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绩效考核国外研究状况
最新国内外对绩效管理的研究现状资料

国内外对绩效管理的研究现状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经济竞争的加剧.人们越來越认识到.人力资源是当代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
企业资源观认为企业是资源的组合体.资源的差异是造成企业异歲化的报本原因*杲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窮人力资源足组织中最有价值的艇源’是短识与能力的载休.足组织制胜的关键b人力密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而绩效管理又是人力资源管埋的核心问题。
企业管埋的一切王作*都是育了提岛员工和组织的绩效・从而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屣.如何提高员工相组织的绩效,是任何企业都必须面对的课题I国际上许多企业都通过建立和健全绩效骨理体系来解决这一课题a 自20纪TO年代以来,绩效管理理念和制度越来越融入企业管理评估申q绩效管理是一个延续和灵活的循坏过程,它关注的是将来的运作计划和改善绩效,强调的起发展和自我管理的学习计划及整合个人和公司冃标.市场经济时代*是一个对绩效嘤求极其苛刻的时代,优胜劣汰使得竞争异常残酷F企业要想在送样的环境里生存、发展乃至追求卓趣就必须依堂独恃出众的业绩°成功实施绩效管理,将是优畫和平庸企业的分水岭。
传统的绩数考核体系只重视员工绩效考核本身,是一种事肓评估.而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的控制过程,它是企业将战略转化为tr动的过程,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子系统.其深层冃标是基于企业的发展战略,通过员工与管理者持续、动态的沟通,明确员工的工作任务及绩效目标*并确定对员工工作结果的衡童办法,在过程中影响员工的行为,从而实现公司的目掠”井使员工得到发展。
然而,绩效管理在我国推厅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我现在把绩效管理局眼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职责范田内'强凋人力资舞与企业战賂匹配的“职能式”的绩效管埋。
我国电力工业已经从传统的垂直一体化管理模式向市场化方向转变*作为供电公可#虽然其业务领域具有一定的自然垄断性,但在市场化人环境中也面临若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因此,绩效管理也是公司发展中具有战珞恵义的一项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園家电网公司系绕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釣08年国家电网公司出台了《国家电网公司企业负贾人年度业绩考核管理暂行办法3 〔国彖电网人资 [2008]301号)*屛办法"强调指岀,各单位要按照年度业绩考核的任务耍求,结合本单拉的实际,分解落实年度业绩考核目标:切实加强业绩考核动态监控,建立健全各级业绩考核动态监控制度:继续完善考核勾奖惩紧密联系的徼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业绩再核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大力推进金员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完善工作责任制.规范工作流程,创新考核方法*形成压力层层传递和层层落实的工作机制, 切实将完成年度业绩考核目标转变脚广大干部职工的口觉行动.从上述背景可以看出.绩效管理体系研究是各级管理者为了达到组织冃标对各级组织和员工进廿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实施、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目标提升等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足捋续提升组织和个人的绩效2、各级组织及员工工作的好坏F绩效的高低、宜接影响着组织的整体效率和利益,因此「粋和提寄各级组织与员工的工作绩效水平是企业经営管理者的一项至耍职责”而强化和完善绩效菅理系统是企业人力资沥管理部门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本文即是在上述背景下.錯含某地市级供电公司(HF)的实际,利用关键缆效指标(XPI) 平衡计分卡(BSC) . 360度绩效罟核法、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 E 讪)等先进的绩效管理理论和方法卩忙在对肝供电公诃绩效骨理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丈际分析的基础上「以价值链管輝为基础,通过建立雄于横向各环节构成的管理体系,愎绩效管理活动不仅仅是人事部门的职贲,而是每个部门、每个层次乃至每个员工的职责^通过建立基于业务流程的绩效管理链”使绩效管理顺应组织变辛和流程再适以及团臥王作;通过建立各管理坏节之间的服务和被麗务关系,建上鏡服务坏节对服务环节老枚的市场化的内郃希核机制「顺应组织与工作内容. 方式方法的变化,实现个人绩效、团体绩效和组织绩效的联动、买现绩效11理崎蒜酬管理的有机術接,利用利益动力机制确保绩效管理系统的落实*垠终建立起轟以目标管理为导向、过程管理与常态管理相结合加'的HF公司绩效管理休系(包括公司内剖门(单位)和员I各层次的纱效襦垓指标休系以及绩效考核运行机制)O20壯纪絢年代后期和90年早期,绩效管理开始遂浙成为非常流行的观念.人们开始用绩效管理的观念取代绩效评怙,Lundy和Cowli昭总结为:绩效管理是W统绩效评佔的演进柯延展”,楚“评佔乘统发挟史上的一次符合逻输的进步W. 绩救骨理与组织绩效:丹尼尔-麦克唐纳利艾比・史密斯研究了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与提高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关索“气DDI的研究报吿表明,绩效管理系统可以改鏗组织绩效卩叭因为根据他们的调查,倾向于高绩效的公司比低绩效的公司更重视绩效管理。
国内外绩效管理调研报告

