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ppt
合集下载
绿地系统规划ppt课件

(1) 绿地率: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 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四类绿地(包括满足当地植 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 建筑的屋顶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总面 积的比率(%)。是衡量居住区环境质量的重要 标志。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新区建 设绿地率不应低于30%,旧区改建绿地率不宜低 于25%。
(2)配套公建所属绿地 居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如教育、医疗卫生、文化
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 行政管理等设施所属的绿地。
进行绿化时考虑到建筑的使用功能,与之相协调。 与附属绿地的规划设计相似。
21
(3)宅旁绿地
家门口的花园绿地,最接近居民。包括住宅前后、两 栋住宅之间及建筑本身的绿化用地,但其面积不计入居 住区公共绿地指标中。
23
(4)道路绿化 1) 居住区干道 :联系各小区及居住区内外的主要道 路。
交通量大,乔木为主。 2) 居住小区道路 :联系各住宅组团之间的道路,可 组织和联系小区各项绿地。
车流量相对较少,行驶安全,地形变化,乔灌草结合, 防护功能。 3) 居住组团道路:解决住宅组团的内外联系。联系各 住宅小路。 人行为主 ,树木配置灵活,可选小乔木及开花灌木。 4) 住宅小路 :联系各住宅的道路。
第五讲
附属绿地的规划设计
1
第一节 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
一 .居住区绿化的作用 二 .居住区绿地的组成及定额指标 三.居住区绿地的规划 四.居住区植物配置的树种选择
2
邻里单位与小区规划
1929年由美国人C.A.佩里提出。 “邻里单位”的理论,要求在较大的范围内统
住一区规的划“居细住胞区”。,使每一个“邻里单位”成为组成居
居民的半公共空间,布局要求灵活,设置内 容包括花木草坪、桌椅、简易儿童设施等。应以 不同的树木花草,强化组团特征;铺设一定铭记 的硬质地面,设置富有特色的儿童游戏设施;有 条件的还可设置小型水景,使不同组团具有各自 的特色。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新区建 设绿地率不应低于30%,旧区改建绿地率不宜低 于25%。
(2)配套公建所属绿地 居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如教育、医疗卫生、文化
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 行政管理等设施所属的绿地。
进行绿化时考虑到建筑的使用功能,与之相协调。 与附属绿地的规划设计相似。
21
(3)宅旁绿地
家门口的花园绿地,最接近居民。包括住宅前后、两 栋住宅之间及建筑本身的绿化用地,但其面积不计入居 住区公共绿地指标中。
23
(4)道路绿化 1) 居住区干道 :联系各小区及居住区内外的主要道 路。
交通量大,乔木为主。 2) 居住小区道路 :联系各住宅组团之间的道路,可 组织和联系小区各项绿地。
车流量相对较少,行驶安全,地形变化,乔灌草结合, 防护功能。 3) 居住组团道路:解决住宅组团的内外联系。联系各 住宅小路。 人行为主 ,树木配置灵活,可选小乔木及开花灌木。 4) 住宅小路 :联系各住宅的道路。
第五讲
附属绿地的规划设计
1
第一节 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
一 .居住区绿化的作用 二 .居住区绿地的组成及定额指标 三.居住区绿地的规划 四.居住区植物配置的树种选择
2
邻里单位与小区规划
1929年由美国人C.A.佩里提出。 “邻里单位”的理论,要求在较大的范围内统
住一区规的划“居细住胞区”。,使每一个“邻里单位”成为组成居
居民的半公共空间,布局要求灵活,设置内 容包括花木草坪、桌椅、简易儿童设施等。应以 不同的树木花草,强化组团特征;铺设一定铭记 的硬质地面,设置富有特色的儿童游戏设施;有 条件的还可设置小型水景,使不同组团具有各自 的特色。
石河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ppt课件

12
石河子市南山新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说明书 规划图则
城市绿地系 统规划
PPT课件
13
石河子市南山新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1、区位分析图
PPT课件
14
石河子市南山新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PPT课件
15
石河子市南山新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2、绿地系统规划图(总图)
PPT课件
16
石河子市南山新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2)规划建设用地 近期:(2015年)建设用都:17平方公里。 中期:(2020年)建设用地:29平方公里。 远期:(2030年)建设用地:50.5平方公里。
石河子市南山新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PPT课件
8
二. 规划的范围、原则、思想
