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快通道化变革中的麻醉管理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的麻醉方式是全麻还是腰麻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的麻醉方式是全麻还是腰麻](https://img.taocdn.com/s3/m/e0c9f3d5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31.png)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的麻醉方式是全麻还是腰麻髋部骨折,在医学领域被称为是老年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如果采取保守治疗的话,会导致患者出现相应的并发症,最关键的是死亡率也会升高,所以针对髋部骨折患者首选治疗方式就是手术治疗。
而针对此类手术最常见的麻醉方式就是腰麻或者是全麻;从以往大量相关研究数据可以看出,采用腰麻的方式,可以降低患者死亡风险、术后谵妄、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等,同时还可以缩短住院时间。
而具体针对髋部骨折手术的麻醉方式分析,以往有很多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不同的麻醉类型结果差异进行探讨,但结果表明都存在一定问题或者是局限性,特别是针对两种麻醉方式的安全性以及对术后行走能力的影响,目前并没有较为明确的研究结果。
接下来,小编也主要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中,两种麻醉方式的选择做详细科普。
1.髋部骨折分析髋部骨折,属于一种临床疾病,主要是涉及到股骨位置并靠近骨皮附着处发生骨折的一种意外病症。
从临床诊疗数据和经验可以看出,基本上超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髋部骨折患者都集中于五十岁或者五十岁以上的个体当中,其中最常见的病因是由于轻微创伤,比如骨质疏松症、慢性疾病、残疾时站立跌倒等因素所导致的骨折。
针对此病症的治疗,通过有效手术治疗方式,比如骨折部位固定、部分骨折固定、骨折位置全髋关节置换等,可以达到治疗目标,而且手术治疗的方式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髋关节骨折患者。
2.背景对于髋部骨折患者到底是选择腰麻还是全麻,有相关研究证实,相较于全麻来说,腰麻在降低患者死亡风险、谵妄、并发症等方面有着比较理想的效果。
而且从以往RCT研究显示,根据不同的麻醉类型来判断的话,最终结果的差异性还是比较大,最关键的是有很多参与人员早在三十年前就投入研究,参与者数量少,或者不是为了评估住院期间以外的结果。
还有就是缺乏麻醉技术对术后独立行走恢复的研究,这种情况在于,有很多患者认为髋部骨折术后独立行走的恢复情况是首要任务,但是对这方面的麻醉技术评估研究或者是证明结果不是很好。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的麻醉管理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的麻醉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67e5ba74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e.png)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的麻醉管理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的麻醉管理可是个相当有挑战性又非常重要的事儿呢。
咱们得先明白,老年髋部骨折可不是小事儿,就像一辆开了很多年的老汽车,各个零件都已经老化了,稍微一碰撞,那修复起来就很费劲。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衰退,心肺功能啊、肝肾代谢能力啊,都大不如前。
这就好比一个破旧的房子,墙也不结实了,屋顶也漏雨了,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可能就摇摇欲坠。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手术,麻醉就像在这个破旧房子里搞装修,得小心翼翼,还得把各个方面都考虑周全。
那从麻醉方式的选择上来说,是局部麻醉好呢,还是全身麻醉好呢?这就像在纠结是给房子局部修缮还是整体翻新。
局部麻醉呢,对老人身体的整体影响可能相对小一些,就像只修房子的一个小角落,对其他地方的干扰不大。
可有时候啊,局部麻醉可能达不到理想的麻醉效果,老人还是会感觉到疼痛,这就像小修小补没解决根本问题。
全身麻醉呢,能让老人在手术中完全没感觉,可它对心肺功能等的要求就比较高,这就像整体翻新房子,要确保整个房子的结构能承受得住。
所以啊,得根据老人具体的身体状况来决定。
在麻醉前的评估也是重中之重。
这就好比要装修房子前得先好好检查房子的结构一样。
要查看老人的病史,看看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之类的。
这就像检查房子有没有裂缝、有没有受潮的地方。
了解老人平时吃的药,因为有些药可能会和麻醉药相互作用,这就像房子里原来的一些设施可能会影响装修的进程。
还要评估老人的营养状况,营养好的老人可能就像房子的地基比较牢固,在麻醉和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更耐受。
麻醉药物的剂量更是要精确把握。
这就像做菜放盐一样,放多了放少了都不行。
给多了,老人的身体可能承受不住,就像盐放多了菜就没法吃了。
给少了,麻醉效果又不好,就像盐放少了菜没味道。
而且不同的老人对麻醉药物的反应也不一样,就像不同的厨师做同一道菜,味道可能千差万别。
在麻醉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老人的生命体征。
这就像航行中的船要时刻关注各种仪表一样。
不同麻醉方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不同麻醉方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c0ed932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6b.png)
不同麻醉方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分析摘要:老年髋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选择适当的麻醉方式对于手术的成功和术后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对不同麻醉方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麻醉效果进行分析。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分析,我们探讨了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麻醉,神经阻滞麻醉(或椎管内麻醉)复合浅全麻--以下简称复合麻醉等不同麻醉方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中的效果和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临床建议。
我们的研究结果有助于为临床医生提供决策支持,以优化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麻醉管理,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康复效果。
关键词:老年髋部骨折,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复合麻醉,麻醉效果引言:老年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通常由于骨质疏松和跌倒等原因引起。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治疗,手术是常见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恢复髋关节功能并减轻疼痛。
在手术过程中,选择适当的麻醉方式对手术的成功和术后康复至关重要。
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方式包括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复合麻醉。
