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第2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pptx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第2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pptx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
第二节 金属材料
第2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学法指导
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
复习回顾有关物质的量n与
证据推理与
物质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
粒子数N、物质的质量m、
模型认知
过分析推理进行计算和论证
气体体积V、溶液浓度c间
掌握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
的计算公式,巩固以物质
只有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设铝的物质的量为n(Al),则:
2Al+2NaOH+6H2O===2Na[Al(OH)4]+3H2↑
2 mol
3×22.4 L
n(Al)
6.72 L
解得n(Al)=0.2 mol,
m(Al)=0.2 mol×27 g·mol-1=5.4 g,
铝的质量分数为150.4.2gg×100%≈52.9%。
结论:(1)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各物质粒子数目之比=各 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2)在同温同压下,气态物质的分子数之比=__物__质__的__量____之比= ___体__积____之比。
(3)化学方程式除可以表示反应物、生成物的粒子数目关系和质量关
系外,还可以表示它们的物质的量关系,如 H2+Cl2═点══燃═2HCl 可表示 __1__m_o_l_H__2_与__1_m__o_l _C_l_2_在__点__燃__的__条__件__下__完__全__反__应__生__成__2_m__o_l _H_C__l ______。
③电荷守恒。 ⅰ.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等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 总数。 ⅱ.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物所带电荷总数与生成物所带电荷总数相 等且电性相同。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PPT课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PPT课件

例1
二 化学计算常用的方法
►关系式法 当已知物和未知物之间是靠多个反应来联系时只需直接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关 系式”。 ·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关系式。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量的关系写出关系式。例如,把CO还 原Fe2O3生成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求生成沉淀的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3CO + Fe2O3 2Fe + 3CO2 CO2 + Ca OH 2═CaCO3↓+H2O 则关系式为3CO~3CO2~3CaCO3,即CO~CaCO3。 ·根据原子守恒确定关系式。上述例子中也可直接根据碳原子守恒得出CO~CaCO3。
n(Zn)=m
M
Zn Zn
=
65
g6·.m5 gol−1=0.1
mol
(2)Zn + 2HCl═ZnCl2 + H2↑
1
2
0.1 mol n(HCl)
12=0n.1HmCol l
n(HCl)=0.1 mol×2=0.2 mol
1
(3)Zn + 2HCl═ZnCl2 + H2↑
1 mol
22.4 L
0.1 mol
V H2
1 mol=0.1 mol
22.4 1 mol
L=2.24
L
答:(1)6.5 g Zn的物质的量是0.1 mol;
(2)有0.2 mol HCl参加了反应; (3)生成H2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是2.24 L。
►归纳总结 ·物质的量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一般应遵循下列步骤: 1.写出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要确保正确)。 2.在物质化学式的下面列出四个相关量。 某物质A的未知量,可用m(A)、n(A)、V(A)这样的物理量符号表示,也可用x、y这样 的字母表示。 在列出的四个相关量中,必须符合“左右量值相当,上下单位相同”原则,否则就是 错的。“左右量值相当”,如在上述例题中,1 mol Zn与标准状况下22.4 L H2(也是1 mol H2)相当,65 g Zn(也是1 mol Zn)与标准状况下22.4 L H2相当。 3.用列出的四个相关量组成比例式或比例式的变式,求出未知量。 4.写出答案。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也称为阿伏伽德罗数),1 摩尔的任何物质都包
含6.022×10^23个粒子,这个数值被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在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物质的量(以摩尔表示)在化学方程式中起着平衡方程的作用。

根据化学反应的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一种物质的摩尔数的改变会导致其他物质的摩尔数的改变。

因此,通过计算物质的量可以确定化学反应中各种物质的量的关系。

使用物质的量来计算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量可以用化学计量学的概念进行。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可以确定摩尔比之间的关系,从而计算出不同物质的摩尔数。

然后,通过摩尔质量或摩尔质量比可以将摩尔数转换为物质质量。

摩尔质量是指物质的质量和摩尔数的比值,它通常以克/摩尔(g/mol)表示。

例如,摩尔质量可以通过元素的原子质量或化合物的分子质量计算得出。

在反应质量计算中,使用物质的量可以确定反应物质和生成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摩尔比和化学方程式的摩尔系数可以用来计算反应物质的摩尔数和产物的摩尔数。

然后,根据摩尔质量,可以将摩尔数转换为质量。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确定反应物质的质量或产物的质量,以及确定化学反应的理论产率。

总之,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用于确定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摩尔数、质量和摩尔比,从而计算出
反应物质和产物的质量以及反应的理论产率。

这种计算方法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 金属材料
第2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 计算中的应用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1.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转化
2.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与相关物理量的关系
化学计量数 扩大NA倍 物质的量 质量 体积(标况)
2CO

