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LSI)使用说明
中学生学习压力研究综述
中学生学习压力研究综述作者:何克林潇琪王子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19期摘要学习压力是中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应激源,过大的学习压力会引发中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影响学业成绩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学习压力已成为国内外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研究最多的课题之一,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文章主要介绍了学习压力的概念、结构和测量等方面内容,指出目前中学生学习压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中学生;学习压力;进展O.引言压力理论认为,适中的压力强度有利于维持适度紧张感,提高个体活动的效率,过高的压力则会产生多种负面影响。
中学生是受学习压力影响最大的群体,许多研究表明[1],30%-70%的高中生存在较高的心理压力,77.5%的中学生承受着中等及以上程度的心理压力[2]。
中学生学习压力受到学校、家庭、社会及自身各方面因素影响,伴随各种情绪、行为的不适应,产生抑郁、焦虑及其他心理问题,降低学习效率,导致学业成绩不良。
因此了解学习压力的特点、结构维度和影响因素,探讨中学生学习压力现状及应对策略,引导其积极应对压力,对中学生人格完善,维护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教育意义。
1.学业压力的界定1.1 压力的概念19世纪身心研究的先驱William Osler首次将压力应用于医学著作中,指出身体同心理之间、生活方式同健康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
自然科学发展后,压力成为了心理学、医学、生物学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般认为,压力又称应激、紧张,是指个体的身心在感受到威胁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
在长期研究中逐渐形成三种取向[3]:刺激取向把压力视为能够引起个体产生紧张反应的外部环境刺激,即如果生活情境或事件对个体产生威胁或过度要求,个体即处于压力状态。
反应取向认为压力是个体对环境刺激所产生的整体性反应。
互动取向重视压力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主张压力是个体面对刺激时,经过主观评估之后所产生的反应,是个体与环境间交互作用的结果,Lazarus等人就把压力视作个体对环境的负荷超过身心适应的程度。
护生实习各阶段的焦虑和应激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护生实习各阶段的焦虑和应激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朱凌燕;许燕玲【期刊名称】《解放军护理杂志》【年(卷),期】2013(030)023【摘要】目的探讨护生实习不同阶段的焦虑与应激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0年7月至2011年5月,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tudent-life stress inventory,SLSI)对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实习护生进行跟踪调查.结果护生实习各阶段焦虑和应激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13.12%和10.91%;在实习的各个阶段,男女护生及其总体的SAS得分均高于健康人常模(P<0.05).在整个实习阶段,学历越高的护生SLSI得分越低,其父亲文化程度越高或家庭和睦的护生SAS得分越低;而目前实习的科室、是否喜欢护理专业、倾诉对象、自觉性格特征、对未来工作的预期等因素,在不同阶段对护生的SAS和SLSI得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护生实习各阶段的焦虑和应激程度高于健康人水平,且影响因素不尽相同,建议临床带教老师在护生实习各阶段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护生的焦虑和应激水平.【总页数】4页(P18-21)【作者】朱凌燕;许燕玲【作者单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护理部,上海200233;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护理部,上海2002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5.1【相关文献】1.考试应激源下护生焦虑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姜宏;王志红2.护生实习初期焦虑与应激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朱凌燕;许燕玲;3.实习不同阶段女护生焦虑、抑郁状态与艾森克人格调查 [J], 王聪智;何圣红;李远珍;杨柳4.护生实习初期焦虑与应激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朱凌燕; 许燕玲5.临床实习护生焦虑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及分析 [J], 李葵南;牛玉硕;陈晨;朱志雪;邱雨;庞圣囡;李逢春;杨秀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用spss分析调查问卷范文大学生手机品
关于在校大学生手机使用问卷调查报告范文问卷调查报告问卷调查报告,属于调查报告的一种,是一种应用文体。
调查者对特定对象进行深入考察了解的基础上,经过准确的归纳整理,科学的分析研究,进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将整个调查研究的成果用文字形式表现出来,由此形成的汇报性应用文书。
它是调查研究成果的传递工具,是其转化为社会效益,发挥社会作用的桥梁,为决策和调整决策提供基本依据。
