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质地貌灾害和气象灾害

合集下载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第三章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 章末整合提升3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第三章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 章末整合提升3

• 2.该镇石砌建筑主要是为了抵御( )
• A.寒潮
B.台风
• C.泥石流
D.冰雹
• 【解析】通过房屋的位置(沿海、山坳),房屋的用材(石块), 建筑群的形态(“屋咬山,山抱屋”),可推测主要是为了抵御 台风。
• 【答案】B
• [真题展示]
• (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 河南省按水文气象 特点可分为5区。右图示意 河南省水文气象区1450~ 1979年水旱灾害年数。
• 概括河南省1450~1979年水旱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 原因。
• 【解析】从图中明显看出河南省1450~1979年水旱灾害的空 间分布是北多南少,原因是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 大;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相对较小。
• 【答案】分布特征:北部(三区)水旱灾害发生年份相对较多, 南部(两区)水旱灾害发生年份相对较少。
• 原因:北部(三区)和南部(两区)基本上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分属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部(三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半湿 润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易发生水旱灾害; 南部(两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 际变化较小,水旱灾害发生频率也较低。
第三章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
章末整合提升
知识 ·体系构建
考向 ·链接高考
• 【考向1 地质灾害】
• [命题视角]
• 地质灾害主要考查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地质灾害的成因,二 是地质灾害的避防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 古乡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上游地区有6条冰川,沟 谷有厚度达300多米的堆积物,中游河谷狭窄,冰川末端伸 入森林带,每年夏秋季常有冰川泥石流爆发,其破坏力在世 界上是罕见的。

高中地理第三章第1节第1课时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地理第三章第1节第1课时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3.分类:我国在自然灾害成因分类基础上,根据灾害特点和灾 害管理与减灾系统的不同,将其分为地震灾害、地__质__灾害、气象灾 害、洪涝灾害、海__洋__灾害、农业和林业灾害七类。
[提示] 自然灾害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界异常变化”说明自然灾害具有自然属性,如交通事故不 属于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命财产与生存环境构成危害”说明自然 灾害具有社会属性,如发生在昆仑山中的滑坡没对人类构成危害,就 不属于自然灾害。
三、海洋灾害 1.灾害性海浪 (1)形成原因:强烈的大__气__扰__动__引起的海浪。 (2)危害:掀翻船只,摧毁海岸工程,影响海上航__行__、施工、渔 业_捕__捞_和军事活动等带来危害。
2.风暴潮 (1)形成原因:由强烈大__气__扰动,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或降低, 使附近海域的潮位远远偏离正__常__潮__位__的现象。 (2)分类温热__带带__气气旋旋风风暴暴潮潮::由由热温__带带__气气旋旋引引起起