全身麻醉提供了全身范围的无痛手术操作,但可能伴随着一些风险,如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苏醒延迟、肺部感染和镇痛药物不良反应。
椎管内麻醉可产生较好的镇痛效果,但可能出现较大的血压波动、术后尿潴留、头痛、术中清醒,长时间体位引起全身不适和焦虑等并发症。
神经阻滞麻醉可以减少全身麻醉的风险,并提供一定的镇痛效果,但对于某些患者可能镇痛不够充分。
复合麻醉就能取得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同时减少全麻醉药的用量,有效降低全身麻醉引起的并发症,术后又保留了良好的镇痛效果,避免了全麻醉苏醒后疼痛引起应激反应。
针对不同麻醉方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麻醉效果,目前存在一定的争议和不一致的观点。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的麻醉管理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的麻醉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d0fbc3d9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a6.png)
的可能。
髋部骨折—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3.骨水泥反应综合征 ▪ 骨水泥植入综合征(bone cement implantation syndrome,BCIS)为骨水泥
植入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包括低血压、心律失常、严重低氧血症、 心肌梗死、骨水泥导致心跳骤停、出血(凝血功能改变)、哮喘发作等。 ▪ 髋部骨折的发生骨水泥反应综合征的20%,髋部骨折是BCIS的高位因素。 ▪ 研究显示,单纯硬膜外麻醉较腰硬联合麻醉可明显增加ASA Ⅲ级患者 BCIS的发生风险,而腰硬联合组BCIS发生率低于全麻组。
髋部骨折—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① 髋部骨折多伴随重度的疼痛,入院后立即进行镇痛评估,并早期处理。 ② 髋部骨折老年人常合并不同的系统性疾病,约80%的老年人合并系统
性疾病,故早期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及阿片类药物要慎重。 ③ 超声下引导的髂筋膜阻滞镇痛对髋部骨折效果较好,操作简单,容易
掌握,建议在入院初期早期进行,且减少围术期老年患者阿片类药物 的使用量。研究发现,接受髂筋膜阻滞的患者术后镇痛和完全镇痛明 显减少,术后谵妄和疼痛发生率较低,并且患者住院时间缩短。Leabharlann 髋部骨折—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 髋部骨折常见于老年人,我国老年人髋关节骨折的几率成倍增长(50岁 以上髋部骨折的调整年龄别比率增加了2.76倍,70岁以上年龄特异性比 率增加了3.37倍)。
▪ 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髋部骨折的发生率在女性和男性分别为957.3/10万 和414.4/10万,髋部骨折中年龄>70岁的老年患者占75%。在老年创伤中, 髋部骨折较常见,且常合并多项并发症。
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围术期麻醉管理护理课件
![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围术期麻醉管理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e68ead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2a.png)
根据病情和康复计划,为病人安排物理治疗,如按摩、电刺激等, 以缓解疼痛、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
康复器械辅助
根据需要,为病人提供康复器械,如助行器、拐杖等,以帮助他们更 好地进行康复训练。
预后评估
评估指标
预后评估的指标包括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 日常生活能力等,通过这些指标的综合评估,可以对病人 的恢复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 取适当的措施,如输血、 输液等,维持病人循环系 统的稳定。
术后护理
疼痛管理
评估病人术后的疼痛程度,采取适当的疼痛控制措施,如药物治 疗、物理治疗等,缓解病人的疼痛。
预防并发症
针对老年病人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预防肺部感染、下 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常见并发症。
功能康复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指导病人进行适当 的康复训练,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术前准备
指导病人进行必要的术前准备,如 禁食、禁水、备皮等,确保手术顺 利进行。
术中护理
01
02
03
监测生命体征
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 病人的生命体征,如心率 、血压、呼吸等,及时发 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维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防 止呼吸道梗阻或窒息,必 要时进行吸氧或机械通气 。
维持循环稳定
了解老年患者的既往病史,如高血压 、糖尿病、心脏病等,以及用药情况 ,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耐受性 。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 以进一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
对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检查 ,包括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 能,以及营养状况和水电解质平衡。
合并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围术期麻醉管理
![合并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围术期麻醉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ae04e3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06.png)
合并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围术期麻醉管理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髋部骨折合并心血管疾病围手术期的麻醉管理及临床效果。
方法选用我院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开展以下研究,采用数字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管理,观察组实行围术期麻醉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1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髋部骨折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良好的麻醉管理具有优异的临床效果,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关键词:合并心血管;老年患者;髋部骨折;麻醉管理髋部骨折作为老年患者最常见的骨折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研究表明,预计亚洲髋部骨折患者将从2018年的112万增加到2050年的256万。
髋部骨折患者一年内死亡率高达8.6%~36%。
在髋部骨折老年患者中,多数患者都合并一到多种内科疾病,其中心血管系统疾病为髋部骨折老年患者常见的合并症。
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高达23.6%。
