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

合集下载

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技术研究方案

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技术研究方案

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技术研究方案一、研究目标:1.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促进早期诊断和治疗。

2.探索不同急性脑卒中类型的最佳医疗救治方法。

3.评估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4.提出改进急性脑卒中医疗救治技术的建议和措施。

二、研究方法:1.回顾性研究:收集2024年至2024年期间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数据分析,包括性别、年龄、危险因素、症状、影像学表现等。

2.临床研究:选择一定数量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新的医疗救治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医疗救治方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康复情况。

3. 康复评估:收集急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数据,使用Barthel指数和生活质量问卷进行评估,并与同年龄和性别的健康人群进行比较。

4.影像学评估:通过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评估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损伤范围和严重程度,与康复效果进行相关性分析。

三、预期结果:1.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需注意控制危险因素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2.根据脑卒中类型的不同,探索相应的医疗救治方法,如溶栓治疗适合一些类型的脑卒中患者,手术治疗适合其他类型的脑卒中患者。

3.康复评估结果显示,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情况与损伤的范围和严重程度有关,康复效果较好的患者可能存在其他保护因素。

4.影像学评估结果将提供更多对脑卒中患者的理解,包括脑卒中的病理生理过程和治疗效果等方面。

四、研究意义和局限性:1.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2.推动急性脑卒中医疗救治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康复情况。

3.本研究的样本容量和时间范围有限,可能导致结果的不够全面和客观性。

五、研究计划:1.收集和整理2024年至2024年期间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

2.设计临床研究方案,明确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数量和治疗方案。

急性脑卒中的应急预案

急性脑卒中的应急预案

急性脑卒中的应急预案脑卒中,也被称为中风,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危害巨大。

急性脑卒中是指脑部血液供应突然中断或血管破裂引起的脑组织损伤,其发生具有突发性、危急性和多发性的特点。

在面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时,及时准确的应急预案是拯救生命和减少后果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针对急性脑卒中的应急预案。

一、早期识别与快速反应早期识别急性脑卒中的症状是十分重要的。

常见的脑卒中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面部和肢体的无力或麻木、语言困难、突然的丧失平衡能力以及突然的剧烈头痛等。

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就需要立即采取行动。

每一分钟都很重要,因此请记住以下应急预案。

1. 呼叫急救电话:不要将患者留在家中或独自送往医院。

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告诉他们患者的状况和地址,以便他们能够迅速赶到并提供专业的医疗救助。

2. 给予安全保护:确保患者的安全。

如果患者能够行动,帮助他们找到一个舒适的姿势,避免再次受伤。

3. 不要给予食物或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切勿给予患者食物或药物。

这是因为脑卒中的类型和原因各不相同,不正确的处理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二、急性脑卒中的院内救治一旦患者到达医院,急性脑卒中的院内救治将立即展开。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院内救治方法。

1. 影像学检查:通常会进行脑部CT扫描或核磁共振成像(MRI),以确定脑部出血或梗死的位置和程度。

2. 溶栓治疗:如果确认为缺血性脑卒中,并且患者符合溶栓治疗的条件,医生可能会进行静脉溶栓或机械、药物联合溶栓治疗,以恢复脑血流,尽早解除梗死。

3. 血压和体温控制:控制患者的血压和体温是非常重要的。

高血压和高体温可能会加重脑部损伤,因此需要适当的降压药物和退热措施。

4. 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预防感染以及监测生命体征等。

三、急性脑卒中的康复护理急性脑卒中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得到持续的护理与支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康复护理措施。

1. 言语和语言治疗:对于出现语言困难或失去语言能力的患者,言语和语言治疗师可以进行训练和指导,以帮助他们恢复语言能力。

脑卒中的院前急救

脑卒中的院前急救

脑卒中的院前急救引言概述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高,病情危重,及时的院前急救对患者的生存和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卒中的院前急救措施,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处理脑卒中患者。

一、快速判断脑卒中症状1.1 观察面部表情:脸部一侧歪斜或口角歪斜是脑卒中常见症状之一。

1.2 询问患者言语能力:脑卒中患者可能出现言语不清或无法表达的情况。

1.3 观察手臂抬起情况:脑卒中患者可能出现一侧肢体无力或无法抬起的情况。

二、紧急呼叫急救电话2.1 拨打急救电话:在怀疑患者可能患有脑卒中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

2.2 提供准确信息:在通话中要提供患者的基本信息、症状描述和现场情况,以便急救人员做好准备。

2.3 配合急救人员: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要保持冷静,提供必要的协助并配合医护人员的处理。

三、保持患者平卧位3.1 避免患者活动:脑卒中患者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应保持平卧位,避免患者活动,以减少脑部血流量。

3.2 松解患者衣物:在保持患者平卧位的同时,要松解患者的衣物,保持呼吸通畅。

3.3 观察患者情况:在保持患者平卧位的过程中,要不断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情况和生命体征变化。

四、保持呼吸通畅4.1 保持呼吸道通畅:脑卒中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的情况,应及时翻身头部,保持呼吸道通畅。

4.2 避免患者吞咽异物:在院前急救过程中,要避免患者吞咽异物,以免引起窒息。

4.3 如有需要进行人工呼吸:在患者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时,可进行人工呼吸,保持患者呼吸。

五、监测患者生命体征5.1 监测血压:脑卒中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应及时监测患者的血压情况,避免血压波动过大。

