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析与管理课程 研究计划格式参考

合集下载

可行性研究报告风险分析

可行性研究报告风险分析

可行性研究报告风险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风险分析第一部分:引言在进行任何项目或计划之前,进行可行性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对项目的目标、方法和可行性进行综合评估的文档,旨在提供决策者所需的信息。

本报告致力于分析所提出项目的风险,并评估其对项目执行的潜在影响。

通过详细的风险分析,该报告将为决策者提供一个全面而准确的项目可行性评估。

第二部分:风险概述在我们进行风险分析之前,首先要了解项目的背景和目标。

本报告的焦点是分析项目中涉及的主要风险,并评估这些风险对项目实施的影响。

第三部分:风险识别和分类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识别与项目相关的各种风险,并将其分类。

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风险来源和性质,以便更有效地进行分析和评估。

风险类别一: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项目可能面临的市场变化和不确定性,包括市场需求的波动、竞争压力增加和市场规模的变化等。

对于该项目,市场风险可能包括新竞争者进入市场、市场需求下降以及政策和法规变化等。

风险类别二: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是指与项目使用或依赖的技术相关的各种不确定性和挑战。

对于该项目,技术风险可能包括技术可行性的疑虑、技术设备的供应和维护问题以及技术安全性的风险等。

风险类别三: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指与项目预算、资金来源和投资回报相关的各种不确定性和潜在问题。

对于该项目,财务风险可能包括预算超支、资金流动性问题以及投资回报率低于预期等。

风险类别四:管理风险管理风险是指与项目管理和组织相关的各种不确定性和挑战。

对于该项目,管理风险可能包括缺乏有效的项目管理经验、人员流失或合作伙伴关系的破裂等。

第四部分:风险评估和优先级确定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风险进行评估,并确定其优先级。

这将有助于决策者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计划。

针对每个风险类别,我们将对其潜在影响和概率进行评估,并使用合适的指标来确定风险的优先级。

通过将潜在影响和概率综合考虑,我们可以得出每个风险的综合评级。

优先级一:高风险优先级二:中等风险优先级三:低风险第五部分:风险应对和管理策略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提出针对不同风险的应对和管理策略,以减轻风险对项目的潜在影响。

风险管理工作计划10篇

风险管理工作计划10篇

风险管理工作计划10篇风险管理工作计划10篇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此时此刻需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风险管理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风险管理工作计划1为进一步做好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根据自治区地税局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要求,落实20xx年伊犁州地税局党组确定的各项税收工作任务,结合上年度工作实际,制定20xx年税收风险管理计划。

一、工作目标一是风险管理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将风险管理工作拓展到征管工作的各关键环节,引导税收管理员以风险管理思维开展各项工作,使风险管理成为征管质效的坚强保障。

二是团队协作不断加强,在已顺畅运转的纵向闭环流程基础上,理顺横向协作流程,为全面推进风险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提高风险管理工作质效。

三是风险团队力量不断增强,通过实务操作和强化培训,塑造一支有丰富应对经验的风险管理团队,并以此带动基层局其他税源管理人员提升应对能力,为促进风险管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四是应对质量稳步提升,以绩效考核为抓手,大力强化应对环节监督,狠抓风险应对质量和税款入库。

五是风险管理成果持续转化,引导基层局不断加强风险应对结果的分析运用,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行业税源管理,使税源风险持续降低,纳税人税法遵从度稳步提升。

二、重点工作(一)进一步理顺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流程,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横向协作机制根据《自治区地税系统税收风险管理办法(暂行)》、《全疆地税系统税收风险管理横向协作办法(暂行)》及自治区地方税务局风险管理工作要求,与稽查局、各业务处共同研究制定《伊犁州地方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横向协作实施办法》,重点解决目前高风险推送、中低风险转高风险及伊犁州地税局风险管理团队协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严格绩效问责,形成长效横向协作机制,为全面推进风险管理工作夯实基础。

(二)加强风险模型建设和应用工作,提高风险模型指向的准确率一是以自治区地方税务局风险特征指引库为主,以本地征管提炼风险指标为辅,大力加强风险模型建设和应用工作。

风险管理工作计划

风险管理工作计划

风险管理工作计划2022风险管理工作计划(通用5篇)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又有了新的工作,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工作计划吧。

工作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2风险管理工作计划(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风险管理工作计划1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根据中国外运长航集团(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关于加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有关要求和集团健康稳步发展的需要,集团总公司决定推进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作出如下工作安排。

一、工作原则1、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长航集团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按照集团公司总体规划,结合实际,分层面、分阶段实施。

选择先在集团总公司开展发展战略、投资决策、财务管理、合同管理、安全管理等几项重点业务的风险管理工作,建立内部控制子系统。

积累经验后,逐步推进到其他业务,直至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2、主要制度集团覆盖和各子公司具体特点相结合的原则。

集团总公司制定统驭全集团的主要内部控制制度,子公司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实施办法,实现母子公司风险管理的对接和优化。

3、先总公司后子公司原则。

自上而下,集团总公司先行,积累经验后,指导和推进各二级公司深入全面开展风险管理。

4、抓住重点的原则。

从实际出发,以对重大风险、重大决策、重大事件的管理和重要流程的内部控制为重点,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

二、总体目标力争通过2至3年的努力,基本形成比较健全的长航集团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三、主要工作步骤根据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要求,长航集团全面风险管理按以下六个步骤推进(具体进度计划见附表)。

