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工艺学》(52学时)总1~6(第一篇1).
金属工艺学教学大纲
![金属工艺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ce38364dd88d0d233d46afc.png)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时:45学分:3一、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为热加工工艺基础,包括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常用工程材料的选择,铸、锻、焊及切削加工的基本原理与工艺特点,毛坯的选择与结构工艺性分析,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简介等。
二、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
在金工实习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常用工程材料及材料成形的基础知识,培养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并为学习其它有关课程及以后从事机械设计和加工制造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1)熟悉常用工程材料的种类、牌号和性能,具有选用工程材料的初步能力;(2)掌握主要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具有选择毛坯及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3)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学过下列课程:(1)大学化学概论;(2)大学物理;(3)机械制图;并必须先完成金工实习。
本课程学习结束后,才能进入下列课程的学习阶段;(1)机械工程材料:(2)机械设计;(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
本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发挥着其它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应对本课程予以足够的重视。
四、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金属工艺学的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应用金属工艺学基本知识的能力,初步具备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创新意识。
五、课程内容及学时安排理论教学内容绪论(2学时)第一篇金属材料基本知识(10学时)熟悉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了解金属和合金的晶体结构和结晶;熟悉铁碳合金相图;熟悉钢的热处理工艺;熟悉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种类、性能、特点及应用。
第二篇铸造(8学时)熟悉合金的铸造性能及对铸件质量影响;了解常用铸造合金的熔炼及铸造特点;掌握砂型铸造和常用特种铸造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具有铸件结构设计的初步能力,了解铸造新工艺、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金属工艺学》,邓文英版
![《金属工艺学》,邓文英版](https://img.taocdn.com/s3/m/6e6ee4db6f1aff00bed51e79.png)
3 .金属工艺学的课程特点 金属工艺学的课程特点 (1)是一门综合技术基础课,它除了包括传统 )是一门综合技术基础课, 的加工工艺,还包括了其它学科的诸多内容。 的加工工艺,还包括了其它学科的诸多内容。 (2)传统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和改变,出现了 )传统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和改变, 数字化、专业化、柔性化综合发展的新局面。 数字化、专业化、柔性化综合发展的新局面。 (3)金属工艺学是机械(电)类各专业必修的 )金属工艺学是机械( 技术基础课。在学习中,要完成传授知识、 技术基础课。在学习中,要完成传授知识、训 练技能和培养能力三个方面的任务。 练技能和培养能力三个方面的任务。
拉伸试验的方法是将图1—1(a)所示的标 准试样安装在拉伸试验机上,并对试样 施加一个缓慢增加的轴向拉力.随着拉 力增加,试样产生变形,直到断裂,如 图l—1(b)、(c)所示。用绝对伸长量L为 横坐标,外力p为纵坐标绘制出外力与伸 长量的关系曲线。图l—2为普通低碳钢的 拉伸曲线。
变形特点分析: ① OE段,变形与外力成正比,试样只产生弹性变形, 即当外力去除后,试样就恢复到原始长度。材料在弹 性范围内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弹性极限,用σe 表 示
六、疲劳强度 许多机械零件,如曲轴、齿轮、连杆、弹簧等,是在 交变载荷下的作用下工作的。虽然零件所受的应力远 低于材料的抗拉强度,甚至远低于屈服点,但在使用 中往往会发生突然断裂,这种现象称为疲劳破坏。据 统计,约有80%的机械零件的失效是属于疲劳造成的 。金属材料在无数次重复交变载荷作用下不致引起断 裂的最大应力称为疲劳强度。应力愈高,则断裂前所 承受的循环次数愈低,应力愈低,则断裂前所承受的 循环次数愈高,如图1—8所示。
