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舞蹈史教学大纲[1]
舞蹈简史教学大纲
XXXXX学院《舞蹈简史》教学大纲授课学院:授课教师:职称:专业班级: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舞蹈的历史有一个比较概括的了解,特别是对各个时期的舞蹈风格的演变及其深层的文化、历史的根源有所认识,从而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增强学生的整体的艺术素质。
为发展我们中华民族的舞蹈文化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可培养中国舞蹈历史研究和进化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和综合类人才。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远古及夏商舞蹈(一)教学的基本要求概述,百兽率舞之民舞源头,乐舞交流的发轫,君王首领开创纪功乐舞先河(二)教学具体内容1.源于现实的舞蹈发端2.社会各阶层参与的夏商时期舞蹈3.远古及夏商的民众舞蹈形象(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夏商时期的舞蹈(四)考试内容及要求岩画舞蹈涉及哪些主题夏代君王为什么与舞蹈相关商代主要有哪些舞蹈。
第二章周代舞蹈(一)教学的基本要求概述,周代为何是雅乐舞的璀璨时期,周代为何是以女乐为主体的“新乐”勃兴之时,周代为何是舞蹈观念得到建立和制衡的时期。
(二)教学具体内容1.分封制和周代的礼乐舞蹈2.作为人才培养手段的礼乐舞蹈的教育3.农耕社会中的周代的祭祀舞蹈4.生产资料再分配与周代舞蹈的分流5.基于现实的各种乐舞观(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何为“礼崩乐坏”,礼乐舞蹈的式微,女乐舞蹈的兴起(四)考试内容及要求西周的舞蹈整体局面和风貌“女乐”的概念是何时出现的先秦诸子中有的乐舞学说西周的制礼作乐与六代舞的关系第三章汉代舞蹈(一)教学的基本要求概述,汉代人对舞蹈与前代不同的理解和不同态度,汉人的乐舞观深刻影响了此后历朝历代。
(二)教学具体内容1.丰富多彩的“百戏”舞蹈。
2.轶态瑰姿的“女乐”与舞蹈逸事。
3.雅乐与宴乐。
4.汉代舞蹈的艺术特征5.汉代的乐舞思想。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幻想与现实相融的社会意识,厚重与轻疾共存的审美形态(四)考试内容及要求汉代“女乐”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汉代“百戏”舞蹈的特点是什么汉代舞蹈的艺术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俗乐舞在汉代宫廷取得了合法的地位第四章魏晋南北朝舞蹈(一)教学的基本要求概述,魏晋南北朝建立了“清商乐舞”和“胡乐胡舞”两大体系,这个时代为舞蹈发展创造的价值。
中国舞课程大纲
中国舞课程大纲第一章:导论
中国舞蹈概述
中国舞蹈的历史渊源
中国舞蹈的地域风格
中国舞蹈在当代的发展与传承
第二章:基础舞蹈技巧
节奏感培养
身体柔韧度与协调性训练
站位与步法基础
手势与表情的学习
舞蹈体态的塑造与扩展
身体的力量与节奏感结合
第三章:传统舞蹈
古典舞蹈概述
古代宫廷舞蹈风格与特点
经典舞剧欣赏与演绎
历代名家与经典作品赏析
传统舞蹈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第四章:民间舞蹈
各地民间舞蹈特点与风格
节庆民俗舞蹈的学习与表演
舞蹈中的乐器与配乐的理解
古老舞蹈的当代诠释与发展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
第五章:现代舞蹈
现代舞蹈的起源与发展
当代舞蹈创作风格与表达方式身体艺术与现代舞蹈的关系
舞蹈与身体美学的探索
舞蹈创作与社会问题的关联
第六章:舞台表演
舞台表演技巧与演绎能力的培养舞台形象塑造与服装搭配
灯光音响与舞台美术的应用
剧目排练与舞台演出技巧
舞台表演中的团队合作与沟通
第七章:舞蹈教学与指导
舞蹈教学原理与方法
不同年龄段学员的教学特点
舞蹈排练与教学课程设计
舞蹈考级制度与评定标准
学员心理与情感引导
结语:
中国舞蹈大纲的目标
中国舞蹈的价值与意义
中国舞蹈的未来发展展望
以上是一份关于中国舞课程大纲的基础框架,以给您提供一个思路。
您可以根据这个框架进行进一步的拓展与丰富内容,确保文章不仅内
容充实,而且整洁美观,语句通顺。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舞蹈史教学大纲
中国舞蹈史教学大纲中国舞蹈史(一)中国古代舞蹈史部分前言舞蹈,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通过舞蹈,我们可以窥见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舞蹈既是艺术之母,又是人类文化的启蒙者。
原始人类从本能的情绪情感的发泄到生存欲望的表达、实现,都是依靠动作来完成的。
动作浓缩了原始人的思想情感、情绪和激情,孕育了原始文化。
中华民族有着灿烂悠久的舞蹈文明史,它是中国文化极其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并掌握中国舞蹈文化发展的历史,是舞蹈表演、创作和研究人员的必修之课。
一、课程的目的与要求通过中国舞蹈史的讲授,让学生了解我国灿烂修久的舞蹈历史和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其爱国主义思想,宏扬中华民族的舞蹈文化,帮助他们树立起为祖国舞蹈事业献身的信念。
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中国舞蹈发生、发展的状况及其各阶段的审美特征、艺术风范,以便能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去认识舞蹈、感受舞蹈、传播舞蹈,促使他们在一个高层次上进行舞蹈的学习、表演、欣赏、评论以及创作、教学与研究。
