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的音乐才能与音乐思想
浅谈孔子音乐的美学思想
浅谈孔子音乐的美学思想孔子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是一位对后世政治、文化、音乐等各个方面都产生巨大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
在音乐美学思想方面,对于后世音乐美学的发展,他也同样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思想音乐美学核心思想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又为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他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是一位对后世政治、文化、音乐等各个方面都产生巨大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是几千年来中国读书人的楷模。
在音乐美学思想方面他也对后世音乐美学的发展,也同样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他说过治国要“兴于诗,成于礼,立于乐”这样非常重视音乐的理论。
一、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核心孔子的思想是以“礼”“仁”为核心的,其中礼为表,是制度和等级所维持的。
而“仁”则为里,具体的表现方式就是以音乐的形式。
所以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核心就是“仁”。
孔子认为,音乐必须表现出“仁”的思想,否则是淫乐。
这既是孔子给美下的定义,更是孔子对美本质的认识。
孔子所说音乐所要表现“仁”,实际体现的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即是如今国际社会所提倡的一种精神,但又比如今的人道主义更加深刻。
因为孔子的“仁”不仅包括爱护人的生命,尊重人的人格,追求人的价值,也包括了无私和忘我。
“仁”是孔子音乐美学的基础和灵魂,渗透、贯穿了他音乐美学的各个方面。
孔子的仁既可以看作是一种对于现实社会改造的理想目标,也可以看作是孔子对每一个读书人的具体要求,既是梦想也是规范。
也就是说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的一种完美的追求,以道德为基础,以提倡人的生命人格发展为条件。
这对于当时仍处于奴隶社会背景下的孔子来说尤为显得伟大。
所以,孔子在音乐美学方面注重的是人在听音乐的时候所体现所得到的一种内在修养的提升,得到的一种仁爱、人文关怀的教育。
目的不在于人从音乐中得到了多大的欲望满足,得到了多少快乐的释放,而在于人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高尚思想与品德,提升各个阶层人民的修养,使得社会可以和谐的发展。
论孔子的音乐观及其现实意义
论孔子的音乐观及其现实意义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音乐观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和现实意义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孔子对音乐的重视、孔子音乐观的内涵以及其现实意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孔子对音乐的重视体现了他对教育的重要性。
在《论语》中,孔子曾说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他强调了一个人要有学习的勤奋态度,不要因知识有限而不敢请教。
而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情感内涵,能够培养人们的情感和审美能力,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
孔子强调音乐的重要地位,是因为他认为音乐是教育的一种手段,能够在感性的层面上培养人们的品味和情感的体验。
其次,孔子音乐观的内涵体现了他对道德教化的关注。
孔子认为音乐具有“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作用,即通过音乐的演奏和欣赏,能够培养人们的品德和修养。
孔子强调音乐要“和而不同”,即音乐要有和谐的氛围,但也要保持个体的个性特点。
这种和谐中的个性特点在音乐中的体现是它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
孔子认为音乐的价值在于能够以其独特的方式传递情感,让人们通过音乐的美感感受到道德的力量并受到启发。
而在现实生活中,音乐对于培养和陶冶人们的情感世界和道德观念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对社会风气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
最后,孔子音乐观的现实意义体现在其对社会和国家的治理上。
孔子认为,德行是社会治理的基础,而音乐则是培养德行的重要手段之一、他主张进行社会和建设,必须从培养人的美德和道德修养入手。
孔子强调了音乐的文化功能和社会教化作用,他认为适当的音乐教育能够提升人们的思维方式和道德品质,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实际上,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能够深入人心,激发人们的共鸣和情感共鸣,它具有社会凝聚力和文化影响力,可以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总结起来,孔子的音乐观体现了他对教育的重视、对道德教化的关注以及对社会和国家治理的思考。
他强调音乐的教育和文化功能,将音乐视为培养人们情感和审美能力的有效手段,并认为适当的音乐教育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论孔子的音乐思想
论孔子的音乐思想论孔子的音乐思想作者:王若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其先世是商朝宋国的贵族。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生活的时代正是奴隶制濒于瓦解,封建制崛起的社会大变革的东周末期。
年轻时孔子的生活是比较贫困的,正如他所说:“吾少贫且贱”。
(《论语》)及长,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工作。
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摄行相事。
后又周游宋卫陈蔡齐等列国,终不见用。
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因而成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的创始人。
由于他的这种经历和出身,因而构成了社会现实与其主观政治理想上的矛盾。
那“贫且贱”的少年时代,使他对当时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有所了解,比较同情劳动人民。
但由于他的贵族意识和“士”阶级的社会地位,因此在社会大变革中,又使他站在了旧贵族势力一边,并努力去维护日趋崩溃的宗族制度。
春秋初年,鲁宣公死后,政权由以季氏为主的“三桓”支配,孔子认为这是大逆不道的。
对此他曾感慨地说:“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
他衷心地希望通过恢复西周的国家制度,并以此解决和调和当时的政治斗争。
认为要改造“礼乐崩溃”这个局面,首先就要“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无所措手足。