5.2 监测心率:脑卒中患者可能出现心率不齐或过快过慢的情况,应及时监测患者的心率。

5.3 监测体温:脑卒中患者可能出现体温升高或降低的情况,应及时监测患者的体温,保持体温稳定。

结论脑卒中的院前急救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密切合作。

急性脑卒中救治方案

急性脑卒中救治方案

卒中中心框架组成
与患者治疗相关的元素
院前急救系统衔接 急诊科、急性卒中小组 影像科、检验科 制作成文的治疗方案
管理系统和支撑系统的元素
医院管理层的支持 卒中中心执行主任,协调系统运行 建立卒中质量持续改进和患者结局 的卒中登记数据库,及时反馈
神经外科支持
卒中单元 康复治疗
建立面向卒中相关专业人员和公众
影像室
– – – – – 去除监护 搬运患者至CT检查床 CT 扫描 从CT室回诊室 重连监护
• 临床评估
病史 用药史和过敏史 发病时目击者 发病时间或最后看起来正常时间 • 既往史

溶栓药物准备
– 下 tPA医嘱 – 计算 tPA 记录 – 准备 tPA
静脉给予 tPA
简化流程
MR室 CT室 同时进行
6. 寻找其他病因
• 老年患者CT见多发脑叶出血提示淀粉样血管病 • 既往阿尔茨海默病史的老年患者脑出血病因通常为淀粉样 血管病 • CT显示矢状窦旁多发出血提示静脉窦血栓
卒中急救的关键要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分诊护士 急诊值班医生 责任护士 影像科( CT、MRI )医 生 卒中小组(神内、神经 介入、神外) 急诊化验室 急诊药房 急诊住院处 导管室人员 病区主任 病区护士 信息中心 科室质控、监督委员会
3.寻找颅内动脉 瘤的证据
出血性卒中的病因评价
4. 寻找血管畸形 的证据
• 头痛或痫性发作史 • 颅内或颈部血管杂音听诊,尤其是年轻患者 • 出血可位于任何部位,但尤以脑叶白质多见 • MRI以及增强CT可见供血/引流血管
5. 寻找高血压的 证据
• 高血压可为颅内出血的重要原因,但血压升高可继发于出 血性卒中 • 寻找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肾功能障碍或左室肥厚的证据 • 寻找急性重症高血压的医疗原因

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

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

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一、背景介绍急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疾病,一旦发生就会给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科学、及时、准确的医疗救治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医疗救治技术方案,以期提供更好的救治效果。

二、急性脑卒中的识别与评估对于出现脑卒中症状的患者,应当第一时间进行识别与评估,以便进行紧急救治。

常用的急性脑卒中病情评估方法包括:1. 识别症状:面部畸形、语言困难、突发性严重头痛、嘴角歪斜等都可能是脑卒中的症状,医护人员应当能够准确识别并加以判断。

2. 进行FAST检查:FAST是英文“面肢言时间”的缩写,通过观察患者的面部、上肢和言语是否异常来辅助诊断。

这是一种快速、简便的评估方法,非常适用于现场急救。

三、黄金时间内的治疗大脑缺血是急性脑卒中最常见的原因,因此黄金时间内的早期治疗对于挽救患者的脑功能至关重要。

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1. 面罩给氧:急性脑卒中患者往往伴随着缺氧,因此需要给予高浓度氧气,保证患者有足够的氧供。

2. 静脉溶栓治疗:对于符合溶栓治疗的条件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溶栓药物进行治疗,目的是尽早恢复脑血流,以减少脑梗死范围。

3. 抗凝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使用抗凝药物来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减少再次发作的风险。

四、急性期后的康复治疗急性期治疗后,患者往往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以改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

康复治疗主要包括:1. 生活技能训练: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如洗漱、穿衣等。

2. 语言康复:对于遭受语言障碍的患者,需要进行语言康复训练,以恢复听、说、读、写的能力。

3. 运动康复:运动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有效手段,患者可以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步行、理疗等。

五、监护与护理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及时的监护与护理也相当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键点:1. 血压控制:控制患者的血压是急性脑卒中治疗的关键,但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 密切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神经功能、心理状态等,并及时记录。

急性脑卒中医疗救治技术方案

急性脑卒中医疗救治技术方案

3
卒中预警信号
突然出现面部或肢体无力、言语不清,这些都可能是卒中的早期预警信号。
脑卒中医疗救治技术方案的概述
早期诊断和评估
通过脑影像学检查和神经系统评估,快速确认脑卒中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急救药物的使用
静脉溶栓药物可以快速溶解血栓,恢复脑部血液供应。
急救中的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情况下的脑卒中患者,手术治疗可以提供更好的救治效果。
2 抗凝药物
抗凝药物可以防止血栓再生,减少脑卒中的风险。
3 脑保护药物
脑保护药物可以减少脑组织的损伤,提高患者的康复能力。
脑卒中急救中的手术治疗
1
血液引流术
通过手术将脑血管瘤中的积血抽取出来,减轻脑部的压力。
2
脑血管支架植入术
在脑血管狭窄或破裂的情况下,通过植入支架来保持血管通畅。
3
栓塞术
栓塞术通过在血管中植入栓塞物,阻塞血栓的进一步生长。
急性脑卒中的定义和病因
1 定义
急性脑卒中是指脑血管血流受阻或破裂导致 脑部组织损伤的状况。
2 病因
急性脑卒中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血栓形成、 动脉瘤破裂、高血压、高胆固醇等。
卒中急救的重要性和步骤
1
重要性
积极的卒中急救措施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2
步骤
快速拨打急救电话、保持患者舒适、识别症状、给予急救药物、尽快就医。
脑卒中早期诊断和评估
脑影像学检查
借助脑扫描技术,医生可以快速 确定脑卒中的类型和位置。
神经系统评估
通过对病人神经功能的评估,医 生可以判断脑卒中的严重程度。
血压测量
血压是脑卒中的重要指标,医生 会对病人的血压进行监测和调控。
脑卒中急救药物的使用

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

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

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急性脑卒中是指脑血管急性灌注障碍导致脑功能异常的一种疾病。