二、课程内容的安排第一章原始舞蹈本章要点:本章主要从能上能上几个方面来把握原如舞蹈与原如生活的密切联系,认为原始舞蹈在原始社会并非是一种审美活动,而是原始人类一种生活形态和生活方式,是原始人生活的必然内容之一。
因为它不仅是原始人宣泄情绪情感、表达愿望的有效手段,同时更是其生存的重要方式。
正如闻一多总结原始舞蹈的性质时所言:“以综合性的形态动员生命;以律动性物本质表现生命;以实用性的意义强调生命;以社会性的功能保障生命。
”一、原始人与舞蹈1、不以审美为目的的活动2、画中的舞蹈形象二、原始舞蹈的种类1、图腾祭祀2、劳动生产3、战争生活三、原始舞蹈的性质1、强烈的功利目的2、高度的生命情调复习思考题:1、舞蹈与原始人的关系。
2、为什么说原如舞蹈是原始人生命形态的最高展示?本章参考文献:《通史》《路史》《礼记·月令》《山海经·海外西经》《吕氏在秋·仲夏记·古乐》《史记·五帝本纪》《左传·昭十七年》《韩非子·十过》闻一多《伏羲考》、《姜履大人迹考》第二章夏商舞蹈本章要点:本章主要掌握夏商时代“女乐”的出现同“全民性”的原始舞蹈步入表演性娱乐舞蹈的一个关键性转变。
汉唐舞蹈教学大纲
汉唐舞蹈教学大纲汉唐舞蹈教学大纲汉唐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舞蹈在这个时期也达到了巅峰。
汉唐舞蹈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巧闻名于世。
为了传承和弘扬汉唐舞蹈的优秀传统,制定一份汉唐舞蹈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一、背景介绍汉唐舞蹈教学大纲的制定,旨在系统地总结和整理汉唐舞蹈的基本知识、技巧和表演要求,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清晰的指导框架。
通过学习和掌握汉唐舞蹈的核心要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汉唐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汉唐舞蹈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演变过程,培养学生对汉唐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掌握汉唐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
3.培养学生的舞蹈艺术鉴赏能力,使其能够欣赏和评价汉唐舞蹈作品。
4.通过参与舞蹈创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三、教学内容1.历史背景:介绍汉唐舞蹈的起源、发展和影响,让学生了解汉唐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点。
2.基本动作:包括手臂、腿部和身体的基本动作,如扇、抓、拨、挥等,通过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舞蹈技巧。
3.舞蹈编排:学习和演练汉唐舞蹈的经典动作组合和编排,培养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
4.音乐配合:学习和理解汉唐舞蹈与音乐的配合关系,通过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提高舞蹈表演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5.舞台表演:学习舞台表演的基本礼仪和技巧,包括进场、退场、站姿、面部表情等,使学生能够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舞蹈魅力。
6.舞蹈鉴赏:学习欣赏和评价汉唐舞蹈作品,了解不同风格和形式的汉唐舞蹈,培养学生的舞蹈艺术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和多媒体展示,向学生介绍汉唐舞蹈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艺术特点。
2.实践教学:通过示范和练习,教授汉唐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
3.创作教学:引导学生参与舞蹈编排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4.表演教学:组织学生进行舞台表演训练,提高他们的舞蹈表演技巧和艺术修养。
五、教学评估1.课堂作业:布置舞蹈动作的练习和编排任务,检查学生对汉唐舞蹈的掌握程度。
古代舞蹈教学大纲模板
---课程名称:古代舞蹈史课程编号: 05203课程学分: 2课程学时: 32学时课程安排:一年级下学期课程性质:必修(专业基础理论课)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了解古代舞蹈的起源、发展历程及重要特点。
2. 掌握古代舞蹈的基本类型、艺术风格和代表性舞蹈作品。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舞蹈文化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4. 提高学生对舞蹈审美和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安排第一章原始舞蹈的产生与表现形式1. 第一节舞蹈的起源- 舞蹈的起源与发展- 最早的舞蹈形式2. 第二节原始舞蹈的功能与意义- 社会生活与舞蹈- 宗教祭祀与舞蹈第二章先秦舞蹈1. 第一节西周舞蹈- 礼乐制度与舞蹈- 仪式舞蹈与民间舞蹈2. 第二节春秋战国舞蹈- 雅乐与俗乐- 民间舞蹈与宫廷舞蹈第三章秦汉舞蹈1. 第一节汉代舞蹈- 汉舞与民间舞蹈- 宫廷舞蹈与杂技舞蹈2. 第二节汉代舞蹈的特点- 舞蹈艺术风格- 舞蹈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第四章魏晋南北朝舞蹈1. 