B.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
C.山地丘陵,坡度陡,地势起伏大
D.地质构造活跃,地形破碎
(1)A (2)C [第(1)题,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该地质灾害主要是由 台风引发,且该地质灾害位于内地,则可能是台风带来的强降雨引 发的滑坡、泥石流。第(2)题,滑坡、泥石流主要集中发生在山区, 故甲、乙、丙三地高于周围的原因是地形因素。]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2018年7月上旬,日本西部和中部多地降雨量均创纪录新高,西 部遭遇了1983年7月以来最严重的暴雨灾害。持续暴雨造成江河水位 暴涨,河流决堤,引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造成223人死亡, 17人失踪,2 000余栋房屋损毁,交通和通信受到影响。
问题1 (综合思维)滑坡、泥石流灾害的相同点有哪些? 提示:突发性;主要发生在山区;破坏力强;主要由重力作用 形成。 问题2 (综合思维)滑坡、泥石流产生的危害有哪些? 提示:滑坡会掩埋房屋、造成人畜伤亡;摧毁城镇、工厂和矿 山;破坏铁路、公路、航道,威胁交通安全;破坏地表覆盖等。泥 石流常常给当地村镇、道路、建筑物和矿山等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两者都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章第1课时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pptx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章第1课时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pptx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孟加拉国
北大西洋沿岸地区,中国、 ___________、美国是世界上受风暴潮危
害最严重的三个国家。
(3)我国的风暴潮。
台风
① ________风暴潮:多集中在东部大江大河的入海口、海湾沿
岸和一些沿海低洼地区。
温带气旋
② _____________风暴潮:多发生在春秋季节,主要受灾地区集
源、震中、震中距、等震线和地震波等概念;结合教材第89页图3-1-
5归纳总结滑坡的危害等。
(2)列表比较。教材中将灾害分为几类,可以对每类中的自然灾害进
行列表比较,对照理解,如可以列表比较灾害性海浪、风暴潮、海啸产
生的原因及危害。
(3)要加强概念的理解。教材涉及一些概念,在本册书中并不作要
求,但是它们对知识理解会起到重要作用,如在学习台风时,要了解热
第三章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
两点,一是自然界异常变化的
原因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二是判别是否属于自然灾害,关键在于
自然界异常变化程度的大小,以及是否对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造成伤害
或损失。
(2)自然灾害种类多,重点要掌握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气象灾害与
②常见的森林害虫:松材线虫、松毛虫、天牛等。
3.鼠害
野栖鼠
(1)分类:鼠类可分为野栖鼠和家栖鼠。根据 _________的主要
栖息地,可以划分为田鼠、草原鼠和林鼠等类型。
(2)危害:鼠害主要通过鼠类啃食植物、在地下打洞等活动危害植物
洪涝灾害、海洋灾害、农业和林业灾害七类。
二、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
1.地震
地震波
(1)概念:地球内部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 _________的形式传
播,引起地面震动,形成地震。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3章 第1节 第1课时 自然灾害概述 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3章 第1节 第1课时 自然灾害概述 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