点燃 O2 ===== 2CO2
2
1
2
2NA 2 mol
NA 1 mol
2NA 2 mol
提示 方法一:
设生成标准状况下氢气的物质的量为n(H2)
n(Al)=MmAAll=27
5.4 g =0.2 g·mol-1
mol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
3
0.2 mol 0.22mol=nH3 2
n(H2)
解得n(H2)=0.3 mol,所以V(H2)=n(H2)·Vm=0.3 mol×22.4 L·mol-1=6.72 L 即生成标准状况下氢气的体积是6.72 L。
物质的量的关系,如由硫黄制取H2SO4的三步反应:
S+O2=点==燃==SO2、2SO2+O2
催化剂 △
2SO3、SO3+H2O===H2SO4。
反应中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
已知量——中间量——中间量——未知量
S―→
SO2―→ SO3―→ H2SO4
1 mol
1 mol
1 mol 1 mol
即S~H2SO4。 (2)根据原子守恒确定关系式
自我测试
123
2.在室温下,向100 mL CuSO4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经硫酸酸化的KI溶液, 发生反应:2Cu2++4I-===2CuI↓+I2,反应完全后,用0.625 mol·L-1的 Na2S2O3溶液进行测定:I2+2S2O32-===2I-+S4O26-,消耗了20 mL Na2S2O3溶液, 计算原饱和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人教版必修1化学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含答案

人教版必修1化学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含答案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1.等体积的盐酸和苛性钠溶液,分别与两份足量的铝粉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13,则盐酸和苛性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 )A .1 1B .2 1C .3 1D .2 3解析:根据2Al +6HCl===2AlCl 3+3H 2↑,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可知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13,需要盐酸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1,溶液的体积相同,故盐酸和苛性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也为11。

2.等物质的量的Fe 、Mg 、Al 与同体积、同浓度的HCl 反应,产生H 2的体积相同(相同状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A .反应掉的三种金属的质量相等B .反应后三种金属质量相等C .所用盐酸均过量D .三种金属可以都有剩余解析:在题目条件下产生相同的氢气,反应掉的三种金属的质量和剩余金属的质量均不相等,如果盐酸过量,则产生的氢气的体积不相等。

3.将某铁铝合金样品等分成两份,一份加入足量盐酸,另一份加入足量NaOH 溶液,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32,则样品中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C )A .32B .2 1C .3 4D .4 3解析:设每份样品中铁、铝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y ,产生的气体分别为3 mol 、2 mol 。

根据Fe ~H 2,Al ~32H 2,可得:x +32y =3 mol ;Fe 与NaOH 溶液不反应,则有Al ~32H 2,32y =2 mol ,解得x =1 mol ,y =43mol ,故样品中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

4.将23 g 金属钠放入足量的m g 水中,另将24 g 金属镁放入足量的m g 稀盐酸中,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别为a g 和b g 。

那么a 和b 的关系应是( C )A .a >bB .a <bC .a =bD .无法确定解析:2Na +2H 2O===2NaOH +H 2↑ Δm (溶液质量增加)46 g 2 g (46-2) g23 g m 1解得m 1=22 g ,故a =(m +22) g 。

高中化学 3.2 第2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必修第一册

高中化学 3.2 第2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必修第一册

第2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1)已知物质的质量m (B),n (B)=m (B )M。

(2)已知标准状况时的气体体积V [B(g)],n (B)=V [B (g )]V m。

(3)已知物质的粒子数N (B),n (B)=N (B )N A。

(4)已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B),n (B)=c (B)·V 。

2.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比。

(2)在同温同压下,气态物质的分子数之比=物质的量之比=体积之比。

(3)化学方程式除可以表示反应物、生成物的粒子数目关系和质量关系外,还可以表示它们的物质的量关系,如H 2+Cl 2=====点燃2HCl 可表示1__mol__H 2与1__mol__Cl 2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2__mol__HCl 。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类型1.基本步骤 2.计算类型 (1)基本计算已知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求解其他物质的有关量,此时,只要按照化学方程式中量的关系,列出已知物质和待求物质的比例式计算便可。

(2)混合物反应的计算设混合物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为x 、y ,按照化学方程式中量的关系,并用x 、y 表示,列出方程组解答。

(3)过量计算给出了两种反应物的量,求解某产物的量。

方法:按照化学方程式中量的关系进行判断,哪一种物质过量,然后根据不足的物质的量进行求解。

(1)计算时,各物质不一定都用物质的量表示,也可以用物质的质量、气体的体积,但要注意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各物理量的换算关系。

(2)在化学方程式中列出的各量,同种物质的单位必须相同,不同物质的单位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单位必须“上下统一”。

(3)列式求解时要注意所有的数值要带单位,同时注意有效数字的处理。

【素养升华】 证据推理:以实例明确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步骤 实例:计算0.1 mol 金属钠与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氢气多少升? ①根据题意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应用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应用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写、设、表、列、解
上下单位一致, 左右关系对应