第一节魏晋舞蹈- 魏晋风度与舞蹈- 民间舞蹈与宫廷舞蹈2. 第二节南北朝舞蹈- 南北朝文化背景与舞蹈- 宫廷舞蹈与民间舞蹈第五章隋唐舞蹈1. 第一节隋唐舞蹈- 隋唐宫廷舞蹈与民间舞蹈- 舞蹈艺术风格与特点2. 第二节隋唐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舞蹈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 舞蹈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3. 视频演示法4. 课堂讨论法四、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30%):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末考试(70%):包括笔试和口试两部分。
五、参考书目1. 《中国古代舞蹈史》2. 《中国舞蹈史》3. 《中国古代舞蹈艺术》---请注意,这只是一个模板,具体的教学大纲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中国舞蹈史 教学大纲
中国舞蹈史教学大纲中国舞蹈史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舞蹈史课程编号:XXXXXX学分:XX授课方式:面授(或线上授课)前置课程:无推荐教材:《中国舞蹈史》、《中国舞蹈发展史》等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全面介绍中国舞蹈的发展历史,帮助学生了解中国舞蹈的起源、演变和特点。
通过学习中国舞蹈的历史,学生将了解舞蹈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授课内容:1. 中国古代舞蹈的起源与发展- 舞蹈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先秦时期的舞蹈形式与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舞蹈艺术- 唐宋时期的宫廷舞蹈及民间舞蹈- 元明清时期的舞蹈变革与展望2.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 基本功训练与技巧要点- 唐代舞蹈艺术的繁荣- 清代宫廷舞蹈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古典舞蹈的剧目与表演风格3.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特点与风格- 中国民族舞的起源与民间舞蹈分类- 中国少数民族的舞蹈风情- 中国民间舞蹈的节庆与习俗- 现代少数民族舞蹈的创作与表演4. 现代舞的发展与融合- 中国现代舞的兴起与发展- 西方舞蹈对中国舞蹈的影响- 中国舞蹈与当代多媒体艺术的结合- 当代舞蹈创作的潮流与特点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课堂讲授、学术讨论、案例分析、实地观摩等。
学生还需参与舞蹈实践,通过舞蹈动作的学习与表演,加深对中国舞蹈历史的理解与体验。
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出勤、参与讨论等):占比20%2. 课堂笔记与报告:占比30%3. 期末论文或项目:占比50%备注:本课程中涵盖的舞蹈风格和剧目选择根据学校资源和教师研究方向而有所不同。
以上大纲仅为参考,具体教学内容以实际授课为准。
零基础的古典舞蹈教学大纲
零基础的古典舞蹈教学大纲零基础的古典舞蹈教学大纲古典舞蹈是一门充满优雅和艺术性的舞蹈形式,它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然而,对于零基础的学生来说,学习古典舞蹈可能会感到有些困难。
因此,为了帮助零基础的学生更好地学习古典舞蹈,我们制定了一份适用的教学大纲。
第一阶段:基础训练在学习古典舞蹈之前,学生首先需要进行基础训练,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舞蹈基本功。
在这个阶段,学生将进行以下训练:1. 身体柔韧性训练:通过拉伸和伸展运动,学生可以增加身体的柔韧性,提高舞蹈动作的流畅性和美感。
2. 核心力量训练:核心力量是古典舞蹈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一系列的核心力量训练,学生可以增强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感。
3. 脚部和腿部力量训练:古典舞蹈中需要大量运用脚部和腿部的力量。
通过练习脚踝和小腿的力量训练,学生可以提高跳跃和转体动作的表现力。
第二阶段:基本动作学习在学生掌握了基础训练后,他们将开始学习古典舞蹈的基本动作。
这些基本动作包括:1. 手臂动作: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手臂来表达情感和展示舞蹈的美感。
他们将学习不同的手臂动作,并将其与身体其他部位的动作相结合。
2. 身体姿势:学生将学习如何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包括挺胸、收腹和保持身体的平衡。
正确的身体姿势能够使舞蹈动作更加优雅和流畅。
3. 腿部动作: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腿部的基本动作,包括抬腿、弯腿和伸展腿等。
这些腿部动作是古典舞蹈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能够增加舞蹈的表现力和美感。
第三阶段:舞蹈编排和演出在学生掌握了基本动作后,他们将开始学习如何进行舞蹈编排和演出。
在这个阶段,学生将学习以下内容:1. 舞蹈编排:学生将学习如何将不同的舞蹈动作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舞蹈作品。