(一)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1、集团总公司成立风险管理领导小组集团风险管理领导小组由集团总公司全体领导组成。

组长:朱宁、姚荣建,副组长:徐楠。

风险管理领导小组负责领导集团全面风险管理工作。

主要职责是研究、审议、批准全面风险管理重大事项,包括确定企业风险管理总体目标,批准风险管理策略和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审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年度工作报告和监督评价审计报告以及重大决策的风险评估报告;批准风险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责方案;督导培育企业风险管理文化。

风险调查研究工作方案

风险调查研究工作方案

风险调查研究工作方案1. 研究背景和目的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风险和灾害事件的频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风险和灾害事件,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风险调查研究。

本工作方案旨在通过风险调查研究来分析和评估不同领域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保障社会的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 研究内容和方法2.1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 自然灾害风险: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风险。

- 环境污染风险:研究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和后果,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 经济金融风险:评估不同经济行业的风险,分析金融风险对经济的影响。

- 社会安全风险:研究社会治安问题和社会不稳定因素,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 科技创新风险:分析科技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和隐患,提出科技创新风险管理方案。

2.2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风险调查研究:- 文献综述: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综述和总结,了解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

- 实地调研:走访相关企业、机构和社区,收集实际数据和案例,深入了解风险来源和影响。

-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建模,评估不同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 专家访谈:与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访谈,获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提高研究的可信度和可行性。

- 方案评估:对提出的风险应对措施进行评估,分析其可行性和效果,并提出改进意见。

3. 研究计划和进度安排3.1 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阶段一:研究背景和目的调研,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方法和安排;- 阶段二:进行文献综述,了解目前已有研究成果,梳理相关理论和实践;- 阶段三:实地调研,收集实际数据和案例,深入了解风险来源和影响;- 阶段四:数据分析和建模,评估不同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阶段五:与相关专家进行访谈,获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阶段六:对提出的风险应对措施进行评估,分析其可行性和效果;- 阶段七: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风险处置课题研究方案模板

风险处置课题研究方案模板

风险处置课题研究方案模板一、研究背景在商业和个人生活中,风险管理和处置已经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不可预测的风险和不良事件可能会影响组织的稳定性、声誉和财务状况,这些风险不仅需要预防和管理,而且需要恰当的处置方式。

因此,探索在不同情况下的风险处置方案,既是现实需要,也是重要的学术研究方向。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风险处置方案的制定、评估和优化方法。

具体而言,本研究将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结合案例研究的方式,对不同领域和情境下的风险处置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以期为风险处置决策提供可行性和结论支持。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风险管理和处置理论分析:介绍不同理论和模型,并结合实际案例,探究其应用效果和局限性。

2.风险处置方案制定方法:根据风险类型、风险来源、严重程度和处理方式等要素,制定不同类型的风险处置方案,并分析其可行性和效果。

3.风险处置方案评估方法:基于成本效益分析、风险评估和绩效评估等标准,对不同风险处置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比较。

4.风险处置方案优化方法:根据评估结果和其他相关因素,优化风险处置方案的决策和实施过程,提高风险处置的效率和效果。

四、研究计划本研究将于xx年xx月开始,预计工作完成时间为xx年x月,具体计划如下:研究阶段研究内容时间节点第一阶段风险管理和处置理论分析xx年xx月-xx年x月第二阶段风险处置方案制定方法xx年x月-xx年x月第三阶段风险处置方案评估方法xx年x月-xx年x月第四阶段风险处置方案优化方法xx年x月-xx年x月第五阶段结果汇报和论文撰写xx年x月-xx年x月五、研究团队本研究由以下人员组成:1.研究主持人:xxx,xx大学教授。

2.研究主要成员:xxx、xxx、xxx、xxx等,均为xx大学科研人员。

3.顾问团队:拟邀请风险管理和处置领域的专家担任顾问,并提供相关指导和帮助。

六、预计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发表数篇学术论文,探讨风险处置方案的制定、评估和优化方法。

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风险与风险管理策略

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风险与风险管理策略

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风险与风险管理策略一、引言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项目风险管理成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一环。

本报告旨在对可行性研究项目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进行一项可行性研究,评估市场上一种新产品的潜在商业机会和风险。

该可行性研究包括市场分析、技术评估、经济效益评估等方面。

三、项目风险分析1. 市场风险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新产品面临市场接受度不高、消费者需求变化等风险。

2. 技术风险新产品的技术开发可能面临技术难题、研发周期延长等风险。

3. 经济风险项目投资可能超出预期、市场需求波动等因素引发经济风险。

4. 法律与政策风险与新产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变化、政策调整等可能对项目产生影响。

5. 运营风险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因为管理不善、供应链中断等原因导致运营风险。

四、风险管理策略1. 市场风险管理策略开展市场调研,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制定市场推广策略;建立合理的产品定价策略,确保盈利能力。

2. 技术风险管理策略与行业内专业技术人员合作,解决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建立技术杂志、学术会议等渠道,跟踪最新技术动态,保持技术领先地位。

3. 经济风险管理策略进行全面的成本估算,合理制定项目预算;及时调整项目投资,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

4. 法律与政策风险管理策略关注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及时调整项目策略;与政府部门建立联系,了解政策动态,做到及时响应。