由于病情发展快速且严重,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医疗救治十分重要。

以下是一份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的技术方案。

1.早期评估及筛查急性脑卒中患者来院后应首先进行评估及筛查,以确定是否需要立即抢救。

评估要点包括但不限于:(1)病史询问:询问患者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用药史。

(2)神经系统检查:观察患者神情、语言、步态等,进行神经系统定位检查,判断中风的类型、区域及程度。

(3)影像学检查:对怀疑为急性脑卒中的患者,应当进行头颅CT(或MRI),以确定中风区域、程度及血栓情况。

2.早期治疗(1)溶栓治疗:对于符合溶栓治疗标准的患者,应尽早进行溶栓治疗。

具体方法为以小剂量rt-PA(10mg)静脉注射,再于10分钟后以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大剂量rt-PA(0.9mg/kg),持续1小时。

但需注意患者合并症及禁忌症情况,如有必要可做超声引导下静脉溶栓或动脉导管溶栓。

(2)神经保护治疗:包括钙通道阻滞剂、神经保护剂、降温等,旨在减缓神经细胞损伤的发生及扩大。

(3)其他治疗措施:如对患者的低氧血症、高血压、心脏病等专项治疗。

3.综合症护理(1)神经功能评估:对患者的神经及语言功能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认知、言语、运动等功能是否受损或恢复。

(2)心理干预: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及帮助。

(3)饮食调理:根据患者病情及身体状态,调整饮食,保证营养。

(4)皮肤压疮预防:对长期臥床患者应定期翻身,以减少压力损伤。

4.康复训练(1)生活能力训练:训练患者日常生活自理功能,如饮食、排便、洗漱。

(2)运动功能恢复训练: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态,进行运动功能恢复训练,包括传统康复训练和功能性康复训练。

(3)语言功能恢复训练:对患者进行言语训练,恢复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

以上就是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的介绍。

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重要的是要懂得快速评估、尽早治疗,并在后期进行全方位的病患护理,为患者的康复做出最大的贡献。

急性脑卒中处理流程

急性脑卒中处理流程

急性脑卒中处理流程一、前言急性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

及时、准确地处理急性脑卒中,对降低患者死亡率和减轻患者后遗症具有重要意义。

本流程旨在为急性脑卒中的识别、救治和转运提供参考。

二、急性脑卒中的识别1. 主要症状:突发性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表现为肢体无力、言语障碍、吞咽困难、视觉障碍等。

2. 紧急判断:对于疑似急性脑卒中的患者,应立即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包括意识状态、肢体活动能力、言语能力等。

3. 确诊依据: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

三、急性脑卒中的救治1. 拨打急救电话:疑似急性脑卒中患者,应立即拨打120或当地急救电话。

2. 现场救治: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对患者进行简要评估,实施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等急救措施。

3. 转运:确保患者安全、稳定后,转运至有条件的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四、急性脑卒中的院内救治1. 绿色通道:急性脑卒中患者到达医院后,通过绿色通道迅速完成挂号、检查、诊断、治疗等环节。

2. 影像学检查:尽快进行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3. 治疗措施:- 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疗:阿司匹林、华法林等。

- 溶栓治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 介入治疗:动脉瘤介入栓塞、血管内介入取栓等。

- 药物治疗:降血压、降血脂、抗炎等。

4. 并发症处理: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如脑水肿、脑疝、肺部感染等,进行积极处理。

五、急性脑卒中的康复治疗1. 早期康复: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尽早开展早期康复训练,包括肢体活动、言语、吞咽等功能锻炼。

2. 康复评估:定期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估,调整康复方案。

3. 家庭康复: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家庭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六、总结急性脑卒中的救治是一个紧急、复杂的过程,需要各部门密切合作,争分夺秒地开展救治工作。

通过遵循本流程,可以提高急性脑卒中的救治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

同时,加强公众对急性脑卒中的认识,提高急救意识和技能,对急性脑卒中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

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

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作用
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在提高救治成功率方面的作用
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创新与研发:加强急性脑卒中救治技术的创新和研发,提高救治水平和效果
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的推广与应用
推广策略
培训医护人员:提高医护人员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技术的掌握程度,确保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制定推广计划:明确推广目标、时间安排、人员分工等
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普及急性脑卒中的知识,提高公众对疾病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转运至医院:使用救护车或直升机等交通工具,确保患者安全转运
进一步检查:进行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确定病灶位置和大小
治疗措施:根据患者病情,采取溶栓、取栓、保守治疗等不同方案
康复训练: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
治疗方法
康复治疗:通过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和语言能力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等
合作与交流:加强与相关医疗机构、学术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应用范围
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预防与保健
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教育与培训
应用效果评估
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患者救治成功率提升
救治时间缩短
患者生存质量改善
应用前景展望
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
汇报人:
目录
01
添加目录标题

急性脑卒中医疗救治技术方案

急性脑卒中医疗救治技术方案

急性脑卒中医疗救治技术方案一、背景与概述急性脑卒中是一个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在各年龄段都很高,是危及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急性脑卒中发病率也不断上升。

因此,对急性脑卒中的救治技术方案进行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急性脑卒中诊断标准1.以突然发生的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病态状态;2.神经功能障碍包括肢体运动和感觉、言语、视觉、平衡丧失等;3.病变有时间性变化,起始之后24小时内进行诊断。

4.排除以下几种情况:①无器质性病变致病原因(如癫痫等);②脑或颅外病变导致的缺血;③症状持续不缓解的既往症状或者身体不能适应的一些情况所致症状。

三、急性脑卒中分级评估分级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急性期脑卒中的治疗方案。

衡量的指标有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以及出现症状的时间和相对密度等。

国际上主要采用NIHS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进行评估。

四、急性期脑卒中治疗急性脑卒中治疗的关键是快速、准确地判断病情,尽早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手段。

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静脉溶栓治疗静脉溶栓治疗是目前治疗急性脑卒中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目前治疗急性脑卒中唯一的标准化治疗手段。