编辑本段问卷调查报告的类型一、根据调查报告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将其分为综合性调查报告和专题性调查报告。
1、综合性调查报告涉及的问题比较广泛,反映的情况比较丰富,篇幅一般也较长。
2、专题性调查报告内容比较专一,问题比较集中,篇幅一般也较短小。
二、是根据调查报告的主要目的划分,可分为应用性调查报告和学术性调查报告两大类。
1、应用性调查报告。
应用性调查报告,就是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主要目的的调查报告。
这类调查报告,大体包括下面六种:(1)认识社会的调查报告。
(2)政策研究的调查报告。
(3)总结经验的调查报告。
(4)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5)支持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
(6)思想教育的调查报告。
2.学术性调查报告学术性调查报告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目的的调查报告。
它可分为理论研究的调查报告和历史考察的调查报告。
(1)理论研究的调查报告。
这类调查报告,主要是通过对现实问题的调查和研究,作出理论的概括和说明。
应用性调查报告与学术性调查报告的区分,也是相对的,是就其主要目的而言的。
事实上,应用性调查报告也可以作出理论概括,学术性调查报告也可以指导实践,为现实生活服务。
去这儿找问卷调查报告范文啊,这边有问卷调查报告范文,我是找不到问卷调查报告范文,到处问哪里有的话告诉我问卷调查报告范文的网址吧,问卷调查报告范文挺难找的,我现在真很想找到问卷调查报告范文,谁要是能找到问卷调查报告范文,就告诉我问卷调查报告范文网址吧,谢谢你告诉我问卷调查报告范文,找到问卷调查报告范文挺不容易的啊,这里有问卷调查报告范文啊,这里有问卷调查报告范文,我还是找不到问卷调查报告范文,到处问了半天哪里有的话告诉我问卷调查报告范文的网址吧,问卷调查报告范文挺难找的,我现在真的需要问卷调查报告范文,谁要是可以找到问卷调查报告范文,就告诉我问卷调查报告范文网址吧,谢谢告诉我问卷调查报告范文,找到问卷调查报告范文挺不容易的,感谢。
宿舍突发事件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宿舍居民: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宿舍突发事件的应对情况,提高宿舍安全管理水平,我们特此开展此次问卷调查。
您的宝贵意见将有助于我们完善宿舍管理制度,保障大家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是?()男()女2. 您所在的宿舍楼号是?3. 您所在的宿舍房间号是?二、突发事件类型及频率4. 请您根据自身经历,选择您所在宿舍最常见的突发事件类型(可多选):()火灾()盗窃()水灾()电气故障()食物中毒()其他(请说明:__________)5. 您认为您所在宿舍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是?()很少()偶尔()经常()频繁三、突发事件应对措施6. 当您遇到突发事件时,您通常会采取以下哪些应对措施?(可多选)()立即报警()联系宿管人员()自行处理()寻求同学帮助()其他(请说明:__________)7. 您认为目前宿舍内现有的应急预案是否完善?()非常完善()比较完善()一般()不完善8. 您对宿舍内现有消防设施的满意度如何?()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四、宿舍安全管理建议9. 您认为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宿舍安全管理水平?(可多选)()加强宿舍安全管理培训()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增设监控设备()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宿舍巡查()其他(请说明:__________)10. 您认为宿舍内以下哪些安全问题最需要引起重视?(可多选)()消防安全()防盗安全()用电安全()食品安全()网络安全()其他(请说明:__________)11. 您对宿舍安全管理还有什么其他建议或意见?(请简要说明:__________)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填写本问卷!您的反馈对我们改进宿舍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祝您生活愉快![问卷结束]注:本问卷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大学生生活应激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doc
大学生生活应激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作者:吴善玉赵红姬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04期[摘要]为了解大学生的生活应激水平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文章采用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LS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得出了相应的结果和结论,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生活应激心理健康[作者简介]吴善玉(1970- ),女,吉林延吉人,延边大学护理学院社区护理教研室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区护理学及护理统计学;赵红姬(1969- ),女,吉林延吉人,延边大学护理学院人文护理学教研室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护理学。
(吉林延吉133000)[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6-0095-02近年来,大学生生活应激及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应激是在一定的生活环境中,因某种刺激或事件被感知并被评价后,引起个体较大、较强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反应与变化。
