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农村土地整理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资源管理问题逐渐凸显。
农村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农民生活的保障,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和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1.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困难我国农村实行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允许农民将承包的土地流转给他人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
然而实际操作中,由于土地流转手续复杂,涉及的利益分配、人情往来等问题较多,导致土地流转难度较大,流转面积较小。
2. 农村土地资源浪费现象严重部分农村地块被闲置或者被低效利用,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农村土地拆迁或者村庄整治后的用地规划和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受到限制。
3. 农村土地环境污染问题突出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农村土地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包括化肥农药残留、水土流失、农田垃圾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田土壤的质量和肥力。
4. 农村土地资源流转市场化程度不够农村土地资源流转市场化程度低,农民缺乏流转土地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土地流转市场规范和监管不够,导致土地流转价格难以确定,流转成本高。
5. 土地违法违规现象较为突出一些地方存在违法违规用地、乱占耕地、非法转让承包地等现象,严重侵害了国家耕地资源,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
二、解决措施1. 完善农村土地资源流转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简化土地流转手续,规范流转程序,明确流转权益和利益分配,加大流转的补贴力度,鼓励农民将土地流转出去,增加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2. 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的流转和整合,合理规划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方式,改善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结构,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
3. 加强农村土地环境保护加大对农村土地环境的保护力度,减少农业排放物的污染,加强农村土壤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浅议我国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浅议我国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土地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本文将针对我国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达到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
问题分析一、土地利用类型不够丰富当前,我国土地的利用主要以农业、工业、建设用地等为主,其他类型的利用相对较少。
而在实际生活和经济发展中,时常会遇到需求不满足的情况,而闲置的土地又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浪费了资源。
因此,应该加强对其他类型土地的利用调查和研究,拓宽土地利用类型,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土地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在土地整理过程中,有的地区存在着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常见原因是重复建设、污染修复不彻底等。
这不仅会导致土地资源浪费,还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不良后果。
因此,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相关法规,制定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方案,加强对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切实减少资源浪费现象,做好土地保护工作。
三、土地整理难度较大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土地权属不清、区域和政策差异以及市场行情等因素,可能会导致土地整理难度较大。
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优化土地整理政策,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土地价格管理制度,推动地方政府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
完善对策一、广泛开展土地利用调查为了更好地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我们应该展开土地利用调查,更全面地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和不同类型土地的需求情况。
在此基础上,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增加政策引导和金融支持力度政策引导和金融支持对土地整理也具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加大政策和金融支持力度,鼓励投资者参与土地整理和管理工作。
同时,可以通过税收优惠、减免用地收费等方式,使土地整理项目成为一种受到投资者青睐的投资渠道,从而推动土地整理工作的发展。
试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指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规划、调剂、整合和优化配置,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提高农民收入。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农村土地流转难度大、农民收益不明显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促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顺利进行。
一、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农业生产不平衡等方面。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需要遵循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原则,合理规划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
对策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强土地资源调剂,发展高效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农村土地流转难度大目前,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流转手续复杂,导致农村土地流转难度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简化流转手续,降低流转成本。
加大对流转主体的扶持力度,提高流转主体的积极性。
加强流转土地的监管力度,确保流转行为合规,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农民收益不明显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农民收益不明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应当坚持以增加农民收益为核心目标,积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以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加强对农民利益的保护,健全农民利益调节机制,确保农民分享综合整治的成果。