研究表明,60岁以下、血糖正常且无明显肝肾功能障碍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该方法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丧失症状。

对重症患者或者年龄较大的患者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临床判断。

2.机器辅助再灌注在坏死脑组织之外,局部脑灌注改善可以防止尚未受到坏死的区域发生神经元死亡。

机器辅助再灌注是改善局部脑灌注的一种手段,通过防止发生神经元死亡,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治愈的可能性。

3.神经保护和再生争取治愈和更好的预后,可以通过促进神经保护和再生来提高患者的治愈概率。

现代医学已经发现,神经有很强的可塑性,能够在适当条件下重建损失的神经网络。

急性脑卒中救治方案

急性脑卒中救治方案

原发性肝癌介入栓塞化疗术临床路径(2011版)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患者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符合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包括患者病史(长期慢性肝炎、肝硬化病史)、血清学指标(AFP、AFU等肿瘤标志物升高)、肝肿大及肝区疼痛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2.原发性肝癌的影像学结果:肝肿大或肝区叩击痛;腹部超声或CT检查证实存在肝内占位。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及《2004年美国肝病学会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1.一般治疗(休息、清淡饮食)。

2.消除病因及诱因(如戒酒、停用有损肝功的药物、限制过量钠盐摄入等)。

3.药物治疗:保肝药物、抗肿瘤药物、调整免疫药物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原发性肝癌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一).入院后3日内必须完成的检查: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肝肿瘤标志物(AFP、AFU)、HBVM、HCVM、梅毒、艾滋病抗体3心电图、腹部超声、胸正侧位片4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1)腹部CT或MRI (2)超声造影检查(二).入院5日内必须做出肝癌的治疗方案1内科姑息对症治疗2 肝癌介入栓塞化疗术(1)适应证:肝癌体积较大;肿瘤血供丰富者;肿瘤直径>5cm或者数量>2个(2)术前准备:血常规,肝肾功能,PTA无严重异常(3)麻醉方式:局部麻醉(4)术后处理:心电监护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对症处理(发热应用解热镇痛药或物理降温,疼痛应用止疼药物)3 肝癌热化疗术(微波、射频、无水酒精消融)(1).适应证:单个或2个肿瘤体积较小;肿瘤乏血供;肝转移癌的姑息性治疗;(2).术前准备:血常规,肝肾功能,PTA无严重异常;(3).麻醉方式:局部麻醉;(4).术后处理:心电监护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对症处理(发热应用解热镇痛药或物理降温,疼痛应用止疼药物)七、出院标准 1.无明显自觉症状2.肝肾功能、血常规正常3.无严重并发症4.无严重电解质紊乱5.超声造影评估疗效八、变异及原因分析 1.出现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腹膜炎、原发性肝癌、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肝性胸水等)转入相应路径 2.合并结核性腹膜炎、肺部感染等转入相应路径3.肝癌破裂出血及合并癌性消耗症状,需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一、救护车转运流程(一)目标。

脑卒中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脑卒中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脑卒中患者的急救及护理脑卒中,也被称为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它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进而引发神经细胞的损伤甚至死亡。

及时的急救和科学的护理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卒中患者的急救及护理的标准格式。

一、脑卒中患者的急救1. 快速反应和呼叫急救当发现有人出现脑卒中的症状时,应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如911,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应尽快采取下面的急救措施。

2. 识别脑卒中症状脑卒中常见的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面部、手臂或腿部无力、突然出现的言语困难或口齿不清、突然出现的视力模糊或失明、突然出现的严重头痛等。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采取行动。

3. 保持患者平卧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应将患者平卧在地面上,保持头部稍微抬高的姿势,这有助于减轻脑部压力,促进血液循环。

4. 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5. 不要给患者吃喝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不要给患者吃喝任何东西,以免加重病情。

6. 记录病情和时间在急救过程中,应尽量记录患者的病情和发病时间,这对后续的医疗救治非常重要。

二、脑卒中患者的护理1. 保持患者安静脑卒中患者需要充分休息,护理人员应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噪音和刺激。

2. 观察患者病情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 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护理人员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及时给予患者药物治疗,控制血压、血糖等指标,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4. 促进患者康复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康复训练等,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功能。

5. 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和医生的建议,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同时避免高盐、高脂肪、高胆固醇等不健康的饮食。

6. 心理护理脑卒中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调整情绪,缓解焦虑和抑郁。

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

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

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
1.早期识别和评估:
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识别和评估是救治的第一步。

医务人员需要通
过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来确定是否为急性脑卒中,包括突然发生的面部、手
臂或腿部无力、麻木或感觉异常,突然的言语障碍或表达能力受损,突然
出现的丧失平衡或协调能力,以及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等。

一旦怀疑为急
性脑卒中,应迅速进行评估包括神经系统检查、生命体征监测、血液检测、头颅CT扫描等。

2.呼叫急救车辆:
发现急性脑卒中患者后,应立即呼叫急救车辆,并向急救人员提供详
细的病情信息,以便他们可以提前准备相关的急救设备和药物,快速到达
现场。

3.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是急性脑卒中救治中的重要环节,重点是保证患者的基本生
命体征稳定和脑血流的恢复。

急救人员应该妥善处理患者的呼吸、血压和
氧合情况,并采取行动减轻颅内压力。

常规的院前急救药物包括抗凝血剂、抗高血压药、溶栓剂等。

4.急诊抢救:
5.溶栓治疗:
对于符合溶栓治疗标准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应尽快进行溶栓治疗。


栓药物如rtPA等可通过溶解血栓来恢复脑血流。

溶栓治疗应在发病3小
时内进行,但对于特定患者可以延长至4.5小时。

6.支持性治疗:
7.康复治疗:
总之,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医疗救治技术方案,早期识别和评估、呼叫急救车辆、院前急救、急诊抢救、溶栓治疗、支持性治疗和康复治疗等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及时、准确地判断患者病情,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是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急性期脑卒中的规范化治疗技术及方案

