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程改革的考察报告
校长外出考察报告
校长外出考察报告尊敬的各位领导、教职员工:我于近日奉命代表学校出访,进行了一次关于教育教学发展的考察。
本次考察着重于深入了解其他学校的教育模式、师生培养与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并借鉴其成功之处,以推动我校的持续发展与改革。
特此报告,以供大家参考。
一、考察目的与背景本次考察旨在通过实地参观访问,了解其他优秀学校的成功经验,探索并借鉴其中可供我校参考和借鉴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
同时,通过与其他学校进行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提升我校办学水平。
二、考察地点及具体安排本次考察我共走访了XX学校、XX学院以及XX高中等多所学校。
在考察过程中,我与各校校长、教师代表等开展了深入交流,并参观了各校的教学设施、实验室和图书馆等。
在学校A的考察中,我结合学校自身特色,深入了解了他们在课程设置、学科竞赛以及学生社团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对于他们的教育模式给予了高度认可,并与学校代表就相关经验进行交流。
至于学校B,我重点考察了其教师培训与发展机制。
通过与他们座谈,了解到他们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并且在优秀教师的培养与评价机制上有一整套科学完善的制度,对于我校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产生了积极的启示。
在学校C的参观中,我主要考察了学校的教学资源建设情况,包括实验室设备、图书馆资源以及校园环境等。
通过学校C的案例,我认识到教学资源建设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考察成果与收获通过此次考察,我学到了许多关于教育教学的宝贵经验和启示。
具体可总结如下:1. 强调学校特色发展:如何根据学校的地域、历史和学生群体等特点,挖掘学校的独特优势,并将其转化为办学特色,进而提升学校的声誉和影响力。
2. 提高教师素质与发展:教师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学校应加大对教师培训和发展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激励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创新能力。
3. 加强教育资源建设:优质的教学资源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提升至关重要,学校应持续加大对实验室、图书馆等教育资源的投入和建设,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课改情况汇报材料
课改情况汇报材料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现在我来向大家汇报一下课改的情况。
首先,我们对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增加了一些新的课程内容,如STEM教育、信息技术、艺术素养等。
这些课程的引入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同时,我们也对传统课程进行了优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其次,我们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灌输式”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此,我们引入了项目式学习、问题解决式学习等新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究来获取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我们也加强了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和引进。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力量,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理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我们加强了对教师的培训,引进了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创新意识的优秀教师,为学校的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与家长和社会的沟通与合作。
课程改革需要全校师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我们积极组织家长会、社会实践活动等,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良好的教育共同体。
最后,我们也对学校的评价体系进行了调整。
传统的学校评价体系往往过分注重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我们加强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创新成果,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
总的来说,学校的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课程改革,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
希望全校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支持和参与我们的课程改革工作,共同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谢谢大家!。
高中教材实施情况报告
一、背景近年来,我国高中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为了解高中教材实施情况,本报告对各地高中教材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座谈会等方式,对全国范围内的高中教材实施情况进行调研。
三、调查结果1. 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进度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各地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进度不尽相同。
部分省份已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而部分省份仍在逐步推进中。
从整体来看,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进度较快,大部分学校已开始使用新教材。
2. 教师培训情况在教师培训方面,各地高中普遍重视新课程、新教材的培训工作。
大部分学校在教材实施前,对教师进行了集中培训,确保教师熟悉新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
此外,部分学校还开展了教师间的交流研讨活动,提高教师对新课程、新教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教学效果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对教学效果产生了积极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认为新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实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新教材的实施也促进了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4. 存在问题尽管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1)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部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
(2)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新教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不足,影响了教学效果。
(3)教学资源分配不均,部分学校教学设施落后,难以满足新课程、新教材实施需求。
四、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教材建设,确保教材内容与时俱进,贴近实际。
2.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对新课程、新教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加大教学资源投入,改善教学设施,为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4. 加强教育部门对教材实施情况的监督和指导,确保新课程、新教材有效实施。
五、总结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对高中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高中应充分认识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重要性,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新课程、新教材有效实施,为我国高中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普高新课程实验的考察报告
普高新课程实验的考察报告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群众的不断需求,教育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新课程的实施使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有了新的变化。
高中阶段作为重要的教育阶段,新课程的实施在高中阶段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实施。
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是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如何推进新课程实施、促进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研究目的普高新课程实验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此次考察,旨在了解如下内容:1.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基本情况;2.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中教学管理的做法;3.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教学效果和评价。
3. 研究方法本次考察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法,对选定的学校进行调查和访谈,并对调查和访谈结果进行分析。
4. 研究结果4.1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基本情况经过对学校进行调查和访谈,了解到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在各学校的实施情况基本相同。
主要特点如下:1.课程的组织方式更加灵活;2.模块教学的开展范围更广,适合更多的学生;3.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更好的调动;4.老师的工作任务变重,但更加有挑战性。
4.2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中教学管理的做法在教学管理方面,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采用了多个管理措施,从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材使用、教学媒体、教学管理、考试评价等方面制定了明确的管理办法和措施,确保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顺利进行。
4.3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教学效果和评价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成长的自觉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高;2.学生知识面拓宽,知识量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3.教师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水平得到了更高的认可。
5. 总结本次考察结果表明,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改革措施。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加强管理,提高教学效果,不断推进新课程实验的深入开展,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山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考察报告
下 设 置 了三 个 机 构 :市课 改办 、 市 课 改教 研 中心 、 市
课 改 培训 中 心。 他们 明确 了各 机 构 的任 务 与 职 责 ,并 从 基层 抽调 人 员 充 实机 构 ,保 证 高 中新 课 程 实 验 的顺 利 运作 和 监 控 ,并 为领 导 决 策 提供 信 息 和 建 议 ,草 拟
台 了 《 分 认 定 管理 暂 行 规 定 》 《 课 指 导 学 、 选 意见 》 《 、 学校 课 程 建 设 指 导 意 见 》 《 生 基 、 学 础 素 养 评 价 方 案 》和 《 强校 本 教 研 制 度 建 设 加
指 导 意 见 》等 ,淄 博 市 出 台 了 “ 改定 点联 系 课
示 范 ” 的 重 要 作 用 , 为 全 省 8 3 高 中 树 立 样 板 , 并 1所
助 8 高 校 的 基 础 教 育 课 程 研 究 中 心做 好 项 目研 究 工 所 作 和 教 师 教育 的调 整 工作 ,招 生 考 试 院 主要 参 与 高 校 招 生 考 试 改革 方案 的 制定 和 实 施 。 淄 博市 为加 强 市 级领 导 力 量 ,在市 课 改 领 导 小 组
4 重 视 制 度 建 设 , 创 新 和 完 善 课 改 的 政 策 .
