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有效性研究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有效性研究

据统计全国教师的教学设计的使用情况统计,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教师的教学设计都与课堂教学没有发生关系,诸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上课时经过课堂反馈教学设计中百分之九十五的教学活动设计有效性都存在着问题。我们所讲的教学设计是广义上的教学设计,从这个角度出发,教案是教学设计,导学案也是教学设计,课件同样是教学设计,而课堂是教学设计的具体体现。今天我们将重点就教学设计,导学案,课件和课堂对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展开讨论。

一、问题导学,激活新知。

案例1、没有导入,开门见山,甚至学生未见开门,也没有看见山。

前不久有一位初三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由于没有导入,学生的注意力没有被集中,导致上课时学生没有听到或听懂教师的指令,几分钟后学生才跟上其他同学的步伐。

案例2、有导入,形同虚设,未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前不久有一位初二教师设计了一个英语诗歌的导入,结果学生读的有气无力,失去了导入的意义,未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未能调动学生学习激情,失去了文本引导的作用。

?两种结果都是学生学习被动,课堂气氛沉重,学生失望,教师失望。

?

?研究的结论是导入要简洁,明快,与学生的能力接近;导入要有趣,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导入要精彩,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

二、课题引入,呈现新知。

?案例3,课题引入没有具体的章节起止

?

也许是由于太忙,也许是因为大意,前一段时间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忘了在课题上添加本节课学习的范围,加之学生由于基础原因、习惯原因、心理原因等,无法在课堂上获取相应的信息,导致学困生找不着北。这样下去,学生,尤其是中下等学生会掉队,长此以往,学困生不能改

变不仅是学生个人的原因,更是教师的原因了。

?案例4,课题往往就是新知的具体体现,而很少有人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

?

前一段时间大部分老师只是呈现出课题,但是很少有人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例如,朗读、理解、和适当消化,导致其后学生的学习门槛过高,尤其是学困生没有了开口的基础。有的老师做的很好,课题呈现后,先是给予必要的解释,然后让学生读到朗朗上口为止,为学困生奠定开口的基础,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三、示范新知,简单模仿。

?案例5、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分不清示范和语言训练的界限,往往把两个内容混为一团。

无论是从网站,还是从身边的教师活动看,分不清示范和训练的不是一两个,他们的课堂很明显表现出这样的问题:学生不知道怎么练,如何练,就开始了,没有热,没有通透,就结束了。于是我们不得不搞清楚什么是新知示范。新知示范就是围绕单元要点知识,要点话题展开的一个或几个model而已,目的是给学生一个围绕什么进行,如何进行的提示。我们也必须明白新知示范的方式有哪些,新知示范的方式可以是一个或几个文档,也可以是一段视频文件或几段视频。新知示范的内容的选取,必须体现本节课的语言目标,有利于突出重点,有利于突破难点,而不是语言的综合运用。新知示范不仅是示范,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取一种基本的语言能力。为了保证示范的有效性,通常需要学生进行跟读、朗诵、快读。

变式训练,落实新知。

四、变式训练,落实新知。

案例6、误以为填空、完成句子,检测等练习就是变式训练。

从教师的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以及课堂看,刚开始进入新的教学,很快又进入到选择填空,完成句子等联系中去,这是一种很不理智的做法,如果企图用练习题来代替变式训练只能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我们应该明白变式训练是指学生在获取了语言训练要义的基础上,进行的可控制语言训练和开放式语言训练,是语言训练,而不是知识点,考点的训练,不是培养学生的做题思想,而是

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语言训练初级阶段的半控制性训练包括朗读对话,看图问答,根据提示进行对话;高级阶段的开放式训练包括自由对话,派对活动,小组合作。

案例7、用半开放训练代替开放式训练

自新课标倡导任务型教学以来,很多教师并未完全理解课程标准的具体内涵,教学中依然使用可控制的训练的为多,对任务型教学的正确的解读应该是初级阶段语言训练主要任务是通过文中,句中学习的途径,我们称之为情景语言活动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学习目标中的知识目标(词汇,语法等),而高级阶段语言训练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学生的喜好,基础,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从而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接轨,借以保证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并形成语言能力,完成学习目标中的能力要求。如果只控制不开放,学生的学习就像是吃夹生饭,食而无味,就不可能使学生获得真正的语言发展能力的。

案例8、只能设计“教”,而不能设计“学”.

当然我们当中,尤其是我校的英语教师中,教学设计做得很好的也大有人在,然而事实证明,即便对教学的设计很到位也不一定有效果,如果学生不会有效实施,你的教学设计只能是有其型而无其实。如自由对话,派对活动,小组合作等,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差异性,不兼顾学生的参与度,不鼓励学生的创新,没有有序的检查汇报,没有必要的过程性评价,没有一定的习惯养成培养,就会出现优等生抢占了所有风景的局面,让学困生永无出头之日,失去了存在的价值,那么教师所设计的一切活动都将是徒劳无效的,久而久之,这种泡沫式学习方式,只能使你就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教书匠,教学一潭死水,教学效果平常,学生不喜欢,领导不信任,真正沦为一个光杆司令。