积极开展农村土地的集体经营,增加农民的收益来源。
注重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使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综合整治的受益者。
四、加强政府管理与监督政府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应加强对农村土地的管理与监督,严格规范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打击违法占用耕地行为,保护农村土地资源。
政府还应当建立完善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考核机制,激励各地积极推进综合整治工作。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农村土地资源一直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土地资源的有限和人口的增长使得土地利用变得更加紧张,如何更好地利用农村土地资源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当前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土地浪费问题在我国农村地区,由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落后的生产技术,导致了土地利用效率较低,大量土地被浪费。
一些地方还存在着农田轮作休耕制度,导致了部分土地长期闲置,浪费了资源。
2. 土地承载力下降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人口增长,农村土地承载压力不断增加,部分地区土地承载能力已经超载。
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等问题也日益严重,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恶化。
3. 土地资源过度开发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对土地资源进行过度开发,导致土地环境恶化,生态系统失衡。
过度开发村镇地区的农田,导致了土地的生产力下降,农村生态环境恶化。
4. 农村土地规划不合理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规划不合理,导致土地利用混乱,既浪费了资源又影响了农业生产。
一些土地利用规划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需求,导致了居民和土地资源的矛盾。
二、对策1.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加强土地利用规划,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确保农民的生活和生产需求。
同时要加强监管,严格执行规划,杜绝土地乱占乱用现象的发生。
2. 推进农村土地整治通过农村土地整治项目,改善农村土地环境,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对于土地退化严重的地区,可以进行土地治理和植被恢复工程,恢复土地生产力。
3. 科技支撑农业生产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推广高效农业生产技术、土壤改良技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提高土地的产出和经济效益。
4. 保护生态环境在农村土地利用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
要通过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恢复农村土地的生态平衡,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试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当前农村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农村人口减少、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加剧,土地综合整治成为了解决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键。
土地综合整治不仅涉及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还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当前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政策支持不足、产业发展不够、监管机制不健全等。
深入研究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是当务之急。
通过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可以为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的上述背景说明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充分的动力和依据。
1.2 研究意义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农村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土地资源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土地综合整治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增加农民的土地收入。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可以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结构优化,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土地综合整治也可以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减少土地的污染和破坏,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加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际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探讨有效的对策和解决方案,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问题的深入研究,找出问题的根源和发展趋势,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帮助农村地区制定有效的土地整治规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本研究旨在为实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长远目标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为建设美丽乡村和实现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论农村土地整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论农村土地整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摘要】农村土地整理是我国农村发展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在整理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垦区开发不平衡导致资源分配不均,土地沙漠化使得土地质量下降,资源枯竭现象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政府政策限制和农户观念难以改变也成为整理的障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深化土地整理改革,加强政府引导,并注重农户培训。
只有通过综合措施,才能实现农村土地整理的良性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稳步增长,提升农民生活水平。
【关键词】农村土地整理,问题,原因,垦区开发,土地沙漠化,资源枯竭,政府政策限制,农户观念,深化改革,政府引导,农户培训。
1. 引言1.1 农村土地整理的重要性农村土地整理是一项涉及农村发展和农民生计的重要工作,对于实现农村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整理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集约利用,提高农地利用效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增加土地产出,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和竞争力,推动乡村振兴。