急性期脑卒中的规范化治疗技术及方案

急性期脑卒中的规范化治疗技术及方案卢永锋(收集整理)脑血管疾病在人口死因顺序中已快居第1位,占我院内科住院病人的50%-60%,门诊就诊的人数可能更高。

我在天津市人民医院进修期间粗略统计脑血管疾病占神经内科总住院病种的90%以上。

如何规范有效的治疗脑血管是每一个临床医师必须了解和探讨的课题。

现就本人在天津市人民医院进修期间接触到的关于急性期脑卒中的治疗最新公认的观点,及比较规范的治疗方案作以总结,与大家分享。

一急性期脑卒中的院前急救成功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时间仅为3-4.5h,抢救脑出血控制血肿扩大的过程也被限制在数小时内。

如何最短的时间内确诊并获得规范救治是治疗的关键。

1 脑卒中症状的识别:①症状突然发作:一侧肢体无力、笨拙、沉重或麻木,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双眼的一侧凝视.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视物旋转或平衡障碍。

②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③上述症状伴意识障碍或抽搐。

2 简要病史采集:①症状开始时间。

②近期患病史:卒中、心肌梗塞、外伤、手术和出血。

③近期用药史:抗凝、胰岛素和降压药物。

④既往病史:高血压和糖尿病(综合分析考虑能否溶栓,血压控制目标,初步处理原则。

)3 院前紧急处理:处理ABC,心脏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吸氧,评估有无低血糖,通知医院急诊部。

禁忌:非低血糖患者输含糖液体,过度降低血压,大量静脉输液。

二急诊诊断与评估(一)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与诊断:尽快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与诊断。

诊断应考虑以下问题:1 是否卒中?关注发病的形式,发病时间,排除外伤、中毒、癫痫的状态。

脑卒中,高血压脑病,低血糖,高血糖,脑炎以及躯体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引起的脑部病变。

尽快完成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助鉴别。

2 卒中的性质(缺血还是出血性卒中)?所以疑为卒中的患者应尽快进行颅脑影像学检查。

3 是否适合溶栓?若确定是缺血性脑卒中,距发病时间是否超过4.5h,有无静脉rt_PA溶栓适应证或禁忌证。

急性脑卒中急救流程图

急性脑卒中急救流程图

急性脑卒中急救流程图急性脑卒中是一种突发性的脑血管疾病,发病迅猛,患者需要及时得到急救。

为了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制定了一套科学的急救流程图。

下面将详细介绍急性脑卒中的急救流程图。

1. 识别脑卒中症状急性脑卒中的常见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面部、手臂或腿部无力、言语困难、突然出现的视力模糊或丧失、突然出现的剧烈头痛等。

当发现患者出现这些症状时,应立即怀疑可能是急性脑卒中,并开始急救流程。

2. 拨打急救电话在怀疑患者可能是急性脑卒中的情况下,应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通知医护人员到场进行急救。

急救电话号码可以是本地的急救中心或医院的急诊部门。

3. 给予急救前的基本护理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可以给予患者一些基本的护理。

首先,确保患者的安全,将其放置在平稳的位置上,避免二次伤害。

其次,松开患者的衣领和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

最后,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并记录相关信息,以便后续的医疗救治。

4. 初步评估患者病情急救人员到达后,会对患者进行初步的评估。

他们会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的发生时间以及症状的具体表现等。

同时,他们会进行身体检查,包括测量血压、心率和呼吸等生命体征,以便判断患者是否处于急危重症状态。

5. 快速评估脑卒中类型在初步评估的基础上,急救人员会快速评估患者的脑卒中类型。

根据症状和体征,可以初步判断是缺血性脑卒中还是出血性脑卒中。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后续的治疗方案。

6. 给予溶栓治疗(适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如果患者被初步判断为缺血性脑卒中,并且符合溶栓治疗的条件,急救人员会立即给予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是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溶解血栓,恢复脑血流。

这一步骤需要在特定的时间窗口内进行,以提高治疗效果。

7. 给予支持性治疗在急救过程中,急救人员还会给予患者一些支持性治疗,以维持其生命体征的稳定。

这包括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等生命体征,给予氧气吸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

支持性治疗的目的是保护脑组织,减少进一步的损伤。

脑卒中急救应急预案

脑卒中急救应急预案

一、背景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

为了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减少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各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企事业单位等对脑卒中患者的紧急救治。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急救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脑卒中急救工作。

2. 医疗救治组:负责脑卒中患者的诊断、救治、转运等工作。

3. 护理保障组:负责患者的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心理疏导等工作。

4. 药物供应组:负责急救药物的采购、储备、供应等工作。

5. 信息联络组:负责与上级部门、医疗机构、患者家属等的信息沟通。

四、应急预案流程1. 报告与启动(1)患者出现脑卒中症状,如言语不清、肢体无力、面部不对称等,家属或相关人员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2)接到报警后,急救指挥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医疗救治组、护理保障组、药物供应组、信息联络组等开展工作。

2. 现场急救(1)到达现场后,医疗救治组迅速对患者进行评估,判断病情,给予初步救治。

(2)根据病情,对患者进行现场救护,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

3. 转运与救治(1)将患者迅速转运至最近的医疗机构,确保患者在有效救治时间内得到救治。

(2)在转运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必要的急救措施。

4. 医院救治(1)患者到达医院后,医疗救治组迅速对患者进行诊断、救治。

(2)根据病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5. 后期康复(1)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入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

(2)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五、应急保障措施1. 建立健全脑卒中急救网络,提高急救水平。

