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吴言生教授《禅宗智慧》课件精简

合集下载

禅宗简介9230共50页PPT课件

禅宗简介9230共50页PPT课件

三道信:愿和尚慈悲, 祖乞与解脱法门。
(三祖)僧璨:谁
僧缚 道汝 信? :无人缚。
璨(三祖)僧璨:何 更求解脱乎? 信于言下大悟。
第二阶段:以道信、弘忍及其弟子神秀为代表
▪ 弘忍(601-674)俗姓周,从道信出家,永徽三 年(652),道信付法传衣,在黄梅双峰山东冯 茂山另立东山寺,称“东山法门”。
▪ 这一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禅的特点:对平常心的肯定。
▪ 慧能与神会讲自性清净心,把佛心归结到凡 人的心,但却仍有“悟”与“未悟”之别。
▪ 道一、希迁及其弟子,则直指平常心就是清 净心。
▪ “平常心是道”:行住坐卧,应机接物,穿
衣吃饭,莫非佛道。
▪ 因此道不用修,背离经教,呵佛骂祖。
▪ 南泉普愿:“还我本来面目” ▪ 百丈怀海:求佛人是“骑牛觅牛” ▪ 兴善惟宽:“心本无损伤,云何要修理” ▪ 丹霞天然:“成佛之一字,永不喜闻。”
▪ 这种宗风标新立异,代表了佛教中的一大变 革。
▪ 禅宗标榜“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 成佛”,实际上仍然离不开教理上的依据。相传达 摩以四卷《楞伽经》付嘱慧可;慧能以后更重视 《金刚经》。《维摩诘所说经》《大乘起信论》思 想对此宗形式亦有很大关系。
▪ 但此宗在表现上却是对六朝以来繁琐的宗教义学与 信仰实践的反动,企图摆脱一切经教束缚,用最为 简洁清通的方法,依靠主观的证悟来实现宗教理想。
第四个阶段,以马祖道一和石头希迁为代表
▪ 道一(709-788), 俗姓马,受法于南岳怀 让,先后在建阳佛迹岭、 南康龚公山、钟陵开元 寺等地说法,被尊为 “马祖”;弟子知名者有 百余人,称“洪州宗”。
▪ 希迁(700-790), 俗姓陈,端州高要人。 曾受法于慧能及其弟 子行思,后往南岳衡 山南寺,称“石头和 尚”。他与道一一主 湖南,一主江西,称 并世二大士。

禅学与人生讲座分析课件

禅学与人生讲座分析课件
结论:禅学对人生的意义与影响
禅学对个人成长的贡献
内心平静与调节
禅学教导如何通过冥想和 内观来达到内心的平静, 帮助个人调节情绪,增强 自我控制力。
自我认知与成长
禅学强调对自我意识的探 索,促进个人对自身价值 观、信念和动机的深入理 解,从而促进自我成长。
生活态度与价值观
禅学提倡简朴、谦逊和同 情的价值观,有助于塑造 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人际关 系。
身体不适
一些禅修者在静坐时会感到身体不适,可以通过 调整姿势或进行身体放松练习来缓解。
禅修后的过度疲劳
一些禅修者可能会感到过度疲劳,可以通过逐渐 增加禅修时间来适应。
禅修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01
02
03
04
提高自我觉知
禅修有助于提高个体对自己情 绪和思维模式的觉知,从而更
好地理解自己。
培养耐心和毅力
禅修需要持续的努力和耐心, 有助于培养个人的意志力和毅
与西方哲学的关系
禅学对西方哲学、文学、艺术 等方面产生了影响,成为西方 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
02
禅学与人生
禅学对人生的启示
禅学倡导内心平静,帮 助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压 力和挑战。
禅学教导我们放下执着 ,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真 正的幸福。
禅学强调对生活的敬畏 和感恩,培养我们的慈 悲心和同理心。
80%
见性成佛
见性成佛是禅学的另一个核心理 念,指通过领悟自性的本质,实 现心灵的解脱和成佛。
禅学与其他宗教、哲学的关系
与佛教其他派别的关系
禅学作为佛教的一个派别,与 其他佛教派别有着密切的联系 和交流,共同构成了佛教的思 想体系。
与道教、儒教的关系
禅学与道教、儒教等中国传统 文化有着相互影响和融合的关 系,共同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形 成和发展。

