的训练,使学生对全身各关节灵活肌肉的收紧、韧力及开度的动作配合有简单的掌握、了解。
2.重、难点提示双手、单手扶把擦地的训练意义、做法、规格及训练;双腿蹲的做法、规格及训练;踢腿的做法、规格及训练;腿的环动做法、规格及训练;单腿蹲的做法、规格及训练;压腿的方法、规格。
《体育舞蹈》选修教学大纲
![《体育舞蹈》选修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71bc4d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43.png)
《体育舞蹈》选修教学大纲一、说明(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1.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体育舞蹈的发展概况,掌握体育舞蹈的基本技术和基本套路,了解相关比赛知识,旨在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舞蹈示范能力和教学能力,并为学生日后从事体育舞蹈教学、社交、娱乐奠定基础。
2.具体目标:(1)进行全面的体育舞蹈锻炼,使得身体既健又美。
(2)掌握体育舞蹈训练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与技能。
(3)进行美育教育、陶冶情操、发展良好个性与品质。
3.基本要求:(1)在保证该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着重突出体育舞蹈的技术。
有关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运用。
(2)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示范讲解同步进行,生动形象的阐明基本技术原理,旨在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并积极引导学生将理论思维与模仿学习相结合,探求动作原理。
(3)课堂讲授实行启发式,力求做到少而精,突出重点,并注意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4)坚持课后练习是教好、学好本门课程的关键。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根据正常教学进度布置一定量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人类社会有很多种进行人际交往、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方式,体育舞蹈就是其中的一种。
它是一种动态性的非语言文字的人体文化,通过男女双人舞蹈动作配合的方式达到休闲娱乐、陶冶情操、交流感情及增进友谊的目的。
本课程的开设正是满足了广大青年学生的需要。
该大纲是在已往大纲的基础上重新修订而成。
(三)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法、多媒体教学法、练习法、纠错法、带领法。
(四)考核方式1.考核办法:采用综合评分的方法评定成绩。
2.考核内容:根据教学内容分别进行技术考核、平时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考核。
技术考核:体育舞蹈课程所学舞步组合内容分组进行考试,现场评分,占总成绩的80%。
平时成绩:平时学习态度完成情况及出勤率,占总成绩的20%。
学校舞蹈课教学大纲
![学校舞蹈课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86eb699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96.png)
学校舞蹈课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舞蹈课程作为学校体育课程的一部分,旨在通过学习舞蹈,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节奏感和表达能力。
本课程将重点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舞蹈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
2.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动作的准确性。
3.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1. 基础舞蹈技巧•学习基本舞蹈步法和姿势。
•练习舞蹈基本动作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培养学生的基本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
2. 舞蹈编排与创作•学习舞蹈编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让学生能够独立设计小型舞蹈作品。
•培养学生的舞蹈表达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3. 舞蹈欣赏与评价•学习欣赏各种类型的舞蹈作品,了解舞蹈的发展历程和风格。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舞蹈作品的理解和评价能力。
四、教学进度安排课时教学内容教学要求1 基础舞蹈步法学生能够掌握基础舞蹈步法和姿势2 舞蹈编排原理学生能够理解舞蹈编排的基本原理3 舞蹈创作实践学生能够独立设计小型舞蹈作品4 舞蹈作品欣赏学生能够分析舞蹈作品的特点和风格五、教学评估办法1.课堂表现(10%):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作业表现(20%):学生按时完成的作业和练习情况。
3.舞蹈作品表现(30%):学生设计的舞蹈作品的表现效果。
4.舞蹈作品评价(40%):学生对他人舞蹈作品的理解和评价。