”“正名”是孔子的思想基础,所谓的正名,就是要求每个人的所做所为都要符合周礼的规定。
孔 子音乐思想及音乐实践刍议
孔子音乐思想及音乐实践刍议音乐,作为一种跨越时空的艺术形式,自古以来就承载着人类的情感、思想和文化。
在中国古代,孔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其对音乐也有着深刻的见解和丰富的实践。
孔子生活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但他始终坚信音乐具有强大的力量,能够对个人的修养和社会的和谐产生积极的影响。
他将音乐视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在他看来,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培养人格、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
孔子重视音乐的教化功能。
他认为好的音乐能够激发人们内心的善良情感,使人变得更加仁爱、友善和有道德。
通过音乐的熏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遵循社会的礼仪规范,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例如,他所推崇的《韶》乐,相传是舜帝时期的音乐,其旋律优美、节奏和谐,充满了祥和与美好的情感。
孔子评价《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认为其在艺术形式和道德内涵上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孔子强调音乐应当与“礼”相结合。
“礼”是社会秩序和行为规范的准则,而音乐则是“礼”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
在孔子的观念中,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演奏方式都应当符合“礼”的要求,这样才能体现出音乐的庄严和肃穆。
例如,在祭祀、朝会等重要场合,所演奏的音乐都有着严格的规定,以彰显其庄重和神圣。
这种将音乐与“礼”紧密结合的思想,反映了孔子对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视。
在音乐实践方面,孔子本人也是一位音乐爱好者和演奏者。
据记载,他曾向师襄学琴,刻苦练习,不断追求技艺的提高。
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不仅体现了他对艺术的追求,更反映了他希望通过自身的实践来传达音乐的魅力和价值。
孔子还注重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他整理了古代的诗歌和音乐,使之得以保存和流传。
他所修订的《诗经》,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诗歌作品,这些诗歌在当时都是可以演唱的。
通过对《诗经》的整理和传播,孔子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音乐文化遗产。
然而,孔子的音乐思想和实践在当时并非一帆风顺。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一些人追求功利和欲望,忽视了音乐的精神内涵和教化作用。
孔子的音乐思想总结
孔子的音乐思想总结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影响力深远而广泛。
他在音乐方面的思想也是独具一格的,对后世音乐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对孔子的音乐思想的总结。
首先,孔子强调音乐的教育功能。
他认为音乐可以用来教育和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孔子强调音乐的崇高性和道德性,他认为音乐可以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和修复,培养人的道德品质。
他曾说:“夫乐者,感也。
乐感动人之心,感动人之心者,感动人之德也。
”这一句话表明了孔子对音乐起到感化作用的看法。
其次,孔子注重音乐的规范和正义性。
他认为音乐应该具备合适的曲调和文辞,以及正确的表演方式。
孔子强调音乐要有秩序和纪律,不可任意妄为。
他认为音乐表演者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他曾说:“听诵诗,以经之。
乐,嘉言乐德。
”这表明了他对音乐表演者的德行有一定要求。
孔子还关注音乐的社会功能。
他认为音乐可以用来调节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和谐。
他主张君子应当推崇和欣赏高雅的音乐,仿效上古圣贤的音乐观念,以此来塑造社会的美好风貌。
他曾说:“古者民教以音,言以辞。
乐正天下之志,教化之本也。
”这表明了孔子认为音乐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孔子的音乐思想强调音乐的教育功能、规范性和社会功能。
他认为音乐能够感化人心,提升道德修养,需要具备合适的曲调和文辞,以及正确的表演方式,要求音乐表演者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
另外,他还认为音乐对于社会的调节和和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孔子的音乐思想对于后世音乐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音乐思想以及对音乐的教育和审美重要性的强调,深深熏陶了后世的音乐理论和实践。
他的音乐思想也为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于后世音乐家的创作和演奏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孔子的音乐思想强调音乐的教育功能、规范性和社会功能,他认为音乐可以感化人心,提升道德修养,调节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和谐。
他的音乐思想对于后世音乐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音乐论文孔子的音乐思想
本科生课程结业设计(论文)题目:孔子音乐思想浅析课程名称中西方音乐简史与欣赏任课教师杨子文学生姓名何胜男学院初等教育学院专业小学教育(英语方向)学号**********二〇一四年六月孔子音乐思想浅析摘要从古至今音乐都与政治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先秦时期的音乐尤其如此。
孔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音乐家。
他在弹琴、鼓瑟、唱歌等多方面的音乐实践活动,为他的音乐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论述孔子的音乐思想,分别是形与神、美与善、礼与乐。
孔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形与神的概念,但在他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却表露出他的观点,即形与神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美妙的音乐;孔子提出的美与善,分别指音乐的形式美和内容美,音乐作品只有在这两个方面都达到相应的标准才能称之为好的作品;在孔子的教育中礼与乐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孔子所生活的鲁国,是一个受周礼乐文化影响根深蒂固的国度,作为旧贵族的孔子对西周的礼乐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
关键字孔子;音乐教育1音乐的重要性孔子认为,君子不仅要有淳朴的天性,还要有文雅的气质。
