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考试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卫生知识试题
部门:姓名:分数:一、填空:(每空2分,共70分)
1. 用人单位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场所,国家实行职业卫生安全许可制度,未取得(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的,不得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
2.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和使用(无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购买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须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技术部门或者管理人员)检查验收。
3.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
4.劳动防护用品不得以(货币或其他物品)代替应当配备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放。
5.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劳动防护用品的(购买、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管理制度,要有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
6.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未成年工或孕期、哺乳期女工)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
7.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健康监护是指(上岗前、在岗期、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即为职业健康体检工作。
8.用人单位发现职业病人、疑似职业病人,应当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报告。
9.目前国家在职业卫生方面具有法律效力的法规有:(《职业病防治法》、《劳动法》、《矿山安全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尘肺病防治条例》)及职业卫生的国家、行业标准等。
10.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在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和工作环境中产生和存
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统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
11.目前国家卫生部、劳动保障部颁布的职业病名单共计(10类115种)。
12.所谓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13.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
14.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要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15.职业病的诊断应当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16.按照有毒物品生产的职业中毒危害程度,有毒物品分为(一般有毒物品)和(高毒物品),国家对作业场所使用高毒物品实行特殊管理。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人和孕妇、哺乳期女职工)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
17.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应当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示和中文警示)说明,高毒作业场所应当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示和中文)说明,并设置通讯报警设备。
18.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
培训,普及有关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中毒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中毒危害防护用品。劳动者经(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19.职工使用的防止粉尘危害的防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并教育职工按(规定和要求)使用。对初次从事粉尘作业的职工,由其所在部门进行(防尘知识教育和考核),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粉尘作业。
20.劳动防护用品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危害的个人防护)装备。
21.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提供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不得超过使用期限。督促及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否则不得上岗作业。
22.在输煤、除灰、灰库、炉膛内部作业,必须戴(防尘口罩),严禁采用(普通口罩)代替。
23.工作人员进入有噪音场所,必须戴好(耳塞)。
24.为现场操作工就近设立工间休息室,合理安排劳动时间,夏季工间休息室气温不应高于室外气温,设有空调的工间休息室室内气温应保持在(25~27℃)。
25.职业病防治工作重在(预防)。
26.中暑急救,首先应尽快将病人抬到(通风阴凉处)躺下休息,解开衣裤。给饮含(盐)清凉饮料。用(冷水)擦身,头颈部、腋窝、股沟等处敷冷毛巾或放置冰袋,帮助身体散热、同时用风扇吹风。选服人丹、十滴水、麝香正气丸等解暑药物。
27、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破坏性、衍生性、扩散性等特点。
28、应急管理是指政府、企业、以及其他公共组织,为了保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在突发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事后所进行的(预防)、响应、处置、恢复等活动的总称。
29、如果公共场所的房屋内发生火灾,应想方设法迅速沿(安全通道)脱离火灾区域,同时要采用(湿毛巾)包住口、鼻,将身上穿的衣服用水泼湿,俯身向外冲,或者尽量低头向外爬行。
30、触电急救,将触电者仰卧在木板或硬地上,解开领口、裤带,使其头部尽量后仰,鼻孔朝天,使舌根不致(阻塞气道),畅通气道。然后,一只手托起他的下颌,另一只手捏紧其鼻子,(人工呼吸)约2s,使被救者胸部扩张;接着放松口、鼻,使其胸部自然缩回,呼气约3s。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吹气约(12)次。
二、为了预防职业病发生,用人单位在招聘使用劳动者时,用人单位有义务告知劳动者劳动过程中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和后果,一般采用哪三种告知方式?(15分) 一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写明生产过程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和后果,并提供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提供工伤社会保险待遇。二是作业现场职业病危害告知,用人单位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告防治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并在醒目位置设警示标志牌。三是职业病危害与健康告知,定期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险因素监测、评价并告知劳动者,用人单位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并将结果告知劳动者。
三、结合自己工作岗位,谈一谈工作中如何做到预防职业病、正确使用和治理有关设备?(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