保 障 机 制 。 制度 层 面 的创 新 与 完 善 是 保 障 改 革
顺 利推 进 的 重 要 措 施 , 山东 很 重 视 新 课 程 实 验
背 景 下 各 种 管 理 制 度 的重 建 ,例 如 省 教 育 厅 出
验 ,做 好 我 省高 中新 课 程 实验 的准 备 工作 ,考 察 组 赴
山东 听取 了该 省 教 育 厅 以及 地 市 教 育 局 的 经 验 介 绍 , 并 实 际考 察 了3 ̄: 级 定 点 联 系校 , 现将 该 省 的做 法 省 J i f
华南课程改革考察报告
华南课程改革考察报告2006年10月27日至11月4日,市教育局组织各县(市、区)教育局分管局长、基教科长、教研室主任分两组往华东、华南对基础教育和高中课程改革进行了考察。
现将华南组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一、考察情况华南组对深圳市、海南省的几所小学、初中、高中课程改革的情况进行了考察,而重点考察了深圳市后海小学、深圳市育才教育集团第三中学和海南华侨中学。
同时,走进课堂,分别观摩了几所学校课改教师的授课。
深圳市后海小学是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课改的样本学校。
该校校长李晓峰是参与课改教材编写的一线校长之一,对课改理念有较深的理解,对课程改革的要求可说是了然于胸。
该校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均能渗透课改理念,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极有特色。
海南华侨中学是海南省高中课程改革的样本学校,在几年的高中课程改革实践中,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校本教研方面做得很有成效,特别是高中综合实践课程的改革和运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二、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通过对几所学校的实地考察和课堂观摩,考察组对华南基础教育和高中课程改革可谓深有感触。
我们认为,深圳、海南课程改革有诸多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概括言之,有如下诸点:(一)办学思想渗透课改理念深圳、海南的学校从校长到教师大多能够从国家发展、学生发展的高度,特别是从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角度认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并在教学过程、校本教材、校本课程、校本教研等多个层面渗透课程改革的理念。
深圳市后海小学的校训:“博爱、发展、创新”中就蕴含着课改的理念,育才三中以“科学脑、人文情、中华心、全球观”作为学校的校训也反映了课改的精神,海南华桥中学的办学思想是“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弘扬个性,和谐发展”,也是课改精神的充分体现。
通过课堂观摩,也可以看出,教师能够将课改理念渗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二)注重校本课程开发从考察的情况看,华南地区的中小学大多十分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运用。
课改欲来风满楼——山东广东之行高中新课改考察报告
中课 改 先 进 经 验 ,0 0年 5月 7 日, 政 府 组 织 了 酉 阳 四所 高 完 中 课 21 县 ⑥ 幸 福 感 : 生 自发 组 织 社 团 , 生 根 据 需 要 是 否 请 老 师 指 导 , 学 学 多 改 考 察 团一 行 1 6人 , 县政 府 督 导室 和 县 教 委 以及 教 研 室 领 导 下 , 在 赴 给 学 生 老 师 的 空 间 , 提 升 幸 福 感 , 业 感 和 成 就感 。 以 职 高 中课 改 巳 取得 初 步 成 效 的 山 东 和 广 东 考 察 新 课 改 实 施 情 况 。 这 次
21 0 0年 1 0月 第 1 O期
新 教 师教 学
Ne Te c rTe c n w a he a hig
0c . 01 t2 0
NO. 0 1
课 改 欲 来 风 满 楼
— —
山 东广 东之Leabharlann 行 高 中新 课 改 考 察 报 告
冉 华 文
( 庆 市酉 阳县 第 三 中 学校 , 庆 ,0 00) 重 重 400 【 围 分 类 号 】 69 2 中 G 2.l
高 中标 准 建 设 , 学 区 、 活 区错 落有 致 , 能 齐 全 , 备 先 进 , 动 场 要 求 课 改 , 意 做 事 和 总 结 , 了再 说 , 直 做 下 去 , 解 不 理 解 先 做 , 教 生 功 设 运 愿 做 一 理 建设 有 典 型 性 , 校 离 市 区不 远 , 境 优 美 , 通 方 便 。 学 环 交
【 文献标识码 J A
【 文章编 号J0 1— 18 2 1 ) 0— 0 3—0 10 4 2 (0 0 l 0 3 2
④ 课 改 三 层 面 : 师 理 念 、 堂 整 合 、 学 行 为 , 学 要 满 足 学 生 教 课 教 教
2024年课程改革督导评估总结
2024年课程改革督导评估总结2024年,我国进行了一次广泛而深入的课程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这次督导评估的目的是对改革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指出问题,并提出建议,以便进一步完善和推进课程改革。
在这次课程改革中,我国教育部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指导方针和课程标准。
这些方针和标准将学科知识与核心素质要求相结合,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这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改革,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方面,改革的推进需要改变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学校积极引进新的教育技术,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学校也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包括设计和实施活动性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另一方面,改革还需要落实教师发展计划,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专业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
同时,学校也重视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估,对教学效果进行量化和评价,以促使教师不断自我反思和提高。
改革的初步实施效果较好。
教育教学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核心素养得到了提高。
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得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不断加强。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也有了明显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得到改进。
然而,改革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改革的推进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和实施方案,不同地区和学校的改革进度和效果差异较大。
其次,学校在教育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的配置上存在不均衡问题,一些地区和学校的条件相对较差。