规划原则:1、.充分利用城市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并使其与
石河子市园林生态城市建设紧密结合,达到突出园林生态城市特色目标, 从而更好地弘扬历史该给,创建既富有古老文化气息,又朝气蓬勃的现代 文化城市。 2、注重城市历史文脉,挖掘文化内涵,以开放的绿地系统为骨架,精心 布置富有文化内涵和城市特色的园林景点,使城在园中,园在城中。 3、将城区周围山林农田纳入规划,并将其作为大 景观构图的造园要素, 经城市森林为主体,注重周围山地绿化以及城市防护林的营造,创造变化 丰富的城市立体景观,创造城市大园林。 4、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重视生态环境规划,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保 护,努力创造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园林生态城市。
3、绿地系统布局结构图
PPT课件
17
石河子市南山新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4、公共绿地规划图
PPT课件
18
石河子市南山新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5、生产防护绿地规划图
第三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结构ppt课件

田园风光的优点引进城市
绿地深入城市,市民极易 到达。就近进入绿地系统, 沿绿色的廊道到达目的地
发生自然灾害,绿地空间 提供避难场所和避难通道
环形绿带控制城市无序发 展,同时楔状绿地的放射性 又给城市发展提供空间。
为了规范 事业单 位聘用 关系, 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块状
楔 状
带 状
混合式
为了规范 事业单 位聘用 关系, 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1)点(块)状绿地 布局:
主要出现在旧城改建中, 利用一些宝贵的空间进行 绿化。
均匀分布,方便居民使用, 但对构成城市整体艺术风貌 作用不大,对改善城市小气 候条件的作用不明显。如上 海、武汉、大连。
(4)混合式绿地布局:点、线、面的结合。如北京、 深圳
为了规范 事业单 位聘用 关系, 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 事业单 位聘用 关系, 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 事业单 位聘用 关系, 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本章主要内容:
•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与主要内容 • 城市绿地的分类与指标 •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依据与基本原则 • 绿地系统布局结构 • 城市绿化的树种规划 • 城市生物多样性与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 城市绿地系统文件的编制
绿地深入城市,市民极易 到达。就近进入绿地系统, 沿绿色的廊道到达目的地
发生自然灾害,绿地空间 提供避难场所和避难通道
环形绿带控制城市无序发 展,同时楔状绿地的放射性 又给城市发展提供空间。
为了规范 事业单 位聘用 关系, 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块状
楔 状
带 状
混合式
为了规范 事业单 位聘用 关系, 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1)点(块)状绿地 布局:
主要出现在旧城改建中, 利用一些宝贵的空间进行 绿化。
均匀分布,方便居民使用, 但对构成城市整体艺术风貌 作用不大,对改善城市小气 候条件的作用不明显。如上 海、武汉、大连。
(4)混合式绿地布局:点、线、面的结合。如北京、 深圳
为了规范 事业单 位聘用 关系, 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 事业单 位聘用 关系, 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 事业单 位聘用 关系, 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本章主要内容:
•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与主要内容 • 城市绿地的分类与指标 •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依据与基本原则 • 绿地系统布局结构 • 城市绿化的树种规划 • 城市生物多样性与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 城市绿地系统文件的编制
南京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3--2020) PPT

江北副城绿地系统结构 “两轴三带六廊七园”
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规划
规划目标:规划建设防灾绿 地5处、新增固定防灾公园4 处;原有一般防灾公园及广 场7处,新增12处。 规划布局:固定防灾公园9处, 用于灾害发生后的避难、救 援、恢复建设等活动的基地, 一般防灾公园及广场49处, 保证每个城市组团均有一处 防灾避险绿地。
区域植物引种育种规划
