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更出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让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更出彩
【摘要】传统的科技作品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注重知识和技能这一教学目标的落实;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总是从说明的对象、事物的特征、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和说明的语言这五个方面对文本进行条分缕析,学生对说明文的学习也只停留在对这五个方面的理解上,说明文教学成为许多教师的一个鸡肋,弃之不可,食之无味。
【关键词】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教学实践;更出精彩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在教学实践中,我也曾尝试改变其现状,让说明文的课堂教学轻松有趣,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除获得有关说明知识外,还应感受到更多、更精彩的一面。那么如何让说明文教学出彩呢?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走进生活,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学以致用
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科技时代的来临,各种新产品不断开发并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学习说明文,就有责任让学生融入时代的大潮中,学会读懂、表达和写作说明文。我通过对文本进行灵活变通,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主动参与,使课堂教学活跃起来。二、品味语言,感受科学家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滋养学生的精神家园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对于看似通俗易懂的科普
说明文,要想让学生从文本中学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就要另辟蹊径,探幽寻芳,即品味语言,探骊得珠。
——通过对说明语言的品读,探求科学家身上具有的可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从而滋养学生的精神家园。
我教《奇妙的克隆》一文时,感到这篇文章平实浅显,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就可以了解说明对象(克隆技术)、理清文章结构、明白说明顺序、掌握说明方法,老师再指导一遍就味同嚼蜡。我就让学生针对课文说明克隆实验的文段进行仔细品读,特别注意文中表述科学实验数据的一类词语,并说说自己能从中觉悟到什么。学生品读、讨论了以下句子:
1.“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
2.“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3.“……依靠高超的外科手术从爪蟾蝌蚪的肠上皮细胞、肝细胞、肾细胞中取出核,并把这些细胞的核精确地放进已被紫外线破坏了细胞核的卵细胞内。”
4.“经几百次灰、黑、白这样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
通过品读,讨论,学生逐渐认识到:从事科学工作,科学家必须
有耐心、信心、决心;要锲而不舍,要坚持不懈;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科学工作是一项艰辛而漫长的工作,要有默默无闻,长期奉献的精神等等。这时候,我进一步让学生说说自己心目中的科学家的形象,激发学生对科学家们的科学精神由衷地敬佩。然后,我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思考:我们求学之路也是漫长而艰辛的,我们是否也应该具有科学家的那些精神?学生们一下子神情凝重起来,课堂变得寂静起来,我知道科学的精神已经在滋润他们的精神家园。
三、设置议题,正反辩论,辩论中启迪心智
在科技作品的文章中,作者在向学生传输知识的过程中,还传达了一种科学的思想和方法,特别是内容比较容易把握的这类文章,我们可以采纳王荣生教授的“用件”类文章的方法来处理:“学生其实不是‘学’文,而主要是‘用’这一篇文里的东西,或者借选文所讲的东西、或者由选文所讲的东西触发,去从事一些与该文或多或少有些相关的语文学习。”
根据这个理论,我就课文《奇妙的克隆》第四节“克隆技术造福人类”,设计了正、反辩论题,用于启迪心智,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训练学生口头辩论、明确表达的能力。
“克隆技术造福人类”一节说到“克隆人”问题时,写道:“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加的进行曲。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而现实是当世界进入新世纪之后,“克
隆人”似乎正款款向人类走来。意、美权威科学家相继宣布携手共同展开克隆人的研究,英国政府也解除了克隆人类最初级胚胎的禁令,从而打开了一个神秘的克隆人的禁区。针对这一点,我设计了一个辩论题:你赞成克隆人技术吗?然后分小组抽签决定正、反方。要求学生在课外搜集资料,掌握大量有关克隆人的科学信息,做好应辩准备。课堂上正、反方同学进行了激烈的辩论,难分胜负。
正方发言要点:因为人的一生毕竟有限,而想做的事却有很多。当你忙不过时,克隆人可以做,这不是很好吗?自己喜欢崇拜的人,多么希望永远不分开,克隆人实现。许多天才的科学家如果能克隆,那么科学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将是不可想象的。
反方发言要点:克隆人的出现,将会造成人口增多,资源不足问题,这样会引发社会混乱。如果有了克隆人,那克隆的人与原来的人之间怎样相处?与家人之间是什么关系?这可能会产生家庭矛盾。
我并没有明确正、反方学生谁对谁错;而是乐意做糊涂官:都有理。克隆人是个新现象,是个尚在摸索中的技术,谁也无法绝对说明它有利还是有弊,重要的是通过辩论学生扩大了阅读范围,延伸了课堂内容,更深地认识了克隆人这一新科学问题,并锻炼了口头表达、争辩能力,启迪了他们的科学思想。为了增强说服力,我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名人对克隆人的看法(多媒体展示),以更好地开启学生的智慧大门,给学生带来深层次的思考。
总之,只要我们遵循《新课程标准》,运用新的教学理念,认真
研究分析教材,我想即便说科普说明文一样的教材,我们也能教出新花样,教出新路子。
(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