老年髋部骨折处理指南建议,患者应在入院后48h内进行手术,以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合并心血管疾病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病情复杂、麻醉风险高,而快通道手术为麻醉科医师对该类患者围术期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选用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
其中,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为(63.78±1.79)岁;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64.65±1.46)岁。
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术前评估药物管理:术前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类降压药,可能会导致术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若无临床禁忌,应在术前24h停用的此类药物,术后48h内可考虑继续使用上述药物。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麻醉管理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麻醉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63058a56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d0.png)
02
适应症:适用 于大多数老年 髋部骨折手术 患者
03
禁忌症:椎管 内肿瘤、感染、 出血等患者
04
注意事项:术 前评估患者椎 管内情况,术 后密切观察患 者生命体征
全身麻醉
1
2
优点:患者无痛感,便于手术操作
缺点:可能引起呼吸抑制、血压波 动等并发症
3
4
适用情况:高龄、合并症多、手术 时间长的患者
注意事项:术前评估患者身体状况, 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剂量,密切
麻醉选择:选择对认知功能影 响较小的麻醉方式
术中管理:保持患者血流动力 学稳定,避免低血压和缺氧
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认知 功能变化,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控制疼痛和预防并发症
采用多模式镇痛策略, 包括药物、物理治疗
等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 征,及时发现并处理
并发症
加强术后护理,预防 感染、血栓等并发症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 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麻醉管理
演讲人
目录
01
麻醉前评估
02
麻醉方式选择
03
麻醉管理策略
麻醉前评估
患者身体状况
01
年龄:老年人,可能存在多 种慢性疾病
03
心肺功能:可能存在心肺功 能不全或呼吸困难
05
神经系统:可能存在认知功 能障碍或神经肌肉疾病
02
体重:可能存在肥胖或消瘦 问题
04
肝肾功能:可能存在肝肾功 能不全或代谢异常
06
药物过敏史:可能存在对麻 醉药物或抗生素的过敏史
合并症和并发症
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 心病、心律失常等
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 帕金森病等
对于高龄老年行髋置换术患者,围术期麻醉如何实施精细化管理
![对于高龄老年行髋置换术患者,围术期麻醉如何实施精细化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4c6feb21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14.png)
对于高龄老年行髋置换术患者,围术期麻醉如何实施精细化管理全髋关节置换术是当前治疗各类髋关节疾病中极其重要的方法。
髋关节病是临床医学上比较常见的疾病,大多发生在40至60岁人群中。
髋关节病主要指的是以髋关节骨折、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以及股骨头坏死等最为常见,患有该疾病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关节功能障碍,而人们的正常活动也受到了限制,同时还带有剧烈的疼痛感,进而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与工作。
当然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合理应用,对患者疾病的有关症状以及体征有着明显的改善作用,同时还有不断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工作能力等的重要作用。
那么,高龄老年行髋置换术患者,围术期麻醉如何实施精细化管理呢?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1、如何对高龄老年行髋置换术患者,围术期麻醉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措施?在进行手术之前,确保高龄老年患者不存在药物禁忌证的前提下肌注阿托品与苯巴比妥钠,入室除常规无创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心电图,全部实施有创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以及血气分析等,根据监测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精细化高龄老年患者的生命体征,根据高龄老年患者的禁食时间、手术出血与容量监测血气分析精细化补充患者缺失的容量,必要时可以补充血制品,并根据患者的其他合并症进行合适的治疗。
(1)全身麻醉麻醉诱导药物可以选择罗库溴铵、依托咪酯以及舒芬太尼等,采取气管插管的方式,吸入浓度为1%的七氟烷,静脉泵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等药物,充分结合手术流程灵活调整丙泊酚的泵速,从而有效预防低血压症。
另外,合理有效的应用麻醉深度监测仪,方便患者实时了解麻醉的深度。
(2)椎管内麻醉实施单纯硬膜外麻醉或硬膜外麻醉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的方式,进行蛛网膜穿刺,注入7mg-15mg的布比卡因(其浓度为0.25-0.50%),充分结合手术状况并追加利多卡因,如果是单纯的硬膜外麻醉,就要选用罗哌卡因或者利多卡因等药物,浓度分别为0.5%予 2.0%,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可以达到更好的镇痛效果。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麻醉管理优化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麻醉管理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a28e63f3b90d6c85ed3ac664.png)
神经阻滞操作前抗凝、局麻药中毒
▪ 广东省人民医院麻醉科相关经验如下: ①罗哌卡因避免和其他种类局麻药合用; ②局麻药中可加入缩血管药物; ③采用最低剂量药物,不一味追求阻滞效果; ④避免反复穿刺; ⑤做好急救准备;
神经阻滞操作前抗凝、局麻药中毒
⑥根据手术方式、患者特点、神经走向和性质,调整局麻药浓度与 容量: ▪ PFNA手术入路以感觉神经阻滞为主要目标,椎旁神经阻滞采用
神经阻滞操作前镇静
▪ 广东省人民医院麻醉科相关经验如下: ①深部阻滞一定伴有不适感,老年患者配合度差,容易引发循环不 稳定的情况; ②深度镇静可以稳定循环,改善患者体验; ③必须有神经刺激仪和超声双重引导; ④注药压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神经阻滞操作前镇静
⑤超声引导下穿刺针达到目标位置或相关肌肉节律收缩,二者具备 其一即可给药,不宜反复穿刺 ; ⑥慎用腰丛、椎旁神经阻滞,尽可能选取外周浅表神经阻滞代替。
老年髋部骨折 手术患者麻醉 管理优化
副标题
前言
▪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为限期手术,来院治疗时患者及家属有缓解疼 痛、尽早手术、降低围术期风险的迫切要求,手术医生则希望麻 醉科医生不停手术、尽量避免全麻、术后患者能快速康复。