2. 加强急救人员培训,提高急救技能。

3. 配备充足的急救药物、设备,确保急救工作顺利进行。

4. 加强与上级部门、医疗机构、患者家属的沟通,提高急救工作的透明度。

六、预案修订与培训1. 本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确保其适用性。

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

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

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急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因其病情的突然性和危急性,治疗的迅速性和准确性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最新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

一、速诊在急性脑卒中的救治过程中,速诊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有效的速诊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更快速地作出诊断,并尽早采取治疗措施。

目前,常用的速诊方法主要有CT扫描、磁共振成像(MRI)和脑血管造影等。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脑血管情况,确定出血性或缺血性脑卒中,并快速判断患者是否适合接受溶栓治疗。

二、血流重建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流重建是治疗的关键。

目前,溶栓治疗和机械取栓术是两种常用的血流重建技术。

1. 溶栓治疗溶栓治疗是指通过药物来解除血栓,恢复患者的脑血流。

常用的溶栓药物有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等,可以通过静脉或动脉内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

溶栓治疗必须在患者发病4.5小时内进行,因此,准确的速诊尤为重要。

在溶栓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药物反应,以及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药物并发症。

2. 机械取栓术对于无法接受溶栓治疗或溶栓治疗无效的患者,机械取栓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该技术通过导管将血栓取出,恢复患者的血液循环。

目前,机械取栓术已成为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技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然而,机械取栓术需要高超的操作技巧和复杂的设备,对医护人员的要求较高。

三、脑保护在急性脑卒中的救治过程中,脑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脑保护的目标是减少脑组织损伤、缓解脑水肿和减少继发性损伤。

常见的脑保护措施包括:1. 维持良好的血压控制:高血压是脑卒中的常见症状,但过度降低血压可能导致脑组织缺血,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血压控制的目标范围。

2. 维护水电解质平衡:急性脑卒中患者常伴有体液紊乱和电解质紊乱,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水电解质情况,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3. 防治脑水肿:脑水肿是急性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医护人员可以通过使用渗透剂、应用高压氧等方法来减轻脑水肿的程度。

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国家卫健委版)

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国家卫健委版)

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一、救护车转运流程(一)目标1.在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下,快速、准确地将患者转送至可行急诊静脉溶栓的医院;2.进行院前急救处理;3.预先电话通知院前信息(包括院前卒中评分,比如辛辛那提院前卒中评分或洛杉矶院前卒中评估)给目标医院。

(二)技术要点1.对怀疑卒中的患者急救调度指挥中心应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派出配有合适的装备和人员的救护车;2.指导患者自救,救护车尽快到达;3.评估生命体征,施行现场急救;4.到达后10分钟内完成院前卒中评分;5.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监测血压,测血糖,做心电图,记录最后目测评估正常时间,必要时可给予吸氧、心电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开放静脉通道给予生理盐水等;6.优先转运至最近的、有急诊静脉溶栓资助的医院7.预先通知转运医院急诊,利用相关的微信公众平台,车载系统、彩信等多种形式传输院前卒中评分等院前信息至目标医院;8.拨打医院专用电话,联系进行确认,通知其估计到达时间及患者基本信息,为预约CT、溶栓药物及卒中小组会诊作前期准备,转运患者至急诊;9.完成患者及资料的交接手续,并签字确认。

(三)考核要点1.患者呼叫至急救系统接听电话的时间;2.急救系统接听呼叫电话至派出救护车辆的时间;3.救护车组收到出车指令至出发的时间;4.患者呼叫至救护车到达时间;5.院前卒中评分、最后看起来正常时间记录完成的比例,10分钟内完成;6.送至可行急诊静脉溶栓治疗医院的比例;二、具备静脉溶栓医院急诊科处理流程(一)目标1.建立院内静脉溶栓的绿色通道;2.确认/排除卒中诊断;3.及早启动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和完善前期准备。

(二)技术要点1.完成交接,妥善记录保管救护车送诊患者的院前急救信息;2.到院后急诊接诊医师10分钟内立即一般评估:生命体征;采集病史和精要查体,包括最后看起来正常时间;血标本查血常规、血型、凝血功能、血糖、电解质、肾功能;心电图;开立急诊头颅CT;立即通知卒中小组;保证静脉通道开通,给予生理盐水。

急性脑卒中救治流程

急性脑卒中救治流程

急性脑卒中救治流程
预检分诊考虑急性脑卒中病人进入绿色通道(盖“急”章印)
经评诂生命体征稳定经评诂生命体征不稳定者,进入抢救室救治,同时请神经内、外科会诊
1、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减弱或停止:吸氧、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

2、休克:扩容,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3、收缩压大于200mmHg 舒张压大于110mmHg 酌情给予降压药。

4、脑疝形成:甘露醇脱水,必要时使用速尿。

5、立即告病危、做好沟通。

15分钟内CT 检查CT 提示脑出血
CT 未见出血,考虑系缺血性卒中
请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会诊,送重症医学科
收入神经内科治疗(必要时请神经内科急会诊)
经抢救病情有好转,根据会诊医师意见由医护护送行CT 检查,如病情允许在30分钟之内完成抢救并CT 检查CT 示缺血性脑卒中,由急诊科医师及护士陪同收入神经内科
CT 示脑出血,由急诊科医师及护士陪同收入重症医学科
途中患者病情加重,立即就地处理后再将患者送入重症医学科继续抢救,由急诊科医师完成病历书写并交接,会诊医师完成会诊记录。

1、若血压大于220/120mmHg 若溶栓的病人,血压控制在160/100mmHg 左右。

2、运用甘露醇等降低颅内压
3、根据病情超早期溶栓治疗
4、尽早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阿司匹林。

经抢救处理后患者病情仍危重,与家属沟通病情,告知风险,由急诊科医师及急诊科护士护送入重症医学科。

会诊医师完成会诊记录及指出处理意见后方可离开。

病人收入病房后,急诊科医师回科室完成绿色通道登记及抢救记录
未收入专科而送入重症医学科患者,在抢救患者结束后嘱家属办理入院手续及补交费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一、救护车转运流程(一)目标。