他们将学习如何运用节奏和音乐来编排舞蹈,并学习如何与其他舞者进行合作。
2. 舞台表演:学生将学习如何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舞蹈技巧和表演能力。
他们将学习如何与观众建立联系,并通过舞蹈来传达情感和故事。
中国古代舞蹈史教学大纲[1]
.《中国古代舞蹈史》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古代舞蹈史课程编号: 05203课程学分: 2课程学时: 32 学时课程安排:一年级下学期课程性质:必修(专业基础理论课)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该课程的讲授,使学生从舞蹈的起源到历代舞蹈发展的状况,来了解中国舞蹈文化的悠久历史,加深对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认识,增强对舞蹈文化事业的热爱。
通过对古代舞蹈史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各时期舞蹈发展状况和不同时期的审美特征,艺术风格及在舞史上有影响的舞蹈、著名舞人。
重点掌握两周、汉代、隋唐三大舞蹈集成时期舞蹈的变革和发展。
站在历史文化的高度上去认识舞蹈。
二、教学内容安排第一章原始舞蹈的产生与表现形式本章要点:通过对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来把握原始舞蹈与原始生活的紧密联系。
原始舞蹈的产生不是审美的需要,而是原始人必不可少和必须赖以存在的生活形态及生存方式的需要。
第一节舞蹈的起源1、舞蹈起源于劳动2、最早的民间集体歌舞表演形式3、崖画中的舞蹈形象第二节“求偶舞”的形成1、“求偶舞”形成的原因2、崖画中“求偶舞”的舞蹈形象第三节征战与古武舞1、“古武舞”与原始战争的紧密联系2、崖画中“古武舞”的舞蹈形象第四节原始宗教观与祭祀性舞蹈1、原始宗教观的形成所产生的祭祀舞2、对氏族首领的图腾崇拜3、对本氏族徽号的图腾崇拜复习思考题:1、原始舞蹈与原始人类生存关系2、原始舞蹈得以保存、发展的因素...第二章奴隶制时代舞蹈的质变与进化本章要点:国家的产生、阶级的分化、私有制的发展、夏商时代“乐舞奴隶”的出现,使原始舞蹈开始从自娱性表演向表演性方向转化,标志着舞蹈最早审美功能的体现。
商朝的神权社会,原始祭祀功能被进一步强化,祭祀舞蹈得以较大发展。
第一节奴隶制度下的表演性舞蹈1、夏朝,乐舞开始步入表演性舞蹈范畴2、“以巨为美”、“北里之舞”的商朝第二节巫舞与宗教祭祀舞1、祭祀舞蹈发展兴盛的因素2、甲骨文中“”字与“”字的文字记载3、商代的“巫舞”复习思考题:1、为什么表演性舞蹈的发展是奴隶制时代的重要进程2、从哪些方面体现出奴隶时代舞蹈发生的质变和进化第三章两周时期舞蹈的发展与变革本章要点:礼乐制的形成,被历代封建王朝奉为“先王之乐” ,成为巩固封建王朝统治特权的工具,“六代舞”、“六小舞”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美育课程,并形成体制,是雅乐体系的开端;礼乐制的衰落和民间舞的兴盛与社会根源及艺术发展规律之间的关系;儒家乐舞理论对中国古代舞蹈的深刻影响;楚舞的多种表演风格,标志着我国古代舞蹈最早的审美风格的形成。
中国古代舞蹈史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舞蹈史教学大纲第一章:引言中国古代舞蹈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本教学大纲旨在系统介绍中国古代舞蹈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演变,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体验中国古代舞蹈的魅力。
第二章:舞蹈的起源与发展2.1 原始舞蹈2.1.1 原始社会中的舞蹈表演2.1.2 遗址与文物中的舞蹈描绘2.2 古代宗教舞蹈2.2.1 祭祀舞蹈的形式与意义2.2.2 佛教舞蹈的艺术特点2.3 古代宫廷舞蹈2.3.1 夏商周的宫廷舞蹈2.3.2 隋唐以后的宫廷舞蹈第三章:不同朝代的舞蹈风格3.1 唐代舞蹈艺术3.1.1 宫廷舞蹈的流行与发展3.1.2 唐代舞蹈舞姿与技巧3.2 宋代舞蹈艺术3.2.1 宋代宫廷舞蹈的演变3.2.2 画中舞蹈的描绘与启示3.3 明清时期的舞蹈艺术3.3.1 大明宫廷舞蹈的特点与影响3.3.2 京剧中的舞蹈形式与表演艺术第四章:古代舞蹈的艺术特点4.1 舞蹈形式与技巧4.1.1 舞蹈的分类与表现形式4.1.2 古代舞蹈技巧的传承与发展4.2 舞蹈表演的艺术特点4.2.1 舞蹈的节奏与韵律感4.2.2 舞蹈的造型与表情4.3 古代舞蹈的意义与内涵4.3.1 舞蹈与社会仪式的关系4.3.2 舞蹈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第五章:中国古代舞蹈的教学方法与实践5.1 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5.1.1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教学目标5.1.2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5.2 教学方法与技巧5.2.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5.2.2 创造性的舞蹈教学方法5.3 舞蹈教学中的评估与评价5.3.1 学生舞蹈技巧的评价标准5.3.2 学生舞蹈表演的评估方法第六章:中国古代舞蹈的传承与创新6.1 传统舞蹈的保护与传承6.1.1 文化政策与法规的制定6.1.2 国家级舞蹈团体的培养与支持6.2 古代舞蹈的创新与演绎6.2.1 当代舞蹈创作中的古代元素运用6.2.2 古代舞蹈的当代演绎与创新结语中国古代舞蹈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在历史的长河中承载了无尽的智慧和情感。