二、化学计算中常用方法

①关系式法

②差量法(质量差值法、体积差值法) ③守恒法(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守恒)
④方程组法(两个已知量求解混合物中两种物质的未知量)
课堂达标
1、把一小块钠放入足量水中,会发生如下反应:
(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氧化剂得电子总数
课堂练习7、用1 mol·L-1的Na2SO3溶液30 mL恰好将2×10-2 mol 的XO4— 还原,已知氧化产物为 SO42- ,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
的化合价为 +4。
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相等,设元素X在还原产物 中的化合价为x,则有: 1 mol·L-1×0.03 L×(6-4)=2×10-2 mol×(7-x),解得x=+4。
化学反应各物质的物 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 计量数之比
1 =1
0.5
()
n(Fe)=0.5 mol
答:(1)参加反应的铁屑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例题 】 250 mL2mol/L的硫酸与足量的铁屑完全反 应。
计算:(2)生成的H2的体积 (标准状况 )。
【解法一 】 Fe + H2SO4 =FeSO4 + H2↑
1
1
0.50mol
(2)
1 0.5
=1 ( 2)
n(H2) n(H2)=0.5 mol
∴V(H2)=n(H2)·Vm=0.5 mol×22.4 L·mol-1=11.2 L 答 (2)生成生成标准状况下氢气的体积是11.2 L
【解法二 】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教学设计 第三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教学设计 第三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标要求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物理量的含义和应用,体会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

在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二节安排了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利用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通过一个例题把在第二章里学习的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知识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分散了第二章集中学习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在初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化学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并学习了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质量的计算。

本节在初中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关系,并学习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中和滴定等知识的重要基础,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对于学生了解化学反应规律、形成正确的有关化学反应的观点也有重要意义。

三、素养目标1.【教学目标】:能基于物质的量认识化学变化,运用物质的量及相关物理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感受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

2.【评价目标】:通过从简单到复杂,善于把问题分类,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来解决生产生活的问题,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解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2.难点∶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讲解、练习六、教学设计思路物质的量那部分知识与本节课的内容十分紧密,可以通过对粒子数目、质量、气体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之间关系公式复习进行导入。

以氢气与氧气的反应为例,从物质的量的角度认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从宏观的物质质量以及微观粒子数目切入,让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在此基础下,通过例题“250mL2mol/L硫酸与足量的铁屑完全反应”,使学生掌握运用物质的量对化学方程式进行初步计算。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课件新人教必修1.ppt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课件新人教必修1.ppt

单位应 上下一致
0.1mol
V (H2)
1mol
22.4L
0.1mol = V (H2)
V(H2)=
0.1 mol × 22.4 L 1mol
= 2.24 L
(1)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是实际参加反 应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
(2)单位应上下一致。
Zn + 2HCl == ZnCl2 + H2
65g 2mol
H22↑

2

2
:1
微粒数之比 2个 : 2个 : 2个 : 1个
扩大NA倍
2NA : 2NA : 2NA : NA
物质的量(n)之比 2mol : 2mol :2mol : 1mol
化 学 计 量 数 之 比 =物 质 的 量 之 比
【例 题 】 实验室用6.5g Zn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
求:① Zn的物质的量;②参加反应HCl的物质的量;
(要求的量用n(B)或设未知数x、y等代表)
(4)根据计量关系进行计算。
解: Zn + 2HCl == ZnCl2 + H2
1
2
1
怎样计算生成 H2的体积?
0.1mol n (HCl)
n (H2)
1 = 0.1 mol
2
n(HCl)
1 = 0.1 mol
1
n(H2)
n(HCl)= 0.2 mol
n(H2)= 0.1 mol
2、取两份物质的量相等的铝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
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在相同状态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之
比是(A )
A.1:1 B.1:2
C. 1:3
D. 3:2
3、0.16 g氢氧化钠恰好与20 mL的盐酸完全反应,则盐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2
n( NaOH )
3
1.5mol
3
1.5mol
n( NaOH )
c( NaOH)
2 1.5mol 1mol 3
n( NaOH) 1m ol 2m ol/ L V ( NaOH) 0.5L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归纳:
已知某物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 质的量,求其它物质(反应物或生成物) 的物质的量。
设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为 n( NaOH ) ,物质的量浓度为 c( NaOH) V (H 2 ) 33.6 L 2 n( NaOH ) n( H 2 ) 1.5mol Vm 22.4 L / mol
2 Al 2NaOH 2H 2O 2NaAlO2 3H 2
n( H 2 )
V ( H 2 ) n( H 2 ) Vm 0.1mol 22.4L / mol 2.24L
1.将足量的铁粉放100ml 0.1mol/L的CuSO4 溶液中, 充分反应后析出的铜的质量 为( C ) A.32g B.6.4g C.0.64g D.3.2g
解析: n(CuSO4 ) cv 0.1mol/ L 0.1L 0.01mol
物质的量之比
2mol : 2mol: 2mol : 1mol
计算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
数(系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二、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计算的步骤:
1.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2.找出相关物质的系数之比 3.找出相关物质的物质的量 ,利用化 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之比等于各 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列出比例式
三、有关物质的量的换算
物质的量的桥梁网络
N m V n ×÷ cv N A n M Vm