六、教学反馈和调整教师将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进展和不足之处。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以上为学校舞蹈课教学大纲,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舞蹈技能,培养出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团队合作精神。
祝学生们在舞蹈课程中有所收获!。
《舞蹈》课程教学大纲
![《舞蹈》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fea76e4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48.png)
《舞蹈》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篇:《舞蹈》课程教学大纲《舞蹈》课程教学大纲(14学前教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舞蹈是中专幼儿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幼教专业舞蹈技能,掌握训练方法,提高舞蹈素养,毕业后能胜任幼儿园的舞蹈教学工作,成为合格的幼儿园教师。
2、教学任务: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适应舞蹈需要的正确身姿、完整、流畅、正确、优美地表演各种风格的舞蹈,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具有创编幼儿舞蹈、组织幼儿舞蹈教学的能力。
3、教学基本要求;舞蹈技能是一门规范性、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教学中,应按照幼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三基”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全面掌握。
融会贯通,达到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要求。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
本课程应以舞蹈基本理论、舞蹈技能训练为基础,与幼儿园音乐教学法相配合。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1、教学方法:本课程不是纯理论性课程。
其核心是解决实践的问题。
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幼儿园工作的要求,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
同时,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实践环节,组织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提高感性认识。
2、教学形式:为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形式以教师讲授、示范作为基础,同时,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进行小组教学和个别指导与之配合。
3、实践性环节教学要求:本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学中要结合课程内容,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熟悉律动、幼儿舞蹈的教学过程,有条件的要参与具体教学活动。
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多举实例,善于借助录像课,引导学生互看互学,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二部分大纲本文第一教学单元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通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的身体姿态,掌握幼儿舞蹈的基本舞步。
《舞蹈》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舞蹈》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b36cbae48d7c1c709a1451f.png)
13级《舞蹈》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制定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说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舞蹈是幼儿师范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
使学生掌握幼教专业舞蹈技能,掌握训练方法,提高舞蹈素养,毕业后能胜任幼儿园的舞蹈教学工作,成为合格的幼儿园教师。
主要教授儿童舞蹈表演、儿童舞蹈创编、儿童舞蹈教学等方面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基本功训练、儿童舞蹈、民族民间舞、儿童舞蹈创编原则与要求、儿童舞蹈创编的主要因素、儿童舞蹈创编过程、儿童舞蹈教育、儿童舞蹈教学的结构、特点和原则、儿童舞蹈教学的组织形式、儿童舞蹈教学方法、儿童舞蹈教案等内容。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是:舞蹈技能是一门规范性、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教学中,应按照幼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对教学内容全面掌握,融会贯通,达到培养目标的规定。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适应舞蹈需要的正确身姿、完整、流畅、正确、优美地表现各种风格的舞蹈,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具有创编幼儿舞蹈、组织幼儿舞蹈教学的能力。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含教学建议)本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规范性、实践性较强,为保证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技校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幼儿园工作的要求,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