在儒家的思想中,是否懂得音乐,能不能够理解音乐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是一个人是否称得上“君子”的重要标志。
因为只有“君子”才能够真正懂得音乐,理解其真谛,以此来提高自己的人格境界。
[1]后来《礼记·乐记》阐发了孔子的思想:“乐者,通伦理也。
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
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
惟君子为能知乐。
”这段话,把音乐在人格培养方面的重要意义,讲得非常透彻。
孔子也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在这里孔子是把诗、礼、乐作为人生修养的三个互相关联和依赖的方面或层次来看待的:首先,以诗来激发和引导人的审美感性,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其次,以礼来规范和塑造人格品性,培养道德意识;最后,无论是创造力的激发还是道德人格的培养都要靠音乐来完成。
也可以这样说,智性和诗性教育主要以诗来进行,德性教育靠礼来进行,而乐则是在更高层次上对二者的融合。
孔子音乐思想的总结
孔子音乐思想的总结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与道德楷模。
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其中包括音乐思想,对古代音乐的发展与美学的探索产生了积极影响。
下面是对孔子音乐思想的总结:首先,孔子强调音乐的教化作用。
他认为音乐是一种可以感染人心的艺术形式,具有教化和塑造人格的力量。
他说:“由离人琴箫之声,使之意义美好,趋于礼义之道。
”孔子重视音乐对人们的情感、思想和行为的引导作用,认为通过合适的音乐教育,可以培养人的情感力量、道德意识和社会行为规范,从而使人能够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其次,孔子强调乐的仪式与礼仪性质。
在古代中国,音乐往往与宴会、祭祀和礼仪活动紧密相连。
孔子非常重视乐的仪式性质,他认为音乐应当在一定的仪式框架下进行,并将音乐视为一种维持社会秩序、塑造文化认同的重要手段。
孔子主张通过音乐来培养人们的忠诚、尊敬和公正之心,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第三,孔子对音乐的审美标准是“和”。
在孔子看来,“和”是指音乐的谐和与协调。
他认为音乐应当通过声音的和谐与协调,表达出一种美的感受和情绪,从而产生回旋和共鸣之感。
他说:“凡乐之起,和以其乐者也。
”孔子对音乐的审美追求是以谐和与和谐的价值观为前提,注重音乐的和声和节奏的协调统一,同时讲究节奏的适度、和声的标准和音调的和谐。
第四,孔子认为音乐具有社会团结和凝聚力。
孔子强调音乐可以成为社会团结和凝聚的纽带,以“乐以和为贵”为口头禅,并且认为通过音乐的练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沟通情感、加强感情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与信任。
他主张通过音乐活动来促进社会团结与和谐,提供人们共同体验和参与的机会,同时实现个人情感与社会意义的统一。
第五,孔子认为音乐是一种道德教育的手段。
他坚信音乐的实践和审美价值,可以塑造人的性格,提高人的道德修养。
孔子主张音乐教育要与德育相结合,通过音乐表达道德的关怀和追求,使人们能够感受到良善、善良之美,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准则和人格特质。
孔子音乐教育思想对当前音乐教育的启示
孔子音乐教育思想对当前音乐教育的启示【摘要】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对音乐教育的思想给当今音乐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孔子提倡音乐教育,认为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音乐修养,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音乐教育中,我们可以借鉴孔子的观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修养,促进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通过音乐教育,学生可以感受到美的力量,培养对美的欣赏和追求,从而提升自身修养和素养。
从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还可以促进学生成为更具有情感和智慧的人。
当前音乐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音乐修养,使学生在音乐中得到启发和提升。
【关键词】孔子音乐教育思想、当今音乐教育、倡导、重要性、审美情操、音乐修养、启示。
1. 引言1.1 孔子音乐教育思想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化名人。
他的音乐教育思想是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强调音乐在教育中的作用,认为音乐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品格,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
孔子认为音乐有助于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教育的基础。
他提倡要选择优美的音乐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其能够领悟美的真谛。
孔子强调音乐的学习应该注重道德修养和品行端正,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礼仪观念和人文素养。
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强调了音乐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强调了音乐在教育中的独特价值和作用。
这些思想对当前音乐教育仍然具有启示意义,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 正文2.1 孔子音乐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孔子强调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美德和品德的重要性。
他认为音乐是一种可以感染人心灵的艺术形式,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情操和行为举止。
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塑造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他们的仁爱之心和正直之气。
论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及现实意义
提 出 了音 乐 的美 学 学说 .而 且 在 自 己的 实 践 中用 自 己扎 扎 实实 、 目的 ? “仁 者 人 也 ”(《论 语 、 中庸 》)这 就 是 孑L子 要 达 到 的 目的 。
精 益 求 精 的学 习 风 范 影 响 着 后 仕 之 秀 .《史 记 、子L子 世 家 》载 到 c‘孑L “仁 ”就 是 做 人 的道 理 .即 同情 心 .“樊 迟 日 :“仁 ”子 日 :“爱 人 ”人 就
思 想 家 、教 育 家 ,更 是 一 位 古 代 音 乐 家 、美 学 家 。 『1J作 为 儒 家 学 派 闻 弦乐 之 声 ,夫 子莞 尔 而笑 日 :“割 鸡 焉 用 牛 刀 !”子 游 对 日 :昔 者 .