第三,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还不够高,一些教师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上还存在困惑和不适应。
最后,部分学生的学习负担仍然较重,课外学习和培训的压力仍然较大。
为了进一步完善和推进课程改革,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和举措。
首先,教育部应制定更加具体和明确的教学指导方针和课程标准,以明确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培养目标。
荆州市课改推进活动暨山东省课改学习观摩考察报告
顺应课改形势,优化教学管理,打造高效课堂拓宽办学路径,加强文化引领,实现质量超越——2010年11月荆州市课改推进活动暨山东省课改学习观摩考察报告2010年11月8-18日,我县教研室和各高中学校先后参加了在松滋举行的荆州市2010年高考总结暨课程改革推进会和由市教科院成家武院长带队的山东教育考察活动。
在松滋一中和松滋三中,我们分别观摩了两校新课程背景下的高效课堂、综合实践课和研究性学习。
在山东,我们参加了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办、潍坊市教育局承办的‚贯彻全教会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深化课程改革现场观摩及学术报告会‛,聆听了来自教育部、上海市、山东省、香港地区的领导、专家和校长的9场报告,实地考察了潍坊一中、北海双语学校、潍坊实验学校等学校,还进一步了解到了昌乐二中和兖州一中的课改先进经验和成果。
一、学习考察的背景湖北省进入高中课改已是第二年,很多学校都在积极探索自己的路径,从办学条件、办学理念到过程管理,进行大胆创新和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荆州市也涌现了不少积极行动的学校,并探索出一定的经验,这给尚未迈出实质性步伐的地区和学校以巨大的压力,一再埋怨课改不能推进的客观因素已经毫无意义,要想甩掉‚落后‛、‚薄弱‛的帽子,必须切实采取行动。
先进学校探索课改基本上都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山东作为全国课改示范区,成为大家纷纷学习和考察的对象。
如何学习和借鉴山东课改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帮助解决我们在新课程实施中的困惑,使我们能在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少走弯路,全市课改推进会一结束,荆州市教科院的领导就果断把各县市区的教研室主任和高中校长从百忙中带进了山东。
二、山东的课改经验山东省在2004年已经开始推行国家高中新课程实验,现在进行的是第二轮课程改革。
作为全国首批开展新课程实验的四个省份之一,山东省在推动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卓有成效。
在新课程实验中,尽管面临教育观念的转变、人事制度的改革、学校设施的完备、高考升学的压力等重重困难,但我们所到学校都能把参加改革实验作为发展的契机,抢占学校发展的制高点,把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作为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把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把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课程改革的核心,把校本教研作为落实课改要求的着力点,把学科教学管理作为课程实施的保障,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课改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逐步构建起了具有学校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赴xx高级中学教育考察报告
赴xx高级中学教育考察报告报告内容:一、概况介绍1.1 学校名称:XX高级中学1.2 学校位置:具体位置(城市、区域、交通情况等)1.3 学校规模:包括教职员工人数、学生人数等1.4 学校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可从学校官网等渠道获取相关信息)二、学校基础设施和教学资源2.1 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基础设施情况:具体建筑面积、设施状况等2.2 教师队伍情况:教师数量、学历、教学经验等2.3 学生人数和班额:每个年级的班级数量、学生人数等2.4 课程设置和教学资源情况:包括核心课程、选修课程、特色课程等三、学校教学特色和教育模式3.1 学校的教学特色:如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实践教育等3.2 课外活动和俱乐部组织:如学生社团、科技创新团队、艺术社团等3.3 学校的教育模式: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项目制学习等四、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4.1 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升学情况:如高考成绩、大学录取率等4.2 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如学生的品德、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4.3 学生的校外成就:如参与比赛获奖、社会实践经验等五、学校的校园文化和师生关系5.1 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如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校徽校训等5.2 师生关系:如教师关心、学生关爱、家校共育情况等5.3 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学校参与社区活动、社区支持学校等六、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前景展望6.1 学校未来的发展规划和目标6.2 教育教学改革取得的成绩和亮点6.3 学校对于教育发展的看法和发展前景展望报告结束,以上内容仅作为参考。
实际撰写报告时可以根据实地考察情况和学校官方提供的材料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同时可以根据考察目的和需求,进一步补充报告内容。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 2[1]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黑龙江省安达市田家炳高级中学一、课题的背景现状新课改已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实施数年,“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素养”的要求,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入手,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价值观,关注学生全面、自主、有个性的成长和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
新课改的实施使新的语文教学理念得到普及,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发生了极大改变,师生可以选择灵活丰富的必修、选修教材,这些改变带来教学上的新发展和新气象,但课程改革在教学理念层面引起强烈共鸣的背后,却在操作层面遭遇了“滑铁卢”,在课改实施的过程中,课改专家们播下了龙种,却收获了跳蚤。
从当前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语文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不少学生学了多年语文,字还写得不规范,不端正,错别字很多;阅读能力很差,读不懂数理化的题干要求;文章写不通顺,不会写实用文;语文知识也很贫乏;学习了数册教材,应试能力还没提高多少。