5. 运营风险管理策略建立健全的运营管理机制,制定标准化的流程和规范;建立供应链风险管理体系,确保供货稳定。

五、风险管理实施1. 项目成立阶段成立风险管理小组,明确风险管理责任,制定风险管理计划。

2. 风险识别与评估阶段对项目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和分类,制定风险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

3. 风险应对策略确定阶段针对每一类风险,确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包括避免风险、减轻风险、转移风险和接受风险等。

4. 风险控制与监测阶段建立风险控制和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预警项目中的风险,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风险管理计划

风险管理计划

风险管理计划风险管理计划QHA/QWJ—05拟制: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 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1 目的识别、分析^p 、评价产品实现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

2 范围适用于我厂军品实现全过程的风险管理。

3 定义3.1风险特定的不希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概率)及发生后果的综合。

3.2风险管理指应对风险的行动或实际做法。

它包括制定风险问题规划、评估风险区域、拟定风险应对备选方案、监控风险变化情况和记录所有风险管理情况。

3.3风险文档指记录、维护和报告风险的评估、处理分析^p 方案以及监控结果的文件。

4 引用文件GJB9001B-202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军工电子产品风险管理应用技术》5职责5.1技术部是风险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设计开发过程的风险控制。

5.2生产供应部负责采购、生产和外包过程的风险控制。

5.3质检部负责检验试验、外包试验过程的风险控制。

5.4设备部负责设备和计量外包过程的风险控制。

5.5销售部负责合同评审、交付后的风险控制。

5.6质保办负责风险应对措施实施的监督工作。

6风险管理6.1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p 和风险评价。

6.1.1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对产品实现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关键性技术过程进行考察研究,从而识别并记录有关风险的过程。

我厂在风险识别方面采用检查表法,将可能发生的风险列于一个表上,见附录1,通过各部门对风险识别检查表的核对,判断各部门是否存在表中所列风险或类似风险,并填写风险清单,风险清单见附录2。

6.1.2风险分析^p风险分析^p 是对识别出的风险区域进行细化,从而找出风险并确定影响。

风险大小的次序按风险的发生概率、后果相互关系确定。

我厂采用半定量风险分析^p 方法,半定量风险分析^p 法是将定性分析^p 结果定量化,对定性分析^p 结果运用数值分级、结果转换等数学手段,将定性结果以定量的形式表述,用来描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

《2024年IT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范文

《2024年IT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范文

《IT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IT项目在各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复杂性和风险性也随之增加。

有效的IT项目风险管理已成为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就IT项目风险管理的理论、方法及其实践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二、IT项目风险管理理论IT项目风险管理是指对IT项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评估、监控和应对的过程。

其核心理论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四个阶段。

1.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IT项目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主要是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对项目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面的发现和确认。

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包括:专家访谈、历史数据分析、SWOT分析等。

2.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量化和定性分析,确定其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评估过程中需考虑风险的概率、影响程度以及风险的优先级等因素。

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包括:概率-影响矩阵、敏感性分析等。

3. 风险应对风险应对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措施和策略,以降低或消除风险的危害。

常见的风险应对策略包括: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减轻和风险接受等。

4. 风险监控风险监控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风险的状况进行持续的跟踪和监控,确保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风险管理计划进行。

监控过程中需及时调整风险管理策略,以应对新的风险或风险变化。

三、IT项目风险管理方法针对IT项目的特点,常用的风险管理方法包括:1. 文档化管理:建立完善的项目文档管理体系,记录项目过程中的风险信息,为风险识别和评估提供依据。

2. 定期会议:定期召开项目风险管理会议,对项目的风险状况进行讨论和分析,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3. 定量分析:运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对项目的风险进行定量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 人员培训:加强项目团队的风险管理培训,提高团队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5. 引入专业机构:与专业的风险管理机构合作,借助其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对项目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

《项目风险管理》分析报告范本

《项目风险管理》分析报告范本

《项目风险管理》分析报告范本项目风险管理分析报告范本项目背景在进行任何项目时,都会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项目风险管理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用于识别、评估和控制项目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和危险因素。

本报告旨在分析一个特定项目的风险,并提供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1. 风险识别在项目风险管理的第一阶段,我们需要识别潜在的风险。

这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1.1 项目目标和范围的分析通过仔细分析项目的目标和范围,我们可以确定可能对项目成功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

例如,不充分的资源分配、时间延迟或技术困难等。

1.2 利益相关方的沟通与项目的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项目的期望和担忧。

这可以帮助我们识别来自外部环境的潜在风险,例如政策变更或市场竞争加剧等。

1.3 历史数据和经验教训的考虑通过研究过去的类似项目的数据和经验教训,我们可以确定那些可能对项目产生重大影响的风险。

这可以通过查阅文献、采访项目团队成员以及参考相关行业的最佳实践来完成。

2. 风险评估在识别潜在风险之后,我们需要评估它们对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发生的概率。

这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2.1 风险影响的分析对于每个已识别的风险,我们需要评估其对项目目标和交付物的潜在影响。

这可以包括成本增加、进度延迟、质量问题或合规性风险等。

2.2 风险发生概率的评估评估每个潜在风险发生的概率。

这可以通过专家判断、统计数据或类似项目的历史数据等方法来完成。

2.3 风险优先级的确定结合风险影响和发生概率,确定每个风险的优先级。

这可以帮助项目团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更有效地分配风险管理的精力。

3. 风险控制在评估风险后,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以降低或消除风险对项目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险控制策略:3.1 风险避免通过调整项目目标或范围,避免与特定风险相关的活动或决策。