的 代 表 人 物 及 创 始 人 .对 古 代 音 乐 发 展 做 出 了 不 可 磨 灭 的 贡献 。 偃 也 听诸 夫 子 日 :君 子 得 道则 爱 人 .小 人 得 道 则 已使 之 .子 日 :二
然 .这 段 记 载 描 述 孔 子 的 学 习 过 程 有 一 点 玄 乎 ,但 他 也 真 正 体 现 “礼 ‘乐 ”是 并 论 的 ,“礼 云 礼 云 .玉 锦 云 乎 哉 ,乐 云乐 云 ,钟 鼓 云 乎
出 了 孑L子 学 习 态 度 的扎 实 、深 入 、不 满 足 。 当然 ,在 生 活场 合 ,孔 哉 ”(《论 语 、阳货 》)。“礼 ”难 道 就是 玉锦 之 类 的东 西 吗 ?约 难 道 就
如 此 深 刻 的 的认 识 .用 现 代 教 育 学 的 概 念 来 说 是 对 诗 歌 和 文 艺 又 载 “子 日 :质 胜 文 则 野 ,文 胜 质 则 史 ,文 质 彬 彬 然 后 君 子 ”(《论
的社 会 功 能 做 了 全 面 的 概 括 。也 是 根 据 诗 歌 和 文 艺 的特 点 指 出 语 、雍 也 》)质 就 是 质 朴 、朴 素 ;野 就 是 粗 野 、丑 陋 ;文 即文 采 ;史 即
论孔子的音乐才能与音乐思想
论孔子的音乐才能与音乐思想作者:袁俊杰来源:《中州学刊》2008年第02期摘要:孔子爱好音乐,知晓乐理,精通音律,娴熟古典音乐,善于演奏乐器,长于作词、谱曲和诵歌,是春秋战国时代最有影响的音乐家。
孔子的演奏歌唱才能、作词谱曲才能、欣赏正乐才能和音乐理论见解,充分体现了他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和高深修养,反映了他独到的音乐思想。
孔子关于音乐的形式与内容、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和移风易俗、教化天下的音乐教育思想,以及净化心灵、抒发情感、消解郁闷、陶冶性情、调养身心的音乐保健思想,在我国古代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至今仍有着普遍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孔子;音乐教育思想;音乐保健思想中图分类号:K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2—0167—03孔子是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然而,他在音乐上的成就则少有论及。
本文仅就孔子的音乐才能、音乐教育和音乐保健思想等问题试作论述。
一、孔子的音乐才能孔子在音乐上是全面手。
其最突出的才能有六个方面。
第一,演奏才能。
孔子能演奏笙、琴、瑟、磬等多种乐器,尤其喜欢弹琴、击磬、鼓瑟。
一次,孔子在卫击磬,正好“有荷蒉而过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硁硁乎,莫己知也夫而已矣’”①。
又一次,孔子昼息于室而鼓琴焉。
闵子自外闻之,以告曾子曰:“向也夫子之音,清彻以和,沦入至道。
今也更为幽沈之声。
幽则利欲之所为发,沈则贪得之所为施。
夫子何所感之若是乎?吾从子入而问焉。
”孔子曰:“然,汝言是也。
吾有之。
向见猫方取鼠,欲其得之,故为之音也。
”②他能敲击出浅薄、固执的音调来诉说没人了解自己的伤感,能弹奏出幽沈的音调来激发猫捕捉老鼠的欲望,表明其演奏的实际水平是很高的。
第二,歌唱才能。
所谓“讲诵弦歌不衰”、“取瑟而歌”③,就说明孔子不仅能诵、能弹奏,也能唱歌。
孔子不仅能弹唱既成的乐曲,也能即兴呕歌,并且时常出口成曲。
如他弃官出走时师己送曰:“夫子则非罪。
”孔子曰:“吾歌可夫?”遂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
总结孔子的音乐思想
总结孔子的音乐思想孔子是先秦时期中国思想家、教育家,其音乐思想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孔子对音乐的认知和思考,不仅在中国古代音乐理论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而且对于培养美好人格以及社会和谐也有着深远影响。
首先,孔子对音乐起源、功能和价值的认识堪称独特。
他认为音乐的起源是出于人类自然而然的情感表达,是人们的心灵寄托和情绪宣泄的表现方式。
对于音乐的功能,孔子强调了其教育和道德的作用。
他认为音乐可以培养人们的情感和情操,提升人的文化修养,使人们明辨是非,学会从中领悟社会和谐之道。
此外,孔子还强调了音乐作为社交和团体活动的重要性,认为音乐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其次,孔子的音乐思想在音乐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孔子强调了音乐的教育功能,认为音乐应该是教育的一部分,可以帮助人们培养心性,塑造品格。
孔子提倡通过音乐来陶冶情操,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使其具备君子的品质和操守。
他主张要选择合适的音乐,排除那些能够引起人们低级趣味和不良行为的音乐,引领人们接触高雅的音乐,让其受益于其中。
而在音乐的实践方面,孔子提出了对音乐演奏和演唱的要求。
他认为音乐要求得当的演奏技巧,以及恰当的情感和表达力。
孔子注重对音乐的细致品味,强调“和而不流”,即音乐要根据时、地、人、事的不同变化而适度调整,不能追求浮华与华丽,更应注重音乐的自然和协调美。
孔子对音乐的思考还涉及到音律和乐律的论述。
他提出了“六律”的观念,即仁、礼、忠、信、爱、和六种情感应当和谐统一,并应用到音律和乐律的规范中,从而使音乐具备积极向善的力量。
孔子认为乐律应当符合人们的道德情操,以及天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可以用于引导人们的情感和行为。
总的来说,孔子的音乐思想强调了音乐的教育、道德和社会作用,强调了音乐的审美价值和美学标准。