▪ 但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多发,一篇于2016年发表在 Pain的文章告诉我们:此类手术术后感染发生率为2.5%、心脏不 良事件发生率2.1%、肾脏疾病发生率1.5%、肺部并发症1.1%、30 天死亡率为3%,因此,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的麻醉管理应当在安全 基础之上,考虑毒
神经阻滞操作前抗凝、局麻药中毒
▪ 相关研究表明,罗哌卡因静脉血药浓度2.2μg/ml就可能出现中枢 神经毒性,以平均患者年龄为73岁的膝关节手术为例,罗哌卡因 出现心脏抑制的最低静脉血药浓度为1.6μg/ml。
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麻醉护理配合
![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麻醉护理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b9a3cb62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20.png)
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麻醉护理配合对于老年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麻醉护理配合非常重要。
本文将着重介绍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麻醉护理配合,包括准备工作、麻醉选择、手术过程中的麻醉管理、麻醉后护理等方面。
一、准备工作1.术前评估:在手术前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疾病史、手术部位等方面。
要注意老年患者存在的多种疾病问题,如心肺功能、肾功能、代谢问题等,以便制定个体化的麻醉管理方案。
2.患者安全:对老年患者麻醉前需对患者行心电图检查、心肺功能检查、血常规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疾病问题,确保手术安全。
3.患者配合:老年患者在手术中常常存在心理问题,如不安、紧张等,护士在手术前需和患者沟通,让患者安定下来,消除不安和恐惧。
二、麻醉选择1.全麻:全麻是手术中采用的主要麻醉方法,可以消除患者的疼痛,并且保障手术期间的安全。
对于老年患者,需要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麻醉药,掌握麻醉剂量,避免对患者产生更大的影响。
2.脊麻:脊髓麻醉具有麻醉深度较浅、副作用小等优点,对于老年患者,尤其是存在心肺疾病的老年患者,脊髓麻醉是一种较为优选的麻醉方法,但是需要注意脊髓麻醉可能导致低血压、头痛等并发症。
三、手术过程中的麻醉管理1.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手术时护士需要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血压等,以便及时处理手术中出现的问题。
2.掌握麻醉剂量:护士在手术中需要掌握麻醉剂量,调整麻醉深度,保证患者在手术中不会产生疼痛感。
但同时也要注意,麻醉深度过深会对患者产生负面效应。
3.防范并发症:手术中需要防范并发症的发生,如低血压、呼吸困难等,将患者安全、平稳地送回病房,并在术后及时观察处理,防止出现不良后果。
四、麻醉后护理1.观察患者恢复情况:手术后,需要护士对患者进行观察,包括意识、疼痛等方面,以便及时发现患者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
2.采取安抚措施:老年患者手术后需要采取相应的安抚措施,让患者尽早恢复到平静状态,避免不良影响。
高龄患者髋部骨科手术麻醉方法有哪些
![高龄患者髋部骨科手术麻醉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2de2849d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74.png)
高龄患者髋部骨科手术麻醉方法有哪些发布时间:2021-05-25T06:07:15.355Z 来源:《航空军医》2021年3期作者:李利[导读] 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常用麻醉方法是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两种方法。
全身麻醉就是气管插管方法,这种方法,因为对老年人内环境影响非常大,所以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量采用椎管内麻醉方法。
椎管内麻醉方法对病人影响比较小,医院现在这类病人多采用椎管内麻醉方法,尽管老年的患者,脊椎退变非常严重,插管困难,但还是应该尽量做到椎管内麻醉,让病人恢复快,围手术期好管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病死率。
李利(四川省绵竹市中医医院)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常用麻醉方法是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两种方法。
全身麻醉就是气管插管方法,这种方法,因为对老年人内环境影响非常大,所以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量采用椎管内麻醉方法。
椎管内麻醉方法对病人影响比较小,医院现在这类病人多采用椎管内麻醉方法,尽管老年的患者,脊椎退变非常严重,插管困难,但还是应该尽量做到椎管内麻醉,让病人恢复快,围手术期好管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病死率。
高龄患者髋部骨科手术麻醉方法有哪些1.全身性麻醉麻醉医生会先给患者提供面罩吸氧,这样可以保证氧的补充,然后麻醉医生会快速给老人诱导气管插管,实现全身的麻醉,这种麻醉的药物主要是丙泊酚、咪达唑仑、芬太尼、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或维库溴铵和瑞芬太尼,当老人插管之后会进行机械通气,这时医护人员会严格关注和控制呼吸的参数。
麻醉时需要维持七氟醚或异氟醚吸入,瑞芬太尼的维持速度也需要仔细掌握。
在手术完成后要停止吸入麻药和瑞芬太尼的泵注,待患者呼吸恢复良好,意识清醒后拔出气管导管,这时候会用舒芬太尼起到镇痛作用。
这种麻醉方式患者比较舒适,缺点就是增加了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2.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联合麻醉这种麻醉方法下,麻醉医生会让老人采取侧卧位,然后在脊柱上找到指定的地方先进行硬膜外穿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65453c3a98271fe900ef90f.png)
髋部骨折过高死亡风险原因
1.患者基础疾病多,多器官功能处于失代 偿边缘等老年衰弱综合征所致;
2.骨折本身可诱发全身炎性反应,继而炎 性反应导致全身远隔器官损伤,骨折是 导致术后过高死亡风险的直接原因;
3.年龄 4.…………
• 苏格兰校际指南组织(SIGN)髋部骨折指南,2009年;
Scottish Intercollegiate Guidelines Network.Management of hip fracture in older people.Edinburgh:(2009-6-1)
危害-管理
手术延迟因素
•管理和医疗因素 •尽量避免因管理因素导致的 手术延迟 •强烈建议在髋部骨折后24~ 48 h内实施手术
早期手术治疗(如入院48 h内实施手术)除可减轻患者疼痛外,还 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改善术后自理能力。
组建老年髋部骨折治疗的多科协作治疗组,治疗相关科室的密切协作 ,制定相应的治疗流程和路径,并且定期回顾总结以改进。
压疮 心脑血管并发症 骨折局部并发症
心理疾病
该项研究纳入720例>65岁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
• 159例患者术后1年内病死,入院至手术时 间平均为30 h;
• 若延迟手术,其1年内病死率增高,呈线性 关系;
• 入院后手术每延迟10 h,1年内病死率约增 加5%;
48h后手术
•30天全因死亡率增加41% •手术拖延时间越长,住院死亡率 越高 •肺部感染或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 发症的风险明显增加
• 英国国家健康与临床优化研究所 (NICE) 髋部骨折指南,2011年;
National Clinical Guideline Centre.The Management of Hip Fracture in Adults, London:(2011).