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考点二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1、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原理1参与反应的各物质的物理量之间列比例以H2+Cl22HCl 为例a Ag+b Bg===c Cg+d Dg分子个数比a∶b∶c∶d质量比aM A∶bM B∶cM C∶dM D物质的量比a∶b∶c∶d体积比a∶b∶c∶d由已知条件和未知量列比例,求解;注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列比例式不要拘泥于质量之间的正比例关系,只要注意化学计量数,并使上下同一物质单位相同,左右两种物质量相对应,都可以列出比例式,直接求解有关量;2据化学方程式推导出来的差量Δn、Δm、ΔV等可以和参与反应的各物质的物理量列比例;例如:2CO+O2错误!2CO2Δn2 mol 32 g 2× L 1 moln CO m O2V CO2Δn错误!=错误!=错误!=错误!2.计算的一般步骤1正确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或关系式;2找出相关物质的计量数;3将相关物质已知和未知物质的量写在对应计量数下面;4列出关系式进行计算;例题1某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产物都是气体;分解方程式为2A∆===B+2C+2D;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的混合气体的总体积为10L ,则生成B的体积例题2现有A,B,C三种化合物,各取40g相混合,完全反应后,得18g B,49g C,还有D生成;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106;先将22g A和11g B反应,能生成D的物质的量为A 1 molB molC molD mol例题3多少克锌与硫酸恰好反应,在标准状况下能生成多少升氢气例题4多少克锌与500ml L硫酸恰好反应,在标准状况下能生成多少升氢气解:Zn+H2SO4====== ZnSO4 +H2↑65g 1 mol Lm Zn×L V H2答:的锌参加反应,生成的氢气课堂练习1、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克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克R,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A.16:9 B.23:9 C.32:9 D.46:92、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X 2气体与3体积Y 2气体化合生成2体积气体化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 XY 3B. XYC. X 3YD. X 2Y 33、完全中和 NaOH 需要H 2SO 4的物质的量是多少所需H 2SO 4的质量是多少4、课本P17第8、9题5、有一块锌片投入CuSO 4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称重,发现质量比原来减少.试计算: 1参加反应的锌的物质的量;2析出多少克铜;3生成的硫酸锌的物质的量;6、将 g 锌加到50 mL 1 mol·L -1盐酸中,计算:1标准状况下,生成H 2的体积;2若反应完成后,溶液体积仍为50 mL,这时溶液中的Zn 2+和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分析溶液中的Zn 2+来自反应生成物ZnCl 2,H+应是反应后剩余的HCl 电离出的;因此,求cZn 2+与cH +应先求出cZnCl 2及反应后的cHCl;解: Z n + 2HCl ====== Z nCl 2 + H 2↑1 mol2 mol 1 mol L1mol g 65g65.0-⋅ ×1mol·L -1 ×c ZnCl 2 V H 2经分析,H Cl过量,应按不过量的Zn 的物质的量来进行计算;反应消耗H Cl为:n 1HCl =mol 02.0mol1mol 01.0mol 2=⨯ 剩余HCl 为:n2HCl = L×1 mol·L-1-0.02 mol=0.03 mol剩余HCl 的浓度:cHCl =1L mol 6.0mol05.0mol 03.0-⋅= cH +=cHCl=0.6 mol·L -1VH 2=L 224.0mol1mol 01.0L 4.22=⨯ cZnCl 2=1L mol 2.0L 05.0mol 1mol 01.0mol 1-⋅=⨯⨯ cZn 2+=cZnCl 2=0.2 mol·L-1答:1标准状况下,生成H 2 L;2反应后溶液中Zn 2+与H +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 mol·L-1和·L-1;7、400 mL 某浓度的NaOH 溶液恰好与 L Cl 2标准状况完全反应,计算:1生成NaClO 的物质的量;2该溶液中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分析根据题中所给条件,1可直接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比等于物质的量比而求出;2中已知溶液体积,求浓度;解题的关键是要找出n NaOH,而NaOH 和Cl 2恰好反应,因此,我们可根据Cl 2的量依据1的原理进行求;解: 2NaOH + Cl 2 ======= NaCl + NaClO + H 2O2 mol L 1 molcNaOH×L L n NaClO1n NaClO=mol 26.0L4.22mol 2L 8.5=⨯ 2cNa OH=1L mol 3.1L 4.22L 40.0mol 2L 8.5-⋅=⨯⨯ 答:1生成的NaClO 的物质的量是 mol;2该溶液中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 -1;8、用 g MnO 2与100 g ﹪的浓盐酸反应,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是多少产生Cl 2在标况下的体积是多少未参加反应的HCl 的质量是多少讲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当两种反应物的量均为已知时,首先须判断何者过量,然后根据不过量的物质来进行计算;解:MnO 2的摩尔质量是87 g·mol -1HCl 的摩尔质量是 g·mol -1MnO 2 + 4HCl 浓 ====== MnCl 2 + Cl 2↑+2H 2O1 mol 4 mol Lmol 1.0mol g 87g 7.81=⋅- mol 1mol g 5.36%5.36g 1001=⋅⨯- V Cl 2 因为:1mol×0.1mol<4mol×1mol所以,反应物HCl 过量,应根据MnO 2的物质的量 mol 计算:消耗HCl 为: n 1HCl =mol 4.0mol1mol 4mol 1.0=⨯ 剩余HCl 为:n2HCl =1mol-mol=mol剩余HCl 的质量为:m HCl =n2HCl·M HCl= mol× g·mol-1= gVCl 2=L 24.2mol1L 4.22mol 1.0=⨯ 答:消耗HCl mol,产生Cl 2 L,未参加反应的HCl 为 g ;9、将30gMnO 2的质量分数为%的软锰矿石与足量12mol/L 浓盐酸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计算:4HCl 浓+MnO 2MnCl 2+2H 2O+Cl 2↑1参加反应的浓盐酸的体积;2生成的Cl 2的体积标准状况; △。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量之后,能不能建立起物质的量与化学方程式之间的关系?
化学方程式
2H2 +
化学计量数之比
2 ∶
1 ∶
2
物质微粒数之比
2 ∶
1 ∶
2
扩大NA倍之后
2NA ∶
物质的量之比
2 mol ∶
__
O2 2H2O
NA ∶
2NA
1 mol ∶
__
2 mol
__
物质的量
微粒数目
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各物质的_________之比=各物质_________之比。
A.1.68 g
B.3.32 g
C.4.16 g
D.4.38 g
)
【解析】选 C。碳酸钠较稳定,加热难分解,只有碳酸氢钠分解,设混合物中含有
x g NaHCO3,
2NaHCO3 Na2CO3+CO2↑+H2O Δm
2×84
106
62
xg
0.31 g
则(2×84)∶62=x g∶0.31 g,解得:x=0.84,所以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第2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课程标准】
1.巩固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换算关系。
2.掌握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3.通过对化学方程式多角度地理解,提高对各种化学量相互转化的运用能力。
【素养目标】
1.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加强多重表征的联系和突破化学方程式计算教学的模式,引
1.5mol ×2
故 x=
3
)
=1 mol,故 c(NaOH)=
1mol
0.5 L
=2.0 mol·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1.引言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过程的符号表达方式,它可以用来描述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化学变化及其相对数量关系。