这可以帮助项目团队避免潜在的风险并保持项目进展。

3.2 风险减轻采取措施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或降低其影响的程度。

风险管理计划模板

风险管理计划模板

REVISION HISTORY 版本历史Page 1 of 15目录1. Purpose目的 (3)2. Scope范围 (3)2.1 Identification and Description of Devices器械的识别和描述 (3)2.2 Intended use预期用途 (3)2.3 Device Description器械描述 (3)2.4 Device Description器械描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Product structure产品结构组成 (3)2.6 Warning and Cautions警告和注意事项 (3)2.7 Intended Users预期用户 (4)2.8 Patient populations患者目标人群 (4)3. Reference Documents 参考文件 (4)4. Responsibilities and Authorities 职责与权限 (4)4.1 Responsibility and Authority职责和权限 (4)4.2 Risk management team (5)4 Requirements for Review of Risk Management Activities风险管理活动评审的需求 (7)5 Risk Estimation and Criteria for Risk Acceptability 风险评估和风险可接受性标准 (10)5.1 Serverity Level Definition严重度水平定义 (10)5.2 P1 Level definition P1水平定义 (11)5.3 Level Definition P2水平定义 (11)5.3.1 P1xP2 Level Definition P1xP2水平定义 (12)5.3.2 Risk Level Ranking 风险水平等级 (13)5.3.3 Risk Acceptance Table 风险可接受性表格 (13)6 Acceptability of Overall Residual Risk总体剩余风险可接受性 (14)7 Verification Activities验证活动 (15)8 Production and Post-Porduction 生产和后生产 (15)1.Purpose目的The purpose of this document is to detail the requirements for implementation of the Risk Management process for product [Product Name]. This document is used by the Risk Management team to guide their actions in the Risk Management process.本文件的目的是详细定义[产品名称]产品风险管理过程执行的需求。

医学科研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

医学科研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

医学科研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引言:医学科研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推动医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然而,科研项目中存在着各种潜在的风险,包括实验操作风险、数据处理风险以及伦理道德风险等。

因此,进行科研风险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对于确保科研项目的安全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一、实验操作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1.1 实验设备和试剂的选择与管理在科研实验过程中,正确选择和管理实验设备和试剂是减少实验操作风险的重要措施。

具体包括:- 确保实验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及时检修和更换老化设备。

- 选择合适的试剂,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

- 建立试剂的存储和管理制度,确保试剂的质量和安全性。

1.2 实验操作规程和操作培训制定科研实验操作规程并进行操作培训是减少实验操作风险的重要手段。

具体包括:- 编写详细的实验操作规程,包括实验步骤、安全注意事项和应急措施等。

- 对参与科研实验的人员进行操作培训,确保其具备正确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 定期进行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核和培训,及时纠正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1.3 实验操作风险评估和监控对实验操作风险进行评估和监控是科研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

具体包括:- 针对不同实验操作环节和实验项目,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 建立实验操作风险监控机制,定期对实验操作过程进行检查和评估。

- 及时整改实验操作中的不安全行为和风险点,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数据处理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2.1 数据采集和存储的规范化在科研项目中,规范的数据采集和存储是减少数据处理风险的基础。

具体包括:- 制定数据采集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建立数据存储和备份制度,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 对数据采集和存储过程进行监控和审查,发现和纠正潜在的数据处理风险。

2.2 数据分析和解释的合理性科研数据的分析和解释是科研项目的关键环节,也是潜在的数据处理风险点。

具体包括:- 制定科学合理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流程,确保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风险管理计划与风险管理报告

风险管理计划与风险管理报告

风险管理计划与风险管理报告风险管理⽂档产品名称:产品编号:风险管理计划编制⼈:编制⽇期:1、围:产品描述:本风险管理计划主要是对产品在其整个⽣命周期(包括设计开发、产品实现、最终停⽤和处置阶段)进⾏风险管理活动的策划。

2、职责与权限的分配2.1总经理为风险管理提供适当的资源,对风险管理⼯作负领导责任。

保证给风险管理、实施和评定⼯作分配的⼈员是经过培训合格的,保证风险管理⼯作执⾏者具有相适应的知识和经验。

2.2技术部负责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活动,形成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综合剩余风险分析评价的有关记录,并编制风险管理报告。

2.3质量部、、销售部、⽣产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从产品实现的⾓度分析所有已知的和可预见的危害以及⽣产和⽣产后信息的收集并及时反馈给技术部进⾏风险评价,必要时进⾏新⼀轮风险管理活动。

2.4技术部和评审组成员定期对风险管理活动的结果进⾏评审,并对其正确性和有效性负责。

2.5办公室负责对所有风险管理⽂档的整理⼯作。

3、风险分析3.1参加风险分析的部门包括⽣产部、质量部、技术部、、销售部等,技术部主要分析设计开发阶段已知和可预见的危害事件序列,⽣产部主要分析产品⽣产阶段的已知和可预见的危害事件序列,和销售部主要分析产品⽣产后已知和可预见的危害事件序列,技术部负责收集各部门分析的结果并按照16号令的要求和YY/T0316:2008附录E.1的资料对所有已知和可预见的危害事件序列进⾏分类,组织各部门进⾏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的分析与实施并编制成相应的表格。