农村土地整理还可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农村绿色发展。
加强对农村土地整理工作的研究和实践,推动土地整理工作持续稳定发展,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农村土地整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措施,推动农村土地整理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通过对农村土地整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探讨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
研究目的还在于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村土地整理问题的重视,促使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对农村土地整理工作的支持和投入,加快农村土地整理改革的步伐,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2. 正文2.1 农村土地整理的概念及意义农村土地整理是指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和生态环境的要求,通过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整合的过程。
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是中国农村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农村土地的有效利用和管理。
本文将针对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对策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 农村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在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中,存在着大量的散乱的村庄和农田,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部分地区存在土地浪费、重复开发等问题,导致农村土地的有效利用率低。
2.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困难当前土地流转市场化程度不高,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困难,导致部分农村土地不合理利用,限制了农业发展的潜力。
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不完善在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中,存在大量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不完善的问题,导致土地权属不清、界限不明,给土地管理带来一定的隐患。
4. 农村土地资源保护不力在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中,存在着一些乱占耕地、滥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等现象,导致农村土地资源保护不力,严重影响农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二、解决对策1. 健全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加强对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合理规划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统筹规划农村建设用地、农田和村庄,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
5. 完善农村土地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对农村土地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完善,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管理的长效机制,提高农村土地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
6. 加强农村土地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对农村土地管理人员队伍的培训和引进工作,提高农村土地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为农村土地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
以上就是关于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应的解决对策的探讨,希望能够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从而加快推进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完善,为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1. 划拨不规范:土地划拨过程中存在着不规范的现象,包括划拨程序不完善、相关法规法规定不清等。
这导致土地资源划拨存在风险,可能出现权益纠纷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2. 利益不均衡:在土地划拨过程中,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得不到平衡,导致某些群体的利益被忽视。
比如农民划拨土地时,土地价格往往较低,而土地开发商却可以获得高额利润。
3. 农民土地权益保护不力:农民在土地划拨中的权益保护机制相对薄弱。
一些地方存在土地流转签订合同不规范、转让、撤销等问题,导致农民土地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4. 乡村土地整治不彻底:乡村土地资源管理中,很多地方没有进行有效的土地整理和规划,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现象。
1. 完善土地划拨机制:建立规范的土地划拨程序和法规,明确划拨的条件和程序,确保土地划拨的合法性、公正性和透明度,减少不规范行为的发生。
2. 促进土地利益均衡:在土地划拨过程中,要考虑到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利益,确保他们得到公平的待遇。
可以通过采取合理的价格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等措施,促进利益的均衡。
3. 加强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管理制度,加强对土地合同的监管和执法,确保农民的土地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加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培养,提高农民的能动性。
4. 加大农村土地整治力度:对乡村土地进行全面的整治和规划,优化土地资源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对于存在问题和浪费的土地,要进行整改和合理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5. 加强土地管理监督:建立健全的土地管理监督制度,加强对土地划拨、流转和利用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提高土地管理的效能。
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以解决。
只有通过改善土地资源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价值,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 引言1.1 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现状当前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首先是土地承载能力不足,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供给已经不能满足需求,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土地资源严重匮乏的情况。
其次是土地规划与利用不合理,农村土地利用存在着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情况,未能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民利益。