面对这样的课改现状,正逢我校参加教育部中国教师科研基金重点规划课题“教学多样化与素质教育”之际,我们田中语文组经过认真研讨,确定了子课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这个课题是践行课改的必经之门户,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所有的改革都围绕着课堂展开,课堂的效率是所有课改的根本,只有本正才能流清,才能实施得有意义。
按照《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的语文素养要求,按照中国教师基金科研规划管理要求,我校在校长的大力号召和指导下,致力于提高教学效率,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着重培养学生在读写听说中实际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此课题的范围很大,研究的面很广,这都基于前期两届“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的研究成果,我校语文组有一批业务能力强、善于钻研的同志;另外,我校在市局的带动下学习山东昌乐二中的高效课堂经验,从植入271模式,到构建和完善学科教学模式,语文组一直率先垂范,走在前列,借助此课题的研究,我们也想在更大的范围内,更深层上全面的提高语文教师的科研本领,尽快练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切实改进语文课堂教学。
2024年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估调研总结报告
2024年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估调研总结报告2024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估调研总结报告一、背景介绍自2024年开始,我国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为了评估这一改革的效果,我们组织了一次调研活动,对改革后的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二、调研内容1. 课程设置调研发现,改革后的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
增加了实践性课程,如实验实践课、艺术体验课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还加强了体育和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2. 教学方法改革后,教学方法也得到了改善。
教师开始采用问题导向和探究式学习等新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教师还开始重视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差异化需求给予相应的教学辅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 考核评价改革后的考核评价更加多元化和综合性。
不再以纯粹的笔试为主,而是引入了口头表述、实践操作和课程项目等形式的考核。
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够更好地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减少对死记硬背的重视。
4. 教材资源改革后,教材资源得到了更新和优化。
教材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和实际应用,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还增加了课外阅读和自主学习的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兴趣。
三、调研结果1. 教师和学生积极性提高通过调研发现,改革后的基础教育课程能够更好地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利用新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学生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改革后的基础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调研发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学生在实践课程中学到了更多的实际操作技能,并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
3. 学生学业负担减轻改革后,学生的学业负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减轻。
北京上海浙江-省教研院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考察报告
2014年第1--3期的《国内外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考察报告2013年11月22日,省教育研究院一行8人对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工作进行考察。
考察组着重了解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方面的改革情况。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室主任、课程中心负责人、评价中心负责人和相关学科教研员参加座谈。
考察组还收集分析北京市课程改革有关文献资料。
一、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一)国际背景。
20世纪末21世纪初,各国相继提出教育改革发展计划,不约而同地将教育作为国家发展和创新的重要战略基础。
综合起来,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举措主要有:为保证质量,建立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同时注意国家课程标准的弹性要求;积极推进课程设置综合化,使课程融合发展;面向未来社会发展,调整培养目标,突出核心素养培养;实现课程内容现代化,关注学生经验,反映学科最新发展;推进教与学方式变革,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创新和实践能力发展;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供给,改革教材观念,促进教材由“教学依据”、“教学材料”向“教学参考”、“学习材料”和“学习媒介”转变。
(二)国内背景。
2001年我国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经过10年发展,基本形成了以下共识:强调教育教学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是学生的发展;强调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同时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的养成与发展;加强综合化课程,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综合化,以克服分科教育的弊端;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学习的联系;尊重各地实际,重视各地和学校在课程开发、建设、实施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学生发展的共同基础,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强调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