中国古代舞蹈史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舞蹈史教学大纲一、引言中国古代舞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舞蹈史,我们可以了解古代文化、文化传承以及中国舞蹈的发展历程。
本教学大纲旨在探讨中国古代舞蹈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舞蹈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舞蹈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熟悉中国古代舞蹈的不同形式和风格;3. 能够理解中国古代舞蹈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4.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舞蹈的鉴赏能力和创造力;5.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内容1. 第一章:中国古代舞蹈的起源和发展历程1.1 中国古代舞蹈的起源1.2 中国古代舞蹈的发展阶段1.3 中国古代舞蹈的影响和地位2. 第二章:中国古代舞蹈的不同形式和风格2.1 宫廷舞蹈2.2 民间舞蹈2.3 宗教舞蹈2.4 族群舞蹈3. 第三章:中国古代舞蹈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3.1 舞蹈与中国古代文学3.2 舞蹈与中国古代音乐3.3 舞蹈与中国古代绘画3.4 舞蹈与中国古代服饰4. 第四章:中国古代舞蹈的鉴赏与创造4.1 学习和欣赏中国古代舞蹈的典籍和实录4.2 掌握中国古代舞蹈的技巧和动作4.3 进行中国古代舞蹈的创作与表演四、教学方法1. 授课法:利用课堂教学、讲解、示范等方式进行知识传授;2. 研讨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提高交际能力;3. 实践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舞蹈动作和创作过程;4. 比较法:对比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舞蹈,加深学生对舞蹈发展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讨论贡献、作业完成情况等;2. 考试评估:包括书面测试、实际操作和表演评估等;3. 课外作品: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评估其舞蹈创作和表演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取相关参考书和教学材料,提供给学生进行学习;2. 多媒体: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音乐、视频和图片,辅助教学;3. 实践场地:保证学生有适当的舞蹈练习和表演场地。
古典舞教学大纲
古典舞教学大纲古典舞教学大纲古典舞,作为一门传统的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它不仅仅是一种舞蹈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方式。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古典舞,制定一份完善的古典舞教学大纲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古典舞教学大纲的内容和重要性。
首先,古典舞教学大纲应该包含对古典舞基本功的要求。
古典舞的基本功是学习古典舞的基础,包括身体姿势、脚步技巧、手臂动作和舞台表演等。
在教学大纲中,应该明确规定每个基本功的要求和标准,以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和提高。
同时,教学大纲还应该包括对基本功训练的方法和技巧的介绍,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功。
其次,古典舞教学大纲还应该包含对古典舞技巧和组合的要求。
古典舞技巧是学习古典舞的重要内容,包括跳跃、转身、扑腾、旋转等。
在教学大纲中,应该明确规定每个技巧的要求和标准,以便学生能够有目标地进行训练和提高。
另外,教学大纲还应该包括对古典舞组合的要求,即将不同的技巧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舞蹈作品。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典舞的技巧和表达方式。
古典舞教学大纲还应该包含对古典舞知识和历史的介绍。
古典舞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形式,了解其历史和背景对于学习古典舞非常重要。
在教学大纲中,应该包括对古典舞起源、发展和演变的介绍,以及对古典舞作品和名家的介绍。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典舞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此外,古典舞教学大纲还应该包含对古典舞表演和演出技巧的要求。
古典舞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训练,更需要学生具备出色的舞台表演能力。
在教学大纲中,应该明确规定对舞台表演的要求,包括舞姿、表情、气质等方面。
同时,教学大纲还应该包括对古典舞演出技巧的介绍,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舞蹈才华和艺术魅力。
综上所述,古典舞教学大纲是传承和发展古典舞的重要工具。
它应该包含对古典舞基本功、技巧和组合的要求,对古典舞知识和历史的介绍,以及对古典舞表演和演出技巧的要求。
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一)
