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三行对译
三峡原文及翻译和注释

三峡原文及翻译和注释三峡原文及翻译和注释《三峡》既描写了长江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又写长江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展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奇丽、无限壮阔的景象。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三峡原文及翻译和注释,仅供参考。
三峡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翻译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
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茂,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
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所以渔歌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注释【七百里】:约合现在二百公里。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略无,毫无。
阙,通“缺”。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襄】:上。
【沿】:顺流而下。
【溯(sù)】:逆流而上。
文言文三峡逐字翻译

余乃探奇三峡,沿溯流而下,览胜探幽,乃赋诗以记之。
夫三峡者,地属蜀之东鄙,界于巫山、巫峡、西陵之间,江水至此,势若建瓴,奔腾澎湃,波涛汹涌,若雷霆万钧,势不可挡。
吾始至巫山,见其山势崔嵬,崇峦叠嶂,壁立千仞,临江而立,如巨兽之蹲踞。
江水从西陵山来,至此分为三道,故曰“三峡”。
巫峡最为险峻,两岸高山,壁立如削,江水自其中穿流而过,如一线天。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吾乘舟溯流而上,江水湍急,舟行如飞,两岸山势险峻,树木葱茏,鸟鸣山清,景色宜人。
行数十里,至巫峡,见江水更狭,两岸山壁如削,江水自其中穿流,波涛汹涌,舟行甚险。
“既至巫峡,则见其状若庐山。
”巫峡之水,自西陵山来,至此分为三道,如庐山之状,故曰“巫峡”。
江水至此,势若断崖,波涛汹涌,舟行如临深渊,令人心悸。
“又乘舟溯流而上,至西陵峡。
”西陵峡者,江水至此,三山夹峙,如门之状,故曰“西陵峡”。
江水自西陵山来,至此三山夹峙,如门之状,故曰“西陵峡”。
江水至此,势若建瓴,波涛汹涌,舟行如飞。
“既至西陵峡,则见其状若三峡。
”西陵峡之水,自巫峡来,至此三山夹峙,如门之状,故曰“三峡”。
江水至此,势若建瓴,波涛汹涌,舟行如飞。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吾乘舟溯流而上,江水湍急,舟行如飞,两岸山势险峻,树木葱茏,鸟鸣山清,景色宜人。
行数十里,至西陵山,见江水更狭,两岸山壁如削,江水自其中穿流,波涛汹涌,舟行甚险。
“既至西陵山,则见其状若巫峡。
”西陵山之水,自巫峡来,至此三山夹峙,如门之状,故曰“巫峡”。
江水至此,势若断崖,波涛汹涌,舟行如临深渊,令人心悸。
“又乘舟溯流而上,至巫山。
”巫山者,山势崔嵬,崇峦叠嶂,壁立千仞,临江而立,如巨兽之蹲踞。
江水从西陵山来,至此分为三道,如巫山之状,故曰“巫山”。
江水至此,势若建瓴,波涛汹涌,舟行如飞。
“既至巫山,则见其状若三峡。
”巫山之水,自西陵山来,至此分为三道,如三峡之状,故曰“三峡”。
江水至此,势若建瓴,波涛汹涌,舟行如飞。
2024成都中考语文备考文言文专题 三峡“三行对译”(教学课件)

即使。 这里指飞奔的马。 没有这么快。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有时候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
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核心知识:正侧面结合)
急流。
回旋的清波。Leabharlann 极高的山峰。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绝 (yǎn)多生怪柏,
【思维导图】
山
三水 峡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连绵不断(正面) 重峦叠嶂,隐天蔽日——高峻挺拔(正面)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高峻挺拔(侧面)
夏水襄陵——水位高(正面) 夏水 沿溯阻绝——水湍急(侧面) (奔放美) 有时……疾也——水流速度快(侧面)
春冬之水
(清幽美)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水清(静态)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落差大(动态)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总结)
在春、冬两个季节,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有倒映着的各种 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
飞速地往下冲荡。 状语后置 茂盛。
甚,很。
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速地往下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核心知识:动静结合)
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 代地理名著,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水经注》在古代游记散文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明末清初 文学家张岱认为“古来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水经注》中描写孟 门山、拒马河、黄牛滩、西陵峡等段落的写景文字更为精彩。
【原文解析】
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只此青绿
文言文《三峡》翻译