3.2风险分析容包括:1)可能的危害及危害事件序列2)危害发⽣及其引起损害的概率3)损害的严重度3.3在产品设计开发初始阶段由于对产品设计细节了解较少,采⽤PHA(初步危害分析)技术对产品进⾏危害、危害处境及可能导致的损害进⾏分析。

3.4在设计开发成熟阶段采⽤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及失效模式、效应和危害分析(FMECA)对产品进⾏危害、危害处境及可能导致的损害进⾏分析。

风险管理计划模板

风险管理计划模板

风险管理计划模板一、引言风险管理计划是一个关键的文件,用于识别、评估和处理项目或组织中存在的潜在风险。

本文档旨在为项目团队提供一个完整的模板,以便制定和执行有效的风险管理计划。

通过遵循本计划,项目团队将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不利的风险,从而确保项目成功实施。

二、风险管理目标和范围2.1 目标本风险管理计划的目标是:- 确保项目团队理解和认识项目中的潜在风险;- 提供方法和工具来识别、评估和分类项目风险;- 制定相应的风险响应策略,以最小化或消除风险对项目目标的影响。

2.2 范围本风险管理计划适用于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包括项目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阶段。

所有项目团队成员都应遵守本计划,以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三、风险管理流程3.1 风险识别项目团队将通过以下方法来识别项目中的风险:- 项目团队会议:召集关键项目团队成员,进行头脑风暴会议,以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 风险登记册:建立一个风险登记册,用于记录团队成员提出的风险建议;- 信息收集:通过客户反馈、市场研究等方式,及时获取潜在风险的信息。

3.2 风险评估项目团队将使用以下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估:- 风险概率评估:根据历史数据和专家判断,对风险发生的概率进行定量评估;- 风险影响评估:评估风险发生后对项目进度、成本和质量等方面的影响程度;- 风险优先级排序:根据风险的概率和影响,将其进行排序,以确定应对风险的优先级。

3.3 风险响应项目团队将制定针对不同风险的响应策略,包括:- 风险避免:通过调整项目计划、资源分配等方式,尽量避免风险的发生;- 风险减轻:通过采取措施来减轻风险对项目的影响,如备用资源、项目备案等;- 风险转移:通过购买保险等方式,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 风险接受:对于某些风险,项目团队可能选择接受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

3.4 风险监控与控制在项目的执行和监控阶段,项目团队将密切监控已识别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风险状态跟踪:定期更新风险登记册,记录风险的状态、进展和变化;- 风险触发器:建立触发器机制,一旦风险发生,及时通知项目团队并采取紧急措施;- 风险报告:编制风险报告,汇总已识别风险的情况,供决策者参考。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风险控制与管理决策范文(4篇)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风险控制与管理决策范文(4篇)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风险控制与管理决策范文一、引言安全风险控制与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有效的安全风险控制与管理能够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探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的安全风险,分析风险来源,提出相应的控制与管理决策,以期提高施工项目的安全生产水平。

二、安全风险来源分析1.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导致建筑工程施工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施工现场涉及到大量的劳动力,而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工作纪律和安全意识的缺乏都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此外,管理不善、工期压力、人员过度疲劳等也是人为因素导致安全风险的重要来源。

2. 设备设施因素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设备设施,如起重机械、施工工具、电气设备等,如果质量不合格、使用不当、维护不到位,都可能引发安全风险。

此外,设备设施的老化、损坏等也会增加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

3.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也是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风险的重要来源。

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暴雨等,都有可能导致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

此外,恶劣的天气条件,如高温、寒冷、大风等,也会对施工现场的安全产生影响。

三、安全风险控制与管理决策1. 增强培训与教育针对人为因素引发的安全风险,施工企业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与教育。

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安全意识和工作纪律,使其能够正确使用各类施工工具和设备设施,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减少操作失误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此外,施工企业还应定期组织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全员对安全风险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2. 强化设备设施质量管理针对设备设施因素引发的安全风险,施工企业应加强对设备设施的质量管理。

在采购环节,应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并对供应商进行全面的质量评估。

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备设施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检查与维护,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在退役时,应对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检测,并进行合理的淘汰处理。

3. 加强自然灾害防范与应急管理针对自然因素引发的安全风险,施工企业应加强自然灾害防范与应急管理。

商业计划书中的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

商业计划书中的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

商业计划书中的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在商业计划书中,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们帮助企业预测和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无论规模大小,风险都是存在的,因此,做好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商业计划书中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一、风险分析在编写商业计划书时,首先需要进行风险分析,即对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分类。

风险分析的目的是帮助企业了解可能面临的风险,以便在制定商业计划时进行充分的考虑和准备。

1. 识别风险在风险分析中,首先要进行风险的识别。

这包括对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全面审查,了解可能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

例如,市场波动、竞争对手、法律法规变化、技术进步等。

只有充分识别风险,才能在商业计划书中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措施。

2. 评估风险识别风险之后,就需要对风险进行评估。

这包括确定每种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概率可以通过历史数据、市场研究、专家意见等方法获得。

而影响程度则需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资金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评估风险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哪些风险是高风险、哪些是中风险、哪些是低风险,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管理。

3. 分类风险根据评估结果,将风险进行分类。

一般可以将风险分为战略风险、操作风险、金融风险、法律风险等。

分类风险有助于根据不同类型的风险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并对商业计划书中的风险进行有条理的表述。