的人畜伤亡
及环境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相同 ①主要发生在山区;②在一定坡度上,物质向下运动;③人类活动可诱使
点 其发生;④破坏力极强;⑤由外力作用导致;⑥突发性强
3.崩塌与滑坡的区别 (1)崩塌发生之后,崩塌物常堆积在山坡脚,呈锥形体,结构零乱,毫无层序;而 滑坡堆积物常具有一定的外部形状,滑坡体的整体性较好,反映出层序和结 构特征。也就是说,在滑坡堆积物中,岩体(土体)的上下层位和新老关系没 有多大的变化,仍然是有规律的分布。 (2)崩塌体完全脱离母体(山体),而滑坡体则很少是完全脱离母体的。多数 滑体残留在滑床之上。
(3)分布:世界主要地震带是 环太平洋 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 地震带。 (4)特点:不仅发生范围 广 、频度高、强度大,而且危害 大 。 (5)危害:地震灾害会造成各类建筑物 倒塌和损坏 ,交通、通信中断和其 他生命线工程设施等被破坏,甚至会引起火灾、爆炸、瘟疫、有毒物质泄 漏、 放射性污染 和场地破坏等,造成人畜伤亡和财产损失。
思维导图
任务一 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明确 地震的成因和危害
必备知识•落实
1.自然灾害
具有广泛性和联系性
(1)概念:主要由 自然界 异常变化引起的,对人类 生命财产 与生
存环境造成危害的事件或现象。
(2)形成条件
①要有 自然界异常变化
作为诱因;
②要有遭受损害的人员、财产、资源等作为承受灾害的 客体 。
[2024浙江杭州高一部分学校联考]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信息网消
息,2023年9月8日凌晨摩洛哥(位于北非)发生了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此次地震已造成2 9பைடு நூலகம்0多人遇难,5 500多人受伤。据此完成第3~4题。
3.关于此次地震,说法正确的是( B )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3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3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探究一 滑坡与泥石流
问题探究
2021年4月23日晚至24日凌晨,受强降雨影响,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部分 地区发生山洪泥石流和滑坡灾害。折达公路张家塬1隧道和2隧道之间的 棚洞处,由于大量泥沙涌入隧道导致交通中断,淤泥量约9 000立方米,导致 折达公路交通中断。东乡族自治县唐汪镇照壁山村一处山体发生滑坡,土 方量约28 000方,致使500米灌渠被毁,影响照壁山村、河沿村210户群众约 190亩(1亩=1/15公顷)耕地灌溉。
B.台风
C.洪涝
D.寒潮
5.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7、8月 B.甲:4、5月
C.乙:5、6月 D.乙:12、1、2月
答案 4.A 5.B 解析 第4题,根据图,该自然灾害主要集中于我国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 地区,分布范围广,出现次数多,尤其以华北地区最集中,故判断为旱灾。第5 题,结合第4题分析可知,甲地为华北平原,春旱(3、4、5月)较严重,而乙地 位于长江流域,7、8月受伏旱天气影响。
结合材料探究: (1)泥石流、滑坡会造成哪些危害? (2)我国泥石流、滑坡主要发生在哪类地形区? (3)滑坡、泥石流的发生规律有什么不同? 提示 (1)人员伤亡,冲毁交通设施、建筑设施等,阻塞河道,破坏或掩埋农田 等。 (2)主要发生在山区。 (3)滑坡表现为常发性,泥石流表现为明显的季节性规律。
方法突破
1.滑坡和泥石流的成因
项目
滑坡
图示
泥石流
项目
滑坡
泥石流
形成条件
①地质地形条件: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 伏较大。②地表植被条件:植被覆盖较 差。③气候条件:降水较丰富,降水变率
①地形陡峻;②具有丰富 的松散物质;③短时间内 有大量水流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3章第1节 第1课时 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3章第1节 第1课时 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等高线密集,地形坡度较大,且位于东南 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更容易发生泥石流。 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得出,丙地附近有铁路,而且铁路跨越河流,发生 泥石流时可能冲毁铁路;丙地山谷有河流发育,发生泥石流时可能阻塞河道, 引发洪涝灾害。
D.自然灾害具有很强的破坏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第3题,图示为地震及次生灾害,台风与地震无关。 第4题,图中不能直接显示自然灾害具有分布的广泛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挟带大量泥沙和石块的特殊洪流在山区沟口堆积形成的扇状地貌称为泥 石流扇。下图示意云南怒江北段地区泥石流扇分布。近年来,随着人口增 长,当地聚落向泥石流扇拓展。据此完成第5~6题。 5.图示地区泥石流扇广布的物质条件是( A ) A.岩体破碎 B.地形险峻 C.河流众多 D.降水集中 6.当地聚落向泥石流扇拓展的主要原因是 泥石流扇( A ) A.地形平坦 B.降水丰沛 C.河网稠密 D.土壤肥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读地震及次生灾害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下列次生灾害若填入图中
空格处,不合适的是( D )
A.崩塌 B.泥石流
C.海啸 D.台风
4.下列结论不能直接由图中
信息得出的是( C )
A.自然灾害具有明显的关联性 B.自然灾害具有很强的诱发性
C.自然灾害具有分布的广泛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拓展探究)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单位:毫米)分布图。