2010年,教育部出台《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对当前课程改革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完善课程体系、落实课程方案、推进教学改革、健全考试评价、提升教师能力、加强教材管理和推进农村课改。
二、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1995年,北京市在全国率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山东典型名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考察报告
威海荣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学习感悟为学习先进地区课堂改革的成功经验,深化我市课程改革,切实解决课改进程中出现的课堂教学形式化、低效化问题,5月6日—7日,寿光市教育局组织全市教办业务主任和初中业务校长共计52人,参加了威海荣成之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学习,我代驾出征,有幸观摩了荣成第三十七中、实验中学和第二十七中的先进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此行使我收获颇多,感悟颇多。
一、考察学习的过程本次山东典型名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考察,听取了兖州一中原校长杜金山的《从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探索教学改革“途径与方法”的实践》、青岛即墨二十八中校长李志刚的《和谐互助让课堂充满灵动》、杜郎口中学高俊英副校长的《“三三六”自主开放课堂的实施》和昌乐二中赵丰平校长《高效课堂——素质教育的突破》等报告。
实地考察了杜郎口中学和昌乐二中的高效课堂教学。
在两校的实地考察中,既聆听了骨干教师的示范课,也听取了全面开放的随堂课;既听取集中的经验介绍,也参与了学校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既看到了学科高效的课堂教学,也观赏了优美而充满活力的课间操等学生活动;既感受了浓浓的课堂教学改革,也深切感受到了与课堂教学改革同步的独特的校园文化。
这次考察学习,让我们从理性到感性都感受到了山东典型名校的改革阵势,使我们所有参与考察的同志深切感受到改革的形势逼人。
二、典型名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各自特点(一)兖州一中“35+10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1.简单又不简单的“35+10”这是兖州一中的课堂时间分配,也就是课堂模式。
说其简单,只是简简单单的数字组合、时间分段;说不简单,那却是他们研究几年的心血,是“循环大课堂”的组织精华。
“35+10”就是35分钟展示+10分钟预习。
展示的内容是上节课10分钟加课下预习的成果,预习的内容是下节课将要展示的内容。
每节课的起点在上一节课的最后10分钟,这与我们传统意义的一堂课“预习+交流”的分配恰好是倒置的。
简单的改变却盘活了课上课下的对接,使得兖州的课堂形成了课上→课下→课上的环形结构。
2024年课程改革情况汇报
2024年课程改革情况汇报____年课程改革情况汇报引言: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XX学校的XX同学,今天,我将向大家汇报____年我校所进行的课程改革情况。
一、背景介绍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我校在____年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课程改革。
本次改革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坚持素质教育导向,注重学科融合与跨学科学习,鼓励学生参与实际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改革目标我们的课程改革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未来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具体目标如下:1. 推动学科融合,提高学生的跨学科能力。
2. 强化实践和应用性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整合传统课程和现代科技,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4. 鼓励学生参与实际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改革举措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校在____年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措施:1. 推动学科融合,加强跨学科学习。
我们增加了一些“科学与文学融合”、“历史与地理融合”等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2. 强化实践和应用性课程。
我们增设了“创客实践”、“科学实验”等课程,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整合传统课程和现代科技。
我们将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进行结合,开设了“信息技术与数学”、“信息技术与物理”等课程,通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4. 鼓励学生参与实际问题解决。
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和大型项目,让学生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
四、改革成果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以下一些成果:1. 学科融合进一步深化。
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加深了对不同学科的理解和认识,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2. 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学生在实践和应用性课程中大量动手实践,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广东海南之行_高中新课改考察报告
、之行——高中新课改考察报告省第二期中学校长高级研究班学员胡辛辰我们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许多探索开始深化,需要引领;诸多问题已经呈现,需要答案;诸多矛盾初步显露,需要解决。
为了学习兄弟省市的改革经验,使我们在深入学习新课改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研究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更好推进我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2008年12月25日,省教育学院教育系组织我们第二期高中校长高研班的学员,在郭翠兰老师率领下,赴西关外国语学校、一中考察新课改实施情况。
这次考察我们以听取学校领导介绍、座谈交流、实地参观教学设施和教改成果、深入课堂听课等形式,试图探寻新课改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的处理办法。
这次考察可谓既有面的广度,又有点的深度,确实收获颇丰。
