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思想史重点笔记总结
地理学思想史读书笔记

《地理学思想史》这本书在全息地展示地理学思想史的这样一个辩证的过程,十九世纪以前,地理学的发展无疑是十分缓慢的,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建立标志出现在1874年的德国——地理学作为一门由专业教师们讲授的高级课在大学设置,自此也开启了地理思想史的近代时期。
在这以前人们对问题的讨论,或者说是这种“辩证”式的发展,表现得还不明显,由于地理学在此前处于萌芽阶段,已取得的成果还无法形成较为深入的对立,加之大学还没有出现,使得这些学者在空间上还无法集聚,讨论还无法经常进行。
但通过洪堡和李特尔的努力,地理学已经为走进大学课堂奠定了知识基础并初步获得成功,特别是为地理学的专门化做好了开启的准备。
他们同在柏林1859年去世后,没有人能够接替他们,再也没有一个学者能够掌握关于地球的全部知识了,古典地理学就此终结。
十九世纪,随着德国学术界的革新,大学作为一个学术机构,在中世纪的欧洲首先创办,大学的创立意义十分深远,不仅通过教育的方式为普及专门知识提供了固定的场所,使得关于学科知识的讨论经常发生,而且还通过他自己的独特方式把学术成果保存并传承下来。
在这里我要说明的是在这个时候,真正意义的地理学的“辩证”的发展阶段才正式开始。
直到二战以前,是地理学发展的近代时期,这一时期的发展,地理学的发展更多地归功于个人的才能,地理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应用,基于如下五个问题:(弗雷德·勒克曼)①人类应该选择宇宙间的什么事物来观察并记载?②观察它们的最好办法是什么?③对观察到的事物如何进行概括来解释他们在地球上的某种重要几何布局?④如何来解释这些布局模式或言之成理?⑤怎样来交流这些成就?近代地理学丛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开始发轫。
这期间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并不是很频繁,所以形成了一国别为基础的各种流派:德国的新地理学,法国和英国的新地理学,苏联的新地理学,美国的新地理学。
地理学思想史总结长表

地理学思想史总结长表地理学思想史总结长表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其思想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的地理学主要以地图绘制和探险探索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地理学的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以下是对地理学思想史的总结长表:一、古代地理学思想:1. 中国古代:-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地理学的重要著作,系统记载了中国的山川、河流、湖泊等地理信息,成为古代地理学的重要参考书籍之一。
- 《水经注》:由郦道元根据《水经》所编写而成,记录了中国的主要河流和水系,为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古希腊:- 伊壁鸠鲁学派:伊壁鸠鲁主张认识世界和本性人生活的方式是通过感觉和经验,对于地理学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 罗马地理学家托勒密:他的著作《地理学指南》被认为是地理学的里程碑,对于地球的形状、地理坐标系统以及地球的分带等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理论。
二、中世纪地理学思想:1. 伊斯兰世界:- 伊本·赫勒散:他的著作《地理之书》对于地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认为通过观察和实地考察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世界。
2. 欧洲:- 佩托克:他是中世纪欧洲地图制作中的重要人物,他对于中国和东方文化的了解对于欧洲地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近代地理学思想:1. 欧洲:- 荷兰人豪登:他是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提出了“地理学即为各种学问的母体”的概念,强调地理学与其他科学的联系。
- 法国地理学家朱诺:他的著作《地理学论》是地理学思想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提出了地貌进化学说和区域发展理论。
2. 美国:- 埃尔伯特·亨廷顿:他的著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构》提出了“文明冲突”理论,认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是地理因素的结果。
- 考尔哈斯:他提出了“心理地理学”理论,认为地理环境对人们的行为和心理产生重要影响。
四、现代地理学思想:1. 量子地理学:量子地理学将量子力学的原理应用于地理学中,通过量子力学理论解释和分析地理现象。
地理学思想史总结长表