高中新中图版地理必修1第3章 第1节 第1课时 地质地貌灾害、海洋灾害与生物灾害课件PPT

高中新中图版地理必修1第3章 第1节 第1课时 地质地貌灾害、海洋灾害与生物灾害课件PPT
栏目导航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2018 年 9 月 2 日,麻栗坡县境内遭受强降雨袭击,猛硐乡遭受 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多处山体垮塌,道路交通、网络通信、电 力全部中断,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栏目导航
问题 1 (综合思维)此次猛硐乡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了哪些 危害?
[提示] 冲毁道路,网络通信、电力全部中断,造成严重的人员 伤亡。
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
2.条件 (1)要有自然界异常变化作为 诱因 。 (2)要有遭受损害人员、财产、资源等作为 承受灾害 的客体。
栏目导航
二、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
1.地震
(1)形成原因
地壳中长期积累的 能量_急__剧__释放

以 地震 波 形式传播

引起地 面震动
(2)世界主要地震带:环 太平洋 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
问题 2 (区域认知)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提示] 主要发生在山区。 问题 3 (综合思维)滑坡、泥石流的发生季节有什么不同?
[提示] 滑坡表现为常发性,泥石流表现为明显的季节性。
栏目导航
[提示](1)× 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自然 界异常变化作为诱因;二是要有遭受损害的人员、财产,资源等作 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2)× 陡峻的地形、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大量的水流是 泥石流形成的条件。
(3)× 我国温带风暴潮多发生在春秋季节。 (4)× 风暴潮是强烈大气扰动引起海平面异常升高或降低。 (5)D [滑坡的活动强度与地形、岩性、降水等关系密切,与气 温关系不大。]
栏目导航
(1)自然界的异常变化就是自然灾害。
()
(2)陡峻的地形、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大量的水流是滑坡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课件:3-1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课件:3-1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
和矿山;破坏铁路、公路、航道,威胁○21交__通__安__全_;破坏地表覆盖等。
知识点二 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
1.旱灾 (1)概念:旱灾指①___降__水__显著低于多年平均水平,且出现供水 能力不足不能满足②_农__作__物___和③_牧__草__生__长__的需求,造成较大的减 产或绝收的灾害。
(2) 对 我 国 的 影 响 : 干 旱 灾 害 是 我 国 范 围 最 广 、 历 时 最 长 、 对 ④__农__业__生__产___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之一。从⑤_分__布__范__围___来看,我 国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均会受到⑥__不__同__程__度___的旱灾威胁, 由此形成了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即华北、华南、西南和⑦__江__淮____地 区。从干旱⑧__持__续__时__间___看,我国的干旱多为⑨__春__旱___,夏秋旱次 之,连旱现象也较明显。许多地区常出现春夏连旱或⑩_夏__秋___连旱, 有时甚至⑪__春__夏__秋___三季连旱。
2.台风 (1)概念:台风是指在⑫_西__北__太__平__洋__广阔的低纬度洋面上,中心 附近最大平均风力达⑬__1_2_级____及以上的热带气旋。台风外围云壁高 耸,风狂雨骤,⑭_台__风__眼__内___风消云散。 (2)影响: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强风、⑮_暴__雨___和⑯__巨__浪___三个 因素决定。⑰__强__风___可以颠覆海上船只,摧毁房屋,折断树木,刮 断电线;暴雨可以导致巨大⑱_洪__涝__灾__害__;巨浪常常冲破海堤,引起 ⑲__海__水__倒__灌__。由于受台风危害的沿海地区,通常⑳_人__口__密__集___、经
有③___蝗__虫___、水稻螟虫、黏虫、④__棉__铃_虫___等;常见的森林害虫有 松材线虫、⑤_松__毛__虫____、天牛等。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第1节第1课时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学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第1节第1课时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学案

第一节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第1课时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明自然灾害的成因。

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自然灾害的种类和分布,掌握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影响。

(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2.掌握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的类型、成因及危害。

(综合思维)一、自然灾害概述1.概念:主要由自然界异常变化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事件或现象。

2.条件(1)要有自然界异常变化作为诱因。

(2)要有遭受损害的人员、财产、资源等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3.分类:我国在自然灾害成因分类基础上,根据灾害特点和灾害管理与减灾系统的不同,将其分为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洪涝灾害、海洋灾害、农业和林业灾害七类。

[易混提醒]自然灾害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界异常变化”说明自然灾害具有自然属性,如交通事故不属于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命财产与生存环境构成危害”说明自然灾害具有社会属性,如发生在昆仑山中的滑坡没有对人类构成危害,就不属于自然灾害。

太平洋荒岛上发生的地震属于自然灾害吗?[提示]不属于。

因为没有对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环境造成危害。

二、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1.地震(1)概念:地球内部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引起地面震动,形成地震。

(2)分布:地震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3)特点:不仅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而且危害大。

(4)类型: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千米以内)、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300千米)、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300~700千米)。