他对音乐的功能和价值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很多引导人们正确对待音乐以及将音乐应用于教育和社会活动的观点。
孔子与音乐的例子
孔子与音乐的例子
孔子将音乐作为道德教育的一种手段,他在《论语》中提到:“教之乎其和,使之乎其乐。
” 他认为,通过音乐,可以引导孩子们遵守礼仪,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因此,孔子提出了“教乐法”,即用音乐来教育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孔子认为,音乐有助于培养人们的感情、思维和行为。
他认为,音乐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精神,激励他们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社会建设中去;音乐可以抚慰人们的心灵,使他们保持安定;音乐可以唤醒人们的良知,帮助他们衡量行为是否道德合理。
除此之外,孔子还认为,音乐能够引导孩子们做出良好的决定,避免做出不良的选择。
因此,孔子提倡将音乐作为道德教育的一个主要手段,帮助孩子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定。
谈孔子音乐思想及其对当今音乐教育的启示
三、结 束语
开展 “ 工 学 结 合 、 实训 交 替 ” 的人 才 培 养 模 式 ,能 够 充 分
骨干 和 能 力 巧匠 担任 专业 兼 职 教师 等形 式 ,打 造 一批 既有 扎 实 理 利 用 学校 和企 业 双方 的资源 优 势 ,有 效提 升 了学生 的综合 职业 技 零距 离 ”对 接 ,为 企业 论 知识 ,又 熟悉 实践 操 作业 务 , 同时又 精 通教 育 教学 规律 的专 兼 能 ,实现 了学生 职业 技 能与 岗位 要 求 的 “ 结合 的 “ 双 师 ”结构 高 素质 专业 教学 团 队。 5 . 完善 突 出实践 育人 导 向的 实训 实践条 件 建设 培养 了高 素质 的技术 技 能 型人才 。我 院 印刷技 术专 业 的毕 业 生深 受 用 人单 位 的欢 迎 ,毕业 生 双证 书 获取 率达 N9 5 % 以上 ,连 续 3 年
当今 高校 音 乐教 育现 状
、
高校 音 乐教 育 的 目的 是 为给 中小 学及 别 的 一些 学校 输 送优 秀 自己创 作 的历 程 。 由相 关 史料 得 知 ,他最 先 创作 了 《 陬 操 》这 一 的音 乐 人才 。可 是 目前 有 不 少高 校在 音 乐教 育方 面 仍然 采 用 以往 琴 曲 ,之后 即 开始 了漫长 的音 乐 教育 ,并在 这一 过 程 中陆 续创 作 落 后 的方 法 ,一 味 强 调 教 学 成 绩 ,没 有 注 重 增 强 学 生 的 综 合 音 了大量 的 乐 曲。他 在 音乐 创作 之 外 ,还 非常 喜欢 歌 唱 ,几 乎每 日 乐 能 力 , 如 学 生 的 思想 、 艺术 情 操 的培 养 ,使 得 他 们 道 德 观 念 都 要歌 唱 ,且 歌 唱起 来往 往 是茶 饭不 思 ,甚 至在 将 要离 开 人世 的 不前 强 , 审美 能 力低 下 ,甚 至有 的地 方 发 生 过 音 乐 在 校 生 因为 最后 日子里 ,他 仍然 坚持 每 日歌 唱。
以美养善 美善合一——谈孔子的音乐审美观
以美养善美善合一——谈孔子的音乐审
美观
孔子的音乐审美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它体现了一种美与善的结合,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孔子提倡“以美养善,乐其心志”,主张善良和美德的结合,认为音乐是一种能够调整人的心理和情感的有效手段。
在孔子看来,音乐不仅是美化生活的手段,也是一种培养道德的手段。
他认为音乐是一种有着深刻寓意的艺术,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领会真理,增强道德修养。
他认为,音乐可以激发人的精神,有助于他们获得美的感受,这就是他所说的“以美为养”。
此外,他认为音乐还可以提升人的智慧,使他们有能力去行善,这就是他所说的“以善为养”。
因此,孔子的音乐审美观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美养善,美善合一”的思想。
孔子把音乐当作人们实现美德及行善
的有效手段,体现了他对音乐乐趣和实用性的充分认识,也表达了他对审美文化的敬重和推崇。
综上所述,孔子的音乐审美观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主张将善良和美德结合起来,把音乐作为一种调节人心灵、提高道德修养的手段。
它不仅可以美化生活,而且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领悟真理,增强道德修养,这正是孔子所提倡的“以
美养善,美善合一”的思想。
孔子的音乐人形象
孔子的音乐人形象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除了他在文化传承和教育方面的伟大成就外,很少有人注意到孔子的音乐人形象。
实际上,孔子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更是一位具有音乐才华和影响力的音乐人。
本文将从孔子的音乐活动、音乐态度以及对后世音乐的影响等方面来探讨孔子的音乐人形象。
我们来看看孔子的音乐活动。
在《论语》中,有关孔子的音乐活动的记载并不多,但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音乐有着深厚的兴趣。
据记载,孔子曾经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中的“耳顺”表明了孔子对音乐的喜爱,耳顺意指对音乐的敏感和欣赏。