哥白尼的日心说
1.波兰学者哥白尼(Copernicus1473—1543 年),在地理大发现不久的1497—1529 年间对行星、月球和恒星运动进行了多次观察,1543 年发表了名著《天体运行论》,提出了太阳中心学说。
哥白尼、伽利略、牛顿,历经了一个半世纪的科学革命,奠定了天文学、地理学、哲学以及整个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
2.全书2.1 万多字,承袭了自古以来所积累的地理知识。它记述了400多座山,先按南、西、北、东、中五区,每区分若干山系,每个山系又连接许多山岳。
3.记述以山岳为纲,综合记述了水、动植物、矿产、特产、神话传说等,其中还提到了潮汐和月亮的关系。其记述的范围远及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外的广大地区。
虽然《山经》中不免有失实和错误之处,但任堪称是一部有价值的地理著述。
2.一方面是为我国保留了一大批极有价值的人文地理资料,另一方面也妨碍了自然地理观念的发展。直到明末《徐霞客游记》问世之前,我国始终缺乏对自然地理现象进行科学描述和研究的专著
浑天仪和地动仪
张衡
1.在观测天象、了解地球位置和运动以及预测地震等方面,在当时世界都属于先进技术。
晋代
<佛国记>
法显
1.高僧法显(约337—422 年), 65 岁时从长安出发经玉门至印度又南下锡兰、苏门答腊绕行南海回国,历经12 年之久。回国后撰写《佛国记》一书,记述了西域、印度和南洋诸国的自然、社会经济情况。
4.两部史诗相差近百年,作者名字都为荷马,无从考证是否同一人。
地圆说
毕达哥拉斯
1.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制定了天体圆周运动的数学法则。
帕拉图
1.公元前428-348年,帕拉图创“地球中心说”,演绎推理大师。
2.主张地球上一切可以观察到的事物只不过是理念的拙劣的摹象,一切观察到的事物都是从完美的客体退化下来的,或处于退化过程中
地理思想史知识点总结

地理思想史知识点总结地理思想史是研究地理学理论的发展与演变的学科,包含了自古以来关于地球及其各种自然现象的认知与思考。
下面将对地理思想史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古代地理思想:1. 世界的构造观念:古代人们认为地球是一个由陆地与海洋组成的平面,例如《封禅书》的“方而不圆,圆而不方”。
2. 天地万物的关系:古代人们认为天地万物是有关联的,以天人合一思想为主,如《周易》的“天人合一”。
3. 地理探索:古代人们对地理环境的探索主要是为了求生存,例如商朝的“四方经商”,希腊的远洋航行。
古代地理学家:1. 克拉托: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地理学家,提出了地球的圆形理论,并通过推测认为地球是悬浮在水面上的。
2. 托勒密:公元2世纪的亚历山大地理学家,提出了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和其他天体绕地球运动。
3. 罗马哲学家普林尼:撰写了《博物志》,记载了当时的地理知识和较详细的地图。
地理思想的复兴与发展:1. 文艺复兴: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地理学开始受到重新关注,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 地理大发现: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欧洲航海家进行大规模的地理探索,开辟了新航路,丰富了地理知识。
3. 黑格尔地理观:19世纪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主张通过对地理环境的研究,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现代地理学派与观念:1. 环境决定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地理学家拉特尔提出了环境决定论,认为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2. 人文地理学:20世纪后期,地理学界出现了一股强调人文因素的思潮,人文地理学主张将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作为地理研究的核心。
3. 空间思维: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地理学家开始强调空间的重要性,将地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空间分析与地理信息系统上。
现代地理学发展的重要理论与方法:1. 区域研究:地理学家将地球划分为多个区域,重点研究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2. 地理信息系统(GIS):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数据进行整理、存储、分析和可视化,成为现代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地理学思想史第四版总结

地理学思想史第四版总结《地理学思想史(第四版)》是一本系统介绍地理学发展历程和学术思想的重要著作。
作者通过梳理和分析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总结出地理学的发展脉络,揭示出地理学思想的发展演变。
本书分为十个章节,介绍了古代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地理学等各个阶段的地理学思想。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古代地理学的发展,包括古希腊地理学的起源及其代表人物。
其中,作者提到了古希腊的高风亮节,带动了早期的希腊地理学的发展。
此外,笔者还介绍了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这本书对地理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第二章介绍了文艺复兴时期地理学思想的发展。
这一时期,地理学逐渐从神秘到科学,从探索到知识积累。
笔者从地图制图、探险以及科学革命的角度,概括了文艺复兴时期地理学的特点和贡献。
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介绍了自然地理学的发展。
笔者从自然地理学的起源、地理误差的概念以及地理学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此外,作者还介绍了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地质学、气象学、植物生态学等,以及这些研究方法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第五章和第六章主要介绍了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笔者强调了人文地理学的重要性,认为地理学不仅仅是关于自然的,也包括了人文方面。
本章还介绍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以及人文地理学与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交叉。
第七章到第九章分别介绍了区域地理学的发展。
作者介绍了区域地理性质和区域地理研究方法,并列举了一些区域地理研究的案例。
同时,本书还特别关注了亚洲和非洲两个大洲的区域地理学。
最后一章则是对地理学思想史的总结和展望。
笔者认为地理学正日益重视地理空间的概念,并将地理思维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
此外,作者还对当前热门话题进行了展望,包括全球化、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等。
总的来说,《地理学思想史(第四版)》是一本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
作者通过梳理地理学的发展脉络,系统阐述了地理学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
本书还以批判性的思维和广阔的视野,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地理学思想的机会。
对地理学思想史的总结