第三是农村土地闲置现象严重,部分农村土地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农村土地流转难题也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地方传统观念和农民个体户之间的矛盾导致土地流转受阻。
农村土地资源浪费严重,部分地区存在着农业用地过度开垦、环境污染等问题,使得农村土地资源未能得到合理利用。
以上种种问题表明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利用面临着较大的挑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1.2 问题意识农村土地集约利用问题意识:当前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存在一系列问题,给农村发展带来隐患和挑战。
土地承载能力不足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随着人口增长和农村工业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面临着巨大压力,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超出了土地的承载能力。
土地规划与利用不合理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许多地方存在着土地利用混乱、无序规划和开发等问题,导致了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农村土地闲置现象严重,大量土地处于闲置状态而没有有效利用,造成了农村资源的浪费和衰退。
农村土地流转难题也是一个制约农村土地利用的瓶颈问题。
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过于分散,导致土地流转难度大、流转效率低。
农村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大量土地被随意开垦和滥用,导致土地资源的逐渐枯竭和环境恶化。
这些问题的存在,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有效的土地政策和规划,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促进农村土地利用效率提升,是当前解决农村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的关键所在。
2. 正文2.1 土地承载能力不足题描述、标点符号、空行等。
以下为正文部分内容:土地承载能力不足是当前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
试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但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土地综合整治的概念和意义出发,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土地综合整治的概念和意义土地综合整治是指通过综合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改善农村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和生产力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综合整治的意义在于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可持续发展。
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1. 基础设施滞后。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道路、水利设施等配套不完善,影响了农村土地的综合整治和利用。
2. 土地规划不合理。
部分地区土地规划不合理,存在着土地浪费和重复开发的情况,影响了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
3. 承包经营权不清晰。
一些地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清晰,存在着流转难、规划难等问题,影响了土地的综合整治和利用。
4. 农业生产结构单一。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缺乏多元化经营和产业发展,影响了土地综合利用效益。
5. 生态环境保护不到位。
在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不到位,存在着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影响了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合理规划土地资源、清晰承包经营权、多元化农业经营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对策,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农村广大人民能够共同努力,推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文末不需要标注来自哪些人,这里只是使用了一般的称呼】。
农村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人口增长和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和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土地整理是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基础性工程,也是农村土地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重要手段。
然而,农村土地整理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制定对策以解决这些问题。
一、问题分析1.农村土地用途混乱。
在农村,土地使用权由村委会(地方政府)统一调配。
但是,由于农民的占有观念不同,共有农地的管理困难,致使村委会在安排土地使用时往往效果不佳,导致土地用途混乱。
2.土地增减挂钩制度执行困难。
土地增减挂钩是土地整理的重要措施,但是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很多村庄不愿加入增减挂钩计划,因为他们认为这样他们的土地被拍卖后可能会被不法分子买走,没有百分百的安全保障。
其次,安排土地归属对于一些贫困村庄而言是困难的,因为这些村庄缺乏土地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没有足够的人力和财力推动整个进程。
3.缺乏有效的组织调动土地资源。
农村土地整理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如果没有有效的组织和调动,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然而,当前情况下,许多地方都缺乏这方面的资源,导致这些项目的实施效果很差。
这种情况下,农村土地通常会被更有钱和强大的买家和地主占据,被农民占据的土地则很难得到保护和有效管理。
二、应对策略1.从政策层面上解决土地用途混乱问题。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来解决村庄土地使用权调配难的问题。
在具体实施中,需要加强土地管理的力度,确保农村土地的合理利用。
2.完善增减挂钩制度。
政府可以采取一些简化程序的方式来个困难村庄的新农村建设,例如落实与地方乡村建设有关的有利政策,并加大支持力度等,用有效的措施解决村庄成员之间在农村土地上划分边界和土地使用权的问题。
3.加强组织和调动农村土地资源。
政府应在农村土地整理时加强与各方面的合作,积极通过政府调控,实现农地整理向城市规划融合,通过政策调节等方式,鼓励、引导农民参与土地整理工作。
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农村土地规划管理是指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的过程。
然而,由于长期的人为干预、地区发展不平衡、政策规定不完善等原因,农村土地规划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用地混乱、规划缺失、管理松散等,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需要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农村用地混乱农村土地普遍存在用地混乱的现象,农民闲置、荒地占用、违法用地等问题较为严重。
这些问题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也对农村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稳定等方面造成了不良影响。
对策一:增加土地利用科学性要解决用地混乱问题需要增强对农村土地资源的科学认识,通过建立土地利用标准和评估制度,明确土地利用的类型、范围和规划,促进土地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