这边的风景:西关外国语学校和市一中都是一校多部,我们考察参观的都是他们的高中部,由于有干训中心提前安排,我们的考察活动在两所学校都受到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受到热情接待,两所学校都比较系统的介绍了他们课改的经验,我们还在市一中展览馆题字:“河海一家教育一体”。
两所学校的高中部都是新扩建和搬迁的,按国家级示性高中标准建设,在全国具有先进性和示性。
教学区生活区错落有致、功能齐全,学校教学设施先进,环境优美,交通方便。
在西关外国语学校,学校正在接受所在区教育局的年未工作检查,学校总校梁校长、梁书记及高中部的付校长抽时间热情接待了我们,梁校长把西关外国语学校发展过程及办学特色、办学成绩给我们作了详细介绍,高中部的付校长介绍了他们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做法和教学管理中的特色经验,他们在教学管理中注重引导教学合作,奖励集体,奖励年级不分班级学科,奖励学科不分班级,发挥最大合力,取得很好实效。
介绍完后进行了交流,并在学校精心安排下对学校情景教室、体育馆、数字实验室,实验室、电子阅览室、人机对话教室等教学设施进行了参观并进行了体验。
总体感觉西关外国语学校办学条件好,特色鲜明,对教师的选拔招聘、聘任执行力度大,教师工作有压力有动力,末位淘汰,区教育局落聘教师统一政策安排,管理考核有力度,这是落实教育教学目标任务的有力保障,学校教师素质好,教学质量比较高。
最新课堂教学改革考察报告3篇
最新课堂教学改革考察报告3篇课堂教学改革考察报告第1篇提高质量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心学校组织人员对全镇十所小学就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仔细的调研活动.调研期间,把调研与指导融为一体,把视察与学习贯穿始终,亲身感受到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发生的新改变,取得的新成果,同时也发觉了课堂教学改革存在共性问题和影响小学教学质量的症结性问题。
有效堂课教学有效主要是指通过老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详细的进步或发展.所谓有效课堂教学是只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发展,有效的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活动,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为了使这项探讨在改进教学。
一、主要成果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行动探讨在实践过程中,已凸显较大优势,从观念到行为,下述六种意识得到强化或突破。
(一)老师角色有肯定的转换意识。
视察分析所听的近300节课堂教学,80%以上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了新课程所要求的角色意识,由单纯的学问传授者、教材复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组织者,主动探究适应学生学习、主动发展的教学方法。
讽刺、挖苦的少了,激励评价的多了:照搬教材依次进行教学的少了,依据学情对教材进行适度整合的多了;填鸭式满堂灌的少了,引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多了。
老师能够走下讲台、走近学生,能够依据学生差异,进行特性化指导,重视书本学问向生活的回来。
以学生为主体已成为广阔老师对待学生的基本看法;以教材为平台和依据,充分挖掘各种课程资源,已成为老师的一种自觉的行为。
(二)三维目标意识有肯定的重视。
讲课老师基本能够把握课程文本体现的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看法价值观等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每位老师都在努力体现学科特点。
就语文课而言,大多数课做到凭借语言文字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有些还注意体会重点语句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在此过程中学习语言,同时进行人文熏陶。
更可喜的是,教学起先显露语文学科的本色。
课改研读情况汇报
课改研读情况汇报
近期,我们对课改研读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汇报,以下是我们的调研结果和分析:
首先,我们对课改研读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教师们普遍认为课改研读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教育教学的最新动态,提高教学水平。
而学生们则表示,课改研读让他们更加了解课程改革的意义,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其次,我们对课改研读的实际效果进行了评估。
通过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那些积极参与课改研读的教师,其教学水平和学生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这说明课改研读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另外,我们也对课改研读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对于课改研读的重视程度不够,参与度较低,甚至存在一些教师对课改研读的理解存在偏差的情况。
这些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最后,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我们建议学校加大对课改研读工作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了解课改研读的重要性。
其次,我们建议学校建立完善的课改研读机制,包括明确的工作目标、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以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最后,我们建议学校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课改研读能力和水平。
总的来说,课改研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我们将继续关注课改研读的情况,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2024年高中语文课改经验总结
2024年高中语文课改经验总结
:
1. 强调思维能力培养:传统的语文课程注重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背诵,但2024年高中语文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需学会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也需要学会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2. 融入多媒体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语文课程需要更加融入多媒体技术。
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软件、在线资源和网络平台等教学工具,为学生展示文学作品的多个方面,如音频、视频、图片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3. 提倡综合素养培养:2024年高中语文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需在语文课程中获得阅读、写作、口头表达等多方面的训练。
通过培养综合素养,学生可以更好地应对高考和未来的学习工作。
4. 引入实践性学习:传统的语文课程注重理论学习和分析,但2024年高中语文课改更注重实践性学习。
学生需参与实际写作、口头表达和演讲等活动,通过实践提升语文能力和表达能力。
