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障碍的管理-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2015基本版
3.5.2 难治性抑郁
3.5.3 处理
23
APA《抑郁障碍患者治疗实践指南》
抑郁障碍共病躯体疾病的治疗举例
脑卒中后抑郁:
A级推荐使用西酞普兰、舍曲 林、艾司西酞普兰(1/A)。
SNRIs类药物由于其较好的改善 情绪和认知功能也可用于治疗脑 卒中后抑郁(2/B)。
心理治疗方面,研究表明CBT、 问题解决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有 益(3/C)。
• B级推荐药物:阿米替林、氯丙咪嗪、多塞、丙咪嗪 、马普替林、米安色林、曲唑酮、瑞波西汀、噻奈普 汀
• C级推荐药物:吗氯贝胺
中草药
中草药:目前在我国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治疗抑郁症 的药物还包括中草药,主要治疗轻中度抑郁症。 圣·约翰草提取物片(Extract of St. John’s Wort Tablets):是
抑郁障碍共病其他躯体疾病的治疗(续)
抑郁共病
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癫痫
冠心病 高血压 糖尿病 甲低 肿瘤 疼痛综合征
米安舍林、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 (2/B) SNRI(4/C)拉莫三嗪、普瑞巴林(3/B) 舍曲林、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1/A) SNRI、米氮平(2/B)
SSRI、SNRI (3/B)(文拉法辛监测血压)
合并使用抗抑郁药,没有增加副作用,但能够降低 复发风险
药物治疗原则
1、充分评估与监测原则 2、确定药物治疗时机原则 3、个体化合理用药原则 4、单一使用原则 5、确定起始剂量及剂量调整原则 6、换药原则 7、联合治疗原则 8、停药原则 9、加强宣教原则 10、治疗共病原则
DSM-5中抑郁症的特征标注 1.3.1 焦虑性抑郁 1.3.2 混合性抑郁 1.3.3 内源性抑郁 1.3.4 非典型抑郁 1.3.5 精神病性抑郁 1.3.6 紧张症性抑郁 1.3.7 孕产期抑郁 1.3.8 季节性抑郁
抑郁症的药物治疗答案-2024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抑郁症的药物治疗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1.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是(D)A. 兴趣缺乏B. 早醒C. 精力减退D. 自杀企图和行为2.以下属于抑郁症的核心症状的是(A)A. 情绪低落B. 思维迟缓C. 意志活动减退D. 睡眠障碍3.典型抑郁发作患者,其抑郁心境一日之内的规律是(A)A. 晨重夜轻B. 晨轻夜重C. 中午起逐渐加重D. 傍晚最严重4.抑郁症复发危险最高的时间是在结束治疗后(B)A. 1个月内B. 2个月内C. 6个月内D. 12个月内5.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关于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规定症状持续时间的要求是(B)A. 至少1周B. 至少2周C. 至少4周D. 至少6周6.以下关于抑郁症的介绍错误的是(B)A.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B. 抑郁症的病因明确C. 该病具有高发病、高复发、高致残的特点D. 及时恰当的治疗能提高抑郁症的临床治愈率7.下列关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描述不正确的是(C)A. 情绪低落B. 精力减退C. 思维奔逸D. 食欲减退8.抑郁症可能与哪种神经递质功能低下有关(D)A. 多巴胺(DA)B. 5-羟色胺(5-HT)C. 去甲肾上腺素(NE)D. 以上都是9.目前临床上评定抑郁严重程度最常用、最为广泛的他评抑郁量表是(C)A. 9条目简易患者健康问卷(PHQ-9)B. 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C.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D. 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10.抑郁症的治疗目标是(D)A. 提高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B. 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C. 预防复发D. 以上均正确11.抑郁症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A)A. 药物治疗B. 心理治疗C. 物理治疗D. 运动治疗12.关于抑郁症的治疗,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C)A. 轻度抑郁症可单独使用心理治疗B. 抑郁症强调综合治疗,以抗抑郁药物治疗为主C. 中药治疗可用于重度抑郁症D. 有自杀风险的抑郁症患者可选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13.抑郁症的全病程治疗不包括(B)A. 急性期治疗B. 过渡期治疗C. 巩固期治疗D. 维持期治疗14.抑郁症的药物治疗原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A. 中重度抑郁症患者应尽早开始药物治疗B. 尽可能单一用药,足量足疗程治疗C. 如仍无效,可考虑换药,但不能换用同类另一种药D. 一般不主张联用2种以上抗抑郁药15.根据《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抑郁症的全病程治疗中急性期治疗推荐时间为(B)A. 6-8周B. 8-12周C. 8-12周D. 8-16周。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 (2)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引言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是根据中国抑郁症患者的状况和需求,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而制定的。