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作为化学反应中的计量单位,对于研究反应的平衡、速率以及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高中化学中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

2.物质的量的概念物质的量是指物质所含有的粒子数,用单位摩尔(mo l)表示。

物质的量与粒子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阿伏伽德罗常数来表示,即:$$N=n\ti me sN_A$$其中,$N$表示粒子数,$n$表示物质的量,$N_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其值约为6.02×10^23mo l^-1。

3.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的量关系在化学方程式中,不同物质的物质的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通过平衡方程式来表示。

3.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关系化学方程式的系数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可以通过来表示。

例如对于以下方程式:$$2H_2+O_2→2H_2O$$可以看出,2mo l的氢气与1mo l的氧气反应生成2m ol的水。

这表明,在该反应中,氢气与氧气的摩尔比为2:1。

3.2反应物的限定性与过量性限定性在一些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之间的物资比例可能不符合化学方程式中的摩尔比例,出现反应物的和**过量性**问题。

限定性指的是当两种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比例与化学方程式的摩尔比例不符时,反应中较少的那种物质将用完,限定了反应的进行。

例如:$$2H_2+O_2→2H_2O$$如果反应中提供的氢气量为1mo l,而氧气量为0.5mo l,根据方程式来看,氧气是限定性物质,反应只能消耗0.5mo l的氧气,生成1m ol的水。

过量性指的是当某种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比例超过化学方程式的摩尔比例时,反应中剩余的该种物质不参与反应。

以上述方程式为例,如果提供的氧气量为2mo l,而氢气量为4mo l,根据方程式,2m ol的氢气与1m ol 的氧气反应生成2mol的水,剩余的2mol氢气不参与反应。

必修一3.1.3《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课件(共14张PPT)

必修一3.1.3《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课件(共14张PPT)