5. 强调阅读广度和深度:2024年高中语文课改强调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学生需要读更多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如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等,并对作品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思考。
6. 个性化学习:2024年高中语文课改注重个性化学习。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文学作品和学习方法,教师也会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提供个别指导和支持。
总的来说,2024年高中语文课改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
通过引入多媒体技术、实践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综合素质。
这种课改使语文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和现实,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考察学科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引言为了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近期开展了学科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题,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专题讲座等形式,推动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以下是本次学科教研活动的考察报告。
二、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我校积极组织开展了学科教研活动,旨在通过以下方面的工作:1. 提高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使教师更好地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3. 培养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4.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本次活动共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研讨阶段、实践阶段和总结阶段。
在准备阶段,各学科组根据教学进度,共同研究教材,制定教学计划。
在研讨阶段,教师们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形成共识。
在实践阶段,教师们将研讨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并进行反思和改进。
在总结阶段,各学科组对本次集体备课活动进行总结,分享经验,提出改进措施。
2. 教学观摩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本次活动邀请了校内外优秀教师进行教学观摩。
观摩课后,教师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教学心得,共同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专题讲座本次活动邀请了知名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内容涉及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学生心理等方面。
讲座结束后,教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四、活动成果1. 教师教学理念得到更新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教育教学理念有了新的理解。
教师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将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教师教学能力得到提升本次活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专题讲座等形式,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课程改革的考察报告高中课程改革的考察报告正在我国实施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通称"高中新课改"),是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其中的不少理念和做法受启发于芬兰的高中课程改革。
为更好地推进省的高中新课改,20年月日至日,我们省教育考察团一行人带着强烈的学习愿望赴北欧,重点对芬兰的高中课程改革进行了考察。
我们先后拜访了芬兰国家教育事务委员会高中部副主任玛加默托娜女士、科沃拉市市长爱默阿哈迪先生及科沃拉市政府教育文化局局长帝莫泰能先生,实地考察了芬兰的科沃拉高中、雅文巴高中、波卡拉高中,广泛、深入地与接访的官员、校长以及教师、学生们进行了交流探讨。
我们珍惜每一次交流机会,希望更多地了解一些芬兰高中课程改革情况。
在芬兰朋友的热情帮助下,通过边听、边问、边看、边想,我们大家渐渐地走进了芬兰的高中课程改革。
一、芬兰人的介绍。
芬兰人办事非常认真,认真得近乎刻板。
当然是一种非常热情、非常可爱的刻板。
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学校校长,在接待我们时都精心准备了,都试图系统地向我们介绍整个芬兰的高中教育,以致于我们想简化一些已经听过好几遍的内容都很困难。
芬兰人似乎喜欢一件事要从头讲到尾。
芬兰人非常热忱和认真地一遍遍向我们介绍他们的高中课程改革情况。
芬兰小学、初中、高中都实行全免费教育。
学生16岁初中毕业时,可以填报5个志愿选择升高中,也可以选择就业。
一般选择升高中的占左右。
芬兰高中实行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并列体制,全国有各类高中所,其中普通高中所;学生万人,其中普通高中学生占左右,职业高中学生占左右。
上普通高中还是职业高中,由学生自己选择。
高中学校规模一般在人左右。
一所高中若申请就读人数太多,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初中学业成绩及面试结果决定是否录取。
对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做周期性调整,这在芬兰等不少欧洲国家颇具传统。
大约每十年对国家课程大纲进行一次修改。
芬兰本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起始于1987年。
1987年,芬兰开始在全国多所普通高中进行"无固定班级授课制"教学模式实验。
1994年,芬兰国家教育事务委员会颁布高中教育课程框架大纲,这是本轮芬兰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大纲围绕让学生更自由地发挥特长,对高中课程设置进行了大的调整,确定在全国高中学校全面实行"无固定班级授课制",形成了本轮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
20年颁布新的高中教育课程大纲,除巩固已有改革成果外,又进一步强化了自然与技术在高中课程中的份量。
根据1994年和20年高中教育两份大纲规定,芬兰普通高中课程分为学习领域、学科和学程三个层次。
其中,学习领域包括母语及文学、外语、数学、环境与自然科学、价值观与信仰、心理学、历史与社会、美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职业教育与指导等10项;学科包括母语(芬兰语、瑞典语或萨米语)、第二官方语言(瑞典语或芬兰语)、外语(英、法、德、俄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宗教或伦理学、哲学、心理学、历史与社会、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教育、职业教育与指导等。