本指南旨在为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详细的抑郁症防治指导,帮助患者了解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提高对抑郁症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抑郁障碍的定义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其特点为情绪低落、丧失兴趣和愉悦感、缺乏活力和动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下降等。
抑郁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
抑郁障碍既有遗传因素的影响,也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根据《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5版),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1.必备条件:–持续抑郁、丧失兴趣或愉悦感持续降低,至少持续2周以上–这些症状导致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明显的困扰和影响2.辅助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两个):–食欲改变或体重增减–睡眠障碍–精力下降或疲劳–自我价值观念减低或过度自责–注意力或集中力下降–思维或行动迟缓–反复出现死亡或自杀的念头抑郁障碍的防治方法1.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抑郁障碍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CBT)、援助性心理治疗和心理教育等。
通过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调整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提高自我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抑郁障碍的一线治疗方法。
常见的药物治疗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三环类抗抑郁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
药物治疗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遵守用药剂量和间隔的要求。
3. 生活方式干预改善生活方式是抑郁障碍防治的重要方面。
患者可以通过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等来改善心身健康,缓解抑郁症状。
4. 应对策略学会应对抑郁障碍是患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患者可以通过积极面对问题、寻求社会支持、参加心理支持小组等来应对抑郁症状,提高抗逆能力。
抑郁障碍的预防抑郁障碍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预防:1.减少心理压力,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基本版PPT课件
13
基于评估的治疗
• 自评&他评 • 症状严重程度、疗效、自 杀、转躁风险、不良反应、 依从性等多维度评估
• 国际疾病与分类第10版 •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 册第5版
常用评定量表汇总
评估方向 评估内容 推荐工具 性质
诊断 症状
诊 断 正 确 性 , 避 DSM-IV轴I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研究版,SCID-I)简明国际神经精 他评 免误诊,漏诊 神访谈(MINI) 他评
严 重 程 度 , 药 物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疗效 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
病人健康问卷抑郁症量表(PHQ-9);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
Beck抑郁问卷(BDI);快速抑郁症症状自评问卷(QIDS-SR) 自杀风险 哥伦比亚自杀严重程度评定量表 MINI量表C模块 转躁风险 轻躁狂症状自评量表(HCL-32) 心境障碍问卷(MDQ) 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
充分) D级 不建议 1级或2级证据但缺乏疗效
9
9
指南的框架
前言 1. 抑郁障碍总述 2. 抑郁障碍的评估与诊断 2.1 概述 2.2 抑郁障碍的评估 2.3 抑郁障碍的诊断:以ICD-10为主,并介绍DSM-5相关的内容 3. 抑郁障碍的治疗:采用以治疗分期为主、与治疗方法相结合的方式编写 3.1 概述 3.2 抑郁症的全病程治疗:急性期、巩固期、维持期、终止治疗 3.3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其他治疗 3.4 其他抑郁障碍的治疗:持续性抑郁障碍、共病其他精神障碍、共病躯体疾病 3.5 疗效不佳患者的治疗 4. 特定人群的抑郁障碍:儿童青少年、老年、女性 5. 抑郁障碍的管理 利益冲突的说明;参考文献;附录:标准术语对照表、常用量表、循证证据分级 表 11 11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1抑郁障碍的概念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临床表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抑郁障碍主要包括:抑郁症、恶劣心境、心因性抑郁症、脑或躯体疾病患者伴发抑郁、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伴发抑郁、精神病后抑郁等。