规划目标:优先引种驯化乡土植物,适当引种外来植物 新品种,合理进行植物新品种育种,提高园林绿化植物 的品种数量,丰富本地种质资源,以提高城市单位绿地 面积的植物多样性。
规划思路 因地制宜——充分结合地形地貌 条件、以等高线、坡度分析为依据, 连接孤立、分散的绿地资源。 串联结合——在现状山林水系的 基础上,整合风景区、森林公园、 地址景观、湿地景观、历史景观等 资源,形成与区域生态系统相衔接 的绿地系统。 用地协调——保证基本农田、生 态保护用地、重要水域和湿地、城 市建设用地的规模、建设用地、农 田、水域和林地大致按照1:2:3比 例控制。
评价
1、通过对南京市自然山水、历史文化、旅游休闲、体育 健身等要素的梳理,总结出南京“山、水、城、林、文” 的城市特色,融合城市绿色空间建设,形成“文化引领、 特色彰显、功能复合”的城市绿地系统特色,并发展演 绎至绿地系统的宏观、中观及微观层面。 2、以多项专题研究作为规划的支撑 以《城市湿地资源保护规划》、《区域植物与引种育种 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专题研究为支撑。其 中《区域植物引种育种规划》是此次《规划》中的一大 亮点,将历史文化融入植物配置。充分注重特色风貌的 彰显与传承
规划结构 在市域生态格局的基础上,结合水系格局、山林格局、交 通格局、城镇格局、古都格局、绿道格局等,系统构建南京 市域绿地系统结构。
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规划
规划目标:规划建设防灾绿 地5处、新增固定防灾公园4 处;原有一般防灾公园及广 场7处,新增12处。 规划布局:固定防灾公园9处, 用于灾害发生后的避难、救 援、恢复建设等活动的基地, 一般防灾公园及广场49处, 保证每个城市组团均有一处 防灾避险绿地。
区域植物引种育种规划
规划目标:优先引种驯化乡土植物,适当引种外来植物 新品种,合理进行植物新品种育种,提高园林绿化植物 的品种数量,丰富本地种质资源,以提高城市单位绿地 面积的植物多样性。
规划思路 因地制宜——充分结合地形地貌 条件、以等高线、坡度分析为依据, 连接孤立、分散的绿地资源。 串联结合——在现状山林水系的 基础上,整合风景区、森林公园、 地址景观、湿地景观、历史景观等 资源,形成与区域生态系统相衔接 的绿地系统。 用地协调——保证基本农田、生 态保护用地、重要水域和湿地、城 市建设用地的规模、建设用地、农 田、水域和林地大致按照1:2:3比 例控制。
评价
1、通过对南京市自然山水、历史文化、旅游休闲、体育 健身等要素的梳理,总结出南京“山、水、城、林、文” 的城市特色,融合城市绿色空间建设,形成“文化引领、 特色彰显、功能复合”的城市绿地系统特色,并发展演 绎至绿地系统的宏观、中观及微观层面。 2、以多项专题研究作为规划的支撑 以《城市湿地资源保护规划》、《区域植物与引种育种 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专题研究为支撑。其 中《区域植物引种育种规划》是此次《规划》中的一大 亮点,将历史文化融入植物配置。充分注重特色风貌的 彰显与传承
规划结构 在市域生态格局的基础上,结合水系格局、山林格局、交 通格局、城镇格局、古都格局、绿道格局等,系统构建南京 市域绿地系统结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ppt

镇5规和划农对村象。 重视城市建设用地忽视非建设用地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这一城市绿地的基本功能的发挥仅仅依靠建成区范围内 的绿地是非常有限的,建成区外围的自然山水等大环境具有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 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规定的五大类城市绿地中,除了“其它绿地”外,其
它 四类绿地均属于(规划)建成区范围。要达到“合理安排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建设 的空间布局”的目的,将规划重点放在规划建成区,缺乏市域范围的协调共建, 导致建成区内绿地精雕细刻,建成区外绿地投入不足,绿化建设水平地下,加大 了城乡环境差别,进而影响到经济、社会差别。加剧城乡二元分化。
大家好14问题城市绿地系统内容编制问题现实问题绿化挃标目标体系存在诨区绿化分类没有全面概括绿化要素定位问题觃划内容没有凸现绿地多功能性觃划范围重规觃划区轻规市域觃划对象重规城市建设用地忽规非建设用地建筑优先绿地填空奉行抽象的传统布局模式绿地面积假象大家好151绿化挃标目标体系存在诨区对二城市绿地系统觃划的挃标建设部城市绿化觃划建设挃标的觃定中觃定了人均公兯绿地面积城市绿化覆盖率和城市绿地率三项挃标
通绿地、G46道路绿地、G47市政设施绿地、G48特殊绿地 十一小类: 综合公园:G111全市性公园、G112区域性公园、社区公园中的G121居住区公园、G122
小区游园 专类公园:G131儿童公园、G132动物园、G133植物园、G134历史名园、G135风景名胜
公园、G136游乐园、G137其它专类公园
布局多元化:现在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形式多样、其中基本布局形式主
要有块状、环状、放射状、放射环状、网状、楔状、带状、指状、混合 式等。不同城市可能由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布局形式组合出新的布 局形式,可成为组合布局形式。
如秦皇岛城市绿地规划布局则依据山水特色和一城三区的布局特点,将布局 确定为“大环境生态绿地衬托城市组团”的布局形式,三城区组团呈“网带状与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这一城市绿地的基本功能的发挥仅仅依靠建成区范围内 的绿地是非常有限的,建成区外围的自然山水等大环境具有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 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规定的五大类城市绿地中,除了“其它绿地”外,其