式中:δ-一试样的伸长率,%; L0——试样的原始标距长度,mm; Lk——试样拉断后的标距长度,mm
《金属工艺学》教学大纲-56学时
![《金属工艺学》教学大纲-56学时](https://img.taocdn.com/s3/m/4a4c6e137fd5360cbb1adb55.png)
《金属工艺学》教学大纲—学时《金属工艺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80501课程名称:《金属工艺学》/ Technology of Metals学时/学分:56/4 (实验6学时)先修课程:工程材料、材料力学、工程制图、化学、物理、公差与配合、金工实习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开课学院、系或教研室:机电学院金工学部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和近机械类专业必修的学科基础课程,本课程是研究机械零件毛坯的制造方法及毛坯设计时的结构工艺性问题,同时还研究机械加工方法的特点及各种加工方法对机械零件的工艺性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各毛坯制造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并且对各种表面加工的方法选择和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有较全面的了解,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选择毛坯、制造毛坯及零件加工的工艺分析能力。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一)教学内容1■绪论金属工艺学的目的,任务和内容;机器生产过程概念;机器制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学习金属工艺学的方法与要求,掌握合理选择材料、正确设计采用热处理方案的基本知识,从而为专业教学提供必要的条件。
2■工程材料的分类及性能3■金属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基本知识;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及晶体缺陷;纯金属的结晶;结晶的现象与规律;金属的同素异晶转变。
4■金属的结晶与相图合金在固体下的相结构及性能;二元合金相图与结晶过程分析;铁碳合金相图;铁碳合金的生产及分类。
5■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单晶体的塑性变形;多晶体的塑性变形;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冷塑性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组织和性能的变化;金属的热塑性变形。
6■钢的热处理钢在加热时的转变;钢在冷却时的转变;钢的普通热处理工艺;钢的表面热处理工艺;钢的其他热处理简介;机械制造过程中的热处理。
7■常用的金属材料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特殊性能钢;铸铁;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知识;工程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9.铸造工艺基础砂型铸造基本工艺;铸造工艺方案的制定;铸造工艺图的绘制及工艺分析举例。
(完整版)金属工艺学_邓文英_第五版_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副本.
![(完整版)金属工艺学_邓文英_第五版_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副本.](https://img.taocdn.com/s3/m/682289bd03d8ce2f0166236e.png)
第一章(p11)1. 什么是应力?什么是应变?答:应力是试样单位横截面的拉力;应变是试样在应力作用下单位长度的伸长量2.缩颈现象在拉伸实验中当载荷超过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载荷时,试样上有部分开始变细,出现了“缩颈” ; 缩颈发生在拉伸曲线上bk 段; 不是,塑性变形在产生缩颈现象前就已经发生,如果没有出现缩颈现象也不表示没有出现塑性变形。
4. 布氏硬度法和洛氏硬度法各有什么优缺点?下列材料或零件通常采用哪种方法检查其硬度?库存钢材硬质合金刀头锻件台虎钳钳口洛氏硬度法测试简便,缺点是测量费时,且压痕较大,不适于成品检验。
布氏硬度法测试值较稳定,准确度较洛氏法高。
;迅速,因压痕小,不损伤零件,可用于成品检验。
其缺点是测得的硬度值重复性较差,需在不同部位测量数次。
硬质合金刀头,台虎钳钳口用洛氏硬度法检验。
库存钢材和锻件用布氏硬度法检验。
第五题下列符号所表示的力学性能指标名称和含义是什么b抗拉强度它是指金属材料在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s屈服点它是指拉伸试样产生屈服时的应力。
0.2规定残余拉伸强度1疲劳强度它是指金属材料在应力可经受无数次应力循环不发生疲劳断裂,此应力称为材料的疲劳强度。
应力它指试样单位横截面的拉力。
a K冲击韧度它是指金属材料断裂前吸收的变形能量的能力韧性。
HRC洛氏硬度它是指将金刚石圆锥体施以100N的初始压力,使得压头与试样始终保持紧密接触,然后,向压头施加主载荷,保持数秒后卸除主载荷。
以残余压痕深度计算其硬度值。
HBS 布氏硬度它是指用钢球直径为10mm,载荷为3000N为压头测试出的金属的布氏硬度。
HBW布氏硬度它是指以硬质合金球为压头的新型布氏度计。