1.在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下,快速、准确地将患者转送至可行急诊静脉溶栓的医院;2.进行院前急救处理;3.预先电话通知院前信息(包括院前卒中评分,比如辛辛那提院前卒中评分或洛杉矶院前卒中评估)给目标医院。

(二)技术要点。

1.对怀疑卒中的患者急救调度指挥中心应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派出配有合适的装备和人员的救护车;2.指导患者自救,救护车尽快到达;3.评估生命体征,施行现场急救;4.到达后10分钟内完成院前卒中评分;5.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监测血压,测血糖,做心电图,记录最后目测评估正常时间,必要时可给予吸氧、心电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开放静脉通道给予生理盐水等;6.优先转运至最近的、有急诊静脉溶栓资助的医院7.预先通知转运医院急诊,利用相关的微信公众平台,车载系统、彩信等多种形式传输院前卒中评分等院前信息至目标医院;8.拨打医院专用电话,联系进行确认,通知其估计到达时间及患者基本信息,为预约CT、溶栓药物及卒中小组会诊作前期准备,转运患者至急诊;9.完成患者及资料的交接手续,并签字确认。

(三)考核要点。

1.患者呼叫至急救系统接听电话的时间;2.急救系统接听呼叫电话至派出救护车辆的时间;3.救护车组收到出车指令至出发的时间;4.患者呼叫至救护车到达时间;5.院前卒中评分、最后看起来正常时间记录完成的比例,10分钟内完成;6.送至可行急诊静脉溶栓治疗医院的比例;二、具备静脉溶栓医院急诊科处理流程(一)目标。

1.建立院内静脉溶栓的绿色通道;2.确认/排除卒中诊断;3.及早启动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和完善前期准备。

(二)技术要点。

1.完成交接,妥善记录保管救护车送诊患者的院前急救信息;2.到院后急诊接诊医师10分钟内立即一般评估:生命体征;采集病史和精要查体,包括最后看起来正常时间;血标本查血常规、血型、凝血功能、血糖、电解质、肾功能;心电图;开立急诊头颅CT;立即通知卒中小组;保证静脉通道开通,给予生理盐水。

3.其他对症急救处理,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必要时转入急诊抢救室。

(三)考核要点。

1.疑似卒中患者就诊途径及比例;2.急诊接诊到头颅CT报告时间,及头颅CT<25分钟的比例;3.急诊接诊到化验报告时间<35分钟的比例;4.卒中小组到达时间,及卒中小组到达时间<10分钟的比例;5.平均启动静脉药物溶栓的时间;6.急诊室救治时间。

三、不可行静脉溶栓医院急诊科处理流程(一)目标。

1.确认/排除卒中诊断;2.及早启动转运需要静脉溶栓患者的,完善转运流程。

(二)技术要点。

1.完成交接,妥善记录保管救护车送诊患者的院前急救信息;2.到院后急诊接诊医师10分钟内立即一般评估:生命体征;采集病史和精要查体,包括最后看起来正常时间;血标本查血常规、血型、凝血功能、血糖、电解质、肾功能;心电图;开立急诊头颅CT;保证静脉通道开通,给予生理盐水。

3.结合头颅结果:CT及病史提示非卒中,停止血管神经病学评价;CT提示颅内出血,进入出血性卒中流程;头颅CT等影像结合病史、症状提示急性缺血性卒中,评估患者静脉溶栓的禁忌症和适应症,若适合静脉溶栓,结合转运时间转运至最近的具备静脉溶栓的医院。

4.其他对症急救处理,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必要时转入急诊抢救室。

(三)考核要点。

1.疑似卒中患者就诊途径及比例;2.急诊接诊到头颅CT报告时间,及头颅CT<25分钟的比例;3.医院就诊至转出时间(DI-DO);4.适合静脉溶栓,转运至最近的具备静脉溶栓的医院患者比例;5.与具备静脉溶栓的医院的合作的规范的书面流程。

四、卒中小组评估流程(一)目标。

1.建立院内静脉溶栓的绿色通道;2.确认/排除卒中诊断;3.及早启动早期静脉溶栓治疗。

(二)技术要点。

1.卒中小组到达,立即神经功能评估:回顾病史;确定发病时间;一般神经功能评估;神经系统检查:确定昏迷程度(Glasgow 昏迷量表);确定卒中严重程度(NIHSS评分);急诊CT(Door--CT完成:小于25分钟)。

2.根据CT及症状、病史明确卒中亚型:CT及病史提示非卒中,停止血管神经病学评价;CT提示颅内出血,进入出血性卒中流程;头颅CT等影像结合病史、症状提示急性缺血性卒中。

3.迅速评估静脉溶栓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4.签署知情同意书,一键启动静脉溶栓的绿色通道;5.缩短在家属谈话和知情同意书签署、办理住院手续方面延误静脉溶栓的时间,可在急诊专用床位开展就地静脉溶栓,可住院手续同时办理;6.收入卒中单元或普通病房或重症监护室等。

(三)考核要点。

1.卒中小组接到急诊电话到接触患者的时间;2.卒中小组接触患者到给予静脉溶栓的比例;3.平均启动静脉药物溶栓的时间,接诊到静脉溶栓小于60分钟的比例。

五、出血性卒中处理流程在急诊对出血性卒中进行初步评价,并根据后续体格检查、病史和检查检验结果判断出血性卒中的病因(具体见下图)。

六、静脉溶栓适应症和禁忌症确认流程(一)目标。

1.确认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是否具有静脉溶栓的时机和指征;2.在可行静脉溶栓医院中,确认最后看起来正常时间到接诊时间小于3.5小时的患者是否适宜溶栓治疗并在到院后1小时内给予静脉溶栓药物治疗;3.在不可行静脉溶栓医院中,确认适宜溶栓治疗,并按流程转运至具备溶栓医院。