过于强烈和持久的生活应激同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加重都有相关关系,是影响人心身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①。
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不仅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学习压力,还面临着竞争挑战、挫折、矛盾、冲突等多种压力。
当这些压力过大,应激状态时间持续过长,势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构成威胁。
本研究旨在了解我校(延边大学)大学生生活应激状况、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基础性资料,对1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我校医学部不同专业各年级学生发放问卷1300份。
整个实施过程中,在教师协助下,学生明确填写量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答卷由调查人员检查无遗漏者为有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19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1.9%。
其中医学专业546名,护理专业448名,其他专业201名;男生456名,女生739名,平均年龄21.7岁。
心理测验四(应激及相关问题评估)课件(1)
生活事件量表(1987,张明圆等)-SRRS 生活事件量表(1989,张瑶等)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1987,张明圆等)
(二)LSE的信度与效度
1.正常人、病人,2-3周后的重测信度0.74-0.61 2.效度 (三)对生活事件的评价
1.有价值的评估工具,但不完善 2.只适用于一般人群的一般性生活事件的
2.计算各分量表的因子分 分量表单项条目分之和
分量表因子分=———————————— 分量表条目数
三、相关知识 (一)量表的编制及各分量表的意义 1.量表的编制 – 非结构式评定方法 – 理论分析,编制量表 2.各分量表的意义 – 两极性,相关
退避→幻想→自责→求助→合理化→解决问题 – 倾向性,组合
(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国内20多项研究表明设计基本合理,条目易
于理解 –128名二年级学生平均总分34.56,标准差
3.73 –128名二年级学生2个月总分重测信度为0.92,
各条目一致性为0.89-0.94 –有较好的预测效度 四、注意事项 评定时间范围---条目具体要求
第三单元 应对方式问卷
一、学习目标:掌握应对方式问卷的记分与统 计指标
二、工作程序 (一)测验的实施 1.测验的材料
–肖计划编制 –62个条目、6个分量表
–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 理化
2.适用范围 –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14岁以上 –除痴呆和重性精神病之外的求助者 –解释应对方式类型、特点 –比较 –反应心理发展成熟程度
–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 –主观的、体验到的情感上支持 –个体对社会支持的利用情况
–国外社会支持量表 –Sarason等(1981)的SSQ,27个条目
–社会支持的数量,主要涉及客观支持 –对获得支持的满意程度,评定对支持的主
新生心理测评操作说明
新生心理测评操作说明
新生心理测评操作说明同学们好!请大家认真对待此次心理测评,测评时请关掉手机,共同营造良好的测评氛围。
下面开始介绍本次测评的说明及答题注意事项。
本次心理测评由学校统一组织,目的是了解大家的心理健康状况,根据测评数据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本次测评共有两个测评问卷: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UPI)。
心理测评没有时间限制,会保证让每位同学做完,所以测评时不用慌忙赶时间。
测评时请根据自己最近一周内的情况作
答,否则会影响测评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答题时请按照自己对题目的理解作答,有任何疑问,请举手示意。
心理测评不是考试,答案没有对错之分,请同学们在答题时不要反复思考,也不要相互交流讨论。
按照自己的第一反应真实回答即可,这样的测评
结果才是有效的。
由于同学们的答题速度不同,请速度较快的同学完成后自行离场,离场时尽量不要大声交流和喧哗,以免影响其他同学答题。
结束时请安静从消防通道离场!接下来演示如何登陆测评系统1、双击“ie”“心理测评”2、输入用
户名:你的学号密码:1234563、填入基本信息,标﹡红色星号的是必填项目,入学年份已导入,可
随便选填,其它项目不用填写。
4、基本信息填好后,单击“保存”。
5、单击“心理测评”。
6、开始测试“90项症状清单”。
单击“进入测试”7、阅读“指导语”,阅读完毕后,点击“开始测试”。
8、完成测验后,单击“提交试卷”。
9
、开始测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
单击“进入测试”。
拖延问卷(GPS)焦虑问卷(STAI)
3.我感到自我满足
4.我希望能像别人那样高兴
5.我感到我像要衰竭一样
6.我感到很宁静
7.我是平静,冷静,泰然自若的
8.我感到困难一一堆积起来,因此无法克服
9.我过分忧虑一些事,实际这些事无关紧要
10.我是高兴的
11.我的思想处于混乱状态
12.我缺乏自信心
13.我感到安全
14.我容易做出决断
16.我好像总是要到最后一刻才会去买生日或节日礼物
17.即使是一件必需物品,我也常会到最后一刻才去购买
18.我通常能够完成一天计划要做的所有事情
19.我总爱说“明天就做”
20.我通常会在晚上休息前完成所有应做的工作
性别( ) 年级( ) 科目( )
题 目
项 选
几乎没有
有 些
经 常
几乎总是如此
1.我感到愉快
8.我通常会尽可能快的做出决定
9.必须要做的工作开始前,我一般会拖延
10.为了按时完成任务,我通常不得不匆匆忙忙
11.准备出门时,我很少会在最后一刻被一些事情所耽误
12.在任务完成的最后期限,我经常浪费时间去做其他事
13.赴约时,我喜欢提前到
14.一项作业布置后,我通常立刻就开始去做
15.我经常能比要求更快的完成任务
15.我感到不合适
16.我是满足的
17.一些不重要的思想总缠绕着我,并打扰我
18.我产生的沮丧是如此强烈,以致我不能从思想中排除他们
19.我是一个镇定的人
20.当我考虑我目前的事情和利益时,我就陷入紧张状态
焦虑问卷(STAI)
拖延问卷(GPS)
亲爱的同学:
你好!