《禅学与生活》课件

《禅学与生活》课件
禅修收获
分享个人在禅修过程中获得的收获,包括心灵的解脱、情绪的平衡 、智慧的增长等方面的变化。
禅修感悟
分享个人对禅修的理解和感悟,包括如何将禅修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如何用禅修的态度面对人生的挑战等方面的思考。
04 禅学与现代科学
神经科学角度的禅修研究
神经科学角度的禅修 研究
通过研究禅修对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影 响,揭示禅修在认知、情绪调节和心 理健康等方面的作用。
其他科学角度的禅修研究
其他科学角度的禅修研 究
总结词
详细描述
除了神经科学和心理学角度外,还有 从生物学、物理学等其他学科角度对 禅修进行研究。
其他学科的研究表明,禅修对身体健 康、生物钟调节等方面也有积极的影 响。
生物学研究发现,禅修能够调节内分 泌系统,降低慢性压力和焦虑对身体 的负面影响。物理学研究则关注于禅 修对生物钟调节和人体能量场的影响 。这些研究表明,禅修不仅对心理健 康有积极的影响,还对身体健康和生 物钟调节等方面也有积极的影响。
专注。
行禅
行禅是指在行走过程中进行禅修的 方法,通过观察身体动作、感受行 走过程中的身体变化和情绪,培养 内心的觉察和专注。
念佛诵经
念佛诵经是禅修中的另一种方法, 通过反复念诵佛号、经文等,培养 内心的平静和专注力,同时领悟佛 法和经典中的智慧。
禅修体验分享
禅修体验
分享个人在禅修过程中的体验,包括如何克服困难、如何培养内 心的平静和专注力等方面的经验。
需求。
如何将禅学融入未来生活
培养禅修习惯
将禅修融入日常生活,有 助于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 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关注内心需求
在追求物质满足的同时, 关注内心的需求,运用禅 学的智慧来平衡内外需求 。

禅宗PPT课件

禅宗PPT课件
15
• 第一要,根境俱忘絕朕兆。山崩海竭灑飄塵,蕩盡寒灰 始得妙。 (“第一要”,根境俱忘,將主觀和客觀掃蕩無餘。 )
• 第二要,鉤錐察辨呈巧妙。縱去奪來掣電機,透匣七星光 晃耀。 (“第二要”,指師家在使用各種粉碎學人疑情妄念的 “鉤錐”之時,要詳加察辨,隨機應變,能殺能活,不著 言句,對機才愈加巧妙。 )
• 正法眼藏:佛的心眼徹見正法,名“正法眼”,深廣而萬德含藏, 叫做“藏”。
3
以心傳心、心印、印可、心 心相印
• 以心傳心:離言說文字而以心傳於心。達摩《血脈論》 曰:“三界興起,同歸一心。前佛後佛,以心傳心,不 立文字。”《六祖壇經》曰:“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 悟自解。”
• 印可:“印”的意思是決定無疑。“印可”即認可、許 可的意思, 證明弟子之所得,而稱美許可之也。
• “不用求真,唯須息見”。 • “放之自然,體無去住。任性合
道,逍遙絕惱。”
9
四祖道信
• 道信是禪宗的實際創始人,奠定了禪宗的思 想理論基礎。
• 《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
• 以般若無相之實相改造楞伽心性說,強調眾 生與佛不二,使真常之心更多接近于自然的 現實人心。為慧能禪法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 “離心無別有佛,離佛無別有心。念佛即是 念心,求心即是求佛。”

1
• 禪宗 • 又名:佛心宗、達磨宗、無門宗。 • 楞伽經雲: “一切諸度門,佛心為第一。”
又雲:“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 • 無門:佛心之異名。 • 傳佛心印 佛心宗 • 釋迎牟尼 ,摩訶迦葉
2
• “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 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 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 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五灯会元》

《禅宗六祖慧能》课件

《禅宗六祖慧能》课件
他强调了无我(无自性)的观念,认为个 体自我只是一个幻象。
直指心性
他强调通过直接体验心性来寻找觉悟,而 非依赖外在的教导。
慧能的禅修方法
• 即刻参悟:通过直接感知和体验来获得智慧和觉悟。 • 静坐冥想:通过冥想和专注来提升个人的觉知和内在平静。 • 观照看透:通过观察思维和感受的真实本质,超越表面现象。
《禅宗六祖慧能》PPT课 件
欢迎大家来到《禅宗六祖慧能》的PPT课件。这是一个关于禅宗、慧能和他的 经典著作的介绍。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一宝贵的智慧传统。

禅宗概述
• 禅宗,又称为禅门或者禅,是佛教的重要流派之一。 • 它强调通过专注和冥想来直接体验真实。 • 禅宗强调即刻的觉悟和直接的体验,超越文字和概念。
慧能禅宗对后世影响
1 禅修传统扩展
慧能的教义和实践为禅修传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影响和指导。
2 文化艺术上的影响
慧能禅宗对中国文化、绘画和诗歌等艺术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禅宗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慧能禅宗的思想和实践通过世界各地的传教士和学者而传播,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和 人们的生活。
结语
感谢大家参与这次关于《禅宗六祖慧能》的PPT课件。希望我们的探索能够增 加对禅宗智慧的了解,并激发对内心觉知的思考和实践。
3
六祖慧能的出现
慧能作为禅宗传承的最后一位祖师,出现在这个时期。
4
禅宗传统的确立
慧能的教义和实践为禅宗确立了坚实的基础,并影响了后来的禅宗发展。
《禅宗六祖慧能》主要教义
本来面目
慧能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原始的智慧和觉 悟,只需要找回本来的面目。
顿悟
慧能教导学生通过顿悟来直接体验真实, 而非缓慢积累。
无我境界