它 四类绿地均属于(规划)建成区范围。要达到“合理安排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建设 的空间布局”的目的,将规划重点放在规划建成区,缺乏市域范围的协调共建, 导致建成区内绿地精雕细刻,建成区外绿地投入不足,绿化建设水平地下,加大 了城乡环境差别,进而影响到经济、社会差别。加剧城乡二元分化。
大家好14问题城市绿地系统内容编制问题现实问题绿化挃标目标体系存在诨区绿化分类没有全面概括绿化要素定位问题觃划内容没有凸现绿地多功能性觃划范围重规觃划区轻规市域觃划对象重规城市建设用地忽规非建设用地建筑优先绿地填空奉行抽象的传统布局模式绿地面积假象大家好151绿化挃标目标体系存在诨区对二城市绿地系统觃划的挃标建设部城市绿化觃划建设挃标的觃定中觃定了人均公兯绿地面积城市绿化覆盖率和城市绿地率三项挃标
通绿地、G46道路绿地、G47市政设施绿地、G48特殊绿地 十一小类: 综合公园:G111全市性公园、G112区域性公园、社区公园中的G121居住区公园、G122
小区游园 专类公园:G131儿童公园、G132动物园、G133植物园、G134历史名园、G135风景名胜
公园、G136游乐园、G137其它专类公园
布局多元化:现在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形式多样、其中基本布局形式主
要有块状、环状、放射状、放射环状、网状、楔状、带状、指状、混合 式等。不同城市可能由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布局形式组合出新的布 局形式,可成为组合布局形式。
如秦皇岛城市绿地规划布局则依据山水特色和一城三区的布局特点,将布局 确定为“大环境生态绿地衬托城市组团”的布局形式,三城区组团呈“网带状与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ppt课件

3.3.6、生态恢复学派 俞孔坚进行了一系列的恢复生态学原理的应用研究,
诸如中山岐江公园设计、台州生态基础设施案例浙江台州 永宁公园设计等,分别进行了工业废气地的生态恢复、水 域空间开发及改造等尝试
1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
景观规划研究为例,对理想的山水城市 形态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并对绿地系 统与城市山水形态格局的关系进行了论 述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
3.3.3、环境学派 王绍增、李敏等从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机理上定量和半定量地研究城市必要的绿地率和绿地布局模式,
6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二、国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的发展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
国外关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理论探讨大体经 历了4个阶段。
(1)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19世纪末,当一些人 欣喜与工业革命给城市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时,另 一些人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协调城市发展与城市环境 质量之间的矛盾。这时期,许多有影响力的城市绿 地系统规划的思想或理论被提出来:景观设计先驱奥 姆斯特德(CF. L. Olmstec)发起的著名的“城市公园 运动CThe City Park Movement) ",英国学者霍华德提 出的“田园城市”理论等。
3.3.5、景观生态学派 俞孔坚首次在国际上提出了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理论
和方法,并将研究应用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景观规 划中。他认为,景观中存在着一些关键性的部、点及位置 关系,构成某种潜在的空间格局,这种格局被称为景观生 态安全格局,它们对维护和控制某种生态过程有着关键性 的作用。因而对绿地系统规划和景观营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诸如中山岐江公园设计、台州生态基础设施案例浙江台州 永宁公园设计等,分别进行了工业废气地的生态恢复、水 域空间开发及改造等尝试
1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
景观规划研究为例,对理想的山水城市 形态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并对绿地系 统与城市山水形态格局的关系进行了论 述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
3.3.3、环境学派 王绍增、李敏等从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机理上定量和半定量地研究城市必要的绿地率和绿地布局模式,