下面列出的是一些人们常常用来描述他们自己的陈述,请您仔细阅读每一个陈述,然后在右边恰当的选项中打勾(√)来表示你自己最真实的状况或此时此刻最恰当的感觉,回答没有对错之分,不要对任何一个陈述花太多的时间去考虑,给出第一感觉的答案即可。对于您此次填写的内容,我们将绝对保密,只用作研究。非常感谢你的配合!
沈阳医学院大学生应激生活事件及应对方式调查分析
沈阳医学院大学生应激生活事件及应对方式调查分析杨欢;章建时;刘佳;冯瑞芳;钱倩;王家骏【摘要】目的:调查了解沈阳医学院在校大学生主要心理应激源、应激反应及应对方式,为我院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填写学生生活应激问卷及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的调查方式,对我院本科、专科共761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我院医学生面临的主要心理应激问题是自我强化、各种压力以及外界环境突然变化;情绪反应是学生心理应激反应的主要表现;本科与专科学生的应对方式均以积极为主,主要表现在能很快将不愉快忘记,对困难和痛苦能较快适应等几方面;应对方式与应激反应存在显著相关.结论:我院大学生心理应激问题是由其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所形成,应对方式的不同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影响.【期刊名称】《沈阳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12)004【总页数】4页(P247-250)【关键词】应激生活事件;应激方式;医学生【作者】杨欢;章建时;刘佳;冯瑞芳;钱倩;王家骏【作者单位】沈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2004级预防班,辽宁,沈阳,110034;沈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2004级预防班,辽宁,沈阳,110034;沈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2005级预防班,辽宁,沈阳,110034;沈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2005级预防班,辽宁,沈阳,110034;沈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2006级预防班,辽宁,沈阳,110034;沈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学教研室,辽宁,沈阳,110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44.2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人格发展、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大学生又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人生课题,如大学生活的适应、专业知识的学习、交友恋爱、择业就职等,由于大学生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复杂的自身和社会问题,往往容易导致强烈的心理冲突,从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产生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在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以及不同地域和经济环境下,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应激问题纷繁复杂,人们每天面临紧张的生活和各种不良刺激,已成为危害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1]。
大学生生活应激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大学生生活应激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摘要]为了解大学生的生活应激水平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文章采用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LS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得出了相应的结果和结论,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生活应激心理健康近年来,大学生生活应激及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应激是在一定的生活环境中,因某种刺激或事件被感知并被评价后,引起个体较大、较强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反应与变化。
过于强烈和持久的生活应激同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加重都有相关关系,是影响人心身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①。
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不仅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学习压力,还面临着竞争挑战、挫折、矛盾、冲突等多种压力。
当这些压力过大,应激状态时间持续过长,势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构成威胁。
本研究旨在了解我校(延边大学)大学生生活应激状况、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基础性资料,对1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我校医学部不同专业各年级学生发放问卷1300份。