第二章(p23)(1)什么是“过冷现象” ?过冷度指什么?答: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平衡结晶温度),这种线性称为“过冷” ; 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2)金属的晶粒粗细对其力学性能有什么影响?细化晶粒的途径有哪些?答:金属的晶粒粗细对其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
金属工艺学
![金属工艺学](https://img.taocdn.com/s3/m/18542f352b160b4e767fcf81.png)
机械工业出版社金属工艺学(第2版)电子教案内容简介一、教案编写说明本教案是根据机械工业出版社已经出版发行的由王英杰主编的教材《金属工艺学》(第2版)编写的。
本教案涉及内容是:绪论、金属材料基础知识、钢铁材料热处理、钢铁材料、非铁金属及其合金、铸造成形、锻压成形、焊接成形、金属切削加工基础、切削加工工艺过程的制订、机械装配知识、钳工等。
章建议课时章建议课时章建议课时绪论、第一章10 第五章 6 第九章 2 第二章 6 第六章 6 第十章 2第三章8 第七章 6 第十一章实习中进行第四章 4 第八章12如果用书学校给定的课程教学课时与本教案编排的62课时有出入,任课教师可根据本教案进行灵活调整,编排出适合于本校教学要求的教案。
二、教案使用说明1.教案编号本教案是按章节顺序编写的,并以2学时为一个单元。
2.教学目标与要求对于教学目标与要求,任课教师可以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自主确定,本教案不具体编写。
3.对学生情况的分析对于学生情况的分析,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校生源的具体情况自主确定,本教案不予表述。
4.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本教案仅从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等方面对教案进行一般性设计。
当涉及教学设计创新时,任课教师可根据本校、本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任课教师的自身特点等进行合理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本教案总体来说,是以讲解与演示(或实践)交叉方式进行教学活动的。
对于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建议多辅以多媒体辅助教学资源、实物、演示实验、理实一体化教学等手段、方法和方式,以提高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及相关技能。
另外,任课教师还可以通过现场观察活动、试验设备操作、教具演示以及实训活动,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相关基本技能。
对于实验课,建议任课教师可根据本校的实训条件以及授课的具体进度进行统筹安排,在本教案中不作具体课时要求。
5.多媒体辅助教学资源为了尽可能形象、直观、有效地展示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相关知识。
《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9960781f524ccbff12184b0.png)
《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50155课程名称:金属工艺学英文名称:Metal Technology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学时: 40学分:2适用对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机械制图》,《工程材料》。
二、课程简介金属工艺学是机械类、材料类及其他近机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综合性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工程材料加工方法的一门学科。
1.主要内容包括:铸造、塑性成型、焊接和金属切削加工四大部分的基础知识,涉及工程材料加工工艺的各个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后为续课程的学习及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The metal technology is mostly all-around course of enginery profession, material profession et cetera near enginery profession. Its mostly content have casting, plasticity shaping, welding, metal cutting. Dealing with engineering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ical. By learning the course, it can enhance student’s adaptability to the course on and after and mechanical skill work of finish school.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的性质:金属工艺学是一门研究金属加工方法的一门科学,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各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