(5)危害2.滑坡(1)形成原因:斜坡上的不稳定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2)发生条件:一般发生在岩体或土体结构松软、破碎,地势起伏大的地区。

(3)危害⎩⎨⎧掩埋房屋,造成人畜伤亡摧毁城镇、工厂和矿山破坏铁路、公路、航道,威胁交通安全破坏地表覆盖物影响滑坡强度的因素有哪些?[提示] 滑坡强度主要与滑坡规模、滑移速度等有关,而滑坡规模和滑移速度与滑坡体的位置和体积等有关。

高中地理3-1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3-1-1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地理3-1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3-1-1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三、滑坡灾害 1.定义:斜坡上的不稳定岩体或土体,在 重力 作用下沿一定的
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2.分布 (1)岩体或土体结构松软、破碎,地势起伏 较大 的地区。 (2)山地丘陵和 工程建设 频繁的地区。 (3)我国 云南 、四川和贵州等省,以及黄土高原和秦岭—大巴山
地区。 3.危害 (1)掩埋 房屋 ,造成人畜伤亡。 (2)摧毁城镇、工厂和矿山。 (3)破坏铁路、公路、航道,威胁 交通安全 。 (4)破坏地表覆盖等。
害、农业和林业灾害七类。
二、地震灾害 1.定义:地壳中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 地震波 的形式 传播,引起地面震动,形成地震。 2.成因:地质构造变动、 火山喷发 、岩洞崩塌、陨石冲击和人类活 动。 3.分布: 环太平洋 地震带和 地中海—喜马拉雅 地震带。 4.特点: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危害大。
答案:C
解析:台湾西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聚落众多,经济 活动频繁,这是导致灾情西部比东部严重的原因。
探究点二 滑坡和泥石流 核心归纳 1.滑坡 (1)概念 滑坡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 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如下图:
(2)发生条件: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物覆盖较差。 (3)多发地区:一是山地丘陵区,二是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4)影响滑坡强度的因素:滑坡体的位置高度及体积大小。
2.此次地震,甲地( ) A.烈度可能大于乙地 B.经济损失一定大于乙地 C.震级可能小于乙地 D.震源深度一定小于乙地
答案:A
解析: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多个烈度,一般距离震中越近,烈度越大;此 次地震,甲地靠近震中,烈度可能大于乙地,A正确,C错误。经济损失由多方 面影响,不能只看震中距,因此甲地经济损失不一定大于乙地,B错误。震源深 度甲乙相同,D错误。故选A。

3.1.1地质灾害、气象灾害优秀教学案例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3.1.1地质灾害、气象灾害优秀教学案例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2.学生通过讨论、研究,共同完成案例分析报告;
3.各小组展示案例分析成果,进行交流和评价,互相学习和提高。
(四)反思与评价
本节课通过反思与评价,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地理素养。具体包括:
1.教师引导学生对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收获;
2.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团队合作能力等进行自我评价,发现不足并改进;
1.了解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地震等)的成因、危害及预防措施;
2.掌握气象灾害(如台风、龙卷风、洪涝等)的成因、危害及预防措施;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具体包括:
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结合教材内容,系统地讲授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的基本概念、成因、危害及预防措施。在讲授过程中,注重运用地理模型、图表等教学辅助工具,直观地展示灾害的发生过程和影响因素。同时,教师通过举例、讲解,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教师提出有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教师提出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的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
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现象,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科学素养。
(三)小组合作
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具体包括:
1.教师布置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的案例分析任务,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3章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 第2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3章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 第2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