抑郁症至少有10%的患者可出现躁狂发作,此时应诊断为双相障碍。
2抑郁障碍的流行病学及防治现状2.1国际抑郁障碍流行病学抑郁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已有大量报道,由于抑郁症诊断概念及分类上的意见分歧,特别是早期的研究未将单相抑郁症和双相障碍分开,故所报道的患病率和发病率数字相差甚远。
1984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在其建立的流行病学调查地区(epidemiologic catchmentarea,ECA)进行调查,发现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4.9%,恶劣心境为3.3%(Regier,1988)。
1994年的另一项调查表明,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17.1%,(其中男性为12.7%,女性为21.3%),恶劣心境为6%(Kessler,1998)。
世界卫生组织(WHO,1993)的一项以15个城市为中心的全球性合作研究,调查综合医院就诊者中的心理障碍,发现患抑郁症和恶劣心境者达12.5%。
在1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黎巴嫩、韩国、中国台湾等)的对38 000个体的社区调查,发现各国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相差悬殊,中国台湾仅为1.5%,而黎巴嫩高达19.0%;年发病率在中国台湾为0.8%,美国新泽西则为5.8%(Myra,1996)。
2.2我国(包括台湾及香港)抑郁障碍流行病学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精神病学界对心境障碍的诊断概念狭窄,诊断率过低。
抑郁障碍的全病程管理-白汉平
5
全面评估
新版指南抑郁障碍管理九大原则中“评估”相关条目 包括
•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精神科评估 • 患者的安全性评估 • 评估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 • 监测患者的精神状态
“界定正态分布变量的阈值已贯穿于目 前几乎所有的医学学科之中,如血压和 血糖测量,这些阈值帮助医生更加准确 的检测到病变及确定适当的干预方式” ——David J. Kupfer, Chair, DSM-5 Task Force
0-4分 5-9分 10-14分
15-19分 20-27分
没有抑郁 轻度抑郁 中度抑郁
中重度抑郁 重度抑郁
无 观察等待:随访时重复PHQ-9
制定治疗计划,考虑咨询,随访和/或药物治 疗 积极药物治疗和/或心理治疗
立即首先选择药物治疗,若严重损伤或对治 疗无效,建议转移至精神疾病专家进行心理 治疗和/或综合治疗
自评
自杀风险
他评 自评 他评
转躁风险
不良反应 服药依从性
他评 他评 自评 9
抑郁症状的自我评估:患者健康问卷(PHQ-9)
9个条目,评分等级0~3,总分就是9个条目分之和,总分值范围0~27分
姓名: 日期:
根据过去两周的状况,请您回答是否存在下列描述的状况及频率,请看清楚问题后在符合您的选项前的数字上面画√
7
全面评估的特点
• 兼顾自评&他评 • 多维度:围绕症状严重程度、疗效、自杀、转躁风 险、不良反应、依从性等进行评估
1.李凌江,马辛主编.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2015
8
抑郁障碍临床相关的评估量表
针对上述评估内容,应分别采用不同的量表进行评估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1抑郁障碍的概念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临床表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抑郁障碍主要包括:抑郁症、恶劣心境、心因性抑郁症、脑或躯体疾病患者伴发抑郁、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伴发抑郁、精神病后抑郁等。
抑郁症至少有10%的患者可出现躁狂发作,此时应诊断为双相障碍。
2抑郁障碍的流行病学及防治现状2.1国际抑郁障碍流行病学抑郁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已有大量报道,由于抑郁症诊断概念及分类上的意见分歧,特别是早期的研究未将单相抑郁症和双相障碍分开,故所报道的患病率和发病率数字相差甚远。
1984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在其建立的流行病学调查地(epidemiologic catchmentarea,ECA)进行调查,发现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4.9%,恶劣心境为3.3%(Regier,1988)。
1994年的另一项调查表明,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17.1%,(其中男性为12.7%,女性为21.3%),恶劣心境为6%(Kessler,1998)。
世界卫生组织(WHO,1993)的一项以15个城市为中心的全球性合作研究,调查综合医院就诊者中的心理障碍,发现患抑郁症和恶劣心境者达12.5%。
在1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黎巴嫩、韩国、中国台湾等)的对38 000个体的社区调查,发现各国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相差悬殊,中国台湾仅为1.5%,而黎巴嫩高达19.0%;年发病率在中国台湾为0.8%,美国新泽西则为5.8%(Myra,1996)。