=0.05mol
1
m(Na2SO4) =n(Na2SO4) X M(Na2SO4) =0.05molx142g/mol=7.1g
计算的依据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比 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一般先根据计量系数比,先求出物质 的量,再求质量,体积,浓度。
例题2:
把6.5gZn放入足量的盐酸中,Zn完 全反应。计算: 1、 6.5gZn的物质的量; 2、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
写出它们的离子方程式
偏铝酸钠
思考
1、Mg比Al活泼,Mg能否与NaOH水溶液 发生反应?
2、铝制餐具为何不能蒸煮或长期盛 放酸碱咸物质?
3、金在自然界中也是以化合态存在吗?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2Na + 2H2O= 2NaOH+ H2↑ 化学计量数之比:2 : 2 : 2 : 1
扩大NA倍 2×6.02×1023 : 2×6.02×1023 : 2×6.02×1023 : 1×6.02×1023
物质的量之比 2mol : 2mol : 2mol : 1mol
例1、3.1g Na2O恰好与50mL H2SO4溶液 完全反应,计算:
(1)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2)反应后生成Na2SO4的物质的量和质量。
解 n(Na2O)
m(Na2O) M(Na2O) 3.1g 62g/mol
0.05mol
Na2O + H2SO4 = Na2SO4 + H2O
1 mol 11mol 0.05mol n(H2SO4)
11mol n(Na2SO4)
n(H2SO4)=
0.05mol X 1 1
=0.05mol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m(Na2O) M(Na2O) 3.1g 62g/mol 0.05mol
二、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Na2O + H2SO4 = Na2SO4 + H2O
1 mol 1mol 1 1mol 1
0.05mol n(H2SO4)
n(H2SO4)= C(H2SO4)=
0.05mol X 1 1 0.05mol 0.05L 0.05mol X 1
二、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2) Zn + 2HCl =ZnCl2+H2↑
1
0.1mol
2
n(HCl)
n(HCl)=
0.1mol X 2
1
=0.2mol
二、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3) Zn + 2HCl =ZnCl2+H2↑
1 mol
0.1mol
V(H2) =
22.4L 1mol V(H2)
二、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小结:
1、熟练掌握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转化网 络 2、掌握根据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基本题型
3、掌握计算的基本步骤和规范书写格式。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 MG电子游戏 ;
意の语气道.“啊?”纪沄国尪吃惊の瞪大の眼睛.“居然是真の,他们真の要授与你名誉大公爵.”纪沄国尪语气中充满了震惊,她先前也听到一些传言,但并不信任是真の.王国の名誉大公爵,何其了得.“太好了,真の太好了!鞠言战申,你成为临高王国の名誉大公爵,那就不用离开龙岩国 了.”纪沄国尪最近一直有一种负罪感,她觉得是自身给鞠言带来了牵绊,觉得自身阻碍了鞠言の修行之路.现在鞠言成了一个王国の名誉大公爵,那就没问题了.鞠言成为临高王国名誉大公爵の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便是传开了.“鞠言战申,真の成了临高王国の名誉大公爵?”“应该是没错 了,俺认识临高王国の一位大臣,他亲口告诉俺の消息.”“嗯,俺也听说了.是临高王国の毕微王尪大人,将鞠言战申邀请了过去,然后亲自与鞠言战申说の呐件事.而鞠言战申,也接受了临高王国の授与.”“鞠言战申,呐是真正の飞黄腾达了啊!王国の名誉大公爵,啧啧……”“真是令人有 些无法置信.七大王国中,都有一些名誉大公爵存在,可俺还从未听说过,一个王国の名誉大公爵,会授与不是混元无上级强者の善王.”“谁说不是!就算是混元无上级の存在,也未必能得到一个王国の名誉大公爵授与.临高王国,到底看上了鞠言战申哪一点?鞠言战申,又能给临高王国带来 哪个好处?”“鞠言战申成为临高王国の名誉大公爵,那就能享受到王国の大量资源福利,但临高王国又能从鞠言战申身上得到哪个呢?鞠言战申虽然实历很强,可也不能与老牌の混元无上级强者相比吧?”议论纷纷,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着鞠言,甚至还有很多人产生了妒忌の情绪.尤其是那 些准混元无上级存在,多多少少の都有些不忿.玄秦尪国人员住处.“陛下,消息确认了,毕微王尪确实决定授予鞠言临高王国名誉大公爵の身份.不久之前,毕微王尪私下里与鞠言见面了.”一名玄秦尪国の公爵,对廉心国尪禀报说道.廉心国尪表情阴冷,玉手狠狠の握成拳头.“鞠言成为临高 王国の荣誉大公爵,那俺们就不能对他进行报复了.”玄秦尪国の战申,摇摇头说道:“原以为,几个王国会叠视鞠言想要拉拢鞠言,但没有想到,毕微王尪竟如此干脆,在鞠言不愿意离开龙岩国情况下,直接就决定授予鞠言王国荣誉大公爵の身份.”“王国荣誉大公爵……又怎样!”廉心国 尪咬着牙齿道.“就算如此,战申榜排位赛决赛决断,他也一样可能会死.在排位赛中被杀死,临高王国也无可奈何.”廉心国尪又说道.“陛下说得没错,但是……前提需要鞠言去挑战混元无上级强者.混元无上之下の善王,怕是没人能杀死鞠言.”玄秦尪国战申轻轻摇头道.“陛下,呐个鞠言 恐怕不会傻乎乎の去挑战混元无上级强者の.俺听说,东华尪国の卢冰战申,在淘汰阶段第三轮对战结束后与鞠言接触过,卢冰战申想要鞠言在决赛中挑战他,但鞠言没有答应.”玄秦尪国战申又接着说道.“是啊!如果鞠言不去挑战混元无上,那别人也无可奈何.”一名公爵也开口说道.“呐 个该死の混账东西!”廉心国尪满是愤恨の说道.法辰王国国都皇宫.“倒是让毕微王尪抢先了!”仲零王尪苦笑着说道.在他面前,有多名法辰王国の叠要人员.仲零王尪,也考虑过授与鞠言法辰王国名誉大公爵の身份,他还命人专门放出消息.只是,他仅仅是考虑,并未付诸于行动.而临高 王国の毕微王尪,先一步行动了.“毕微王尪,真是……”柳涛公爵有些不知该说哪个.“柳涛公爵,你走一趟去见见鞠言战申如何?”仲零王尪看向柳涛公爵.“陛下,你の意思是?”柳涛公爵略微皱眉望着仲零王尪.“法辰王国,也可授予鞠言战申名誉大公爵の身份.”仲零王尪道.“陛下,可 是鞠言战申已经接受了临高王国の授予,他无法同事成为两个王国の名誉大公爵.”柳涛公爵立刻就说道.在场の其他人,也都不解の目光看着仲零王尪.(本章完)第三零一零章倪炯老祖鞠言战申已经接受了临高王国の名誉大公爵授与,如何再接受法辰王国の名誉大公爵授予?大殿内の众人, 都费解の目光望着仲零王尪.“名誉大公爵の身份授与,又不是几句话就能完成の.现在,鞠言战申还不是临高王国名誉大公爵身份,俺们法辰王国,当然也能够与鞠言战申商谈此事.鞠言战申就在俺们法辰王国境内,要授与他名誉大公爵身份,俺们可比临高王国方便の多.”仲零王尪笑 道.“呐……”“陛下,呐样做恐怕会引来临高王国の不满啊!”贵族大臣都露出犹豫の表情.“诸位,呐可不是谦让の事情.俺预感,如果能够将鞠言战申拉上俺们の巨舰,未来对俺们法辰王国会有超乎想象の好处.”仲零王尪眼申一凝道.仲零王尪心中所想の,也是天庭,只是他没有直接说 出来.“陛下,俺知道了,俺立刻就去见鞠言战申.”柳涛公爵领命而去.在鞠言和纪沄国尪の居所,柳涛公爵见到了鞠言战申.“柳涛公爵,俺已经接受了临高王国の授予,恐怕俺只能对法辰王国说抱歉了.”鞠言在听过柳涛公爵の话后,摇头说道.“很感谢法辰王国和仲零王尪の美意,但俺不 能出尔反尔.”鞠言又说道.“唉……俺们法辰王国晚了一步啊!”柳涛公爵叹息一声.他也早就预料过呐种结果,此次他领命而来,也不过是试试看の意思.恐怕就连仲零王尪,也没抱着多大の希望,仲零王尪只是有些后悔没有早点做出决定,让那临高王国抢先了一步.柳涛公爵带着失望の情 绪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二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1、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原理
(1)参与反应的各物质的物理量之间列比例(以 H 2+Cl 2
2HCl 为例)
a A(g)+
b B(g)===
c C(g)+
d D(g)
分子个数比 a ∶ b ∶ c ∶ d
质量比 aM A ∶ bM B ∶ cM C ∶dM D
物质的量比 a ∶ b ∶ c ∶ d
体积比 a ∶ b ∶ c ∶ d
由已知条件和未知量列比例,求解。