孔子还曾说:“听乐,乐也;听石,石也。
”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音乐的热爱和对音乐的理解。
孔子的这些言论,都表明了他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和鉴赏力。
我们来谈谈孔子的音乐态度。
在孔子看来,音乐是一种优美的艺术形式,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孔子提倡“三纲五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音乐在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据《论语》记载,孔子曾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音乐的理解。
在孔子看来,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对人性和人际关系的理解和沟通。
孔子还曾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人的宽容和理解,也反映了他在音乐方面的态度和理念。
孔子对音乐的态度是积极的,他认为音乐是可以提高人的修养和品味的一种艺术形式。
我们来谈谈孔子对后世音乐的影响。
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对后世音乐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孔子的思想和理念一直是指导音乐创作和演奏的重要依据。
在中国古代的音乐传承过程中,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被人们广泛地传承和发扬。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传统,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孔子音乐思想的总结是什么
孔子音乐思想的总结是什么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对于音乐有着独特的思考和见解。
这篇文章将总结孔子音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试图解释其在历史上的重要性。
在总结中我们将探讨孔子对于音乐的定义、音乐与礼仪、音乐的教育作用以及音乐品质的要求。
首先,孔子对于音乐的定义是以和谐为核心。
他认为音乐应该能够表达人类内心的情感并调节情绪,从而帮助人们达到内心的和谐。
孔子追求的是一种既能够感动人心又能够激发人们的高尚情感的音乐。
其次,孔子将音乐与礼仪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孔子的思想中,音乐是一种能够体现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工具。
他认为音乐应该与礼仪相结合,通过音乐的演奏和听觉体验来实现社会秩序和道德教育。
第三,孔子非常强调音乐的教育作用。
他认为音乐可以培养人的品德和塑造人的性格。
孔子相信通过音乐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获得道德、正直和美德,并且通过音乐的表达和情感的共鸣可以加深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第四,孔子对于音乐的品质提出了许多要求。
他认为音乐应该追求正直、坦诚和诚实,同时应该避免低俗和庸俗的元素。
孔子追求的是一种高雅的音乐,通过音乐的品质来提升个人和社会的道德境界。
孔子的音乐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孔子对于音乐的定义以和谐为核心,在中国古代音乐观念中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这种追求和谐的音乐观念在后来的音乐创作和表演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次,孔子将音乐与礼仪结合在一起,提出了音乐教育的观念。
这种将音乐与道德一起教育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推动了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发展和演变。
此外,孔子强调了音乐的品质和作用。
他认为高尚的音乐能够提升人的道德境界和文化修养,这种观念在后来的音乐创作和评价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总之,孔子的音乐思想是中国古代音乐观念和教育理念的重要部分。
他对于音乐的定义、音乐与礼仪的关系、音乐的教育作用以及音乐的品质要求都对后世的音乐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孔子的音乐思想不仅在古代,而且在当代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孔子的音乐才能与音乐思想摘要:孔子爱好音乐,知晓乐理,精通音律,娴熟古典音乐,善于演奏乐器,长于作词、谱曲和诵歌,是春秋战国时代最有影响的音乐家。
孔子的演奏歌唱才能、作词谱曲才能、欣赏正乐才能和音乐理论见解,充分体现了他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和高深修养,反映了他独到的音乐思想。