蜀之三峡,地险而形胜,自古号为天下奇观。
两岸高山,壁立千仞,飞泉流瀑,汇为巨川。
自巫峡至西陵,连绵数百里,其间峰峦叠嶂,水势湍急,船行其中,如腾云驾雾。
巫峡者,三峡之首也。
其峡长百里,两岸峭壁,高入云端。
壁上藤蔓纵横,古木参天,时有猿猴啼鸣,声声凄切。
江水至此,曲折回环,如龙蛇舞动。
舟行至此,风帆摇曳,舟人惊呼,心胆俱裂。
巫峡之后,即巫山。
巫山连绵数百里,山上有巫峡十二峰,峰峰秀丽,各有其名。
其中神女峰最为著名,峰顶常有云雾缭绕,似有仙女下凡。
峰下有一洞,名为神女洞,洞内钟乳石林立,光彩夺目。
巫山之北,有瞿塘峡。
瞿塘峡长数十里,两岸石壁如削,水势尤为险恶。
峡中有一石,名为“石门”,高数百丈,如斧劈刀削。
江水至此,分为两道,一为上水,一为下水。
舟行其中,须待风顺水平,方能通行。
瞿塘峡之北,即西陵峡。
西陵峡长百里,两岸山势更为险峻,江水至此,更加湍急。
峡中有三处险滩,名为“上滩”、“中滩”、“下滩”,滩上礁石林立,舟行至此,如履薄冰。
三峡之中,水势最为险恶者,莫过于巫峡。
巫峡之中,有一山,名为“巫山十二峰”,峰峰相连,如龙蛇蜿蜒。
巫山之下,有一江,名为“长江”,江水浩荡,波涛汹涌。
舟行至此,如履平地,心旷神怡。
三峡之水,虽险,然亦美。
江水清澈见底,时有鱼跃水面,如跃龙腾。
两岸山色,如画如诗,令人心醉神迷。
每当夕阳西下,江水映照,彩霞满天,如仙境一般。
昔人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然三峡之险,亦非同小可。
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皆在此留下足迹。
而今之人,亦当一游三峡,以见天地之奇观,以抒胸中之情。
(注:本文文言文翻译,力求保持原文意境,字数约500字。
)。
初中《三峡》文言文及翻译

初中《三峡》文言文及翻译初中《三峡》文言文及翻译《三峡》节选自南北朝北魏地理学家,官员,文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注》,是山水文言文。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初中《三峡》文言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阙通:缺;重岩一作:重峦)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溯同:泝;暮到一作:暮至)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巘一作:山献)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翻译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
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
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文学赏析郦道元的《三峡》(选自《水经注》)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只用不到区区200字的篇幅,作者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
全文描写随物赋形,动静相生,情景交融,情随景迁,简洁精练,生动传神。
《三峡》课文翻译

《三峡》课文翻译《三峡》课文翻译三峡全篇只用一百五十五个字,既描写了长江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又写长江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展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奇丽、无限壮阔的景象。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三峡》课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阙通:缺;重岩一作:重峦)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溯同:泝;暮到一作:暮至)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巘一作:山献)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
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
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赏析郦道元的《三峡》(选自《水经注》)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只用不到区区200字的篇幅,作者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
全文描写随物赋形,动静相生,情景交融,情随景迁,简洁精练,生动传神。
古诗三峡原文及译文

古诗三峡原文及译文文言文《三峡》原文及翻译在我们的学习时代,大家都背过文言文,肯定对文言文很熟悉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你还记得哪些经典的文言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三峡》原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溯同:泝)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巘写作:山献)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翻译在三峡七百里(的沿途)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到。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坡的时候,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航路都被阻断。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大多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峻,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从高处传来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凄凉怪异,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创作背景郦道元(469或472——527)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时期,出生在范阳郡(今河北省高碑店市境内)一个官宦世家,世袭永宁侯。
少年时代就喜爱游览。
郦道元《三峡》原文及翻译

