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叠问题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108页的数学广角例1。

教材的作用和意义:

例1是用集合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重叠问题。集合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就已经在运用了,所以对集合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并没有上升到理性的层次。而本节课对集合思想的运用是以往认识的一个概括与提升,是两个集合圈有部分重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后,学生不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集合的思想,还能理解两个集合的交集的含义,为以后学习的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和自然数分类等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感知生活中的重叠现象,并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两个呼啦圈、用来写名字的小纸条(每人两张)

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虽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广角是新课程增设的内容,也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其实它是属于小学奥数的一个教学内容。因此对学生来说,本节课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设计理念: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本节课我打算通过一些具体的实物让学生感知抽象的知识,通过具体的操作让学生感受抽象的思想,通过口头表达加深学生的理解,通过解决书本上的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在无形中渗透建模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此外,我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本节课中我注意加入学生感兴趣的元素,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做中学、在说中学……

教学过程

(一)脑筋急转弯,激趣导入

1、老师出示一道脑筋急转弯题:两位妈妈和两位女儿一共只有三个人,这是为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做一定的引导,引导学生体会三人中有一个人具有妈妈和女儿的重叠身份。

2、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明确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就是重叠问题。同时板书:数学广角重叠问题。

【设计意图:我这样设计是希望通过感知生活中的重叠现象,初步理解重叠的含义,为后面理解集合的重叠打下基础。同时也想藉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二)探究新知。

1、设置情境,引发认知冲突,激起探究欲望。

(1)、现场调查、完成表格

师:学校要举办一台晚会,想了解一下同学们的兴趣爱好。我们班喜欢唱歌的有些同学,请把名字写在小纸条上,贴入表格。

学生上台贴纸条。

师:谢谢!喜欢跳舞的同学有哪些?也请把名字写在小纸条上,贴入表格。

【设计意图:设置情境,现场调查,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还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身边处处都有数学。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提供素材。】(2)、观察表格,认知冲突(假定喜欢唱歌的有8人,喜欢跳舞的有9人,既喜欢唱歌又喜欢跳舞的有3人。这个人数可根据现场情况调整)

师:请同学们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喜欢唱歌的有8人。师板书8。

生2:我发现喜欢跳舞的有9人。师板书9

……

师:那喜欢唱歌和喜欢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1:17人,8+9=17人。

生2:不对,14人。

……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观察表格获取信息,以培养学生收集数据的能力。再提出问题,引

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开展活动,体验集合图的形成过程

(1)师:我们一起做一个活动,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老师拿出呼啦圈。一个红色,一个蓝色。

【设计意图:集合是比较抽象的数学思想,对小学生尤其是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理解集合的含义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用具体的呼啦圈来表示抽象的集合圈,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注意力也会被深深吸引。】

(2)师:请喜欢唱歌的站在红圈里,喜欢跳舞的站在蓝圈里。

生站好后,师观察,如果既喜欢跳舞又喜欢唱歌的三个学生站在代表喜欢跳舞的篮圈里,就指着代表喜欢唱歌的红圈提出疑问:不是有8个人喜欢唱歌吗?怎么只有5人呢?那3人呢?如果那3名学生又跑过来,老师则指着代表喜欢跳舞的篮圈提出同样的疑问。

等到学生很困惑时,提出疑问,这3名同学应该站哪里才对,谁来帮帮他们?

【设计意图:在学生开开心心站圈时,问题很自然也很直观地呈现出来。重要的是,老师不能直接给出结论,而是通过不断的引导,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将问题酝酿成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才是教育的境界。】

(3)师:怎么办?谁能帮帮他们?

让学生自己思考、操作、解决问题——把两个集合圈叠在一起,那3名学生就站在重叠的部分。

【设计意图:我想,此时,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要解决这个问题了。再通过思考、实践、验证。相信学生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有办法。因此,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也许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4)师:同学们真有办法,我们把呼啦圈画在黑板上就是数学中的集合图。

老师边说边在黑板上照着呼啦圈的样子画出重叠的集合图,再让学生把自己的名字贴进对应的位置。

这时,老师指着这表格中还没移下来三个名字问学生:为什么这3个名字不要移下来。

【设计意图:把呼啦圈印在黑板上画出集合圈,这是一个让学生把具体上升到抽象的过程,是一个理解集合图含义的过程。此外,解决重叠问题时,需要减去重叠部分的人数。但

学生理解这一点的时候会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把表格中的名字移到图表中,还剩下三个名字没有移下去,学生便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还要减去3,为后面总结算法做好准备。】(5)老师指着黑板上的集合图问:红圈表示什么?蓝圈表示什么?中间交叉的部分呢?左边表示什么?更明确地应该怎么说?右边表示什么?更明确地应该怎么说?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喜欢唱歌、喜欢跳舞、既喜欢唱歌又喜欢跳舞。

【设计意图: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这五个问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明晰集合图各部分的含义。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意思完全不一样。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3、思维碰撞,掌握算法。

(1)、师:通过我们刚才的活动,同学们一定知道怎么计算总人数了吧?

请请学生反馈自己的算式,并让他们说一说是怎么想的?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减去3。对在巡视中发现计算错误的学生,更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说其实是一个整理思路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让不同的思维有一个碰撞的过程,渗透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思想。】

(2)、小结归纳

师:像这样有重叠的问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解决?

引导学生小结出可以用两个人数加起来,再减去重复的人数。我告诉学生,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解决生活中其他的重叠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尤其是中下生。为完成后面的练习做好铺垫。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

(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1、书本110页第一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