对地理学思想史的总结地理学思想史概述地理学思想史是研究地理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其中涌现的重要思想流派和学说的学科。
地理学思想史涉及对地球表面与特征的观察和解释,以及对地理现象背后原因和关系的探究。
本文将对地理学思想史进行总结。
地理学思想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类对地球和周围环境的认知。
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进行地理观察和理性思考。
西方古希腊的地理学思想影响深远。
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和阿那克西曼德等人的思想为地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毕达哥拉斯提出了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观点,而赫拉克利特则关注地球的物质和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
阿那克西曼德提出了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对立,这为后来人们对大陆漂移的研究提供了线索。
在18世纪和19世纪,地理学思想经历了重要的变革阶段。
在这一时期,人们开始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地理观察和研究。
德国地理学家荷尔德林开始将地理学定义为“人类与环境关系的科学”,并将其划分为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
其他重要的地理学家包括德国地质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和英国地理学家弗兰西斯·盖尔。
亚历山大·冯·洪堡在其著作《自然景观的画像》中,强调地理学应该是综合性和综合研究的学科。
他提出了地理景观形成的理论,并辩称地质、气候和植被等因素对地貌的塑造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弗兰西斯·盖尔则提出了地理决定论,认为环境和地理条件决定了人类的行为和社会结构。
20世纪初,地理学思想进入了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诸多地理学家将其研究集中在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上。
一方面,德国地理学家弗里德里希·拉策尔对地形表达进行了系统化和科学化。
他创立了现代地貌学,并提出了地貌周期和地貌类型的观点。
另一方面,波兰地理学家爱德华·斯廷格勒提出了环境决定论,主张环境条件对人类文化和社会结构产生显著影响。
与此同时,美国地理学家伊萨卡·鲁比斯微超等人开始利用空间分析和定量方法进行地理研究,从而推动了现代地理学的发展。
初中的地理与历史知识点总结

初中的地理与历史知识点总结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及其上的人类活动的学科,它涉及到我们周围的环境、自然地理现象以及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
以下是初中地理学科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1. 地球与地理坐标系:地球是我们所生活的行星,它由多个地理区域组成。
经度和纬度是地球上位置的坐标。
经度用来表示东西方向的位置,而纬度则代表南北方向的位置。
2. 地球的结构和板块构造理论:地球由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部分组成,这些部分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壳由多个移动的板块组成,并导致地震、火山喷发和山脉等地质现象。
3. 气候与天气:天气指短期内大气的状态,包括温度、湿度、风向和风速等。
气候是长期的天气模式,通常根据降水和温度进行分类。
4.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洪水、旱灾和台风等。
这些灾害对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5. 农业与工业: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方式,涵盖耕种、畜牧和渔业等。
工业则是用机器和技术生产商品和服务的经济部门。
历史知识点总结:历史是人类过去的经验和行为的记录。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的事件和人物,从而更好地理解现在和未来。
以下是初中历史学科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1. 中国古代文明: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历史,包括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明。
中国有着独特的文字、哲学和科技传统。
2. 古代帝国和王朝: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多个帝国和王朝,如夏、商、周、秦、汉、唐、宋、明和清等。
这些王朝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世界古代文明:古代世界的文明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帝国和印度古代文明等。
这些文明在政治、文化和艺术方面都有独特的贡献。
4. 世界大战和冷战:20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
这些冲突对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塑造了现代世界的面貌。
5. 文化交流和全球化:历史上,不同文明之间进行了广泛的文化交流。
全球化指世界不同地区间联系和交流的加强,包括贸易、文化和科技的交流。
地理学思想史内容总结