郦道元三峡_郦道元《三峡》原文及翻译郦道元《三峡》原文及翻译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注释:(1)自:在,从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省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2)略无:完全没有。
阙:通“缺”,中断。
(3)嶂(zhàng):高峻险拔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4)自非:如果不是。
自:如果。
非:不是(5)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6)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xiāng),上。
陵,丘陵,小山包(8)沿:顺流而下(的船)。
溯(sù):逆流而上(的船)。
(9)或:有时。
王命:皇帝的圣旨。
宣:宣布,传达。
(10)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东。
朝:早晨(11)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
(12)虽:即使。
奔:奔驰的马。
御:驾着(13)不以:不如。
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
(见清赵一清《水经注刊误》)疾:快。
(14)素湍:白色的急流。
素:白色的。
绿潭:碧绿的潭水。
(15)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16)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
绝:极高。
巘:山峰(17)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
飞漱:急流冲荡。
漱:冲刷。
(18)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19)良:实在,的确。
(20)晴初:天刚晴。
霜旦:下霜的早晨。
(21)属引:连续不断。
属(zhǔ):动词。
连接。
引:延长。
凄异:凄凉怪异。
(22)哀转久绝: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三峡》原文和翻译译文

《三峡》原文和翻译译文《《三峡》原文和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期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挂念!1、《三峡》原文和翻译译文《三峡》原文和翻译郦道元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在三峡的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几乎没有半点空隙。
层层叠叠的山岩峰峦,遮挡了天空,拦住了日光。
假如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季,大水漫上两岸的丘陵,上行、下行的水路都断绝了。
有时皇帝有诏命必需火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动身,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骑上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飞行,也没有如此快速。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两岸山色。
极为陡峭的山峰上,生长着很多姿势奇怪的柏树,大小瀑布,在那里飞射冲刷,江水清亮,树木繁盛,群山峻峭,绿草丰茂,的确很好玩味。
每逢雨后初晴或霜天早晨,树林山涧冷落而萧索,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声鸣叫,声音连续不断,特别凄厉。
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逝。
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阅读及答案(一)《三峡》阅读及答案(二)2、《班昭续《汉书》》原文及翻译译文《班昭续《汉书》》原文及翻译后汉书班昭续《汉书》原文: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
博学高才。
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
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
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
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日“大家”。
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
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三峡原文注释及翻译

三峡原文注释及翻译三峡原文注释及翻译《三峡》节选自南北朝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江水注》,是著名山水散文。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三峡原文注释及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注释:(1)自:在,从。
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省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2)略无:完全没有。
阙:通“缺”,中断。
(3)嶂(zhàng):高峻险拔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4)自非:如果不是。
自:如果。
非:不是(5)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6)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xiāng),上。
陵,丘陵,小山包(8)沿:顺流而下(的船)。
溯(sù):逆流而上(的船)。
(9)或:有时。
王命:皇帝的圣旨。
宣:宣布,传达。
(10)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东。
朝:早晨(11)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
(12)虽:即使。
奔:奔驰的马。
御:驾着(13)不以:不如。
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
(见清赵一清《水经注刊误》) 疾:快。
(14)素湍:白色的急流。
素:白色的。
绿潭:碧绿的潭水。
(15)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16)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
绝:极高。
巘:山峰(17)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
飞漱:急流冲荡。
漱:冲刷。
(18)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19) 良:实在,的确。
(20) 晴初:天刚晴。
《三峡》_三峡原文、翻译、译文_诗句

《三峡》_三峡原文、翻译、译文_ 诗句三峡原文、翻译、译文:《三峡》原文自(1)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重岩叠嶂(3),隐天蔽日,自非(4)亭午夜分(5),不见曦(6)月。
至于夏水襄陵(7),沿溯(8)阻绝。
或王命急宣(9),有时朝发白帝(10),暮到江陵(1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12),不以疾也(13)。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14),回清倒影(15)。
绝巘(yǎn)(16)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17),清荣峻茂(18),良(19)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20),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2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22)。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注释(1)自:在,从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省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2)略无:完全没有。
阙:通“缺”,中断。
(3)嶂(zhàng):高峻险拔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4)自非:如果不是。
自:如果。
非:不是(5)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6)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xiāng),上。
陵,丘陵,小山包(8)沿:顺流而下(的船)。
溯(sù):逆流而上(的船)。
(9)或:有时。
王命:皇帝的圣旨。
宣:宣布,传达。
(10)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东。
朝:早晨(11)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
(12)虽:即使。
奔:奔驰的马。
御:驾着(13)不以:不如。
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
(见清赵一清《水经注刊误》)疾:快。
(14)素湍:白色的急流。
素:白色的。
绿潭:碧绿的潭水。
(15)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16)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
绝:极高。
巘:山峰(17)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
飞漱:急流冲荡。
漱:冲刷。
(18)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古文三峡原文及翻译