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一)
中国古代舞蹈史
1. 概述
•古代舞蹈的起源和发展
•舞蹈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
2. 先秦舞蹈
2.1 原始舞蹈
•原始舞蹈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原始舞蹈的功能和意义
2.2 周代舞蹈
•周代舞蹈的特色和风格
•周代舞蹈的场合和表演形式
2.3 春秋战国舞蹈
•春秋战国时期舞蹈的变化和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舞蹈的流派和风格
3. 魏晋南北朝舞蹈
3.1 文人舞蹈
•文人舞蹈的兴起和特点
•文人舞蹈的艺术表现和意境
3.2 宫廷舞蹈
•宫廷舞蹈的流派和演变
•宫廷舞蹈的礼仪和规范
4. 唐代舞蹈
4.1 宫廷舞蹈
•宫廷舞蹈在唐代的地位和作用•唐代宫廷舞蹈的艺术特点
4.2 士人舞蹈
•士人舞蹈的兴起和流行
•士人舞蹈的风格和形式
5. 宋元明清舞蹈
5.1 宫廷舞蹈
•宋元明清宫廷舞蹈的演变和发展•宫廷舞蹈的舞蹈形式和技巧
5.2 民间舞蹈
•宋元明清时期的民间舞蹈类型和特点
•民间舞蹈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和意义
6. 结语
•中国古代舞蹈的历史传承与发展
•古代舞蹈对于现代舞蹈的影响与启示
以上为《中国古代舞蹈史》的详细教程大纲,希望对您的创作有所帮助!。
古典舞教学大纲
古典舞教学大纲古典舞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舞蹈形式,凭借其优雅、精致的动作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吸引了众多舞者和观众的眼球。
为了规范和提高古典舞教学水平,制定一份合理的古典舞教学大纲是必要的。
本文将就古典舞教学大纲的制定提出一些建议。
一、目标与导向古典舞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习者对古典舞的兴趣并提高其舞蹈技巧。
古典舞教学大纲应该按照不同的学习阶段和水平,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古典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并能够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舞蹈实力。
同时,教学大纲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音乐感和艺术修养。
二、课程设置古典舞教学大纲应该包含一系列的课程设置,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舞蹈能力。
针对初学者,可以设置基础舞蹈技巧的课程,包括基本的舞姿、体态调整、手臂和腿部的动作等。
对于进阶学生,可以设置高难度的舞蹈组合和编排的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更加复杂的舞蹈动作和技巧,培养其艺术表现力。
三、教学大纲内容(一)基础动作与技巧古典舞教学大纲应该明确基础动作与技巧的内容。
基础动作包括:平行步、转身、跳跃、舞蹈表情等。
学生应该逐步掌握这些基础动作,并能够通过不同的编排将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此外,还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柔韧性和舞蹈形体,以便更好地完成各种舞蹈动作。
(二)编舞与演练编舞与演练是古典舞教学大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学生应该学会通过编舞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理解,并能够根据舞台要求进行舞蹈编排。
此外,在演练时,还应注重学生的舞蹈细节的完美呈现,例如手臂和手指的细微调整,舞姿的协调性等。
(三)舞台表演与评估古典舞教学大纲不仅应该注重学习和掌握舞蹈技巧,还应关注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和舞蹈艺术修养。
学生应该有机会参与各种舞台演出和比赛,以提高其舞台表现能力。
同时,教学大纲还应规定相应的评估标准,确保对学生的舞蹈技巧和表演能力进行客观的评估。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古典舞教学大纲还应该明确教学方法与手段。
传统的面授形式可以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例如利用视频教学、网络教学等方式,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指导。
舞蹈教学:中国古典舞教学大纲共56页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舞蹈教学:中国古典舞教学大纲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舞蹈史》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舞蹈史
课程编号:05203
课程学分:2
课程学时:32学时
课程安排:一年级下学期
课程性质:必修(专业基础理论课)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该课程的讲授,使学生从舞蹈的起源到历代舞蹈发展的状况,来了解中国舞蹈文化的悠久历史,加深对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认识,增强对舞蹈文化事业的热爱。