注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列比例式不要拘泥于质量之间的正比例关系,只要注意化学计量数,并使上下(同一物质)单位相同,左右(两种物质)量相对应,都可以列出比例式,直接求解有关量。

(2)据化学方程式推导出来的差量(Δn 、Δm 、ΔV )等可以和参与反应的各物质的物理量列比例。

例如:
2CO + O 2 =====点燃 2CO 2 Δn
2 mol 32 g 2×22.4 L 1 mol
n (CO) m (O 2) V (CO 2) Δn
2 mol n (CO)=32 g m (O 2)=2×22.4 L V (CO 2)=1 mol Δn
2.计算的一般步骤
(1)正确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或关系式)。

(2)找出相关物质的计量数。

(3)将相关物质(已知和未知物质)的量写在对应计量数下面。

(4)列出关系式进行计算。

【例题1】某物质A 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产物都是气体。

分解方程式为2A ∆===B+2C+2D 。

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的混合气体的总体积为10L ,则生成B 的体积 ( )
A.1L
B.2L
C.3L
D.4L
【例题2】现有A ,B ,C 三种化合物,各取40g 相混合,完全反应后,得18g B ,49g C ,还有D 生成。

已知D 的相对分子质量106。

先将22g A 和11g B 反应,能生成D 的物质的量为 ( )
A 1 mol
B 0.5 mol
C 0.275 mol
D 0.25 mol
【例题3】多少克锌与 0.1mol 硫酸恰好反应,在标准状况下能生成多少升氢气?
【例题4】多少克锌与500ml 0.1mol/L 硫酸恰好反应,在标准状况下能生成多少升氢气?
解: Z n + H 2SO 4 ====== Z nSO 4 + H 2↑
65g 1 mol 22.4 L
m (Z n) 0.5L×0.1mol/L V (H 2)
g mol L mol L g Zn m 25.31/1.05.065)(=⨯⨯=
L mol L mol L L H V 12.11/1.05.04.22)(2=⨯⨯= 答:3.25g 的锌参加反应,生成1.12L 的氢气
【课堂练习】
1、在反应X+2Y=R+2M 中,已知R 和M 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1.6克X 与Y 完全反应后,生成4.4克R ,则在此反应中Y 和M 的质量之比为( )
A .16:9
B .23:9
C .32:9
D .46:9
2、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X 2气体与3体积Y 2气体化合生成2体积气体化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 XY 3
B. XY
C. X 3Y
D. X 2Y 3
3、完全中和0.10mol NaOH 需要H 2SO 4的物质的量是多少?所需H 2SO 4的质量是多少?
4、课本P17第8、9题
5、有一块锌片投入CuSO 4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称重,发现质量比原来减少0.1g .试计算:
(1)参加反应的锌的物质的量;
(2)析出多少克铜;
(3)生成的硫酸锌的物质的量。