地理学思想史内容总结地理学思想史是关于地理学发展过程中涌现的各种思想和学派的研究,地理学思想史的内容非常广泛,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对其进行总结与阐述。
在古代,地理学思想主要围绕着地球形状、地球中心说以及地图绘制等方面展开。
古希腊的地理学家泰勒斯提出了地球是一个浮在大洋之上的圆盘的学说,这一观点直到公元15世纪被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才被推翻。
在古代中国,学者们主要探讨了天下有山有河,进而形成了山川地势论,例如《山海经》就是对中国地理的一种描述。
而在古代印度,人们通过瑜伽和冥想来认识地理环境,形成了一种宇宙认知的思想。
进入中世纪,地理学思想开始与宗教相结合,地理学成为了宗教传教的一种手段。
14世纪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游记《东方见闻录》描绘了他对亚洲的探索,为后世的地理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此外,地理学家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在中世纪具有重要影响。
他认为地球是球形的,提出了经纬度的划分方法,并画出了世界地图。
这些思想成果直到近代仍然有一定的影响。
进入近代,地理学思想经历了革命性的发展。
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开始注重观察和实证研究,推动了地理学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法国地理学家布菲尔提出了地形决定论,认为地貌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德国地理学家兰特则首次提出了区域概念,强调地理研究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特点。
这些思想开创了现代地理学的研究范式。
在20世纪,地理学的发展加速,出现了多种不同学派和思想流派。
美国地理学家霍夫拉姆提出了人文地理学的概念,将地理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强调空间和地域的意义。
英国地理学家哈特则提出了地缘政治学,关注地理环境对政治格局的影响。
法国地理学家菲里奥则提出了空间分析的概念,通过计量分析和模型构建来解释地理现象。
这些思想流派丰富了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总体而言,地理学思想史体现了人类对地理环境认知的演变过程。
从古代的形状和地势论,到中世纪的宗教与地理结合,再到近代的科学化和学派多元化,地理学思想与时代背景相互依存、相互推动。
地理学思想史读书笔记.doc

地理学思想史读书笔记篇一:读书笔记-法国地理学思想史法国地理学发展史:其中我们一般认识的就是2个人,维达尔·布拉什和戴维斯,一个是人文地理学法国始祖,一个是在地貌学上以轮回侵蚀理论著称。
他们都是法国地理学的牛人。
另外通过读书,也同时认识到另外几个知名人物。
阿德芒戎和白吕纳,德马东。
其中阿德芒戎和白吕纳都是维达尔的徒弟,在人文地理上上贡献有所不同。
其中白吕纳主张区域的观点,而阿德芒戎曾经和德马东分别主持《法国地理卷》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部分。
回到本书中,诞生(1872-1905),直觉(1905-1939),分化(1939-1969),重组时期(1969-1994)。
总的说来,就是地理学的自己的经历发展过程,并不是单单的法国的地理学过程。
曾经自己说道地理学没有自己专业的研究对象,对自己学科的定义也没有一个完整权威的定义。
而这些现象在这本书也提到了,可见地理学危机不是单单中国,法国问题,而是全球地理学的问题。
而我读完这本书后,书中说道2种思路可以缓解危机(注意是缓解,并不是根治)。
1是用地理学观点介入到其他工作或者专业学习中,毕竟地理学观点在很多方面对决策是起重要好区域作用的。
比如说规划决策,项目策划等等。
或者参与其他研究项目中。
2是地理学自己研究对象的重组,结合自己兴趣爱好结合导师等等多方面因素,选择自己特长或者兴趣重点。
这一点我可以结合我们学院的情况来说。
目前地理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的老师,大多数都有专业分工和协作。
保罗·韦雷说:“专门化无疑造成地理学一分为二的趋势,久而久之,会走向其否定的。
但是,人民可以期望一种研究的分工。
地理学必然地要走前演进,不必为此惊慌失措。
况且,这种演化还可能带来有益的事实,如果我们能从中汲取。
”而老师分工中,我大概可以提及一下:薛德升老师负责工业地理,社会地理等,比较全面的老师;刘云刚老师是政治地理学和地理学思想史和方法论方面,李志刚老师和何深静老师是偏社会地理学方面,但是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地理学思想史章节概括总结