国内外绩效管理调研报告一、国内外企业绩效管理现状(一)国外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目前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谈论和应用的绩效管理的理论方法体系主要有两个,一是发展较早的关键业绩指标法(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二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产生并被广泛应用的平衡计分卡(Balance Scorecard,BSC)。
关键绩效指标法(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是将组织的战略目标经过层层分解产生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战术目标,通过各指标的达成促成组织目标的达成。
关键业绩指标法的精髓,或者说是对绩效管理的最大贡献,在于其指出企业业绩指标的设置必须与企业的战略挂钩,其中“关键”的含义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阶段在战略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平衡计分卡(The Balance Scorecard,BSC)法,也称综合计分卡,是把组织的使命和战略转化为一套全方位的运作目标和绩效指标,作为执行战略和监控的工具,同时也是一种管理方法和有效的沟通工具。
BSC的框架体系包含四个维度(或称为四个指标类别),即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
这一方法不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意义,同时又通过对这四个方面深层的内在关系的表述阐明了该体系的深层含意:即学习与成长解决企业长期生命力的问题,是提高企业内部战略管理的素质与能力的基础;企业通过管理能力的提高为客户提供更高的价值;客户的满意导致企业良好的财务效益。
国外对绩效管理的研究开始较早,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在企业中也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实践。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由于管理理念受其地区文化的影响较大,表现在绩效管理的实践上自然也有一些差异。
欧美地区的企业绩效管理往往侧重于对员工个体行为与资质的评估和管理。
对于资质的评估是近年来在欧美国家兴起的新的评估方式,不仅仅用于企业的人员配置,现在也更加广泛的应用于绩效考核。
由于欧美国家强调管理以人为本,认为组织是由个体构成,基于此,Compoll将绩效归纳为以下八个方面:具体工作任务熟练程度;非具体工作任务熟练程度;书面和口头交流任务的能力;所表现出的努力;保证工作纪律;促进他人和团队绩效;监督管理或领导;管理或行政管理。
《绩效管理与应用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4000字》

绩效管理与应用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1.1 国外研究现状境外学界较早将绩效管理纳入到了研究范畴,并获取了诸多经验,研究领域在界定绩效方面的研究持续增多,很多新的定义陆续出现,这也为深入分析“绩效管理”提供了支持。
在目前产业结构升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市场经济形势日益复杂,相应的市场竞争也更复杂,这也促使绩效管理相关研究进一步发展。
以下对国外关于绩效管理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1.关于绩效管理目标Marković (1980)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进行绩效管理体系研究时,应该从战略管理视角出发进行总体全局研究,有效的结合绩效管理与企业战略管理,从而提高研究的应用价值,使得绩效管理为企业管理目标实现提供支持。
Dagmar (1983)在此方面研究中针对绩效管理与考评间的关联性展开了分析,同时探讨了企业实施绩效管理的实践价值。
根据所得结果发现进行科学高效的绩效管理,可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使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在调查了解基础上,明确目前绩效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然后综合应用相关理论工具提出一些改进绩效管理的方程。
Elina(1995)认为绩效管理过程中,重要工作之一为改进企业和个人的绩效,为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提供支持。
Iwona(1998)此进行了理论研究,其发现绩效管理是一种管理思想,在企业日常管理和发展的各阶段都应该进行适当的绩效管理,将绩效管理和企业发展目标关联起来,可有效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对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提供支持。
Yunikewaty(2009)探讨了绩效管理的实践价值,企业在追求目标的进程中,绩效管理可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2.关于绩效管理内涵从绩效管理的内涵角度进行分析可知,这种管理应该从组织和员工层面出发,通过适当的绩效管理可有效的促进组织目标实现。
Cláudia(1983)所做的研究结果表明,绩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如人力资源体系,企业文化、战略、计划等,且其影响因素也很复杂,因而在管理中应该突出绩效管理的全面性和综合性,这样才能保证其总体目标实现。
2021年国外绩效考核研究现状

For everyone first, for everyone later.悉心整理祝您一臂之力(WORD文档/A4打印/可编辑/页眉可删)国外绩效考核研究现状国外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国内绩效管理的现状一、国内外企业绩效管理现状(一)国外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目前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谈论和应用的绩效管理的理论方法体系主要有两个,一是发展较早的关键业绩指标法(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二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产生并被广泛应用的平衡计分卡(Balance Scorecard,BSC)。
关键绩效指标法(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是将组织的战略目标经过层层分解产生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战术目标,通过各指标的达成促成组织目标的达成。
关键业绩指标法的精髓,或者说是对绩效管理的最大贡献,在于其指出企业业绩指标的设置必须与企业的战略挂钩,其中“关键”的含义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阶段在战略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平衡计分卡(The Balance Scorecard,BSC)法,也称综合计分卡,是把组织的使命和战略转化为一套全方位的运作目标和绩效指标,作为执行战略和监控的工具,同时也是一种管理方法和有效的沟通工具。
BSC的框架体系包含四个维度(或称为四个指标类别),即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
这一方法不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意义,同时又通过对这四个方面深层的内在关系的表述阐明了该体系的深层含意:即学习与成长解决企业长期生命力的问题,是提高企业内部战略管理的素质与能力的基础;企业通过管理能力的提高为客户提供更高的价值;客户的满意导致企业良好的财务效益。
国外对绩效管理的研究开始较早,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在企业中也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实践。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由于管理理念受其地区文化的影响较大,表现在绩效管理的实践上自然也有一些差异。
欧美地区的企业绩效管理往往侧重于对员工个体行为与资质的评估和管理。
国内外对绩效考核研究的现状