6.风暴潮的避防 (1)要关注 天气 和海浪预报信息,特别是有关警报,提前做好防灾准备。 (2) 低洼 地区、海边的人员要及时安全撤离。 (3)及时关闭海滨旅游项目。 (4)船舶要及时与岸上有关部门联系,将船只驶入 避风 港。 【拓展延伸】 避防风暴潮的工程措施
①修建、加固沿海塘坝;②建设、恢复海防林;③保护沿海堡礁等。
思维导图
任务一 了解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救援与救助
必备知识•落实
1.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御
不能杜绝自然灾害的发生
(1)灾害监测
①意义:防灾减灾工程的先期性措施。提供 数据 和 信息 ,进行
预警和预报。
②措施:许多国家建立了自然灾害监测系统,进行灾前 预警 、灾时跟
踪、灾后评估,并提出减灾决策建议。
目录索引
任务一 了解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救援与救助 任务二 掌握避防自然灾害的措施和方法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1.了解政府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懂得个人如何防避自然灾害。 (地理实践力)
素养目标 2.运用视频、图像,认识自然灾害中自救与互救的常识,说明自救 与互救的重要性。(综合思维) 3.通过图文资料,学会各种自然灾害的避防措施。(地理实践力)
必备知识•落实
1.地震灾害的避防
(1)我国防治地震灾害的基本方针:“ 预防为主 ”。 (2)地震多发地区的家庭准备:一个 应急包 ;一张应急卡片。
(3)避震:
自救措施
①在门口或平房的窗口附近,应充分利用10多秒的时间,跑到室外的__空__旷__
区。如果来不及,在室内应选择蹲坐在较结实、能掩体的家具旁边。
(2)灾害防御
修建水库可防御洪涝灾害、干旱灾害等

2019(秋)地理 必修 第一册 中图版(新教材)第一节 第1课时 地质地貌灾害

2019(秋)地理 必修 第一册 中图版(新教材)第一节 第1课时 地质地貌灾害

第三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1.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达12级及以上时,就形成台风。

台风来临前,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台风来临时,尽量不要外出;台风袭击时,注意躲避。

2.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称作寒潮。

接到警报后注意防寒保暖,采取防霜冻、冰冻等防寒措施。

3.干旱灾害是指降水显著低于多年平均水平,且出现供水能力不足,并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产、生活造成损害的现象。

应采取技术、工程、生物、管理等措施积极抗旱。

4.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

防灾减灾主要包括灾害监测、灾害防御、灾害救援与救助、灾害恢复等手段。

学习本章内容,能够运用地理工具,观察、识别、描述一些自然灾害现象;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地理实践力)。

能够运用基础知识,说明一些自然灾害现象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过程(综合思维)。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自然灾害现象,并说明其对人类的影响(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与本章知识相关的名校及专业《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7—2018)》大气科学类专业大学排名排名学校名称星级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 南京大学★★★★3 北京大学★★★★4 兰州大学★★★5 中山大学★★★6 中国海洋大学★★★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本章知识相关的名人及职业第一节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第1课时地质地貌灾害课标内容核心素养目标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

1.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地理实践力】2.能够通过区域分布图,了解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和我国地质灾害严重区域。

【区域认知】3.通过分析地质灾害的关联性,说明地质灾害的变化过程。

【综合思维】4.正确对待地质灾害的发生,树立预防为主、监测预报的思想观念。

【人地协调观】知识清单一自然灾害1.定义:主要由自然界异常变化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事件或现象。

3.1.1地质灾害、气象灾害说课稿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3.1.1地质灾害、气象灾害说课稿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新课的导入方式将采用情境创设法。我将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自然灾害的新闻视频或短片,展示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此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视频结束后,我会提出问题,如“视频中展示了哪些灾害?这些灾害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影响?”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灾害的严重性,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的兴趣。
- 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爱他人的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所面向的学生主要是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的年龄大约在15-16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以下特征: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在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和分析较为复杂的概念和现象。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自然灾害有一定的兴趣,尤其是通过媒体了解到的极端天气事件,但他们可能对理论知识和抽象概念的学习兴趣不高。在学习习惯上,学生可能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索和深度学习的习惯,需要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和实践活动:
1. 设计填空题、选择题和判断题,检测学生对灾害类型、成因和危害的掌握情况。
2. 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讨论某一特定灾害的防治措施,并撰写简要报告。
3. 创设模拟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灾害预警人员、救援人员等),模拟灾害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2. 气象灾害的类型:洪水、干旱、台风、龙卷风等。
3. 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危害。
4. 防治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的措施。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了解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