通过对古代舞蹈史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各时期舞蹈发展状况和不同时期的审美特征,艺术风格及在舞史上有影响的舞蹈、著名舞人。
重点掌握两周、汉代、隋唐三大舞蹈集成时期舞蹈的变革和发展。
站在历史文化的高度上去认识舞蹈。
二、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章原始舞蹈的产生与表现形式
本章要点:通过对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来把握原始舞蹈与原始生活的紧密联系。
原始舞蹈的产生不是审美的需要,而是原始人必不可少和必须赖以存在的生活形态及生存方式的需要。
第一节舞蹈的起源
1、舞蹈起源于劳动
2、最早的民间集体歌舞表演形式
3、崖画中的舞蹈形象
第二节“求偶舞”的形成
1、“求偶舞”形成的原因
2、崖画中“求偶舞”的舞蹈形象
第三节征战与古武舞
1、“古武舞”与原始战争的紧密联系
2、崖画中“古武舞”的舞蹈形象
第四节原始宗教观与祭祀性舞蹈
1、原始宗教观的形成所产生的祭祀舞
2、对氏族首领的图腾崇拜
3、对本氏族徽号的图腾崇拜
复习思考题:
1、原始舞蹈与原始人类生存关系
2、原始舞蹈得以保存、发展的因素
第二章奴隶制时代舞蹈的质变与进化
本章要点:国家的产生、阶级的分化、私有制的发展、夏商时代“乐舞奴隶”的出现,使原始舞蹈开始从自娱性表演向表演性方向转化,标志着舞蹈最早审美功能的体现。
商朝的神权社会,原始祭祀功能被进一步强化,祭祀舞蹈得以较大发展。
第一节奴隶制度下的表演性舞蹈
1、夏朝,乐舞开始步入表演性舞蹈范畴
2、“以巨为美”、“北里之舞”的商朝
第二节巫舞与宗教祭祀舞
1、祭祀舞蹈发展兴盛的因素
2、甲骨文中“”字与“”字的文字记载
3、商代的“巫舞”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表演性舞蹈的发展是奴隶制时代的重要进程
2、从哪些方面体现出奴隶时代舞蹈发生的质变和进化
第三章两周时期舞蹈的发展与变革
本章要点:礼乐制的形成,被历代封建王朝奉为“先王之乐”,成为巩固封建王朝统治特权的工具,“六代舞”、“六小舞”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美育课程,并形成体制,是雅乐体系的开端;礼乐制的衰落和民间舞的兴盛与社会根源及艺术发展规律之间的关系;儒家乐舞理论对中国古代舞蹈的深刻影响;楚舞的多种表演风格,标志着我国古代舞蹈最早的审美风格的形成。
第一节周代主要成套祭祀乐舞
1、《六代舞》的内容和祭祀对象
2、《大武》的艺术表现形式及艺术成就
3、《六小舞》的内容和祭祀对象
4、西周礼乐制的作用及意义
第二节礼乐制的衰落与民间舞的发展
1、“礼崩乐坏”的社会原因与艺术发展规律的关系
2、民间乐舞的兴盛
(1)、《诗经》
(2)、《九歌》
(3)、《傩舞》
(4)、孔子的乐舞教育文化观
3、表演性舞蹈的发展及其对政治生活的影响
(1)、表演性舞蹈的发展
(2)、舞蹈活动与政治斗争
4、两种乐舞理论观
(1)、儒家的乐舞理论
(2)、儒家乐舞理论的历史价值及意义
(3)、墨家的乐舞理论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大武”是我国历史上很有影响的舞蹈,其历史成就体现在哪些方面
2、礼乐制在西周社会中的意义
3、“礼崩乐坏”说明了什么问题
4、《九歌》是一部什么类型的表演,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5、形成楚舞审美风格的因素是什么
6、怎样理解儒家的部分乐舞思想对当今舞蹈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第四章汉代舞蹈艺术的大发展与大繁荣
本章要点:“百戏”是汉代最主要的表演艺术形式,其综合性串演的性质对舞蹈产生了较深影响;表演性民间乐舞不仅在民间得以发展,同时受到朝廷重视,成为宫廷宴享、祭祀的主要内容;乐舞活动兴盛,为数众多舞人的出现;舞蹈上形成技、艺并重的特点;国家乐舞机构的建立、生活中礼节舞与即兴舞的兴起等诸方面;有力的促进了汉代舞蹈艺术的发展,汉代舞蹈中厚重的气势、内在的张力、古朴的柔美,所体现出来的“泱泱汉风”,便成了汉舞的美学特征。
第一节“百戏”的兴盛与传播
1、“百戏”的兴盛
2、“百戏”的传播
3、“百戏”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大型歌舞节目
4、“百戏”对舞蹈产生的深刻影响
第二节最具代表性的表演性民间乐舞
1、表演性的民间乐舞
2、执武器而舞的舞蹈
3、执乐器而舞的舞蹈
第三节乐舞机构及乐舞活动
1、雅乐舞机构
2、俗乐舞机构
3、多等级、多层次的乐舞活动及乐舞艺人
第四节雅乐舞蹈的继承与创新
1、《大风歌》
2、《灵星舞》
3、《巴渝舞》
第五节中外民族交往中的乐舞文化
第六节舞蹈艺术多层次提高与发展
1、技艺结合、技艺并重
2、群舞的编排
3、舞具舞服的巧妙运用
4、著名舞人及其艺术成就
第七节乐舞理论与审美特征
1、乐舞理论
2、审美特征
复习思考题:
1、汉代舞蹈得以大发展的原因
2、汉代舞蹈与周代舞蹈有哪些根本性不同
3、汉代舞蹈中最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什么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时期乐舞文化的大融合
本章要点:这一时期,正是社会的动荡所形成了民族文化的大交流,促使中原乐舞文化与中外各少数民族乐舞文化的融合,为中国传统乐舞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清商乐”中著名舞蹈的艺术表现力;魏晋南北朝不同的舞蹈表演风格,为隋唐舞蹈高峰的到来奠定了基石,对后世舞蹈的发展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清商乐》中著名的舞蹈
1、作为“前代正声”归入雅乐,进入庙堂的乐舞
2、精心加工和创作成的精美表演性的舞蹈
第二节乐舞文化的大融合及其影响
第三节舞蹈技艺水平与不同的舞蹈审美风格
1、魏晋、南朝各代表性舞蹈的审美特征
2、北朝各代乐舞不同风格的舞蹈形象
复习思考题:
1、《清商乐》中精美的表演性舞蹈共同的审美特征是什么?