学程是学科的细化,一门学科按内容与难度分为数量不等的若干学程,一个学程平均为38个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
芬兰普通高中学习实行学段制。
每一学年不像通常做法那样分成两个学期,而是分为56个学段。
每个学段大致67个星期,其中最后一周为考试周。
每个学段开设56个学程。
一个学程可设68门课。
实行"学段"和"学程"组织教学,目的是为了克服一年分为两个学期,每学期持续时间过长,并行课程开得太多,一门课学习时间拉得太长,学生学习课程精力无法集中,容易学了后面忘了前面等问题。
为了维护统一的高中教学质量,同时也为了给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芬兰将普通高中课程分为必修课程、专业课程和应用课程三类。
必修课程面向全国所有的学生,以保证每一个学生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最基本的要求。
专业课程是对必修课程的拓展和加深,地方和学校可以根据国家的指导性建议设立。
每一个学生除了须完成必修课程以外,还须完成一定量的专业学程。
应用课程是为学生提供一些专门的知识,它可以是对已学科目的进一步学习,也可以是其他科目的选修。
应用性课程主要由学校自主设立,国家不作统一要求。
一般每所高中开设必修课、专业课和应用课都在300个学程以上。
芬兰政府规定,一名普通高中学生要毕业至少需要完成75个学程的学习,其中包括4751个必修学程和10个专业学程,余下的学程学生可以选修专业学程,也可以选修应用学程。
完成必修学程之所以有一定弹性,主要是因芬兰大学少数理科及工科专业对数学等有相对高一些的要求。
但绝大多数大学专业只要求高中生必修课程修完47个学程即可。
通常芬兰高中学生在高中期间都会修完80个以上学程,不少学生甚至修完100多个学程。
芬兰高中阶段的学业考试以学程为单元。
学生每学完一个学程都要参加考试,考试合格者进入学科下一阶段学程学习。
如果某一学程考试没有通过,学生可以重新学习直到重考通过。
如果一学生同一科目有两个学程学习没有通过考试,这个学生该科目的学习将被中止。
但一门科目被中止后,不影响继续其他科目的学习。
芬兰设有全国统一的高中毕业考试,高中学习结业时,所有学生均须参加全国毕业考试。
考试的目的是判定学生是否具备了高中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并达到毕业水平。
考试科目为3,"3"为母语(芬兰语、瑞典语或萨米语)、第二种官方语(芬兰语或瑞典语)、一门外语(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
""可选考数学或选考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内容的综合考试,包括生物、化学、物理、地理、历史和社会学、宗教、民族、哲学、心理学等。
如果一门考试没有通过,可补考两次。
同时还可重考已通过的科目(语言除外),以获得更好的成绩。
毕业生可在一年半中连续三次完成4门考试,还可以参加其他4门外语的附加考试。
94左右的高中学生可以通过全国统一的高中毕业考试。
因芬兰没有全国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因此统一的高中毕业考试也是大学入学考试的资格考试。
学生的毕业考试成绩、附加的外语成绩是大学选录新生的重要参考。
高校是否进行入学考试由各高校各专业自己确定并出题。
事实上许多高校基本上以学生的高中毕业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不再自行组织考试。
从芬兰人的介绍看,经过20年的探索,芬兰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相当系统化,并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色。
从接待我们的每一个人,无论是官员、校长,还是教师、学生,都能那么完整地介绍高中课程改革,我们感到,对高中课程改革,芬兰社会已经有了很高的认同度。
二、我们的疑惑。
尽管考察前,我们也认真阅读了一些有关芬兰高中教育的资料,对芬兰教育有了一些了解。
但到了芬兰,造访一些学校,对一些看到和听到的情况,最初仍感到看不明白,听不明白。
学校能开这么多的课记得第一天,到科沃拉高中访问,当校长向我们介绍学校有专任教师50名,为学生提供280多门课程时,几乎所有的人都差点跳起来。
这么少的老师,开这么多的课,没有搞错吧我们问校长。
校长又把先前说的教师的数量和提供课程的数量说了一遍。
我们又问,一个老师最多能教几门课校长回答2到3门。
就算3门,乘上老师数量,最多也就是150门课。
这可是最简单的算术题呀大家越听越糊涂,碍于尊重,不便问个不停。
到其他两所高中,了解的情况也差不多。
原来芬兰人所说的课程指的是学程,大致上与我们课程改革中实行的模块相对应,但其设置更灵活,涉及的领域更宽泛。
除按难易程度将一门课程即学科分为若干学程,如将数学分为几何、解析几何、三角与向量等,形成10多个学程,芬兰人还非常大胆地将一些兴趣性与实践性的东西列入学程,特别是选修性学程。
如汽车修理、汽车驾驶、摄影、舞蹈等。
学生选修这些课程都计算学分。
开设这些学程,可以是学生所在学校,也可以是别的学校,还可以是社会培训机构。
只要事先经过校长认同就行。
芬兰人这样开设课程,既充分利用了社会教育资源,解决了学校资源不足的问题,又很好地满足了学生的多样性爱好和能力培养的需求,比较好地做到了学习与兴趣、知识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学生们怎么都坐在衣帽间这是我们访问芬兰高中学校所看到的一道奇特景象。
芬兰的高中学校往往就一栋楼。
衣帽间就设在门厅和走廊过道上。
走进学校,也就是走进了大楼,便能看到靠墙一面,木梳形状般地摆放着一排排挂衣帽的架子,紧相连地放着一些椅子或桌凳。
衣帽架上挂满了帽子、围巾和外套。
学生或站着,或坐在椅子和凳子上,也有的席地而坐。
有的在谈笑,有的在看书,有的什么也没干,只是站着和坐着。
问陪同的校长和老师,他们说学生们正在等待着选课。
选课,高度自由地选课,又称"无固定班级授课制",是芬兰高中课改的最突出特点。
在芬兰高中学校,学生不再有班级,不再有固定班级的教室,甚至年级的概念也在淡化模糊。
学生一进高中,第一件事就是根据自己的人生想法制定选课计划。
选课计划除了考虑毕业所需选课的要求,即须修满75个学程,其中必修课45个学程(选修数学高级学程的学生须选修49个学程),专业课10个学程,其余都可以由学生凭自己的想法确定。
学生可以自己选修许多课,即使是必修课,学生也可以选择什么时候上,上哪位老师的课。
甚至还可以选修其他学校或社会机构开设的一些本校没有的应用性课程。
连毕业的期限也可以自己定,2年、3年、4年以至更长时间毕业都可以。
当然大多数学生选择的还是3年毕业。
学校对大部分课程选修没有什么限制,只是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注明选修该课必需的知识前提。
一般只要有10名学生选修同一门课,学校就将开设这门课。
超过30人选修同一门课,就将考虑分班。
选修某一门课的学生,可以是刚入学的新生,也可以是即将离校的学生。
为了帮助学生选修课程,学校设有专职学生顾问,其职责就是指导学生制定选课计划,解答学生在学习、生活、未来择业或继续深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但究竟如何选,决定权在学生。
在雅文巴高中,陪同我们的一位女学生非常自豪地向我们声明她的学习选择权。
这也是学校走进雅文巴高中大楼,不是事先告知,很难想像这是一所学校。
中间园形的门厅犹如中国庭院的天井,中间地坪上摆放着许多供人读书学习的桌椅,很像宾馆中的茶座。
抬头看去,一层层园形回廊,数上去有5层。
从平面看去,整个大楼建筑像一把折扇,以大门为中心,一层层叠上,每一层都散布成一个像扇子骨架式的相对独立的建筑单元。
每层布局着相关联的学科,如语言类一个层面,人文类一个层面,数理类一个层面,等等。
在每一层面的扇子骨式的建筑单元内,又布局着一些有着紧密联系的学程教室,衣帽间紧挨各个教室旁。
每层的回廊上都摆放着小桌椅,有的小桌上放有电脑。
学生们有的在那看书做作业,有的在上网。
学生们很专心,我们这些外人的造访并没有引起他们太多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