对策二:强化土地管理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土地管理,完善土地承包制度,完善扶持政策,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使其合理、科学、有序使用,减少闲置和荒地的数量,有效遏制违法用地。
问题二:农村规划缺失农村规划缺失是指农村地区缺乏科学的规划,导致产业相对集中、交通不便、资源丰富却利用不当等问题。
这种现象对农村高质量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挑战。
对策一:规划编制标准化要解决农村规划缺失的问题,需要推进规划编制标准化。
政府应该建立健全农村规划制度,并制定一套完整的标准化流程,提高规划编制技术水平和规划制定效益,推动农村发展进程。
对策二:主动整合资源为解决农村规划缺失问题,应当加强乡镇政府对农业、林业、畜牧业、水利等领域的资源整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则需要乡镇政府主动整合资源,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资源必须合理利用,建立起合作共赢的“园区”机制,在农服务业中打造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聚集区,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农村产业。
问题三:管理松散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存在管理松散问题,主要表现在职责不清、监管不力、协作不畅等诸多方面。
这使得一些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处理,影响农村规划管理效果。
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

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涉及到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开发,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一、问题分析1. 农村土地规划混乱目前我国农村土地规划普遍存在规划混乱的问题,部分地区存在规划超前、随意更改规划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环境质量。
2. 土地承包经营现状不明朗随着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实施,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给农民带来了经济效益,但是也存在土地流转乱象,一些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土地使用权的明晰度不够。
3. 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由于农业生产方式的滞后和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大量农村土地资源被浪费,不仅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恶化,甚至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4. 土地管理体制不完善我国农村土地管理体制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对土地管理的不力,另一方面是农村土地管理法规的不完善,导致农村土地管理工作难以推进。
二、对策建议1. 完善农村土地规划体系加强对农村土地规划的立法和监管力度,完善农村土地规划管理体系,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规划混乱。
2. 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管理信息平台,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监管和管理,严格禁止违法违规的土地流转行为,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3. 推进土地资源节约利用加大对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革力度,推广高效节约的农业生产技术,优化土地使用结构,降低土地资源的浪费,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总结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需要政府、农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只有通过加强规划管理、完善承包经营制度、节约土地资源、完善管理体制等措施的综合施策,才能够有效解决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问题:1. 乱占乱用现象普遍:在农村,由于土地资源的分散和农民意识的薄弱,存在乱占乱用的问题。
一些农民私自将土地用于建房、种植非常贵重的作物或者租借给他人等,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
2.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受到诸多限制和阻碍,很难实现有效的土地资源集约利用。
一方面,法律法规对流转的限制较多,例如限制了流转期限和范围;农民对土地承包收益的认识不足,不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造成资源的闲置。
3. 土地资源管理信息不对称:农村土地资源管理信息不对称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利用效率的低下。
一方面,农民对土地政策和流转事宜的了解有限,容易被不法分子欺骗和剥夺财产;政府部门和评估机构的信息不透明,导致资源的流转和利用受到阻碍。
4. 生态环境保护不到位:在农村土地资源管理中,生态环境保护不到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农民没有意识到土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行乱砍滥伐、过度耕作等不负责任的行为;政府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执法措施,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
措施:1. 完善农村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的制定与修订,明晰土地使用的限制和责任。
优化土地流转的政策,鼓励农民将闲置土地租借出去,提高土地利用率。
2. 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土地资源意识:加强农民的土地资源意识教育,提高他们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认识和使用价值,引导他们将土地流转出去,推动土地资源集约利用。
3. 加强土地资源评估和信息公开:建立健全土地资源评估机构和信息平台,对土地进行科学评估和定价,提高农民对土地价值的认知和财产保护意识。
加强对农民的政策宣传,提高他们对土地政策和流转事宜的了解。
4.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加强农民的环保意识教育,提高他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对农村环境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试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指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利用,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和综合整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实践中,我们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 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目前,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存在农田荒芜和闲置现象。
部分农村土地规划不合理,农田、林地、草地等相互交错,未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一些农民对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单一,盲目追求单一的利益,导致土地资源长期得不到有效利用。
2. 土地污染问题突出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物质的过度使用,导致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在一些地区,土地肥力下降,土壤酸化现象严重。