古文三峡原文及翻译古文三峡原文及翻译《三峡》节选自南北朝北魏地理学家,官员,文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注》,是山水文言文。
全篇只用一百五十五个字,既描写了长江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又写长江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展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奇丽、无限壮阔的景象。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古文三峡原文及翻译,一起来看一下吧。
三峡作者:郦道元原文自(1)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重岩叠嶂(3),隐天蔽日,自非(4)亭午夜分(5),不见曦(6)月。
至于夏水襄陵(7),沿溯(8)阻绝。
或王命急宣(9),有时朝发白帝(10),暮到江陵(1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12),不以疾也(13)。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14),回清倒影(15)。
绝巘(yǎn)(16)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17),清荣峻茂(18),良(19)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20),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2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22)。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注释(1)自:在,从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省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2)略无:完全没有。
阙:通“缺”,中断。
(3) 嶂(zhàng):高峻险拔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4)自非:如果不是。
自:如果。
非:不是(5)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6)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xiāng),上。
陵,丘陵,小山包(8)沿:顺流而下(的.船)。
溯(sù):逆流而上(的船)。
(9)或:有时。
王命:皇帝的圣旨。
宣:宣布,传达。
(10)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东。
朝:早晨(11)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
(12)虽:即使。
奔:奔驰的马。
御:驾着(13)不以:不如。
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
(见清赵一清《水经注刊误》) 疾:快。
郦道元《三峡》的原文和翻译

郦道元《三峡》的原文和翻译郦道元《三峡》的原文和翻译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郦道元《三峡》原文和翻译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郦道元《三峡》原文和翻译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注释;①自:在②略无:完全没有.略,完全,全部③阙:同”缺”,中断翻译: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原文:重岩叠嶂(zhàng),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注释;①嶂,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②隐,蔽:遮盖③自:如果④亭午,正午。
⑤夜分,半夜⑥曦,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翻译: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原文: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
注释;①至于:到了②襄陵:上,漫上;丘陵③沿:顺流而下;④溯:逆流而上⑤绝:断翻译: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只都阻隔断了.原文: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注释;①或:有②其:这,从白帝城到江陵的距离③虽:即使④乘奔御风: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
奔,奔驰的快马。
⑤不以:不如;以,认为,如⑥疾:快翻译: (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则)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原文: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
注释;①之时:的时节;时,季节,时节②素湍:白色的急流③回清:回旋着清波翻译: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影子。
原文:绝巘(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文言文三峡带翻译