教学目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常用金属材料及其加工工艺方面的知识,为学习其他有关课程及以后从事机械和加工制造方面的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下列知识:1、掌握各种主要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
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ef8633619e8b8f67d1cb959.png)
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课内学时54(3学分)实习时间2周大纲正文一、理论教学内容绪论金属工艺学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机器制造过程。
机械制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与学习方法。
第一部分热加工(一)金屑材料的基本知识 1.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力学性能的概念。
力学性能主要指标(强度、塑性、硬度、韧性和疲劳强度)的符号、单位、物理意义与试验方法。
2.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纯金属的晶体结构,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冷却曲线和过冷度。
晶粒、晶界、晶格、晶胞、晶面的概念。
晶粒大小对金属力学性能的影响。
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
3.合金的相结构与相图合金的相结构。
二元合金相图的概念。
4.铁碳合金铁碳合金相图中的相、特性点和特性线。
典型铁碳合金的组织转变。
铁碳合金相图的应用。
5.钢的热处理热处理的基本概念。
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钢的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目的、工艺特点及应用。
钢的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
6.常用钢材含碳量和常存元素对碳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钢的分类、牌号和用途。
(二)铸造1.铸造的实质、特点及应用范围。
铸造方法分类。
2.合金铸造性能充型能力和流动性的概念。
充型能力和流动性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影响充型能力和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提高充型能力和流动性的主要措施。
收缩的概念。
铸造应力、收缩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缩孔、缩松、变形、裂纹等铸造缺陷的形成机理和防止措施。
3.常用合金铸件及其生产灰铸铁件:灰铸铁的分类、牌号、组织和性能特点及应用。
铸铁的石墨化。
孕育处理。
灰铸铁件的生产特点。
球墨铸铁件:球墨铸铁的分类、牌号、组织和性能特点及应用。
球墨铸铁件的生产工艺和铸造工艺特点。
可锻铸铁件:可锻铸铁的分类、牌号、组织和性能特点及应用。
可锻铸铁件的制造过程和铸造工艺特点。
蠕墨铸铁件和合金铸铁件。
铸铁的熔炼:冲天炉的工作原理。
铁水温度和化学成分的控制。
铸钢件、铜合金铸件和铝合金铸件生产。
金属工艺学上-精品
![金属工艺学上-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f4c4ef1b27d3240c8547ef35.png)
2020/2/21
26
3.2 金属的实际晶体结构
(3)面缺陷:晶界和亚晶界 晶界是不同位向晶粒之间原子排列无规则
的过渡层,由于过渡层原子排列不规则,偏离 了理想晶体结构,使晶格处于歪扭畸变状态。 晶粒越细小,晶界越多,它对塑性变形的阻碍 作用愈大,金属强度、硬度也就越高。
亚晶界是指晶粒内部的晶界现象。
金属具有相当高的强度和较好的塑性; 面心立方晶格:Al、Cu、Ni等,这类金属
的塑性都很好; 密排六方晶格:Mg、Zn、Be、Ti等,具
有一定的塑性。
2020/2/21
24
3.2 金属的实际晶体结构
1、单晶体:一块晶体中的晶格方位完全一致, 我们称其为单晶体。
2、多晶体:实际上,金属材料都不是这样的, 金属中也包含有许许多多的小晶体,每个小晶 体内部虽然晶格方位基本一致,但小晶体之间 彼此方位却不同。由于每个小晶体的外形多为 不规则的颗粒状,故通常把它们叫做晶粒。晶 粒与晶粒之间的界面叫做晶粒界,简称晶界。 为了适应两个晶粒之间不同晶格方位的过渡, 晶界处的原子排列总是不规则的,这种由多晶 粒组成的晶体结构称为多晶体。
2、成分相同的金属,在工艺条件或状态不同, 其性能也会存在很大差异,如:硬度、脆性、 可加工性等。
3、不同的金属和合金具有不同的性能,其原因 从本质上来说是由于金属与合金的内部构造不 同而造成的。
2020/2/21
22
3.1 金属的晶体结构
1、晶体和非晶体:固体物质按其原子排列的规律,可分 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种。非晶体的原子作不规则排列, 如:玻璃、沥青、松香等;晶体的原子是有规则地、 按一定的几何形状排列,如:金刚石、石墨及一切固 态的金属和合金。晶体具有一定的熔点,并具各向异 性的特征。
《金属工艺学》
![《金属工艺学》](https://img.taocdn.com/s3/m/fd418c98e518964bce847c7c.png)