土壤污染不仅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还会对农田生态环境产生危害。
3. 农村土地承载力下降随着人口增长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土地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人口和生产的压力。
一些地区农房、道路、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合理,导致土地资源过度消耗,土地承载力下降。
4. 土地资源整治政策不够完善我国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政策体系尚未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导致一些政策措施难以有效落实。
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政策执行不力、效果不佳的问题。
二、对策建议1. 积极推进农地规划,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要加强对农村土地规划管理的科学规划,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和合理利用等措施,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加强对农村土地利用的管理和监督,有效防止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2. 加强农业生产环境治理,保护土壤资源要加强对土壤污染的治理和防控,推动农村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保护。
鼓励农民采用绿色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实现农田生态与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承载力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农村道路、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
试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涉及农村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农田水利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工程,其目的在于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在实施过程中,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1.土地资源利用不均衡。
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由于各地资源禀赋不同、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导致土地资源利用存在不均衡现象。
一些地区土地资源被过度开发利用,而另一些地区土地资源则得不到合理利用,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
2.农村土地污染严重。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土地受到生活垃圾、农药化肥等污染物的排放,农田水利设施的老化等问题,导致农村土地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3.土地利用方式单一。
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农户土地利用方式单一,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缺乏多元化经营,使得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4.农村土地流转难题。
由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不完善,土地流转难题成为制约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和流转权不清晰,缺乏积极性;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不健全,流转成本高昂,难以推动农村土地流转。
二、对策建议1.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区域土地整合。
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发展需求,通过整合农村土地资源,在保护农田基本红线的前提下,进行统筹规划,促进各地土地资源的均衡利用。
2.加强农村土地保护与修复。
通过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治理,强化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和修复,实施农村土地保护工程,减少农村土地的污染程度,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3.推动农村土地多元化经营。
鼓励农民积极开展多元化经营,通过发展农业观光、农家乐等农业产业,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增加农民收入。
4.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通过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市场,降低农村土地流转的交易成本,引导农户积极参与土地流转,推动农村土地的合理利用。
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农村土地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针对目前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问题一:农村土地的规划缺失在农村土地管理中,往往存在土地规划缺失的问题。
许多地区的土地利用主要依靠传统传统方式和个人决策,导致农村土地的规划和利用缺乏统一性和科学性。
此外,由于农村土地面积相对较大,管理难度增大,往往难以达到应有的水平。
解决方案针对农村土地规划缺失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的解决措施:1.建立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制定具体的土地利用和管理方案,实现从细节到宏观的全面规划;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引导农民倡导合理土地利用、科学农业,提高农民的土地管理技能和知识;3.加强信息采集和数据分析,通过现代化科技手段,进行有效的数据量化分析,找出土地管理问题的症结所在,解决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问题二:农村土地的承包和流转存在问题在我国,农村土地往往涉及到土地承包和流转的问题,由于土地产权不明确和承包期限不足,以及农村集体所有制难以保证土地市场化流转,导致农村土地流转难度增加。
同时,部分地区出现土地“无主”的状况,若未及时进行规范保障,往往会导致土地流转市场的混乱。
解决方案针对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方面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明确农村土地产权关系,完善土地法规,并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流转、拍卖和占用行为;2.提高农村集体所有制保护程度,加强农村地区基本国土框架和土地市场体系的建设;3.给予土地承包和转让政策支持,建立健全有效的土地市场交易机制推动土地流转的市场化和法制化。
问题三:农村土地污染问题严重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和化肥农药使用量的增加,农村土地的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将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也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当前,缺少科学规划和有效的管理手段会加剧土地污染。
解决方案针对农村土地污染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措施:1.加强农药等农产品使用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对使用不合格的农药、化肥等进行严格监管;2.建立严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标准,对农产品污染情况进行严格监控和跟踪公告;3.开展农业废弃物的治理,倡导农民采用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土壤污染风险。