整个实施过程中,在教师协助下,学生明确填写量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答卷由调查人员检查无遗漏者为有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19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1.9%。
其中医学专业546名,护理专业448名,其他专业201名;男生456名,女生739名,平均年龄21.7岁。
(二)研究工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②和河北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王欣等根据我国国情翻译修订的《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LSI)③进行测试。
(1)SCL-90量表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饮食睡眠及其他10个因子,该量表实行5级评分制(1~5分)。
(2)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LSI),共51题分为两大部分:应激源包括挫折、冲突、压力、变化和自我强加的5个维度;应激反应包括生理、情绪、行为和认知。
青少年生活事件心理量表(ASLEC)及操作指导
青少年生活事件心理量表(ASLEC)及操作指导姓名_________ 性别____ 年龄____ 出生日期________ 年级______本量表主要用于评价青少年遇到的生活事件以及进行相关的研究。
请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分析。
(1.未发生 2.没有影响 3.轻度影响 4.中度影响 5.重度影响 6极重影响)1. 被人误会或错怪 1 2 3 4 5 62. 受人歧视冷遇 1 2 3 4 5 63. 考试失败或不理想 1 2 3 4 5 64. 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纠纷 1 2 3 4 5 65. 生活习惯(饮食、休息等)明显变化 1 2 3 4 5 66. 不喜欢上学 1 2 3 4 5 67. 恋爱不顺利或失恋 1 2 3 4 5 68. 长期远离家人不能团聚 1 2 3 4 5 69. 学习负担重 1 2 3 4 5 610. 与老师关系紧张 1 2 3 4 5 611. 本人患急重病 1 2 3 4 5 612. 亲友患急重病 1 2 3 4 5 613. 亲友死亡 1 2 3 4 5 614. 被盗或丢失东西 1 2 3 4 5 615. 当众丢面子 1 2 3 4 5 616. 家庭经济困难 1 2 3 4 5 617. 家庭内部有矛盾 1 2 3 4 5 618. 预期的评选(如三好学生)落空 1 2 3 4 5 619. 受批评或处分 1 2 3 4 5 620. 转学或休学 1 2 3 4 5 621. 被罚款 1 2 3 4 5 622. 升学压力 1 2 3 4 5 623. 与人打架 1 2 3 4 5 624. 遭父母打骂 1 2 3 4 5 625. 家庭给你施加学习压力 1 2 3 4 5 626. 意外惊吓,事故 1 2 3 4 5 627. 如有其他事件请说明 1 2 3 4 5 6青少年生活事件心理量表(ASLEC)操作解释指导:生活事件作为一种心理社会应激源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1967年Holme和Rahe编制了第一份包含43个项目的社会再适应量表(SRRS),开辟了生活事件量化研究的途径。
中学生学习压力研究综述-2019年精选文档
中学生学习压力研究综述O.引言压力理论认为,适中的压力强度有利于维持适度紧张感,提高个体活动的效率,过高的压力则会产生多种负面影响。
中学生是受学习压力影响最大的群体,许多研究表明[1],30%-70%的高中生存在较高的心理压力,77.5%的中学生承受着中等及以上程度的心理压力[2]。
中学生学习压力受到学校、家庭、社会及自身各方面因素影响,伴随各种情绪、行为的不适应,产生抑郁、焦虑及其他心理问题,降低学习效率,导致学业成绩不良。
因此了解学习压力的特点、结构维度和影响因素,探讨中学生学习压力现状及应对策略,引导其积极应对压力,对中学生人格完善,维护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教育意义。
1.学业压力的界定1.1压力的概念19世纪身心研究的先驱William Osler首次将压力应用于医学著作中,指出身体同心理之间、生活方式同健康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
自然科学发展后,压力成为了心理学、医学、生物学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般认为,压力又称应激、紧张,是指个体的身心在感受到威胁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
在长期研究中逐渐形成三种取向[3]:刺激取向把压力视为能够引起个体产生紧张反应的外部环境刺激,即如果生活情境或事件对个体产生威胁或过度要求,个体即处于压力状态。
反应取向认为压力是个体对环境刺激所产生的整体性反应。
互动取向重视压力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主张压力是个体面对刺激时,经过主观评估之后所产生的反应,是个体与环境间交互作用的结果,Lazarus等人就把压力视作个体对环境的负荷超过身心适应的程度。
1.2学习压力概念学习压力是一种特殊领域的压力,国内外研究者都在自己的研究中对其下过不同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在TCD—10中将学习压力及其表现描述为“一些学生将学习生活中的事件意识为挑战甚至威胁,同时会导致一些诸如焦虑、抑郁或恐惧的不良心理反应”。
阴国恩[5]认为,学习压力即通常所说的学习负担,也称为课业负担,是指与在校生学习活动有关的各种负担,其中既包括主体以外的客观环境因素构成的学习负担,也包括主体精神因素构成的学习负担。
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LSI)-问卷
2
3
4
5
二、我曾体验过:
1
2
3
4
5