2.2我国(包括台湾及香港)抑郁障碍流行病学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精神病学界对心境障碍的诊断概念狭窄,诊断率过低。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1抑郁障碍的概念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临床表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抑郁障碍主要包括:抑郁症、恶劣心境、心因性抑郁症、脑或躯体疾病患者伴发抑郁、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伴发抑郁、精神病后抑郁等。
抑郁症至少有10%的患者可出现躁狂发作,此时应诊断为双相障碍。
2抑郁障碍的流行病学及防治现状2.1国际抑郁障碍流行病学抑郁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已有大量报道,由于抑郁症诊断概念及分类上的意见分歧,特别是早期的研究未将单相抑郁症和双相障碍分开,故所报道的患病率和发病率数字相差甚远。
1984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在其建立的流行病学调查地(epidemiologic catchmentarea,ECA)进行调查,发现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4.9%,恶劣心境为3.3%(Regier,1988)。
1994年的另一项调查表明,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17.1%,(其中男性为12.7%,女性为21.3%),恶劣心境为6%(Kessler,1998)。
世界卫生组织(WHO,1993)的一项以15个城市为中心的全球性合作研究,调查综合医院就诊者中的心理障碍,发现患抑郁症和恶劣心境者达12.5%。
在1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黎巴嫩、韩国、中国台湾等)的对38 000个体的社区调查,发现各国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相差悬殊,中国台湾仅为1.5%,而黎巴嫩高达19.0%;年发病率在中国台湾为0.8%,美国新泽西则为5.8%(Myra,1996)。
2.2我国(包括台湾及香港)抑郁障碍流行病学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精神病学界对心境障碍的诊断概念狭窄,诊断率过低。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简介
3.3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其他治疗
3.4 其他抑郁障碍的治疗:持续性抑郁障碍、共病其他精神障碍、共病躯体疾病
3.5 疗效不佳患者的治疗
• 特定人群的抑郁障碍:儿童青少年、老年、女性
• 抑郁障碍的管理
利益冲突的说明;参考文献;附录:标准术语对照表、常用量表、循证证据分级
表
11
第一章:抑郁障碍总述
方法:药物(全)、心理(轻中、联合)、物理治
使用方法保持不变
疗(敏感、重);其他如光照治疗、运动治疗等
方法:药物治疗;合并心理治疗,阶
段性物理治疗
维持期:
目标:防止复发
时间:一般2-3年
原则:敏感患者:有三次及以上抑郁发 作或者慢性抑郁障碍的患者;存在复发 风险的附加因素(如存在残留症状、早 年起病、有持续的心理社会应激、有心 境障碍家族史、共病)等;
• B级推荐药物:阿米替林、氯丙咪嗪、多塞、丙咪嗪 、马普替林、米安色林、曲唑酮、瑞波西汀、噻奈普 汀
• C级推荐药物:吗氯贝胺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
代表药物: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 氟伏沙明、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突触前5-羟色胺能神经 末梢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而获得疗效。
中草药
目前在我国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治疗抑郁症的药物 还包括中草药,主要治疗轻中度抑郁症。 圣·约翰草提取物片(Extract of St. John’s Wort Tablets):是从 草药(圣约翰草)中提取的一种天然药物,其主要药理成分为贯叶金丝 桃素和贯叶连翘[267]。适用于治疗轻、中度抑郁症[268-270]。 舒肝解郁胶囊:是由贯叶金丝桃、刺五加复方制成的中成药胶囊制剂。 治疗轻、中度单相抑郁症属肝郁脾虚证者。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疗效 ,与盐酸氟西汀相当[271, 272],优于安慰剂[273]。 巴戟天寡糖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症中医辨证属于肾阳虚证者[274, 275] 。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解读
12种新型抗抑郁药物的荟萃分析
可接受度排名的可能性
安非他酮
艾司西酞普兰
舍曲林
氟西汀
西酞普兰 米那普伦
米氮平
度洛西汀
文拉法辛
瑞波西汀
氟伏沙明 帕罗西汀
Adapted from Cipriani et al. Lancet 2009;373:746–758
有效性排名可能性
可接受度=中断治疗率; 有效性=有效率
性期的一种治疗方法
巩固期治疗目标
• 目的——预防复燃
• 急性期治疗未完全缓解者, 其复燃风险更高
• 未完全缓解的患者在这一 时间单独使用心理治疗, 其复燃的可能性也较高
巩固期治疗选择及原则
• 预防复燃治疗选择
• 评估监测复燃可
• TCAs及新型抗抑郁药物均有效
能的指证
• 症状
• CBT合并治疗(1/A)
终止治疗
• 尽量不在以下情况 终止治疗
• 假期前
• 终止治疗方法 • 不要突然停药
• 重大的事件(比如结 婚)
• 在旅行或外出时随身携带 药物
• 需要在几周内逐步减药
停发止后• 治寻应疗求激前治性,疗事应的告件计知划发患。生者复时存发在机抑率郁最症•高状停时复药点发后是的仍在潜需结在要束危随治险访疗,数后并月2个确月定内复
选择抗抑郁药物需要考虑的因素
• 患者因素
• 药物因素
• 症状特点 • 年龄 • 是否有共病 • 之前的治疗
• 半衰期 • P450酶作用 • 药物耐受性 • 潜在的药物间作用 • 治疗成本
1st 2nd 3rd 4th 5th 6th 7th 8th 9th 10th 11th 12th