中国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麻醉及围术期管理指导意见PPT课件
![中国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麻醉及围术期管理指导意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dd6921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68.png)
发布机构: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老年人麻醉学 组,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骨科麻醉学组
全文出处:中华医学杂志,2017,97( 12 )
执笔者:梅伟(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
汇报内容
一、 二、 三、 四、 五、
发病率和预后 手术时机把握 术前评估准备 围手术期管理 术后管理策略
术前评估与准备
深静脉血栓形成/栓塞预防
有技术条件单位强烈建议术前常规 行下肢加压超声DVT筛查 参照《围术期深静脉血栓/肺动脉血 栓栓塞症的诊断、预防与治疗专家共 识(2014)》
低分子量肝素和普通肝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防DVT
依诺肝素 普通肝素
治疗量 1 mg/kg,1天2次 1.5 mg/kg,每天1次
APTT延长1.5~2.0倍
48h后手术
•30天全因死亡率增加41% •手术拖延时间越长,住院死亡率 越高 •肺部感染或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 发症的风险明显增加
危害-管理
手术延迟因素
•管理和医疗因素 •尽量避免因管理因素导致的 手术延迟 •强烈建议在髋部骨折后24~ 48 h内实施手术
术前评估与准备
急诊室处理
➢ 1 h内完成初级评估,4 h内收入专科 病房 ➢ 体征、病史、影像学 ➢ 镇痛:牵引、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
术后抗凝 术后并发症
术后谵妄 术后康复
术后管理
略
小结
合并疾病多
术前
心肺脑、DVT评估
腰麻>连硬>N-B>全麻
术中
容量、血压、麻醉深度
镇痛:N-B>硬膜外>静脉
术后
抗凝、营养、功能锻炼
推荐首选轻比重单侧腰麻(患侧向上),建议使用0.2%小剂量轻比重 布比卡因液(≤5.0~7.5 mg),推注30~40 s,患侧向上体位保持 10~15 min,然后启动其他操作
老年患者髋部骨折围手术期麻醉管理
![老年患者髋部骨折围手术期麻醉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b1c11b7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b.png)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项目成果回顾
01 02 03
老年患者髋部骨折围手术期麻醉管理指南制 定
基于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结合国内外最新进展和 专家共识,制定了针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麻醉 管理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规范化、标准化的操作建议 。
在手术过程中,维持患者循环系统的稳定,避免手术应激导致的心血管 事件。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剂量,以及必要的血管活性 药物支持。
术后循环系统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循环系统并发症, 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神经系统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术前神经系统评估
对老年患者进行神经系统评估,了解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脑血管疾病史等。针对存在神 经系统疾病的患者,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和调整。
通过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 习惯,建立积极的认知和行为模式,从而 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放松训练
家属参与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 放松训练,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和减轻疼 痛感受。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心理干预过程, 提供情感支持和理解,共同帮助患者度过 难关。
家属参与和沟通技巧
疼痛评估工具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数字评分法(NRS)等主观评估工具 ,结合客观指标如生命体征、面部表情等,全面评估患者疼痛程度 。
评估频率
术前、术后定期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及时调整镇痛方案。
评估标准
根据疼痛程度、性质、持续时间等,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计划。
多模式镇痛方案设计与实施
药物镇痛
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阿片类药物等,根据患者疼痛程 度和耐受性调整用药剂量和频率 。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的麻醉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的麻醉](https://img.taocdn.com/s3/m/6138a1bd31b765ce050814e8.png)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徒手法:
Company Logo
超声法:
Company Logo
超声法:
阔筋膜 髂筋膜 髂腰肌
Company Logo
用药 0.33%或0.4%罗哌卡因+地塞米松5mg 0.4-0.7ml/kg
并发症 局麻药毒性反应 局部血肿 神经损伤 腹腔脏器损伤
老年急性髋部骨折麻醉
目录 1. 髂筋膜间隙阻滞 2. 一例病例 3. 讨论
Compaa iliac compartment block,FICB)
1989年Dalans等应用于临床 是指将局麻药注射到位于髂筋膜及髂腰肌之间的筋膜间隙内,同
时阻滞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及闭孔神经的一种阻滞方法 可以为髋部手术提供良好的术前及术后镇痛效果,同时研究表明
髂筋膜间隙阻滞可以提供长达36-48h的有效镇痛效果 因此可为老年髋部骨折预计48h内手术患者提供有效的急性疼痛
处理
Company Logo
髋关节的神经支配
股神经 股外侧皮神经 闭孔神经关节支 坐骨神经关节支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术后随访
Company Logo
术后随访
回病房
D1
疼痛
—
—
睡眠节律
—
—
认知功能
—
—
下地活动
—
—
相关并发症
—
—
D2
D3
D7
D30
+
+
++
20-中国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指导意见(2017)
![20-中国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指导意见(2017)](https://img.taocdn.com/s3/m/b719060b8762caaedc33d41a.png)
20-中国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指导意见(2017)中国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指导意见(2017)2017-12-13 06:41 来源:未知编辑:点击: 203王天龙(共同负责人)王东信王秀丽严敏冯泽国李民李军肖玮张兰陈绍辉欧阳文袁红斌徐懋郭向阳(共同负责人)梅伟(执笔人)髋部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见的外伤性疾病。
该类患者常伴发多种并存疾病和合并症,麻醉及围术期管理不当,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显著增加。
本指导意见根据相关文献、专家共识和指南制定,提出改善患者转归的若干建议,包括手术时机选择、术前评估和准备、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麻醉和镇痛方案选择、术中呼吸循环管理以及术后康复计划等方面,以加强该类患者的围术期管理。
一、发病率和预后髋部骨折常见于老年女性患者,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发生率在女性和男性分别为957.3/10万和414.4/10万,髋部骨折中年龄大于70岁的老年患者占75%。