应注意启发式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多举实例,善于借助录像课,引导学生互看互学,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形式以教师讲授、示范为基础的同时,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进行小教学和个别指导与之配合。
4.推荐教材及学时说明本课程推荐教材:《儿童舞蹈表演、创编与教学》朴红梅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 : 978-7-5361-4082-0,本课程课时为300课时。
(开设学期为第一学期至第四学期完成)学时分配课程内容和要求绪论教学要求:1•了解课程的性质、内容和任务;2•了解舞蹈种类。
教学内容:、课程概述1. 课程性质2. 课程内容3. 课程任务 二、舞蹈形式 1. 舞蹈表演 2. 舞蹈创编3. 舞蹈教学 教学建议:1. 引言要激励学生学习好本课程,为学习专业技术课程打好基础。
最新舞蹈教学大纲模板
![最新舞蹈教学大纲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bdc681a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2f.png)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舞蹈2.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选修课3. 学分:XXX4. 学时:XXX5. 教学对象:XXX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了解国内外舞蹈发展现状;(3)熟悉舞蹈创作与表演的基本方法。
2. 能力目标:(1)具备较强的舞蹈表演能力和舞蹈教学能力;(2)能够运用舞蹈语言表达情感、展现个性;(3)具备一定的舞蹈编创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2)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3)增强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舞蹈基础知识(1)舞蹈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2)舞蹈美学、舞蹈哲学、舞蹈社会学;(3)舞蹈心理学、舞蹈教育学。
2. 舞蹈技能训练(1)舞蹈基本动作、组合、舞蹈步伐;(2)舞蹈表演技巧、舞蹈教学技巧;(3)舞蹈编创方法、舞蹈编排技巧。
3. 舞蹈作品赏析(1)国内外著名舞蹈作品赏析;(2)舞蹈作品的时代背景、艺术特点;(3)舞蹈作品的分析与评价。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舞蹈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2. 示范法:教师现场示范舞蹈动作、技巧;3. 演练法:学生跟随教师练习舞蹈动作、组合;4. 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解答学生疑问;5. 案例分析法:分析舞蹈作品,探讨舞蹈艺术特点。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中考核:舞蹈表演、舞蹈编创;3. 期末考核:舞蹈表演、舞蹈编创。
六、教材与参考书目1. 教材:《舞蹈基础教程》、《舞蹈表演教程》等;2. 参考书目:《舞蹈美学》、《舞蹈哲学》、《舞蹈心理学》等。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学期:舞蹈基础知识、舞蹈技能训练;2. 第二学期:舞蹈作品赏析、舞蹈编创;3. 第三学期:舞蹈表演、舞蹈教学实践。
注: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大纲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教学大纲模板大学舞蹈
![教学大纲模板大学舞蹈](https://img.taocdn.com/s3/m/42800c96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de.png)
---课程名称:舞蹈基础(示例)课程代码: XXXXXX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选修课适用专业:舞蹈学、音乐学、表演艺术等相关专业开课单位:艺术学院舞蹈系授课教师: [教师姓名]教学时间: [每周学时]学时,[每周次数]次,[学期]学期学分: [学分]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1. 使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舞蹈创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1. 舞蹈理论- 舞蹈的历史与发展- 舞蹈的种类与风格- 舞蹈技巧与动作分析- 舞蹈编导基础2. 舞蹈实践- 基本舞步与组合练习- 舞蹈剧目排练- 舞蹈表演技巧训练3. 舞蹈鉴赏- 舞蹈作品赏析- 舞蹈批评与评论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舞蹈理论知识。