夫三峡者,盖山川之奇观,天地之绝景也。
位于巴蜀之界,横亘千里,两岸崇山峻岭,中间激流汹涌,自古为天下名胜。
自巫峡以下,有瞿塘、巫峡、西陵三险,最为著称。
瞿塘峡,两岸壁立千仞,绝壁之间,一线天光,如长虹卧波。
巫峡,峰峦叠嶂,烟雨蒙蒙,景色变幻莫测。
西陵峡,水势湍急,波浪翻滚,舟楫难行。
吾尝游于斯,见其山水之美,令人心旷神怡。
初入瞿塘,但见云雾缭绕,山影绰约,如入仙境。
行至巫峡,烟雨之中,忽见一道彩虹,横跨两岸,美不胜收。
及至西陵,波涛汹涌,舟行其中,如履薄冰,惊心动魄。
三峡之水,源自巴蜀,流经楚地,汇入长江。
两岸山峦,皆奇峰异石,林木参天。
水之清浊,山之高下,皆随季节而异。
春则山花烂漫,绿意盎然;夏则酷热难耐,波涛汹涌;秋则丹叶遍野,凉风习习;冬则银装素裹,冰封雪锁。
三峡之得名,源于古代神话。
相传大禹治水,曾于此地开凿三峡,以泄洪水。
故曰:“三峡者,大禹之遗迹也。
”又传,夏禹于此地斩蛟除害,故有“斩蛟台”之称。
后世文人墨客,多以三峡为题材,抒发情怀。
吾观三峡,不仅山水之美,更有历史之厚重。
古往今来,无数英雄豪杰,曾在此留下足迹。
如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等,皆曾在此征战。
故三峡之地,亦被誉为“英雄之地”。
今之人,虽不能亲临其境,然可通过图画、文字,想象其壮丽景色。
吾以为,三峡之美,非一日之功,乃天地造化,自然而成。
人应珍惜自然之美,爱护山水之灵。
翻译:《三峡记》三峡,乃山川之奇观,天地之绝景。
位于巴蜀之界,横亘千里,两岸高山峻岭,中间水流湍急,自古以来就是天下名胜之地。
从巫峡以下,有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处险地,最为著名。
瞿塘峡,两岸峭壁耸立,千仞壁立,绝壁之间,一线天光,如长虹卧波。
巫峡,山峰重叠,烟雨朦胧,景色变幻莫测。
西陵峡,水势湍急,波浪翻滚,舟船难以通行。
我曾游历于此,见到其山水之美,令人心旷神怡。
最初进入瞿塘峡,只见云雾缭绕,山影隐约,如入仙境。
行至巫峡,烟雨之中,忽见一道彩虹,横跨两岸,美不胜收。
三峡的原文及翻译

三峡的原文及翻译三峡的原文及翻译三峡写长江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展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奇丽、无限壮阔的景象。
小编收集了三峡的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自(1)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重岩叠嶂(3),隐天蔽日,自非(4)亭午夜分(5),不见曦(6)月。
至于夏水襄陵(7),沿溯(8)阻绝。
或王命急宣(9),有时朝发白帝(10),暮到江陵(1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12),不以疾也(13)。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14),回清倒影(15)。
绝巘(写作“山献”)(16)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17),清荣峻茂(18),良(19)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20),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2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22)。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注释:(1)自:在,从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省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2)略无:完全没有。
阙:通“缺”,中断。
(3) 嶂(zhàng):高的像屏障一样的山峰(4)自非:如果不是。
自:如果。
非:不是(5)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6)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上。
陵,丘陵,小山包(8)沿:顺流而下(的船)。
溯(sù):逆流而上(的船)。
(9)或:有时。
王命:皇帝的圣旨。
宣:宣布,传达。
(10)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东。
朝:早晨(11)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
(12)虽:即使。
奔:奔驰的马。
御:驾着(13)不以:不如。
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
(见清赵一清《水经注刊误》) 疾:快。
(14)素湍:白色的急流。
素:白色的。
绿潭:碧绿的潭水。
(15)回清倒影: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16)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
绝:极。
巘:高的山峰(17)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
第10课《三峡》知识点梳理及练习