由于对骨质疏松和跌倒的有效预防,自1995年到2005年十年间,老年髋部骨折发生率在女性和男性分别下降了24.5%和19.2%。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全身性疾病。
最常见的并存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35%)、呼吸系统疾病(14%)、脑血管疾病(13%)、糖尿病(9%)、恶性肿瘤(8%)和肾脏疾病(3%)。
约70%患者为ASA Ⅲ~Ⅳ级,35%患者至少并存一种疾病,17%并存两种疾病,7%并存三种以上疾病。
由于并存疾病的存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死亡风险比同龄人群高3倍。
调查显示该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为2.3%~13.9%,术后6个月死亡率增至12%~23%,男性患者死亡率高于女性,约3/4老年患者的死因与其并存疾病有关。
转归不良的主要相关因素依次为高龄(>90岁)、器官储备功能下降、并存疾病和合并症多。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死亡率比择期髋关节置换术高6~15倍。
近年来由于临床诊疗技术和流程的改进,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f4be4a0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78.png)
案例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01
失败因素
02
03
04
术前评估不足,对患者的身体 状况和疾病史了解不够全面;
麻醉方法和药物选择不当,导 致手术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
术后镇痛效果不佳,患者痛苦 较大,影响康复进程。
从案例中学到的经验和教训
01
术前评估要全面准确, 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 况和疾病史;
02
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择 麻醉方法和药物,确保 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安全 ;
和治疗效果。
加强多学科协作,包括骨科、麻 醉科、护理和康复团队等,为患 者提供全面、专业的治疗和管理
。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合并症对麻醉管理的影响
心血管合并症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常伴有心血管 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需 在麻醉管理中特别关注和预防心
血管事件的发生。
呼吸系统合并症
老年患者常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麻醉过 程中需特别注意呼吸道管理和呼吸 支持。
糖尿病
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麻醉管理 中需注意血糖的监测和控制,以降 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 术期麻醉管理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老年髋部骨折概述 • 围术期麻醉管理 •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的特
殊考虑 • 案例分析 • 结论
01 引言
背景介绍
01
老年髋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 类型,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 降,手术风险较高,因此围术期 麻醉管理尤为重要。
药物相互作用与麻醉选择
药物相互作用
老年患者常同时服用多种药物,麻醉药物与其它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影 响麻醉效果和患者的生命体征。
老年髋部骨折的麻醉方法
![老年髋部骨折的麻醉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23ba4f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56.png)
老年髋部骨折的麻醉方法全麻和椎管内麻醉是老年髋部骨折最常用的麻醉方法。
全麻要进行气管内插管,对老年人的气道影响很大,所以对老年人应尽量采用椎管内麻醉。
虽然老年性脊柱退行性变严重,插管困难,但应尽最大努力做好椎管内麻醉,使患者能迅速康复,在围手术期处理得当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因此,我们应注意老年髋部骨折的麻醉。
我们不能每一个病人来的时候都用气管插管的全麻。
麻醉效果好,但并发症多,给围手术期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对患者影响很大。
一、注意事项老年患者心血管疾病多,手术麻醉风险高。
因此,医生应在手术中要做好麻醉配合,主要注意以下几点:1、血液循环:护士应保持病人静脉通畅。
由于髋关节手术中出血量往往难以估计,而硬膜外麻醉往往会在麻醉平面引起交感神经阻滞,导致阻力血管和血容量扩张,因此患者往往会有血压下降的危险,严重者还会出现循环衰竭,因此,护士应保持患者静脉通畅,一般选用静脉留置针。
心肺功能不全患者可选择深静脉置管。
2、监测: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血压稳定,使用骨水泥前通知麻醉师,以保持患者血压正常,必要时给予降压药物。
尽量做到患者输血量和输液量相同,避免因输液过多而造成超负荷。
3、准备:为患者准备抢救药物,避免因血压下降、心力衰竭等情况下的紧急准备而引起恐慌,以免延误手术。
4、心理:由于手术创伤大,病人出血量大,手术难度大,危险性大,病人往往怕疼,所以在手术过程中会有更紧张的情绪,导致血压或心率升高,麻醉不能顺利进行。
因此,护士应注意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安抚病人情绪,术前探访病人,经常询问病人手术过程中的情况,告知病人手术进展情况,以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
5、体位:术中协助病人改变体位,并告知病人改变体位的原因。
就位时注意松紧适度,避免压疮。
随时观察病人的身体状况。
二、手术室护理内容1、术前护理术前配合手术的巡回护士在术前对患者进行了走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发症、心理状态等,讲解手术室环境、手术器械、麻醉方法,并告诉患者如何配合手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髋部骨折已成为老年患者在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类创伤性疾病。
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60万老年患者遭受此类创伤打击,而且这一统计数字以每10年提高25%的速度在不断增长[1]。
近年来,在对这类创伤的的治疗中,一种提倡及早实施手术的积极性治疗方案日益受到重视且备受推崇。
然而,这种快通道化治疗的变革无疑给麻醉医师的临床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需要他们以一种全新的“围手术期之家”(perioperative surgical home)理念,努力塑造新时代中麻醉医师的崭新角色。
一、老年人群中的髋关节周围骨折问题在社会财富不断积累的今天,世界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也在经历着不断的“提速”。
据美国人口统计局报告,2008年全球每月新增的65岁老年人口约为87万,到2018年这类新增人口的数量就会超过190万[2]。
构建科学的医疗体系以维护这类人群的生命健康,值得我们未雨绸缪。
作为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的三大急性疾病之一,髋部骨折严重损害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由于存在高龄、并存病多和常伴有其他系统疾病的急性发作等危险因素,髋关节周围骨折后的致死风险极为突出。
调查显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死亡率男性为26%,女性为20%,而且这一高死亡比率可一直持续至伤后10年[3]。
另外,相较于接受择期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30d的围术期死亡率增加6~15倍[4]。
虽然包括预防老年骨质疏松和意外跌倒在内的一些目前被广为提倡的一级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这类骨折损害的发生,但积极探寻有助于规避或降低其致死风险的科学治疗体系无疑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二、以“围术期之家”理念服务手术快通道化变革“围术期之家”是美国麻醉医师协会新近提出的一种旨在增进患者健康、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降低医疗费用的全心服务于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医疗理念。