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农村土地资源是中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合理的土地资源管理对于保障农民的生计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本文将从土地利用、土地承包、土地转移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农村土地利用存在着低效利用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农民土地负担过重,他们倾向于进行低效利用,以保障自身的生计。
大量农村土地被闲置或者荒废,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导致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市场,鼓励农民将土地流转给专业农户或者合作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二是加大对耕地的保护力度,对闲置或荒废的土地进行整治和恢复,提高土地资源的可利用性。
农村土地承包存在着“三权分离”问题。
在土地承包制度下,农民只享有土地承包权,而没有经营权和收益权,这导致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不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流转经营权的界定,鼓励农民将土地流转给有经营实力和创新能力的农户或者合作社;二是提高农民的土地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通过农业技术培训和科技支持,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农村土地转移存在着限制性政策和不完善的市场机制。
由于农村土地转移面临着很多限制性政策,如土地性质限制、土地流转手续繁杂等,导致土地转移的成本较高,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和就业。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放宽土地转移的限制性政策,减少土地流转的成本,提高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二是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监管和服务,提高农民的流转能力和市场化意识。
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通过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市场、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流转经营权的界定、放宽土地转移的限制性政策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民的收益和就业机会,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新农村规划中的农村土地整理

新农村规划中的农村土地整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面貌不断发生着变化。
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农村土地整理成为农村规划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新农村规划中农村土地整理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之道。
一、农村土地整理的重要性农村土地整理是为了优化农村土地的空间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首先,通过合理规划和整理,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其次,农村土地整理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最后,土地整理有助于推动农村产业升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二、农村土地整理存在的问题尽管农村土地整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但其实施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不同地区农村土地整理的现状存在差异,需要因地制宜进行规划。
其次,土地整理涉及的村民利益关系复杂,需要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再次,由于部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薄弱,土地整理面临着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制约。
三、推进新农村规划中农村土地整理的途径为了推进新农村规划中农村土地整理,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途径。
首先,加强对农村土地整理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土地整理的认识和参与度。
其次,建立健全土地整理的政策法规,明确土地整理的目标和程序。
再次,加大对农村土地整理的投入,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最后,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确保农民的土地使用权益。
四、加强土地整理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土地整理与城镇化是相互关联的,二者的协调发展是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环节。
在农村土地整理中,应该充分考虑城镇化的需求,将土地整理纳入城市规划的范畴,实现城市和农村的有机衔接和协同发展。
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土地整理不仅要关注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农村土地整理中,要积极推动退耕还林、湿地保护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并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六、提高土地整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农村土地整理需要依靠科学的规划和科技的支撑。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土地资源的保护和集约利用已成为当前我国农村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些问题和挑战依然存在,影响着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
本文将就当前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问题:1. 土地规划不合理:目前一些农村地区存在土地规划不合理的情况,导致土地资源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
一些地区存在土地浪费现象,如农田零碎化,建筑用地过大等问题。
2. 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农村地区存在部分土地因为长期耕作或者不合理利用而导致土地资源严重浪费的情况。
由于土地的过度开垦和过量使用,部分土地逐渐失去了生产力,严重影响了土地的集约利用。
3. 农村土地利用效率较低:目前农村地区的土地利用效率还有待提高,存在农田复垦不足、种植方式落后、农业生产方式单一等问题,致使土地资源利用率较低。
4. 农村土地资源过度碎片化:一些农村地区的土地存在过度碎片化的情况,导致农作物生产效益不高,甚至出现了资源浪费的现象。
5. 农业用地农民集体所有权须靠出让:目前我国农村土地进一步集约利用的过程中,很多农业用地由于农民集体所有权靠出让,从而影响了土地的集约利用效果。
二、对策:1. 完善土地规划:相关政府部门和农村土地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规划农村土地利用,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和过度碎片化,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布局和配置。
加强土地规划和管理的力度,防止土地被随意挖掘和破坏。
2. 加大土地资源保护力度:加大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力度,减少土地的过度开垦和过量使用,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加强农业耕地保护,建立健全农田土地保护制度。