6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二、国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的发展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
国外关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理论探讨大体经 历了4个阶段。
(1)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19世纪末,当一些人 欣喜与工业革命给城市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时,另 一些人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协调城市发展与城市环境 质量之间的矛盾。这时期,许多有影响力的城市绿 地系统规划的思想或理论被提出来:景观设计先驱奥 姆斯特德(CF. L. Olmstec)发起的著名的“城市公园 运动CThe City Park Movement) ",英国学者霍华德提 出的“田园城市”理论等。
3.3.5、景观生态学派 俞孔坚首次在国际上提出了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理论
和方法,并将研究应用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景观规 划中。他认为,景观中存在着一些关键性的部、点及位置 关系,构成某种潜在的空间格局,这种格局被称为景观生 态安全格局,它们对维护和控制某种生态过程有着关键性 的作用。因而对绿地系统规划和景观营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PPT课件

• 2 相关专业背景知识
• 2.1 城市规划基本知识
• 2.1.1 城市规划的任务与层次 • 2.1.2 城市规划相关术语与概念 • 2.1.3 城市性质与规模 • 2.1.4 城市用地分类 • 2.1.5 城市规划理论发展趋势
“生态对赌”
中央财政划拨安徽3亿元,用于新安江 治理。3年后,若两省交界处的新安江水质 变好了,浙江地方财政再划拨安徽1亿元, 若水质变差,安徽划拨浙江1亿元,若水质 没有变化,则双方互不补偿。
• 2010年,由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高峰论 坛组委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与社
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出版的《中小城市 绿皮书》依据,50万~100万的为中等城市 ,100万~300万的为大城市,300万~1000 万的为特大城市,1000万以上的为巨大型 城市。
• 2.2 城市生态学基本知识
• 2.2.1 城市生态学研究内容和社会意义 城市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的概念、理论和方 法研究城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调控的一 门学科。
①补充基调种植,在较小尺度内构筑场地空间 ②数量不宜过多
③应与基调树种和自然景观特征相谐调,并赋予每一空间的 特质
④适应性强,栽植管理方便
• 5.7.1 绿化树种选择原则 • 5.7.2 树种规划方法
南京乡土树种:国槐、垂柳、五角枫、银杏 、桂花、枫香、青桐、女贞、黄杨
骨干树种:法桐、雪松、香樟、枫杨、龙柏 、梅花、樱花、国槐
• 5.5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与分区规划 • 5.5.1 布局原则 • 5.5.2 主要布局形式
点状绿地布局
环状绿地布局
带状绿地布局
楔形绿地布局
• 5.6 城市绿地分类规划
• 5.7 城市绿地的树种规划
• 城市树种规划的原则: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ppt课件

绿化覆盖率(%)=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城市的用地面积) X100%
(城市建成区内绿化覆盖面积包括各类绿地<G1~G4>的实际绿化种植覆盖面积 <含被绿化种植包围的水面>、屋顶绿化覆盖面积以及零散树木的覆盖面积, 乔木树冠下的灌木和地被草地不重复计算)
2019/11/18
2、我国城市绿地系统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国城市绿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决定了中国古代城 市
从选址到建设遵从与自然的协调共生。
纵观中国古代人居环境发展的历程,园林与城市、造园与建城,始终相互交织,以私家
园林和庭院绿化为载体的“城市山林”已总所周知。
解放后建国初期,这种追求以城市公园的大量兴建为载体,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大地绿化子系统规划:以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优化为基础,充分利用农田、山体、水体及岸 线绿化,结合区域旅游业发展规划,全面协调绿地建设与旅游资源保护的关系。2、城市绿地 子系统规划:以城市公共绿地、防护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生产绿地、道路河道 绿地及风景林地为主体进行系统规划,起到改善环境,美化整体环境的作用。3、庭院、阳台、 屋顶小环境绿化子系统规划:这一层次是指以家庭内外生态布置为基础的庭院、阳台和屋顶绿 化。
按功能系统:生活绿地系统、游憩绿地系统、交通绿地系统