2. 演示法: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和技巧。
3. 实践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 案例分析法:结合具体舞蹈作品进行教学。
四、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3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末考试(70%):包括理论笔试和舞蹈实践考核。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舞蹈基础教程》等。
2. 参考书籍:《舞蹈史》、《舞蹈美学》等。
3. 教学视频:国内外优秀舞蹈作品。
4. 实践场地:舞蹈教室、排练厅等。
六、教学进度安排(根据具体教学计划填写)---请注意,这只是一个模板,具体的教学大纲需要根据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和教学对象等因素进行详细设计。
三年制高职艺术表演专业舞蹈选修课教学大纲讲解
![三年制高职艺术表演专业舞蹈选修课教学大纲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89b987b9f524ccbff12184c4.png)
三年制高职艺术表演专业舞蹈选修课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任务与目的三年制高职艺术表演、专业舞蹈选修课舞蹈基训是舞蹈专业学生的课程。
通过课程的学习,解决学生基本软开度,肌肉的力量和控制能力,技术技巧等问题,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肌肉能力以及形体美,使学生明白作为表演专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让学生具备表演与教学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要求1.基本内容:芭蕾基训、中国古典舞基训、中国古典舞身韵、现代舞基训2.具体内容与要求(1)芭蕾基训:训练内容包括基本常识、即舞台方位、手型、脚型、手位(七)、脚位(五)、站立姿态、扶把要领、支撑腿与动力腿等基本练习,即把杆练习、中间练习、跳跃、旋转练习等,在训练上要做到“开、绷、直、立”这四个基本要领,精讲多练、循序渐进。
(2)中国古典舞基训:训练内容主要有基本常识,即手型、脚型、手位、脚位、基本站立姿态、基本动作、步法等,把杆练习、中间练习即跳跃练习、旋转练习、翻身练习、控制练习。
中国古典舞基训对学生的能力素质要求更高,应开设在芭蕾基训基础上,训练上技术要求更多。
(3)中国古典舞身韵:内容有,地面练习,即提、沉、念、腆、冲、靠、旁移等,中国古典舞身韵(讲究“手眼身法步”“精气神”以及“形神劲律”)训练讲究气息带动,手眼身法步中贯穿“精气神”的气质,从内到外,从形到神,从力度到动律中去体现基本审美原则——“形、神、劲、律”。
(4)现代舞基训:内容有地面训练,即呼吸与脊椎训练,放松与重心转换等,把杆练习、中间练习,在教学上吸收芭蕾的训练程序,但在形态上突出现代舞的风格,注重放松自然、反朴归真的宗旨,在思想内容方面突出个性的展示。
以训练人的肢体表现能力为宗旨,不是以培养某种风格舞为目的,体现教学法。
五、有关说明1.考试形式:舞台汇报2.建议教材:(1)《青年芭蕾形体训练》吴越、孟广城主编,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2)《中国古典舞基训》北京舞蹈学院古典系教材,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3)《中国古典舞身韵》北京舞蹈学院古典系教材,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4)《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唐满城、金浩著,上海音乐出版社(5)《现代舞基本功训练》马栋主讲,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
专属舞蹈教学大纲模板
![专属舞蹈教学大纲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d14e75a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cd.png)
一、课程名称:舞蹈二、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选修课三、课程学时与学分:[填写学时]学时/[填写学分]学分四、教学对象:[填写教学对象,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表演专业学生等]五、教学目标:1. 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 培养学生的舞蹈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3. 提高学生的舞蹈创作和编排能力;4.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教学内容:1. 舞蹈基本理论1.1 舞蹈的产生与发展1.2 舞蹈的分类与风格1.3 舞蹈的基本要素2. 舞蹈基本技能2.1 基本舞姿与步伐2.2 舞蹈动作与组合2.3 舞蹈表演技巧3. 舞蹈编导与创作3.1 舞蹈编导的基本原理3.2 舞蹈作品创作方法3.3 舞蹈作品编排技巧4. 舞蹈欣赏与评论4.1 舞蹈作品赏析4.2 舞蹈评论的基本方法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填写学期]学期:1.1 第[填写周次]周至第[填写周次]周:舞蹈基本理论1.2 第[填写周次]周至第[填写周次]周:舞蹈基本技能1.3 第[填写周次]周至第[填写周次]周:舞蹈编导与创作1.4 第[填写周次]周至第[填写周次]周:舞蹈欣赏与评论2. 