《金属工艺学》内蒙古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基础C》课程考试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讲述有关机械零件加工方法的综合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
考试内容根据学时少,内容多,实践性强的特点,重点考察常用材料成型方法。
机械零件的各种加工方法的实质,工艺特点及结构工艺性。
考试以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为主,为学习其它课程及以后从事机械和机电方面的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考试内容及所占比重1基本概念和要点40%2重点内容40%3难点20%三、试题类型及所占比例单项选择10分、填空28分、判断16分、改错9分、简答20分、画图8分、加工方案9分四、考试方式闭卷笔试五、成绩评定方式平时成绩20%,卷面成绩80%。
《机械制造基础C》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基础C二、课程英文名Fundamentals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C三、课程编码040203214四、课程类别技术基础课五、学时数、学分数、开课学期40学时;2.0学分;第三或四学期六、适用专业工程近机类各本科专业七、编制者解瑞军,讲师八、编制日期2004年6月九、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机制基础是高等学校机械类、近机类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
它是研究常用机械零件的制造方8 第三篇焊接第一章电弧焊49 第二章其它常用焊接方法0.510 第三章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 111 第四章焊接结构设计 1.512 第四篇切削加工第一章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6 213 第二章常用加工方法综述 514 第三章典型表面加工分析 315 第四章工艺过程的基础知识 216 第五章零件结构的工艺性 117 36 4十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与教学进度安排第一篇铸造(7学时)第一章铸造工艺基础(3学时)了解铸造性能的一般概念(流动性、收缩性、合金的偏析)和影响因素,掌握铸造性能对铸件质量的影响,重点理解铸造缺陷(缩孔、缩松、裂纹、变形等)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金属工艺学(邓文英, 郭晓鹏, 邢忠文主编) 01第一章
![金属工艺学(邓文英, 郭晓鹏, 邢忠文主编) 01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fdeb5361a21614791611284d.png)
(3)人造金刚石 人造金刚石硬度极高(接 近10000 HV,而硬质合金仅达(1000~2000HV), 耐热性为700 ~ 800 ℃。
适于加工高硬度的硬质合金、陶瓷、玻璃等, 但不宜加工铁族金属。
机夹可转位式车刀的主要优点如下: (1)避免了因焊接而引起的缺陷,在相同的切削条件下刀 具切削性能大为提高。 (2)在一定条件下,卷屑、断屑稳定可靠。 (3)刀片转位后,仍可保证切削刃与工件的相对位置,减 少了调刀停机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4)刀片一般不需要重磨,有利于涂层刀片的推广使用。 (5)刀体使用寿命长,可节约刀体材料及制造费用。
4)主切削刃刃倾角
λs=+3 °,使切屑 向待加工表面排出
,不致损伤已加工 表面。
图 1-15 银白屑车刀
(3)刀具的工作角度 它是指在工作参考系中定义的刀具角度
三、刀具结构
车刀的结构形式有整体式、焊接式、机夹重磨 式和机夹可转位式等几种。
图 1-18 机夹重磨式切断刀 图 1-19 杠杆式可转位车刀
三、切削力和切削功率
1. 切削力的构成与分解 以车削外圆为例,总切
削力F一般常分解为以下三个 互相垂直的分力:
(1)切削力Fc (2)进给力Ff (3)背向力FP 分力。
总切削力F在主运动方向上的分力; 总切削力F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的分力; 总切削力F在垂直于工作平面方向上的
三个切削分力与总切削力F有如下关系:
第一章 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切削运动及切削要素
一、零件表面的形成及切削运动
1.零件表面的形成
(第一章-第六章)金属工艺学-
![(第一章-第六章)金属工艺学-](https://img.taocdn.com/s3/m/5ca317a0be1e650e53ea9984.png)
(一)、布氏硬度
1、布氏硬度的试验原理是用一定直径的淬火钢球或硬质合 金球,以规定的试验力压入试样表面,经规定的保持时间后, 去除试验力,测量试样表面压痕直径d,然后根据压痕直径d计 算其硬度值。布氏硬度值是球面压痕单位表面积上所承受的平 均压力。
2、当压头为淬火钢球时,硬度符号为HBS,适用于布氏硬度 值低于450的金属材料,如灰铸铁、有色金属及经退火、正火和 调质处理的材料;当压头为硬质合金钢时,硬度符号为HBW, 适用于布氏硬度值为450~650的金属材料。
bFb/S0(MPa)
式 中 : Fb是 试 样 承 受 的 最 大 拉 伸 力 , N; S0是 试 样 的 原 始 横 截 面 积 , mm2
(三)、塑性判据 塑性:断裂前材料发生不可逆永久变形的能力。 常用的塑性判据是材料断裂时最大相对塑性变形,如拉