第四讲禅宗的文化智慧

第四讲禅宗的文化智慧

临济宗黄龙派的创始人慧
© Copyright HEP 2007,高等教育出版社,版权所有
2.南宗禅的分 支

曹洞宗是从青原行思流出的一个宗派,其创始人为洞山良 价和曹山本寂,创立于唐代末年。 曹洞宗注重从心与物、事与理的关系中去强调人的地位,

要求人们无心执著,自然解脱。
罗汉寺
© Copyright HEP 2007,高等教育出版社,版权所有
第三阶段:既看到山与水在形态上的不同,又懂得了它们 本性相同的道理。对山与水有了全面的透彻的认识,从而 上升到了禅的思想境界。

© Copyright HEP 2007,高等教育出版社,版权所有
三、重视启示,追求顿 悟
(二)机锋启迪 采用机锋接引方式,诱导弟子心悟佛法。这种别开 生面的启发教育方法,灵活而生动。禅门机锋,不直接回 答问题,或所答非所问,或问东而答西,意在诱发弟子顿 悟,并考验其悟道的深浅。
© Copyright HEP 2007,高等教育出版社,版权所有
第三节 禅宗与中国文化
© Copyright HEP 2007,高等教育出版社,版权所有
一、禅宗与中国传统思想
禅宗与程朱理学——心性问题 禅宗谈心性,完全视二者为一物,其目的则是要还 此心之本来面目。而程朱诸人却认为:人在未生之前,可 谓之性,却非有心。心属气,性属理,二者不是一物。 但这一区别并未使禅学与理学分道扬镳,因为陆、 王心学很快就弥合了这一裂痕。
固守偏陋的错误,先列举出十种错误观点。 《唯心诀》:列举各宗门信徒在修行实践中常犯的一百二十 多种毛病,并且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禅门信徒们 “皆不能以法性融通,一旨和会,尽迷方便,悉溺见河,障

于本心,不入中道。”

中国禅宗ppt课件

中国禅宗ppt课件
15
三、公案
• 《倚天屠龙记》
• 渡厄喝道:“咄!空固是空,圆亦是空, 我相人相,好不懵懂!”
谢逊一怔,登即领悟,甚么师父弟子、辈
份法名,于佛家尽属虚幻,便说偈道:
“师父是空,弟子是空,无罪无业,无德 无功!”
渡厄哈哈笑道:“善哉,善哉!你归我门 下,仍是叫作谢逊,你懂了么?”
谢逊道:“弟子懂得。牛屎谢逊,皆是虚
中国禅宗
方书论 2011-4-25
1
大纲
• 1.禅宗——禅的发展 • 2.禅意——禅的本义 • 3.公案——禅的掌故 • 4.禅诗——禅的审美 • 5.禅悟——禅的启示
2
一、禅宗
• 1.禅宗派别 ——佛教从释迦摩尼死后就出现了
分歧 ——佛教到中国之后,分为六家七
宗,禅宗只是其中的一派 ——不是所有的禅寺都属于禅宗
19
四、禅诗
• 春有百花秋有月, • 夏有凉风冬有雪。 • 若无闲事挂心头, • 便是人间好时节。 • ——慧开
20
四、禅诗
• 空门不肯出, • 投窗也大痴。 • 百年钻故纸, • 何日出头时? • ——神赞
• 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般。 • 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平生被眼瞒。
21四、禅诗3一、禅宗2.禅宗传承












不立文字
拈花一笑
西来初地 4
达摩西来
一苇渡江
面壁九年
只履西归
5
一花五叶
• 一祖达摩 • 二祖慧可 • 三祖僧璨 • 四祖道信 • 五祖弘忍 • 六祖惠能
吾本来兹土, 传法救迷情。 一花开五叶, 结果自然成。