1st 2nd 3rd 4th 5th 6th 7th 8th 9th 10th 11th 12th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
治疗反应 依从性
功能状况
维持期治疗——降低复发风险
• 目的——降低复发风险
• 痊愈后6个月,有20%的患者可能复发
• 50%~85%的抑郁症患者在一生中至少有一次复发
• 每人复发时间不一致,通常在2~3年内 • 每多发作一次,其复发风险增加16%
• 复发可能是与药物预防作用不佳有关
复发危险因素
• 残留症状持续存在
3.2.1 急性期治疗 3.2.2 巩固期治疗 3.2.3 维持期治疗 3.2.4 终止治疗 3.3.1 药物治疗 3.3.2 心理治疗 3.3.3 物理治疗 3.3.4 其他治疗
• CFDA批准抑郁障碍的适应 证的治疗方法 • 取消教科书式介绍 • 增加疗效评价 • 增加证据分级/推荐分级 • 简介中草药治疗 • 简介光照疗法、运动疗法 等其他治疗方法
3.3治疗方法
急性期治疗
主要治疗目标
• 临床治愈 • 症状严重程度 • 是否有残留症状,包 括社会功能及生活质 量 评估 • 对自己或他人的“危 • 症状严重程度和进展 险”程度 • 既往药物和其他治疗 • 转躁的线索 方式 • 其他精神障碍,包括 • 既往治疗的疗效 酒依赖或其他物质依 赖 • 躯体状况 • 对治疗的反应
• 之前多次抑郁发作史
• 慢性躯体疾病
作及后续发作症 状重 • 持续的心理社会应激或 功能缺陷 • 起病年龄早 • 负性的认知观念 • 共病其他精神障碍 • 持续的睡眠障碍
复发还可能是与药物预防作用不佳有关
维持期治疗选择
• 继续使用在急性期及巩固期有效的抗抑郁药,在维持期 应当继续使用足剂量的治疗(1/A) • 三环类药物或新型抗抑郁药物(1/A)
巩固期治疗目标
目的——预防复燃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大,抑郁障碍在我国的患病率逐年上升。
为了有效地应对这一问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特别制定了《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旨在提供科学和系统的指导,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预防和治疗抑郁障碍。
本文将围绕该指南展开论述。
一、抑郁障碍的定义和分类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长期、强烈的低落情绪和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的明显减退。
根据严重程度和症状特点的不同,抑郁障碍被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亚型。
轻度抑郁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对日常活动的影响相对较小;中度抑郁障碍患者在情绪低落的同时,丧失对日常活动的兴趣;重度抑郁障碍患者情绪低落严重,对所有活动丧失兴趣。
二、抑郁障碍的病因和危险因素抑郁障碍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生物化学因素以及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遗传因素可以使个体更容易患上抑郁症,而生物化学因素则与神经递质的不平衡有关。
心理社会因素包括生活事件、人际关系和个人应对方式等,对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三、抑郁障碍的预防和干预策略预防和干预是有效管理抑郁障碍的关键。
指南提出了多种预防和干预策略,包括心理教育、心理支持、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等。
心理教育是普及抑郁障碍知识,提高大众对抑郁障碍的认识和了解的重要途径。
心理支持包括家庭、朋友和社会的支持,能够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升其自尊心。
心理治疗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人际治疗等方式,帮助患者改变消极思维和行为习惯。
药物治疗则适用于重度抑郁障碍患者,通过调整神经递质的平衡来缓解症状。
四、抑郁障碍的康复管理抑郁障碍的康复管理是指导患者有效应对疾病、减轻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的一系列措施。
康复管理主要包括建立稳定的医患关系、规律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以及定期随访和评估。
患者在康复管理期间,应定期复诊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积极参与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同时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健康饮食和适度运动等。
五、社会支持与抑郁障碍防治社会支持是预防和管理抑郁障碍的重要保障。
我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基本版讲义
充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级 不建议
1级或2级证据但缺乏疗效
9
指南的框架
前言
1.抑郁障碍总述
2.抑郁障碍的评估与诊断
2.1 概述
2.2 抑郁障碍的评估
2.3 抑郁障碍的诊断:以ICD-10为主,并介绍DSM-5相关的内容
3.抑郁障碍的治疗:采用以治疗分期为主、与治疗方法相结合的方式编写
3.1 概述
3.2 抑郁症的全病程治疗:急性期、巩固期、维持期、终止治疗
14
自评
第三章:抑郁症(MDD)的治疗
3.1概述(评估抑郁症治疗及预后的5“R”标准;APA)
3.2抑郁症的全病程治疗
3.2.1 急性期治疗 3.2.2 巩固期治疗 3.2.3 维持期治疗 3.2.4 终止治疗
• CFDA批准抑郁障碍的 适应证的治疗方法
• 取消教科书式介绍 • 增加疗效评价
3.3治疗方法 3.3.1 药物治疗 3.3.2 心理治疗 3.3.3 物理治疗 3.3.4 其他治疗
杀、转躁风险、不良反应、 依从性等多维度评估