二、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商业计划书中另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保护企业的利益和发展。

1. 规避风险规避风险是最常见的风险管理策略之一。

当风险概率较高或影响程度较大时,企业可以通过避免或减少与风险相关的活动来规避风险。

例如,如果市场波动对企业产生较大影响,可以寻找稳定的市场或减少投资风险。

2. 转移风险转移风险是将风险转移给其他方的策略。

企业可以通过购买保险、签订合同等方式将一部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或合作伙伴。

(完整版)风险管理培训计划表

(完整版)风险管理培训计划表

(完整版)风险管理培训计划表风险管理培训计划表概述该风险管理培训计划旨在提供员工及管理层必要的风险管理知识和技能,以确保组织能够有效应对和降低风险。

该计划将包括培训课程、研究材料和评估方式。

培训目标- 理解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目的- 掌握基本的风险管理原则和方法- 研究如何识别、评估和处理风险- 熟悉相关法规和合规要求- 增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培训内容1. 风险管理基础知识- 风险管理定义和目标- 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好处- 风险管理的原则和方法2. 风险识别与评估- 风险识别的方法和工具- 风险评估的原理和步骤- 风险评估的常用模型和技术3. 风险处理与控制- 风险处理策略和方法- 风险控制措施和技术- 风险处理与控制的最佳实践4. 法规与合规要求- 相关法规和法律要求的概述- 遵守法规和合规要求的重要性- 制定符合法规和合规要求的措施5. 团队合作与沟通- 团队合作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沟通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方法培训方法- 面对面培训课程:通过专业讲师进行现场授课- 网络培训课程:提供在线研究材料和视频教程- 案例分析和讨论: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促进研究培训评估- 随堂测验:每个培训课程结束后进行简单的测验- 综合评估:通过综合考核评估员工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时间安排- 培训课程将在每季度进行一次,每次培训一天- 网络培训材料将随时提供,员工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研究资源需求- 培训场地和设备:包括会议室、投影仪等基本设施- 培训材料和手册:包括课程手册、案例分析材料等研究资料- 培训讲师:具备丰富风险管理经验的专业讲师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结束后,将进行培训效果评估,包括学员满意度调查、知识掌握测试等,以评估培训的有效性和改进空间。

结论通过该风险管理培训计划,员工和管理层将能够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增加对风险的认识和处理技巧,有效减少组织风险,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和业务竞争力。

医学科研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

医学科研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

医学科研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引言概述:医学科研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涉及到人类健康和生命。

在进行医学科研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各种风险,如研究设计不当、实验操作失误、数据分析错误等。

因此,对医学科研的风险进行分析和管理至关重要,可以有效降低风险,保障研究的质量和安全。

一、风险分析1.1 研究设计风险在医学科研中,研究设计是决定研究方向和方法的关键环节。

研究设计不当可能导致研究结果不准确或无效。

1.2 实验操作风险实验操作是医学科研的核心环节,操作失误可能导致数据的误差或无法复现结果。

1.3 数据分析风险数据分析是研究结果的基础,数据分析错误可能导致结论的偏差或错误。

二、风险管理2.1 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在进行医学科研时,应该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明确研究目的、方法和时间节点,避免研究设计不当。

2.2 建立严格的实验操作规范建立严格的实验操作规范,包括实验流程、操作步骤和质量控制,确保实验操作准确无误。

2.3 进行数据验证和交叉验证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应该进行数据验证和交叉验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风险评估3.1 评估研究设计的合理性在进行医学科研之前,应该对研究设计进行评估,确保研究设计合理可行。

3.2 评估实验操作的风险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该及时评估实验操作的风险,及时调整实验方案或操作方法。

3.3 评估数据分析的可靠性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应该对数据进行评估,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四、风险控制4.1 设立风险管理小组在医学科研过程中,可以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小组,负责对研究风险进行监控和管理。

4.2 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包括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等环节,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4.3 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及时分享研究进展和风险情况,共同制定风险管理策略。

五、风险应对5.1 制定风险应对方案在医学科研过程中,应该制定风险应对方案,包括应急预案和风险应对措施,确保在面对风险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工作计划中的风险评估与管理

工作计划中的风险评估与管理

工作计划中的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计划是组织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安排,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风险。

然而,任何工作都存在潜在的风险,如果不及时识别和管理,可能会给工作进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因此,在制定和执行工作计划时,风险评估与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一、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工作计划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以确定风险的优先级和可能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险评估方法:1. SWOT分析:通过对工作计划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确定工作计划中的内部和外部风险,并评估其影响程度。

2. PESTEL分析:通过对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和法律等因素的分析,确定工作计划中可能受到的各种风险。

3. 历史数据分析:通过研究类似项目的历史数据,了解过去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和影响程度,预测未来工作计划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4. 专家评估: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工作计划进行评估,根据他们的领域知识和经验,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

二、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在识别和评估风险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措施和策略来降低或消除风险,并应对可能发生的危机。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险管理方法:1. 风险避免: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安排,尽量避免可能导致风险的情况发生。

例如,合理分配人力资源,避免过度依赖某个个体或组织。

2. 风险传递:将部分风险转移给其他相关方,通过保险、合同等方式来分担风险。

例如,购买合适的保险来应对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风险。

3. 风险减轻: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来减轻风险的影响。

例如,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及时更新工作进展,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4. 风险应对:制定灵活的应急计划,以便在风险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应对。