禅宗介绍PPT课件

禅宗介绍PPT课件

2020年9月28日
9
“印心”即“不立文字”、“教外
别传”
• 佛在这里拈了一下花,迦叶在那边笑了一笑而已。 此即“印心”:以心印心,以我的心,印你的心, 轻松自在,什么也没有,而无上妙法,就这样代 代传传到二十八代达摩。达摩看到中国有大乘气 象,于是乘船到中国建立禅宗。从达摩、二祖、 三祖、四祖、五祖,都是这样传的法,都没有用 语言文字来表达,非常微妙。如果用现在的分别 心,用判断、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方法,试图 去测度、了解、把握,是绝对无益的,进不去的, 所以称为“不立文字”,称为“教外别传”。
2020年9月28日
2
三论宗
• 隋末唐初,吉藏开创三论宗。他师从释迦 言教,继承龙树——鸠摩罗什以来的中观 思想,提出“二藏三轮”的判教主张,认 为“真、俗二谛”概括了释迦言教的全体, 言教外别无所谓“二谛”的理境;更以 “八不中道”、“四重玄意”层剃空有, 无论立、破,均归于“无所得”;更提出 了“若于无所得,不但空为佛性,一切草 木并是佛性”的主张。
禅宗介绍
隋唐时期大乘佛教八大派: 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华严宗、 禅宗、律宗、净土宗和禅宗。 其中,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的中国 文化气息浓厚。
2020年9月28日
1
天台宗
• 隋代智者大师开创。以“一念三千”说明 实相;以“空、假、中”、“三谛圆润” 来阐明止观。在中国佛教各大宗派中,最 早成一家之言。
2020年9月28日
3
唯识宗
• 唐玄奘大师共译经75部,1335卷, 以《瑜伽师地论》、《俱舍论》、《大般 若经》为中心,展现了印度佛教的全貌。 并对与这三部经有关的经论,都作了相应 的翻译和介绍,使人较为清楚地了解印度 佛教发展的脉络。玄奘对《成唯识论》的 编译,精深博大,成为历史上唯识学的唯 一代表作;因明方法的应用,为玄奘大师 的独创。唯识学的创立,为整个佛教理论 的圆满。

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禅宗ppt课件

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禅宗ppt课件
10
慧能与《坛经》Ⅱ
《坛经》全书主要阐述心性论,着重宣扬性净 自悟的思想。 个体自身的本性显现 自悟体证 顿悟法门
中唐以来,“凡言禅皆本曹溪”。慧能《坛经》 在中国佛教史和禅宗史上的意义,是无论怎样 估计也不会过高。
11
禅宗的实质与特征
心性本净,觉悟不假外求 认定一切众生含具同一真性:“深信凡圣(此
16
李泽厚的评论
禅在作为宗教经验的同时,又仍然保持了一种 对生活、生命、生意总之感性世界的肯定兴趣, 这一点与庄子相同:即使“形如槁木,心如死 灰”,却又仍然具有生意,这恐怕就与其它宗 教包括佛教的其他教派在内并不完全一样。
17
李泽厚的评论
由于不在世俗感性之外、之上去追求超越,而 且不承认有这种超越,强调即在此感性之中, 或仅强调某种感性的净化,因之与好些宗教追 求完全舍弃感性以求精神净化便有所不同,如 前所述,它在客观上仍包含有对感性世界的肯 定和自然生命的欢欣,而这也正是审美感受不 同于宗教经验之所在。这是相当奇怪的:否定 生命厌弃世界的佛教最终变成了这种具有生意 的禅果……而这,不正是中国化吗?
4
《起信论》与禅宗思想——真心本觉
“觉”指“心性不生不灭”的方面,
即人心本来状态。
本觉
始觉
阿赖耶识
“不觉”指“心生灭”方面。
5
道生的超前思想
一阐提人皆得成佛 :劣等根性之人,反对佛 教之人亦具佛性。
顿悟成佛:佛性不可分,只能见其全体,或是 毫无所见。所以见性成佛只可能是顿悟。
佛无净土:言到彼岸:夫大乘之悟,本不近舍 生死,远更求之也。死在生死事中,即用其实 为悟矣。 涅磐生死不二,得性便是涅磐。
涅磐就是从烦恼、迷妄中脱却出来的内在自 由境界,也就是心性本净的状态。所以禅宗的 修行并不是要脱离世间,而是要求在人们的日 常生活中去体验佛教的真理,去追求对自身心 中对佛性的认识。

禅的人生智慧PPT

禅的人生智慧PPT

枯木依寒岩,
三冬无暖气。
曹爱文
新华网河南频道7月27日讯 河南商报 报道:昨日,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孔玉 芳前往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看望“中国最 美女记者”曹爱文。 曹爱文的救人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 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被誉为“中国最美女 记者”。孔玉芳称赞曹爱文是新闻宣传战线 的骄傲,并要求全省思想宣传战线的同志要 学习曹爱文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精神。
不翻译佛经 不讲经说法 推崇大乘佛教
反对形式主义
主张认识自我
渐修成佛 渐悟成佛
学禅就是悟真理 学禅只能靠自己 不立文字是方法
不立文字
就是反对以抽象的概念、教条和道理来说教、 来教导别人。
绕路说禅、参禅
宝玉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黛玉道:“瓢之漂水,奈何?” 宝玉道:“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 黛玉道:“水止珠沉,奈何?” 宝玉道:“禅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风舞鹧鸪。” 黛玉道:“禅门第一戒是不打诳语。” 宝玉道:“有如三宝。”
凯文· 卡特(Kevin Carter)
《饥饿的苏丹》
《奥马伊拉的痛苦》 富兰克·福尼尔
“境”就是你的感觉和精神思维所触及到的东西。 “境界”就是你的感觉和认知能力所达到的范围和高度。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 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 个休歇处,依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 同是别?
————《好了歌注》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苏东坡《听琴》
不二之法 (不二法门)
相对主义思维方法
灵活的思维方式
采用象征、明喻、暗喻的比喻说理方式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PPT书籍导读
读书笔记模板