地理学思想史章节概括总结地理学思想史是研究地理学发展历史的重要学科,它主要关注地理学的理论构建、学派发展以及思想变迁等方面。
地理学思想史的章节主要包括地理学的起源、古代地理学思想、近代地理学思想和现代地理学思想等。
下面将对这几个章节进行概括总结。
地理学的起源:地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
在古代,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知主要是通过直接观察和经验总结得出的,没有形成系统的地理学思想。
然而,早期的探险家和旅行家开始在地图上标明地理位置,并绘制了各种类型的地图和地理图集。
这些早期的地图文件为后来的地理学思想奠定了基础。
古代地理学思想:古代地理学思想是地理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主要以古希腊和古罗马为代表。
在古希腊,人们开始对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理现象进行研究。
代表人物包括毕达哥拉斯、埃拉托斯特尼斯和克拉提亚斯等。
而古罗马时期的地理学思想主要是在古希腊地理学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代表人物包括托勒密和普林尼等。
近代地理学思想:近代地理学思想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6世纪和17世纪。
在这个时期,地图绘制技术和测量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促进了地理学理论的发展。
代表人物包括瓦尔达、约翰森和伊德里斯等。
同时,伟大的探险家和航海家的活动也为地理学思想的兴起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和信息。
例如,哥伦布的航海活动揭示了新大陆的存在,这对地理学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现代地理学思想:现代地理学思想的重要特点是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深入研究。
近代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为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
现代地理学的代表人物包括居里夫人、奥特伯里·韦尔和伊萨克·耶德·盖蒙斯等。
他们通过实地考察、实验室研究和数据分析等方法,深入研究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
现代地理学思想的发展还涉及到对地球环境问题和人口迁移等社会问题的关注,为解决当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总结:地理学思想史的发展是地理学不断进步和丰富的过程。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的总结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的总结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总结地理科学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现象的学科,它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在研究中涉及到自然、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内容。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是地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它们对于地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地理科学思想1. 地球整体性思想:地理科学强调地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各个地理现象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
地球是由各种综合因素共同决定的,要全面认识地球必须进行综合性研究。
2. 区域性思想:地理科学强调地理现象在不同空间范围上的特殊性和地域性。
地球上的各个地区具有不同的地理特征和发展规律,地理学的任务是研究各个地区的差异性,以便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
3. 时空性思想:地理科学注重地理现象在时空上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地理学家研究地理现象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过程,以揭示地理现象的内在规律和相互关系。
4. 相对性思想:地理科学认为地理现象是相对的,它对不同的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有不同的意义和影响。
地理学家要客观地描述和分析地理现象的相对性,以增强地理科学的科学性和普遍性。
5. 可持续性思想:地理科学认为地球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破坏是不可持续的。
地理学家要关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寻找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方法和途径。
二、地理科学方法1. 统计分析法:地理科学在研究过程中经常使用统计分析方法,通过观察、测量和统计数据的方式分析地理现象的变化趋势和规律,以揭示地理现象的本质和内在关系。
2. 空间分析法:地理科学强调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和关系,空间分析方法是研究地理现象和问题的重要手段。
地理学家通过空间分析方法来揭示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空间相互作用关系。
3. 野外实地调查法:地理科学研究需要采集实地数据,通过观察和调查地理实地现象来获取信息。
野外实地调查法是地理学家了解地理现象真实情况的重要方法,它可以提供直观的证据和数据支持。
地理学思想史读书笔记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地理学思想史读书笔记篇一:读书笔记-法国地理学思想史法国地理学发展史:其中我们一般认识的就是2个人,维达尔·布拉什和戴维斯,一个是人文地理学法国始祖,一个是在地貌学上以轮回侵蚀理论著称。
他们都是法国地理学的牛人。
另外通过读书,也同时认识到另外几个知名人物。
阿德芒戎和白吕纳,德马东。
其中阿德芒戎和白吕纳都是维达尔的徒弟,在人文地理上上贡献有所不同。
其中白吕纳主张区域的观点,而阿德芒戎曾经和德马东分别主持《法国地理卷》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部分。
回到本书中,诞生(1872-1905),直觉(1905-1939),分化(1939-1969),重组时期(1969-1994)。
总的说来,就是地理学的自己的经历发展过程,并不是单单的法国的地理学过程。
曾经自己说道地理学没有自己专业的研究对象,对自己学科的定义也没有一个完整权威的定义。
而这些现象在这本书也提到了,可见地理学危机不是单单中国,法国问题,而是全球地理学的问题。
而我读完这本书后,书中说道2种思路可以缓解危机(注意是缓解,并不是根治)。
1是用地理学观点介入到其他工作或者专业学习中,毕竟地理学观点在很多方面对决策是起重要好区域作用的。
比如说规划决策,项目策划等等。
或者参与其他研究项目中。
2是地理学自己研究对象的重组,结合自己兴趣爱好结合导师等等多方面因素,选择自己特长或者兴趣重点。
这一点我可以结合我们学院的情况来说。
目前地理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的老师,大多数都有专业分工和协作。
保罗·韦雷说:“专门化无疑造成地理学一分为二的趋势,久而久之,会走向其否定的。
但是,人民可以期望一种研究的分工。
地理学必然地要走前演进,不必为此惊慌失措。
况且,这种演化还可能带来有益的事实,如果我们能从中汲取。
”而老师分工中,我大概可以提及一下:薛德升老师负责工业地理,社会地理等,比较全面的老师;刘云刚老师是政治地理学和地理学思想史和方法论方面,李志刚老师和何深静老师是偏社会地理学方面,但是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地理学思想史》读书笔记