五、拓展练习,延伸新知。

案例9、以练习题代替语言能力训练,企图以“练”定“学”或以“练”促“学”。

以上我们已经提到了新知示范,变式训练中的不合理现象“误以为填空、完成句子,检测等练习就是变式训练”,在此我们需要明白的是练习题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做题思想,为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做准备,然而忽视语言训练,过于强化知识训练,只能使学生的学习过程过于沉重,过于呆板,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我们应该秉持这样的教学理念:练

习题完成的正确率高只不过是语言训练的派生品,好成绩不过是好教育的副产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克服以“练”定“学”或以“练”促“学”的错误思想,从而建立“以能力发展促进学习成绩提升”的思想。

案例10、练习题随意选择,以为练习提越多越好,甚至越早越好。

最近的一次英语推门听课,我目睹了一个教师的练习形式,可谓很有个性的设计,练习题很多,可谓练习充分,但是练习题的选取,可谓信手拈来,败笔较多。目前情况下,学生的手上都有很多的练习题,课堂上教师也会给学生设计有很多的练习,教师手上也各种参考,一般的教师都有自己用过的资源,网上也有很多的练习题可选,看见题就不加选择的使用,必然让学生负担过重,会导致学生的疲劳,不要以为作业多就是保障,其实练习题太多了是草,不是宝。一旦伤害了学生的积极性,神仙也帮不了你。

六、当堂检测,巩固新知。

案例11、当堂检测没有考虑教情和学情,不具有针对性,没有对照课程标准,没有把握考点,重点和难点,滥用测试。

刚才我已经提到某个教师的作业设计可谓很有个性的设计,可谓练习充分,可谓信手拈来,败笔较多的问题,这位教师在如此多的任务中还涉及了当堂检测,而且当堂检测中,五个小题三个都是不符合学情的。如果说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学习掌握的很到位,检测可以不要,如果不是很好,也不要检测,因为检测题是双刃剑,滥用测试,会伤害学生的学习热情,更会伤害教师的工作热情。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应该在必要的时候,合适的时候,使用当堂检测。当堂检测最好的做法是按照一般题:易错题:难题=6:3:1的比例出现,不要把孩子一棒子打晕,致残。

七、当堂小结,构建新知。

案例12,小结形式单一,流于形式。

从高效课堂实施以来,很多教师都习惯了当堂小结,可是,从教学常规检查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堂小结并无实质性的内容,可操作性不强,应付检查才是真正的目的。目前当堂小结

的一般教学行为是:我学到了什么,我的困惑是什么?我需要提高的是什么?这种一成不变的活动,没有任何吸引了,久而久之,学生和教师都会冷漠相待。为何我们不能采用访谈,采访、语法小课堂等形式变通一下呢?

案例13、,轻视学生的劳动,越俎代庖的现象较为严重。

从课堂反馈的信息看,大部分教师不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学习情感。他们只关注的是学生的知识生成,即成功一面,而轻视他们的进步,大部分教师面对学生的幼稚、不如意、不完整和不确切,总报以轻蔑的一笑,或者任由其他学生的嘲笑,更有甚者是有的教师对这样的学生不仅不帮,反而讽刺打击,不仅不能发挥兵教兵的作用,反而野蛮阻止。当然学生时下的高度肯定不如教师,所以需要教师的点拨,但不是因为需要点拨,就可以越俎代庖,如果是那样,学生只能被我们教的越来越傻。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要点拨学生做不到,做不好的,学生能够做好的绝不越位。

八、分层要求,内化新知。

案例14、作业不分层,或者分层无效。

从月常规检查中,我们不难发现,作业不分层的人存在,分层无效者居多。例如,1单词英汉互译。2、根据1b进行对话练习。3、句子汉语翻译。作业一很明显违背了语言学习时间性的特点,而且中考中也不会出现这种脱离语言基础的考题。作业二,学生做了还是没做,都无法考证其有效性,而且明显低于学生的实际能力。作业三,不符合中考的题型,易于误导学生,同事难度较大,毕竟教师和学生都伤不起。

众所周知,学生是一个有差异的群体,存在着习惯、兴趣、基础等差距,而千百年来,我们一直用一个标准来要求所有的有差异的学生,企图通过一种固定的模式,把每一个学生变成一样的成功的产品,而这种一厢情愿的做法,事实上并没有让我们得到所期望的结果。相反,由于新的问题的生成,我们的教育与原来的教育效果相比,教育教学的效果越来越差,差到连我们自己都无法接受了。

?因此我们不得不提出分层要求,既然一定要分层,有的老师就认为分层很简单,不就是学困生做简单的题,优等生做有难度的题。但是事实上分层也不是这么简单的事,分层不仅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学生的能力水平,更要考虑是否符合课程理念,是否有可操作性,是否有能够保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等。

教学设计有效性研究任重而道远

结束语

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绝不是局限于以上表所表述的内容,如阅读教学中的复述课文的有效性研究、英语听力呈现有效性研究、课本资源整合的有效性研究,一节课教学任务量设计的研究,教学任务达成度的研究,教学饭有效性研究等,都值得我们静下心来研究,我这里只是抛砖引玉罢了。以上只是本人的一点愚见,不代表所有人的看法,如有不妥,敬请提出宝贵意见,我在国培等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