第10课《三峡》知识点梳理及练习一、文学常识《三峡》一文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是郦道元,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文学家,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二、三行对译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自:在略无,完全没有。
阙:同“缺”,空隙、缺口。
译文:在三峡七百里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原文:重岩叠嶂(zhàng),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自非:如果不是。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译文: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原文: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
襄:冲上、漫上。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译文:到了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顺流而下的船和逆流而上的船都被阻断了,不能通航。
原文: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有时。
宣:传达。
译文: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陵。
原文: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即使。
御:驾驭。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疾:快。
译文:这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风,没有这么快。
原文: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tuān),回清倒影。
素湍,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
湍,急流。
回清,回旋的清波。
译文:在春、冬两个季节,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原文:绝巘(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绝巘:极高的山峰。
漱,冲荡。
译文:在极高的山峰上,大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原文: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清:水清荣:树荣峻:山高茂:草盛良:甚,很。
译文: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原文: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晴初,天刚放晴。
三峡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三峡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三峡全篇只用一百五十五个字,既描写了长江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又写长江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展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奇丽、无限壮阔的景象。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三峡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阙通:缺;重岩一作:重峦)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溯同:泝;暮到一作:暮至)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巘一作:山献)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1)自:在,从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2)略无:毫无,完全没有。
阙:通“缺”,缺口,空隙。
(3)嶂(zhàng):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4)自非:如果不是。
自:如果。
非:不是(5)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6)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xiāng):上,这里指漫上。
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
(8)沿:顺流而下(的.船)。
溯:逆流而上(的船)。
(9)或:有的时候。
王命:皇帝的圣旨。
宣:宣布,传达。
(10)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县东。
朝:早晨(11)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
(12)虽:即使。
奔:奔驰的快马。
御:驾着,驾驶(13)不以:不如。
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
(见清赵一清《水经注刊误》) 疾:快。
(14)素湍:白色的急流。
素:白色的。
绿潭:碧绿的潭水。
(15)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16)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
绝:极。
三峡原文及翻译和注释

三峡原文及翻译和注释三峡原文及翻译和注释《三峡》既描写了长江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又写长江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展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奇丽、无限壮阔的景象。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三峡原文及翻译和注释,仅供参考。
三峡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翻译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
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茂,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
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所以渔歌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注释【七百里】:约合现在二百公里。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略无,毫无。
阙,通“缺”。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襄】:上。
【沿】:顺流而下。
【溯(sù)】:逆流而上。
文言文《三峡》译文及注释

文言文《三峡》译文及注释文言文《三峡》译文及注释在我们上学期间,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文言文吧?其实,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而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
文言文的类型有哪些,你见过的文言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文言文《三峡》译文及注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译文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
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
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1)自:在,从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2)略无:毫无,完全没有。
阙:通“缺”,空缺。
(3)嶂(zhàng):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4)自非:如果不是。
自:如果。
非:不是(5)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6)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xiāng):上,这里指漫上。
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
(8)沿:顺流而下(的船)。
溯:逆流而上(的船)。
(9)或:有的时候。
王命:皇帝的圣旨。
宣:宣布,传达。
(10)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县东。
初中《三峡》文言文及翻译