2、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时代在中国舞蹈史上是一个重要时代?
第六章唐朝,中国古代舞的黄金时代
本章要点:唐朝,是中国古代舞蹈的辉煌时代,无论是宫廷舞蹈,艺术与世俗化的宗教祭祀舞、社会生活舞蹈、表演性的艺术舞蹈、编导艺术、乐舞设施、舞谱和舞论等,都是历代以来舞蹈样式最多、种类最全、分类最细、内容最为丰富,其编导、表演技艺水平最高的时代。
鼎盛的原因,与其当时经济的繁荣、政治的开明、艺术上的光采博取,当朝统治者的审美追求是分不开的。
第一节不同领域中的舞蹈活动
1、节目歌舞游乐
2、歌舞艺人在广场、街头的舞蹈表演
3、自舞成风
第二节表演性舞蹈艺术的高度发展
1、广为流行的表演性舞蹈按风格分为两类
(1)、《健舞》
(2)、《软舞》
2、带有故事情节的歌舞戏
(1)、《大面》
(2)、《踏谣娘》
(3)、《拨头》
3、宫廷舞蹈
(1)、《九部乐》和《十部乐》
(2)、《坐部伎》和《立部伎》
(3)、歌舞大曲
4、宗教祭祀舞蹈
第三节乐舞机构
1、太常寺
2、教坊
3、梨园
第四节舞蹈的艺术成就
1、精湛的表演艺术
2、出色的编导艺术
3、舞蹈美术
4、舞谱
复习思考题:
1、唐代舞蹈兴盛的原因
2、从哪些方面体现出唐代舞蹈的艺术成就
第七章辽、宋、西夏、金代的舞蹈转折
本章要点:整个舞蹈的走向,宋代是一个转折点,舞蹈作为独立的艺术不再受重视,代而起之的是杂剧、百戏,使宋代舞蹈有了叙事性、情节性和综合性的特征。
附属于上层社会的专业歌舞伎人,已不再是舞蹈艺术的主要力量,舞蹈活动的主流,已逐渐转向民间,并汇入戏曲艺术发展的长河之中。
第一节辽代舞蹈的兼容精神
1、辽承唐舞倡诸舞
2、遗存的舞蹈形象
第二节宋代——中国古代舞蹈的转折点
1、繁盛的民间歌舞
2、继承中的宫廷宴乐和歌舞大曲
3、纯舞渐衰时的优秀舞者
4、唐宋舞乐传高丽
5、德寿宫舞谱
第三节金承辽舞融宋舞
第四节西夏舞迹
复习思考题:
1、宋代舞蹈的特征是什么?
2、宋代舞蹈向戏曲转化的原因
第八章元、明、清舞蹈的传承与变异
本章要点:元代宫廷宴乐各种乐舞杂呈,各民族乐舞穿插表演;“乐队”成为蒙、汉交融的宫廷乐;杂剧的崛起,形成一个发展的高峰时代,也产生了为数不多的精美舞蹈;明代宫廷以戏曲为主要娱乐,雅乐仍沿袭前代旧制;清代宫廷宴乐具有鲜明的满族色彩,有着浓厚的民族风格。
“队舞”仍承袭宋代宫廷宴乐总名;裕容龄是在舞蹈艺术逐渐衰落的清代中,为振兴中国舞蹈艺术作出较大贡献的著名舞人。
第一节元代宫廷宴乐
1、宫廷宴乐
第二节明代宫廷乐舞、舞论及拟古舞谱
1、宫廷乐舞
2、朱载的舞论及拟古舞谱
第三节清代宫廷宴乐和舞蹈家裕容龄
1、清代宫廷宴乐
2、清末舞蹈家裕容龄
第四节源远流长的各族民间舞蹈
1、汉族民间舞
2、少数民族民间舞
第五节戏曲舞蹈的发展
复习思考题:
1、元代舞蹈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2、明、清宫廷宴乐各有何不同
3、你怎样认识戏曲舞蹈与纯表演性舞蹈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