国内外对绩效考核研究的现状绩效考核是指组织通过对员工的工作成果和行为进行评估,以便于判断员工在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质量和对组织目标的贡献程度。
绩效考核对于组织来说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能够帮助组织评估、激励和提高员工的绩效,进而促进组织的发展。
因此,绩效考核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关注。
在国内,绩效考核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积淀。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的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就开始对绩效考核进行研究。
例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组织了一系列的研究项目,对企业的绩效考核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此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管理理论的引进,国内对绩效考核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研究内容包括:绩效考核的概念和目标、绩效考核方法和工具的设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绩效考核过程的管理等。
国内对绩效考核研究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绩效考核的理论研究。
国内的绩效考核理论研究主要围绕绩效考核的定义、目标、原理和方法展开。
其中,绩效考核的目标是绩效考核研究的重点之一,包括激励目标、评价目标和改进目标等。
同时,还探讨了不同绩效考核方法的适用性和效果,如基于定性和定量指标的绩效考核、360度绩效考核、绩效排名等。
第二,绩效考核的实证研究。
国内的绩效考核实证研究主要通过调查问卷、案例研究等方法,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绩效考核的现状和实践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例如,对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绩效考核结果的使用、绩效考核与员工激励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第三,绩效考核的应用研究。
国内的绩效考核应用研究主要关注绩效考核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和问题。
研究内容包括绩效考核结果的使用、员工对绩效考核的接受度、绩效考核与员工激励的关系等。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关注特定领域的绩效考核问题,如科研绩效考核、政府绩效考核等。
在国外,绩效考核的研究同样得到了广泛关注。
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绩效考核的制度设计。
国内外绩效考核的现状有哪些

国内外绩效考核的现状有哪些国内外绩效考核的现状有哪些绩效考核是很多国内外企业都在实行的制度,所以了解绩效考核的一些知识是我们必须要做的。
下面是店铺为你精心推荐的国内外绩效考核的现状有哪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国内外绩效考核的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国外企业绩效考核有着悠久的历史,美国军方于1813年开始采用绩效考核,到1842年美国联邦政府开始对政府公务员进行绩效考核。
关于绩效内涵的研究,学术界普遍认同并赞赏的主要是Campbell等人提出的观点:绩效是员工控制自身与组织目标相关的行为。
对考核指标进行明确地研究是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
C.E.Schneier,R.IN.Beatly,C.S.Baired(1987)等人在论述“如何建构成功的绩效考核系统”时强调指出:最重要的是把握工作的本质,绩效评价的目标是减少评价时的主观性所产生的偏差。
为了更加明确地澄清绩效考核中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加拿大学者从可测量的角度提出了六条选择考核指标的标准,分别是确定性原则、可能性原则、客观性原则、非污染性原则、排他性原则和可验证性原则。
绩效的内涵决定了绩效考核工作是一项艰巨的管理任务,所以管理者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潜心研究企业的现状并进行有效实施。
同时考核方法的选择、指标的选取及其权重的确定、考核的标准和程序等都是影响其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直以来,绩效考核的研究总是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热点,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不可否认,其理论实践和方法研究在很多具体领域仍然是空白,依然存在着争议,需进一步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我国绩效考核的发展起步较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到了经济建设方面,绩效考核在企业管理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但是,考核的标准和收入的分配没有建立科学的匹配关系,在实践和理论上,企业管理工作都相对落后于发达国家。
毕竟中国大多数企业缺乏丰富的经验和系统的理论知识,对绩效考核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而且不少的研究成果也只是局限于国外经验的介绍和国内企业绩效考核的初步研究,其任重而道远。
国外企业绩效考核研究综述

国外企业绩效考核研究综述【摘要】本文对国外企业绩效考核进行了综述,从引言、正文到结论分别展开。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在探讨了企业绩效考核的概念与意义、国外企业绩效考核模型研究、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对企业绩效考核的影响,以及一些国外企业绩效考核实践案例。
最后在总结了研究的主要内容,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提供了对企业绩效考核的启示。
通过本文的综述,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国外企业绩效考核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关键词:国外企业、绩效考核、研究综述、企业绩效考核模型、外部环境、内部因素、实践案例、研究总结、未来研究方向、启示。
1. 引言1.1 前言企业绩效考核是企业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对企业绩效进行科学评价和考核,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进而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和决策。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外企业绩效考核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绩效考核不仅仅是为了评价企业的财务表现,更重要的是要综合考虑企业的财务、市场、技术等多方面因素,从而全面评价企业的整体表现。
国外企业在绩效考核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模型,这些模型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科学的考核指标,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绩效水平。
本文将在国外企业绩效考核的研究领域进行综述,通过对企业绩效考核的概念与意义、国外企业绩效考核模型研究、外部环境对企业绩效考核的影响、内部因素对企业绩效考核的影响以及国外企业绩效考核实践案例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国外企业绩效考核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视角。
1.2 研究背景企业绩效考核作为管理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一直备受学者和实践者的关注。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国外企业在不同文化、市场和法规环境下的经营管理特点也逐渐显现,对企业绩效考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国外企业绩效考核成为了学术界的热点之一。
国外企业绩效考核的研究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于绩效考核的需求日益增加。
国外绩效考核