例如,明确责任与权限,并制定相应的危机处理流程。

三、风险监控风险管理并非一次性的工作,而是需要不断监控和调整的过程。

风险监控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建立风险指标:根据工作计划的具体情况,建立适当的风险指标,并定期进行监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销渠道结构理论在国内的发展借鉴了国外的现有的理论,并且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国某一些特定的行业和产品进行营销结构方面的研究。
贺艳春、张志海[5](2002)从渠道功能和流程角度对渠道结构进行分析,清晰地揭示渠道结构的最基本要素及其整合过程,说明渠道结构演变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力量,揭示渠道的动态性。
杨慧[6](2002)总结传统渠道结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渠道结构的系统化理论、立体化理论、扁平化理论及功能分化理论等变革趋势,为新市场环境下企业的营销渠道管理提供了新的管理方法。
赵晓飞、陈涛[7](2003)提出了自建渠道模式和分销商渠道模式的选择标准。
杨涛、葛松林[8](2000)从渠道创新的终极动力、企业营销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渠道系统中成员的合作与竞争四个方面分析了企业营销渠道系统创新的原因。
(2)渠道行为理论
渠道行为包括渠道成员如何建立和利用权力,如何处理冲突,如何通过合作获取竞争优势三个方面。其中的重点在渠道冲突方面。
二、营销渠道风险理论
在渠道结构和渠道行为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营销渠道风险管理理论。
营销渠道风险是指从渠道管理者(一般为制造商)角度出发,企业的产品从生产出到转移至消费者手中全过程时,发生的某种不利事件或损失的各种可能情况的总和。具体地说,是指产品转移过程中,企业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或然性、变动性、不确定性等。这些损失主要是企业所选择的分销渠道不能履行分销责任和不能满足分销目标及由此造成的一系列不良结果的总和。
潘晓龙(2006)通过对营销渠道风险管理相关理论的分析研究,针对国内企业营销渠道所面临的实际风险,得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营销渠道风险管理控制体系,并建立了相应的风险预警系统[18]。
杨玉梅(2007)从营销渠道的定位、设计、运作、管理这样一个作业链的角度,对营销渠道风险进行了划分,并建立了营销渠道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探讨了指标预警方法、营销渠道风险预警的确定以及各预警等级的应对策略[19]。
李政权(2007)从分析成本风险的起因、渠道自营成本的预警开始,探讨如何建立自营渠道成本风险的预警及防范系统[20]。
吴艳娥、陈涛等(2007)将营销渠道的风险分为内因型风险和外因型风险,认为内因型风险要素包括:设计要素、成本要素、产品要素、价格要素等;外因型风险要素包括:中商要素、竞争要素以及环境要素。并对模糊综合评判法用于营销渠道风险评价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21]。
此外由于国际国内许多风险管理理论的出发点都是以整条营销渠道的利益来对整条供应链的风险进行管理,针对中小商业企业的的具体供应链部分的风险管理理论不够细化,所以本研究有着很大的理论意义。
2.文献综述(国内外本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趋势及问题等,并附参考文献)
就目前来看,国内外对营销渠道风险管理的研究已经有很多。
美国著名营销学家斯特恩( Louis, w. Stern)指出渠道的构成主要是由一些相互依赖的组织组成的,他们的作用是使产品或服务顺畅地被消费或者使用。
科兰(Coughlan)对营销渠道的主要观点则是相互依存的组织,这些组织的目标在于让产品或服务被消费者使用。
罗森布罗姆(B.Rosenbloom)[1]认为任何企业或者组织的营销渠道都是由若干外部的有共同契约的组织构成,他们通过渠道这个媒介的作用,共同运作和管理,实现销售目的它是与公司外部关联的、达到公司营销目标的经营组织。
李蔚和王良锦(2008)提出渠道风险包括渠道设计风险、渠道竞争风险、中间商风险、
营销人员风险等,并提出了渠道风险的预警指标[25]。
刘永胜和杨螺(2008)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对营销渠道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警对策[26]。
刘兵燕和谈华珍(2009)通过层次分析法构造了阶梯性的指标体系,并利用BP神经网络对渠道进行了评价[45]。
国外学者提出了渠道冲突管理是运用冲突理论对渠道成员之间的关系进行管理。外国研究人员在冲突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学、心理学等对冲突的分析,通过渠道冲突的定义、分类、特征、来源及管理方法等进行研究,最终形成了渠道冲突理论。
陈涛、赵军[11](2004)从企业的外部宏观环境和企业自身的因素两方面,分析了我国企业冲突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渠道冲突管理目标、冲突管理系统、冲突管理策略等冲突管理的战略构架。
一、营销渠道
美国著名营销学家Philip Kotler认为营销渠道是某种产品或者服务从制造商向顾客转移的过程中,所有为了让产品或服务的所有权得到转移的企业或者个人。是促使产品或服务顺利地被使用或消费的一整套相互依存的组织。并且认为营销渠道的管理主要有(1)营销渠道设计(2)渠道成员的选择(3)渠道成员的培训(4)渠道成员的激励(5)渠道成员的评价与回报(6)渠道改进。