• 国际疾病与分类第10版 •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
册第5版
13
常用评定量表汇总
评估方向
评估内容
推荐工具
性质
诊断 症状
诊断正确性,避免 DSM-IV轴I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研究版,SCID-I)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 他评
误诊,漏诊
(MINI)
严重程度,药物疗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循证证据分级文献汇总结果 1级证据比例=211/490=43%
6
(一)
修改后的证据分级标准
分级 加拿大指南(第四次会议确定)
需要负责各章节的老 师,自行修改等级
抑郁治疗指南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二)发表者:常余善3804人已读4.2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与分类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有关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32抑郁发作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
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某些病例的焦虑与运动性激越很显著。
[症状标准]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4项:(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9)性欲减退。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病程标准](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2周。
(2)可存在某些分裂性,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
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抑郁发作标准至少2周。
[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抑郁。
32.1轻性抑郁症除了社会功能无损害或仅轻度损害外,发作符合32抑郁发作的全部标准。
32.2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除了在32抑郁发作的症状标准中,增加“无幻觉、妄想,或紧张综合征等精神病性症状”之外,其余均符合该标准。
32.3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除了在32抑郁发作的症状标准中,增加了“有幻觉、妄想,或紧张综合征等精神病性症状”之外,其余均符合该标准。
32.4复发性抑郁症[诊断标准](1)目前发作符合某一型抑郁标准中,并在间隔至少2个月前,有过另一次发作符合某一型抑郁标准。
;(2)以前从未有符合任何一型躁狂、双相情感障碍,或环性情感障碍标准;(3)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的抑郁发作。
32.4l复发性抑郁症。
目前为轻抑郁符合32.4复发性抑郁的诊断标准,目前发作符合32.1轻抑郁标准。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引用格式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引用格式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的引用规范在学术研究中,正确引用参考资料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
• 4.1.2 体格检查 • 4.1.3 抑郁评定量表 • 4.1.4 实验室测检
4.1.4 精神检查
• 4.1.4.1 精神检查的一般原则 • 4.1.4.2 交谈技巧 • 4.1.4.3 精神检查的主要任务
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与分 类
• 根据CCMD-3
五·抑郁障碍的治疗
• 5.1 治疗目标 • 提高抑郁障碍的显效率和临床治愈率 • 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 • 预防复发
一般不主张联用两种以上抗抑郁药
- 剂量逐步递增,采用最小有效剂量,使不良反 但一线、二线之分决非绝对的,对某些特定病例,只要符合该患者特定情况,就是最佳选择,此时二线药也可考虑作为首选药。
2次以上的发作: 长期治疗 4 自杀的检查与评估
应减至最小,提高服药依从性 3 药物的药理学特征
剂量逐步递增,采用最小有效剂量,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小,提高服药依从性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
(优选)中国抑郁障碍防 治指南
三·抑郁性障碍的危素
• 3.1 抑郁性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 • 3.1.1 遗传因素 • 3.1.2 性别因素 • 3.1.3 儿童期的经历 • 3.1.4 人格因素 • 3.1.5 心理社会环境 • 3.1.6 躯体因素 • 3.1.7 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和依赖 • 3.1.8 药物因素
巩固期的药物治疗
• 从症状完全缓解起,持续 4-6个月 • 在此期间患者病情不稳,复燃风险较大
维持期的药物治疗
• 维持治疗以预防复发 • 建议
– 首次发作: 6-8 个月 – 2次发作: 3-5 年 – 2次以上的发作: 长期治疗 • 维持治疗期后,病情稳定,可缓慢减药直至终止治疗, 但应密切监测复燃的早期征象 • 一旦发现有复燃的早期征象,迅速恢复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