按服务范围:全市性绿地、地区性绿地、局部性绿地
2019/11/18
5
根据建设部颁布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该标准采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混合编码的形 式,将城市绿地分为5个大类、13个中类、11个小类。
五大类: G1公园绿地、G2生产绿地、G3防护绿地、G4附属绿地、G5其他绿地 十三中类: 公园绿地:G11综合公园、G12社区公园、G13专类公园、G14带状公园、G15街旁绿地; 附属绿地:G41居住用地、G42公共设施绿地、G43工业绿地、G44仓储绿地、G45对外交
(城市建成区内绿化覆盖面积包括各类绿地<G1~G4>的实际绿化种植覆盖面积 <含被绿化种植包围的水面>、屋顶绿化覆盖面积以及零散树木的覆盖面积, 乔木树冠下的灌木和地被草地不重复计算)
2019/11/18
2、我国城市绿地系统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国城市绿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决定了中国古代城 市
从选址到建设遵从与自然的协调共生。
纵观中国古代人居环境发展的历程,园林与城市、造园与建城,始终相互交织,以私家
园林和庭院绿化为载体的“城市山林”已总所周知。
解放后建国初期,这种追求以城市公园的大量兴建为载体,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大地绿化子系统规划:以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优化为基础,充分利用农田、山体、水体及岸 线绿化,结合区域旅游业发展规划,全面协调绿地建设与旅游资源保护的关系。2、城市绿地 子系统规划:以城市公共绿地、防护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生产绿地、道路河道 绿地及风景林地为主体进行系统规划,起到改善环境,美化整体环境的作用。3、庭院、阳台、 屋顶小环境绿化子系统规划:这一层次是指以家庭内外生态布置为基础的庭院、阳台和屋顶绿 化。
按功能系统:生活绿地系统、游憩绿地系统、交通绿地系统
按服务范围:全市性绿地、地区性绿地、局部性绿地
2019/11/18
5
根据建设部颁布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该标准采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混合编码的形 式,将城市绿地分为5个大类、13个中类、11个小类。
五大类: G1公园绿地、G2生产绿地、G3防护绿地、G4附属绿地、G5其他绿地 十三中类: 公园绿地:G11综合公园、G12社区公园、G13专类公园、G14带状公园、G15街旁绿地; 附属绿地:G41居住用地、G42公共设施绿地、G43工业绿地、G44仓储绿地、G45对外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9
谢谢你的观看
4
(3)还包括城市绿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绿地的修建 性详细规划;城市绿地设计;城市绿地的扩初设计和施 工图设计等。
2020-11-9
谢谢你的观看
5
城市绿地系统的分类
根据建设部颁布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
T85-2002 、2002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 )该标准采用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2020-11-9
谢谢你的观看
1
城市绿地的定义
所谓城市绿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 态的城市用地。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城市建设 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 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体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 环境较好的区域。(建设部颁布了新的《城市绿地分类 标准》被批准为行业标准,于2002年9月1日起正式实 施)
城市建成区内绿化覆盖面积应包括各类绿地(公园绿地、 生产绿地、防护绿地以及附属绿地)的实际绿化种植覆 盖面积(含被绿化种植包围的水面)、屋顶绿化覆盖面 积以及零散树木的覆盖面积,乔木树冠下的灌木和地被 草地不重复计算。
2020-11-9
谢谢你的观看
12
(4)城市绿地率(%)=(城市建成区内绿地面积之和÷城 市的用地面积)×100%
2020-11-9
谢谢你的观看
15
3、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针对不同城市规模以及考虑 到南北方差异,在人均公共绿地率、绿地率、绿化覆盖 率方面提出了不同的指标要求。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对其他相关的指标也作出了 相应的规定:例如街道绿化普及率达95%以上,城市街 道绿化按照道路长度普及率、达标率分别在95%和80%以 上,市区干道绿化带面积不少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5%, 各城区间的绿化指标差距逐年缩小,城市绿化覆盖率、 绿地率相差在5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差距在2平 方米以内。