国外的学者LarryJ.Rosenberg和Loulswstem认为,冲突的发生既可能对渠道运行效率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带来消极的结果[4]。消极的结果导致渠道成员满意度降低,给渠道成员之间的信任程度带来负面影响,最终导致渠道承诺的降低,渠道业绩受到负面影响[5]。对渠道冲突产生的原因,普遍认为主要原因是目标的不一致[9][10]。
庄贵军、周南、周筱莲[12](2003)从检验营销渠道成员对于相互依赖关系的感知差距角度,说明感知差距对渠道冲突的影响水平,指出在加强渠道关系中对彼此依赖程度的感知沟通,是避免渠道冲突发生的方法。
刘志超、宋新华[13](2010)提出了从慎重选择经销商、制定完善的营销政策、扩大整体市场三个方面进行冲突管理。
孙莉丽,黎励,刘凯宇(2008)从作业连的角度讲营销渠道风险划分为设计、运作、管理及渠道调整对营销渠道风险进行识别[22]。
赵晓飞(2008)认为,基于渠道竞争力的评价应在强调财务指标的同时强调渠道安全、顾客满意和渠道创新发展等内容,并以此为依据建立了渠道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23]。
庄月凤(2008)从影响营销渠道的风险诱因入手,将营销渠道风险分为环境风险、竞争风险、渠道设计风险、渠道成本风险、渠道成员风险和其他3PS组合风险。[24]
国内学者黄瑞(2012)通过对经典国内外学者的对营销渠道定义,总结营销渠道是产品或服务从制造商向顾客转移过程中所流通渠道的组合[2]。
营销渠道管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早期的研究主要就渠道效率、渠道设计及渠道一体化问题展开。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学者开始更多地从渠道关系和渠道成员间行为进行渠道管理的研究。对于渠道的理论研究可以概括为两大领域:一是研究渠道的结构,探讨渠道是怎样构成的;二是研究渠道行为,探讨渠道成员怎样认识、建立和处理渠道关系。
(1)渠道结构理论
渠道结构理论研究以菲力普斯[3](C. F. Phillips)、鲍威尔索克斯(D.J.Bowersox)及库佩尔(M.B.Cooper)[4]等、罗森布劳姆(B.Rosenbloom)[1]等研究为代表,主要集中在“渠道设计”和“渠道选择”问题上。从影响因素研究到过程研究,进行了阶段的划分,并指出了每个阶段的分析要素和重点。
单初(2004)将营销渠道看作是一个由制造商到消费者的纵向分工体系,引入相关的分工整合理论,重新认识渠道分工,并且详细分析了不同分工整合方式形成的各种营销渠道管理组织形式的特点[16]。
大连海事大学李颖(2006)通过对营销渠道风险的基本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建立了营销渠道风险的测评指标体系。营销渠道风险划分为内因型营销渠道风险和外因型营销渠道风险。内因型营销渠道风险指源于企业自身的因素而引发的渠道风险,如由渠道设计、渠道成本、营销人员、产品、定价、促销等引起的渠道风险。外因型营销渠道风险是指由企业外部的风险因素导致的渠道风险,如竞争对手、中间商、渠道冲突、环境等引发的渠道风险。并引用了层次分析法来对体系中的指标进行集成分析,得出营销渠道的综合评价得分[17]。
营销风险被定义为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从事营销活动而承受的各种风险,它是指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活动过程中,出现不利的环境因素而导致市场营销活动受损或失败的状态。可以具体化为产品风险、价格风险、渠道风险、促销风险[1]。其主要体现在营销策略难以顺利实施、目标市场缩小或消失、产品难以顺利售出、盈利目标无法实现等方面,具有客观性、偶然性、可变性、投机性等特征。其中本文主要探讨营销风险中的渠道风险。
在针对IT产业营销渠道方面,张娜(2008)在其硕士论文《IT产品营销中的风险识别与控制》一文中对IT行业的营销渠道结构和特点做了定性的分析,并依据不同的风险类别提出了对应的控制方式和方法[27]。
北京邮电大学的邱镕[28](2010)在其硕士论文《中小IT厂商分销渠道建设项目的研究》中,论述了IT行业的的特点以及现行IT行业营销渠道的格局,剖析了中小IT厂商建立自身营销渠道的项目管理流程、方式方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针对中小IT厂商建立适合于自身的分销渠道进行理论和实证性分析,提出了适合中小IT厂商的营销渠道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方式方法。着重从外部政治、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环境分析(PEST),结合内部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SWOT)分析,划分了中国IT分销渠道的发展历程,提供了IT营销行业现阶段常见模式,分销渠道模式设计,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分销渠道。提出了可行的国内中小IT厂商的分销渠道建设的原则和方法。
肖亮(2009)以企业顾客价值、财务绩效、运行状态和渠道价值为基础,构建了渠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阐述了基于AHP与模糊方法对企业营销渠道绩效评价方法[46]
王利明,毛超艳(2009)对中小企业营销风险从物流、信息、促销、资金风险方面进行识别,对风险的来源划分为来自内部、客户、竞争者、第三方风险[26]。
菌新国(2002)从成本风险的控制角度探讨了选择他营渠道的“渠道成本检核体系”和“渠道成本预警体系”[14]。
彭显琪(2003)按营销渠道的设计、建设、运作和管理的流程,将营销渠道风险进行分类,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出发,引入成本会计中的作业成本法思想和工程管理学中的可拓学原理、优度评价模型来解决风险识别以及预警问题[15]。
北京林业大学
风险分析与管理课程
研究计划
题 目:
基于IT分销商视角的营销渠道风险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