6、将0.65 g 锌加到50 mL 1 mol·L -1盐酸中,计算:
(1)标准状况下,生成H 2的体积。

(2)若反应完成后,溶液体积仍为50 mL ,这时溶液中的Zn 2+和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多少?
[分析]溶液中的Zn 2+来自反应生成物ZnCl 2,H+应是反应后剩余的HCl 电离出的。

因此,求c(Zn 2+)与c(H +)应先求出c(ZnCl 2)及反应后的c(HCl)。

解: Z n + 2HCl ====== Z nCl 2 + H 2↑
1 mol
2 mol 1 mol 22.4 L
1mol
g 65g 65.0-⋅ 0.05×1mol·L -1 0.05L×c (ZnCl 2) V (H 2) 经分析,H Cl过量,应按不过量的Zn 的物质的量来进行计算。

反应消耗H Cl为:
n 1(HCl )=mol 02.0mol
1mol 01.0mol 2=⨯ 剩余HCl 为:
n2(HCl )=0.05 L×1 mol·L-1-0.02 mol=0.03 mol
剩余HCl 的浓度:
c(HCl )=1L mol 6.0mol
05.0mol 03.0-⋅= c(H +)=c(HCl)=0.6 mol·L -1
V(H 2)=L 224.0mol
1mol 01.0L 4.22=⨯ c(ZnCl 2)=
1L mol 2.0L 05.0mol 1mol 01.0mol 1-⋅=⨯⨯ c(Zn 2+)=c(ZnCl 2)=0.2 mol·L-1
答:(1)标准状况下,生成H 2 0.224 L。

(2)反应后溶液中Zn 2+与H +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2 mol·L-1和0.6mol·L-1。

7、400 mL 某浓度的NaOH 溶液恰好与5.8 L Cl 2(标准状况)完全反应,计算:
(1)生成NaClO 的物质的量。

(2)该溶液中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

[分析]根据题中所给条件,(1)可直接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比等于物质的量比而求出。

(2)中已知溶液体积,求浓度。

解题的关键是要找出n (NaOH),而NaOH 和Cl 2恰好反应,因此,我们可根据Cl 2的量依据(1)的原理进行求。

解: 2NaOH + Cl 2 ======= NaCl + NaClO + H 2O
2 mol 22.4 L 1 mol
c(NaOH)×0.4L 5.8 L n (NaClO)
(1)n (NaClO)=mol 26.0L
4.22mol 2L 8.5=⨯ (2)c(Na OH)=
1L mol 3.1L 4.22L 40.0mol 2L 8.5-⋅=⨯⨯ 答:(1)生成的NaClO 的物质的量是0.26 mol 。

(2)该溶液中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3 mol·L -1。

8、用8.7 g MnO 2与100 g 36.5﹪的浓盐酸反应,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是多少?产生Cl 2在标况下的体积是多少?未参加反应的HCl 的质量是多少?
[讲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当两种反应物的量均为已知时,首先须判断何者过量,然后根据不过量的物质来进行计算。

解:MnO 2的摩尔质量是87 g·mol -1
HCl 的摩尔质量是36.5 g·mol -1
MnO 2 + 4HCl(浓) ====== MnCl 2 + Cl 2↑+2H 2O
1 mol 4 mol 22.4 L
mol 1.0mol g 87g 7.81=⋅- mol 1mol g 5.36%5.36g 1001
=⋅⨯- V (Cl 2) 因为:1mol×0.1mol<4mol×1mol
所以,反应物HCl 过量,应根据MnO 2的物质的量0.1 mol 计算:
消耗HCl 为:
n 1(HCl )=mol 4.0mol
1mol 4mol 1.0=⨯ 剩余HCl 为:
n2(HCl )=1mol-0.4mol=0.6mol
剩余HCl 的质量为:

m (HCl )=n2(HCl)·M (HCl)
=0.6 mol×36.5 g·mol-1=21.9 g
V(Cl 2)=
L 24.2mol
1L 4.22mol 1.0=⨯ 答:消耗HCl 0.4 mol ,产生Cl 2 2.24 L ,未参加反应的HCl 为21.9 g 。

9、将30gMnO 2的质量分数为76.6%的软锰矿石与足量12mol/L 浓盐酸完全反应(杂质不参
加反应)。

计算:(4HCl(浓)+MnO 2
MnCl 2+2H 2O+Cl 2↑) (1)参加反应的浓盐酸的体积;
(2)生成的Cl 2的体积(标准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