孔子关于音乐的形式与内容、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和移风易俗、教化天下的音乐教育思想,以及净化心灵、抒发情感、消解郁闷、陶冶性情、调养身心的音乐保健思想,在我国古代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至今仍有着普遍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孔子;音乐教育思想;音乐保健思想孔子是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然而,他在音乐上的成就则少有论及。
本文仅就孔子的音乐才能、音乐教育和音乐保健思想等问题试作论述。
一、孔子的音乐才能孔子在音乐上是全面手。
其最突出的才能有六个方面。
第一,演奏才能。
孔子能演奏笙、琴、瑟、磬等多种乐器,尤其喜欢弹琴、击磬、鼓瑟。
一次,孔子在卫击磬,正好“有荷蒉而过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硁硁乎,莫己知也夫而已矣’”①。
又一次,孔子昼息于室而鼓琴焉。
闵子自外闻之,以告曾子曰:“向也夫子之音,清彻以和,沦入至道。
今也更为幽沈之声。
幽则利欲之所为发,沈则贪得之所为施。
夫子何所感之若是乎?吾从子入而问焉。
”孔子曰:“然,汝言是也。
吾有之。
向见猫方取鼠,欲其得之,故为之音也。
”②他能敲击出浅薄、固执的音调来诉说没人了解自己的伤感,能弹奏出幽沈的音调来激发猫捕捉老鼠的欲望,表明其演奏的实际水平是很高的。
第二,歌唱才能。
所谓“讲诵弦歌不衰”、“取瑟而歌”③,就说明孔子不仅能诵、能弹奏,也能唱歌。
孔子不仅能弹唱既成的乐曲,也能即兴呕歌,并且时常出口成曲。
如他弃官出走时师己送曰:“夫子则非罪。
”孔子曰:“吾歌可夫?”遂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
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④即《去鲁歌》。
之赵临河而歌曰:“狄水衍兮风扬波,舟楫颠倒更相加,归来归来胡为斯。
”⑤即《临河歌》。
第三,作词谱曲才能。
孔子还擅长作词谱曲,如他离鲁适卫,临别作《龟山操》;⑥自卫将入晋;至河听到窦鸣犊、舜华被杀,即作《将归操》;⑦还息陬乡,又作《槃操》以哀之。
⑧见诸文献的词曲还有《欢乐操》、《获麟操》、《畏匡操》、《厄陈操》、《闲居乐操》、《悲风操》、《忆颜回操》、《曳杖歌》等,共计十余首之多。
这些词曲基本上都是即兴之作,说明孔子确有非凡的音乐创作之才。
第四,欣赏才能。
孔子知晓乐理,无论对古典音乐或当代音乐都有极高的欣赏能力。
他曾评论舜的《韶》乐是“尽美矣,又尽善也”。
周的《武》乐是“尽美矣,未尽善也”。
⑨对于乐章的进展,则能领会其中节奏和谐缓急曲折的程序。
平时,当孔子听到某个学生所弹奏的音乐声调,便可分析出他的内心世界,从而进行指导和教育。
一次孔子听到子路鼓瑟所发出的音调不对头,便指责道:“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⑩原来子路弹瑟,“其音湫厉而微末,以象杀伐之气”(11),有悖于乐道,也与孔子倡导的反对武力侵略的政治主张不合,故受到批评。
第五,正乐才能。
孔子精通音律,对古典音乐也有很强的认识能力,曾对《诗》、《乐》加以订正。
他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12)司马迁也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13)孔子能校正已失传或纷然杂陈的古代乐曲,使它们在乐谱音律上各得其正,传行于世,说明他对古典音乐已达到非常娴熟的、炉火纯青的程度,已成为古乐专家。
第六,理论建树。
在音乐理论上,孔子首先把美同善区分开来,明确提出形式与内容、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在他看来,美与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尽美不一定尽善,二者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区别。
善是指有益于人类社会的音乐内容,美是指能够给人以愉悦感受的音乐感性形式。
尽善尽美的音乐才是最好的音乐。
同时,孔子还认为乐曲的结构是有规律性的。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14)孔子能区分出音乐的善与美,能讲出谱曲与演奏音乐的道理,说明他有很高的音乐理论水平。
孔子通晓音律乐理,能作词谱曲,又善演奏、歌唱,且能校正古典乐曲,并有一套比较完整的音乐理论。
所有这些都无可非议的证明他是一位造诣高深的全才音乐大师。
二、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孔子教学的具体课程是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具体教材是六经。
孔子很重视诗、礼、乐的教学,尤其是音乐教学,明确提出“乐教”,把诗和乐列为他教学的重要教材。
他认为学诗要达到会诵读、会弹奏、会歌唱、会舞蹈。
所以墨子说“儒者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15)。
从曾点“鼓瑟”,“由之瑟”、子游“弦歌”、子夏弦琴、闵子“援琴而弦”等记载看,(16)孔子的学生大概都能歌唱和演奏乐器。
孔子往往将礼乐相提并论,仅《论语》中就达49条,讲到诗的地方也很多。
可见他经常是以诗乐为教育内容的,也充分反映了他对音乐教育的重视。
所以毛泽东称孔子“也是音乐家,他把音乐列为六门课程中的第二门”(17)。
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孔子对音乐的作用也有很精到的见解。
首先,孔子认为乐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手段,在人的个性形成中有重要作用。
乐可融和人的感情,陶冶人的道德情操,激励人的高尚情趣。
通过音乐教育,可使学生涵养德性,从而达到完美的人格。