强调外科医师、麻醉医师和专科会诊医师等手术相关医务人员密切协调和团队合作,以实现从入院、手术决策、手术实施、术后康复到出院整个医疗过程的无缝衔接和程序化治疗,从而保证能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为患者实施正确的手术[5]。
麻醉医师必须认清自己的知识体系、临床技能和工作环境在引领这场变革方面的优势,更积极、更主动、更广泛地参与其中的各个治疗环节,不再只是基于传统的麻醉学理念,而应建立在全新的“围术期医学”(perioperartive medicine)理念之上进行临床判断和临床抉择。
对于传统的治疗理念,老年髋部骨折手术被认为绝不应纳入急症手术的治疗范畴;老年患者日渐衰微的身体状况理论上也似乎需要术前给予充足时间进行调整优化,以保证手术安全。
然而,一项针对并存多种疾病且年龄超过90岁的加拿大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研究发现,手术时间推延超过24h会显著增加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和死亡事件的发生,其最佳手术时间不应超过伤后6h[6]。
最近一项共纳入191873例患者的35项研究的荟萃分析也显示,及早完成手术(伤后DOI:10.3877/cma.j.issn.2096-0263.2017.01.01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81401792)作者单位:300211天津医院麻醉科通信作者:马信龙,Email:doctorjinjin@ ·综述·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快通道化变革中的麻醉管理徐进李平马信龙万方数据24~48h内)可显著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死亡率[7]。
因此,从围术期医学角度,及早完成手术成为了保障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从这种快通道化治疗获得最大收益的关键节点。
尽管,与时间赛跑,力争伤后数小时内完成手术的急症手术模式尚缺乏可操作的现实性,但努力在24h内(至少不超过48h)完成手术仍是未来这类患者的治疗方向。
为此,有幸参与其中的麻醉医师必须强化自己的“围术期之家”服务理念,密切与治疗团队的合作。
一方面杜绝假借“安全”之虚,以不必要的检查、会诊和完善术前准备之名拖延手术;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自身麻醉和镇痛机能方面的专长,服务于患者快通道化治疗的每个环节。
三、相关麻醉治疗进展(一)术前评估与准备脆弱的器官机能储备和各种繁杂的并存病,无疑会破坏机体宝贵的抗打击潜能,从而使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在围术期容易出现各类并发症,并表现出不同寻常的高致死风险。
为此,很多大型医疗中心都建立有类似于Charlson并存病指数和老年病患并存疾病指数的评分体系,为科学预测患者的治疗风险提供依据。
新近提出的“诺丁汉髋部骨折评分”更被认为能准确估测此类老年患者术后30d和1年的死亡率[8]。
但所有这些评分方法目前看来仍显复杂,在方便临床使用方面还有待改进。
由于老年患者病情复杂且准备时间紧迫,稳定其并存病和优化其循环和呼吸机能无疑是手术术前准备的核心内容。
为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延缓手术,麻醉医师必须帮助其核心治疗团队明确区分术前必须纠正的病况(如隐匿性低血容量、重度贫血、低氧血症、电解质紊乱和恶性心律失常等)和可能会影响患者病程的病况(如心、肺和肾脏等机体重要脏器的慢性疾病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等),慎重权衡任何延缓手术决策带给患者的风险/收益[9]。
大多数老年患者日常规律服用的药物,如降压药、降脂药和精神类药物等,均无需术前停药。
对术前长期服用的抗凝药,应格外小心。
尽管存有争议,但目前基本认为阿司匹林和噻吩并吡啶类抗血小板药对手术造成的血液丢失影响轻微[10]。
使用凝血酶原复合物(20IU/kg)可迅速纠正华法令对机体凝血机能的抑制,保证患者术中维持正常的INR水平[11]。
但对于新型Xa因子抑制剂类,由于其抗凝效能强,而且目前临床上没有药物对抗,适当延缓手术则属于明智之举。
(二)术中麻醉管理全麻或区域麻醉都适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在临床上往往难分伯仲。
尽管一项对18158例患者的回顾分析显示[12],区域麻醉有助于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院内死亡率和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但从对患者远期死亡率的影响这一角度评判,两者差异并不显著[13]。
必须注意,术前长期服用各类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除外)的患者,多属于禁忌区域麻醉的特殊人群。
另外,对于一些心肺功能储备低的患者,可考虑实施辅助超声或神经刺激引导的腰-骶丛联合阻滞,可降低心肺并发症的发生[14]。
在髋部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全髋关节置换术近年来格外受到推崇,因为其更利于患者术后早期负重和进行功能锻炼。
尽管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对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率的影响无明显差异[15],但对活动性要求比较高的老年患者,仍推荐使用骨水泥型全髋关节,因为使用这类关节的患者,发生术后机械障碍类并发症和需要翻修治疗的比率低,术后的疼痛反应较为轻微,但患者发生关节脱位的比率增加,且存在发生骨水泥相关并发症和脂肪/纤维血红蛋白栓塞的风险[16]。
术中应特别注意优化患者的血容量状态,维护其循环状态的稳定性。
有研究提示,以持续监测中心静脉压或经食道超声检测的心室容量为依据实施目标导向性补液治疗和血流动力学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17]。
另外,通过测量脑电双频指数,可保证麻醉药使用适量也有益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三)术后康复支持及时有效的术后镇痛治疗有助于促进伤肢机能的及早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预防术后谵妄,因此格外受到重视。
而且目前更强调镇痛治疗的院内疗程全覆盖,即从患者入院进入急诊室后就率先启动镇痛治疗程序[18]。
口服或静脉滴定强效阿片类镇痛药,简便易行,疗效确切。
包括髂筋膜阻滞和股神经阻滞在内的外周神经丛阻滞方法疗效更为可靠,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高,值得成为首选的一线镇痛治疗方案[14]。
围术期谵妄是一种非常棘手的临床难题,患者甚至可以在术后6个月内发展为痴呆[19]。
麻醉类型是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之一[20]。
有研究表明全身麻醉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手术后谵妄发生的重要诱导因素[21]。
鲍宏玮等[22]对20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显示,全身麻醉较椎管内麻醉更易出现术后谵妄,尤其是高龄患者选择全身麻醉术后谵妄发生率较高。
尽管有报道称选择合理的麻醉用药和用量,以及有效的镇痛有助于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但事实却是即使全面实施这种快通道化治疗,包括全面评估、严格调控、早期功能锻炼和营养支持在内的各种措施都未能显著改变术后谵妄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23]。
术后康复内容尽管琐碎,但也异常重要,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及早进行负重练习,功能锻炼,纠正贫血,营养支持,预防血栓等治疗需要事先周密计划,并严格监督执行。
为此,在“老年骨科学”(orthogeriatrics)治疗模式中[24],提倡由骨科医师和老年病医师联合,共同指导患者的术后康复,以保证疗效。
四、小结在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代社会,髋部骨折仍严重威胁着很多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
为改善其预后,降低术后病死率,提倡对其治疗模式引入一种快通道化式变革,尤其强调力争伤后24~48h内及早完成手术治疗。
为此,麻醉医师必须以一种全新的“围术期之家”理念,积极参与到治疗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在为患者健康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角色转变。