8 ,由于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都渴望得到的对象而产生的冲突。
1
2
3
4
5
9 .由于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不想得到的对象而产生的冲突。
1
2
3
4
5
10 .当选择一个既有有利的,又有弊端的目标时而产生的冲突。
1
2
3
4
5
三、我曾因如下原因而感到压力:
1
2
3
4
5
11 .竞争(在学业,工作,与朋友的关系方面)。
1
2
3
4
5
47 ,企图自杀。
1
2
3
4
5
48 .便用自我心理防御机制。
1
2
3
4
5
49 .与他人隔绝。
1
2
3
4
5
九、对于紧张状态我曾:
1
2
3
4
5
50 .思考并分析我所处紧张状态的情况。
1
2
3
4
5
51. 思考并分析我所使用的策略是否有效。
1
2
3
4
5
1
2
3
4
5
12 .最后期限(交作业等)。
1
2
3
4
5
13 .试图同时承担很多事情。
1
2
3
4
5
14 .由于人际关系(家庭、朋友、期望和工作资任)。
1
2
3
4
5
四、我曾经历过如下的变化:
1
2
医学生心理应激水平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
医学生心理应激水平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
刘琳琳;张欣欣
【期刊名称】《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年(卷),期】2011(000)012
【摘要】目的:探讨医学生心理应激水平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LSI)》及《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703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论:医学生应激水平总分均值为101.49±15.68分,在x(均值)±1s之间;通过对生活应激源及反应分类进行比较,差异主要表现在挫折、压力、变化和生理反应、情绪反应及认知反应等方面;人格特征、心理应激源均与心理应激反应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总页数】2页(P56-57)
【作者】刘琳琳;张欣欣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110001;中国医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11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44
【相关文献】
1.医学生述情障碍与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 [J], 任玉明
2.革命老区医学生自杀意念与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 [J], 王星;赵剑飞;李梦倩;肖鲁良;郭明
3.医学生自杀意念与人格特征、内外控和自尊水平的关系研究 [J], 张小远;俞守义;赵久波
4.医学生人格特征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研究 [J], 白雪
5.军校医学生睡眠质量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 [J], 赵久波;张小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完整版)心理学生活应激事件量表
生活应激事件量表霍姆斯和瑞(Ho1mes &Rahe,1967)曾经编制了一个应激评定量表。
应激,又称“紧张状态”。
对人来说,紧张源是很多的。
霍姆斯和瑞编制的这个应激量表指出,人的应激主要由43种不同的事件造成,所有这些事件包含着个人生活的种种变化,要求人适应这些变化,如表3所示①,这些事件产生不同水平的应激。
在这43种不同的事件里面,你去年一年总共碰到其中的多少个事件?将你去年碰到的所有应激事件的应激程度数值全部加起来,所得总和是你去年全年总的应激程度。
根据疾病的发生与应激程度的相关研究,霍姆斯和瑞把一年中个人所受的应激事件而产生的应激程度数值的150或更高的值定为生活转折点。
如果这年的生活中应激总程度在150~199之间,那么下一年有37%的可能患病;若分值在200~299之间,则患病的可能性为51%;若分值在300以上,则患病的可能性为79%。
也就是说,应激程度越大,患病的可能性也越大。
表生活应激事件量表编号生活事件应激程度1 丧偶1002 离婚733 夫妻分居654 拘留635 亲人死亡636 个人患病或受伤537 结婚508 解雇479 分居夫妻恢复同居4510 退休4511 家庭成员中有人生病4412 怀孕4013 性生活不协调3914 家庭添进人口3915 工作重新调整3916 经济状况改变3817 好友死亡3718 改变行业3619 夫妻争吵增多3520 抵押借债已超过万元3121 负债未还,抵押被没收3022 工作责任改变2923 子女离开家庭2924 与亲家发生矛盾2925 个人的杰出成就2826 配偶找到或失去工作2627 入学或毕业2628 生活条件变化2529 个人习惯改变2430 与上司发生矛盾2331 工作时间或环境改变2032 搬家2033 转学2034 娱乐方式改变1935 宗教活动改变1936 社会活动改变1837 抵押品价值或贷款少于万元1738 睡眠习惯改变1639 家人团聚的次数减少1540 饮食习惯改变1541 度假1342 过圣诞节1243 轻度违法11①John W.Santrock, Psychology:the Science of Mind and Behavior,Wm.C.Brown Publishers,1988.P415—416。
中学生应激源量表
中学生应激源量表指导语:下面是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的一些好的或不好的日常生活事件。
这些事件可能对个人有影响(如出现紧张、有压力、兴奋或苦恼等),而且这些事件对每个人的影响程度也可能不一样。
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忆近一年内及此时此刻有无下列的事件发生,发生的事件对自己的影响有多大,用数字表示:0=没有发生或没有影响,1=轻度影响,2=中度影响,3=重度影响,4=极重度影响。