国外绩效考核篇一:国外绩效考核的研究国外企业绩效考核的研究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美国学者coacio曾把绩效考核称作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阿基里斯的脚后跟”。
甚至个别管理学权威把绩效考核过程称为管理的七大致命疾病之一。
对于企业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当前世界各国的情况都不尽如人意。
对绩效考核研究较深、应用较广的美国,通过对使用绩效考核制度的92家俄亥俄州的公司进行的研究表明:大约有65%的公司对他们的考核制度不满。
最近20年,绩效管理越来越受到欧美先进企业的重视。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随着企业流程再造(BRP)和全面质量管理(TQm)等活动的风起云涌,绩效评估的观念和制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原来偏重财务目标的达成,扩大为整体经营成效的提升。
在考核方法上,对个人考核大都采用目标管理法和360°测评法,对组织考核大都采用关键业绩指标法(KPi)和平衡记分卡法(BSc)。
据GartnerGroup调查表明:《世界财富》前1000家大企业中,70%的公司使用平衡记分卡法;Baincompany调查也指出,北美55%的企业、欧洲40%的企业在使用平衡计分卡法。
另外,国外专家研究开发的以心理学理论为依据,以人格特征和能力趋向为测量准度,并通过严格的定量分析设计的绩效管理软件和绩效诊断软件,已经在发达国家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管理者可以直接从软件中得到说明员工绩效的优点和不足的总结性报告。
同时,这些软件还会对员工信息进行分析,然后向管理者提供可供参考的解决绩效问题的办法。
人们对一些大公司的研究发现,他们除了具有以上特点外,还有许多自己独特的地方:例如Temple-inland公司采用的是将员工的工作业绩与薪酬直接挂钩的绩效管理制度。
哈里斯电力系统公司引入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把评价的焦点集中在员工绩效的不断改善和对顾客需求的不断满足上。
克莱斯勒公司采用了由下级进行评价的特殊做法。
绩效国内外研究现状

绩效国内外研究现状绩效评估是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关注。
本文将对绩效评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概述。
国内研究现状在国内,绩效评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绩效指标的选择和构建研究者们关注如何选择和构建适合不同组织的绩效指标。
他们通过调查研究、文献综述等方法,提出了一些绩效指标的选择原则和构建方法,为实践中的绩效评估提供了参考。
2.绩效评估方法与工具研究者们尝试提出适用于不同组织和环境的绩效评估方法与工具。
他们研究了传统的KPI(关键绩效指标)法、平衡计分卡法、360度评估法等不同的评估方法,并对其应用进行了实证研究,为实践提供了方法论支持。
3.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研究者们探讨了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的关系,研究了如何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来提高员工绩效。
他们提出了不同的激励模型和方法,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绩效评估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1.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模型国外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模型,包括目标管理理论、绩效驱动理论和期望理论等。
这些理论与模型为绩效评估的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
2.绩效评估的跨文化研究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价值观和认知方式存在差异,国外研究者们关注绩效评估的跨文化研究。
他们通过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绩效评估实践,探索了文化因素对绩效评估的影响。
3.制度环境下的绩效评估国外研究者们还关注绩效评估在制度环境下的应用。
他们研究了政府、非营利组织和教育机构等不同制度环境下的绩效评估实践,并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和方法。
结论绩效评估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管理问题,在国内外都受到广泛的研究关注。
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绩效指标的选择和构建、绩效评估方法与工具、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等方面。
国外的研究则更侧重于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模型、跨文化研究以及制度环境下的应用。
绩效评估的研究为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有助于提高组织绩效和管理效能。
国外企业绩效考核研究综述