第[填写学期]学期:1.1 第[填写周次]周至第[填写周次]周:舞蹈基本理论1.2 第[填写周次]周至第[填写周次]周:舞蹈基本技能1.3 第[填写周次]周至第[填写周次]周:舞蹈编导与创作1.4 第[填写周次]周至第[填写周次]周:舞蹈欣赏与评论八、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舞蹈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 演示法:通过教师的示范,使学生直观地了解舞蹈动作和表演技巧;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舞蹈训练,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和表现力;4.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舞蹈作品,提高学生的舞蹈欣赏能力和评论水平;5. 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舞蹈视野。
九、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填写百分比]%,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填写百分比]%,包括舞蹈技能测试、舞蹈作品创作等;3. 舞蹈表演:占总成绩的[填写百分比]%,包括舞蹈表演、舞蹈编排等。
舞蹈简单教学大纲模板范文
![舞蹈简单教学大纲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188d61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f4.png)
一、课程名称《基础舞蹈》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公共选修课,旨在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三、课程目标1. 了解舞蹈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艺术特点。
2. 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步伐和组合。
3. 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节奏感和音乐素养。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
四、教学对象全体大学生五、教学课时32课时六、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单元:舞蹈基础知识1. 课时:2课时内容:舞蹈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艺术特点等。
第二单元:舞蹈基本动作1. 课时:10课时内容:站立姿态、脚步动作、手臂动作、身体协调性训练等。
第三单元:舞蹈步伐1. 课时:8课时内容:前进、后退、侧移、转身等基本步伐的练习。
第四单元:舞蹈组合1. 课时:10课时内容:根据步伐和动作编排的舞蹈组合,如《小苹果》、《最炫民族风》等。
第五单元:舞蹈表演与排练1. 课时:4课时内容:舞蹈表演技巧、团队协作、排练技巧等。
第六单元:舞蹈欣赏与创作1. 课时:4课时内容:舞蹈作品欣赏、舞蹈创作思路、舞蹈作品评价等。
七、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舞蹈理论知识,引导学生了解舞蹈艺术。
2. 练习法: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掌握舞蹈基本动作和步伐。
3. 演示法:教师现场演示舞蹈动作,帮助学生直观学习。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舞蹈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舞蹈鉴赏能力。
5. 互动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八、考核方式1. 课堂表现:20%内容:课堂出勤、课堂纪律、参与度等。
2. 练习成果:30%内容:舞蹈动作、步伐、组合的掌握程度。
3. 舞蹈表演:20%内容:舞蹈表演技巧、节奏感、音乐素养等。
4. 舞蹈作品评价:30%内容:对舞蹈作品的理解、评价和分析能力。
九、教学资源1. 教材:《基础舞蹈》2. 教学课件:舞蹈基础知识、基本动作、步伐、组合等。
3. 舞蹈视频:舞蹈教学视频、舞蹈作品欣赏等。
舞蹈学教学大纲
![舞蹈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3a5147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87.png)
舞蹈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1.1 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热爱,提高舞蹈技巧和审美能力;1.2 帮助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舞蹈的发展历程和风格特点;1.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现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沟通能力;1.4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舞蹈实践活动,促进身心健康,提升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2.1 舞蹈史概述2.1.1 古典舞蹈的起源和演变2.1.2 现代舞蹈的发展历程2.2 舞蹈基本功训练2.2.1 身体柔韧性和力量的培养2.2.2 芭蕾舞、现代舞等基本动作的学习2.3 舞蹈理论知识2.3.1 舞蹈的分类和风格特点2.3.2 舞蹈表演技巧和表现形式2.4 舞蹈创作与演出2.4.1 独舞、合作舞以及编舞的基本要点2.4.2 舞台表演的准备与实施三、教学方法3.1 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舞蹈学知识;3.2 采用示范教学和逐步指导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舞蹈基本动作和技巧;3.3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表演,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和表现力;3.4 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他们进行舞蹈创作和演出。