01 第1章 前言
目录
02
第2章 拈花微笑之间, 心悟禅的真谛
03
第3章 禅之沉默,如 雷轰顶
04
第4章 禅在平凡人世 间
05
第5章 放下就踏上了 苦海之岸
06
第6章 死亡才是终身 大事
目录
07 第7章 微笑拥抱生命 之大美
08
第8章 不幸,如梦幻 泡影
09
第9章 硬币两面,欲 望双刃剑
010
第10章 多解之幸福 方程式
011
第11章 以己为舟, 航向彼岸
012
第12章 活在当下, 脚3章 永远保持一 颗初心
015
第15章 信仰灯塔, 返航心灵故乡
014
第14章 如云在青天 般逍遥快意
聆听圣哲教诲,汲取人文涵养,感受生命关怀,获取智慧启迪,当你为人生的种种烦恼所困时,当你为生活 种种不平怨恨时,请读一点儿禅的故事吧!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 追求,空前绝后的惊人妙语和大智慧,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第12章 活在当下,脚下踏去 是坦途
第13章 永远保持一颗初心
第14章 如云在青天般逍遥快 意
第15章 信仰灯塔,返航心灵 故乡
谢谢观看
读书笔记
最 新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拈花微笑之间,心悟禅 的真谛
第3章 禅之沉默,如雷轰顶
第4章 禅在平凡人世间
第5章 放下就踏上了苦海之岸
第6章 死亡才是终身大事
第7章 微笑拥抱生命之大美

禅宗思想的科学解读PPT课件

禅宗思想的科学解读PPT课件

有僧侍立,师(黄龙慧南)顾视久之问曰: 百千三昧,无量妙门,作一句说与汝,汝还信 否?对曰:和尚诚言,何敢不信!师指其左曰: 过这边来。僧将趋,忽咄之曰:随声逐色,有 甚了期,出去!一僧知之,即趋入。师理前语 问之,亦对曰安敢不信。师又指其左曰:过这 边来。僧坚住不往。师又咄之曰:汝来亲近我,
反不听我语,出去!
“古人瓶中养一鹅,鹅渐长大,出 瓶不得。如今不得毁瓶,不得损鹅, 和尚作么生出得?”泉召大夫,陆应 诺 。泉曰:“出也。”陆从此开解, 即礼谢。
2020年9月28日
《五灯》:217 6
禅宗公案举例
昔有老宿,畜一童子,并不知轨则,有
一行脚僧到,乃教童子礼仪。晚间见老宿外归, 遂去问讯。老宿怪讶,遂问童子曰:“阿谁教 你?”童曰:“堂中某上座。”老宿唤其僧来, 问:“上座傍家行脚,是甚么心行?这童子养 来二三年了,幸自可怜生,谁教上座教坏伊。 快束装起去。”黄昏雨淋淋地,被赶出。
我们的宇宙万物真的如禅宗色 空无二观念所能说明的吗?
2020年9月28日
14
物质存在性的物理学观点
在物质存在性方面,量子场论的
观点主要包括这样三个方面的认识:
(1)就我们日常感知而言,物质的
存在都是不真实的;(2)就微观的
粒子而言,他们的存在又是依赖于
(主观)观测的;(3)对于没有物

质的真空,却可以充满“生机”,
《指月》:935
2020年9月28日
12
何为禅宗心法
清凉澄观国师云:
至道本乎一心, 心法本乎无住。
注:即所谓《金刚经》所云:应无所住
而生其心。六祖闻此言而解悟。
2020年9月28日
13
二、色空观念的正确性说明