国外企业绩效考核研究综述国外企业绩效考核研究综述一、前言企业绩效考核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企业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激励员工、推动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学者在企业绩效考核领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本文将对国外企业绩效考核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介绍其理论基础、方法论、实践案例等内容,旨在为国内企业绩效考核工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理论基础1.现代管理理论国外学者从现代管理理论的角度对企业绩效考核进行了深入研究。
其中,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等对于员工激励和绩效改进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目标管理理论目标管理理论是国外企业绩效考核研究的重要指导理论之一。
根据理论,企业应根据战略目标设定关键绩效指标,并与员工个人目标相衔接,形成全员参与的绩效考核体系。
这一理论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方法论1.KPI指标法KPI指标法是一种常用的企业绩效考核方法,主要通过设定关键绩效指标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估。
国外学者提出了一系列KPI指标体系,并根据企业特点和行业特点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这些指标与企业战略目标相呼应,能全面评估企业绩效。
2.BSC绩效评估法BSC绩效评估法是一种综合考核方法,通过平衡记分卡的设定,将企业绩效评估指标划分为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并进行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
该方法综合考虑了企业内外部因素,能够更全面准确地评估企业绩效。
四、实践案例1.苹果公司苹果公司采用了KPI指标法和BSC绩效评估法相结合的绩效考核体系。
其关键绩效指标包括销售额、市场份额、产品质量等。
通过对关键绩效指标的设定和追踪,苹果公司实现了持续的高速增长和市场领导地位。
2.谷歌公司谷歌公司引入了OKR(目标与关键结果)的绩效考核方法。
每个员工设定季度目标,并与公司整体目标相一致。
通过定期评估和反馈,谷歌公司激励员工积极主动地实现目标,取得了出色的绩效。
国内外对绩效考核研究的现状

国内外对绩效考核研究旳现实状况众所周知,企业管理旳关键是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旳关键是人力资源管理,而人力资源管理旳关键是绩效管理,绩效考核旳目旳在于增强组织旳运行效率、提高员工旳职业技能、推进组织旳良性发展,激发其工作热情,保证工作旳高效运行,最终是组织和员工共同受益。
国外对绩效考核旳测评工作来源于19世纪40年代,当时人们就运用360°反馈旳评价模式来对组织绩效进行测评,19世纪五、六十年代用于领导能力旳测评,19世纪七、八十年代,这种测评措施日趋完善,成为企业人力测评和绩效评估旳重要措施。
在我国,伴随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旳不停发展,国外许多先进旳管理措施和管理理念旳不停进人,推进着越来越多旳企业重视测评技术旳研究和开发,但大多数企业在对高管人员旳测评过程中,重要采用一般测试、个性能力测评和情景模拟测评等措施(重要偏向于定性分析)。
这种状况阐明我国企业对高管人员旳测评措施还不够成熟,也可以说是处在初级阶段。
为了克服以上缺陷,提高对高管人员旳综合测评效果,追求评价措施旳科学性、评价内容旳全面性、评价成果旳精确性、评价组织旳高效性,本文在吸取国内外先进人力资源管理措施旳基础上,剖析国内外既有绩效考核成熟经验,为建立科学合理旳、规范旳考核指标体系,把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结合起来,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全方位旳、多维度旳综合测评提供参照根据。
一、国外对绩效考核研究旳现实状况(一)绩效考核旳引进在国外,罗伯特于19世纪采用绩效考核;美国军队引进该形式是在1823年,而该国政府是在29年之后才引入旳。
对于世界经济旳发展和时代旳进步,绩效考核已不能合用于目前旳组织。
最早提出绩效管理旳是美国学者奥布里,在这之后,各国学者开始对绩效管理进行了系统性旳研究。
1965年,斯坦利.E.西肖尔最先对企业旳绩效管理进行了系统研究,他曾在《密执安商务评论》这本月刊上刊登了一篇文章,该文章指出将所有对企业绩效进行考核旳原则以及这些原则之间旳关系当作一种金字塔构造。
绩效考核国内外研究现状

绩效考核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外研究现状事实上,对于近70年来国外相关学者对绩效考核制度的研究,某种意义上的说,现代绩效考核制度是由西方孕育而来的,并且对此研究得到了很好的反馈,在实践中,他们已把绩效考核从理想带到现实,从方法论跳出实际,国外企业已经将这套考核制度作用于经营管理。
例如对于绩效考核的有效性探究中,学者Smith在《a review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中提出绩效考核是人们操作的一种工具,要保证它的有效性,要求考核者准确地观察员工的表现。
该理论直接指出了想要达到绩效考核制度的精确性的要求,就要看考核人员对被考核人员工作、学习等信息的判断,只要真实准确,绩效考核才能起到作用。
还有关于企业组织与绩效考核的关系,学者Kate和Kahn在《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2]中提出了三维分类法。
将此分为①加入并留于组织②达到或者超过组织对员工的绩效标准③自行组织对员工规定之外的活动。
此外还有Robber S. Kaplan和David P Norton在《management account research》中提出了平衡计分卡的概念,通过对企业在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等四个层面的绩效考核,将抽象的战略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的员工行动。
该理论证实,通过这种具象的要求,员工可以更了解企业对其的要求,并且管理者更能有根据自己制定的目标,对员工进行精准地考查。
在2000年,Nickels等人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认为要废止绩效评估而进行绩效管理,从绩效评估到绩效管理有赖于以下四个原则:必须设定目标,目标必须为管理者和员工双方所认同;测量员工是否成功达到目标的尺度必须被清晰地表述出来;目标本身应该灵活,足够反映经济和工作场所环境的变化;员工应该把管理者不仅仅当作评价者,而应该当作是指导者,从他们那里获得帮助达到成功。
国外对员工绩效考核的研究进展2400字