初中《三峡》文言文及翻译初中《三峡》文言文及翻译《三峡》节选自南北朝北魏地理学家,官员,文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注》,是山水文言文。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初中《三峡》文言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阙通:缺;重岩一作:重峦)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溯同:泝;暮到一作:暮至)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巘一作:山献)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翻译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
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
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文学赏析郦道元的《三峡》(选自《水经注》)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只用不到区区200字的篇幅,作者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
全文描写随物赋形,动静相生,情景交融,情随景迁,简洁精练,生动传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极高的山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冲荡
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 古柏,悬挂着的泉水瀑布,从它们 中间冲荡下来,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实在,的确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趣味无穷。
第三层写三峡的春冬景色。 展现了一幅有动有静、色彩斑斓 的山水画卷。 良多趣味 “____”是作者由衷的感叹。
三峡
quē
郦道元(北魏) 素湍
shù
阙处
xī
tuān
zhǔ
属引
sù
曦月
lì
飞漱
沿溯
chóng dié
郦道元
重岩叠嶂
朗读 一、注意节奏,把握停顿、重音、声调等。 本文波澜起伏、节奏感强。
写山势文气舒缓, 写江水暴涨,如异峰突起,文气急促, 写春冬之景,文气变得凄清、悲凉,节奏 变得沉重凝滞。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如果说矍塘峡像一道闸门,那 么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 廊。船随山势左一弯,右一转,每一 曲,每一折,都向你展开一幅绝好的 风景画。两岸山势奇绝,连绵不断, 巫山十二峰,各峰有各峰的姿态,人 们给它们以很高的美的评价和命名, 显然使我们的江山增加了诗意,而诗 意又是变化无穷的。”
——刘白羽《长江三日》
在
完全没有
空缺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之中,两岸群山 连绵,完全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 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除非
自, 如果
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看不见太阳; 如果不是半夜,看不见月亮。
第一层写三峡两岸的山。第 七百里 一句写山的长、多。“___” 略 可见其长;“__”可见其多。 高 第二、三句写山的陡 _、_,以 突出江面的 狭窄,为下文写夏水 的迅猛作铺垫。
潦 倒 新 停 浊 酒 杜 甫 杯 《 。
登 高 》
艰 难 苦 恨 繁 霜 鬓 ,
百 年 多 病 独 登 台 。
万 里 悲 秋 常 作 客 ,
不 尽 长 江 滚 滚 来 。
无 边 落 木 萧 萧 下 ,
渚 清 沙 白 鸟 飞 回 。
风 急 天 高 猿 啸 哀 ,
——
• •
三峡歌
(宋)陆游
• 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 • 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月明中。
• 《水经注· 江水》:
• “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 ‘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 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 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 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 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 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 如一矣。
异常
哀转久绝: 婉转 消失
互文
例句:秦时明月汉时关 1、 “重岩叠嶂”可理解为“重叠岩嶂” 2、 “隐天蔽日”可理解为“隐蔽天日” 3、“林寒涧肃”可理解为“林涧寒肃”
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可理解为 “自非 亭午,不见 曦;自非夜分,不见月”。 5、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可理解为“素湍回清, 绿潭倒影”
每至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秋雨初晴,降霜 的早晨。
寂静
每逢秋雨初晴或降霜的早晨,树林山涧 里一片清冷寂静,
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在叫,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连续不断
回声
叫声连续不断,音调凄凉怪异,空 荡的山谷里传来了回声,
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 声 泪沾裳! 所以
第二层写三峡的夏水。顺上层 山势高、江面窄,写的是最盛的 夏 襄陵 、 水,表现江水凶险的词有“__” 阻绝 “__”,表现江水迅疾的句子是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使人感 到惊心动魄,豪气万丈。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白色的急流 回旋着清波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 旋着清波; 碧绿的深潭,映出了(山石 林木的)倒影。
•
上三峡
李白
• • • •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 巴水:指长江三峡的流水。重庆东面长江水曲折三回如巴字, 故曰“巴江”。古渝、涪、忠、万等州均属巴国地,故此段 长江常称巴水。 • 黄牛:指黄牛山,又称黄牛峡
• 巴水穿过巫山,巫山夹着青天。巴水忽然像是到了尽头,而 青天依然夹在上面。三个早晨行在黄牛峡,三个晚上还在黄 牛峡打转。这样的三天三夜出不了黄牛峡。怎能不使人愁得 两鬓斑斑?
通“缺” 缺口 象屏障一样的高山 正午 阳光
夏水襄陵:漫上丘陵 沿溯阻绝: 顺流而下、 逆流而上 或王命急宣:有时 传达
奔驰的快马 驾着 乘奔御风:
比 不以 疾也:
快
素湍绿潭: 白色 绝巘:
急流的水
回清倒影: 回旋着清波
山峰
飞漱其间: 冲荡
清荣峻茂: 水清澈 树茂盛
山险峻 草茂盛
晴初霜旦: 早晨 林寒涧肃: 寂静 属引凄异: 连续不断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漫上山陵
顺流而下
逆流而上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 岸的山陵,
上下航行的船都阻隔断了。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有
即使 奔驰的骏马
比
(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宣布, (则)有时 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1200里, 即使是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长风, 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 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第四层写三峡 的秋冬的景象。
与第三层相比,气氛有何不同? 上一层气氛欢快,这一层笼罩 着悲寂、凄凉的气氛。 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用渔歌作结尾,有何作用?
渔歌写出巫峡山高水长,猿鸣 哀伤,从侧面衬托了三峡渔民 船夫的悲惨的生活。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 陆游的这首诗将三峡两岸的幽深秀丽,千 姿百态,俊秀美景刻画得生动万分,惟妙惟 肖,像我们真实地展现了巫山云雨的奇妙景 观。令人身临其境,心驰神往,宛若进入奇 丽的画廊。两岸谷深峡长,奇峰突兀,江 流曲折,百转千回,船行其间,充满着诗 情画意,令人叹为观止。
• 唐朝诗人元稹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 却巫山不是云。”正也印证了三峡的奇丽 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