(二)技术要点。

1.根据适应症与禁忌症设计溶栓治疗筛查表;2.通过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的信息,填写溶栓治疗筛查表,确认患者是否具备溶栓指征;3.根据时间延误,确定适宜患者是否即刻行溶栓治疗;4.溶栓适应症:年龄18-80岁;发病4.5 小时以内(rt-PA);脑功能损害的体征持续存在超过1 小时,且比较严重;脑CT已排除颅内出血,且无早期大面积脑梗死影像学改变;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5.禁忌症:既往有颅内出血,包括可疑蛛网膜下腔出血,近3个月有头颅外伤史,近3周内有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近2周内进行过大的外科手术,近l周内有在不易压迫止血部位的动脉穿刺;近3个月内有脑梗死或心肌梗死史,但不包括陈旧小腔隙梗死而未遗留神经功能体征;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或严重糖尿病患者;体检发现有活动性出血或外伤(如骨折)的证据;已口服抗凝药,且INR>1.5;48 小时内接受过肝素治疗(AFIT超出正常范围);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血糖<2.7mmol/L;收缩压>180 mmHg,或舒张压>100 mmHg;妊娠;不合作。

(三)考核指标:静脉溶栓适应症和禁忌症确认的比例。

七、静脉溶栓流程(一)目标:规范静脉溶栓的流程。

(二)技术要点。

1.确定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具有溶栓治疗的指征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1)选择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

代表药物,阿替普酶(rt-PA)的静脉溶栓药物治疗,用法和用量;(2)rt-PA使用剂量为0.9mg/kg,最大剂量为90mg。

根据剂量计算表计算总剂量。

将总剂量的10%在注射器内混匀,1分钟内推注。

将剩余的90%混匀后静脉点滴,持续1小时以上。

记录输注开始及结束时间。

输注结束后以0.9%生理盐水冲管。

2.监测生命体征、神经功能变化。

(1)测血压q15分钟×2小时,其后q60分钟×22小时(或q30分钟×6小时,其后q60分钟×16小时);(2)测脉搏和呼吸q1小时×12小时,其后q2小时×12小时;(3)神经功能评分q1小时×6小时,其后q3小时×18小时;(4)24小时后每天神经系统检查;(5)溶栓前将血压控制至185/110mmHg以下,静脉给予rt-PA之后至少最初24小时内维持血压低于185/100mmHg;①如果发现2次或持续性收缩压>185mmHg或舒张压>110mmHg(血压检查间隔至少10分钟),则给予拉贝洛尔10mg静注,持续1-2分钟以上(注意:如果患者有哮喘、大于Ⅰ度心脏传导阻滞、明显的心力衰竭或心率<50次/分,则应避免使用拉贝洛尔)。

如果血压仍>185/110mmHg,可每10-15分钟重复给药(同样剂量或剂量加倍),最大总剂量不超过150mg。

也可给予乌拉地尔25mg缓慢静注(注意: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主动脉峡部狭窄或动静脉分流的患者禁用静脉注射)。

如果血压仍>185/110mmHg,可重复给药(间隔至少为5分钟),最大总剂量不超过50mg。

在静脉注射后,为维持其降压效果,可持续静脉点滴。

液体按下列方法配制,通常将250mg乌拉地尔加入静脉输液中,如生理盐水、5%或10%的葡萄糖、5%的果糖或含0.9%的氯化钠的右旋糖苷40;如用输液泵,将20ml注射液(=100mg乌拉地尔)加入输液泵中,再稀释至50ml。

静脉输液的最大药物浓度为4mg/ml乌拉地尔。

输液速度根据病人的血压酌情调整。

初始输液速度可达2mg/分,维持给药速度为9mg/小时。

②如果初始血压>230/120mmHg并且拉贝洛尔或乌拉地尔疗效不佳,或初始舒张压>140mmHg,则:以0.5µg/kg/分钟开始静点硝普钠,根据治疗反应逐渐调整剂量,最大剂量可达10µg/kg/分钟,以控制血压<185/110mmHg,并考虑持续性血压监测。

③任何静脉降压治疗后,均要检查血压q15分钟×2小时,避免血压过低。

3.溶栓后最初24小时尽量避免中心静脉穿刺和动脉穿刺;溶栓时或结束至少30分钟内尽量避免留臵导尿管;最初24小时尽量避免下鼻饲管;溶栓患者尽量开放两条静脉通道。

4.溶栓后最初24小时不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制剂,rt-PA输注结束24小时后复查头CT/MR,指导抗血小板或抗凝制剂使用。

5.用药后45分钟时检查舌和唇判定有无血管源性水肿,如果发现血管源性水肿应立即停药,并给予抗组胺药物和糖皮质激素治疗。

6.在卒中后最初24小时内持续高血糖(>7.8mmol/L)与卒中结局不良相关,溶栓后应注意治疗高血糖,控制血糖水平在7.8-10.3mmol/L,并密切监测以避免低血糖。

血糖超过11.1mmol/L 时推荐给予胰岛素治疗。

7.不可合并的药物:24小时内不使用静脉肝素和抗血小板药物,24小时后重复CT/MRI没有发现出血,可以开始使用低分子肝素和/或抗血小板药物;禁用普通肝素、降纤及其他溶栓药物。

8.溶栓后病情加重处理:溶栓后24小时内症状加重,应首先通过影像学确定有无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影像学发现的无症状性或出血性梗死,无需特殊干预,应遵循指南在溶栓后24小时常规启动并维持抗血小板治疗,对于sICH或脑实质血肿形成,应暂缓使用或停用抗血小板治疗,并积极控制血压,必要时手术清除血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