研究生学位课程读书报告封面科目地理学思想史专业自然地理学学号 201000000 姓名□□□日期 2010年00月00日西北大学研究生处制中国自然地理研究现状及进展——读《2008-2009地理学学科发展报告(自然地理学)》非常有幸能上□□□教授和□□□副教授讲授的《地理学思想史》,亦缘于此,阅读了《2008-2009地理学学科发展报告(自然地理学)》。
为了更好的理解,还先后阅读了郑度院士的《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瞻》,郑度和陈述彭院士合著的《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杨勤业研究员、郑度院士、吴绍洪研究员和葛全胜研究员合著的《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综合自然地理研究进展》,宋长青主任和冷疏影研究员的《当代地理学特征、发展趋势及中国地理学研究进展》,倪绍祥教授的《论全球变化背景下的自然地理学研究》等一系列综述性文章。
原本信心满满,以为阅读大牛巨著后就能站在“巨人的肩上”,鸿篇阔论。
然落笔时却显生怯,地理学究竟是什么?我们自然地理学研究的本质是什么?……是的,有太多的“明确的答案”:“地理学是研究自然界和人与自然界关系的科学”;“地理学是研究时空组合”;“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以智慧圈为核心”……诸如此类。
但没有一个可以让地理学人“扬眉吐气”的定义,亦因为此,地理学从哈佛等著名高校消失,钱学森同志成为了中国地理科学的“擎天一柱”,地理学一心往国民经济核心部门靠拢往往却靠边、靠后站……自然地理学毕业生出了可怜巴巴的几个研究院所和高校外,几乎就业无门。
面对这样的窘境,中国自然地理学发展的怎样?应该怎样发展?一、提出地表过程研究,把握住时代脉搏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黄秉维先生提出综合研究地表物理过程、化学过程与生物过程的方向。
国内一般认为,这比发达国家在全球环境变化中开展类似的研究约早20多年。
也正是这一前瞻性的指导,使得中国自然地理在经过描述阶段(自然现象的整编)后,能够有继续发展的空间。
如果说改革开放以前,竺可桢引领中国地理学研究进入“格物”之门,那么,黄先生的地表过程研究则属于不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之举,当然,中国由于阶级斗争错过了“计量运动”的命中注定,使得谢费尔对例外主义方法论进行挑战之时,中国也开始了地理学究竟算不算一门科学的争论。
地史学复习重点

地史学重点笔记(随堂)第一章绪论从哪几方面研究地球?地史学、地球化学、年…地球的大气、表层、生物三个方面Great Oygenation event 大生氧事件(31亿年前?)Huronian Glaclation 冰期(25亿年前,持续3亿年)泥盆纪植物登陆,泥盆晚期出现树研究地球历史的意义1)了解地球运转规律,保护地球环境;2)早期生命的起源,未知;3)地球大气的独特性。
参考书:《中国地层典》《生物地质学》(2003)第二章地层的沉积相和沉积环境沉积相:形成于特定古沉积环境的一套有规律的岩石特征和古生物特征组合。
(单偏光、正交偏光?)黑色薄层硅质岩表示有机质多;含放射虫表示特定的深水、富氧低能环境。
相变:沉积相在空间上的横向变化。
相分析:通过对地层中古代岩石和生物的特点,将其与环境联系起来分析和恢复古代沉积环境。
沉积相的相对比定律(相率):只有哪些目前可以观察到是彼此相邻的沉积相,才能原生地重叠在一起。
(Walther”s Law)沉积环境的判别标志1)沉积岩组合和结构;碎屑岩成分主要有:岩屑、石英、重矿物、有机质、胶结物;碳酸盐岩:生物碎屑、岩屑(包括内碎屑和非原生沉积)、原地碳酸盐、陆源泥、有机质、胶结物;沉积岩结构:颗粒支撑、杂基支撑海绿石形成于陆棚浅海环境,且在缓慢沉积条件下。
2)沉积构造:沉积过程中沉积物的叠堆方式,包括层理、层理构造、滑塌构造。
层理:水平层理:水动力特别弱(静水环境),细层厚度毫米级平行层理:水动力相对较强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发育于河道底部递变层理、块状层理层面构造:沉积层面上的构造,如波痕、泥裂海洋环境:XX、泻湖、碳酸盐岩台地、碳酸盐岩缓坡、陆棚海大陆环境:山麓沉积相、湖泊沉积相、河流沉积相、沼泽沉积相浅海沉积相:碳酸盐台地、碳酸盐缓块、陆棚海过渡环境:三角洲、滨海、沼泽3)生物类群及其生态组合;4)沉积地球化学标志及其环境意义。
地层之间的关系及其地质意义地层的接触关系:1)沉积间断:沉积过程中曾经有一段时间沉积作用停止,而后又接受沉积,由此产生的地层的间断;2)整合接触3)不整合接触海侵:由于海水范围不断扩大,地层不断向陆地侵入的过程,其形成的沉积序列为海进序列。
地理思想史学习提纲(复习用)