国外对员工绩效考核的研究进展2400字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与利用是基础和核心。
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国外对员工绩效考核的研究进展";的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原标题:国外企业绩效考核研究综述摘要: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与利用是基础和核心。
建立和操作员工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难度最大。
在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对于研究企业的绩效考核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绩效考核;人力资源;企业管理随着经济全球化,企业"硬件";的差距缩小,对"人力资本";的合理开发利用成为企业胜出的关键。
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运用各种管理的理论和技术制定的管理政策和规划,以及相应的管理实践活动,其中主要涉及人力资源规划、培训与开发、招聘与配置、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和劳动关系管理等。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它包括绩效指标体系、考评运作体系和结果反馈体系。
本文从绩效考核的角度进行分析,通过对国外绩效考核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同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进而为国内绩效考核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国外绩效考核研究现状国外绩效考核有着悠久的历史,从20 世纪30 年代开始,西方企业对考核指标进行明确地研究。
但一般认为,绩效指标是从1980 年开始被广泛运用的。
C.E.Schneier(1987)等人认为构建成功的绩效考核系统,关键在于认识到这项工作的本质是为了减少评价时因主观性所产生的偏差。
加拿大学者为了减少绩效考核中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从可测量的角度提出"确定性、客观性、可能性、非污染性、排他性和可验证性";六项原则作为选择考核指标的标准。
20 世纪70 年代提出"绩效管理";的概念。
20 世纪80年代,涌现大量的绩效考核框架模型,主要分为结构式框架和程序式框架两类。
Sink 等人提出绩效考核计划编排阶段的程序框架,主要包括:准备、评估、相关文件回顾、选择地点、传递考评信息、鼓励员工;Lynch 等人提出"绩效金字塔";以及"绩效指标、绩效规划、岗位职责、自我承诺、绩效监控、绩效沟通、问题管理、绩效辅导以及持续改进";十步程序模型,同时对绩效考核中需要采取的行动进行描述;Neely 等提出包括利益者相关满意度、流程、战略、能力、利益相关者贡献五个方面绩效棱柱;借助跨过程、跨边界的方法,Yenjyurt 提出绩效考核框架,并且制定了五级绩效评价标准,该五级绩效评价标准包括: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创新和共同的文化;Malcolm Baldrige 提出优秀业绩评定准则,同时将绩效考核分为五类,主要涉及:顾客、财务和市场、人力资源、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组织成效。
绩效考核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绩效考核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作者:公共网络[ 2011-3-10 8:02:44 ]【字体:大中小】自动滚屏(右键暂停)国内研究现状在我国,绩效考核的思想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
《尚书·尧典》里有“纳于大麓,暴风骤雨而弗迷”,就是指尧将帝位禅让给舜之前对其进行了绩效考核。
可见,我国绩效考核的历史是非常久远的。
但是长久以来,国内的考核指标就是传统、单一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德、能、勤、绩、廉”标准。
然而这五个标准过于笼统模糊,表面上好像囊括了考察一个千部的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
但实际上,究竟什么是“德”?要具备那些“能”?怎样才算“勤”?要达到什么程度的“绩”?“廉”的标准是什么?这些长久以来并没有一个可量化的,直观的标准得以体现。
自西方绩效考核理论引入中国后,国内的研究方向就是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要明确这些指标的标准。
使得考核干部的标准更科学合理,更直观公开透明。
大连理工大学架永斌在“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素质及提高途径的研究”一文中对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素质及提高的途径进行了研究。
针对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和考核中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干部素质的途径和评估千部素质的指标体系。
在设计评估指标时,首先把干部的素质分为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素质两部分,然后对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素质进行两极分解得到三层评估指标,最后对第三层每一个指标给出A、B、C、D四个具体量化等级标准,并分别赋予具体数值。
这种具体量化指标等级标准的方法应用较普遍,因为方便考核人员评分,但是指标的等级标准划分的科学性以及每一等级的语言描述的准确性不易把握。
徐州师范大学的谢中才,周国成在“试论高校干部考核指标体系的正确使用”一文中以“品行,能力,工作业绩”为一级指标设计了指标体系用于高校管理干部队伍的考核,对每一个考核对象都可以计算出一个考核分数,但是他们认为如果绝对以考核分数作为考核干部的依据,那未免太简单化了,事实上,考核过程中所反映的干部队伍的信息是丰富多彩的,远不是一个分数所能概括了的,影响考核结果的主客观因素很多,只有参照单项和综合的量化考核结果,针对干部队伍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才能得到相对较为客观公正的结果。
国内外对绩效考核研究的现状知识讲解