3.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大对农业生产的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田的利用效率。
在推进现代农业过程中,引进新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益。
4. 强化土地整治力度:在农村地区,加强对土地整治和开发利用的力度,保障农田整体规划,减少农地碎片化现象,提升农田整体生产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农村土地整理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较大,土地资源不足的国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
地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激化,我们要正确认识到农村土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
对策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土地生产能力。
关键词:农村土地问题对策
不久的将来,未来建设的用地量必定会突破当前的用地储备,建设用地必然
会占用一部分农用地,尤其是耕地,耕地的占补平衡形势越来越严峻。
如何确定
土地整理项目投资的新方向,以实现保护耕地的目标,并采取一定的投资方式保
护现有耕地,进一步稳定粮食耕种面积,提高耕地产出率,这对于探讨我国农村
土地整理的问题及对策有一定的价值意义。
一、我国农村土地整理存在的问题
(一)新增耕地造假严重
土地整理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以保证国家或一个区域的耕
地量不减少。
但在实际操作中,新增耕地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为达到土
地整理标准所规定的新增耕地率而一味地追求“多出地”,如不顾民意地将小田归
并为大田,任意毁掉田埂,以拼凑耕地的增加数量,导致了很多良田变成跑水、
跑肥的劣田。
另外,通过对未利用地的开发增加的耕地是否满足种植和耕作要求,在实际
进行调查时没有对其进行适宜性评价和分析。
再加上土地整理中新修的沟路渠需
占用一部分原有的耕地,这样占优补劣的现象导致了耕地质量整体上下降的趋势,并没有达到通过土地整理提高耕地质量的目的。
这跟目前坚持严格最严格的耕地
保护制度的政策相违背,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二)农民权益没有保障
土地整理是在节约利用土地的原则下对土地重新规划,使边界、形状不规则、不便于机械耕作的土地,经过调整成为整齐、规则、利于集约经营的土地,是实
现现代化农业的有效措施,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式。
用途和位置的
变化都可能导致土地权属的调整,而土地整理不可避免地要打破原有田块的边界,重新进行规划,故土地权属调整是土地整理必然涉及的一个环节
土地整理的权属调整必然涉及农民的切身权益。
目前,在进行土地整理过程中,涉及权属调整的有田块重划、房屋拆迁、迁坟腾地等,这些都与农民的利益
息息相关。
土地权属本身就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牵涉各方利益,包括所有者、使用者以及经营者的利益。
目前,农村的土地利用仍存在着粗放的现象,空心村
比比皆是。
通过土地整理可以有效改善这种情况,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强行
命令农户进行拆迁房屋、迁坟腾地填埋坑塘等侵犯农民利益的行为,未经农户本
人同意随意在材料中代签公众参与意见,以达到争取土地整理项目的目的,或占
用农户所耕种的土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给或少给相应的补偿费用等。
另外,
在土地整理中,由于是跨权属界限的整体调整,所以难免造成个别农户利益的受损。
(三)土地整理功能得不到发挥
所谓综合性是指将土地整理与农村综合发展的目标、内容与空间组织、管理
融为一体,以充分发挥土地整理综合功能。
而目前,增加耕地数量、补偿因非农
建设占用的耕地一度成为土地整理的唯一目标,致使土地整理的综合功能得不到
充分发挥,甚至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如重数量轻质量、占优补劣、开发不该开
发的土地、破坏生态景观环境等种种问题。
尽管国家已明确了土地整理的工作方针,立足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但土地整理项目重申报轻建设,工程质量较低,项目目标单一化等问题依然存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目前土地整理还未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影
响了土地整理综合性的显现与发挥,导致了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目标相脱节的
现象。
二、我国农村土地整理的有效对策
(一)发挥因地制宜作用
1.划时应参考村、组的界线。
由于我国现阶段农村土地采取的是农村集体承
包制度,各村、组的土地存在明确的界线。
有些规划在设计中忽视了村、组界线
的存在,经常会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因此,在规划时,应尽量考虑村、组的界线,设计上可以不存在明显的界线,但在单元划分上应考虑。
2.划应尊重当地农民的生活习惯,能利用原有设施应尽量利用。
有些道路是
农户长期在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存在一定合理性。
规划中,应首先考虑利用原
有的设施,这样既方便的农民习惯的生产、生活方式,又节约了成本。
规划应因
地制宜,做到保护和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兼顾,相互协调,符合当地
实情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原则。
因此,土地整理的规划设计要紧密结合实际,
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着眼从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入手,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贯彻民主政治原则
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整理规划方案的制订应贯彻民主政治原则,使土地整理规
划的实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公众参与土地管理项目,可直接了解项目各方面
的情况,提出意见,起到弥补单纯技术研究的不足,使规划方案更加可行,设计
更加科学,实施更为顺利。
我国目前土地整理中的公众参与还只是一种低层次的
参与。
让农民切身体会土地整理全过程,在项目中可以让大家共同参。
在土地整
理的立项阶段,应向公众公示土地整理项目区的具体区位,项目的性质和实施时间;在项目的规划形成阶段,调动公众的积极性,让公众参与到规划的调研中,
把公众的意愿带入规划草案当中,使规划方案尽可与公众利益一致。
土地行政主
管部门应组织召开公众听证会,以听取公众意见,修改和完善土地整理规划;土
地整理规划实施阶段要发挥公众舆论监督的作用。
(三)协调好各种内部关系
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在规划实施中,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协调好施工单位、监
理单位和农户以及其部门的协调工作。
当项目规划方案实施出现不合理时,由施
工单位报监理单位,监理位认可后上报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
在15日之内给予答复,以免造成严重地延误工期和耽误农民的种植时间。
当项
目规划实施中出现需要同其他部门协调时,如迁移道路中的电线杆等,由施工单
位和监理单位上报土地行主管部门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有义务协调相关部门解决。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对长一段时间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措施。
为了农村更和谐地发展,我们要合理利
用耕地,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好当前面临的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 韩润仙.韩桐魁. 试论农村土地整理发展制约因素与保障措施[J]. 国土经济. 1999.(01) ;
[2] 刘宗连.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土地整理[J]. 中国土地. 2006.(09) ;
[3] 高向军.罗明.国土整治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M].中国大地出版社.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