《禅学与生活》课件

《禅学与生活》课件
压舒缓情绪,提升专注力和创造力,愉悦心 情、享受生活。
禅学的工作应用
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压力,处理职场冲突、提 升领导力,平衡工作与生活。
禅学的实践
1
如何入门禅学?
了解禅学基础概念,寻找合适的教学资源,参加禅修营或禅学工作坊。
2
禅学的修行方式
通过睡眠禅、静坐禅和行禅等方法,培养内心平静和觉知的能力。
3
禅学的实践心得分享
实践禅学的影响和体验,与他人的分享和交流,共同探索禅学的智慧。
总结
禅学的价值与意义
提升内心的平和与幸福感,引 导我们走向更有意义和满足的 生活。
禅学的实践对生活的影响
培养觉知力和内在的力量,提 高情绪管理和生活品质。
推荐禅学资源
介绍禅学的相关书籍、教程和 禅修中心,帮助个人深入学习 和实践禅学。
《禅学与生活》PPT课件
探索禅学的智慧和实践,如何将禅学融入生活中,以提升内心平静与幸福感。
概述
什么是禅学?
禅学是一门传统的东方哲学和修行方法,追寻内心的平和与洞察力。
禅学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
减少贪念,提高觉知度,追求当下,超越自我,追求心灵的自由。
禅学对人生的指导意义
帮助我们活得更加真实,减少烦恼,增强内在的力量,提高生活的品质。

禅学智慧与人生经营PPT文档共47页

禅学智慧与人生经营PPT文档共47页
禅学智慧与人生经营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禅学 哲学 诗学思想的集中绽放——吴言生《禅门经典》述评

禅学 哲学 诗学思想的集中绽放——吴言生《禅门经典》述评

者并未使用纯学理性的语言,而是在其中夹杂 的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
着文学性和生活性的语言,但这些并不妨碍本
116 2013·3
学 术 动 态 ︵ 总 第 期 ︶
61
wutaishanyanjiu
禅文化以关注现实人生的精神解放和生命提
总之,《禅门经典》作为作者《禅学三书》的
升为旨归,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一完整缜密的 高度浓缩,是禅学、哲学和诗学的又一次集中
理论体系它也折射出人类自身在不断追寻生 绽放,既有理论上的深入分析,又有凝炼概括
命真谛的过程:本心→执着→放下→回家。作 和宏观把握,两者的有机结合使该书具有重要
门,一门思想体系,一个文化热点,除了受到高 石,分别从禅的流传、本心的澄明、本心的迷
僧大德的弘扬传播、专家学者的关注研究外, 失、本心的觉悟和禅悟的境界五个方面选取禅
在社会各个阶层,也越来越多地对其表现出前 门典籍中的菁华而成。禅宗主张不立文字,注
所未有的推崇与喜爱。
重内在的体悟,可是在禅宗史上还是留下了大
特质。颂古,即对公案(古则)以简洁而精当的 《经典颂古》选取禅僧对公案吟颂的诗偈进行阐
偈颂来加以吟咏,具有绕路说禅、意境浑融之 释。这些禅语、禅诗和颂古,高度凝聚了禅宗的
作用。《经典颂古》巧妙地表现了本心论、迷失 思想精髓。作者在对它们的解读中,并未陷入
wutaishanyanjiu
传统的桎梏,而是凭借自己深厚的文学修养和 书的理论色彩,尤其表现在《经典禅诗》中,作
当今的禅宗研究是一个热门领域,研究成 量的说禅悟禅的语录。禅语即禅门中所使用的
收稿日期:2013- 07- 22 作 者 简 介 :张锦辉(1984-),男,陕西西安人,陕西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与佛教。

吴言生 禅宗哲学象征

吴言生 禅宗哲学象征

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吴言生禅宗哲学象征王鲁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里是“大红鹰·世纪大讲堂”,我是王鲁湘,大家好。

如果大家稍微留意一下,我们就会经常在有些城市里头看到有些酒吧、有些茶馆里头会挂着一些字,比如说禅酷,比如说茶禅一味。

那么什么是禅?禅是怎么来的?它在我们生活中间和我们的文化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去准确地理解禅?禅到底可不可说?怎么去说?所有这些问题,我们今天请到了一位教授,他叫吴言生。

吴言生简历吴言生, 1964年出生,安徽庐江人。

1984年在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文学硕士学位。

1996年获得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博士学位。

现为西安外事学院副校长,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大型佛教学术杂志《中国禅学》的主编。

吴教授曾出版《佛缘丛书》、《临济大师传》等禅文学著作20余种。

博士论文《禅诗研究》在《哲学研究》、《文学遗产》、《世界宗教研究》、《中国佛学》等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引起文学研究界、佛学研究界的好评。

2001年6月,吴教授出版了禅学三书——《禅宗思想渊源》、《禅宗哲学象征》、《禅宗诗歌境界》,对禅学、诗学研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该书获2003年陕西省教委人文社会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种奖项。

王鲁湘:我们经常现在到外头随随便便玩,经常听到很多的人像我一样,拿一个这样的珠子戴在手上,然后和人动不动就在生活中间谈禅。

现在很普遍,特别在城市里这种现象很普遍,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它成为“小资”的一种时尚。

您觉得“小资”为什么会对禅学的东西这么感兴趣?吴言生:这个问题可以这样理解。

因为禅学它是象征着人类的一个纯真的精神的本原,在解决了温饱之余之后的“小资”阶级,他如果想让他的精神、让他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地提升,他肯定要寻找超越物质之外的、超越世俗之外的一种精神的寄托和兴趣,而禅学以它的圆润、玲珑剔透、澄明的智慧,正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精神的慰籍。