地理思想史学习提纲(复习用)近代地理学的主要观点和核心人物1、环境学派(1)代表人物是德国拉采尔。
拉氏的《人类地理学》阐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分布和迁徙的作用;(2)拉采尔的学生、美国森普尔女士在20世纪初系统地阐述了环境对人类的支配作用;大肆宣扬地理环境对人的体质、民族发展与国家历史有决定性作用。
(3)另一个美国地理学者亨丁顿著《文明与气候》和《人文地理学》,详述了气候决定论。
强调气候对人类文明的决定性作用,提出人类文明只有在具有刺激性气候条件的地区才能有所发展。
2、人地相关学派(1)法维达尔·白兰士: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他认为在人地关系中,除环境的直接影响,还有其它因素在起作用,强调人类对外界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地。
因而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
(2)白吕纳,说“环境虽足以影响人类之活动,人类亦有操纵与征服环境之能力” ,代表作《人地学原理》。
(3)美国巴罗斯,他认为地理学应该人文化,形成人类生态学。
他同时也是地理学用生态方法参与实际工作的开创者。
3、区域学派(1)地理学区域学派的首倡者是德国的赫特纳,地理学区域应着重空间分布的研究,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
地理学的研究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一切要素,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人文现象的特征。
赫特纳的代表作是《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
(2)继承者是美国哈特向,他认为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域分异特征,部门地理学是起点、区域地理学是终结。
根据赫氏观点,哈特向分别于20世纪30年代末和50年代写了《地理学的性质》和《地理学性质的透视》两本专著。
4、景观学派(1)用发生学观点和综合方法划分地表类型。
(2)德国施吕特尔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提出景观学说,认为地理学的中心是对可见景观的研究。
地理学者应着眼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觉察到的事物,着眼与这种感觉——景观的整体。
景观是自然和人类共同创造的生活空间。
地理学思想史读书笔记

《地理学思想史》(詹姆斯著)读书笔记一、古典时期古典地理学的发轫,作者是用一系列人物的发现及其观点组成,这是人们对地球的初级探索阶段,无论在数学还是文学都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人们在日常生活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开始思考并发现问题(如为什么尼罗河的洪峰期与其他河流不同),尽管人们在对问题答案的探索中不断出现错误(如认为赤道地区温度太高而不适合人类居住,人类在南半球因无法倒立而不可能生存),可能有时还有一些野蛮(如“将身上长毛的野蛮男女”残忍的杀害),但我认为这是文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从地球形状的扁平到圆后来又到球,从柏拉图的直觉理论到亚里士多德的注重观察事实,到埃拉托色尼提出地理学并计算出地球圆周长度。
在中世纪,虽然不同的宗教对地理学的影响不同,但总体来说各大陆的人们逐渐开始交流,出现了马可波罗、伊本巴图塔等旅行家,航海和制图等技术也有了显著改进。
对中国古代地理学,作者提到《禹贡》及著名旅行家玄奘等人的成就及著作。
在地理大发现时代,作者重点讲述了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旅行,其获得的空前大量的新资料及制图成就对地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作者还提到地球形状和运动方面的新概念。
古典时期的最后,作者详细讲述了洪堡和李特尔两位地理学开山大师的生平及成就著作,二者的死代表着古典学术的顶峰与结束。
二、近代时期对于近代时期地理学的发展,作者首先介绍什么是新地理学,接着对主要国家地理学的发展分别进行论述。
新地理学是1874年在德国开创的,后来德国的新地理学很快传到其他国家,主要是法国、英国和俄国,又(通过其他途径)传到美国。
上述几国对地理学性质这个问题做了不同的回答,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德国的新地理学,作者介绍了佩舍尔、李希霍芬等人的地理思想,并评述了其对区域地理、景观学的各种论说与方法。
法国学派的特点是自然与人文两者的平衡发展,不像其他国家出现自然与人文之间的明显分家。
英国的地理学发展是从探险考察开始的,作者评述了麦金德的大陆腹地说和郝伯森的世界大自然区,并论述了英国区域地理学的研究状况。
初中的地理与历史知识点梳理