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混合编码的形式,将城市绿地分 为5个大类、13个中类、11个小类。
2020-11-9
谢谢你的观看
6
五大类:
G1公园绿地、G2生产绿地、G3防护绿地、G4附属绿地、 G5其他绿地。
十三中类:
公园绿地中的G11综合公园、G12社区公园、G13专类公 园、G14带状公园、G15街旁绿地;附属绿地中的G41居 住绿地、G42公共设施绿地、G43工业绿地、G44仓储绿 地、G45对外交通绿地、G46道路绿地、G47市政设施绿 地、G48特殊绿地。
2020-11-9
谢谢你的观看
16
国家园林城市绿化指标要求
2020-11-9
谢谢你的观看
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 等规定,科学制定各类城市绿地的发展指标,合理安排 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建设和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 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 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020-11-9
谢谢你的观看
10
(2)人均绿地面积(平方米/人)=城市建成区内绿地面 积之和÷城市人口数量
式中:城市建成区内绿地面积包括城市中的公园绿地G1、 生产绿地G2、防护绿地G3和附属绿地G4的总和。
2020-11-9
谢谢你的观看
11
(3)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 影面积÷城市的用地面积)×100%
谢谢你的观看
8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指标
1、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指标
城市绿地指标是反映城市绿化建设质量和数量的量 化方式。目前,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和国家园林城 市评定考核中主要控制的三大绿地指标为:人均公园绿 地面积(平方米/人)、城市绿地率(%)和绿化覆盖 率(%)。根据《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 城[1993]784号)和《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城市绿地指标的统计计算公式为:
式中:城市建成区内绿地面积包括城市中的公园绿地 G1、生产绿地G2、防护绿地G3和附属绿地G4的总和。
2020-11-9
谢谢你的观看
13
2、国家有关城市绿地规划的指标要求
(1)城市用地标准
中国各类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人均城市建设用地 十分有限。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J l37—90中在对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和修订时,人均 单项用地绿地指标≥9.0平方米,其中公园绿地≥7.0平 方米。
2020-11-9
谢谢你的观看
7
十一小类:
综合公园中的G111全市性公园、G112区域性公园;社 区公园中的G121居住区公园、G122小区游园;专类公园 中的G131儿童公园、G132动物园、G133植物园、G134历 史名园、G135风景名胜公园、G136游乐园、G137其他专 类公园。
2020-11-9
2020-11-9
谢谢你的观看
14
(2)《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1993年)
1993年,根据《城市绿化条例》第九条,为加强城 市绿化规划管理,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国家建设部颁布 了《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城[1993]784 号)文件,提出了根据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确定人均 公共绿地面积指标。
2020-11-9
谢谢你的观看
3
(1)城市绿地系统专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多个 专业规划之一,属城市总体规划的必要组成部分,该层 次的规划主要涉及城市绿地在总体规划层次上的统筹安 排。
(2)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也称“单独编制的专业规 划”,它是对城市绿地系统专业规划的深化和细化。该 规划不仅涉及城市总体规划层面,还涉及详细规划层面 的绿地统筹和市域层面的绿地安排。城市绿地系统专项 规划是对城市各类绿地及其物种在类型、规模、空间、 时间等方面所进行的系统化配置及相关安排。
2020-11-9
谢谢你的观看
9
(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人)=城市公园绿地面 积G1÷城市人口数量
式中:公园绿地包括了综合公园G11(含市级公园和区 域性公园),社区公园G12(含居住区公园和小区游 园),专类公园G13(如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 历史名园、风景名胜公园、游乐公园、体育公园等其他 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