国内外对绩效考核研究的现状众所周知,企业管理的核心是战略管理,战略管理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管理,而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绩效管理,绩效考核的目的在于增强组织的运行效率、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推动组织的良性发展,激发其工作热情,确保工作的高效运行,最终是组织和员工共同受益。
国外对绩效考核的测评工作起源于19世纪40年代,当时人们就利用360°反馈的评价模式来对组织绩效进行测评,19世纪五、六十年代用于领导能力的测评,19世纪七、八十年代,这种测评方法日趋完善,成为企业人力测评和绩效评估的主要方法。
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国外许多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的不断进人,推动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测评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但大多数企业在对高管人员的测评过程中,主要采用一般测试、个性能力测评和情景模拟测评等方法(主要偏向于定性分析)。
这种情况说明我国企业对高管人员的测评方法还不够成熟,也可以说是处于初级阶段。
为了克服以上缺陷,提高对高管人员的综合测评效果,追求评价方法的科学性、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评价组织的高效性,本文在吸取国内外先进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剖析国内外现有绩效考核成熟经验,为建立科学合理的、规范的考核指标体系,把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结合起来,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多维度的综合测评提供参考依据。
一、国外对绩效考核研究的现状(一)绩效考核的引进在国外,罗伯特于19世纪采用绩效考核;美国军队引进该形式是在1813年,而该国政府是在29年之后才引入的。
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绩效考核已不能适用于现在的组织。
最早提出绩效管理的是美国学者奥布里,在这之后,各国学者开始对绩效管理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
1965年,斯坦利.E.西肖尔最先对企业的绩效管理进行了系统研究,他曾在《密执安商务评论》这本月刊上刊登了一篇文章,该文章指出将所有对企业绩效进行考评的标准以及这些标准之间的关系看成一个金字塔结构。
国外企业绩效考核研究综述

国外企业绩效考核研究综述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展开跨国经营,因此如何有效地考核企业绩效成为了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国外企业在绩效考核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将深入探究国外企业绩效考核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绩效考核的定义绩效考核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企业经营业绩为核心,通过对企业成员的工作目标、工作过程、工作产出等方面进行定量化评估,从而对企业员工进行管理和考核的一种方法。
绩效考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二、国外企业绩效考核的研究现状国外企业绩效考核的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传统阶段、改革阶段和转型阶段。
1. 传统阶段传统阶段是指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期,由于国外企业管理工作落后,故很少采用科学方法对企业员工进行绩效考核。
企业管理者往往采用人工简单计算,主观地考核员工的工作情况,经常出现评分标准不明确、评定标准存在歧义、考核内容落后、考核形式单一等问题。
2. 改革阶段改革阶段是指90年代后期到2000年代初期,国外企业开始逐渐意识到科学、公正的绩效考核对企业与员工的双赢效果,开始探索新的绩效考核方法。
在这个阶段,企业开始强调绩效考核的定量化和标准化,并开始采用专门的绩效考核软件进行绩效考核,以减少人为因素对绩效考核的影响。
3. 转型阶段转型阶段是指2000年代后期至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外企业对绩效考核追求更高的科学性和现代性,正在转型。
在这个阶段,企业首先将绩效考核视为一项员工绩效管理的重要工具,其次是将绩效考核贯穿到企业文化中,最后是将绩效考核和绩效奖励挂钩,达到使员工动力更加充分的目的。
三、国外企业绩效考核的新发展趋势1. 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已经成为企业绩效考核的热门方向之一。
智能化工具的应用使得绩效考核工具能够更精确反映员工的工作表现,并且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避免人为因素的误判。
(完整word版)绩效考核外文文献及其译文

The Dilemma of Performance AppraisalPeter Prowse and Julie Prowse Measuring Business Excellence,Vol。
13 Iss:4,pp。
69 — 77Abstract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dilemma of managing performance using performance appraisal。
The authors will evaluate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appraisals and argue that the critical area of line management development that was been identified as a critical success factor in appraisals has been ignored in the later literature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performance through appraisals。
This paper willevaluatethe aims and methodsof appraisal, the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the appraisalprocess。
It also re-evaluates the lack of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in appraisaland move from he psychological approachesof analysistoamorecritical realisation ofapproaches before re-evaluating the challenge to remove subjectivity and bias in judgement of appraisal。
绩效考核国内外研究现状