初中的地理与历史知识点梳理初中的地理和历史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认识和理解世界、国家、社会和人类历史文化的基础。
通过学习地理和历史知识,学生能够了解社会地理环境、国家发展历程,形成对社会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下面分别对初中地理和历史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地理知识点:1. 三纬一经:地理位置系统的基本概念。
包括北纬、南纬、赤道、本初子午线等。
学生应该掌握各大洲、国家和重要地理环境的地理位置。
2. 自然地理:包括地形地势、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
如掌握世界山脉、平原以及各大洋的位置、特征和影响。
3. 人文地理:包括人口分布、城市发展、交通运输、农业、工业和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应了解国家和城市的人口分布特点,经济发展状况和交通运输系统。
4.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问题、资源利用与保护、生态系统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环境和生态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5. 地理信息:包括地图阅读、地理信息技术等方面。
学生应该习惯地图的使用和阅读,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历史知识点:1. 古代文明:包括中国古代文明、埃及、希腊、罗马等古代文明。
学生应该了解这些文明的起源、发展和影响,明白古代文明对人类文化的意义。
2. 中世纪和近代历史:包括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世界两次大战等重要历史事件。
学生应了解这些重要历史事件对世界和国家的影响。
3. 国家建设和发展:包括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国家建设和发展过程。
学生应该了解中国的国家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以及其他国家的主要历史事件。
4. 世界各国的地理和历史:包括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国家建设和发展、重要历史事件等。
学生应该了解世界各国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们的历史和文化。
5. 历史思维和历史方法:包括历史思维的培养和历史研究方法。
学生应该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历史思维分析问题。
通过学习地理和历史知识,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和历史,形成批判性思考能力。
地理历史高一知识点总结

地理历史高一知识点总结在高一地理历史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地理和历史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过去的事情。
下面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总结:一、地理知识点1. 大地形特征在地理课上,我们学习了大地形特征,包括山地、平原、高原和盆地等。
山地通常由陡峭的山脉和峡谷组成,而平原则是相对平坦的地区。
高原是介于山地和平原之间的地形,而盆地则是被山脉或高地环绕的低洼区域。
2. 气候区划地理课上我们还学习了气候区划,了解了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
例如,热带气候地区通常温暖湿润,而极地气候地区则寒冷干燥。
气候对农业、交通和经济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3. 城市化与工业化地理课上,我们学习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和影响。
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工业化则是指社会经济结构从农业向工业转变的过程。
这些过程对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4. 人口与人口迁移地理课程中我们还学习了人口与人口迁移的知识。
我们了解了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的相关概念,并研究了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二、历史知识点1. 古代文明在历史课上,我们学习了古代文明,如埃及、希腊和罗马等。
通过学习这些古代文明,我们了解到古代人类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2. 世界两大文明古国历史课上,我们还学习了中华文明和印度河流域文明两个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
中华文明是以中国为代表,而印度河流域文明则是以印度为代表。
这些古代文明对后来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 丝绸之路历史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丝绸之路的历史。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通过丝绸之路,中原文明和西方文明相互交融,促进了各个文明的发展。
4. 科技与发明历史课程中,我们还学习了古代的科技和发明,如造纸术、火药和指南针等。
这些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科学技术进步奠定了基础。
总结起来,地理历史高一课程让我们了解了世界的大地形特征、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以及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学思想史重点笔记总结
地理学思想史重点笔记总结:
地理学思想史是地理学发展历程的总结,记录了人类对地理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的过程。
地理学思想史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地理学的发展轨迹,还可以为我们理解当前地理问题提供启示,下面是地理学思想史的重点笔记总结。
1. 古代地理思想:
古代地理思想主要集中在古代文明发源地埃及、巴比伦和希腊。
埃及的地理思想着重于对尼罗河的研究和利用,认为尼罗河是生命之河。
巴比伦的地理思想主要关注农业和城市规划,认为河流是灌溉农田的重要要素。
而希腊地理思想的特点在于突破了宗教观念,强调理性思维和观察实践。
2. 环境决定论与人文主义:
环境决定论是从19世纪开始影响地理学思想的一种思潮,认
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人文主义思想则认为人类活动是地理过程的主导力量,强调人文因素对地理环境的塑造作用。
这两种思想在地理学界形成了长期的争议和探讨。
3. 区域研究与地域观念:
区域研究是地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强调地理现象和问题的地域差异和特征。
区域研究主要关注特定地区的自然、社会和经济问题,为区域规划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地域观念则是地理学中的基本观点,认为地理现象和问题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需要从综合和整体的角度进行研究和分析。
4. 值景地理学与后现代地理学:
值景地理学是20世纪初地理学的一种重要思潮,强调地理学
应该关注人类价值观念对地理过程和环境的影响。
后现代地理学则是20世纪后期地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思潮,强调对地理
学的社会构建性和历史性的认识,关注权力、身份和身体等社会问题。
5. 现代地理学方法与技术:
现代地理学方法和技术的发展对地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使得地理学研究更加精确和方便。
同时,数理
统计方法和模型的应用也使得地理学研究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
总之,地理学思想史是对地理学发展历程的总结和梳理,它反映了人类对地理问题认识的演变和进步。
认识地理学思想史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地理学的本质和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当前地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