填表不记名,完全保密,请在量合适的答案上打勾(在01 2 3 4上打勾)。
请注意,事件没有发生或发生了但对自己没有影响,请在“0”上打勾。
没有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1 考试前复习紧张0 123 42 老师教育方式粗暴0 1 23 43 父母感情不和或家庭破裂0 1 2 3 44 被同学朋友误会0 1 2 3 45 恐怖的影视、小说、杂志等0 1 2 3 46 情绪不稳定0 1 2 3 47 考试成绩不理想0 1 2 3 48 被老师讽刺挖苦0 1 2 3 49 家里发生天灾人祸(亲人病重、死亡、受灾等) 0 1 2 3 410被同学朋友歧视、冷落0 1 2 3 411淫秽、色情的影视、小说、杂志等0 1 2 3 412意志不坚强0 1 2 3 413学习任务过紧,心理负担过重0 1 2 3 414老师偏心、不公正0 1 2 3 415经常受父母打骂、训斥0 1 2 3 416与同学朋友发生争吵、纠纷0 1 2 3 417不良的社会风气(如赌博) 0 1 2 3 418老师教学水平低0 1 2 3 419父母管教过严0 1 2 3 420当众丢面子或名誉受损0 1 2 3 421社会交际过多0 1 2 3 422有不良习惯0 1 2 3 423与老师有矛盾、关系紧张0 1 2 3 424父母放任不管或过分溺爱0 1 2 3 425结交异性朋友受到干涉0 1 2 3 426在社会上交友不当0 1 2 3 427所预期的评优落空0 1 2 3 428老师作风不正0 1 2 3 429父母管教方式不一致0 1 2 3 430身体发生明显变化(如青春期) 0 1 2 3 431担心中考或高考成绩不理想0 1 2 3 432被老师批评、处分0 1 2 3 433父亲或母亲品行不端0 1 2 3 434知心朋友很少、甚至没有0 1 2 3 435睡眠不好(入睡困难、睡眠时间减少0 1 2 3 4 36家庭经济困难0 1 2 3 437与异性朋友关系不和或决裂0 1 2 3 438与家庭其它成员关系不和0 1 2 3 439令人讨厌的社会习俗(如迷信活动) 0 1 2 3 4量表包括七个因子:学习压力:1、7、13、27、31家庭环境压力:3、9、33、36、38同学朋友压力:4、10、16、20、25、34、37社会文化压力:5、11、17、21、26、39教师压力:2、8、14、18、23、28、32父母教养方式压力:15、19、24、29 自我身心压力:6、12、22、30、35。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包括评分规则及诊断标准)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包括评分规则及诊断标准)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ASLEC)指导语:该量表由27个题目组成,每个题目都简单地陈述了一个生活事件,请仔细阅读每个题目,并思考在过去12个月内,您或您的家庭是否发生过下列事件如果该事件未发生,请选A;如果该事件发生过,请继续考虑该事件给您造成的苦恼程度,若您觉得该事件没有造成影响,请选B;若造成了轻度影响,请选C;若造成了中度影响,请选D;若造成了重度影响,请选E;若造成了极重的影响,请选F。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ASLEC) 该量表由刘贤臣等编制,适应于对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和大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发生频度和应激强度进行评定。
该量表的结构简明,易于操作,经过对1473名中学生的测试,证明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作者对 1365 名中学生(初中生 816 名,高中生 549 名) ,平均年龄 14. 6士岁,男女生分别是 822 名和 543 名,进行测试,并对 108名学生 1 周后进行了再测验。
1.内部一致性各事件评分与总分间的相关系数从O. 24 到,平均为0的,Cronbachα系数为 .2. 分半信度用奇偶分半的方法,将27 个事件分成两部分,Spearman-Brown 校正分半信度系数为3. 重测信度两次测试各事件和 ASLEC 总分经 T 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各事件平均相关系数为,总分两次测验间的相关系数为。
4. 构想效度:主成份因子分析显示ASLEC 可用 6 个因子来概括。
该量表包含6个因子:1.人际关系因子:包括条目1、2、4、15、252 学习压力因子:包括条目3、9、16、18、223.受惩罚因子:包括条目17、18、19、20、21、23、244.丧失因子:包括条目12、13、145.健康适应因子:包括条目5、8、11、276.其他:包括条目6、7、23、245. 校标关联效度 ASLEC 总分与应对方式问卷中消极应对分 (r=和心理控制源量表(CNS-IE) 中外控分(r=. 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2018级新生心理普测手机操作流程
附件1:2018级新生心理普测手机操作流程
(仅支持校内网登陆使用)
操作说明:
1、通过手机连接“sdyu”或“sdyu2.4”无线网络,输入自己的学号及密码登陆校内网,之后在手机浏览器地址栏输入网址:http://192.168.196.44/psy。
2、之后进入心理健康系统登录界面,输入您的帐号和密码,如“201802520XXX”(帐号和初始密码均为您的学号,密码之后可以进行自行修改),输入完毕后,点击登录。
3、登录系统后,需完善个人信息,其中带有红色*的为必填项,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如实填写,否则会影响后面的测评作答,填写完毕后点击确认保存并继续。
4、信息完善后进入如下界面,点击测评
5、之后点击进入计划。
6、进入计划后点击进入答题。
7、阅读完知情同意书之后请点击同意开始作答。
8、之后按照要求点击开始答题。
9、阅读完说明后点击下一页。
10、请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作答,注意不要漏题。
11、作答完毕后点击确定提交测评。
12、由于本次新生测评有UPI、SCL-90和积极心理资本问卷三个测评内容,所以提交完成后还没有结束,请点击SCL-90下方的“进入答题”继续作答,积极心理资本问卷作答方式与UPI、SCL-90测试一致,答完后点击提交后本次测评正式结束。