绩效考核国内外研究现状绩效考核的国外研究现状相当丰富。
事实上,现代绩效考核制度是由西方孕育而来的,并且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反馈。
国外企业已经将这套考核制度应用于经营管理。
例如,学者XXX在《绩效测量综述》中提出绩效考核是人们操作的一种工具,要保证其有效性,考核者必须准确地观察员工的表现。
这个理论指出,要想达到绩效考核制度的精确性要求,就要看考核人员对被考核人员工作、研究等信息的判断,只有真实准确,绩效考核才能起到作用。
关于企业组织与绩效考核的关系,学者XXX和XXX在《绩效测量与绩效管理》中提出了三维分类法:①加入并留于组织②达到或者超过组织对员工的绩效标准③自行组织对员工规定之外的活动。
此外,XXX和XXX XXX在《管理会计研究》中提出了平衡计分卡的概念,通过对企业在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研究与成长等四个层面的绩效考核,将抽象的战略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的员工行动。
该理论证实,通过这种具象的要求,员工可以更了解企业对其的要求,并且管理者更能有根据自己制定的目标,对员工进行精准地考查。
在2000年,XXX等人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认为要废止绩效评估而进行绩效管理。
从绩效评估到绩效管理有赖于以下四个原则:必须设定目标,目标必须为管理者和员工双方所认同;测量员工是否成功达到目标的尺度必须被清晰地表述出来;目标本身应该灵活,足够反映经济和工作场所环境的变化;员工应该把管理者不仅仅当作评价者,而应该当作是指导者,从他们那里获得帮助达到成功。
该理论通过更为人性化的方式,使员工由原先的工作被评估,到之后的工作获得指导获得转变,可以有效地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帮助人们应对复杂决策结构的技术。
该理论可以帮助管理结构相对复杂或管理问题相对严重的企业解决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因此,人们可以利用层次分析法来解决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绩效考核在企业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这种考核制度并不特别简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测评工作起源于19世纪40年代,当时人们就利
用360度反馈的评价模式来对组织绩效进行测评,19世纪
五、六十年代用于领导能力的测评,19世纪七、八十年代,这
种测评方法日趋完善,成为企业人力测评和绩效评估的主要
方法,到目前为止,已有成熟测评软件1500余种。
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国外许多
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的不断进人,推动着越来越多的
企业重视测评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但大多数企业在对高管人
员的测评过程中,主要采用一般测试、个性能力测评和情景
模拟测评等方法(主要偏向于定性分析),从国外引进并简单
修改的测评软件只有10余种。
这种情况说明我国企业对高
管人员的测评方法还不够成熟,也可以说是处于初级阶段。
为了克服以上缺陷,提高对高管人员的综合测评效果,
追求评价方法的科学性、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结果的准
确性、评价组织的高效性,本文在吸取国内外先进人力资源
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规范的考核指标体系,
把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结合起来,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进行
全方位的、多维度的综合测评。
二、相关考核方法阐述
1.平衡记分卡法
美国管理学家Robert. S. Kaplan和David. P. Norton研究了在传统绩效测
评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十二家企业,提出了平衡记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
这是绩效管理理论方面的最新成果,他建议经营者从最关键的 4 个指标来观
察企业:顾客角度、创新和学习角度、内部业务流程角度、财务角度。
平衡记分法一方面考核企业的产出(上期的结果),另一方面考核企业未来成长的潜力(下期的预浏),再从顾客角度和从内部业务角度两方面考核企业的运营
状况参数,充分把公司的长期战略与公司的短期行动联系起
来,把远景目标转化为一套系统的绩效考核指标。
2关健业绩指标法
KPI的精髓,是指出企业业绩指标的设置必须与企业的
战略挂钩,其“关健”两字的含义即是指在某一阶段一个企
业战略上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
KPI考核是通过对工作绩
效特征的分析,提炼出的最能代表绩效的若干关健指标体
系,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绩效考核的模式。
KPI必须是衡量企业
战略实施效果的关健指标,其目的是建立一种机制,将企业
战略转化为企业的内部过程和活动,以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
竞争力和持续地取得高效益。
3目标管理法
作为一种成熟的绩效考核模式,始于管理大师彼得·得
鲁克的目标管理模式。
为了保证目标管理的成功,目标管理
应做到:确立目标的程序必须准确、严格,以达成目标管理项
目的成功推行和完成。
绩效管理应该关注计划而不是评价、关注沟通而不是表格、关注未来而
不是过去。
主要经理人员要对绩效管理进行重新定位,热切关注企业、经理和员工所
需要的东西,要把绩效管理看作是保证员工成功的工具,认识到绩效管理的过
程实际是一种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过程。
绩效管理的真正目标是提高员工的士气和积极性,提升劳动生产率,提升员工团结一致向组织目标迈进。
关于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James. M. Conway认为工作往往具有多
面性,而不同的人观察到的方面也是不同的。
美国西方公司和沃
特-迪斯尼等公司已经采用多评估人方法(或称作360度评估)来评估员工的业
绩。
360度评估为了给员工一个最正确的评估结果而尽可能地结合所有方面
的信息,包括上司、同事、下属、客户等等。
这种方法的成功有赖于经理人
员对信息的使用和员工的诚实度
[20]
Mark Edwards等提出了有关360度评估的争论,认为尽管360度评估既可以为发展的用途服务,也可以为管理的用途服务,但多数企业在开始使用时往往只是为了管理的需要。
在评估过程中,员工可能会担心别人利用评估的机会联合对付他,而这种担心是可以
理解的。
如果企业在开始使用时只是为了发展的需要,那么,员工会逐渐习惯这种评估方式并认真参与
[21]。
关于绩效评价流程的研究洛丝特通过对中小企业的具体案例分
析指出,为确保企业的成功,应当在三个层次上开发实施绩效管理。
在员工
的个人绩效问题上,指出个人绩效目标的制定重要是员工的参与,
而目标的设立必须有激励作用而不能象是一个限额。
只有员工自己认为绩效管理和
自己的发展有关时,绩效考核才能真正起作用。
所以,必须建立一个促进绩效开发
和不断进步的制度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