四、考核办法4.1 平时成绩占比6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4.2 期中考试占比20%,主要考查学生对舞蹈理论知识的掌握;4.3 期末考试占比20%,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表演水平。
五、教学评价5.1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帮助他们发现不足,提高自我认识和修正能力;5.2 老师定期进行课堂观测和评估,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引导他们进行进一步提高。
六、教学环节安排6.1 每周2次课,每次90分钟,灵活组织理论学习、基本功训练、创作表演等环节;6.2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排练和表演活动,提高其舞蹈实践经验和舞台表现能力。
七、教学资源支持7.1 提供相关舞蹈学教材和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课外拓展;7.2 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
4.4实践教学
4.4.5专业实验文本汇编
舞蹈编导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中文名称:舞蹈编导
课程类型:选修课
总学时:72
学分:2
适用专业:舞蹈表演,音乐学
先修课程:舞蹈创编
开课院系:音乐学院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为培养二十一世纪中国舞剧舞蹈事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级编创人才和具备一定表演能力的新型高级人才,舞蹈编导(本科)专业教学在理论同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指导下,将编导艺术的基础理论同基本的技巧技法训练及创作实践三部分课程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四年的专业学习中打下扎实的基础,创作一批有较高质量和定社会影响的优秀作品。
三、课程教学目标
在学完本课程后,学生能够:
1.较熟练地表演各类民族、民间舞蹈;
2.进行既有民族个性又有个人魅力的表演;
3.对某种或几种舞蹈有较全面独到的诠释与实践创新意识。
4.胜任舞蹈表演工作;
5.胜任舞蹈教学工作。
四、教学内容
本课程是舞蹈表演学生第二学年所开设的课程,舞蹈编导教学将按照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四个阶段讲授。
期间涵盖理论与实践操作,道具、情节舞穿插其中。
因为舞蹈编导是对人体动作创造的一种能力训练,所以实训内容是相当侧重实践的。
舞蹈编导一(独舞):语言思维。
主要培养学生用动作进行艺术思维和用动作组织舞蹈语言的能力。
(一)即兴舞
1 、节奏训练
2 、造型训练
3 、即兴表演训练
4 、双人即兴、三人接触即兴、多人即兴
(二)动作解构
1 、中间状态训练、两级
2 、偏重局部的设计
3 、旋转翻的设计、弹跳跃设计
4、地面设计、综合设计
5、情绪舞、自由编舞
(三)导演
1 、舞蹈艺术的专业特征
2 、舞蹈编导的职责
3 、舞蹈编导的知识结构
4 、舞蹈编导的舞台各部门的合作
舞蹈编导二(双人舞):编舞技巧。
训练学生掌握和运用专业编舞技术技法的能力。
(一)现代技术
1 、力度转换
2 、主导部位
3 、选姿造舞
4 、节奏变化
5 、限制引动
6 、相反对比
7 、穿越包围
8 、统一流向
(二)交响技术
1 、主题变奏
2 、卡农
3 、赋格
(三)双人技术
1 、撞击法
2 、透视法
第三层阶(三人舞):结构。
以舞蹈结构的系统学习为纵向,以舞蹈体裁的连续训练为横向,使学生全面掌握舞蹈的结构方式。
(一)舞句、舞段
1 、舞句练习。
以音乐的乐句作为依据进行编舞练习
2 、舞段练习。
以音乐的乐段作为依据进行编舞练习。
(二)情绪小品
1 、单一情绪
2 、复合情绪
(三)情节小品
1 、矛盾冲突
2 、喜剧情节
3 、悲剧情节
4 、正剧情节
第四层阶(群舞):操作。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睛,把所学的舞蹈素材和各种技术技法相结合,运用在实际排练中。
(一)调度
1 、聚散
2 、直线
3 、曲线
(二)造型 - 线型 - 综合型
(三)剧目分析、排练
五、有关教学环节的说明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将舞蹈创编技法、特点等给学生讲述清楚,让学生对舞蹈有个系统地了解。
然后,理论联系实际先从单一的元素、基本动作、分解动作组、舞蹈组合逐一地进行施教。
在教学中,教师的示范动作要规范、准确,使学生能够规范的掌握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结式教学方式迅速形成舞蹈思维,以达到独立创编的效果。
培养学生独立创作作品的能力。
提高学生舞台表演能力与施教能力。
六、学时分配
七、教学手段及教学条件配置
以实践与理论传授为主,以实践为辅的教学手段;配置运用多媒体教学
八、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舞蹈编导艺术》查普林(苏)
2、《舞蹈编导基础教材》李承祥
3、《舞蹈编导知识》
4、《舞蹈编导教学参考》于平
5、《舞蹈形态学》于平
执笔人:李宇博教员室主任:周红霞系主任:徐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