伸时的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1、断后收缩率:试样拉断后,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
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是试样标距部分的非比例伸长达到 规定的原始标距百分比时的应力。
2、屈服点和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在拉伸过程中力不增 加(保持恒定),试样仍能继续伸长时的应力称为材料的屈 服点(屈服极限),以 s 表示。屈服点是具有屈服现象的材 料特有的强度指标。是工程上极为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之一 ,也是大多数机械零件选材和设计的依据。
静载荷拉伸试验是工业上最常用的力学性能试验方
法之一。试验时在试样两端缓慢地施加试验力,使试样的 标距部分受轴向拉力,沿轴向伸长,直至试样拉断为止。
高塑性材料拉伸.swf 脆性拉伸AL.swf
从完整的拉伸试验和力-伸长曲线可以看出,试 样从开始拉伸到断裂要经过弹性变形阶段、屈服阶段 、冷变形强化阶段、缩颈与断裂阶段。
二、硬度:一个小的金属表面或很小的体积内抵抗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或抵抗破裂的一种抗力,是一个由材料的弹性、强度 、塑性、韧性等一系列不同力学性能组成的综合性能指标,衡 量金属软硬程序的一种性能指标;硬度所表示的量不仅决定于 材料本身,而且还取决于试验方法和试验条件。
金属工艺学精PPT课件
![金属工艺学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2c5bdfbed5b9f3f80f1c10.png)
洛氏硬度的特点:
洛氏硬度HR可以用于硬度很高的材料,而且压痕很小,几乎不损 伤工件表面,故在钢件热处理质量检查中应用最多。
但洛氏硬度由于压痕较小,硬度代表性就差些,如果材料中有 偏析或组织不均的情况,则所测硬度值的重复性也差。
精选ppt课件2021
20
冲击韧度(ak)
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作用而不破坏的能力叫做冲 击韧度。常用一次摆锤冲击试验来测定金属材料的 冲击韧度(大能量、一次冲断)。
(4)工艺方法的综合比较
精选ppt课件2021
3
产品制造的Leabharlann 程精选ppt课件20214
课程性质、任务和学习要求
1. 课程性质
2.
技术基础课
2. 学习任务和要求
1)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
2)掌握零件的加工工艺知识;
3)培养工艺分析的基本能力。
精选ppt课件2021
5
第一篇 金属材料导论
工业生产中所使用的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材料、无机 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四大类。
δ= (L1-L0)/L0 ×100% 式中: L0—试样原标距的长度(mm) L1—试样拉断后的标距长度(mm)
精选ppt课件2021
15
2、塑性(2)
(2) 断面收缩率φ 断面收缩率是指试样拉断后断面处横截面积
的相对收缩值。 φ= (A0-A1)/A0 ×100%
式中:A0—试样的原始截面积(mm2) A1—试样断面处的最小截面积(mm2)
δ和φ愈大,则塑性愈好。良好的塑性是金 属材料进行塑性加工的必要条件。
精选ppt课件2021
16
二、硬度(hardness)
硬度是衡量金属材料软硬程度的一种性 能指标。它直接影响到材料的耐磨性及 切削加工性。
7.《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标准汇总
![7.《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标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384a9c0458fb770bf78a5521.png)
《金工艺学》课程教学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金属工艺学课程代码:0212G343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总学时数:56学时先修课程:机械制图与CAD、机械设计基础后续课程: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加工工艺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必修的职业支撑课,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使学生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获得常用机械工程材料、金属加工和热处理的基本知识,初步具有金属加工的操作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及形成综合职业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础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位。