修改密码:新生可以回到个人中心进入个人中心进行密码修改,按照操作提示进
行修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
2018年9月。
(完整版)应激水平测验、应激水平测量和应激水平评估
(完整版)应激水平测验、应激水平测量和应激水平评估(完整版) 应激水平测验、应激水平测量和应激水平评估引言应激是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面临的一种心理现象。
应激水平的评估对于了解个体的应对能力、确定适当的干预措施以及促进个体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应激水平测验、应激水平测量和应激水平评估是评估个体在面对压力和应激时的整体状况和反应的工具和方法。
应激水平测验应激水平测验是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或测量工具来评估个体应对压力和应激的能力和水平。
这些测验可以包括问卷、实验任务或观察等形式。
常见的应激水平测验::1. 应激源问卷:这种测验透过评估个体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的各种应激源的数量和强度以及情感反应来确定个体的应激水平。
这种问卷需要被测者根据自己的经历和观察,对各种应激源进行评分或描述。
2. 自评量表:个体根据预设的标准和评价指标,对自己在应对压力和应激时的感受进行评分。
例如,焦虑自评量表、压力水平自评量表等。
应激水平测量应激水平测量是使用客观的工具和技术来衡量个体在应对压力和应激时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并通过测量指标来评估个体的应激水平。
常见的应激水平测量方法::1. 生理监测:使用生物传感器和仪器,如心率监测、皮肤电活动检测等,来测量个体的生理变化。
这些变化可以是心率增加、皮肤电导率增高等,这些指标的变化与应激水平相关。
2. 大脑成像:运用脑电图(EEG)、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等脑成像技术,监测个体在应对压力和应激时大脑活动的变化,以此来评估个体的应激水平。
应激水平评估应激水平评估是根据个体完成的测验和测量结果,综合评估个体的应激水平,并给出相应的评价和建议。
常见的应激水平评估标准::个体的应激水平评估可以基于以下标准:1. 量表分数:将测得的分数和预先设定的标准对照,判断个体的应激水平。
一般通过分析分数的高低来确定个体的应激水平,高分代表较高的应激水平,低分代表较低的应激水平。
2. 生理指标:基于生理监测测量结果的变化,如心率、皮肤电导率等,判断个体的生理应激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生活应激问卷 ( Student-Life Stress
Inventory , SLSI)
一、简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感到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和学习中的竟争越来越激烈,这会使人们感到心理紧张,从而引起各种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反应。
我们把引起人们心理紧张的因素称之为应激(stress),由应激刺激引起的反应叫应激反应。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对应激进行了各种研究,其中不少的研究是利用不同内容和形式的量表进行的。
如霜尔斯的“社会再适应最表” ( 1967 ) ( S 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 SRRS )、麦克威廉姆斯的“ 田纳西应激量表” ( 1986 )等。
以上的研究都没有针对大学生这个群体而设计的量表。
美国东德克萨斯州大学心理系教授B.M.Gadzella于1991 年根据大学生在校园中所遇到的应激事件及其引起的生理和心理反应编制了“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tudent-Life Stress Inventory,SLSI),用来了解大学生在校期间所面临的冲突、挫折、变化、压力等应激源及大学生对这些应激源作出的生理、情绪、认知与行为的反应。
该量表由河北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王欣组织翻译与逆翻译过程,并根据我国的国情进行修改.后定稿。
SLSI共 51 道陈述题,由被试根据自己近三个月的情况,对每道题进行
每题以五级记分, 1=从来没有; 2=很少; 3=偶尔; 4=经常; 5=总是。
记分方式为:前八个因子中各题为正向记分,即 1=1 分; 2=2 分; 3=3分; 4=4 分; 5=5 分,最后一个认知因子为反向记分,即 1=5 分; 2=4 分, 3=3分; 4=2 分; 5=1 分。
总分为九个因子中各题得分的和,得分越高被试所面临的生活应激越强,产生的应激反应越大。
在评定标准上,可根据 1 x±s为界定应激状态的高、中和低水平的标准,即总分大于1 x±s 为高应激水平,总分在 1 x±s 之间为中等应激水平,总分小于1 x±s 为低应激水平。
四、信效度侧试
五、使用范围
该量表适用于在校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大学本科 l- 4 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大、中专科生以及高中学生。
六、应用评价
量表题日较少,易于操作。
对大学生所面临的生活应激事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Gadzella B M. Student-Life Stress Inventory: identification of and reactions to stressors.[J]. Psychological Reports, 1994, 74(2):395-402.
2 王欣,王向东,王海洋.不同年级大学生生活应激的比较研究.心理健康杂志
3 王欣,韩瑞,张虎山.不同学校学生生活应激初探.心理健康杂志
4 王欣.中美大学生生活应激量表侧试结果的跨国比较研究.临床心理学杂志。