孔子主张一个人在智、德、军体、艺能诸方面发展的基础上,再用礼、乐修炼其品性,才能算得上成人。
“子路问成人。
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18)而且人的道德修养应该从诗开始,以激发情感和意志;进而学礼,以约束其言行;学乐以形成其性格。
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9)。
其次,孔子认为乐具有教化、感染之功,是移风易俗的最好手段。
它可以善民心,淳朴民俗,敦厚民间道德。
他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20)“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也”。
(21)对于音乐的感化力孔子也是深有体会的。
当年他遭厄于陈、蔡之间时,“孔子弦歌”,子路“援戚而舞,三终而出。
明日,免于厄”。
他过匡地时,匡人简子以甲士围之。
“子路弹琴而歌,孔子和之,曲之终,匡人解甲而罢。
”(22)最后,孔子认为歌唱和演奏是用艺术形式来表现仁德的,音乐教育的内容应符合道德标准,安邦定国必须把运用好的音乐施行教化作为重要手段。
他认为礼用以辨异,从行为上规范人,使贵贱有序;乐用以求和,从感情上去陶冶人,缓和贵贱的矛盾,以辅助礼的贯彻。
“乐以制内”,“礼以修外”。
(23)乐与礼结合为用,可以收到相得益彰的政治效果。
孔子认为礼与乐的根本意义并不只是有礼器和奏乐行礼仪就算美好,更美好的是二者的政治和社会效果,能表现于“仁”的理想。
因此他强调:“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24)孔子认为一个不仁的人从事音乐活动是没有积极意义的,所以他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25)很显然,孔子把乐与礼的作用明确地提到了政治的高度。
表明孔子不仅重视音乐的审美价值,尤其重视它的道德意义,亦即政治意义。
孔子的这些音乐教育思想虽然具有落后性和保守性,但他把音乐作为道德教育的手段,并根据当时社会所出现的问题和要达到的目的而采取一定的音乐教育内容的方法则是正确的。
三、孔子的音乐保健思想孔子深知音乐对人体的保健作用。
第一,孔子认为乐和顺从于内,音乐可以净化心灵、提高修养水平。
他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6)“君子不忧不惧。
”(27)主张人应心地坦荡不忧戚。
为此他把音乐作为自己一生的爱好,特别注意用音乐来调节性情,使自己有一个比较平和的心态。
第二,孔子认为音乐可以抒发人的情感。
他说:“钟鼓之声,怒而击之则武,忧而击之则悲,喜而击之则乐。
其志变,其声亦变,其志诚,通乎金石,而况人乎?”(28)他还专门做了试验,有一次,“孔子晨立堂上,闻哭者声音甚悲。
孔子援瑟而鼓之,其音同也”(29)。
有了这种感悟,每当他有所触动或胸中不快时,都要用音乐抒发出来。
如当“孔子遭君喑臣乱,众邪在位,政道隔于王家,仁义闭于公门”,而“伤无权力于世”的时候,“作《公陵》之歌”(30),当他弃官出走时,作《去鲁歌》以唱之,当他失意不得志、离鲁适卫时,作《龟山操》以援琴而歌之,等等。
(31)孔子一生确有许多不快,他就是这样用奏乐歌舞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宣泄并驱赶胸中的郁闷、以保健身心的。
第三,孔子认为音乐可以使人吉祥如意。
史书记载:孔子“盖无日不弦不歌”(32),他每天都要咏诗、唱歌或抚琴。
又载:孔子“击磬养生”,说他不仅视磬为重要礼乐器,还把击磬作为调养身体的方法,孔子长寿与其每日击磬养生有关。
实践证明击磬确有这种功能,其乐声及振波可与人体经络线产生共振而疏通经络、调补气血、祛除百病。
难怪有人曾问孔子说:“何为尽善尽美?”孔子曰:“依我磬声,天地祥瑞。
”在他看来磬声能使天地祥合福瑞。
孔子一生伴随着音乐,这无疑对增进他的身心健康是大有裨益的。
总而言之,孔子是一位对音乐具有广泛爱好和多方面才能的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认识到音乐真正价值的人,也是促进音乐文化下移的重要人物。
他的音乐实践和音乐理论,充分反映了他高深的音乐修养和独到的音乐思想,尤其是他关于音乐的形式与内容、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和移风易俗、教化国人的音乐教育思想,以及净化心灵、陶冶性情、调养身心的音乐保健思想,在我国古代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至今仍有着普遍的现实意义。
在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师和音乐家中,孔子是最有影响的大音乐家。
注释①④(13)(31)《史记·孔子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
②《孔丛子·记义》第三,《孔子——周秦汉晋文献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366页。
③(24)《论语·阳货》。
⑤⑥⑧沈德潜:《古诗源卷一·古逸》,中华书局,1963年。
⑦《孔丛子·礼》第五,《孔子——周秦汉晋文献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369页。
⑨(14)(25)《论语·八佾》。
⑩《论语·先进》。
(11)(28)刘向:《说苑·修文》,中华书局,1987年,第508—509、497页。
(12)《论语·子罕》。
(15)《墨子·公孟》,中华书局,2006年。
(16)刘向:《说苑·修文》,中华书局,1987年,第494页。
(17)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光明日报》1979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