教学上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项目及任务为载体的原则,设计课程内容。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了解金属材料特性,各种加工方法及毛培成形工艺过程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合理选择零件材料及毛坯加工成形方法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课程特征,加大学生工程体验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
四、课程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1)、能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选择零件的材料。
(2)、能根据零件的材料和加工精度要求选择钢材热处理工艺方法。
(3)、能根据零件的材料和加工精度要求选择零件毛坯的成形工艺方法。
2、知识目标:(1).以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温度-性能为主线,了解四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基础知识,初步具有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选择零件材料的能力。
(2).了解钢材在实际加热和冷却时内部组织的变化及其对钢材性能的影响,了解各种热处理方法的目的、工艺和应用,初步具有选择钢材热处理方法的能力。
(3).了解毛坯的成形方法和基本工艺过程,初步具有选择零件毛坯成形方法的能力。
3、职业素质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精神。
4、职业技能证书要求:通过金属工艺学的学习与技能训练为在校期间考取中级车工或装配钳工职业技能证书打下操作理论基础。
金属工艺学 笔记
![金属工艺学 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1ee1de35cc22bcd126ff0cc0.png)
《金属工艺学》(第一篇)复习要点《金属工艺学》是广播电视中专机械制造工艺专业所开设的一门必修技术基础课程。
学习《金属工艺学》(第一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对常用金属材料的成分、结构、组织和机械性能之间的关系有基本了解,能够初步做到合理选用金属材料和安排机械零件的生产工艺过程。
并为今后学习其它课程和从事生产技术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一、讲究方法《金属工艺学》(第一篇)是一门技术基础课程,课程中涉及的基础理论多,知识面宽。
它要求学生具备物理、化学、材料力学和机械加工工艺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电中的学生在学习时普遍感到:书上的名词术语多,抽象复杂难学,学习时无兴趣,面对考试感到心中无底。
因此,讲究学习方法尤为重要。
只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能逐渐培养起学习兴趣,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⒈明确课程特点,掌握内在规律每门课程均有自身内在的规律和特点。
对课程的特点和内在规律进行分析探讨,就能提高和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本课程是一门主要研究金属材料的宏观性能和材料内部微观结构组织之间关系的学科。
在机械制造工业中,要求我们所选的金属材料必须满足两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所选材料必须满足在服役条件下的使用性能要求(如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二是所选材料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可加工工艺性能,经过必要的工艺加工,获得所需的尺寸和形状,达到设计的要求。
所谓宏观性能,就是指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加工工艺性能。
本课程的显著特点是自始至终都在强调和探讨金属材料的宏观性能同金属材料内部的微观结构和显微组织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讨论了改变内部结构组织的两个影响因素问题,即材料的成分(内部因素)和加工工艺条件(外界因素)问题。
归纳起来,就是“一个观点,两条线”。
一个观点阐明了材料的宏观性能与它的微观组织结构之间的因果关系。
第一条线是指材料的内在因素成分——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
从这个观点出发可以研究各种系列合金的配制问题。
例如,共晶白口铁与45号碳钢同是铁碳合金,为什么共晶白口铁的冲击韧性和塑性明显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工艺学》 答疑信箱:qst@
11
强度与塑性新旧标准关系及名词和符号
《金属工艺学》 答疑信箱:qst@
注意:指标物理含 b义,FAb0符(M号P单a)位; 对没有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的屈服点的确定—σ0.2; 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工程应用;
(设计准则:一般零件塑性材料不允许有变形常以σs为设计依据 脆性材料零件无σs,可以为σb设计依据)
《金属工艺学》 答疑信箱:qst@
15
2.塑性
塑性:指金属材料在力作用下产生不可逆永久变形的能力。
指标: 伸长率δ 断面收缩率Ψ
1. 伸长率δ 2. 断面收缩率Ψ
L1 L0 100 %
L0
A0 A1 100 %
A0
注意:
伸长率的数值与试样尺寸有关:
(如l0=10d0时,用δ10或δ表示; l0=5d0时,用δ5表示。)
δ和ψ值愈大,塑性愈好,有利于轧制、拉拔、锻造、冲压、焊接等生产。
金属工艺学
主讲:覃寿同
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答疑信箱:qst@
1
绪论
一、关于本课程:
研究对象:主要研究金属性能、铸造、塑性加 工、焊接、切削加工等制造金属零件工艺方 法、规律、相互联系、结构要求等内容。
本课程性质:综合性技术基础课
主要内容: 金属材料性能(含热处理)
铸造
塑性加工(压力加工)
焊接
切削加工
《金属工艺学》 答疑信箱:qst@
2
金属材料加工成成品的过程 (机械制造的基本过程)
《金属工艺学》 答疑信箱:qst@
3
二、本课程的目的要求:
进行工程意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 “三会一能”: 会选材 会选加工方法 会判定结构是否与加工方法相适应 能进行初步设计
其它《金属工艺学》、《机械制造基础》教材均可作参考
《金属工艺学》 答疑信箱:qst@
9
第一篇 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10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一、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含义:在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性能,又称
为机械性能。 金属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有:强度、塑性、硬度、
《金属工艺学》 答疑信箱:qst@
5
司母戊鼎:是中国 商代后期(约公元 前16世纪至公元前 11世纪)王室祭祀 用的青铜方鼎, 1939年3月19日在 河南省安阳武官村 出土,又称司母戊 大方鼎,高133厘米、 口长110厘米、口宽 78厘米、重875千克, 是目前世界上发现 的最大的青铜器。
商代晚期的司母戊大方鼎已表明当时的冶铸技术已相当发达;
战国时期的制剑技术已相当高超,说明已较早掌握炼钢、锻 造和热处理技术;
唐朝(约公元7世纪)锡焊和钎焊已早被采用,欧洲直到17 世纪才出现这种钎焊方法;
东汉时期制造出的人字齿轮已相当精致,明朝已有多种简易 切削加工设备;
明朝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金属工艺 方面的著作;
《金属工艺学》 答疑信箱:qst@
7
越王勾践剑:通高 55.7厘米,宽4.6厘米,柄 长8.4厘米。剑首外翻卷成 圆箍形,内铸有间隔只有 0.2毫米的11道同心圆,剑 身上布满了规则的黑色菱 形暗格花纹。 1965年在湖 北省荆州市出土。这把青 铜宝剑穿越了两千多年的 历史长河,但剑身丝毫不 见锈斑。有人再试其锋芒, 稍一用力,便将16层纸划破。
三、本课程涉及内容及发展历史
金属材料性能及热处理内容、材料知识; 铸造、塑性加工、焊接、
——常称为热加工(多用于毛坯生产); 切削加工——常称为冷加工。
《金属工艺学》 答疑信箱:qst@
4
本学科的悠久历史
我国的生铁冶铸技术比世界各国要早一千九百多年,生铁柔 化技术比西方早一千九百多年,战国初期创造的生铁柔化技 术已在生产中广泛应用;
12
低碳钢拉伸图概念:
《金属工艺学》 答疑信箱:qst@
13
《金属工艺学》 答疑信箱:qst@
14
1、强度
强度:是金属材料在力的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常用指标:屈服点、抗拉强度。 屈服点(屈服强度):试样发生屈服时的应力。
抗拉强度:试样在 s拉 断FA0s前(M所P能a)承受的最大应力。
《金属工艺学》 答疑信箱:qst@
16
(二)硬度
硬度—金属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压痕的能力。 硬度意义:硬度直接影响到材料的耐磨性和切削加工性。 常用的硬度有: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等。
1.布氏硬度HB 用钢球为压头:HBS表示 用硬质合金为压头:HBW表示
《金属工艺学》 答疑信箱:qst@
《金属工艺学》 答疑信箱:qst@
8
四、本课程特点和学习建议:
特点:内容多、讲课学时少、对感性知识有要求;
建议:处理好自学与听课、看书与作业、知识与应用三个关系, 最好能联系实习内容学习,能到机械制造厂或金属零件 加工厂去参观建立感性知识。
五、本课程的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 《金属工艺学》上册 第五版 邓文英 郭晓鹏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 《金属工艺学》下册 第五版 邓文英 宋力宏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 教学参考书 《金属工艺学》邓文英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7 第四版 《金属工艺学》骆志斌 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金属工艺学实习教材》张力真 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司母戊大方鼎
《金属工艺学》 答疑信箱:qst@
6
永乐大钟:明代永乐年间 铸造。通体褚黄,高6.75 米,直径3.7米, 重46.5吨。钟唇厚18.5厘 米,钟体光洁,无一处裂 缝,内外铸有经文230184 字,无一字遗漏,铸造工 艺精美。音色好,衰减慢、 传播远。轻撞,声音清脆 优扬,回荡不绝达一分钟。 重撞,声音雄浑响亮,尾 音长达2分钟以上,方圆50 公里皆闻其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