王鲁湘:也就是在某种意义上,禅宗的东西对“小资”来说只不过是茶余饭后一种谈资的东西。

禅宗哲学的迷失论

禅宗哲学的迷失论

禅宗哲学的迷失论吴言生作者吴言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禅宗思想体系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本心论,揭示本心澄明、觉悟、圆满、超越的内涵与质性;迷失论,揭示本心扰动、不觉、缺憾、执着的状况及缘由;开悟论,揭示超越分别执着以重现清净本心的方法与途径;境界论,揭示明心见性回归本心时的禅悟体验与精神境界。

本文以《起信论》、《楞严经》、《圆觉经》为例,探讨大乘佛典对禅宗迷失论的论述,及其对禅宗思想的影响。

一、《起信论》与禅宗的迷失论佛教迷失论探讨的是人们为什么会迷失澄明自性而流转于生死这一问题。

《起信论》从本体上强调自性清净,同时从相用上又指出心性随缘起染,生灭流转,这就是一心二门的心生灭门。

《起信论》用阿梨耶识(即阿赖耶识)来表示这种生灭。

“生灭心”是有生灭的染心。

依止“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才有生灭之染心。

犹如水与风的关系,“如来藏”一似不动的水,被“无明”之风所吹拂,遂成为生灭心的动水。

不生不灭的“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与生灭不停的七识染心相和合,两者既不是一个东西,又没有本质的差异,这才是阿赖耶识,它能含摄种子,当种子起现行时,即生起一切染净诸法。

生灭门中要阐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无明的根源和作用。

清净的真如如何会生起妄染的无明?自性何以不染而染、染而不染?经文将人的善恶根源,归于“唯佛能知”,认为不是一般世间逻辑理论和思辩所能圆满解答。

释恒清指出,如来藏为生死和涅槃依的说法,源自《胜蔓经》“世尊,有如来藏故,说生死”,以及《楞伽经》“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

但生灭心如何依如来藏而有?《宝性论》谓依如来藏而有生灭流转之存在,犹如依虚空而有地、水、风,虽为地、水、风所依,而虚空如净,常住不变,如来藏亦复如是。

因此如来藏是染法的“依止因”,而非“造作因”。

染法对如来藏而言,不过是客尘烦恼。

就如依明镜而有灰尘,但绝非明镜能生灰尘。

以上的说明固然可以消解清净不生杂染的难题,却没有解决杂染从何而生的难题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凤凰卫视说禅
2009.1.5
欧美两名亿万富翁同日自杀
没有智慧的修炼,再大的企业, 也会在顷刻之间,灰飞烟灭……
三重境界
《五灯会元》载青原惟信禅 师语: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
四季风光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 有凉风冬有雪。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
若无__________,便 是人间好时节。
(坐禅体验) 禅那, 摄念、静虑 坐禅训练 沉淀杂质 集中意念 开发智慧 制心一处, 无事不办
禅定
若人静坐一须臾,
胜造恒沙七宝塔。
宝塔经久化微尘, 一念心静成正觉。
《楞严经》:
静极光通达, 寂照含虚空。
般若[度愚痴]
A.洞察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细节 《庄子》:
心净国土净 依报随着正报转
悲观系数 vs 快乐系 数
若能转物,即是如来。
步步莲花生
2. 向下修炼 王梵志诗: 他人骑大马,我独骑驴子。 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 猴子爬树 3. 活在当下 A.【处处皆净土】 B.【事事是好事】 C.【人人皆菩萨】
《金刚经》要义:
所谓般若波罗蜜, 即非般若波罗蜜, 是名般若波罗蜜。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善恶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在戒律上,止恶叫止持,修善 叫作持。该止的不止,固然是 犯戒;该做的不做,同样是犯 戒。 白居易 VS 鸟窠禅师
三岁小儿知得, 八十老翁行不得!
●参禅开智慧之
六波罗蜜
吴言生
主讲
六波罗蜜
1) 布施——[度悭贪] 2) 持戒——[度毁犯] 3) 忍辱——[度嗔恚] 4) 精进——[度懈怠] 5) 禅定——[度昏散] 6) 般若——[度愚痴]
八风吹不动
八风:利、衰、毁、誉、称、讥、 苦、乐。
八风吹不动天边月
精进[度懈怠]
精而不杂,进而不退。 精进是高能量状态。 百尺竿头须进步 天下文章看三江, 三江文章唯我乡。
苏轼与佛印禅师 张九成与妙喜禅师 白隐禅师 一休禅师
我乡文章数舍弟,
______________。
禅定[度昏散]
布施[度悭贪]
布施
财布施;
法布施。 布袋和尚偈:
面上无嗔真供养
口里无嗔出妙香
《大学》:

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持戒[度毁犯]
戒贪(三学:戒—贪)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忍辱[度嗔恚]
弘一大师:
涵容是处世第一法!
制怒 (六度:定—嗔)
《论语》三诫 五十九岁现象
嗔是无明火, 能烧功德林。
飓风起于萍末
C.言语
●参禅开智慧之
妙悟禅机
吴言生
主讲
一杯禅茶
从醉乡到醒乡 茶品 草木之中_______ 人非有品不能闲

茶寿
国不可一日无君,(老臣)
君不可_______! (乾隆)
明 · 项圣 思 紫砂桃形杯 南京博物馆藏
二两银子
听者喜禅。
智慧无价。
孝子的故事。
何谓二两银子?
A.形而下 B.形而上
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
■五台山
中国佛协副会长、五台山全山方丈
妙江大和尚
中国佛协副会长、五台山全山方丈
妙江大和尚
普贤菩萨道场——峨眉山
■峨眉山
观音菩萨道场——普陀山
■普陀山
地藏菩萨道场——九华山
九华山全山方丈慧深大和尚
九华山全山方丈慧深大和尚
大乘精神
大乘精神=悲智双运 悲=慈悲大慈大悲?源自圆寂●参禅开智慧之
佛教思想
吴言生
主讲
缘起
缘起论是佛教最富有特色 的思想。 诸法从缘起,
诸法从缘灭。
因果
方寸如田地,自种还自收。 前世今生 临界状态 佛眼看死亡。
八识颂 (阿赖耶识:含 藏识、种子识)
弟兄八个一个痴,其
中一个最伶俐。
五个门前做买卖,一
个往来传消息。
去后来先作主公!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 就是为了修炼的。
——稻盛和夫
●参禅开智慧之
佛学入门
吴言生
主讲
什么是佛?
Buddha 佛陀 Enlightenment 佛的觉悟:
A.自觉
何谓菩萨?
菩萨
梵 语 Bodhisattva ( 菩 提 萨埵)
觉有情 A.自觉。 B.觉他。
B.觉他
C.觉满
四大菩萨
南无清凉山金色界大智_____菩萨 南无峨眉山银色界大行_____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界大悲_____菩萨 南无九华山幽冥界大愿_____菩萨
宋代无门慧开禅师诗
个入处,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而今得个休歇处,
《心经》:
心无挂碍,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 涅槃!
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 是水。
参禅开智慧之
悟禅要诀
吴言生 主讲
迷悟皆由心
佛之本意? 六祖《坛经》:
一念悟,众生是佛; 一念迷,佛是众生。
心为苦乐门
(1)大乘起信论
灭谛
灭谛:涅槃境界是多苦人 生最理想最究竟的归宿。 《杂阿含经》:
贪欲永尽,嗔恚永尽,
道谛
道谛:要修道才能证得涅槃。
三学:戒、定、慧

勤修戒定慧,对治贪嗔痴
戒(制止恶行)——控制力 定(定心一处)——专注力 慧(破妄证真)——觉察力 四谛的主旨
愚痴永尽,一切诸烦 恼永尽,是名涅槃。 涅般的本意
一心开二门
(2) 天堂与地狱 白隐大师与武士
前念迷即凡,
后念悟即佛
秀才与禅师
什么团团转?
十法界图
女鬼
智慧转万物
智者转心不转境,愚者转境 不转心。 迷时境摄心,悟时心摄境。 (《宗镜录》) 一枚硬币 《楞严经》月光童子修习水观 《楞严经》:
步步莲花生
1. 快乐系数 维摩诘经
禅 宗 智 慧 与 心 灵 修 炼
吴言生教授
吴言生教授
禅宗智慧究竟有什么深厚的蕴含?
如何运用禅宗智慧化解压力、业力? 如何修炼幸福快乐、智慧灵性的人生? 禅学名师吴言生教授,将为您奉献一场震撼心灵的智慧讲座。 吴言生教授,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佛教研究所所 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宗教学会理事,陕西省政协委员。 近年来,应邀担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中山大学、华商书院等高校和机构国学班讲授《禅宗智慧》,并作客央视、凤 凰卫视、东方卫视、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开坛说禅。 吴教授的讲座,善于把禅宗智慧和企业管理、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案例丰富, 互动性强,深受精英人士的欢迎与喜爱。 与名家面对面,感受禅学智慧与灵性人生。一朝聆听,终生回味。
四圣谛:苦集灭道
1.苦谛 2.集谛
3.灭谛
4.道谛
大慈
大悲
上求菩提,下化众生。 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佛教是息苦之道,教 义核心是四谛。 苦谛 四苦:生、老、病、 死。 八苦
集谛
集谛:是探求人生苦恼产生根本原因的真理。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三毒:贪嗔痴。 佛教《忏悔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