万方数据参考文献1Johnell O,Kanis JA.An estimate of the worldwide prevalence, mortality and disability associated with hip fracture[J].Osteoporos Int,2004,15(11):897-902.2Kinsella K,He W.An Aging World: Census Bureau, International Population Reports;[Accessed January6,2009].3Haentjens P,Magaziner J,Colón-Emeric CS,et al.Meta-analysis: excess mortality after hip fracture among older women and men[J].Ann Intern Med,2010,152(6):380-390.4Cram P,Lu X,Kaboli PJ,et al.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s of Medicare patients undergoing total hip arthroplasty,1991-2008 [J].JAMA,2011,305(15):1560-1567.5Shafer SL,Donovan JF.Anesthesia&analgesia's collection on the perioperative surgical home[J].Anesth Analg,2014,118(5):893-895. 6Moja L,Piatti A,Pecoraro V,et al.Timing matters in hip fracture surgery:patients operated within48hours have better outcomes[J].PLoS One,2012,7(10):46175.7Hapuarachchi KS,Ahluwalia RS,Bowditch MG.Neck of femur fractures in the over90s:a select group of patients who require prompt surgical intervention for optimal results[J].J Orthop Traumatol,2014,15(1):13-19.8Wiles MD,Moran CG,Sahota O,et al.Nottingham hip fracture score as a predictor of one year mortalit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ical repair of fractured neck of femur[J].Br J Anaesth,2011,106(4):501-504.9White SM,Griffiths R,Holloway J,et al.Anaesthesia for proximal femoral fracture in the UK:first report from the NHS Hip Fracture Anaesthesia Network[J].Anaesthesia,2010,65(3):243-248.10Chechik O,Thein R,Fichman G,et al.The effect of clopidogrel and aspirin on blood loss in hip fracture surgery[J].Injury,2011,42(11): 1277-1282.11Tazarourte K,Riou B,Tremey B,et al.Guideline-concordant administration of prothrombin complex concentrate and vitamin K i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bleeding under vitamin K antagonist treatment(EPAHK study)[J].Crit Care, 2014,18(2):R81.12Neuman MD,Silber JH,Elkassabany NM,et 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regional versus general anesthesia for hip fracture surgery in adults[J].Anesthesiology,2012,117(1):72-92.13Neuman MD,Rosenbaum PR,Ludwig JM,et al.Anesthesia technique,mortality,and length of stay after hip fracture surgery[J].JAMA,2014,311(24):2508-2517.14Rashiq S,Vandermeer B,Abou-Setta AM,et al.Efficacy of supplemental peripheral nerve blockade for hip fracture surgery:multipletreatmentcomparison[J].CanJAnaesth,2013,60(3):230-243. 15Yli-Kyyny T,Sund R,Heinanen M,et al.Cemented or uncemented hemiarthroplasty for the treatment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J].ActaOrthop,2014,85(1):49-53.16Zhao Y,Fu D,Chen K,et al.Outcome of hemiarthroplasty and total hip replacement for active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splaced femoralneck fractures:a meta-analysis of8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J].PLoS One,2014,9(5):e98071.17Venn R,Steele A,Richardson P,et al.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to investigate influence of the fluid challenge on duration of hospitalstay and perioperative morbidity in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s[J].BrJ Anaesth,2002,88(1):65-71.18Boddaert J,Raux M,Khiami F,et al.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J].Anesthesiology,2014,121(6):1336-1341.19Juleibo V,Bjoro K,Krosgseth M,et al.Risk factors for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deliurm in elderly hip fracture patients[J].J AmGeriatr Soc,2009,57(8):1354-1361.20Mcdaniel M,Brudney C.Postoperative delirium:etiology and management[J].Curr Opin Crit Care,2012,18(4):372-376.21Siempos II,Ntaidou TK,Samonis G.The art of providing resuscitation in Greek mythology[J].Anesth Analg,2014,119(6):1336-1341.22鲍宏玮,严力生,陈红梅,等.麻醉选择对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影响[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31(4):393-394.23Watne LO,Torbergsen AC,Conroy S,et al.The effect of a pre-and postoperative orthogeriatric service on cognitive function in patientswith hip fracture: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Oslo OrthogeriatricTrial)[J].BMC Med,2014,12:63.24Boddaert J,Cohen-Bittan J,Khiami F,et al.Postoperative admission to a dedicated geriatric unit decreases mortality in elderly patientswith hip fracture[J].PLoS One,2014,9(1):e83795.(收稿日期:2015-10-08)(本文编辑:宇文培之)徐进,李平,马信龙.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快通道化变革中的麻醉管理[J/CD].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2017,3(1):59-61.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